2007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药新药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实践
    张铁军
    2007(1):1-5,35.
    [摘要](838) [HTML](0) [PDF 651.26 K](1835)
    摘要:
    中药新药研究涉及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对象、服务对象等多个主、客体系,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传统中医药学的朴素系统论、西医药学的近代还原论以及现代中医药学的现代系统论特征、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归纳和辨析。从新药研究的系统思维的角度,将中药药物形成过程划分为药物原料形成、药物制备和药物体内过程3个基本环节,详细分析了各环节中诸影响因素。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中药新药研究应遵循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科研实践,探讨了目前新药研究的热点及在研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中药新药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思维模式上要从整体的视角、普遍联系和多变性的观点出发,以证实的实验手段和系统学的分析方法,从生命运动的不同层面,探索疾病的药物干预规律。秉承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实现对传统中药的“扬弃”,从中“蜕变”出全新意义的现代中药。
    2  盾叶薯蓣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徐德平 胡长鹰 唐世蓉 庞自洁
    2007(1):6-8.
    [摘要](820) [HTML](0) [PDF 334.74 K](977)
    摘要:
    目的研究盾叶薯蓣的水溶性化学成分,寻找活性物质。方法用系统溶剂提取,色谱法分离,光谱法鉴定结构,如:1H-NMR、13C-NMR、135DEPT、HMQC、HMBC、TOCSY。结果从盾叶薯蓣的水溶液中分离到一个薯蓣皂苷、一个苯苷类化合物、一个生物碱类化合物。薯蓣皂苷经测定分析,鉴定为26-O-(β-D-葡萄糖)-(25R)-furost-5-en-3β,26-diol-22-OMe-3-O-{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1→3)-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结论经文献检索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盾叶薯蓣皂苷E(zingierenin E),另两个化合物在盾叶薯蓣中为首次报道。
    3  苦瓜化学成分的研究
    潘辉 赵余庆
    2007(1):9-11.
    [摘要](540) [HTML](0) [PDF 325.17 K](1106)
    摘要:
    目的研究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的未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树脂柱纯化,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苦瓜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是日耳曼醇乙酸酯(germanicyl acetate,Ⅰ)、苦瓜皂苷元(aglycone of momordico-sideⅠ,Ⅱ)、苦瓜皂苷元L(aglycone of momordicoside L,Ⅲ)、苦瓜苷(charantin,Ⅳ)、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Ⅴ)。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苦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苦瓜中分离得到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Ⅲ为国内首次从苦瓜中分离得到。
    4  海藻海蒿子褐藻糖胶的分离与组成分析
    魏晓蕾 王长云 刘斌 方玉春 顾谦群 张姗姗 康凯
    2007(1):11-14.
    [摘要](788) [HTML](0) [PDF 421.04 K](1119)
    摘要:
    目的以海藻海蒿子为原料制备褐藻糖胶,并对不同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比较,对多糖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海蒿子脱脂干粉分别经水提取和酸提取以获得粗多糖,粗多糖分别经乙醇沉淀法和CaCl2沉淀法进行纯化。选取多糖组分F4用Q-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进行分级分离,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鉴定纯度及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分析多糖的中性单糖组成。结果F4经分级分离得到3个级分:P1、P2和P3。P1、P2和P3均为均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94400、61500和167600;P1由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百分比43.4∶33.3∶6.2∶4.3∶12.8;P2由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百分比44.4∶15.1∶23.8∶16.7;P3由岩藻糖、木糖和半乳糖构成,摩尔百分比68.9∶3.7∶27.4。结论P1、P2和P3的单糖含量均以岩藻糖为主,但其他单糖组成有较大差别。
    5  狗肝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高毓涛 杨秀伟 艾铁民
    2007(1):14-17.
    [摘要](848) [HTML](0) [PDF 438.78 K](1155)
    摘要:
    目的对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性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IR、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环己烷萃取部分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六烷醇(Ⅰ)、硬脂酸(Ⅱ)、羽扇烯酮(Ⅲ)、羽扇豆醇(Ⅳ)、谷甾烷-4-烯-3-酮(Ⅴ)、豆甾烷-5-烯-7-酮-3β-棕榈酸酯(Ⅵ)、β-谷甾醇(Ⅶ)、齐墩果酸(Ⅷ)、3β,6β-豆甾烷-4-烯-3,6-二醇(Ⅸ)、6β-羟基-豆甾烷-4-烯-3-酮(Ⅹ)、3β-羟基-豆甾烷-5-烯-7-酮(Ⅺ)、去氢催叶萝芙叶醇(Ⅻ)和催叶萝芙叶醇(ⅩⅢ)。结论除Ⅱ化合物和Ⅶ外,皆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6  滇重楼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羽 高文远 袁理春 刘新桥 王书军 陈翠
    2007(1):17-20.
    [摘要](745) [HTML](0) [PDF 432.38 K](1256)
    摘要:
    目的研究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制备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层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Ⅰ)、1-O-(β-D-葡萄糖基)-(2S,3S,4E,8E)-2-[(2′R)-2′-羟基十六酰氨基]-4(E),8(E)-十八二烯-1,3-二醇(Ⅱ)、β-蜕皮激素(Ⅲ)、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Ⅳ)、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Ⅴ)、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Ⅵ)和偏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Ⅶ)。结论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7  乌韭的化学成分研究
    任冰如 夏冰 李维林 吴菊兰 张涵庆
    2007(1):20-23.
    [摘要](1148) [HTML](0) [PDF 418.31 K](1269)
    摘要:
    目的研究乌韭Stenoloma chusan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聚酰胺、Lichroprep RP-18、Sephadex LH20等对乌韭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根据化学方法和波谱数据(ESI-MS、1H-NMR、13C-NMR、DEPT、HSQC、HMBC)对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荭草苷(orientin,Ⅰ)、荭草苷-2″-O-β-D-吡喃葡萄糖苷(orientin-2″-O-β-D-glucopyranoside,Ⅱ)、牡荆素(vitexin,Ⅲ)、芹菜素(apigenin,Ⅳ)、丁香酸(syringic acid,Ⅴ)、香草酸(vanillic acid,Ⅵ)和龙胆酸(gentisic acid,Ⅶ)。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Ⅵ、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8  GPC法测定仙人掌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以及HPLC-ELSD法测定其单糖组成
    金鑫 赖凤英
    2007(1):23-25.
    [摘要](776) [HTML](0) [PDF 367.16 K](1412)
    摘要:
    多糖类的活性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聚合度、分支度以及溶液中高级构象等都有关,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太大或太小均会引起活性的下降.因此,多糖的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多糖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与其生物活性间的构效关系是当前糖化学和糖生物学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多糖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多糖的单糖组成、糖苷键构型、聚合度、分支度等基本结构以及多糖的溶液构象等。
    9  冬凌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刘净 谢韬 魏秀丽 杨春华 梁敬钰
    2007(1):25-27.
    [摘要](1560) [HTML](0) [PDF 356.63 K](1503)
    摘要:
    冬凌草,学名碎米桠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是一种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产于我国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山西、浙江、安徽及江西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原发性肝癌、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近年来药理实验还证明其具有中枢抑制、抗氧化等活性。
    10  微波法提取毛老虎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
    黄秀香 林翠梧 黄克建 韦万兴 韦滕幼
    2007(1):27-28.
    [摘要](669) [HTML](0) [PDF 270.83 K](1069)
    摘要:
    毛老虎Hyptis suaveolens(L.)Poit.别名山薄荷、假藿香,为唇形科山香属植物.民间用于治感冒头痛、胃肠炎、痢疾、腹胀;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痈肿疮毒、虫蛇咬伤、湿疹、皮炎等疾病.近年国外有研究表明毛老虎叶挥发油有抗菌活性,能抗2种革兰阳性和4种革兰阴性细菌,而且叶常被用作抗癌物,用来治疗腹痛、胃痛、发烧等疾病,对毛老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国内报道尚少。
    11  鼠尾草挥发油提取及成分分析
    赵文军 吴雪萍 高林 向迎梅
    2007(1):28-30.
    [摘要](736) [HTML](0) [PDF 337.95 K](1351)
    摘要:
    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 L.系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为多年生矮灌木,具短木质茎,分枝茂盛.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在西方国家,作为常见的芳香植物广泛用于烹调调味,新鲜的与干的鼠尾草也用于药用和制取精油,鼠尾草与其粗油常用于治疗各种疾病,Salvia来源于拉丁语,词意为挽救与治愈。
    12  山麦冬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研究
    韩凤梅 程伶俐 李路军 陈勇
    2007(1):30-31.
    [摘要](729) [HTML](0) [PDF 278.67 K](1094)
    摘要:
    山麦冬为百合科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ta (Thunb.)Lour.var.prolifera Y.T.Ma的干燥块根,是湖北大宗道地药材.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山麦冬多糖有降血糖、延缓衰老、抗疲劳、辅助抑制肿瘤、抗辐射等作用。而目前对于山麦冬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分析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水溶性山麦冬多糖,并对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单糖组成进行了研究。
    13  红车轴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索志新 斯建勇 沈连钢 王瑞虎
    2007(1):32-34.
    [摘要](733) [HTML](0) [PDF 334.26 K](1107)
    摘要:
    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 L.系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红菽草、红三叶、三叶草、红花苜蓿、红花车子、红荷兰翘摇、金花菜等.原产欧洲、西亚,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红车轴草不仅是优良饲料和牧草,而且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人们的传统食品和调味品。
    14  战骨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戴春燕 陈光英 朱国元 方宏勋 蒋才武
    2007(1):34-35.
    [摘要](696) [HTML](0) [PDF 306.86 K](1420)
    摘要:
    战骨是一种常用的壮族药,植物名为黄毛豆腐柴,系马鞭草科豆腐柴属植物Premna fulva Craib,又名土霸王、穿云箭,具有活血散淤、强筋健骨、祛风止痛之功效,广西民间壮族常用于治疗腰腿痛、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肝区疼痛等,为广西道地药材。
    15  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丹参速释微丸
    李丹 宋洪涛 陈大为 初阳 刘任 杨锐
    2007(1):36-40.
    [摘要](803) [HTML](0) [PDF 513.89 K](970)
    摘要:
    目的制备复方丹参速释微丸,使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各成分达到同步释放。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丹参速释微丸,以丹酚酸B、三七总皂苷和冰片为体外溶出考察的指标性成分,对微丸中加入的崩解剂种类、用量,黏合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进行了筛选,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处方进行了优化。结果在处方中加入20%泡腾崩解剂、5%羧甲基淀粉钠(CMS-Na)和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后,复方丹参速释微丸中冰片的溶出效率增加,且3种指标成分基本达到了同步快速释放。结论通过加入复合崩解剂,可以使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微丸迅速崩解,从而使复方中药中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各成分达到同步释放。
    16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分析红参与五味子配伍机制
    张宪臣 张旭 陈光 刘志强 刘淑莹
    2007(1):41-43.
    [摘要](615) [HTML](0) [PDF 346.58 K](956)
    摘要:
    目的研究红参与五味子配伍过程中人参皂苷类化合物的变化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对红参与五味子5种配伍比例水煎液中人参皂苷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在五味子量较少的条件下,红参与五味子水煎液中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Rd发生水解。随着五味子量的增加,人参皂苷Ro的量发生减少,而人参微量次级皂苷F2的量显著增加。结论红参与五味子配伍后产生的特殊药效可能与两者配伍过程中人参皂苷F2的量显著增加有关。
    17  氧化苦参碱-甘珀酸钠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理活性初探
    戴小军 刘利军 蒋袁絮 金少举
    2007(1):44-46.
    [摘要](683) [HTML](0) [PDF 339.82 K](899)
    摘要: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甘珀酸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药理活性。方法分别配制氧化苦参碱和甘珀酸钠溶液,将两种溶液按比例混合,分离提纯后得到复合物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形成常数,用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核磁来表征该复合物。将制得的药物测其急性毒性,采用CCl4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经不同比例氧化苦参碱-甘珀酸钠复合物干预后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氧化苦参碱-甘珀酸钠可形成1∶1的复合物;1∶1、2∶1比例形成的复合物的急性毒性均比其前体药物甘珀酸钠、氧化苦参碱低;与CCl4模型组比较,经氧化苦参碱-甘珀酸钠1∶1、2∶1复合物处理的小鼠血清AST、ALT水平较低。结论氧化苦参碱与甘珀酸钠不同比例复合物的毒性均比其前体药物低;对小鼠急性CCl4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18  酶法修饰人参茎叶总皂苷及其HPLC图谱研究
    喻春皓 魏峰 何志敏
    2007(1):46-50.
    [摘要](530) [HTML](0) [PDF 514.57 K](1214)
    摘要:
    目的研究生物酶制剂对人参茎叶总皂苷的修饰及其修饰前后HPLC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复酶制剂A对人参茎叶总皂苷进行酶法修饰,采用TLC法鉴别修饰前后的变化,并比较修饰前后的HPLC图谱的变化。结果在设定的积分事件下,复酶制剂A修饰人参茎叶总皂苷后色谱特征峰由34个减至16个,其中有13个特征色谱峰相对峰面积和相对峰高均明显降低,21个色谱峰检测不到相应信号,产生4个明显增加或新色谱峰。结论复酶制剂A能够有效地修饰人参茎叶总皂苷,采用HPLC图谱能够很好的监测其变化。
    19  均匀设计法筛选盐酸川芎嗪促透剂组方的最佳配比
    张瑞涛 王晖 陈丽
    2007(1):50-52.
    [摘要](1086) [HTML](0) [PDF 370.54 K](982)
    摘要:
    目的筛选3种促透剂组方对盐酸川芎嗪的透皮吸收的理论最佳促透配比。方法用两室扩散池体外透皮实验装置,以盐酸川芎嗪为对象,采用均匀设计处理考察加入不同剂量配比的冰片、薄荷醇、氮酮后,盐酸川芎嗪在BALB/c裸小鼠皮肤上的渗透系数,并对组方中各促透剂所占比例进行筛选。结果促透剂组方中冰片、薄荷醇、氮酮的最佳配比是1.5%∶1.5%∶1.5%(15mg/mL∶15mg/mL∶15mg/mL),实际渗透系数为69.575μg/(h.cm2),理论最佳渗透系数为69.749μg/(h.cm2)。结论均匀设计法筛选促透剂组方的理论最佳促透配比对于盐酸川芎嗪的透皮吸收研究是可行的。
    20  均匀设计法优选新促孕液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
    周淑贞 王德云 张宝康 刘家国 胡元亮
    2007(1):53-55.
    [摘要](488) [HTML](0) [PDF 344.81 K](954)
    摘要:
    新促孕液(新型中药促孕灌注液,new type of fertility-promoting intrauterine infusion liquid,NFPL)是用于防治母畜子宫内膜炎、卵巢静止和持种久黄体性不孕症的中兽药.该药由淫羊藿、红花、益母草、黄柏等按水提醇沉法制备而成,已在畜牧生产中推广应用。
    21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油微纳囊中莪术醇
    袁慧慧 何正有 戚冯展 沈平孃 刘志远 蓝闽波
    2007(1):55-57.
    [摘要](531) [HTML](0) [PDF 359.36 K](913)
    摘要:
    莪术油是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 phaeocaulis Valeton、温郁金C.wenyujin Y.H.Chen et C.Ling或广西莪术C.kwangsiensis S.G.Lee et C.F.Liang的根茎中提取的挥发油,含有β-榄香烯(β-elemene)、莪术醇(curcumol)和莪术二酮(curdione)等消炎、抗菌、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复方莪术油微囊、复方莪术油软胶囊和莪术油微球中莪术醇的测定已有相关报道.本实验以联苯为内标,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莪术油微纳囊中莪术醇,从而更有效地控制该产品的质量。
    22  HPLC法测定灌胃虎杖提取物大鼠粪便及尿液中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
    蒋晔 郝晓花 刘红菊
    2007(1):57-59.
    [摘要](529) [HTML](0) [PDF 315.90 K](905)
    摘要:
    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消炎、抗菌、致泻、利尿以及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是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等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蒽醌类化合物有游离型和结合型两种存在形式.结合型蒽醌不吸收,在肠道内被细菌代谢后产生泻下作用,因此结合型蒽醌在肠道内的吸收、代谢与其药动学有关.已有的药动学研究均为测定血清或血浆中的蒽醌类成分,由于代谢物中成分复杂,干扰较多,因此本实验建立了测定大鼠灌胃虎杖提取物后的粪便和尿液中的游离型和结合型大黄素总量的非水反相液相色谱法。
    23  HPLC-ELSD法测定胡芦巴提取物中4-羟基异亮氨酸
    惠玉虎 杨朝昆 寇玉锋 任静
    2007(1):60-61.
    [摘要](583) [HTML](0) [PDF 224.59 K](1066)
    摘要:
    胡芦巴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又名香豆子、香苜蓿、芦巴子,为豆科蝶形花亚科胡芦巴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胡芦巴种子中主要含有半乳甘露聚糖等多糖物质、蛋白质、芹菜香脂等.此外,还含胡芦巴碱、游离氨基酸、甾体皂苷、香豆素和黄酮类物质.4-羟基异亮氨酸是胡芦巴中存在的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在调节血糖,促进肌肉形成方面有独到的功效。
    24  川芎提取物中阿魏酸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的研究
    杨星钢 李丁 郭宏 张国华 张立波 潘卫三
    2007(1):61-64.
    [摘要](598) [HTML](0) [PDF 443.05 K](1134)
    摘要:
    阿魏酸是当归、川芎、阿魏等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血栓、降血脂、防治冠心病、抗菌、抗病毒、抗突变、防癌、增加免疫功能、清除亚硝酸盐等作用.本实验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中提取精制了川芎提取物(主要成分为阿魏酸),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方法,对川芎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吸收动力学进行研究,为川芎或其他含有阿魏酸的中药开发成缓释制剂提供生物学依据。
    25  GC-ECD法测定胃肠安丸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
    凌宁生 李林 白伟 陈志敏 高文远
    2007(1):64-66.
    [摘要](429) [HTML](0) [PDF 335.41 K](998)
    摘要:
    胃肠安丸由木香、沉香、枳壳(麸炒)、檀香、大黄、厚朴(姜制)、麝香、川芎等药味组成,具有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肠炎、菌痢、脘腹胀满、腹痛、食积乳积的治疗.由于中药资源的复杂化,来自于一些土壤被污染地区的药材和不规范种植的药材,其农药残留都可能超限.目前,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食品和药品的农药残留都制定了严格的控制标准,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刚开始,如《中国药典》2005年版只规定了黄芪、甘草药材中3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成药则没有规定。
    26  降香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研究
    王文燕 王靖 张铁军
    2007(1):66-68.
    [摘要](542) [HTML](0) [PDF 311.34 K](819)
    摘要:
    降香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主产于海南,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的功能,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肋痛,胸痹刺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降香在冠心丹参片、精制冠心颗粒、冠心丹芍片、冠心Ⅱ号方、冠心七味片中都有应用,是一味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药。
    27  氧化苦参碱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
    孙宏丽 商蕾 初文峰 霍蓉 刘艳 杨宝峰
    2007(1):69-72.
    [摘要](622) [HTML](0) [PDF 511.36 K](1085)
    摘要: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应用TUNEL法检测氧化苦参碱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的影响;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研究氧化苦参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L型Ca2+通道蛋白mRNA表达的作用。结果氧化苦参碱大、中、小剂量(20、10、5mg/kg)组均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氧化苦参碱大、中剂量能明显提高血清SOD活力、降低MDA水平;TUNEL法证实氧化苦参碱可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RT-PCR检测结果表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L型Ca2+通道蛋白α1C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经氧化苦参碱治疗后,心肌L型Ca2+通道蛋白α1C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大鼠心肌L型Ca2+通道蛋白α1CmRNA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28  丹参和山楂提取物含药血清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薛洁 谢梅林 顾振纶 张克平
    2007(1):73-77.
    [摘要](703) [HTML](0) [PDF 593.83 K](1065)
    摘要:
    目的研究丹参和山楂提取物的调脂作用机制及其相互作用。方法以正交设计L16(215)制备丹参和山楂提取物的含药血清,采用两性霉素B细胞模型和RT-PCR方法,观察含药血清对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和BRL肝细胞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丹参75%乙醇提取物和丹参氨水提取物在两性霉素B细胞模型实验中均能明显增加吸光度(A)值,同时亦能明显增加BRL肝细胞CYP7AmRNA表达,而单独应用山楂各提取物对胆固醇代谢未见直接的作用,但对丹参各提取物有协同作用。结论丹参提取物能够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和增加CYP7AmRNA表达发挥调血脂作用,而山楂提取物和丹参提取物合用可产生有益的协同作用。
    29  人参总皂苷体外定向诱导CD34+细胞分化为粒系血细胞的研究
    王建伟 王亚平 王莎莉 姜蓉
    2007(1):77-80.
    [摘要](886) [HTML](0) [PDF 421.69 K](1037)
    摘要:
    目的研究人参总皂苷(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对CD34+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粒系血细胞的影响。方法应用阴性磁性分选策略,以StemsepTM系统从正常人骨髓细胞中分离CD34+造血干/祖细胞(HSC/HPC),通过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检测TSPG诱导CD34+HSC/HPC向粒系祖细胞集落(CFU-GM)增殖与分化的能力;在SCF+IL-3+GM-CSF+G-CSF(SIGG)液体培养体系中加入不同剂量的TSPG,检测对CD34+HSC/HPC增殖形成CFU-GM的影响以及CD33+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TSPG(10~50μg/mL)均能提高CD34+细胞形成CFU-GM的集落产率,以TSPG20μg/mL效果最为明显;不同质量浓度的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在液体培养体系中诱导CD34+细胞2周,观察粒系血细胞的分化,TSPG10~70μg/mL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细胞总数、CFU-GM扩增倍数及CD34+细胞比例,TSPG20μg/mL是液体培养诱导CD34+细胞向粒系分化的最佳质量浓度。结论TSPG协同造血生长因子能促进CD34+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粒系血细胞。
    30  白藜芦醇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体外抗癌作用
    孙春艳 胡豫 刘新月 杨海燕
    2007(1):80-84.
    [摘要](721) [HTML](0) [PDF 615.38 K](1360)
    摘要: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体外抗癌作用,探讨其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和KM3增殖的影响;Annexin-V/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RPMI-8226细胞凋亡的影响;PI单标流式细胞术测定白藜芦醇对RPMI-8226、KM3细胞DNA分布的影响;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对RPMI-8226细胞Bcl-2、Bax、XIAP、c-IAP-1、c-IAP-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对RPMI-8226和KM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增殖作用呈时效和量效关系。25~100μmol/L白藜芦醇作用24h可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100μmol/L作用24h时KM3细胞凋亡率达(26.5±2.7)%。白藜芦醇处理组RPMI-8226及KM3细胞周期均发生变化,细胞周期被阻滞于S期和G0/G1期。白藜芦醇以时间依赖方式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XIAP、c-IAP-1、c-IAP-2的表达,并可上调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但白藜芦醇对各蛋白作用的动力学不同。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而有效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其诱导细胞凋亡与调节Bcl-2和IAP家族蛋白的表达有关。
    31  旋覆花提取物抑制血管内皮剥脱后内膜增生的实验研究
    狄柯坪 韩梅 温进坤
    2007(1):85-88.
    [摘要](582) [HTML](0) [PDF 505.36 K](1030)
    摘要:
    目的观察旋覆花提取物(Inula britannica extract,IBE)对内皮剥脱诱导的新生内膜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主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动物模型,以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血管内膜增生情况、内膜与中膜比值(I/M)、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的表达变化及IBE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在实验结束时,模型组损伤处血管壁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大量增生、新生内膜呈弥漫性增厚、I/M值增加,NF-κB p65、AP-1的表达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BE给药组内膜增生程度显著减轻、I/M值减少(P<0.05),NF-κB p65、AP-1的表达均比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细胞核NF-κB减少。结论IBE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 p65和AP-1的表达而发挥抗血管炎症反应和抑制内膜增生的作用。
    32  西红花酸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的实验研究
    徐沁蕾 钱之玉
    2007(1):89-91.
    [摘要](1125) [HTML](0) [PDF 395.57 K](1448)
    摘要:
    目的研究西红花酸的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方法分别通过毛细管、剪尾法研究西红花酸对小鼠凝血时间、尾出血时间的影响,用Chandler法及下腔静脉结扎法研究西红花酸对大鼠体外血栓和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同时通过对凝血指标:复钙时间(R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观察,研究西红花酸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西红花酸40、80mg/kg能明显延长小鼠凝血时间;20、40、80mg/kg均能明显延长小鼠尾出血时间;25、50mg/kg能明显抑制大鼠体外血栓和下腔静脉血栓的形成,在同样剂量下,可以明显抑制血瘀大鼠的凝血功能。结论西红花酸具有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33  川芎嗪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探讨
    冯津萍 卢奕 陈星 陈敏荔 郭玉军 梁爽霖
    2007(1):92-95.
    [摘要](630) [HTML](0) [PDF 530.74 K](1176)
    摘要: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颈动脉血管内膜损伤可引起VSMC增殖、血管增厚为实验模型。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Ⅰ型胶原、Ⅳ型胶原组织化学检测,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GF)、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Bcl-2、Bax、c-myc原位杂交检测及TUNEL染色。结果内皮损伤后VSMC增殖,血管管腔面积减少;低剂量TMP治疗组有轻度抑制VSMC增殖的作用,使管腔面积有所增加;TMP高剂量抑制作用明显增强。高剂量TMP组和假手术组PCNA、Ⅳ胶原、PDGF的表达低于模型组;TMP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高、低剂量TMP组和假手术组的Ⅰ型胶原、FGF、Bcl-2、c-myc和TUNEL的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低剂量TMP组和假手术组的Bax表达高于模型组。结论TMP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型Ⅰ胶原、Ⅳ型胶原、FGF、PDGF表达;影响Bcl-2、c-myc、Bax基因表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达到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34  十五味沉香散等5种藏药抗慢性缺氧的实验研究
    靳国恩 张伟 杨应忠 杨全余 周晓梅 多杰 格日力
    2007(1):95-97.
    [摘要](721) [HTML](0) [PDF 443.60 K](1149)
    摘要:
    期慢性缺氧往往使机体处于一种严重的代谢与机能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和代谢活动,如不及时给予处理,就会导致慢性高原病的发生.慢性高原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常见病,其病理生理特征为严重的低氧血症、红细胞过度增殖和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据流行病调查,海拔3 500 m以上地区,慢性高原病的患病率是10.1%,并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增加,而且移居者明显高于世居者,严重影响着青藏高原人民的身心健康。
    35  淫羊藿总苷对实验动物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王英军 孙英莲 唐炜 徐宏 许荔新
    2007(1):97-99.
    [摘要](615) [HTML](0) [PDF 361.16 K](1033)
    摘要:
    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m Maxim.气味甘温,兼具辛香,既能补肾壮阳、培补元气之本,还具有通络止痛、开痹散结之能.为了进一步探讨淫羊藿总苷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本实验研究淫羊藿总苷对冠状动脉结扎犬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36  六味地黄汤生物制剂的抗衰老作用
    臧建伟 胡旭光 唐春萍 陈艳芬 揭晶 赵越
    2007(1):99-100.
    [摘要](846) [HTML](0) [PDF 307.95 K](926)
    摘要:
    六味地黄汤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等6味中药组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可用于肾阴亏损引起的衰老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病症的预防与治疗。目前该药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糖尿病、难治性肾病、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后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阴道炎、矽肺等病症的治疗。药理学研究表明,该方具有治疗阴虚、延缓衰老、调节免疫功能和肾功能、抗肿瘤、抑制骨质疏松、抗氧化、抑制血管内皮凋亡、益智和抑制黑素细胞生成等作用。
    37  清宫寿桃丸抗衰老机制分析
    徐芳 金兆祥 高林善
    2007(1):附1-附2.
    [摘要](1020) [HTML](0) [PDF 304.30 K](1248)
    摘要:
    清宫寿桃丸由鹿肾、狗肾、人参、麦冬、枸杞子、当归、益智、酸枣仁、分心木、蚕砂等组成,原名增寿蟠桃丸,系清朝乾隆皇帝常用秘方.20世纪80年代清宫医案研究室陈可冀院士等挖掘出此方,天津达仁堂制药厂将其开发上市.该方有补肾生精、益元强壮功效,用于肾虚衰老所致头晕疲倦,记忆力衰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眼花流泪,夜尿多,尿有余沥等症。
    38  中药及复方整合作用的研究
    曹俊岭 李祖伦 付强 肖小河
    2007(1):附2-附4.
    [摘要](1065) [HTML](0) [PDF 442.77 K](1287)
    摘要:
    众所周知,每味中药都由多种成分组成,多种药物组成的复方更是中药用药的主要形式.中医基于辩证的思想观点,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选择恰当的药物定量配伍,通过对机体的整合性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是中医理论的优势和特色的具体体现.几千年来,中药复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医药工作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困惑,现探讨如下。
    39  《中草药》杂志2007年投稿须知
    2007(1):附5-159.
    [摘要](501) [HTML](0) [PDF 312.25 K](922)
    摘要:
    40  杜仲胚轴、子叶直接诱导不定芽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李岩 罗丽 赵德刚
    2007(1):101-105.
    [摘要](712) [HTML](0) [PDF 611.51 K](1090)
    摘要:
    目的探索杜仲胚轴、子叶不定芽诱导条件,建立杜仲再生体系。方法分别以杜仲种胚、胚轴切段、子叶切段、芽为外植体,将它们接种到一系列含有不同激素质量浓度的培养基中。结果在外植体的选择上,胚轴优于子叶。对于杜仲胚轴的伸长生长,以MS培养基附加2.0mg/LGA效果最好。在含有0.1mg/LNAA及0.8mg/L6-BA的MS培养基中,杜仲胚轴可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诱导率达到47%。在壮芽及生根培养中,分别采用附加1.0mg/L6-BA、0.1mg/LNAA的MS培养基及附加1.5mg/LIBA、20mg/L蔗糖的1/2MS培养基效果最好,经28、14d,芽苗生长系数及生根率分别达到2.48和91.7%。结论建立了稳定高效的杜仲再生体系,为外源基因导入杜仲奠定了基础。
    41  人参木质素量与生长年份关系的研究
    李靖 程舟 杨晓伶 李珊 顾敏 万树文 张文驹 陈家宽
    2007(1):105-108.
    [摘要](834) [HTML](0) [PDF 466.15 K](992)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份人参中木质素量的变化规律,探讨木质素的量用于判断人参生长年份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木质素的量。结果人参不同部位和组织的木质素的量存在明显差异;人参根须部的木质素量与生长年份呈极显著负相关(r=0.986**),可作为判断人参生长年份的指标;根据人参根须部木质素的量估算的人参生长年份与实际生长年份的误差范围小于2.5年。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可快速、准确地测定人参根须的木质素的量,无需破坏人参的外形即可初步估算人参的生长年份,不仅可以作为人参生长年份的鉴定方法,同时也可供中药材年份鉴定借鉴。
    42  内蒙两种源甘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及播种苗生长状况的研究
    孙志蓉 王文全 张吉树 吕银霞 张锐锋
    2007(1):108-113.
    [摘要](804) [HTML](0) [PDF 593.21 K](905)
    摘要:
    目的研究种源对甘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及播种苗生长的影响,揭示种源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甘草种子的千粒质量、含水量、种皮透性、发芽率、发芽势,播种后测定幼苗和一年生苗的生长指标。结果上海庙种源种子的千粒质量大于巴音乌素种源,上海庙种源和巴音乌素种源种子的单粒质量分别为12.3和11.7mg。巴音乌素种源种子种皮的透水性较上海庙种源强,电导率测定值是上海庙种源的2倍。上海庙种源种子的硬实率较高,种子耐贮藏性和种子活力较强。巴音乌素种源未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于上海庙种源,但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低于上海庙种源。两种源未处理和处理过的种子均以小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两种源幼苗生长指标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上海庙种源一年生播种苗的多数生长指标略高于巴音乌素种源,但两种源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种源对甘草种子的物理特性、种皮的透性、种子的发芽特性有一定的影响;种源和种子大小对甘草幼苗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但对一年生播种苗的生长量及生物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43  太子参GC-MS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刘训红 王媚 蔡宝昌 王玉玺 林新艳
    2007(1):113-116.
    [摘要](790) [HTML](0) [PDF 442.57 K](1512)
    摘要:
    目的建立太子参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太子参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并选用模糊聚类法分析比较。结果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2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12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太子参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44  广藿香挥发油的合成场所及储存部位研究
    冯承浩 隋春花 吴鸿
    2007(1):116-119.
    [摘要](842) [HTML](0) [PDF 656.64 K](1149)
    摘要:
    目的揭示广藿香茎和叶中挥发油的合成场所、转运方式和储存部位。方法超薄切片法、组织化学法。结果在广藿香茎内的薄壁细胞中,质体和线粒体内观察到电子致密度高的嗜锇物质,另外,在细胞质中观察到有一些灰色小泡,在小泡的外膜上附着一些小的、电子致密高的嗜锇滴;在液泡膜外侧,聚集着大量的附着嗜锇滴的灰泡。在叶中,情况有所不同。由于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体积较小,且细胞内密集大量的叶绿体,因此栅栏组织细胞内无大液泡,质体、线粒体和小液泡相邻分布,而前两者内分布有电子致密度高的嗜锇物质。结论在广藿香茎内,质体是挥发油的主要合成场所,合成的挥发油主要通过灰色小泡转运到液泡内储存。在叶中,叶绿体不仅行使光合作用功能,而且还是挥发油的主要合成场所,合成的挥发油以渗透的方式进入小液泡内储存起来。
    45  不同钾肥用量对福田河白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刘大会 杨特武 朱端卫 周文兵 耿明建 刘伟
    2007(1):120-124.
    [摘要](817) [HTML](0) [PDF 558.62 K](1035)
    摘要:
    目的研究钾肥施用量对福田河白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其GAP栽培合理施肥提供指导。方法在中等氮、磷和其他矿质养分为肥底的基础上,设置不同钾肥施用量进行土壤培养试验,分别测定菊花产量和花中的黄酮、绿原酸、可溶性总氨基酸和粗蛋白的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结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适量施钾能显著提高菊花产量与质量。在施钾(K2O)量为0~4.0g/株时,菊花产量和花中总黄酮的量与累积量同施钾量及花中钾的量成正比,而与花中N/K成反比;但施钾过高(6.0~8.0g/株)会抑制白菊生长,使菊花产量和花中总黄酮的量与累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菊花中绿原酸的量同施钾量及花中钾的量成正比,而与花中N/K成反比。白菊不同花期花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量同花中可溶性总氨基酸和粗蛋白的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在中等氮、磷和其他矿质营养条件下,综合考虑菊花产量和花中总黄酮与绿原酸的量及累积量等因素,福田河白菊钾肥施用量以4.0g/株比较适宜。
    46  黄花蒿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邓婧 陈新 宣朴
    2007(1):125-128.
    [摘要](693) [HTML](0) [PDF 595.42 K](1127)
    摘要:
    目的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这一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建立稳定可重复的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SRAP最佳反应体系。方法以黄花蒿DNA为模板,分析了SRAP反应体系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对PCR扩增的影响。结果建立了稳定可重复的SRAP反应体系;25μL反应体系中,模板DNA为30~105ng,MgCl2为2.0mmol/L,dNTP为0.25mmol/L,Taq酶为1.0U,引物为2.0μmol/L;扩增程序:94℃预变性3min,94℃变性1min,35℃复性1min,72℃延伸1min,5个循环;94℃变性1min,50℃复性1min,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延伸7min。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黄花蒿SRAP体系重复性好,稳定性强。
    47  前体和诱导子饲喂黄芩愈伤组织强化黄芩苷生产研究
    王梦亮 任振兴 刘滇生
    2007(1):128-130.
    [摘要](840) [HTML](0) [PDF 378.76 K](959)
    摘要: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植物的干燥根,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含数种黄酮苷.黄芩苷(baicalin)是其主要有效成分,药理作用最强,具有抑菌抗炎、抗HIV-1活性、抗氧化、抗变态反应和清除自由基等药理作用.因此近年来,临床上对黄芩药材的需求量大增,黄芩野生资源破坏严重,产量日趋下降,有的产区种群已濒临灭绝,因此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黄芩进行组织培养来生产其有效成分是解决目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48  杭白菊花瓣组织培养的初探
    牛颜冰 姚敏 孟庆章 王玉庆 郭吉刚 陈占峰
    2007(1):130-133.
    [摘要](607) [HTML](0) [PDF 566.59 K](992)
    摘要:
    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属于菊科中的菊花,是一种常用的中药,也是一种提神饮品。花中含有挥发油0.13%、菊苷、腺嘌呤、黄酮、胆碱、水苏碱及微量维生素A样物质、维生素B1、氨基酸及刺槐素等,对中枢神经具镇静作用,而且有解热、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另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抗肿瘤的作用。
    49  美国瓦里安与广西药用植物园达成500万美金的合作协议
    2007(1):133-133.
    [摘要](514) [HTML](0) [PDF 143.22 K](848)
    摘要:
    世界知名仪器制造商美国瓦里安公司与被誉为“亚洲第一药园”的广西药用植物园达成的全方位分析解决方案协议,总金额近500万美金。
    50  ISSR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王明明 宋振巧 王建华
    2007(1):134-137.
    [摘要](773) [HTML](0) [PDF 521.90 K](1178)
    摘要:
    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是在简单重复序列(SS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以锚定的微卫星DNA为引物,对与锚定引物互补的间隔不太大的重复序列间DNA片断进行PCR扩增。ISSR标记具有较长的引物序列,退火温度高,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且结合位点丰富,可以检测到基因组中多个位点的差异,能够揭示出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引物扩增多态DNA(RAPD)、SSR更多的多态性信息。对ISSR标记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药用植物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结构、进化与亲缘关系分析以及分子辅助育种等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51  中药在美国的专利保护分析
    杨莉 李野
    2007(1):137-140.
    [摘要](994) [HTML](0) [PDF 458.51 K](1439)
    摘要:
    中药由于有效成分不清楚,作用复杂等原因,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很难获得西方专利制度的保护。通过检索美国专利全文数据库,分析了从1977年到2006年近30年来,美国对中药的专利保护情况及特点,得出中药能够在美国获得有效的专利保护的结论,并为了解美国中药专利保护情况提供参考。同时,在美国很大一部分中药专利是由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获得的现状也引发思考,作为中药的起源地,我国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并利用中药文化遗产。
    52  内生真菌与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王兴红
    2007(1):140-143.
    [摘要](981) [HTML](0) [PDF 526.77 K](1202)
    摘要:
    内生真菌生境独特,分布广泛,是发现新颖结构化合物的理想资源。植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材料,药用植物体内有大量内生真菌分布,内生真菌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的形成都有影响,如名贵中药血竭的形成需要内生真菌的参与,中药材的道地性可能也与内生真菌有密切关系。从内生真菌中发现活性成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随着野生中药资源及其生境遭到破坏,伴生的内生真菌也会随着大量消失,由此可能对中药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这一现象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53  醛固酮对心室重构的影响及中药干预
    郭娟 陈长勋 杜军
    2007(1):143-147.
    [摘要](825) [HTML](0) [PDF 585.47 K](1207)
    摘要:
    近期的研究提示醛固酮介导长期不良刺激引起心室重构。醛固酮促进心肌和血管的纤维化,激活交感神经活性,与其他神经内分泌因子,如血管紧张素、内皮素等共同加剧心室重构的过程。拮抗醛固酮已成为防治心室重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有效途径。已初步发现有些中药和中药复方具有拮抗醛固酮和防治心室重构的作用,进一步发掘疗效可靠的拮抗醛固酮和防治心室重构的中药及其复方中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54  茄科植物糖苷生物碱的药物活性研究进展
    李盛钰 赵雪淞 何大俊 周义发
    2007(1):147-150.
    [摘要](879) [HTML](0) [PDF 530.85 K](1087)
    摘要:
    糖苷生物碱是某些植物(特别是茄科植物)产生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现在普遍认为,其主要功能是保护植物免受外界侵害。这类化合物对人和动物有毒性,但是当茄科植物作为药物应用时,糖苷生物碱便是有效成分。研究表明,糖苷生物碱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抗寄生虫等药物活性。综述近年来茄科植物中糖苷生物碱的药物活性和毒性研究工作,并总结其作用机制。
    55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增殖性疾病生长因子的诱捕作用
    张百川 孟祥晨 张明江
    2007(1):151-153.
    [摘要](803) [HTML](0) [PDF 391.43 K](1181)
    摘要: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绿茶能有效地预防如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动脉硬化等恶性增殖性失调疾病。绿茶对癌症的预防作用主要是由于它含有黄酮类活性成分--儿茶素,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3-O-gallate,EGCG)是绿茶中主要的一种儿茶素,它通过各种药理作用,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降低恶性增生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然而,儿茶素对增殖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确定。概述EGCG在调节癌症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机制,特别强调了其对增殖性生长因子的诱捕作用。
    56  大蒜蒜酶的提取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曹红 陈坚
    2007(1):154-156.
    [摘要](912) [HTML](0) [PDF 392.65 K](1001)
    摘要:
    大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药食两用,一直受到青睐。大蒜主要具有抗感染、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肿瘤等功效。目前公认大蒜的功效成分是蒜酶(alliinase,EC4.4.1.4)催化裂解蒜氨酸(alliin)产生的大蒜辣素(al-licin)、阿藿烯(ajoene)等系列含硫有机化合物。主要从大蒜的功效成分、蒜酶的提取纯化、蒜酶的酶学性质及展望等方面综述了蒜酶的研究进展。表明大蒜制剂以其独特的显著功效,必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巨大贡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