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小叶石楠的化学成分研究
    李媛 张东明 庾石山
    2004(3):241-242.
    [摘要](647) [HTML](0) [PDF 296.03 K](1776)
    摘要:
    目的研究小叶石楠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其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醋酸乙酯部分分得 7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羽扇豆醇(Ⅰ),β-谷甾醇(Ⅱ),白桦酸(Ⅲ),pyracrenic acid(Ⅳ),表儿茶素(Ⅴ),胡萝卜苷(Ⅵ),野樱苷(Ⅶ)。结论化合物Ⅰ,Ⅲ~Ⅵ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具有抗肿瘤活性。
    2  小叶唐松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梁志远 汪冶 杨小生 郝小江
    2004(3):243-245.
    [摘要](649) [HTML](0) [PDF 354.35 K](1830)
    摘要:
    目的 研究小叶唐松草 Thalictrum elegans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 (IR,MS,1 H- NMR,1 3C- NMR,DEPT,HMBC)分析鉴别以及与文献、已知化合物对照。结果 从中分离出 6个化合物,分别为 thalimicrinone(Ⅰ),thalactamine(Ⅱ),1,2,3,10 -四甲氧基 - 9-羟基 - 4,5,6,6 a-脱氢 - 7-阿朴芬酮 (Ⅲ),小檗碱 (Ⅳ),对羟基苯甲羧甲酯 (Ⅴ)和 10 -二十九碳醇 (Ⅵ)。结论 化合物Ⅲ为一新的天然产物,其他已知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3  毛泡桐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确定
    杜欣 师彦平 李志刚 李瑜
    2004(3):245-247.
    [摘要](740) [HTML](0) [PDF 450.76 K](1723)
    摘要:
    目的 对泡桐属植物抗菌中草药毛泡桐花 Paulownia tomentosa中酚性类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确定。方法 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经超导核磁共振 (NMR)等现代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 从毛泡桐花的乙醇 (95%)室温提取物中获得 5个黄酮类的化合物,其结构被确定为:5,4′-二羟基 - 7,3′-二甲氧基双氢黄酮 (Ⅰ),5 -羟基 - 7,3′,4′-三甲氧基双氢黄酮 (Ⅱ),diplacone(Ⅲ),m im ulone(Ⅳ)和洋芹素(Ⅴ)。结论 黄酮类Ⅰ~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大量黄酮类成分很可能为毛泡桐花的主要活性成分。
    4  红花中核黄素及其降解产物
    李锋 何直昇 叶阳
    2004(3):247-249.
    [摘要](1276) [HTML](0) [PDF 447.23 K](1746)
    摘要:
    目的 为进一步揭示红花生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开发其活性成分。方法 对其水溶性部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经过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和 Sephadex LH-2 0反复柱色谱分得了 3个化合物。结果 通过 1D,2D NMR,ESIMS等波谱测定结合文献调查,确定了结构。结论 核苷、核黄素及其降解产物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核黄素是人体内黄酶的一种辅酶,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化合物Ⅰ具有很好的降压活性。
    5  细柱五加皮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刘向前 陆昌洙 张承烨
    2004(3):250-252.
    [摘要](659) [HTML](0) [PDF 367.49 K](1915)
    摘要:
    目的 系统地研究五加属植物细柱五加皮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热甲醇分别对细柱五加皮的根进行提取后,采用 Diaion HP- 2 0 P,Chrom atorex ODS,Sephadex L H- 2 0和硅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光谱分析以及直接和标准品对照进行结构确认。结果 从根皮中得到二萜类等 6个化合物 :五加酸 (Ⅰ),异贝壳杉烯酸 (Ⅱ),l-芝麻素 (Ⅲ),豆甾醇 (Ⅳ),β-谷甾醇 (Ⅴ)和刺五加苷 B(Ⅵ)。结论 化合物 Ⅰ,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6  石杉碱甲-亚油酸酯的合成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
    刘莉 龚涛 张志荣
    2004(3):253-255.
    [摘要](565) [HTML](0) [PDF 150.63 K](1600)
    摘要:
    目的 合成石杉碱甲 (huperzine A,HUP) -亚油酸 (linoleic acid,L A)酯 (HUP- L A),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利用二环己基碳酰二亚胺 (DCC)法制备 HUP- L A;考察了其在不同 p H值、不同温度的缓冲液及小鼠血浆和不同脏器组织匀浆中的降解情况。结果 HUP- LA经 1 H- NMR,13C- NMR,IR,MS,U V证实为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在不同的体外环境中稳定性差异大。结论 该研究对于石杉碱甲的结构改造有参考意义。
    7  扁竹兰的化学成分研究
    吴靳荣 秦民坚 李蓉
    2004(3):256-257.
    [摘要](1041) [HTML](0) [PDF 106.74 K](1764)
    摘要:
    扁竹兰Iris confusa Sealy是一种我国西南常见的民间草药。生于平地、林缘、疏林下、沟谷湿地或山坡草地。主产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性寒,味苦,清热解毒。主要用于急性咽喉肿痛、咳嗽痰喘等症,并解乌头等药物中毒。
    8  云南兔耳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羊晓东 赵静峰 郭洁 梅双喜 李良
    2004(3):257-259.
    [摘要](694) [HTML](0) [PDF 461.95 K](1690)
    摘要:
    云南兔耳草Lagotisy unnanensisW.W.Smith系玄参科兔耳草属植物,为多年生草木,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四川西北部等海拔3350~4700m 的高山草地[1]。该植物味苦、性寒, 清热解毒、行血调经、平逆降压。用于治疗肝胆病、高热、烦渴、肠痧、炭疽、疮毒、伤筋等症[2]
    9  吴茱萸中二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潘浪胜 吕秀阳 吴平东
    2004(3):259-260.
    [摘要](550) [HTML](0) [PDF 369.92 K](1709)
    摘要: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属温里祛寒类中药。有温中散寒、疏肝止痛之功效, 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吐腹泻、头痛、胃痛、疝痛、腹痛和痛经等。
    10  狼毒大戟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刘文粢 马晴高 秦国伟 吴晓云 顾熊飞
    2004(3):260-260.
    [摘要](516) [HTML](0) [PDF 249.71 K](1537)
    摘要:
    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系大戟科植物, 近年临床多用于治疗肿瘤、皮肤病和结核病等。作者对狼毒大戟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1]
    11  离舌橐吾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朱慧 胡喜兰 屠鹏飞
    2004(3):261-261.
    [摘要](549) [HTML](0) [PDF 259.67 K](1640)
    摘要:
    离舌橐吾Ligularia veitchiana (Hemsl.)Greenm. 为菊科橐吾属植物, 其根及根茎与该属多种植物同作为山紫菀入药。味辛、苦, 性温, 入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化痰止咳、活血止痛等功效。
    12  超临界状态下压力对穿心莲内酯萃取结晶的影响
    张文成 潘见 陈克勋 谢慧明
    2004(3):262-264.
    [摘要](784) [HTML](0) [PDF 301.69 K](1640)
    摘要:
    目的 利用超临界 CO2 萃取结晶技术纯化穿心莲内酯。方法 采用系统观察法考察了超临界 CO2 萃取结晶分离对穿心莲内酯晶体形态、纯度、结晶量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HPL C法分析结果。结果 穿心莲内酯晶体形态随压力的升高而变细、变短 ;随着压力的升高,晶体纯度提高,结晶量增加。结论 超临界 CO2 能萃取并同步高效结晶分离穿心莲内酯,为开发高质量中药活性成分提供一条捷径。
    13  短程蒸馏提纯胡麻籽油中α-亚麻酸的工艺研究
    许松林 郑弢
    2004(3):264-266.
    [摘要](696) [HTML](0) [PDF 437.65 K](1592)
    摘要:
    目的 研究短程蒸馏技术提纯胡麻籽油中α-亚麻酸的工艺条件。方法 利用短程蒸馏装置的特点探讨蒸馏温度、压力、进料速率、预热温度,刮膜器转速等操作参数对 α-亚麻酸纯度的影响。结果 确定了刮膜式短程蒸馏技术提纯α-亚麻酸的最佳条件为 :蒸馏温度 90℃~ 12 0℃,压力 0.3Pa,进料温度 6 0℃,进料速率 90~ 110 m L / h,刮膜转子速率 15 0 r/ min。结论 应用短程蒸馏技术提纯 α-亚麻酸,操作简便,效率高,容易实现产业化。
    14  参麦冻干粉针剂中细菌内毒素检查干扰试验
    苟虹 程一帆
    2004(3):266-268.
    [摘要](580) [HTML](0) [PDF 410.34 K](1713)
    摘要:
    目的 对参麦冻干粉针中细菌内毒素检查干扰试验进行研究,证明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BET)的可行性。方法 用干扰初筛试验和干扰试验考察参麦冻干粉针对 BET有无干扰,并寻求排除干扰的方法。结果 使用λ为 0.5 EU/ m L 的鲎试剂有抑制作用,使用 λ为 0.2 5 EU/ m L 的鲎试剂,供试品溶液作适当稀释可消除干扰。结论参麦冻干粉针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应使用灵敏度为 0.2 5 EU/ m L 或更高灵敏度的鲎试剂。
    15  HPLC法研究配伍对麻黄汤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
    吴昭晖 罗佳波 胡晓添
    2004(3):269-271.
    [摘要](540) [HTML](0) [PDF 388.65 K](1747)
    摘要:
    目的 建立 HPL C法测定麻黄汤各配伍煎液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分析方法,研究配伍对汤剂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 L8(2 7)正交设计和统计方法 (统计软件 SPSS 10.0 0 ),以 HPL C法测定苦杏仁苷的含量。结果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复方中其他成分对测定无干扰,可用于麻黄汤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麻黄、桂枝、甘草对方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存在显著性,两两交互作用差异不具有显著性。结论 麻黄、桂枝、甘草对麻黄汤中苦杏仁苷含量影响没有显著性。
    16  阿克苏黄芪中多糖成分的分析
    赵文 黄亚东 任永凤 许华 郑青
    2004(3):271-273.
    [摘要](1192) [HTML](0) [PDF 427.50 K](1635)
    摘要:
    目的 分析阿克苏黄芪中多糖的组份及含量。方法 利用纸色谱分析了多糖组份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多糖含量。结果 阿克苏黄芪多糖的组成为葡萄糖,生药中多糖含量为 2.10 %。结论 阿克苏黄芪中所含多糖为葡聚糖。同时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5.7× 10 4。
    17  茯苓萜类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杨冉 李建军 屈凌波 相秉仁 安登魁
    2004(3):273-275.
    [摘要](613) [HTML](0) [PDF 496.20 K](1733)
    摘要:
    目的 建立茯苓三萜化合物的指纹图谱。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道地药材茯苓及不同地区收集的市场商品具有相当稳定的、相似程度很高的指纹图谱。结论 可利用液相色谱的特征峰控制茯苓及其制剂的质量。
    18  桃花止泻冲剂中干姜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赵艳玲 山丽梅 肖小河 周韶华 袁海龙 蔡光明 贺承山
    2004(3):275-277.
    [摘要](506) [HTML](0) [PDF 146.89 K](1484)
    摘要:
    目的 研究桃花止泻冲剂中干姜油β-环糊精最佳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油利用率、含油率、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薄层色谱 (TL C)、差热分析 (DSC)、红外光谱 (IR)、显微镜成像验证包合物的形成。结果 饱和水溶液法最佳包合条件 :β- CD和油的比例为 6∶ 1,包合温度为 5 0℃,包合时间为 2 h,该条件下的挥发油利用率和包合物得率最高。结论 该包合工艺可用于干姜油的 β-环糊精包合。
    19  HPLC法测定安神胶囊中酸枣仁皂苷A的含量
    杜智敏 卢方浩 张波 孙考祥 杨宝峰
    2004(3):277-279.
    [摘要](1256) [HTML](0) [PDF 341.61 K](1667)
    摘要:
    安神胶囊是我室自行研制开发的中药制剂, 由酸枣仁、柴胡、甘草等多味中药组成, 具有养心安神、镇静催眠之功效。酸枣仁皂苷A 为酸枣仁镇静催眠的主要有效成分。
    20  HPLC法测定强力宁片中异秦皮啶的含量
    潘海峰 李云霞
    2004(3):279-280.
    [摘要](445) [HTML](0) [PDF 107.39 K](1592)
    摘要:
    强力宁片是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的主要产品之一,是由刺五加和枸杞子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补中益精、抗疲劳、抗衰老等功效。临床用于体乏无力、失眠健忘、精神怠倦、过度疲劳、腰膝酸软、脾肾阳虚、食欲不振等症[1]
    21  HPLC法分离与检测20(S)-人参皂苷Rg3和20(R)-人参皂苷Rg3
    汤明辉 姜志宏 赵中振 张钧寿
    2004(3):280-282.
    [摘要](890) [HTML](0) [PDF 349.10 K](1631)
    摘要:
    20(R)2人参皂苷Rg3 是我国21 世纪批准的第一个中药单体新药,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 人参皂苷Rg3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 对抗肿瘤细胞的转移, 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作用[1]
    22  金芍抗病毒胶囊中绿原酸及总酚酸的含量测定
    茅仁刚 林东昊 陶建生 胡岗
    2004(3):282-284.
    [摘要](584) [HTML](0) [PDF 318.98 K](1661)
    摘要:
    金芍抗病毒胶囊由金银花、赤芍、柴胡等组成,是采用大孔树脂精制工艺制备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 具有较显著的抗病毒活性, 适用于病毒性感冒的治疗。金银花为方中君药, 绿原酸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
    23  HPLC法测定金刚藤颗粒中山柰素的含量
    刘素香
    2004(3):284-285.
    [摘要](698) [HTML](0) [PDF 299.92 K](1766)
    摘要:
    金刚藤颗粒为金刚藤提取物制备而成的颗粒剂。金刚藤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薯蓣皂苷元和由多种薯蓣皂苷元构成的皂苷及山柰素与双氢山柰素等黄酮类化合物。
    24  HPLC法测定水辣蓼中芦丁的含量
    罗杰 陆霞
    2004(3):285-286.
    [摘要](613) [HTML](0) [PDF 298.15 K](1567)
    摘要:
    辣蓼为蓼科植物水辣蓼Polygonumhy dropiper L. 或旱辣蓼P. flaccidum Meisn. 的干燥全草。具有除湿化滞等功效, 用于痢疾、肠炎、食滞等。
    25  白藜芦醇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Z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唐旭东 周克元 赵南
    2004(3):287-290.
    [摘要](603) [HTML](0) [PDF 341.29 K](1798)
    摘要: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 (resveratrol,Res)对鼻咽癌细胞株 CNE- 2 Z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 MTT法检测 IC50 值,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2 5 8/PI荧光染色和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结果 不同浓度Res分别处理细胞 2 4,4 8和 72 h,其 IC50 值分别为 (10 9.2± 7.5 ),(83.6± 6.0 ),(5 4.3± 2.8) μmol/L,各 IC50 值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 1)。2 5,5 0,10 0和 2 0 0 μm ol/L Res分别处理细胞 2 4 h后,5 0,10 0,2 0 0 μmol/L Res处理组经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染色检测出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 1),荧光染色可见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10 0,2 0 0 μmol/L Res处理组可见明显的 DNA梯带。结论 Res可通过诱导 CNE- 2 Z细胞株凋亡而抑制其增殖。
    26  阿魏酸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汪泱 邓志锋 赖贤良 王共先 李明 宋书欣
    2004(3):290-292.
    [摘要](621) [HTML](0) [PDF 174.64 K](1648)
    摘要: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阿魏酸钠对其进行诱导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培养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培养后细胞表面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神经丝蛋白 (NF)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 阿魏酸钠诱导培养 6 h后即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2 4 h后表现为典型的神经细胞样形态,NF和 NSE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呈阳性表达。结论 初步证实阿魏酸钠具有诱导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
    27  中药复方金三莪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宋仕玲 龚作炯 张全荣
    2004(3):293-296.
    [摘要](1200) [HTML](0) [PDF 146.51 K](1624)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金三莪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将 5 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正常组 (n=8),B组为肝纤维化模型组 (n=14 ),C组为金三莪治疗低剂量组 (n=14 ),D组为金三莪治疗高剂量组 (n=14 )。B,C,D组大鼠 sc 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C,D组大鼠于造模第 4周开始 ig金三莪,剂量分别为 0.6,1.2 g/10 0 g,每日 1次 ;A,B组 ig生理盐水 1ml/kg,第 8周处死全部大鼠。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 β1 (TGF- β1 ),Smad3及 Sm ad7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 ;常规生化方法检测肝功能 ;放射免疫方法检测透明质酸 (HA )含量 ;Van Gieson染色和 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经金三莪治疗后肝组织内 TGF- β1 及 Smad3表达降低,而 Sm ad7的表达增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差异显著 (P<0.0 5 ),TGF- β1 及Sm ad3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Smad7则主要在肝细胞浆表达。与模型组比较,金三莪治疗后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 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HA含量显著减低 (P<0.0 5 ) ;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薄 (P<0.0 1)。结论 中药复方金三莪能有效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与抑制.
    28  川芎嗪和丹参对小鼠Lewis肺癌生长的抑制作用与抑制血管生成的关系
    陈刚 徐晓玉 严鹏科 廖端芳
    2004(3):296-299.
    [摘要](844) [HTML](0) [PDF 387.78 K](2383)
    摘要: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 (TMP)、丹参注射液对小鼠 L ewis肺癌生长和转移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 C57BL小鼠 L ewis肺癌模型,分别 ip TMP 5 0,10 0,2 0 0 mg/(kg· d),丹参注射液 5,10,2 0 g/(kg· d),共2 1d,检测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体积、质量、肺转移灶数、肿瘤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TMP组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的体积、质量、肺转移灶数、肿瘤 MVD和 VEGF的表达均显著降低 ;丹参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TMP可抑制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其作用机制与抑制 VEGF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有关。丹参对小鼠 L ewis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无明显影响。
    29  益气平悬饮对艾氏腹水癌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黄立中 伍参荣 肖雅 何欣 唐小梅 王大安
    2004(3):299-301.
    [摘要](473) [HTML](0) [PDF 169.93 K](1625)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平悬饮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umor- infiltrating lym phocytes,TIL )杀伤自体肿瘤细胞(anto- tumor cells,ATC)活性的影响。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 4 0只,腹腔接种艾氏腹水癌瘤株 (EAC)瘤液建立移植瘤模型,接种次日随机分为 4组 :益气平悬饮大、小剂量 (37.0,18.5 g/ kg)组、环磷酰胺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平悬饮大、小剂量组当日 ig给药,共给药 9d,环磷酰胺组 ip环磷酰胺 75 m g/ kg,自接种第 3日起,隔日给药,共4次。末次给药次日,无菌抽取 EAC小鼠腹水,用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收集 TIL 作为效应细胞,分离出 ATC作为靶细胞,培养液中培养,效靶比为 10∶ 1,以 MTT法计算细胞杀伤活性。并在光镜下观察混合培养 2,4,10,14,2 4 h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益气平悬饮大、小剂量组 TIL杀伤活性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 5 )。结论益气平悬饮能提高 TIL 杀伤 ATC的活性。
    30  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张勉之 段惠军 张大宁
    2004(3):302-304.
    [摘要](719) [HTML](0) [PDF 354.92 K](1719)
    摘要:
    目的 探讨依据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对进展性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高、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观察肾间质病变的程度及角蛋白 (CK)、波形蛋白(Vim )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在肾间质的表达情况。结果 治疗组肾间质损伤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 (P<0.0 1) ;Vim、α- SMA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少于模型组,CK表达明显多于模型组 (P<0.0 1)。结论 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使肌成纤维细胞的表达减少,上皮细胞的表达增强,说明其抑制并逆转了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阻止了肾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31  复方缬芎滴丸对犬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王磊 彭仁 杨静 薛存宽
    2004(3):304-306.
    [摘要](556) [HTML](0) [PDF 157.25 K](1546)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冠心病已日益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缬草Valeriana of ficinalis L.作为一种中药,其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已早有报道[1];川芎嗪是川芎Ligusticum chuanx iong Hort.
    32  射干的抗病毒实验研究
    韩杨 孔红 李宜平
    2004(3):306-308.
    [摘要](926) [HTML](0) [PDF 443.34 K](1832)
    摘要:
    射干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 elam cand a ch inensis(L.) DC.的根茎。其味苦、性寒, 能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本实验研究其体内、体外抗病毒作用。
    33  培补肝肾中药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
    陈建宗 田季雨 陈晓莉 杨浩
    2004(3):308-309.
    [摘要](719) [HTML](0) [PDF 107.81 K](1686)
    摘要:
    培补肝肾中药由肉苁蓉、枸杞子、何首乌组成,临床实验证明其治疗帕金森病( Pa rkinso n 's di sease,PD) 有一定疗效[1,2]。本实验采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 ) 建立PC12细胞凋亡模型,观察培补肝肾中药对MPP+ 诱导的PC12 细胞凋亡的影响。
    34  9种中药提取物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抑菌作用比较
    王莘 苏玉春 董浩 杨会敏 王建华 李金凤
    2004(3):309-310.
    [摘要](1683) [HTML](0) [PDF 139.94 K](2072)
    摘要: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人体易感染的菌体, 能引起变态反应性肾炎、风湿病、心肌炎等疾病。本实验着重比较9种中药提取物抑菌程度,为明确抑菌效果提供理论基础。
    35  桂林西瓜霜抑菌作用的研究
    苏玉石
    2004(3):311-311,334.
    [摘要](652) [HTML](0) [PDF 103.75 K](2157)
    摘要:
    桂林西瓜霜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咽利喉、利咽祛腐作用。主要含西瓜霜、黄连、黄芩、黄柏、浙贝母、无患子果(炭) 、山豆根、射干、青黛、冰片等。本实验参考文献[1] 对桂林西瓜霜及其组成中部分中药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检测及对含未灭菌生药原粉的桂林西瓜霜久置后, 其细菌数与霉菌数变化的检测研究桂林西瓜霜抑菌作用。
    36  黄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化
    高山林 陈柏君
    2004(3):312-315.
    [摘要](1575) [HTML](0) [PDF 467.70 K](1908)
    摘要:
    目的 建立和优化黄芩组织培养克隆化快速繁殖技术,为保护黄芩的野生资源,发展人工资源和探讨育种新途径奠定基础。方法 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进行黄芩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试管苗复壮和生根等一系列技术优化试验。结果 黄芩试管苗的节、节间都很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均达 10 0 %,而叶片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低,PP333对黄芩试管苗的生长有着显著的矮壮作用。结论 黄芩试管苗的节是诱导愈伤组织的理想外植体,在培养基中适当添加 PP333能显著改善试管苗的素质 ;PP333与激素的配合使用,能十分有效地调控黄芩愈伤组织的分化、试管苗的生长与生根,并能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
    37  山银花茎、叶、花中绿原酸分布规律研究
    耿世磊 徐鸿华 赵晟 姚飞平 卢章会
    2004(3):315-318.
    [摘要](1508) [HTML](0) [PDF 392.39 K](1653)
    摘要:
    目的 揭示山银花茎、叶及花中绿原酸的分布状况,为确定金银花药材合理的药用部位及良种选育特征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山银花茎、叶及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分布规律。结果 绿原酸在花中主要分布于萼筒 -子房壁外表皮细胞及其下 3~ 5层细胞、花冠外表皮细胞及其下 1~ 2层细胞和花冠内表皮纤毛细胞 ;在叶片中主要分布于上表皮细胞和下表皮纤毛细胞 ;在茎中仅零星分布于次生韧皮部细胞。结论 花中绿原酸分布最为广泛、含量最丰富,叶片次之,茎中最少 ;花冠内表皮纤毛和花冠外表皮腺毛的密集程度,以及萼筒和花冠的长度可作为山银花的育种特征。
    38  灯盏花种植技术初探
    杨生超 杨忠孝 张乔芹 王平理
    2004(3):318-321.
    [摘要](840) [HTML](0) [PDF 473.38 K](2032)
    摘要:
    目的 筛选灯盏花优质种源,研究其种植技术及栽培习性。方法 观测了 6份灯盏花种源的主要经济性状,种子发芽、出苗与大田生育进程及其不同生育期的灯盏花乙素含量。结果 种源 QS- 3,QS- 6和 QS- 1在产量和含量方面表现较好,其大棚种植条件下的产量均高于露地 ;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均较低,出苗时间较长 ;引种栽培后的灯盏花个体较野生条件下大 ;不同生育期的灯盏花乙素含量不同,其中初花期含量最高。并针对上述特征,提出相应栽培技术措施。结论 通过人工种植灯盏花前景是广阔的。
    39  多舌飞蓬的生药学研究
    张浩 张志锋
    2004(3):321-323.
    [摘要](746) [HTML](0) [PDF 437.37 K](1746)
    摘要:
    目的 对植物药多舌飞蓬 Erigeron multiradiatus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高效液相色谱鉴定。结果 详细描述了多舌飞蓬的生药性状、横切面组织构造及粉末特征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研究结果。结论 所得结果可以为生药的鉴定,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多舌飞蓬提供依据。
    40  CO2激光对大叶龙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薛慧君 岳明 王亚洲
    2004(3):324-327.
    [摘要](1165) [HTML](0) [PDF 313.93 K](1705)
    摘要:
    目的 研究 CO2 激光对大叶龙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剂量的 CO2 激光辐照大叶龙胆湿种子,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并研究激光处理后的幼苗生长情况。结果 光照条件下,激光可提高大叶龙胆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但对黑暗条件培养的种子无明显促萌发作用。低剂量激光还可提高大叶龙胆幼苗的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促进幼苗生长。结论 低剂量的 CO2 激光可促进光照条件下的大叶龙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
    41  紫花洋地黄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施和平 权宏
    2004(3):327-328.
    [摘要](1111) [HTML](0) [PDF 235.03 K](1630)
    摘要:
    紫花洋地黄Digitalis purpurea L.是玄参科毛地黄属的可供药用和观赏的两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原产欧洲。其叶片为制备强心药物西地兰和地高辛的原料或将叶片直接作原料药药用。临床试验表明, 其药用成分洋地黄强心苷等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率, 抑制传导的作用, 并用于充血性心肌功能不全症治疗等[1]
    42  HPLC法同时测定山豆根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杨文远 马丽娟
    2004(3):329-330.
    [摘要](642) [HTML](0) [PDF 323.66 K](1737)
    摘要:
    山豆根为豆科槐属植物柔枝槐(越南槐、广豆根) Sophora tonk inensis Gagnep. 的干燥根及根茎,是传统中药, 广泛应用于临床。功能清火解毒、消肿止痛。药理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作用[1,2]。山豆根主要有效成分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1~3]
    43  HPLC法测定珍珠梅中槲皮素的含量
    张乐华 董陆陆 尹春华 刘秉义 杨平传 董明 于敬海
    2004(3):331-332.
    [摘要](715) [HTML](0) [PDF 108.31 K](2046)
    摘要:
    珍珠梅Sorbaria sorbifolia (L.) A. Brown又名山高粱,为蔷薇科灌木,生于村边、山谷、溪旁[1]。民间用其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骨折、跌打损伤[2]。有关珍珠梅的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报道较少,现代研究报道珍珠梅中含有珍珠梅苷和黄酮类物质等[3]。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扩张血管、调血脂等作用,因此,开发利用珍珠梅中黄酮类物质,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4  HPLC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闵凡新 李文玉 王彦为 胡彦武 董艳辉 吴旻
    2004(3):332-333.
    [摘要](530) [HTML](0) [PDF 186.81 K](1868)
    摘要: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 Diels 是伞形科当归属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干燥的贮藏根入药, 是 一种常用中药材, 有“十方九归”之称。有补血、和血、调经止血、润肠通便之功效。当归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6种化合物, 阿魏酸是其中之一。
    45  间歇冷冻贮藏与中药材防蛀
    王守慧 白仲梅 刘桂兰 马体润
    2004(3):333-334.
    [摘要](549) [HTML](0) [PDF 98.59 K](1490)
    摘要:
    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瑰宝,多少年来,因其高效低毒,辩证施治,随症加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中药材贮存不当易产生虫蛀,不仅在经济上会造成损失,更使中药材药效下降,甚至丧失药效。针对小型中药材零售企业、医疗机构用量小,进货周期长,暑期中药材虫蛀严重,常规养护技术繁琐,耗时耗资且影响中药材质量等因素,研究中药材科学贮藏养护,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减少中药材浪费均具有重要意义。
    46  中药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
    冯剑波
    2004(3):335-337.
    [摘要](774) [HTML](0) [PDF 345.10 K](1915)
    摘要:
    从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中药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专利是创新药物的重要保障,中药专利保护的几种方式,中药专利保护的主要内容,中药专利保护的三性判断、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简要介绍近几年来我国中医药研究及其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及存在问题。特别是对复方制剂、有效成分、有效单体、结构修饰等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密切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研管理在中医药研究及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
    47  贯叶金丝桃素的化学不稳定性及药理活性
    白洁 杨得坡 王冬梅 刘朝燊
    2004(3):338-340.
    [摘要](1144) [HTML](0) [PDF 470.77 K](2752)
    摘要:
    贯叶金丝桃素是贯叶连翘植物的特征成分,由于其遇光后,极易发生化学氧化降解,一直未受重视。最近的研究发现,该化合物是贯叶连翘及其制剂抗抑郁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多位点,并且与金丝桃素以及其他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化学合成药物不同。通过加入化学保护剂,可以实现提取物或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与药品的安全稳定。贯叶金丝桃素除具有抗抑郁作用外,还具有抗肿瘤、抗菌与促进学习记忆等药理活性,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天然药物之一。
    48  丹参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药理及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赵淑娟 章国瑛 刘涤 胡之璧
    2004(3):341-344.
    [摘要](798) [HTML](0) [PDF 379.66 K](2134)
    摘要: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安神宁息之功效,是中医临床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肝炎及肝硬化等的常用药。最新的药理研究表明,丹参的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对肝癌、糖尿型肾病、抑郁和艾滋病 (AIDS)等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是有待进一步开发的药用资源。对此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可以为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奠定基础。
    49  重楼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武珊珊 高文远 段宏泉 贾伟
    2004(3):344-347.
    [摘要](2092) [HTML](0) [PDF 556.74 K](3089)
    摘要:
    重楼主产于我国云南省,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并含有 β-蜕皮激素、多糖、黄酮苷及氨基酸 ;具有较强的生理和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止血止痛、抑菌消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归纳近年来重楼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研究成果,指出重楼良好的开发前景,特别是作为抗肿瘤药和妇女用药,值得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50  姜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晓庆 梁中琴 顾振纶
    2004(3):347-350.
    [摘要](649) [HTML](0) [PDF 217.67 K](2105)
    摘要:
    近年来,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中药抗肿瘤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姜黄素作为一种酚性色素,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姜黄素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其抗肿瘤机制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抗氧化 ;阻遏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分化 ;抑制肿瘤组织的侵袭和转移。
    51  乌头碱型C19去甲二萜生物碱的结构多样性
    王勇 刘宁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2004(3):350-353.
    [摘要](1186) [HTML](0) [PDF 575.31 K](2516)
    摘要:
    二萜生物碱主要存在于毛茛科(Ranunculaceae) 乌头属(Aconitum L 1) 和翠雀属(Delphininum L.) 植物中, 具有止痛、消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它们按骨架类型可分为C20, C19和C18 3 种, 其中C19二萜生物碱是目前发现最多的一类生物碱。
    52  蒙药广枣的研究进展
    樊海燕 赛音 宋一亭
    2004(3):353-355.
    [摘要](959) [HTML](0) [PDF 458.88 K](1852)
    摘要:
    广枣为蒙医习用药材, 是漆树科南酸枣属植物南酸枣Choerosp ond ias ax illaris (Roxb1) Burt t et Hill 的干燥成熟果实, 又名五眼果、酸枣、山枣子、人面子、货朗果、鼻涕果、野枣子等。蒙古名译音为“吉如很·肖夏”或“居日很·芍沙”。早在公元8 世纪初叶的藏医书《月王药珍》就有记载; 公元8世纪后叶, 藏医书《四部医典》也有记载。
    53  中药散剂的临床应用
    高瑞峰 高慧 任义
    2004(3):355-356.
    [摘要](688) [HTML](0) [PDF 272.49 K](3468)
    摘要:
    散剂是我国古老的剂型之一, 是中医中药防治疾病的有力武器。近年来, 一些新剂型的研制与应用, 使得散剂在临床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54  Acteoside中文译名的商榷
    江纪武
    2004(3):356-356.
    [摘要](1319) [HTML](0) [PDF 72.96 K](2268)
    摘要:
    Acteoside 另有外文异名kusagin 和ver basco side。中文译名有洋丁香酚苷( 《中华本草》) 、洋丁香苷(《中药辞海》) 、毛蕊花苷、马鞭草苷、阿克苷[1] 、臭梧桐酚酯苷、类叶升麻苷[2]、麦角甾苷[3] 等。一个化合物有这么多中文译名, 哪一种作正名( 其他作异名) 较好? 其中有没有误名? 如何规范? 值得商榷。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