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羊红膻根中羊红膻素H等的分离与鉴定
    乔博灵 王长岱 李富贤 石惠丽 米彩峰 高嶋纯子
    2000(3):161-162.
    [摘要](589) [HTML](0) [PDF 112.81 K](1491)
    摘要:
    从草药羊红膻PimpinellathellungianaWolff.根降压有效部位中首次分得5个化合物, 经光谱(UV, IR, MS, 1HNMR, 13CNMR, 1H-1HCOSY, 1H-13CCOSY, DEPT)解析, 鉴定为5-甲氧基-2-甲基苯骈呋喃(Ⅰ), 甘油二乙酸酯(Ⅱ), 异香草醛(Ⅲ), 棕榈酸(Ⅳ), 油酸(Ⅴ), 其中化合物为具有降压活性的新化合物, 命名为羊红膻素H;化合物~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2  龙葵多糖的分离、纯化和鉴定(Ⅱ)
    肖桂武 曾和平
    2000(3):162-164.
    [摘要](1310) [HTML](0) [PDF 212.88 K](1463)
    摘要:
    首次从中草药龙葵SolanumnigrumL.的稀碱提取液中分离得到2种多糖SNL-3, SNL-4。分别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凝胶柱层析法分析, 证实均为单一组分。SNL-3, SNL-4经酸水解、Smith降解、红外等确知, SNL-3由D-木糖(75.7%)、D-甘露糖(9.2%)、D-葡萄糖(4.9%)和D-半乳糖(10.2%)组成, 分子量为23700;SNL-4由D-木糖(89.4%)、D-甘露糖(1.7%)和D-半乳糖(8.9%)组成, 分子量为47700。SNL-3和SNL-4均以1, 3Xyl残基为主连结而成
    3  西洋参多糖PPQI-1~4的分离和表征
    马秀俐 赵德超 孙允秀 刘举正 郝春艳 刘树莹
    2000(3):165-167.
    [摘要](696) [HTML](0) [PDF 154.06 K](1568)
    摘要:
    为研究生物活性西洋参多糖的性质, 采取热水提取乙醇分级沉淀、葡聚糖凝胶分离等手段从西洋参根中分得4个纯多糖(PPQI-1~4)。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测定分子量, 乙酰化衍生结合GC分析测定糖组成。甲基化结合GC-MS分析测定糖苷键连接位点。结果表明, 这4个多糖化合物都是杂多糖, 分别由不同比例的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糖醛酸组成, 糖醛酸含量为30%~60%, 分子量范围2~7万
    4  太白米的甾体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吴卫中 田晶 屠鹏飞 郑俊华
    2000(3):167-169.
    [摘要](877) [HTML](0) [PDF 158.32 K](1434)
    摘要:
    从太白米Notholirionbulbuliferum干燥小鳞茎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3个甾体生物碱苷, 经IR、13CNMR、MS等方法分别鉴定为茄次碱-3-O-β-D-吡喃葡萄糖苷(solanidine-3-O-β-D-glucopyranoside,)、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solanidine-3-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茄次碱-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solanidine-3-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其中化合物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5  中药王不留行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桑圣民 劳爱娜 王洪诚 陈仲良
    2000(3):169-170.
    [摘要](1352) [HTML](0) [PDF 157.36 K](1560)
    摘要:
    从河北产麦蓝菜Vaccariasegetalis的种子王不留行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氢化阿魏酸(hy-droferulicacid,)、尿核苷(uridine,)、王不留行环肽A(segetalinA,)、王不留行环肽B(segetalinB,)、王不留行环肽D(segetalinD,)和王不留行环肽E(segetalinE,)。其中化合物和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化合物和有较强的雌激素样活性
    6  溪黄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陈晓 廖仁安 谢庆兰 邓锋杰
    2000(3):171-172.
    [摘要](552) [HTML](0) [PDF 106.33 K](1412)
    摘要:
    从福建产溪黄草RabdosiaserraMaxim.叶中分离得9个单体成分, 经光谱解析得到3个首次报道的二萜化合物:16-acetoxy-7-O-acetylhorminone, horminone和ferruginol。其他已知物分别鉴定为:豆甾烯醇, 乌苏酸, 2α-羟基乌苏酸, 棕榈酸, 硬脂酸和植物醇。
    7  山楂化学成分的研究
    时岩鹏 丁杏苞
    2000(3):173-174.
    [摘要](1747) [HTML](0) [PDF 111.62 K](2166)
    摘要:
    山楂为蔷微科山楂属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cr N.E.Br.及大果山楂C.pinnatifida Bge.或野山楂C.cuneata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功能为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瘀痛、高血脂症等。
    8  HPLC-ELSD法测定湖北麦冬中主要皂苷的含量
    吴弢 余伯阳 程志红 徐珞珊
    2000(3):175-176.
    [摘要](1209) [HTML](0) [PDF 151.77 K](1532)
    摘要:
    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测定了湖北麦冬中山麦冬皂苷B的含量, 结果表明, ELSD是皂苷类化合物较为适宜的检测器。经对不同采收期样品的含量考察, 认为湖北麦冬的最佳采收期与传统采收期(清明)相一致。
    9  HPLC法测定何首乌及复方虫草胶囊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杨东辉 蔡少青 王璇 魏璐雪
    2000(3):177-178.
    [摘要](709) [HTML](0) [PDF 155.28 K](1426)
    摘要:
    采用HPLC法测定了何首乌及含首乌制剂复方虫草胶囊中游离及结合型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色谱柱:Waters型C18柱(10μm, 250mm×4.6mm);检测波长:254n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850∶150∶1);流速:1mL/min。方法简便易行, 结果准确, 重现性好, 可有效地控制生药及其制剂的质量。
    10  HPLC测定中药中农药灭幼脲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田金改 杜庆鹏 高天兵
    2000(3):179-180.
    [摘要](799) [HTML](0) [PDF 154.06 K](1443)
    摘要:
    建立测定中药材、中成药中农药灭幼脲残留的含量。采用RP-HPLC法, ODS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 检测波长250nm。结果:加样回收率92.67%~100.21%, 0.0315~0.63μg/mL、0.315~6.3μg/mL时, r=0.9999, 线性关系良好。简便、快速, 适合中药材、中药制剂中农药灭幼脲残留的监控。
    11  超临界CO2从黄山药中萃取薯蓣皂素的工艺研究
    葛发欢 史庆龙 林香仙 童新华 李青 黄芳
    2000(3):181-182.
    [摘要](963) [HTML](0) [PDF 139.31 K](2010)
    摘要:
    报道了超临界CO2萃取薯蓣皂素的工艺研究, 主要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及流量、夹带剂、分离条件等对收率的影响, 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薯蓣皂素的最佳条件:萃取压力为29MPa, 温度55℃;分离压力为10MPa, 温度60℃;分离压力为5.6MPa, 温度45℃;分离柱压力为18MPa, 温度为70℃;CO2流量为12kg/kg原料·h;萃取时间3h;夹带剂为药用酒精。同时还进行了超临界CO2萃取薯蓣皂素的中试放大, 并和传统汽油法进行比较。超临界CO2萃取方法比汽油法优越, 表现在收率高、提取时间短等方面, 两种方法成本相差不大。
    12  葛根素和大豆苷元提取纯化工艺探讨
    张尊听
    2000(3):183-184.
    [摘要](1559) [HTML](0) [PDF 136.93 K](1544)
    摘要:
    根据葛根中葛根素衍生物和大豆苷元衍生物能水解成葛根素和大豆苷元的性质, 采用盐酸溶液对野葛根异黄酮提取物进行水解, 将酸水解液用氯仿萃取, 可分离出葛根素和大豆苷元。利用薄层扫描法以水解液中葛根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水解的最佳盐酸浓度和时间。在最佳条件下, 葛根素收得率为1.2%, 纯度为93.4%, 大豆苷元收得率为0.5%, 纯度为89.2%。
    13  黄连上清丸质量控制
    张丽娟 宋新波 夏广萍 李锦 郭俊华
    2000(3):185-186.
    [摘要](675) [HTML](0) [PDF 144.14 K](1362)
    摘要:
    黄连上清丸由天津达仁堂制药厂生产,为传统中成药大蜜丸。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症。对黄连上清丸进行显微鉴定,检出其主要组成药物17种,避开交叉,排除干扰,描述各药具鉴别价值的显微特征,并绘图。同时进行薄层层析,检出其中川芎和甘草,与显微鉴定结论吻合,为黄连上清丸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14  肾舒冲剂澄清工艺的研究
    王曙东 宋炳生 周军 陶建生
    2000(3):187-187.
    [摘要](535) [HTML](0) [PDF 98.17 K](1261)
    摘要:
    肾舒冲剂为卫生部药品标准收载,采用水提醇沉工艺制备。本实验分别用壳聚糖、乙醇对其水提液作澄清处理,以处方中主药黄柏所含成分小檗碱为指标,进行含量比较,并以正交设计法优选壳聚糖的最佳澄清工艺。
    15  药液紫外吸收作为中药提取工艺评价指标的可行性考察
    江波 侯世祥 孙毅毅
    2000(3):188-188.
    [摘要](1393) [HTML](0) [PDF 96.55 K](1577)
    摘要:
    中药制剂工艺步骤多,影响因素复杂,对其进行合理性考察,实验样本数多。寻求操作简便、耗时少、迅速可行的评价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中药所含成分复杂,致使药液中多成分共存,各自的理化性质相互掩盖或重叠而难于表现,如旋光、红外等,而紫外吸收为大多数中药有效成分所具有,由于其加合性而表现出来。
    16  辛花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王守愚
    2000(3):189-190,224.
    [摘要](538) [HTML](0) [PDF 133.48 K](1342)
    摘要:
    辛花口服液是由我院耳鼻喉科将治疗鼻炎多年临床经验处方经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95)津卫药制剂(44)第4-6-21-8号],由辛夷、苍耳子、白芷、蒿本、蒲公英等15味中药组成。对大多数西药疗效不佳及拒绝上颌窦穿刺术的患者尤为适用。
    17  心肌肽素对缺血-再灌流损伤大鼠离体心脏的影响
    万华印 孔祥平 易学瑞 宋珍 滕健 范礼理
    2000(3):191-193.
    [摘要](1278) [HTML](0) [PDF 157.35 K](1563)
    摘要:
    为研究小分子多肽类物质心肌肽素抗心肌缺血-再灌流损伤作用, 在大鼠离体Langendoff’s心脏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上, 观察心肌肽素对室颤(VF)发生率及心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心肌肽素能明显降低离体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脏VF的发生率;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心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心肌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提示心肌肽素对缺血-再灌流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 这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影响心肌酶的活性有关。
    18  莲心碱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钠与钙电流的影响
    王嘉陵 农艺 姚伟星 江明性
    2000(3):193-196.
    [摘要](749) [HTML](0) [PDF 204.58 K](1559)
    摘要:
    为探讨莲心碱(liensinine, Lien)对心肌离子流的影响及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记录了Lien对单个豚鼠心肌细胞动作电位(AP)及纳电流(INa)与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Lien3~30μmol/L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AP幅度(APA)、静息电位(RP), 延长AP时程。Lien10, 30μmol/L分别使INa及ICa-L从给药前的(8.6±2.3)nA和(758±177)pA降至(5.4±1.7)、(2.2±1.6)nA和(335±122)、(137±100)pA。Line10μmol/L抑制INa和ICa-L的I-V曲线并使后者的峰值电流电位略右移。结果表明Lien有钠、L-型钙通道阻滞作用, 这些可部分解释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
    19  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研究
    佟继铭 刘玉玲 符景春
    2000(3):196-198.
    [摘要](1027) [HTML](0) [PDF 149.61 K](1822)
    摘要:
    黄芩茎叶总黄酮(以下简称总黄酮)是黄芩茎叶的主要有效部位。动物实验结果证明, 在给大鼠喂以高脂饲料的同时po总黄酮能明显抑制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升高。对已经形成高脂血症的大鼠, 也能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C的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 AI=TC-HDL-C/HDL-C)。提示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0  栀子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朱江 蔡德海 芮菁
    2000(3):198-200.
    [摘要](1182) [HTML](0) [PDF 158.98 K](1609)
    摘要:
    用3.0和1.0g浸膏/kg2个剂量进行试验, 探讨单味栀子75%甲醇提取物对炎症组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栀子浸膏可显著抑制醋酸诱发血管通透性增加, 高、低剂量的抑制率分别为44.7%和25.6%;显著抑制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作用, 第6小时抑制率分别为33.6%和25.4%;显著抑制棉球肉芽组织增生, 抑制率分别为54.1%和33.0%;对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 抑制率分别为26.8%和18.9%。提示生栀子甲醇提取浸膏有显著的抗炎和一定的镇痛作用。
    21  苦黄口服制剂对大鼠胆汁分泌的影响
    高博 潘建新 顾振纶
    2000(3):200-202.
    [摘要](605) [HTML](0) [PDF 138.33 K](1640)
    摘要:
    给大鼠十二指肠灌注苦黄口服制剂(4, 5, 9.0g/kg)后, 肝脏分泌胆汁和胆红素量均较给药前明显增加(P<0.05, P<0.01), 持续时间约为1~2h。结果提示:苦黄口服制剂有一定的利胆及促进单位时间内肝胆红素排出的作用。
    22  达纳康治疗老年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邹继红 芮春兰 王龙
    2000(3):202-203.
    [摘要](619) [HTML](0) [PDF 102.97 K](1514)
    摘要:
    观察达纳康对老年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选择老年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者42例, 口服达纳康片剂40mg, 每日3次, 疗程12周。结果:达纳康可改善老年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P<0.01), 并降低血液粘稠度, 改善血液流变性(P<0.01), 清除氧自由基, 防止脂质过氧化(P<0.01)。结论:达纳康对老年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23  青皮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刘恒 马永明 瞿颂义 丁永辉 卫玉玲
    2000(3):203-205.
    [摘要](830) [HTML](0) [PDF 145.78 K](1428)
    摘要:
    为了观察青皮水煎剂对人工动情期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条的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 我们将子宫平滑肌条悬挂于离体平滑肌灌流肌槽装置内, 采用累积加药的方法以观察青皮对肌条自发运动的影响。结果发现青皮水煎剂抑制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活动并有剂量依赖性关系;六烃季胺、消炎痛、L-NNA、雷尼替丁未阻断青皮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作用;而心得安可完全阻断青皮的作用。该研究说明, 青皮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条的抑制作用, 可能是通过作用于平滑肌细胞膜的肾上腺素能β受体而实现。
    24  藿香正气水治疗慢性荨麻疹65例疗效观察
    万屏 李谦 欧阳小勇 刘惠慧 王正文 曹德瑚
    2000(3):205-206.
    [摘要](888) [HTML](0) [PDF 100.08 K](2498)
    摘要: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致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我们采用藿香正气水(以下 简称正气水)治疗65例慢性荨麻疹,取得一定疗效。
    25  稳心颗粒剂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宏胜 白雪歌 崔桅 王铭革
    2000(3):206-207.
    [摘要](619) [HTML](0) [PDF 92.71 K](1715)
    摘要:
    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组成的纯中药制剂--稳心颗粒剂是防治冠心病引起的 心律失常的中成药。临床上对窦性心动过速、房结性早搏、房颤、室性早搏等冠心病引起的 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6  双黄连粉针剂致荨麻疹1例
    赵银安 燕洪平
    2000(3):207-207.
    [摘要](1153) [HTML](0) [PDF 53.93 K](1579)
    摘要:
    27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杨燕 李坤靖 冯香梅
    2000(3):208-208.
    [摘要](682) [HTML](0) [PDF 59.67 K](1585)
    摘要:
    老年心肌缺血是老年期常见病,临床表现以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动则出汗为主,查体时发现心电图异常。本研究对60例老年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其对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8  国产姜黄属药用植物RAPD分析与分类鉴定
    肖小河 刘峰群 史成和 李隆云 秦松云 乔传卓 苏中武
    2000(3):209-212.
    [摘要](965) [HTML](0) [PDF 193.15 K](2085)
    摘要:
    运用RAPD技术刻划了国产姜黄属药用植物的遗传背景差异, 并结合经典分类和异地栽培观察和聚类分析, 初步澄清了姜黄属植物的一些分类学争议, 从DNA分子水平上为姜黄属植物分类与中药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29  异地栽培大青叶和原栽培品种的抗内毒素作用比较
    王寅 乔传卓
    2000(3):212-213.
    [摘要](531) [HTML](0) [PDF 104.15 K](1608)
    摘要:
    比较异地栽培后的大青叶和其原栽培品种的抗内毒素作用, 结果显示生态环境改变后, 大青叶仍能保持其原栽培品种品质:不同居群大青叶在药理活性方面的差异也不因生态环境的趋同而丧失。表明大青叶是一类种质主导型的药材, 环境因素对药材品质的形成不起主要作用。
    30  中药材熊胆的X衍射Fourier谱分析
    王树春 吕杨 吴楠 朱志峰 郑启泰 周同惠
    2000(3):214-215.
    [摘要](753) [HTML](0) [PDF 97.99 K](1633)
    摘要:
    采用X衍射Fourier谱分析法识别比较熊胆/伪品, 天然熊胆/引流熊胆汁干燥品之差异, 并给出熊胆、引流熊胆的Fourier标准图谱及特征标记峰。研究结果表明X衍射Fourier谱分析法在动物类中药材的鉴定与伪品识别中的广阔应用前景X-ra。
    31  不同种类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紫杉醇含量的差异
    陈永勤 朱蔚华 吴蕴祺 胡秋
    2000(3):216-218.
    [摘要](756) [HTML](0) [PDF 203.25 K](1394)
    摘要:
    研究云南红豆杉、东北红豆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和杂种红豆杉形成愈伤组织的一些因素, 比较不同植株来源的愈伤组织系的生长特点和紫杉醇含量。通过考察愈伤组织形成的时间和比率来研究取样时间、光照条件、培养基中2, 4-D浓度和外植体类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含量。愈伤组织形成的迟早和比率在不同种类红豆杉之间和同一种类不同植株之间差异较大。在黑暗中, 在添加有0.1mg/LBAP和1.0~3.0mg/L2, 4-D的B5培养基上, 50%~100%的云南红豆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杂种红豆杉和春、夏季取样的东北红豆杉的茎段可以形成愈伤组织;云南红豆杉和红豆杉愈伤组织系的紫杉醇含量普遍比较高, 因此, 这两种红豆杉可作为获得高紫杉醇含量愈伤组织系的外植体源。
    32  桃儿七的生药鉴定
    彭强 赵桦 张国柱 任云倩
    2000(3):219-221.
    [摘要](1028) [HTML](0) [PDF 208.57 K](1311)
    摘要:
    对桃儿七SinopodophyllumemodiWall.进行生药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鉴定研究, 并与其混淆品铁筷子作比较, 为鉴别提供依据。
    33  中药萱草根的采收期研究
    任涛 张铁军
    2000(3):222-224.
    [摘要](526) [HTML](0) [PDF 172.07 K](1409)
    摘要:
    利用分光光度法和薄层扫描法对中药萱草根不同采收期的各类蒽醌类成分及大黄酸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萱草根的最佳采收时期是花前期, 这一时期根中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34  云实属药用植物开发利用概况
    何顺志
    2000(3):225-226.
    [摘要](951) [HTML](0) [PDF 105.28 K](1601)
    摘要:
    豆科云实属Caesalpinia L.植物的部分种类入药,如苏木、苦石莲、云实等均分别来源于该属植物的心材、皮和种子。由于云实属的多种植物含有单宁等成分,从80年代起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印度等从秘鲁进口塔拉Tara(刺云实C.spinosa Kuntze)作为五倍子的代用原料制取没食子酸,其经济效益显著。
    35  苦参碱类生物碱的心血管系统药理研究
    李燕 何立人
    2000(3):227-229.
    [摘要](744) [HTML](0) [PDF 138.98 K](2110)
    摘要:
    苦参碱类生物碱来源于苦参等豆科植物, 结构均具有四环的喹嗪啶。近年心血管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抗缺氧、扩血管、降血脂、抗柯萨奇病毒和调节免疫作用。笔者就其心血管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并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与临床开发提出前瞻性思路。
    36  水飞蓟素药理研究进展
    孙铁民 李铣
    2000(3):229-229,240.
    [摘要](1458) [HTML](0) [PDF 187.75 K](1981)
    摘要:
    水飞蓟素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药物之一, 归纳其药理作用特点, 包括抗自由基活性,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抗脂氧酶作用, 抗谷胱甘肽(GSH)排空作用, 抗肿瘤作用和降血脂作用。
    37  中医药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现状与前景
    刘新民 赵畅
    2000(3):232-234.
    [摘要](1106) [HTML](0) [PDF 134.05 K](3356)
    摘要: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简称阿联酋,建立于1971年12月2日,位于阿拉伯湾南岸,西邻卡塔尔,南靠沙特阿拉伯,与伊朗隔海相望,现有人口260万(本国人约占30%)。由于阿联酋在中东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阿联酋政府在国际事务中明智的选择,尤其是政府制定的各种宽松优惠的关贸政策(4%关税、不征收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自由贸易、外汇自由兑换和出入境),使得阿联酋在复杂动荡的中东局势中,一直保持了社会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在中东地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38  中药透骨草同名异物现象剖析
    顾宗京 鲍爱华
    2000(3):234-237.
    [摘要](821) [HTML](0) [PDF 168.98 K](2041)
    摘要:
    透骨草为不常用中药,但在一些秘验方剂中却时有出现。透骨草品种十分复杂,笔者仅对各地透骨草的同名异物现象进行一些探讨剖析,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9  曲阜孔林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其利用
    徐承水
    2000(3):237-238.
    [摘要](506) [HTML](0) [PDF 106.69 K](1471)
    摘要:
    孔林作为世界最大最古老的氏族基地和人造园林,以其独特的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享誉国内外,被载入世界文化保护名录。对其生物资源的调查和研究,无疑对保护文物,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这一旅游胜地具有指导意义。孔林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国内不少学者对其做过许多工作。
    40  浅谈黄芪的临床应用
    王志强
    2000(3):239-239.
    [摘要](1471) [HTML](0) [PDF 55.56 K](1911)
    摘要:
    黄芪首载于我国古代第一部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干燥的根。黄芪为临床常见的补气药品,性味甘温,入肺、脾经。我从事药行多年,常在处方中接触黄芪,对其应用有些体会。
    41  雪松精油的抗炎机制
    史玉俊
    2000(3):240-240.
    [摘要](895) [HTML](0) [PDF 72.97 K](1337)
    摘要:
    松科植物雪松Cedrus deodara (Roxb)是一种生长在喜马拉雅地区山坡上的美观常青树。古代印度传统医药认为其木油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但缺乏科学依据。作者等前曾用角叉菜胶导致的大鼠足肿模型测得其有抑制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介质的作用。木材经水蒸气蒸馏所得精油主要含苯并环庚烷类倍半萜。
    42  植物Vismia cayennensis中连有异戊烯基的二苯甲酮类新化合物:Vismia phenonesD~G
    常海涛 史玉俊
    2000(3):240-240.
    [摘要](558) [HTML](0) [PDF 72.43 K](1747)
    摘要:
    藤黄科(Guttiferae)植物被认为是具有HIV抑制活性的天然产物的重要资源,曾从该科胡桐属Calophyllum的C. langiferum var. austrocoriaceum中分离得到(+)-calanolide A (Ⅰ),它是一个有专属性的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现在正进行Ⅰ期临床试验。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