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苦皮藤中一个倍半萜醇酯新活性化合物的结构
    赵天增 尹卫平 秦海林 尚玉俊 邹大鹏 康建勋
    1999(4):241-244.
    [摘要](570) [HTML](0) [PDF 337.88 K](1397)
    摘要:
    从苦皮藤叶中分离得到-个新的倍半萜酸酯化合物.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该化合物被 推断为1β,2β,9α-三乙酰氧基-8α-(2-羟基-异丁酰氧基)-15-苯甲酰氧基-4α-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及立体构型,并对其1H和13C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
    2  肉苁蓉化学成分的研究
    徐朝晖 杨峻山 吕瑞绵 杨松松
    1999(4):244-246.
    [摘要](1532) [HTML](0) [PDF 250.88 K](1466)
    摘要:
    从列当科植物肉苁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中分得10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光谱数据及X-衍射分别鉴定为苁蓉素(Ⅰ)、梓醇(Ⅱ)、丁香苷(Ⅲ)、红景天苷(Ⅳ)、2,5-二氧-4-咪唑烷基-氨基甲酸(Ⅴ)、甘露醇(Ⅵ)、硬脂酸(Ⅶ)、β-谷甾醇(Ⅷ)、胡萝卜苷(Ⅸ)和甜菜碱(Ⅹ).其中V为新的天然产物,Ⅱ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I、Ⅲ、Ⅳ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得.
    3  滇白珠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张治针 果德安 李长龄 郑俊华 小池一男 贾仲华 二阶堂保
    1999(4):247-250.
    [摘要](551) [HTML](0) [PDF 316.98 K](1451)
    摘要:
    从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Franch.)Rehd.根的石油醚部分分得10个化合物,其中8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β-乙酰谷甾醇(Ⅰ),3β-乙酰基-12,25-二烯-达玛烷(Ⅱ),3β-乙酰氧基-20(29)-羽扇烯-28-醛(Ⅲ),3β-乙酰齐墩果酸(Ⅳ),β-谷甾醇(Ⅴ),熊果酸(Ⅵ),豆甾醇(Ⅶ)和3β-羟基-20(29)-羽扇烯-28-醛(Ⅷ).其中Ⅱ为杜鹃花科植物中首次发现的达玛烷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Ⅰ、Ⅲ、Ⅷ为杜鹃花科植物中首次报道,其它4个化合物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4  米易地不容生物碱的研究
    曾群 谢宁 闵知大
    1999(4):250-251.
    [摘要](731) [HTML](0) [PDF 162.77 K](1400)
    摘要:
    从防己科植物的-个新种米易地不容 Stephania miyiensis的块根中分得 7种生物碱,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为l-四氢巴马汀碱(Ⅰ)、紫堇单酚碱(Ⅱ)、巴马汀碱(Ⅲ)、d-斯蒂酚灵碱(Ⅳ)、千金藤宁碱(Ⅴ)、去亚甲小檗碱(Ⅵ)和药根碱(Ⅶ).其中Ⅵ为首次从千金藤属植物中分得.
    5  葫芦茶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文东旭 郑学忠 史剑侠 井上谦一郎
    1999(4):252-253.
    [摘要](864) [HTML](0) [PDF 177.48 K](1389)
    摘要:
    葫芦茶系豆科葫芦茶属植物Tadehagi triquetrum(L.)Ohashi(Leguminosae)的全草,全球约6种,我国有2种,产广西、广东等南方省区,为-常用中药,味微苦、涩、凉,能清热解毒、消积利湿、杀虫防腐,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肾炎、黄疽肝炎、咽喉肿痛、肠炎、细菌性痢疾等.文献报道从葫芦茶中分离鉴定了木栓酮、表木栓醇、豆菌醇、水杨酸、原儿茶酸等5个化合物的结构.为了进-步阐明葫芦茶的化学成分,我们对葫芦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8 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4',7-二经基异黄酮(Ⅰ),4',5,7-三经基黄酮(Ⅱ),4-经基苯甲酸(Ⅲ),胡萝卜甘(Ⅳ),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V),山奈素-3-O-β-D-葡萄毗喃糖(6→1)-α-L -鼠李毗喃糖昔(Ⅵ),榭皮素-3-O-β-D-葡萄毗喃糖昔(Ⅶ)和槲皮素-3-O-β-D-半乳毗喃糖(6→1)-α-L -鼠李毗喃糖昔(Ⅷ),它们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6  光石韦化学成分的研究
    郑兴 余磷 廖端芳 朱炳阳 许云龙 徐军
    1999(4):253-254.
    [摘要](874) [HTML](0) [PDF 176.21 K](1462)
    摘要:
    光石韦Pyrrosia clavata(Bak.)Ching为水龙骨科石韦属植物,广布于陕西、甘肃、福建、湖南、云南等地,民间用于感冒咳嗽、吐血、小便不利、泌尿系结石、经闭及外伤出血等,其化学成分未见报道.
    7  龙眼三萜B的晶体结构
    徐坚
    1999(4):254-255.
    [摘要](627) [HTML](0) [PDF 174.49 K](1527)
    摘要:
    龙眼学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属无患子科(Sapindacae)龙眼属植物.其果壳味甘,性温,无毒,水煎液外涂可治皮肤过敏,痈疖,止痛等.1989年,我们用石油醚冷浸龙眼壳(干),提取液经浓缩,上硅胶柱,经不同比例的石油醚-丙酮洗脱,无水乙醇重结晶先后得到2种晶体,-种是无色平板状晶体,命名为龙眼三萜A,另-种是无色针状晶体,命名为龙眼三萜B,对两者分别作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以及-系列的化学鉴定反应和查阅有关资料,确定了平面结构.为了搞清龙眼三萜A和龙眼三萜的空间结构,经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陈元柱先生等合作,完成了对龙眼三萜A的X射线单晶结构测定,确定了其空间结构田,通过比较龙眼三萜B与龙眼三萜A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确定龙眼三萜B的结构如图l.
    8  络泰治疗脑梗死68例疗效观察
    何国英 张颖
    1999(4):255-255.
    [摘要](445) [HTML](0) [PDF 92.69 K](1446)
    摘要:
    脑梗死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三者均高的特征.我科采用络泰静脉点滴治疗脑梗死并与血塞通注射液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9  胡芦巴油脂成分的分析测定
    尚明英 王璇 蔡少青 吉力 门田重利 手塚康弘 范文哲 难波恒雄
    1999(4):256-257.
    [摘要](1024) [HTML](0) [PDF 165.37 K](1422)
    摘要:
    应用GC-MS技术对国产胡芦巴油脂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鉴定了5种脂肪酸甲酯和17种油脂类成分,其中15种成分为首次从胡芦巴中测得.分析结果为开发利用胡芦巴油脂资源提供了依据.
    10  超临界流体萃取-HPLC法测定何首乌中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的含量
    袁海龙 柳正良 张纯 郭澄 李仙逸
    1999(4):258-260.
    [摘要](552) [HTML](0) [PDF 241.62 K](2040)
    摘要: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中药何首乌中的蒽醌类成分,并用RP-HPLC法进行分离测定.在SFE中,通过对萃取条件的考察,确定萃取压力为42MPa,温度70℃,改性剂量0.4mL,静态萃取时间5min及动态萃取体积5mL.RP-HPLC中,以C8为固定相,甲醇-0.2%磷酸溶液(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37nm.本法准确可靠,何首乌中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大黄酸99.1%(RSD 2.0%)、大黄素 98.2%(RSD1.1%)、大黄酚 100.7%(RSD 2.6%)和大黄素甲醚99.5%(RSD 0.9%).
    11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
    罗明 贺平 吴孟超 李琳芳 郭亚军
    1999(4):261-263.
    [摘要](756) [HTML](0) [PDF 256.43 K](1601)
    摘要:
    建立了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20 m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8.0)为电泳电解质,电压为30kV(运行电流为100~110uA),检测波长为214nm,内标氨茶碱.苦参碱 0.126~1.26 mg/mL、氧化苦参碱 0.10~1.0 mg/mL其浓度与峰面积之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8,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7%,常用22种药物除地塞米松外其余的对其无干扰.用本法测定了2批苦参提取物,其中苦参碱为(45.19±0.058)%,(62.81±0.123)%;氧化苦参碱为(8.71±0.03) %,(6.81±0.086)%.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和重现性良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12  疣克净擦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郑笑为 马双成 林瑞超
    1999(4):264-266.
    [摘要](450) [HTML](0) [PDF 241.05 K](1369)
    摘要:
    报道疣克净擦剂中鸦胆子、虎杖、桃儿七、桉叶油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及苦参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经实验表明,各项方法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含量测定回收率可达98.78%,样品测定RSD为3.65%.
    13  紫苏子质量标准规范化的研究Ⅱ.α-亚麻酸乙酯的制备与鉴定
    王威 李曼杰 刘继华 闫喜英 王永奇
    1999(4):267-268.
    [摘要](560) [HTML](0) [PDF 176.29 K](1354)
    摘要:
    采用尿素包合与硝酸银-硅胶柱层析结合法,从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分离、衍生化得到α-亚麻酸乙酯(all cis-9,12,15-octadecatrienoic acid ethyl ester).
    14  HPLC法测定感冒退热颗粒(冲剂)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
    张炜 张汉明 郭美丽 杨继斌 朱美玲
    1999(4):268-270.
    [摘要](856) [HTML](0) [PDF 248.36 K](1285)
    摘要:
    以RP-HPLC测定了感冒退热冲剂中连翘酯苷A的含量;连翘酯苷A以冷浸超声法直接用甲醇提取;色谱条件为:ODS色谱柱(250mm×4.6 mm,5μm);甲醇(含1%的四氢呋喃) -水(含0.01 mol/L磷酸二氢钾,pH3.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32nm;实验表明本法简便、特异、准确,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15  不同产地益母草总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可燕 车生泉
    1999(4):270-271.
    [摘要](955) [HTML](0) [PDF 172.32 K](1618)
    摘要:
    采用药典方法并加以改进,测定了全国19个省市药材益母草的总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各地区益母草中总生物碱含量有很大差别,其中以北京、新疆、辽宁产益母草品质最优,可见产地对药材质量影响很大.
    16  《中药研究与信息》简介
    1999(4):271-271.
    [摘要](469) [HTML](0) [PDF 90.11 K](1407)
    摘要:
    本刊是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药行业综合性期刊,集科学性、政策性、实用性、信息性于-体.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单位:全国中药经济研究会、中国药材公司.本刊宗旨:宣传党和国家有关中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传播与交流中药科技成果;全方位提供中药信息服务;反映中药行业呼声;促进中药现代化建设,弘扬中药事业.本刊主要栏目:中药科技、改革与经济、中药市场、现代企业、走向世界、名人访谈与新人新秀、简讯与文摘、信息网络、供求信息及广告.本刊读者对象:全国中药行业各类工商企业的领导、技术和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有关中药大专院校师生和中药科研院所领导和研究人员;从事与中药行业相关的经济、管理、信息、市场、外贸等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各地图书馆、资料室的读者.
    17  醒脑静注射液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
    吴建伟 魏晓舒
    1999(4):272-272.
    [摘要](748) [HTML](0) [PDF 1.32 M](1450)
    摘要:
    醒脑静注射液是由麝香等中药经科学提取精制而成的-种新型中药制剂,具有醒脑、止痉的功效,临床上作为急救用药.为此,我们对其有效成分麝香酮含量测定进行研究,即利用麝香酮具有挥发性的特点,采用挥发油提取方法预处理,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酮含量.
    18  当归对大鼠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廖维靖 杨万同 周云峰 Frank Wiegand UlrichDirnagl
    1999(4):273-275.
    [摘要](413) [HTML](0) [PDF 262.69 K](1522)
    摘要:
    探讨当归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阻断大鼠右颈总动脉和大脑中动脉90min后恢复再灌,给予 25%当归注射液 7.5 mL静脉滴注 6 h.术后第 8天用图像处理技术测定脑梗死体积.结果显示当归治疗组梗死体积显着小于实验对照组.本实验首次证实当归具有缩小脑梗死体积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待深入研究阐明.
    19  槲皮素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秦泰春 顾振纶 刘世增
    1999(4):275-277.
    [摘要](439) [HTML](0) [PDF 243.97 K](1453)
    摘要:
    大鼠腹主动脉部分狭窄5周后,形成实验性心肌肥厚模型,心肌和左心室重量明显增加,心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显着增加,SOD活性下降,心肌和主动脉Ca2+ 含量明显增加.给槲皮素75、150 mg/kg后均能明显降低心肌和左心室重量,降低心肌LPO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心肌和主动脉Ca2+的含量,提示槲皮素抗心肌肥厚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和钙拮抗有关.
    20  侧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唐春萍 江涛 庄晓彬
    1999(4):278-279.
    [摘要](537) [HTML](0) [PDF 171.96 K](1564)
    摘要:
    用离体豚鼠气管条,探讨侧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气管平滑肌作用.结果表明,侧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抑制乙酰胆碱、氯化钾所致气管平滑肌收缩,而且能使乙酰胆碱收缩气管平滑肌的量效曲线右移,并抑制最大效应,其作用为剂量依赖性,提示侧柏叶乙酸乙酯提取物松驰气管平滑肌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a2+的跨膜转运有关.
    21  北五味子对心脏电活动及收缩力的影响
    刘菊秀 陈静 苗戎 白宝诚
    1999(4):280-281.
    [摘要](535) [HTML](0) [PDF 1.90 M](1446)
    摘要:
    实验发现北五味子对离体及在体蛙心有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使单相动作电位(MAP)频率减慢、幅度减少、平台期缩短并下移,心肌收缩力减弱,其作用强于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
    22  君肾舒冲剂药理作用的研究
    韩双红 王玉芬 赵泰 曲树明 韩行湛
    1999(4):282-284.
    [摘要](1071) [HTML](0) [PDF 246.64 K](1378)
    摘要:
    君肾舒冲剂能显著提高小鼠的抗疲劳、抗缺氧的抗应激能力,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还可增加幼年去势大鼠的前列腺、包皮腺、精液囊3种性腺组织的重量,有增强其分泌活动的作用;并可增强红细胞内SOD的活力,降低血清中过氧化脂质(LPO)及脑、肝组织内脂褐质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23  甘草酸盐对翻转小鼠离体小肠糖-钠转运电位的影响
    罗跃娥 肖丽梅 刘艳 崔志清 郭世铎
    1999(4):284-285.
    [摘要](480) [HTML](0) [PDF 173.90 K](1385)
    摘要:
    利用翻转小鼠离体小肠囊的方法,观察甘草酸盐对糖-钠转运电位(简称PD)的影响,以了解甘草酸盐对与PD密切相关的Na+·K+-ATP酶的影响.结果甘草酸钾(2g/L)和甘草酸锌(0.9 mmol均可显着抑制 PD(P<0.01).推测甘草酸钾盐和锌盐均可对Na-K-ATP酶产生抑制作用.
    24  偏瘫灵颗粒剂治疗中风偏瘫100例临床观察
    喻长远 刘向前 田夏元
    1999(4):285-287.
    [摘要](415) [HTML](0) [PDF 244.03 K](1459)
    摘要:
    偏瘫灵颗粒剂是由丹参、川芍、天麻、生地等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滋阴熄风、化疲通络之功效.主治中风所引起的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适用于出血性、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治疗.现将治疗160 例中风病人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25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34例心电图ST-T异常改变的疗效分析
    包有生 徐章 荆肇基 高永胜
    1999(4):287-287.
    [摘要](461) [HTML](0) [PDF 93.34 K](1548)
    摘要:
    复方丹参滴丸中的有效成分是丹参的水溶部位中提取的丹参素而非丹参酮,因而具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cAMP含量,抗血栓形成,及降低血粘度和抗氧自由基作用;加之丹参滴丸中的药物分子插人载体分子中,使其达到最快的溶出速度,迅速分解进人血循环中.
    26  金水宝联合化疗对晚期肺癌25例疗效观察
    丁军红 李俊生 李建会
    1999(4):288-288.
    [摘要](601) [HTML](0) [PDF 87.16 K](1526)
    摘要:
    江西国药(江西金水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金水宝胶囊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25例,并进行随机性、前瞻性研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27  大蒜外用致接触性皮炎1例
    王雷 崔彪
    1999(4):289-289.
    [摘要](551) [HTML](0) [PDF 93.82 K](1396)
    摘要:
    大蒜局部外用,其浓度很高,在经皮吸收后,与皮内蛋白质进行失价结合而导致致敏作用,在用药后10h-5d 内出现临床症状:水肿、丘疹、水泡、甚至大泡、渗出糜烂.
    28  "全国提高医院制剂质量及大输液技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1999(4):289-289.
    [摘要](466) [HTML](0) [PDF 93.82 K](1422)
    摘要:
    为了提高医院制剂及大输液质量,促进医院制剂在医院领域内的发展,确保医院制剂及大输液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有效,中华医学会科技发展中心、《中国药学杂志》编辑部拟于1999年7月在云南昆明共同举办" 全国提高医院制剂质量及大输液技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欢迎全国医院药剂科、药检所、药物研究机构及医药院校及大输液生产厂家的有关同志积极撰写论文,踊跃投稿.论文经专家审稿后,按质量选登全文或摘要并编辑成论文集,由主办单位颁发论文证书
    29  密腺小连翘的分泌结构研究
    吕洪飞 刘文哲 胡正海
    1999(4):290-293.
    [摘要](812) [HTML](0) [PDF 351.47 K](1532)
    摘要:
    密腺小连翘的主要药用成分由其分泌结构产生和贮存.各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表明:其分泌结构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分分泌细胞团和分泌囊(道)两类,前者含金丝桃素等,后者合挥发油,并指出了两类分泌结构在各器官的分布位置和密度,为此种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30  中草药在光合细菌开发中的应用
    荚荣 王怡平 洪旭华 程丹
    1999(4):293-295.
    [摘要](451) [HTML](0) [PDF 235.61 K](1418)
    摘要:
    在培养基中添加-定浓度的木瓜、栝楼、女贞子、郁金等中草药的浸提液,可明显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其中以栝楼的效果最明显.某些中草药除本身有-定的抑菌作用外,还对光合细菌的抑菌作用有-定程度的提高.指出在水产养殖等实际应用中,添加某些中草药既能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又可增强其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能力.
    31  怀山药的离体繁殖
    李明军 李金亭 朱命炜 张嘉宝
    1999(4):296-298.
    [摘要](714) [HTML](0) [PDF 315.49 K](1462)
    摘要:
    怀山药带节茎段在 MS+6-BA1-2mg/L+NAA 0.1-1mg/L的培养基上培养,均能直接形成多芽体,均芽数为3-5.将多芬体转入MS或MS+KT 2mg/L+NAA 0.02mg/L+PP3 33 0.1mg/L的培养基上均能诱导生根,形成再生植株.但后者形成的苗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有较强的生活力.
    32  《中草药》杂志被引频次在我国科技期刊中的显著地位
    1999(4):298-298.
    [摘要](396) [HTML](0) [PDF 97.27 K](1412)
    摘要:
    1997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引次数《中草药》杂志为711次,排在全国科技学术期刊的第14位.
    33  山紫菀类药材的性状与显微鉴别(V)
    张勉 徐珞珊 王峥涛 赵显国 徐国钧
    1999(4):299-301.
    [摘要](619) [HTML](0) [PDF 245.24 K](1582)
    摘要:
    总结了山紫菀类药材性状和显微的共同特征;列出了36种药材的显微特征检索表;并归 纳了主要的鉴别特征.
    34  甘肃悬钩子属药用植物的资源调查
    李继仁 赵汝能
    1999(4):302-304.
    [摘要](713) [HTML](0) [PDF 3.03 M](1410)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进行鉴定以及查证文献,作者对甘肃悬钩子属植物的分布作了资源调查.报告在甘肃分布有该属植物26种10变种,隶属于2组9亚组.其中19种为已知药用植物,1种为甘肃新分布;并就其开发利用进行了讨论.
    35  灵芝孢子研究进展
    赵东旭 杨新林 朱鹤孙 徐建兰
    1999(4):305-307.
    [摘要](580) [HTML](0) [PDF 254.04 K](1469)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灵芝孢子研究方面的状况,包括成分分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
    36  玄参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李医明 蒋山好 朱大元
    1999(4):307-310.
    [摘要](691) [HTML](0) [PDF 325.84 K](2181)
    摘要:
    对玄参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整理,发现其主要为环烯醚萜、苯丙素苷、三萜皂苷和有机芳酸4种类型;对该属植物及所含成分的药理活性从抗菌、抗炎、保肝、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肿瘤作用方面进行归纳,认为环烯酸萜、苯丙素苷等成分可以说明该属植物的部分药理活性.
    37  当归对呼吸系统作用的研究概况
    章辰芳 孔繁智
    1999(4):311-313.
    [摘要](663) [HTML](0) [PDF 255.79 K](1727)
    摘要:
    对当归近年来在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作-概述,表明当归有抗炎、平喘、抑制肺纤维化等多种生理活性.
    38  国内对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惠寿年 董阿玲
    1999(4):313-315.
    [摘要](1000) [HTML](0) [PDF 247.82 K](1874)
    摘要:
    概述了近年来对甘草化学成分分离、定量方法等研究的现状.
    39  试论将"雌雄”引用于中药名称中的利与弊
    陈吉炎 陈黎 童玉玺 安志斌 陈师西
    1999(4):315-318.
    [摘要](746) [HTML](0) [PDF 339.83 K](1570)
    摘要:
    将"雌雄"引用于中药名称中能够反映多来源中药品种之间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双重属性,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祖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应用;雌雄的引用属历史范畴,容易产生误解和混淆是其弊端.对多来源中药的命名,不提倡引入"雌雄",而应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规范.
    40  防己肾毒性概述
    马红梅 张伯礼
    1999(4):318-319.
    [摘要](605) [HTML](0) [PDF 174.06 K](2135)
    摘要:
    1993年,Lancet报道Vanherweghem等首先发现2例青年女性急进性肾间质纤维化与服用含中药防己、厚朴的减肥药有关.至1995年,欧洲同-地区相似病例已超过80人.该病被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 herbsnephropathy,CHN).由此,既往不受怀疑的中草药制剂在肾脏病发病学中的作用受到关注,中药安全性间题也被广泛提到前所未有的认识高度.笔者针对国际上归咎于防己的CHN报道概述如下.
    41  大柴胡汤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
    何锦丽 徐声林
    1999(4):319-320.
    [摘要](2024) [HTML](0) [PDF 181.78 K](2253)
    摘要:
    大柴胡汤系东汉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名方,其姊妹方为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荃、人参、甘草等7 味药组成,是治疗少阳半表半里症的有效方剂,具有和解少阳,清热解毒,疏肝和胃,扶正祛邪之功.大柴胡汤是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大黄组成,主治少阳病兼阳明里实症.大柴胡汤症是少阳病主要病症,临床较为多见,是古今临床常用方剂.有关此汤的研究报道很多,现将有关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42  本刊加入ChinaInfo信息服务系统
    1999(4):320-320.
    [摘要](481) [HTML](0) [PDF 100.09 K](1353)
    摘要:
    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经研究决定,本刊入网ChinaInfo(中国信息)网络资源系统《电子期刊》,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文章,将-律由编辑部统-纳人ChinaInfo信息服务系统,进人因特网提供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将自己稿件纳人因特网传送交流的作者,请来函声明.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故不再另付.
    43  苏木心材中的抗补体成分
    史玉俊
    1999(4):321-321.
    [摘要](527) [HTML](0) [PDF 102.37 K](1256)
    摘要:
    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曾作为消炎止痛中药应用,其提取物具有降胆固醇、镇静和抑制中枢神经等作用.作者等在筛选抗补体药物时发现该植物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补体活性.
    44  欧前胡的消炎退热作用
    张敏 陆阳
    1999(4):321-321.
    [摘要](741) [HTML](0) [PDF 102.37 K](1170)
    摘要:
    欧前胡Peucedanum osturthium Koch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欧洲中部,民间用其根治疗风湿、发热等多种疾病.欧前胡根经10%乙醇渗流、浓缩、冻干制成粗提物.粗提物经活性导向分离得到主要消炎活性成分6-(3-羧丁-2-烯基)-7-羟基香豆素.作者研究粗提物和活性成分的消炎活性作用.
    45  桦木酸抑制氨肽酶活性
    常海涛 冰华
    1999(4):321-321.
    [摘要](396) [HTML](0) [PDF 102.36 K](1295)
    摘要:
    桦木酸(betulinic acid)是-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分布于桦木属植物及其它许多属植物中.以植有人类黑色素瘤的无胸腺小鼠作实验对象,发现桦木酸能抑制肿瘤生长,而本身完全没有毒性,它是通过导致细胞的自然死亡而达到抑制作用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