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掌叶半夏化学成分的研究(Ⅴ)
    秦文娟 王瑞 温月笙 杨岚 马立斌
    1995(1):3-6.
    [摘要](1209) [HTML](0) [PDF 2.49 M](1496)
    摘要:
    从天南星科植物掌叶半夏Pinellia Pedatisecta块茎的生物碱部分,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L-脯氨酰-L-丙氨酸酐(L-prolyl-L-alanineanhydride,ⅩⅩⅤ),3-乙酰胺基-2-哌淀酮(3-acetamino-2-piperidone,ⅩⅩⅥ),腺苷(adenosine,ⅩⅩⅦ),L-苯丙氨酰-L-丝氨酸酐(L-phenylalanyl-L-serylanhydride,ⅩⅩⅧ),L-酪氨酰-L-丙氨酸酐(L-tyrosyl-L-alanineanhydride,ⅩⅩⅨ),掌叶半夏碱丁(pedatisectine D,ⅩⅩⅩ),掌叶半夏碱戊(pedatisectine E,ⅩⅩⅩⅠ),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掌叶半夏碱丁、戊为2个吡嗪类新化合物。
    2  伸梗獐牙菜的甙类成分
    孔德云 蒋毅 姚英 罗思齐 李惠庭
    1995(1):7-10.
    [摘要](1271) [HTML](0) [PDF 357.51 K](1559)
    摘要:
    从伸梗獐牙菜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7个甙类成分,经化学和波谱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2′-间羟基本甲酰獐牙菜甙(2′-m-hydroxybenzoylswyroside,Ⅰ),獐牙菜苦甙(swertiamarin,Ⅱ),(+)-hrdroxyinoresinol-1-O-β-D-glucoside(Ⅲ),8-O-β-D-葡萄糖-1,3,5-三羟基酮(8-O-β-D-glucopyranosyl-1,3,5-trihydroxyxanthone,Ⅳ),8-O-β-D-葡萄糖-1,5-二羟基-3-甲氧基酮(8-O-β-D-glucopyranosyl-1,5dihydroxy-3-methoxyxanthone,Ⅴ),2-β-D-葡萄糖-1,3,6,7-四羟基酮(2-β-D-glucopyranosyl-1,3,6,7-tetrahydroxyxanthone,Ⅵ),4-β-D-葡萄糖-1,3,6,7-四羟基酮(4-β-D-glucopyranosyl-1,3,6,7-tetrahydroxyxanthone,Ⅶ)。该7个甙类成分均系首次从本植物中分得。
    3  RP-HPLC法研究前胡茎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
    李意 孔令义
    1995(1):11-12.
    [摘要](779) [HTML](0) [PDF 2.24 M](1630)
    摘要:
    应用RP-HPLC法比较了前胡根和茎叶中的化学成分,发现白花前胡茎叶和根中的成分相似,且茎叶中有效成分含量比根中高,有可能做为中药前胡的代用品。而紫花前胡茎叶和根的化学成分相差较大,不能代替使用。
    4  地黄的炮制研究──Ⅰ.熟地黄中5-羟甲基糠醛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
    刘美丽 白玫 白荣枝 冯汉林
    1995(1):13-14.
    [摘要](666) [HTML](0) [PDF 2.32 M](1966)
    摘要:
    地黄炮制过程中生成一化合物,经鉴定为5-羟甲基糠醛,并用薄层层析-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在炮制中其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地黄炮制成熟地黄后5-羟甲基糠醛含量增加20倍左右.
    5  平安胶囊处方及工艺研究
    刘书堂 张雪荣 雒文栋 董海荣 张素兰 朱虹
    1995(1):15-16,38.
    [摘要](1614) [HTML](0) [PDF 246.71 K](1536)
    摘要:
    根据平安丸处方制备平安胶囊。制备工艺中将檀香、丁香等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采用有效成分双提取法,其挥发油采用β-CD包结工艺进行包结;甘草等水提,提取液浓缩成膏;焦三仙粉成细粉,兑入浸膏干燥,粉碎后兑入β-CD包结物混合制成胶囊。
    6  花鹿茸、马鹿茸碱基成分的HPLC定量分析和其MAO活性抑制作用
    杨秀伟
    1995(1):17-19.
    [摘要](1635) [HTML](0) [PDF 2.34 M](1740)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花鹿茸和马鹿茸中的次黄瞟呤、尿苷、尿嘧啶进行含量分析,比较研究了它们对单胺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7  野木瓜注射液对大鼠隐神经传导的影响
    叶文博 刘强 叶青 卢碧林
    1995(1):20-21.
    [摘要](757) [HTML](0) [PDF 265.15 K](1622)
    摘要:
    野木瓜注射液(Injection stauntoniae IS)涂布于大鼠隐神经4mm长的一段上。50%IS在6min内使隐神经复合动作电位诸成分的幅度下降,潜伏期延长。尤其是AS和C成分,它们的幅度分别下降为对照的47±23.0%和44%±20%(x±SD,、n=8,P<0.01)。10%IS对诸成分的影响大大减弱,但Aαβ、Aδ和C成分的潜伏期依然明显延长,延长值分别为0.05±0.01ms,0.28±0.070s(n=5,P<0.05)和6.99±1.48ms(n=5,P<0.01)。IS对Aδ和C成分的影响比对Aαβ成分影响大得多,并有量效关系。IS对神经传导的阻滞作用是可逆的。
    8  中药沙参类研究──Ⅴ.镇咳祛痰药理作用比较
    屠鹏飞 张红彬 徐国钧 徐珞珊 金蓉鸾
    1995(1):22-23.
    [摘要](1407) [HTML](0) [PDF 2.36 M](1452)
    摘要:
    对常用的10种沙参类生药进行了镇咳、祛痰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莱阳参、河南沙参、泡沙参、川藏沙参镇咳作用明显,川藏沙参、无柄沙参、泡沙参祛痰作用明显.
    9  雷酚内酯的抗炎免疫药理作用
    杨峻 许静亚 李东真 吕丽萍 张永忠 甘明 于东防
    1995(1):24-27.
    [摘要](981) [HTML](0) [PDF 442.86 K](1589)
    摘要:
    雷酚内酯(triptophenolide TN)是由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的一种白色片状结晶。口服TN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及巴豆油所致急性炎症;且可使小鼠肾上腺VitC含量明显降低。TN可明显抑制DNCB和BSA诱导的迟发超敏反应;并可使大、小鼠外周血ANAE+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显示TN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TN还能显著提高大、小鼠血清总补体含量及抑制循环中1gG的形成量。其对小鼠腹腔Mφ吞噬功能呈现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的双向作用。
    10  君子兰强心与降压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会常 冯勤喜 刘文郁
    1995(1):28-30.
    [摘要](587) [HTML](0) [PDF 2.31 M](1610)
    摘要:
    君子兰根水煎剂具有明显的强心和降压作用。其强心作用与β受体无关;其降压作用有效部位可能在中枢。
    11  促成栽培对浙贝北引生长效应的研究
    李志亮 曹聚昌 张大明
    1995(1):31-32.
    [摘要](643) [HTML](0) [PDF 2.26 M](1486)
    摘要:
    浙贝引种到北京,因气候影响,南北两地同期温差大,致使出苗晚,生长期缩短,地下鳞茎逐年变小,因此产生了退化。今介绍促成栽培,可使浙贝出苗期提前,生长期延长,正常开花结实,结合福尔马林浸种,可明显降低鳞茎的病虫为害指数,促使鳞茎增产,大鳞茎比例逐年增高。
    12  中药首乌类的研究──Ⅱ.原植物调查和商品鉴定
    李军 徐国钧 徐珞珊 金蓉鸾
    1995(1):33-35.
    [摘要](912) [HTML](0) [PDF 327.52 K](1541)
    摘要:
    对中药首乌类的原植物调查和商品鉴定表明,何首乌植物来源单一,另有同科2种植物的决根混作何首乌使用;萝摩科鹅绒藤属6种植物的块根分别在不同地区作白首乌使用。列出了原植物鉴定检索表,基本上搞清了首乌类的基源、分布和产销情况。
    13  中药琥珀及其伪品的鉴定
    王继光
    1995(1):36-38.
    [摘要](821) [HTML](0) [PDF 343.91 K](1478)
    摘要:
    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琥珀及其伪品进行了对照鉴定,并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结果伪品是蛋白石;煤珀与蛋白石都含有35种微量元素,蛋白石含Ca、Mg、Al、Fe量大于煤珀10~70倍,亦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14  甘草在医药等方面的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
    胡金锋 沈凤嘉
    1995(1):39-44.
    [摘要](645) [HTML](0) [PDF 2.54 M](2451)
    摘要:
    介绍甘草的分布、种类、组成、人工栽培、商品生产、药理作用等方面的内容。着重阐述甘草甜素类、甘草次酸类、甘草葡萄糖醛酸类、甘草黄酮类、甘草中其它提取物、甘草汤剂与中成药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并介绍了甘草甜素类药物的改良方法,为甘草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15  中草药对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孙忠亲
    1995(1):45-47.
    [摘要](918) [HTML](0) [PDF 264.74 K](1535)
    摘要:
    综述了中草药有效成分──皂甙类、多糖类、生物碱类等;单味药;成方制剂对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草药能通过提高机体内源性SOD的活性,清除O-2对机体的损伤,可能是中草药抗肿瘤、抗辐射和延缓衰老的重要生化机制之一。
    16  苍耳草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张玉崑 吴寿金 张建国
    1995(1):48-48.
    [摘要](623) [HTML](0) [PDF 91.32 K](1546)
    摘要:
    苍耳草系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ir.Et Widd之地上部分。江西省南昌药剂学校[1]曾将其制成“驱民九”用于治疗麻风,还有介绍[2]用其前剂治疗痢疾。作者用鲜苍耳草蒸馏液制成注射剂,用于治疗慢性鼻炎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17  鬼针草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王建平 王名洲 高玉敏 卢军 张惠云 秦红岩
    1995(1):49-49.
    [摘要](1392) [HTML](0) [PDF 88.80 K](1603)
    摘要:
    前文报道了从克针草叶Bidens biPiunata的正丁醇革取部分分得金丝桃试(hyperoside)、奥卡宁(okanin)、异奥卡宁一7-0一葡萄糖试(is-ookanln-7-0-6-D-glucopyranoside)、海生菊试(mar1t1melu)4种黄酮成分(l),现又从该植物的亲脂性溶剂苹取部分分离得到2个成…
    18  野牡丹中的抗高血压成分
    史玉俊
    1995(1):50-50.
    [摘要](572) [HTML](0) [PDF 85.68 K](1536)
    摘要:
    以自发高血田大民模型为指导,从野牡丹Me-lostoma candidum的叶分得3个活性成分:(Ⅰ)castalagin,无色针状,mP230℃(分解),…
    19  红毛五加化学成分研究(Ⅲ)
    连纯钢 孔德云 罗思齐
    1995(1):50-50.
    [摘要](600) [HTML](0) [PDF 85.65 K](1376)
    摘要:
    前已报道从红毛五加Acanthopanax giraldii Harms的茎皮中分得紫丁香酚类及常春藤皂甙类等化合物[1,2],在对其石油醚部位的分离中又首次分得一个木脂素化合物和一个三萜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肝芝麻脂素(sc-samin)和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
    20  舒筋丸的显微鉴定研究
    张丽娟 田虹 马祖强 赵继肖
    1995(1):51-51,53.
    [摘要](774) [HTML](0) [PDF 192.90 K](1637)
    摘要:
    舒筋九是由川穹、番红花、山荣英、木瓜、鹿茸、千年健、当归、牛膝、红花等粉末药材制成的常用中成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风寒湿引起的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步艰难等症。
    21  菘蓝子叶直接诱导丛生芽
    孟玉玲
    1995(1):52-52.
    [摘要](577) [HTML](0) [PDF 115.90 K](1379)
    摘要:
    菘蓝Isatis tinctoria L.是我国的一种常用中药材。全株均可入药,其根商品名称板蓝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能[1]。其叶称为大青叶,内含靛蓝和靛玉红,近年来发现靛玉红有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2]。有关菘蓝的组织培养已有报道。
    22  浅析中药材在藏药中的应用
    陈岳蓉 左振常 东珠 甘青梅
    1995(1):53-53.
    [摘要](952) [HTML](0) [PDF 101.08 K](1487)
    摘要:
    藏医药学是我国传统医药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中医学一样,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青藏高原地区广为流传,深受藏族同胞的欢迎。由历代藏本草的记载,不难看出藏医学与中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藏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