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 测定千斤拔的不同种、不同药用部位中β-谷甾醇的量,以期评价不同种的药材质量,为寻找新药源和新的药用部位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甲醇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参数为漂移管温度35℃,载气(N2)体积流量2 mL/min。结果 该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β-谷甾醇在0.65~3.25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n=9),RSD为0.87%。球穗千斤拔与《中国药典》收载种蔓性千斤拔、大叶千斤拔比较,其根、茎和叶中β-谷甾醇的量低很多,蔓性千斤拔茎、叶中β-谷甾醇的量远高于其根的量,大叶千斤拔茎、叶中β-谷甾醇的量也相近或略高于其根中的量。结论 球穗千斤拔不宜替代蔓性千斤拔、大叶千斤拔入药;蔓性千斤拔和大叶千斤拔的茎、叶可以与其根同等入药。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7BAI25B05);四川省青年基金项目(07ZQ026-01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06-07ZP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