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40卷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5, 40(7):0-0.
    [摘要](6) [HTML](0) [PDF 3.46 M](14)
    摘要:
    2  目录
    2025, 40(7):0-0.
    [摘要](13) [HTML](0) [PDF 603.08 K](8)
    摘要:
    3  咳喘顺丸对感染后咳嗽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王小兰,黄志敏,林建云,戴卫平,林心如,王茜,何风雷
    2025, 40(7):1601-160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01
    [摘要](16) [HTML](0) [PDF 1.60 M](11)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咳喘顺丸对感染后咳嗽大鼠模型的影响,为咳喘顺丸的现代药理药效和机制研究提供支撑。方法 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咳喘顺丸(0.79、1.58、3.16 g/kg)组、苏黄止咳胶囊组、盐酸二氧丙嗪片组,运用烟熏联合脂多糖滴鼻及辣椒素雾化的方式建立大鼠感染后咳嗽模型。观察大鼠咳嗽次数、咳嗽潜伏期、脏器指数,检测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肽P物质(SP)、神经激肽A(NKA)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和细胞学指标[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T)、淋巴细胞数(LYMPH)],检查肺脏组织病理学。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咳喘顺丸(1.58、3.16 g/kg)组显著降低大鼠咳嗽次数(P<0.01),其中咳喘顺丸3.16 g/kg组显著推迟首次咳嗽出现的时间(P<0.05);咳喘顺丸(0.79、1.58、3.16 g/kg)组病理结果显示肺部杯状细胞增生、肺泡壁炎细胞浸润、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增生等病变程度总体有所降低,肺脏脏器系数均显著下降(P<0.01);咳喘顺丸(0.79、1.58、3.16 g/kg)组肺泡灌洗液WBC和LYMPH显著降低(P<0.05、0.01),咳喘顺丸3.16 g/kg组NEUT显著降低(P<0.05);咳喘顺丸(0.79 g/kg)组SP、NK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咳喘顺丸(1.58、3.16 g/kg)组SP、NKA、CGRP1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咳喘顺丸对感染后咳嗽模型大鼠的咳嗽症状、肺部炎症、咳嗽相关生化指标以及肺部炎性细胞浸润性病理变化均有改善作用,其抑制肺部炎症可能与降低肺部NKA、SP和CGRP1,改善支气管上皮易激状态相关。
    4  菊苣酸调节Sirt1/FoxO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常琼,左小芹,李英莲,王学通,吴穹
    2025, 40(7):1608-161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02
    [摘要](15) [HTML](0) [PDF 1.97 M](10)
    摘要:
    目的 探究菊苣酸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通路对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构建糖尿病脑病大鼠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菊苣酸(10、20、40 mg/kg)组、菊苣酸+EX527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对照组。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旷场实验检测大鼠运动探索能力;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及Sirt1/FoxO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菊苣酸(10、20、40 mg/kg)组海马组织结构呈现出逐渐恢复的趋势,神经细胞形态的破坏程度得到改善;菊苣酸+EX527组海马组织结构破坏程度有所增加。相较于模型组,菊苣酸(10、20、40 mg/kg)组逃避潜伏期、FBG、FINS、HOMA-IR、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ROS、MDA水平,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Ac-FoxO1/FoxO1值降低;穿越平台次数、平均速度、行走总路程、穿越中心区次数、SOD水平、Sirt1蛋白表达升高(P<0.05);相较于菊苣酸40 mg/kg组,菊苣酸+EX527组逃避潜伏期、FBG、FINS、HOMA-IR、TNF-α、IL-1β、IL-6、ROS、MDA水平、Caspase-3表达、Ac-FoxO1/FoxO1值升高,穿越平台次数、平均速度、行走总路程、穿越中心区次数、SOD水平、Sirt1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菊苣酸可能通过调节Sirt1/FoxO1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脑病大鼠认知功能。
    5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诃子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
    刘灏萱,包玉柱,王凌宇,曲静,王东
    2025, 40(7):1616-162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03
    [摘要](14) [HTML](0) [PDF 3.42 M](12)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诃子Terminalia chebula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验证。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筛选诃子有效活性成分,利用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站进行药物靶点预测。通过GEO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TTD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检索、归纳、筛选非小细胞肺癌相关靶点。通过Venn图对诃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非小细胞肺癌相关靶点取交集。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DAVID数据库对诃子和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作用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Tools 1.5.6软件对诃子成分与非小细胞肺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汇总了10种诃子的有效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验证玫瑰树碱、硫酸奎尼丁、鞣花酸等为药物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微生信平台获取243个药物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erbB-2(ERBB2)、蛋白激酶B1(Akt1)、多肽n-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GALNT2)等为主要的核心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诃子主要活性成分与预测的核心靶点对接显示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诃子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6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巴戟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周大富,田向东,薛志鹏,黄叶,王春久,刘昂,吴珏珏
    2025, 40(7):1626-163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04
    [摘要](13) [HTML](0) [PDF 2.45 M](11)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巴戟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TCMSP、ETCM、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巴戟天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基因,利用OMIM、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获取膝骨关节炎相关靶基因,筛选共同靶点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交集靶点的基因主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展开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出巴戟天83个活性成分,与膝骨关节炎相关的364个共同靶点,其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AP-1基因(JUN)、等为核心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巴戟天治疗膝骨关节炎主要与炎症、脂质代谢、信号调控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巴戟天的有效成分与JUN、蛋白激酶B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PTPN11)有良好的结合性。结论 巴戟天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软骨细胞的凋亡等,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并延缓疾病进程,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方向。
    7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豨莶草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刘广东,申意伟,刘加宝,宁兵,任树军
    2025, 40(7):1636-164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05
    [摘要](14) [HTML](0) [PDF 1.83 M](9)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豨莶草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筛选豨莶草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与膝骨关节炎疾病靶点进行比对,获得共有靶点。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核心靶点及活性成分。运用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揭示其作用机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结果 从TCMSP等数据库中筛选出豨莶草的9种潜在活性成分,包括常春藤皂苷元、豆甾醇、β-谷甾醇等,并确定68个靶点。与膝骨关节炎疾病靶点比对后,获得24个共有靶点。PPI网络及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4个核心靶点,即Jun蛋白(JUN)、胱天蛋白酶3(CASP3)、B细胞淋巴瘤2(BCL2)、热休克蛋白90αA1(HSP90AA1)。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共有靶点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以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等。分子对接实验结果表明,豆甾醇与BCL2结合能最低,为−7.9 kJ/mol,具有较强的结合亲和力。结论 豨莶草的多种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JUN、CASP3等核心靶点,调控炎症、细胞凋亡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保护软骨等作用。
    8  羽扇豆醇-3-吡唑侧链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作用
    侯丽曼,赵音旭,田爽,邓思琦,宋娟,卜明,王明
    2025, 40(7):1644-165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06
    [摘要](12) [HTML](0) [PDF 2.14 M](8)
    摘要:
    目的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羽扇豆醇-3-吡唑侧链衍生物,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以羽扇豆醇为原料,通过取代和酰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4ao。采用MTT法检测各化合物对HepG2、MCF-7、A549、MRC-5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1、2、4 μmol/L化合物4a作用A549细胞48 h后,采用DCFH-DA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氧水平,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分子对接分析化合物4a与HSP90蛋白的结合模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549细胞中HSP90及凋亡途径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合成了15个羽扇豆醇-3-吡唑侧链衍生物。化合物4a对A549细胞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以剂量相关方式促进活性氧的产生,通过氧化应激诱导细胞凋亡。化合物4a能够更稳定地结合到HSP90蛋白上。化合物4a显著下调HSP90和B淋巴细胞瘤相关X蛋白(Bax)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的表达。结论 羽扇豆醇-3-吡唑侧链衍生物4a能够通过促进活性氧产生,导致细胞氧化应激,并诱导A549细胞凋亡。
    9  [14C]玛舒拉沙韦混悬液在男性健康受试者中放射性药动学和代谢研究
    孙叶,阮建清,杨华,张嫣红
    2025, 40(7):1657-166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07
    [摘要](29) [HTML](0) [PDF 1.56 M](7)
    摘要:
    目的 通过14C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14C]玛舒拉沙韦混悬液在男性健康受试者中的放射性药动学行为、物质平衡和代谢转化途径。方法 采用单中心、开放、非随机、单剂量、空腹状态下的口服给药试验。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空腹服用40 mg(约100 μCi)[14C]玛舒拉沙韦混悬液,采集全血、血液、尿液、粪便,根据总放射性、玛舒拉沙韦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通过非房室模型估算药动学参数;通过尿样和粪样中的浓度,计算药物累积排泄量,提供物质平衡数据。结果 血浆中未检测到玛舒拉沙韦,血浆中主要放射性物质为代谢产物GP1707D07,其暴露量占总放射性物质的95.4%。GP1707D07与总放射性物质的药动学特征相近。在0~336 h时段,尿和粪中放射性物质总回收率为90.1%,其中粪样中总放射性占84.1%。除原形药外,在人体内共鉴定了8个代谢产物。在人体内最主要代谢途径是经O-去烷基化生成代谢产物M2。结论 在健康受试者中玛舒拉沙韦原药在体内快速代谢,血浆中主要成分为其活性代谢产物GP1707D07,其代谢产物不倾向分布于血细胞,且在全血中的消除比血浆中的稍慢,玛舒拉沙韦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粪便排泄。
    10  不同炮制时间醋艾炭的色度值与HPLC特征图谱的相关性研究
    谢翡翡,卢晓莹,郑蓉慧,邓香华,李振雨,张勋,罗文汇
    2025, 40(7):1664-167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08
    [摘要](13) [HTML](0) [PDF 1.95 M](13)
    摘要:
    目的 研究醋艾炭炮制过程中饮片粉末色度值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不同炮制时间醋艾炭饮片的特征图谱和色度值(L*a*b*E*),并对成分和色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 随着炮制时间的延长,醋艾炭较艾叶特征图谱相似度逐渐降低;峰6、峰13单位峰面积先升高后下降,其余色谱峰单位峰而积呈下降趋势;L*b*E*值逐新减小,a*值趋于稳定,ΔE*逐渐增大。异泽兰黄素与L*E*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绿原酸与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b*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棕矢车菊素与E*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显示峰6、峰2、峰13、峰8、夏佛塔苷、咖啡酸和隐绿原酸是醋艾炭饮片炮制过程中产生质量差异的主要指标。结论 不同炮制时间醋艾炭饮片的色度值与HPIC特征图谱密切相关,为醋艾炭炮制过程化学成分动态监测和质量评价提供手段。
    11  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辛立建,雷霞,时燕坤,陈慧丽
    2025, 40(7):1672-167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09
    [摘要](14) [HTML](0) [PDF 1.62 M](10)
    摘要:
    目的 探讨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8月—2024年8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多巴丝肼片,首次62.5 mg/次,3次/d,据症状控制情况,每周可递增剂量125 mg,直至最大剂量750 mg/d。治疗组以对照组用药为基础,口服天麻醒脑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眼球平稳追踪运动增益值(SPEM G),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5-羟色胺(5-HT)和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较对照组患者的75.61%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M1、M2、M3、M4模块评分和量表总分及SCL-90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而SF-36评分增加(P<0.05),且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侧SPEM G、右侧SPEM G比治疗前明显增加,而非对称性降低(P<0.05),且治疗组SPEM G变化幅度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SH-Px、5-HT和β-EP水平均显著上升,而血清MDA水平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天麻醒脑胶囊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神经元氧化损害,调节神经递质平衡及内源镇痛系统活性,进一步促进患者身心状态和神经功能改善。
    12  川蛭通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张宇,任倩玉,姜文慧,张晓杰,刘畅,张靖
    2025, 40(7):1678-168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10
    [摘要](34) [HTML](0) [PDF 1.57 M](9)
    摘要:
    目的 评估川蛭通络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用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张家口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23年7月至2024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每日1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基础上,加服川蛭通络胶囊(2粒/次,每日3次)。所有患者均持续用药2周。观察两组疗效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指数(Barthe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结果 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改善时间方面,治疗组患者手足麻木、口角歪斜、肢体无力及语言不利的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血脂指标改善方面,治疗后,两组HDL-C水平显著升高,而LDL-C、TC、TG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LDL-C、TC、TG水平更低,且治疗组的HDL-C水平更高(P<0.05)。在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而Barthel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NIHSS评分降低,且Barthel评分升高(P<0.05)。在血清学指标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NGPTL3、GFAP、sICAM-1、FGF-23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ANGPTL3、GFAP、sICAM-1、FGF-23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 川蛭通络胶囊与阿托伐他汀钙联用可显著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缓解,并有效调控血清炎症标志物的水平。
    13  元胡止痛胶囊联合洛美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杨玲,薛红莲,李文君,王锦阳,李艳,刘俊艳
    2025, 40(7):1684-168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11
    [摘要](13) [HTML](0) [PDF 1.78 M](7)
    摘要:
    目的 探讨元胡止痛胶囊联合盐酸洛美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在2022年9月—2024年9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共计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洛美利嗪胶囊,2次/d,1粒/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元胡止痛胶囊,3次/d,2粒/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偏头痛症状、生活质量、脑部血流动力学、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67%,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发作频次、持续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作频次、持续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偏头痛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显著减小(P<0.05),且治疗组的MSQ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Vs)、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脑中动脉Vs、RI、P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环氧合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GRP、COX-2、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元胡止痛胶囊联合盐酸洛美利嗪胶囊可提高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明显减轻偏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14  正心泰颗粒联合贝尼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王晖,陶媚,杨鹏会
    2025, 40(7):1689-169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12
    [摘要](14) [HTML](0) [PDF 1.52 M](33)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心泰颗粒联合盐酸贝尼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在2024年2月到2025年1月收治的1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包括6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贝尼地平片,1次/d,2片/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冲服正心泰颗粒,3次/d,1袋/次。两组持续完成1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绞痛疼痛程度、心绞痛频次和持续时间、生活质量、心功能指标、血清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1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75%,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频次、持续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明显减轻(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频次、持续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1(CTRP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FABP、Tim3、CTR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心泰颗粒联合盐酸贝尼地平片可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减轻心绞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心功能。
    15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罗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马晓伟,贺敬丰,李珑,李晓筱,王超,崔亚倩,常国花
    2025, 40(7):1694-169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13
    [摘要](13) [HTML](0) [PDF 1.62 M](9)
    摘要: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罗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5年3月在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阿罗洛尔片,10 mg/次,2次/d。治疗组以对照组方案为基础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电图ST-T改善率,心绞痛发作程度、时长和次数,Duke、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和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及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和血清白细胞介素-7(IL-7)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ST-T改善率(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75%,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程度、时长、次数都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Duke、CQQC评分均高于组内治疗前,而DASS-21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T-Ⅲ水平都高于组内治疗前,而D-D、SII和血清IL-7、IMA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应用通心络胶囊与阿罗洛尔的联合方案,能进一步控制机体的凝血异常,缓解炎症反应及心肌缺血状态,促进患者心绞痛表现和预后好转,对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16  心通颗粒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王建萍,祁慧霞,曲润波
    2025, 40(7):1700-170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14
    [摘要](15) [HTML](0) [PDF 1.55 M](7)
    摘要:
    目的 研究心通颗粒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山西省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以盐酸地尔硫卓片口服,每次60 mg,每日2次。治疗组采取心通颗粒联合地尔硫卓治疗,以心通颗粒5.3 g加入适量温开水溶解后口服,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估效果。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绞痛改善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减少,且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用量、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较前升高,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CO高于对照组,LVEDV、LVED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18、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通颗粒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提升心功能水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
    17  心通口服液联合吲哚布芬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石俊婷,靳净,吴晓洁,麦李明,聂秋平,韩析言,张敏莉
    2025, 40(7):1705-171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15
    [摘要](16) [HTML](0) [PDF 1.56 M](6)
    摘要:
    目的 探讨心通口服液联合吲哚布芬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5月—2024年10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口服吲哚布芬片,0.1 g/次,2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饭后口服心通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VAS评分、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改善率,血瘀证、临床结局评价(CHD-PRO)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聚集率(PAR)、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83.61%,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VAS评分、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ST-T改善率(85.25%)明显高于对照组(70.4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瘀证评分都低于组内治疗前,而CHD-PRO、SAQ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T、INR均高于组内治疗前,而PAR和血浆D-D、hs-CRP水平都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凝血指标、PAR和血浆D-D、hs-CRP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绞痛联合使用心通口服液与吲哚布芬,安全性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血瘀状态,提升全面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并利于进一步调节凝血功能,控制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
    18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吴晶晶,付鹏,王亚红
    2025, 40(7):1711-171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16
    [摘要](13) [HTML](0) [PDF 1.50 M](7)
    摘要:
    目的 探究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行治疗的10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信封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软胶囊,2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细胞炎性因子水平、血脂水平和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6%(P<0.05)。治疗后,两组心排血量(CO)、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而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细胞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细胞炎性因子水平,调节血脂,提高生活质量。
    19  血脂康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张瑞祺,高玉,周伟
    2025, 40(7):1716-172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17
    [摘要](33) [HTML](0) [PDF 1.50 M](7)
    摘要:
    目的 探讨血脂康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10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依据用药方案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替格瑞洛片进行治疗,给药剂量为90 mg/次,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脂康胶囊口服治疗,单次剂量为0.6 g,每日2次给药,均为餐后服用。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个月的连续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24 h缺血发作次数和最长持续时间,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变化。结果 临床疗效分析显示,治疗组以95.00%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67%(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前显著降低,而SAQ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监测显示缺血发作次数与单次最长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治疗组缺血发作次数与单次最长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p-PLA2、CK-MB及ICAM-1水平均呈现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Lp-PLA2、CK-MB及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脂康胶囊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疗效显著,不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和生活质量,而且能促进血清学指标的修复,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20  寒喘祖帕颗粒联合班布特罗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黄晨晨,明湘虹,顾红艳,毛晓娟
    2025, 40(7):1721-172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18
    [摘要](13) [HTML](0) [PDF 1.49 M](5)
    摘要:
    目的 观察寒喘祖帕颗粒联合盐酸班布特罗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2022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盐酸班布特罗片,10 mg/次,根据临床效果,在用药1~2周后可增加到20 mg/次。治疗组接受盐酸班布特罗片基础上口服寒喘祖帕颗粒,12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3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哮喘发生次数减少,咳嗽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水平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血清IL-6、MCP1、TNF-α、MIP-1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升高,CD8+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使用寒喘祖帕颗粒、盐酸班布特罗片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控制气道炎症反应,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21  康复新液联合艾普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
    伍小鱼,李凤,陈武
    2025, 40(7):1726-173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19
    [摘要](16) [HTML](0) [PDF 1.51 M](8)
    摘要: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艾普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3月—2024年3月选取资阳市精神病医院和资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2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参与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艾普拉唑钠,1次/d,首次剂量20 mg,后续剂量10 mg,以10 mg∶100 mL的比例与生理盐水混合使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0 mL/次,3次/d。两组患者疗程7 d。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禁食时间和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Rockall、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及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65% vs 82.61%,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禁食时间和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ockall、DASS-21和SRS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BC、Hb、HCT均高于组内治疗前,而MCP-1、IL-17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RBC、Hb、HCT和血清MCP-1、IL-17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艾普拉唑钠进行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内炎症反应,消化性溃疡出血,促进胃肠道黏膜修复及出血控制,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睡眠及贫血状况。
    22  裸花紫珠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张欢,孙冰,于雪莹,杨栋,刘乃斌
    2025, 40(7):1732-173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20
    [摘要](11) [HTML](0) [PDF 1.50 M](7)
    摘要:
    目的 探讨裸花紫珠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鼻喷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次每只鼻孔2揿,1次/d,症状明显缓解后更改为每次每只鼻孔1揿,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口服裸花紫珠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鼻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和鼻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鼻腔分泌物骨膜蛋白(POSTN)、白细胞介素-13(IL-13)和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以及3、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85.19%,P<0.05)。治疗后,两组TNNSS评分和RQL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评分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腔分泌物POSTN、IL-13和EC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疗程结束后3、6个月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裸花紫珠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显著降低鼻腔分泌物相关指标水平和复发率,而且能改善患者鼻部症状和生活质量。
    23  冰黄肤乐软膏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研究
    袁翠,雷晓红,徐胜艳,罗艳玲,谭晶,何银艳
    2025, 40(7):1737-174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21
    [摘要](13) [HTML](0) [PDF 1.50 M](5)
    摘要:
    目的 探讨冰黄肤乐软膏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23年9月—2025年3月收治的肛周湿疹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49例。对照组患者每日早晚涂抹他克莫司软膏1次,1 FTU/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涂抹冰黄肤乐软膏,3次/d,1 FTU/次,完成后按摩皮肤以促进吸收。两组患者共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程度、肛周皮损面积、生活质量、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59%,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瘙痒程度评分、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瘙痒程度评分、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肛周皮损面积、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肛周皮损面积、DL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三烯B4(LTB4)、白细胞介素(IL)-23、IL-12p40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LTB4、IL-23、IL-12p4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冰黄肤乐软膏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可提高肛周湿疹的治疗效果,减轻瘙痒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反应。
    24  艾托格列净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白雪,曹芳,程希,陈秋红
    2025, 40(7):1742-174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22
    [摘要](26) [HTML](0) [PDF 1.57 M](7)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托格列净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7月成都市龙泉驿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沙格列汀片,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艾托格列净片,5 mg/次,1次/d。两组治疗12周观察效果。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餐后2 h血糖(2 hPB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网膜素-1(Omentin-1)、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P<0.05)。治疗后,两组2 hPBG、FP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者2 hPBG、FPG、HbA1c指标均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显著降低,SF-36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的HOMA-IR降低,且SF-36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Omentin-1、GLP-1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而IL-1β、FGF-21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Omentin-1、GLP-1水平高于对照组,IL-1β、FGF-2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托格列净联合沙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较好的降低血糖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调节炎症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5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P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杨锐,任韦韦,董竞瑾
    2025, 40(7):1747-175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23
    [摘要](14) [HTML](0) [PDF 1.49 M](8)
    摘要:
    目的 探索消癌平注射液联合PP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8例肺腺癌(LUAD)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静脉滴注1 h,顺铂注射液75 mg/m2,静脉滴注3 h。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消癌平注射液,60 mL/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500 mL后滴注,连续滴注7 d,1次/d。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6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iper疲乏修订量表,QLQ-C30生活质量评分,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客观缓解率上优于对照组(66.67% vs 43.59%,P<0.05)。治疗3个周期后,治疗组患者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6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评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患者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周期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均显著下降(P<0.05、0.01),且治疗组CEA、CYFRA21-1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PP化疗治疗中晚期肺腺癌患者具有显著协同增效减毒效果,在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方面效果显著。
    26  玄七健骨片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研究
    申智中,赵义磊,刘中何,路坦
    2025, 40(7):1752-175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24
    [摘要](33) [HTML](0) [PDF 1.59 M](5)
    摘要:
    目的 探讨玄七健骨片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6月—2024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膝骨关节炎(筋脉瘀滞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2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玄七健骨片,4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及GQOL-74评分,滑膜厚度和关节软骨厚度,软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炎症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50% vs 80.00%,P<0.022)。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WOMAC评分显著降低,而Lysholm和GQOL-74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滑膜厚度显著降低,而关节软骨厚度均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治疗组滑膜厚度降低程度更显著,而关节软骨厚度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BGP、OPG、SOD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TRACP-5b、PGE2、IL-17、TNF-α和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 玄七健骨片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筋脉瘀滞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主要与改善机体软骨代谢、降低炎症状态及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27  灵泽片联合非那雄胺治疗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郭祯远,孙稳,贾君鸿,阿地力,褚勇
    2025, 40(7):1758-176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25
    [摘要](14) [HTML](0) [PDF 1.54 M](7)
    摘要:
    目的 观察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使用灵泽片和非那雄胺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石河子市人民医院2021年7月—2024年1月收治的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32例,根据双色球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6例)和治疗组(66例)。对照组口服非那雄胺片,每次5 mg(1片),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灵泽片,4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6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尿动力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IPSS、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PV)下降,最大尿流速(Qmax)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PVR、PV低于对照组,Qmax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6(IL-6)、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CP-1、IL-6、MIP-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下降,CD3+、CD4+、CD4+/CD8+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CD8+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灵泽片联合非那雄胺片治疗轻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尿流动力学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28  慈航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研究
    贾艳清,刘淑君,王瑾,吴威
    2025, 40(7):1763-176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26
    [摘要](16) [HTML](0) [PDF 1.50 M](35)
    摘要:
    目的 探究慈航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3年2月—2025年2月就诊于唐山市中医医院的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92例,依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片,0.2 mg米索前列醇片推至直肠内距肛门约3 cm处,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慈航胶囊,1.5 g/次,2次/d。两组均实施7 d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子宫机能指标子宫三径之和、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水平,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56%、89.1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恶露淋漓、腰腹坠痛、气促乏力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受试者子宫三径之和、子宫动脉PI和RI水平,及血清Fib、MMP-9及D-D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慈航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同时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子宫机能,同步促进血清标志物水平复常。
    29  舒尔经胶囊联合黄体酮治疗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
    佟艳秋,崔鑫
    2025, 40(7):1768-177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27
    [摘要](13) [HTML](0) [PDF 1.59 M](8)
    摘要:
    目的 探讨舒尔经胶囊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11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6例月经不调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黄体酮胶囊,100 mg/次,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舒尔经胶囊,2粒/次,每日2次。两组用药4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水平、月经血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6%(P<0.05)。治疗后,两组面色晦暗积分、头晕眼花积分、经色紫暗伴血块积分、手足麻木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面色晦暗积分、头晕眼花积分、经色紫暗伴血块积分、手足麻木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月经失血图评分(PBAC)评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较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的PBAC评分、SF-36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较前降低,而子宫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RI、PI均较低,且治疗组的PSV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较前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FSH、LH、P、E2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前降低,而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ET、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尔经胶囊与黄体酮胶囊协同治疗气滞血瘀型月经不调效果较佳,可较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调节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与应用。
    30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陈旖,曾锐,徐荣胜,蒲泓宇
    2025, 40(7):1774-177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28
    [摘要](13) [HTML](0) [PDF 1.51 M](8)
    摘要:
    目的 探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3年3月—2025年2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片,2次/d,2片/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白芍总苷胶囊,3次/d,2粒/次,两组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糜烂面积、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血清指标和淋巴细胞。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糜烂面积、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糜烂面积、VAS评分、OHIP-14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l(sPD-L1)、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sPD-L1、IL-12、IL-17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Treg显著升高,Th17、Th17/Treg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Treg高于对照组,Th17、Th17/Treg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硫酸羟氯喹片可提高口腔扁平苔藓的疗效,降低疼痛程度和糜烂面积,减轻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
    31  金莲花口服液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张晓,冯晓伟,于健,贾丽颖,张军,任建
    2025, 40(7):1779-178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29
    [摘要](37) [HTML](0) [PDF 1.51 M](7)
    摘要:
    目的 探讨金莲花口服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3年6月—2025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8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对照组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满患牙牙周,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莲花口服液,3次/d,1支/次。两组患者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牙周指标、龈沟液炎症因子。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49)评分均减小(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OHIP-49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菌斑指数(PI)、软垢指数(DI)、牙石指数(CI)评分均减小(P<0.05);治疗组PI、DI、CI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龈沟液核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龈沟液RANKL/OPG、MMP-8、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牙周炎患者经金莲花口服液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改善牙周情况,其机制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32  西吡氯铵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樊瑞鑫,高明英,王雯,张颉
    2025, 40(7):1784-178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30
    [摘要](12) [HTML](0) [PDF 1.52 M](32)
    摘要:
    目的 探讨西吡氯铵含片联合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1月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牙周袋内注满米诺环素软膏,禁食1 h,1次/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西吡氯铵含片,1片/次,4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评分(PLI)、龈沟出血指数评分(SBI)、牙龈指数评分(GI)评分,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黏蛋白-4(MUC-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6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LI、GI、SBI评分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PLI、GI、SBI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液中IL-1β、TNF-α、MMP-7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且MUC-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IL-1β、TNF-α、MMP-7和MUC-4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吡氯铵含片与米诺环素软膏协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疗效显著,能减轻机体炎症损伤,有效改善牙周健康状况。
    33  阿替利珠单抗相关心脏不良反应的文献病例分析
    刘俊杰,禄梦娇,崔金国
    2025, 40(7):1789-179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31
    [摘要](13) [HTML](0) [PDF 1.46 M](13)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替利珠单抗相关心脏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发生规律、治疗效果及转归,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心脏不良反应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5年3月发表的阿替利珠单抗相关心脏不良反应案例报道文献,对符合要求的病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35篇文献,涉及36名患者,男女比例约2∶1;60岁以上患者居多;原患疾病以肺癌为主,合并心脏基础疾病和高血压的患者较多;不良反应以心肌炎多见,少数患者出现说明书未注明的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多在用药1个周期后;86.11%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症状常见为呼吸困难,15例患者伴随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和相应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多见肌钙蛋白I、脑利钠肽、肌酸激酶等心脏生物标记物的升高;心电图检查以传导阻滞、ST段异常、心动过速较常见;超声心动图多见射血分数降低、左心室壁运动减弱、心包积液;冠状动脉造影基本正常;心脏核磁共振多见心室壁运动异常,病理学多见混合型炎性细胞浸润;经停药、手术、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部分患者心脏功能恢复,大于1/3的患者死亡。结论 阿替利珠单抗相关心脏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使用该药物患者的心脏监测,早期识别和干预心脏不良反应,以改善患者预后。
    34  基于FAERS数据库呋喹替尼真实世界不良反应分析
    聂太雷,李健,程传栩,卢佳静
    2025, 40(7):1798-180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32
    [摘要](14) [HTML](0) [PDF 1.52 M](10)
    摘要:
    目的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呋喹替尼不良事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FAERS数据库中2018年第1季度—2025年第1季度数据,筛选呋喹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使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分析不良事件。结果 共获取呋喹替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病例1 632份,适应证结直肠癌(42.8%)最多,涉及3 073例不良事件,阳性首选术语(PT)101个,涉及16个系统器官分类。高发不良事件包括血压升高、发声困难、骨髓抑制等,与说明书所收载不良事件一致。新的不良事件如便秘、周围神经病、脱水、肾局限性血栓性微血管病等。呋喹替尼引起药品不良事件发生时间中位数为14 d,65.8%的不良事件发生在用药前30天内。结论 使用呋喹替尼应重点关注胃肠、血液及皮肤等方面不良反应,还需警惕新的不良反应。
    35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卡匹色替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何满娥,骆云霞,王捷,李魏嶙,陈新玉,徐华敏
    2025, 40(7):1803-180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33
    [摘要](15) [HTML](0) [PDF 1.43 M](9)
    摘要:
    目的 基于FAERS数据库挖掘卡匹色替上市后的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旨在全面评估该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提取FAERS数据库中2023年第4季度—2025年第1季度与卡匹色替相关的不良事件报告数据,经过数据清洗和标准化处理,联用报告比值比法(ROR)、综合标准法(MHRA)和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BCPNN)筛选其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挖掘出以卡匹色替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结果 提取到以卡匹色替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共2 400份,涉及患者975例,已知性别的患者中女性占绝大多数,主要上报国家是美国。在剔除涉及药物适应证及药物不耐受等与药物无明确相关性的不良事件信号后共挖掘出相关不良事件风险信号65个,累及17个器官系统,不良事件信号中以腹泻、皮疹、死亡、高血糖症、血葡萄糖升高、呕吐等报告频次较高,还检测到低血压、周围神经病、房颤等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不良事件,在临床使用中需要警惕。结论 基于FAERS数据库挖掘出的卡匹色替不良事件与最新的药品说明书基本相符,腹泻、皮疹、高血糖症等高频报告的不良事件需要临床高度重视并及时防范、干预。针对潜在的新的不良事件信号,临床医生和药师应充分了解并进一步关注,以保障卡匹色替临床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6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布地奈德肠溶胶囊不良事件挖掘与分析
    官晓书
    2025, 40(7):1809-181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34
    [摘要](38) [HTML](0) [PDF 1.51 M](7)
    摘要:
    目的 基于FAERS数据库对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新型药物布地奈德肠溶胶囊不良事件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方法 检索并提取FAERS数据库2021年第4季度—2025年第1季度收录以目标药物通用名“budesonide”及商品名“Tarpeyo®、Kinpeygo®、Nefecon®”为首要怀疑对象的不良事件报告,利用ROR法和BCPNN法对布地奈德肠溶胶囊的相关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并利用MedDRA医学用语词典进行汉化及系统归类。结果 纳入分析15 969 959份不良事件报告中,以布地奈德肠溶胶囊相关名称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3 581份。发现该药不良反应信号涉及多个系统,具有临床参考意义的高风险信号包括高血压亚急症、类库欣综合征、体质量增加等等;另检测出高风险且说明书中未提及的安全警戒信号如牙齿感觉敏感和尿异常。结论 布地奈德肠溶胶囊长期使用需关注如高血压、类库欣综合征、体质量高增加等不良安全信号。此外用药期间还需注意口腔健康,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37  生物制品生产环境监测的现场检查要点和常见问题分析
    杨敬鹏,颜若曦,赵嵩月
    2025, 40(7):1815-181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35
    [摘要](15) [HTML](0) [PDF 1.42 M](8)
    摘要:
    生物制品属于较高染菌风险的品种,生产多涉及无菌生产过程,因此需要制定环境监测要求。生物制品生产环境监测现场检查要点包括环境监测风险评估、环境监测程序文件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控制、A/B级区域的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结果的定期回顾。环境监测检查发现的典型缺陷主要集中在监测点位与频次风险评估、回顾与趋势分析、监测报警与偏差处理、日常监测与操作规范性、数据可靠性方面。对生物制品生产环境监测现场检查要点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各类检查中发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生物制品企业、生物制品检查员进一步做好药品生产洁净环境监测、检查提供参考和借鉴。
    38  药包材管理的问题分析和应对措施
    刘向萍,蒋周芹,朱珠,韩宏昇
    2025, 40(7):1820-182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36
    [摘要](15) [HTML](0) [PDF 1.77 M](8)
    摘要:
    药包材是保障药品质量稳定和安全的重要要素,药包材附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药包材监管迈入系统化、规范化的新阶段。梳理了药包材管理过程中药包材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监管机制、发挥社会技术力量的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可为药包材生产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监管部门开展药包材管理提供参考。
    39  多酚类化合物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王琢,张雷雷,宋高伟,冯香瑞,侯雅清,常翔,杨琳
    2025, 40(7):1825-183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37
    [摘要](13) [HTML](0) [PDF 1.86 M](10)
    摘要: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具有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靶点的潜力。多酚类化合物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可通过调节Sirt1抑制β-淀粉样蛋白(Aβ)蛋白生成、抑制Tau蛋白磷酸化、抗氧化应激、抑制神经炎症、增强突触可塑性、增强细胞自噬、抑制神经元凋亡,达到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综述了多酚类化合物通过调节Sirt1活性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机制,为开发基于天然产物的阿尔茨海默病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40  氧化苦参碱治疗结肠炎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钟昌辉,卿松,夏红,杨春燕
    2025, 40(7):1835-184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38
    [摘要](17) [HTML](0) [PDF 1.48 M](10)
    摘要:
    结肠炎是常发生于青壮年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发病机制复杂。氧化苦参碱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激活自噬通路、抑制铁死亡、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发挥治疗结肠炎的作用。总结了氧化苦参碱治疗结肠炎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氧化苦参碱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4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降脂药物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鹏先,祝赫,王林媛,李晓东,罗红梅
    2025, 40(7):1841-184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39
    [摘要](13) [HTML](0) [PDF 1.40 M](10)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常见的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之一。血脂管理对于改善PCI术后的长期结局至关重要。冠心病PCI术后降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抑制剂和其他药物。总结了冠心病PCI术后降脂药物的研究进展,分析目前PCI术后药物降脂治疗中面临的挑战,比较不同降脂方案的优劣,探索新型药物的潜力,以期为研究者、医疗行业从业者提供研究思路和启发。
    42  抗电离辐射药物的研究进展
    梁雨薇,张丽,李鼎,刘松林,于欣悦,郭玉,冉卓灵,喻琳,宫建
    2025, 40(7):1847-185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40
    [摘要](12) [HTML](0) [PDF 1.42 M](28)
    摘要:
    电离辐射超过一定剂量时,可使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电离辐射后产生的大量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也会参与皮肤、肺和大脑的反应,导致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脑损伤等。因此需要开发能够有针对性的防治电离辐射的药物。抗电离辐射药物包括恢复造血功能药物、抗氧化剂、抗炎药和天然抗辐射药。总结了抗电离辐射药物的研究进展,希望为抗电离辐射药物的选择和研发提供参考。
    43  抗生素类药物的药物再利用潜在风险分析
    张心悦,王兰,唐蕾,陈鹏飞,冀召帅
    2025, 40(7):1853-185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41
    [摘要](13) [HTML](0) [PDF 1.37 M](9)
    摘要:
    药物再利用能极大地节约药物发现过程中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可以有效降低失败风险。已经出现耐药性的抗生素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苯唑西林、多西环素、阿奇霉素通过药物再利用挖掘,重新应用在非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肺癌、阿尔茨海默病、疟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效提高此类药物的应用潜能。描述了抗生素类药物的药物再利用情况,分析其潜在风险以及潜在风险评估面临的困难,为抗生素类药物的药物再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更加安全有效的研究方案。
    44  黄芪甲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吴光双,刘建立
    2025, 40(7):1859-186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42
    [摘要](10) [HTML](0) [PDF 1.57 M](8)
    摘要:
    心肌缺血是导致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还可继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黄芪甲苷是黄芪干燥根中提取的四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具有多种活性,通过降低心肌细胞凋亡、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心肌炎性损伤、延缓心肌重塑、抑制过度细胞自噬、维持内源性能量代谢、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总结了黄芪甲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黄芪甲苷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45  丹参酮ⅡA防治脓毒症肺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戚雯杰,黄明斌,苏舒,于洋,闫东来,于泳浩
    2025, 40(7):1868-187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5.07.043
    [摘要](14) [HTML](0) [PDF 1.46 M](8)
    摘要:
    脓毒症是感染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肺损伤是早期且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治疗手段有限。丹参酮ⅡA是由丹参中提取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维持肺微血管屏障功能,纠正炎症与凝血失衡,增强细胞自噬减轻脓毒症引起的肺损伤。总结了丹参酮ⅡA防治脓毒症肺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脓毒症肺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