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联合吡仑帕奈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癫痫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睡前口服吡仑帕奈片,20~30 kg患儿1 mg/d,体质量>30 kg患儿2 mg/d作为起始剂量,每次加1个起始剂量,加量周期为2周,到达4 mg/d的剂量时维持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拉莫三嗪片,年龄4~12岁者,初始剂量0.3 mg/(kg∙d),1次/d(或分2次服用)连服2周,后按0.3 mg/(kg∙d)连服2周,1次/d(或分2次服用),此后每2周增加1次剂量,最大增加量≤0.6 mg/(kg∙d),直至最佳疗效剂量,维持剂量一般在1~10 mg/(kg∙d);年龄≥12岁者,初始剂量25 mg/次,1次/d,连服2周,后按50 mg/次连服2周,1次/d,此后每2周加量50 mg/d,直至最佳疗效,维持剂量一般在100~200 mg/d。两组患儿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癫痫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QOLCE-16)和国立医院癫痫发作严重程度量表(NHS3)评分,脑电图指标α波功率、θ波功率、痫样放电数、累及导联数和棘波指数,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谷氨酸(Glu)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NHS3评分、痫样放电数、累及导联数、棘波指数及血清IL-6、MMP-9、Glu、NSE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OLCE-16评分、α波功率和θ波功率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吡仑帕奈治疗儿童癫痫,能有效控制患儿癫痫发作,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紊乱及神经元损害,促进脑电异常活动及生活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