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9卷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4, 39(8):0-0.
    [摘要](163) [HTML](0) [PDF 3.52 M](233)
    摘要:
    2  目录
    2024, 39(8):0-0.
    [摘要](131) [HTML](0) [PDF 452.64 K](325)
    摘要:
    3  鼻咽清毒颗粒通过调节铜离子转运蛋白CTR1逆转鼻咽癌细胞顺铂耐药的作用效应及机制研究
    石子叶,林娟,杨冰,徐科一,张铁军,李鹏,徐旭
    2024, 39(8):1937-194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01
    [摘要](405) [HTML](0) [PDF 1.41 M](391)
    摘要:
    目的 观察鼻咽清毒颗粒逆转鼻咽癌细胞顺铂耐药的作用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S法检测系列质量浓度鼻咽清毒颗粒对人鼻咽癌CNE-2、人鼻咽癌顺铂耐药CNE2/DDP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鼻咽清毒颗粒对CNE-2、CNE2/DDP细胞的耐顺铂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测定CNE2/DDP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NE2/DDP细胞中铜转运蛋白和抗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 CNE2/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指数为RI值为3.03;与顺铂组比较,鼻咽清毒颗粒0.1、1、10 mg/mL组分别与系列质量浓度的顺铂联用,对CNE-2细胞顺铂IC50分别降低12.19%、46.37%、63.81%;CNE2/DDP细胞顺铂IC50分别降低61.75%、70.42%、83.82%。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表明,与顺铂组比,顺铂+鼻咽清毒颗粒0.1、1、10 mg/mL组CNE2-DDP晚期凋亡或坏死细胞增加(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表明,与顺铂组比较,顺铂+鼻咽清毒颗粒0.1、1、10 mg/mL组铜特异性转运蛋白(CTR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B细胞淋巴瘤2(Bcl-2)、骨髓细胞白血病序列1(Mcl-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鼻咽清毒颗粒具有增强鼻咽癌细胞顺铂敏感性、逆转CNE2/DDP细胞顺铂耐药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CTR1蛋白表达,降低Bcl-2、Mcl-1蛋白表达有关。
    4  五子衍宗丸对少弱精子症小鼠生精功能、IP6K1表达及线粒体DNA甲基化影响
    高瑞芳,孙丽丽,张桂贤,李霞,王曼雪,于晓猛,纪爱玲,杨洁,李伟,胡思科,李文畅,张颖,刘洪斌
    2024, 39(8):1944-195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02
    [摘要](367) [HTML](0) [PDF 1.68 M](428)
    摘要:
    目的 探讨五子衍宗丸对少弱精子症小鼠生精功能、六磷酸肌醇激酶1(IP6K1)表达及线粒体DNA(mt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五子衍宗丸(1、2、4 g/kg)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单次ip 40 mg/kg白消安。从造模第2天开始,各组按剂量ig给药,给药4周后计算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检测精子数量和活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病理组织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睾丸细胞凋亡情况,RT-q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IHC)染色检测IP6K1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DNMT1)表达,焦磷酸测序检测mtDNA D-loop甲基化,RT-qPCR检测线粒体基因表达。结果 五子衍宗丸可恢复少弱精子症小鼠的睾丸和附睾系数,显著提高精子数量和活力,明显改善睾丸组织病理学损伤和生精细胞的凋亡,显著促进IP6K1的表达,显著抑制DNMT1表达和线粒体D-loop甲基化水平,显著上调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表达(P<0.5、0.1、0.001)。结论 五子衍宗丸可改善少弱精子症小鼠的生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P6K1表达,抑制DNMT1/mtDNA D-loop甲基化,进而促进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表达有关。
    5  柚皮素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叶莲妹,齐雪
    2024, 39(8):1954-196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03
    [摘要](288) [HTML](0) [PDF 1.39 M](424)
    摘要:
    目的 探讨柚皮素调节GMP-AMP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信号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SD大鼠通过双侧上颌第一磨牙颈部结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柚皮素50、100 mg/kg组及柚皮素100 mg/kg+楝酰胺(RocA)0.67 mg/kg组,每组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不做处理设为对照组。观察大鼠牙周炎症状并以Micro-CT扫描其牙槽骨,评测各组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槽骨吸收量、骨密度、骨体积分数与骨小梁数目;以苏木精–伊红(HE)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分别检测大鼠牙周组织病理形态、炎性细胞数与牙槽骨破骨细胞数;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量各组大鼠血清与牙周组织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以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cGAS/STING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PD、SBI、牙槽骨吸收量、炎性细胞数、破骨细胞数、血清与牙周组织CRP、IL-6、IL-8水平、cGAS与STING蛋白表达显著升高,骨密度、骨体积分数与骨小梁数目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柚皮素各剂量组大鼠PD、SBI、牙槽骨吸收量、炎性细胞数、破骨细胞数、血清与牙周组织CRP、IL-6、IL-8水平、cGAS与STING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牙槽骨骨密度、骨体积分数与骨小梁数目均升高(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与柚皮素100 mg/kg组比较,柚皮素+RocA组大鼠PD、SBI、牙槽骨吸收量、炎性细胞数、破骨细胞数、血清与牙周组织CRP、IL-6、IL-8水平、cGAS与STING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牙槽骨骨密度、骨体积分数与骨小梁数目降低(P<0.05)。结论 柚皮素可通过减弱cGAS/STING信号活性而抑制牙周炎大鼠炎症,进而减轻其牙周组织损伤,缓解其牙槽骨骨吸收并修复其骨微结构,最终改善其临床症状。
    6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和基因芯片验证右美托咪定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伍海军,钱朝智,陈先忠,王盛,杨华
    2024, 39(8):1961-196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04
    [摘要](345) [HTML](0) [PDF 1.77 M](462)
    摘要: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右美托咪定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结合分子对接和基因表达综合库(GEO)芯片验证明确核心基因。方法 采用PubChem和GeneCards筛选右美托咪定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交集靶点,建立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确定Hub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分子对接和GEO芯片数据验证Hub基因。结果 右美托咪定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43个交集靶点,PPI筛选得到41个节点和103条边的拓扑网络,Hub基因为5-羟色胺受体2A(HTR2A)、阿片受体mu 1(OPRM1)、多巴胺受体D2(DRD2)、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4(SLC6A4)、谷氨酸代谢型受体5(GRM5)、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C成员19(CYP2C19)、溶质载体家族6成员3(SLC6A3)、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GO和KEGG分析显示右美托咪定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涉及254种生物学功能和5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验证Hub基因均具有良好的亲和力,GSE23160芯片验证预测DRD2、GSK3β和NR3C1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和基因芯片验证了右美托咪定通过多靶点、多生物学功能、多通路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验证DRD2GSK3βNR3C1可能是核心基因,预测关键诊断基因和潜在治疗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7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辣椒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
    魏法权,刘学谦
    2024, 39(8):1969-197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05
    [摘要](232) [HTML](0) [PDF 1.72 M](408)
    摘要:
    目的 探究辣椒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联合TCMSP、DAVID网站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探寻辣椒素抗急性心肌梗死可能的作用靶点及通路。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辣椒素(20 mg/kg)组、辣椒素+2-MeoE2(30 mg/kg)组,各组ig相应药物连续14 d,1次/d。采用心脏超声观察大鼠心肌功能的变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肌钙蛋白(cTnT)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脏组织的组织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红素加氧酶1(HMOX1)、B淋巴细胞瘤-2(Bcl-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HIF-1A、Bcl-2蛋白水平。结果 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显示辣椒素抗急性心肌梗死靶点富集显著性最高的通路为HIF-1信号通路。动物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辣椒素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减少,血清CK、CK-MB、LDH和cTnT水平均明显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明显下降,左室短轴的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明显增加(P<0.05、0.01),同时HIF-1AVEGFHMOX1Bcl-2 mRNA表达明显增加,HIF-1A、Bcl-2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与辣椒素组相比,辣椒素+2-MeoE2组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保护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辣椒素可能通过调节HIF-1A、VEGF、HMOX1、Bcl-2等核心靶标,干预HIF-1等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发挥抗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
    8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雷公藤多苷致睾丸损伤的机制
    赵丽,贾姝,吴静怡,邵静萍,姚晓敏
    2024, 39(8):1978-198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06
    [摘要](385) [HTML](0) [PDF 2.21 M](318)
    摘要:
    目的 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雷公藤多苷引起睾丸损伤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为后续该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新的研究策略。方法 依托文献查询和TCMSP、GeneCards、OMIM、Metascape数据库挖掘雷公藤多苷中有效成分信息,挑选主要药物活性成分及与睾丸损伤相关性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基因注释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进行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雷公藤多苷18个活性成分,其中雷酚萜醇、苯代南蛇碱、雷公藤对醌A等为主要活性成分;雌激素受体1(ES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为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雷公藤多苷活性成分作用于睾丸损伤的通路主要涉及癌症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等;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结果分析显示呋喃南蛇碱与蛋白激酶B1(Akt1)结合良好,雷公藤对醌A与肿瘤坏死因子(TNF)结合良好,苯代南蛇碱与ESR1结合良好;动物实验中雷公藤多苷组ESR1EGFR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致睾丸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核心靶点ESR1、EGFR等密切相关。
    9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大黄治疗膝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吴云飞,袁胜超,谭志超,李征,叶仲森
    2024, 39(8):1988-199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07
    [摘要](358) [HTML](0) [PDF 749.26 K](355)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大黄治疗膝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PubChem、Swiss数据库收集到大黄的活性成分和潜在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检索得到膝关节炎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绘制韦恩图,得到大黄治疗膝关节炎的交集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运用Cytoscape 3.10软件制作“药物–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疾病”网络图,用拓扑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16个大黄活性成分,包括大黄素、β-谷甾醇、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筛选出蛋白激酶B1(Ak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胱天蛋白酶3(CASP3)等核心靶点。大黄治疗膝关节炎的信号通路主要富集于癌症中的蛋白多糖通路、癌症通路、内分泌抵抗通路、前列腺癌通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焦点黏附通路、人类巨细胞感染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大黄素、β-谷甾醇、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与核心靶点Akt1、MMP9、EGFR、SRC、CASP3等对接程度良好。结论 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酸等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作用于Akt1、MMP9、EGFR等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达到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10  UPLC-QTOF/MS法鉴定蕨麻中化学成分
    张凌云,刘匡一
    2024, 39(8):1995-200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08
    [摘要](255) [HTML](0) [PDF 1.35 M](343)
    摘要: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QTOF/MS)鉴定蕨麻中化学成分。方法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0.05%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40 ℃;进样体积:2 μL。ESI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二级IDA扫描模式下采集碎片数据。通过Sciex OS 2.0数据处理软件结合数据库、对照品、部分文献和天然产物裂解规律对蕨麻水提液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53种化学成分,其中氨基酸类10个,酚酸类8个,萜酸类4个,黄酮类7个,季胺类生物碱1个,其他类23个。以野鸦椿酸、鞣花酸为例进行碎片离子裂解推测。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适用于蕨麻中化学成分的鉴定,为后续的质量控制和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11  UPLC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柴胡皂苷b1、b2
    王培,许保海,孙逸轩,刘长利
    2024, 39(8):2001-200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09
    [摘要](289) [HTML](0) [PDF 1.03 M](299)
    摘要:
    目的 建立UPLC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柴胡皂苷b1、b2方法 使用Acquity UPLC BHE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0 ℃;进样量3 μL。结果 柴胡皂苷b1、b2线性范围分别为0.006~0.374 mg、0.003~0.214 m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7%、99.35%,RSD值分别为1.82%、1.16%。结论 所建立方法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小柴胡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12  曲克芦丁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范玉红,李丽,张慧,牛桂森,张勇
    2024, 39(8):2006-201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10
    [摘要](247) [HTML](0) [PDF 1.13 M](333)
    摘要:
    目的 分析曲克芦丁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8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12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开始以0.4 μg/(kg∙min)滴注30 min,后以0.1 μg/(kg∙min)维持72 h,之后继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曲克芦丁注射液,每次将0.3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相关量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评分、血小板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降低,而FCA、MBI评分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NIHSS、FCA、MB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而MPV、PAgT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小板参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T显著延长,而FDP、D-D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凝血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采用曲克芦丁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安全性较佳,能有效提高救治效果,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加速患者功能状态恢复,且在进一步调节机体凝血功能和抑制血栓形成方面具有优势。
    13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张翠云,么蕊,陈宏,殷红玉
    2024, 39(8):2012-201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11
    [摘要](174) [HTML](0) [PDF 1.13 M](370)
    摘要: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秦皇岛市工人医院收治的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滴注时间≥50 min/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充分稀释,1次/d。两组疗程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量表(ESDQ)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后,两组ESDQ评分、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ESDQ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AT和血小板参数MPV、PagT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TAT、MPV、Pag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CRP、NSE水平均显著降低,而血清SOD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cy、CRP、SOD、NSE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抗血栓形成、缓解炎症和氧化应激损害,保护神经元,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恢复。
    14  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孙丽薇,林萍,李华
    2024, 39(8):2018-202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12
    [摘要](206) [HTML](0) [PDF 1.12 M](292)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1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扎格雷钠,80 mg/次,于0.9%氯化钠注射250 mL中充分溶解,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10 mg/次,于0.9%氯化钠注射250 mL中充分稀释,1次/d。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0.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7、14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对照组在治疗14 d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7、14 d后,治疗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M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MBP、MMP-9、bFGF、HMGB1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BP、MMP-9、bFGF、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脑肽节苷脂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在良好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炎症反应缓解,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
    15  心可舒丸联合贝尼地平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王庆久,韩大莉,于春艳
    2024, 39(8):2023-202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13
    [摘要](278) [HTML](0) [PDF 1.15 M](293)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可舒丸联合贝尼地平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3年11月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贝尼地平片,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心可舒丸,4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5.00% vs 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胸闷、胸痛及心悸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IL-6、sICAM-1、ET-1和cTnI水平明显降低,而N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学水平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心可舒丸联合贝尼地平治疗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心绞痛,改善血清炎性因子和ET-1、NO、cTnI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16  益心舒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马前锋,张涛,王磊
    2024, 39(8):2028-203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14
    [摘要](210) [HTML](0) [PDF 1.10 M](289)
    摘要:
    目的 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西安交通大学附属西安市中心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7月收治的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起始剂量为50 mg/次,2次/d,2周后若未发现异常则调整为100 mg/次,2次/d,后续再次加量,目标剂量为2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心舒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及6 min步行试验(6MWT)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6.7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AD、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积分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积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距离明显增加,而MLHFQ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6MWT和MLHFQ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益心舒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对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6MWT距离有更好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17  脑心通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李艳霞,刘洋,牛张霞,连民刚
    2024, 39(8):2033-203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15
    [摘要](278) [HTML](0) [PDF 1.08 M](324)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4年2月在邯郸二八五医院就诊的92例缺血性心肌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2次/d,初始剂量25 mg/次,每2周增加1倍剂量,持续剂量100 mg/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饭后温水服用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血清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26%,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LVESVI、LVEDV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LVMI、LVRI、LVPW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D-二聚体(D-D)、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D-D、SAA、H-FA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提高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延缓心室重构,降低心肌损伤。
    18  氟替美维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研究
    张博,刘欣欣,周晓蕾,袁彦丽,张曼林
    2024, 39(8):2038-204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16
    [摘要](433) [HTML](0) [PDF 1.15 M](360)
    摘要:
    目的 探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氨茶碱片,0.1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使用配套易纳器干粉吸入装置给患者用药,1吸/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咳嗽和咳痰评估问卷调查表(CASA-Q)评分、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肺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ASA-Q评分咳嗽症状(COUS)、痰液症状(SPUS)、咳嗽影响(COUI)、痰液影响(SPUI)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CAT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ASA-Q评分、CAT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联合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咳嗽、咳痰等症状,改善肺功能相关指标,减弱机体炎性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19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邵秋红,范丽婷,唐志伟
    2024, 39(8):2043-204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17
    [摘要](246) [HTML](0) [PDF 1.11 M](315)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2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40例/组。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2次/d,1 g/次,加入200 mL生理盐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滴注热毒宁注射液,1次/d,20 mL/次,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两组患者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咳嗽频率、咳嗽程度、小气道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高热、气喘、咳嗽、咯痰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咳嗽频率、简易咳嗽程度量表(CET)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咳嗽频率、CE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FEF50%)、用力呼出气量为25%~75%肺活量间的平均流量(FEF25%-75%)、呼气高峰流量(PEFR)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FEF50%、FEF25%-75%、PE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标本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SAA、CRP、PCT、IgM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可提高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咳嗽,改善小气道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20  复方银花解毒颗粒联合帕拉米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
    赵玲玲,郑波,张晓红
    2024, 39(8):2048-205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18
    [摘要](305) [HTML](0) [PDF 1.09 M](342)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银花解毒颗粒联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美和妇产医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30例流行性感冒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1次/d,每次10 mg/kg,不高于600 mg,30 min以上单次静脉滴注,根据病情连续给药,不超过5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水冲服复方银花解毒颗粒,1袋/次,3次/d,持续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完全消失时间、病毒阴转情况、病情状态、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咳嗽、鼻塞完全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病毒阴转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评分、功能评分、对父母影响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儿各加拿大急性呼吸道疾病和流感量表(CARI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淀粉样蛋白/C反应蛋白(SAA/CRP)、白细胞介素-10(IL-10)、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儿SAA/CRP、IL-10、NL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银花解毒颗粒联合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可提高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毒阴转和病情发展,降低炎症反应。
    21  蒲地蓝消炎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临床研究
    张娟,张中凯,何苗,敖艳,徐建英
    2024, 39(8):2053-205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19
    [摘要](186) [HTML](0) [PDF 1.08 M](368)
    摘要:
    目的 探讨蒲地蓝消炎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九〇三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喉炎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片,2~3片/次,4次/d。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5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喉镜下体征评分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00% vs 96.00%,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会厌充血、黏液附着、水肿、声带充血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儿喉镜下体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10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hs-CRP、IL-10和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能减轻患儿炎性反应,改善喉部症状。
    22  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复方胰酶散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霍静雨,李春霞,马娇
    2024, 39(8):2057-206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20
    [摘要](261) [HTML](0) [PDF 1.05 M](322)
    摘要:
    目的 探讨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复方胰酶散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9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复方胰酶散,2袋/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参苓白术颗粒,3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胃动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脘腹痞满、食少纳呆、胃脘隐痛消失时间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餐后30、60 min的胃排空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餐后30、60 min的胃排空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清CG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更高、血清CGRP水平更低(P<0.05)。结论 参苓白术颗粒联合复方胰酶散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改善胃排空延迟及血清胃动素、CGRP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23  非奈利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刘成功,马海丽,李巍,陈书培
    2024, 39(8):2062-206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21
    [摘要](331) [HTML](0) [PDF 1.09 M](466)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奈利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据用药差异情况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非奈利酮片,20 mg/次,1次/d。两组均用药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分泌型卷曲蛋白-4(SFRP-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9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肢体水肿、蛋白尿、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肾功能指标SCr、BUN和血清TGF-β1、SFRP-4、GSK-3β、I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SCr、BUN、TGF-β1、SFRP-4、GSK-3β、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非奈利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脏病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并能缓解肾功能状态,促进机体炎性反应减弱。
    24  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张喜亚,王博,田立慧
    2024, 39(8):2067-207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22
    [摘要](133) [HTML](0) [PDF 1.14 M](255)
    摘要:
    目的 探讨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1月在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就诊的8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每日晚间皮下注射地特胰岛素注射液,1次/d,初始剂量10 UI/次,根据个体需要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芪降糖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总有效率、血糖指标达标时间、血清炎症因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FINS、HOMA-β明显高于对照组,HOMA-I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亮氨酸丰富α2-糖蛋白1(LRG1)、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AS6)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LRG1、NLRP3、GAS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芪降糖胶囊联合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可提高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糖和胰岛素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25  肾炎康复片联合恩格列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王瑶,吕元军,凌龙,吴玉,程姗姗,赵欣桐
    2024, 39(8):2072-207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23
    [摘要](322) [HTML](0) [PDF 1.17 M](381)
    摘要:
    目的 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恩格列净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1月天津市天津医院门诊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空腹口服恩格列净片,10 mg/次,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肾炎康复片,5片/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糖代谢指标、肾功能指标和血清炎症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FPG、HbA1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组BUN、Scr、UACR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较前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肾炎康复片联合恩格列净片治疗糖尿病肾病提高了临床疗效,可改善其血糖水平,发挥肾脏保护作用,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26  益肾健骨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王柯,叶寒露,张劲
    2024, 39(8):2077-208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24
    [摘要](307) [HTML](0) [PDF 1.15 M](416)
    摘要:
    目的 探讨益肾健骨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0月武汉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200例肝肾不足型骨质疏松症患者,依据用药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片,0.25 µ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肾健骨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用药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腰椎Osw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钙素(BGP)、骨保护素(OPG)、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s-PINP)、I型胶原羧基端交联肽(s-CTX)、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生长因子-1(IGF-1)、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治疗后,治疗组腰痛、乏力、肌肉痉挛、脊柱变形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NRS评分、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GP、OPG显著升高,而β-CTX、s-PINP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代谢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CTX、TNF-α、IL-6均显著降低,而IGF-1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肾健骨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显著,较好纠正骨代谢,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借鉴与应用。
    27  阿达木单抗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滕岩,谢向良,柯丽萍,董丹丹
    2024, 39(8):2083-208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25
    [摘要](326) [HTML](0) [PDF 1.17 M](339)
    摘要:
    目的 探究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联合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3年4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1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饭后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40 mg/次,1次/2周。两组患者均进行12周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和VAS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脂联素(ADPN)、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而WHOQOL-BREF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患者WHOQOL-BREF和VA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关节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IFN-γ和CTX-Ⅱ水平显著降低,而ADPN和CGR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达木单抗注射液联合艾拉莫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因子水平和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血清学指标的恢复且并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
    28  滑膜炎片联合尼美舒利治疗对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研究
    王鹏,焦莹
    2024, 39(8):2089-209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26
    [摘要](315) [HTML](0) [PDF 1.10 M](312)
    摘要:
    目的 探讨滑膜炎片联合尼美舒利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膝关节滑膜炎100例,依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尼美舒利分散片,0.1 g/次,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滑膜炎片,3片/次,3次/d。两组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KSS)和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评分表(SF-36)评分,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关节肿胀、膝关节疼痛、膝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KSS评分和ST-36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而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MMP-3、PGE2、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尼美舒利与滑膜炎片协同治疗,能较快的纠正临床症状状态,膝关节活动功能提升明显,局部炎症反应减弱,生活质量显著增强,且安全有效。
    29  脉络舒通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研究
    朱红美,孙骏
    2024, 39(8):2094-209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27
    [摘要](233) [HTML](0) [PDF 1.10 M](357)
    摘要:
    目的 探讨脉络舒通丸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骨科病房术后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98例,依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挤出乳膏3~5 cm涂在患处并轻轻按摩,2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脉络舒通丸,12 g/次,3次/d。两组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血液流变指标纤维蛋白、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血栓素B2(TXB2)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3.67%(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皮肤肿胀、皮肤发热、患肢疼痛、条索状结节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1、TXB2和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而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ET-1、TXB2、IL-1β和VEGF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脉络舒通丸协同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并充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机体炎性反应减弱。
    30  舒筋活血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王志震,李兴晶,高澍
    2024, 39(8):2099-210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28
    [摘要](259) [HTML](0) [PDF 1.28 M](386)
    摘要:
    目的 探究舒筋活血片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晨起空腹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 mg/次,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舒筋活血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与Harris评分及血清脂联素(ADPN)、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下降,而WHOQOL-BREF评分和Harris评分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和TRACP-5b水平显著下降,而血清ADPN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指标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筋活血片联合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髋关节功能和生存质量,同时还能够促进血清学指标的恢复且并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
    31  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徐晖,冼妮,崔洁
    2024, 39(8):2104-210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29
    [摘要](221) [HTML](0) [PDF 1.12 M](337)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12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单次子宫肌层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 μ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益母草膏,10 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出血情况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治疗前后宫底高度、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83%(P<0.05)。治疗组治疗2、12、24 h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面色苍白、无力、头晕、耳鸣的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宫底高度和DASS-21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宫底高度和DASS-21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HCT均显著升高,而FIB、D-D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PLT、HCT、FIB、D-D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母草膏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止血效果突出,能有效控制出血量,减轻凝血功能异常,加速产妇失血症状改善及子宫功能和心理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2  坤泰胶囊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范婧,顾颖,朱梦迪
    2024, 39(8):2110-211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30
    [摘要](259) [HTML](0) [PDF 1.06 M](400)
    摘要:
    目的 观察坤泰胶囊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1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使用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睡前清洁外阴,佩戴手套,阴道深处塞入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坤泰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18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阴道清洁程度、阴道健康水平、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88.24% vs 70.00%),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17.65% vs 36.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阴道清洁度正常率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阴道清洁度正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阴道健康评分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阴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均下降,血清雌二醇(E2)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血清FSH、LH低于对照组,血清E2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坤泰胶囊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可有效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提高阴道健康和清洁程度,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
    33  口服与外敷六神胶囊治疗口腔溃疡的比较研究
    程燚
    2024, 39(8):2115-211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31
    [摘要](247) [HTML](0) [PDF 1.01 M](448)
    摘要:
    目的 比较口服与外敷六神胶囊药粉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40名口腔溃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口服组和外敷组,每组20例。口服组患者口服六神胶囊,1粒/次,2次/d。外敷组患者用无菌棉签蘸取六神胶囊药粉末涂抹在溃疡创面上,每次蘸取绿豆大小,以薄层均匀覆盖创面为准,用药后30 min内不漱口、喝水或进食,每天早晚各1次。两组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VAS评分、好转天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最大溃疡直径。结果 治疗后,外敷组患者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口服组的85.0%(P<0.05)。治疗第1天两组患者溃疡导致的烧灼样疼痛比较剧烈,用药治疗后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在第5天明显降低(P<0.05),外敷组评分显著低于口服组(P<0.05);治疗第7天患者VAS评分较同组治疗第一天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敷组疼痛好转天数是(5.7±0.3)d,口服组是(7.0±1.4)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服组与外敷组患者治疗初期的最大溃疡直径4.63~6.09 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着药物起效,两组患者的最大溃疡直径在治疗第5天左右开始下降,第7天溃疡直径显著缩小(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口服与外敷六神胶囊治疗都能有效促进口腔溃疡创面愈合,外敷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34  平消胶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张静,黄黎明,张小瑞,程才
    2024, 39(8):2120-212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32
    [摘要](264) [HTML](0) [PDF 1.11 M](374)
    摘要:
    目的 探讨平消胶囊联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空军第九八六医院在2021年3月—2024年2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包括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次,每3周1次。治疗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平消胶囊,4粒/次,3次/d。3周为1个周期,两组持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健康状态、生活质量、淋巴细胞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2.00%、76.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KPS评分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功能评分、总健康评分、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QLQ-C30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4+/CD8+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平消胶囊联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改善患者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35  痔宁片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内痔的临床研究
    谈朋生,杨秀红,张永力,肖强,孙茂源
    2024, 39(8):2125-212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33
    [摘要](323) [HTML](0) [PDF 1.07 M](443)
    摘要:
    目的 探讨痔宁片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内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收治的98例内痔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9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地奥司明片,3片/次,2次/d,4 d后改为2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痔宁片,3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时间、疼痛情况、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便血、疼痛、脱出、肛门不适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IL-1、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痔宁片联合地奥司明片治疗内痔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疼痛,降低炎症水平和复发率。
    36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庄俊雪,窦一峰,刘俊杰,崔金国
    2024, 39(8):2130-213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34
    [摘要](222) [HTML](0) [PDF 1.44 M](275)
    摘要:
    目的 统计分析2020年1月—2024年6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其使用趋势,为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科学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计算每种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并对药物的销售金额和DDDs分别进行排序,计算其排序比(B/A)。结果 2020年1月—2024年6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共30个品种,其中15种小分子靶向药物15种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药物,销售金额和使用频率均以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新型抗肿瘤药物为主,占比90%以上。其中卡瑞利珠单抗使用的同步性最好,除2022年利妥昔单抗外,其余药物DDC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37  西维来司他钠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李涛,袁宏中,王法财,夏一淼
    2024, 39(8):2137-214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35
    [摘要](211) [HTML](0) [PDF 1.24 M](294)
    摘要:
    目的 建立西维来司他钠的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使用西维来司他钠提供参考。方法 以西维来司他钠药品说明书、相关共识等为参考,制定西维来司他钠合理用药评价标准。根据制定的标准,利用PASS系统抽取2023年1月—12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使用西维来司他钠的128份住院患者的病例信息,并采用加权TOPSIS法对抽取的病历进行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 西维来司他钠完全符合评价标准的病例有63例(49.2%),用药不适宜主要表现在适应证43例(33.6%)、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27例(21.1%)、用法用量18例(14.1%)、用药疗程18例(14.1%)、不良反应10例(12.8%)。通过加权TOPSIS法,判定为合理用药83例(64.8%),基本合理用药5例(3.9%),不合理用药40例(31.3%)。结论 通过建立西维来司他钠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发现西维来司他钠临床使用合理率占比较高,但仍存在使用不合理现象,通过前置审方系统完善西维来司他钠用药规则,促进药物合理、规范使用。
    38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人促红素注射液合理性评价
    岳云月,狄潘潘,夏茹楠,李帅,王志远,贾淑云,梁海
    2024, 39(8):2142-214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36
    [摘要](206) [HTML](0) [PDF 1.28 M](284)
    摘要:
    目的 建立人促红素注射液(rhEPO)合理性评价体系,分析目前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rhEPO的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专家共识和指南制定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根据入排标准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2023年4月—2024年4月使用rhEPO的归档病历,应用属性层次模型(AHM)法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并与传统点评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AHM法的可行性。结果 372份病历中,病历评分(MRS)≥90分156例(占比41.94%),75分≤MRS<90分55例(占比14.78%),60分≤MRS<75分的60例(占比16.13%),MRS<60分101例(占比27.15%);不合理类型主要表现为适应证54例次(占比14.52%),用药或停药时机151例次(占比40.59%),用药剂量179例次(占比48.12%)以及用药调整163例次(占比43.82%)等。与传统点评方法比较,AHM法一致率为90.59%(Kappa=0.785,P<0.001)。结论 基于AHM法建立的rhEPO评价体系切实可行,评价结果显示本院rhEPO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需在适应证、用药或停药时机、用药剂量及用药调整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
    39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评价标准的应用分析
    张冠军,程军,司福国,汪龙,韩一萱
    2024, 39(8):2148-215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37
    [摘要](245) [HTML](0) [PDF 1.23 M](345)
    摘要:
    目的 分析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合理用药软件随机等间距抽取2022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处方7 200张,筛选出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对超说明用药处方进行合理性评价和分析。结果 随机抽取的7 200张妇产科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364张,超说明书用药处方占比为5.06%,共涉及甲硝唑片、米索前列醇片等在内的12种药品,其中超给药途径处方为241张,占比66.21%,超适应证处方105张,占比28.84%,超剂量处方18张,占比4.95%。226张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无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判定为不合理处方,占比62.09%。结论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处方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现象,临床确需超说明书用药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建立相应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与流程,尽量规避医疗风险,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40  紫草素联合化疗药物逆转肿瘤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徐瑞雪,王宇
    2024, 39(8):2154-216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38
    [摘要](194) [HTML](0) [PDF 1.06 M](444)
    摘要:
    多药耐药构成了一种独特而关键的耐药谱,严重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中药联合化疗药物不仅可以降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可以增强化疗效果,逆转多药耐药。紫草素是从紫草根中提取的萘醌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紫草素联合顺铂、吉非替尼、奥沙利铂、阿霉素、紫杉醇、他莫昔芬等化疗药物的疗效更显著,其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来降低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阐述紫草素与多种化疗药物联合使用逆转肿瘤耐药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克服肿瘤治疗耐药性提供参考。
    41  萜类化合物调控信号通路改善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甘仕虎,杨善军,王玥
    2024, 39(8):2162-216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39
    [摘要](344) [HTML](0) [PDF 1.14 M](329)
    摘要:
    肺纤维化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慢性、间质性肺疾病。目前治疗肺纤维化以肺移植治疗、抗肺纤维化药物治疗为主。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改善肺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分别为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Smad、核因子-κB、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归纳了萜类化合物调控信号通路改善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临床对肺纤维化治疗提供有效的药物治疗思路。
    42  抗癌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苏祖恒,梅先林,吴科锋,陈起周,余华军,张海涛,罗辉
    2024, 39(8):2169-217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40
    [摘要](471) [HTML](0) [PDF 1.09 M](672)
    摘要:
    抗癌肽是含有5~50个氨基酸的小型阳离子肽。抗癌肽具有独特的抗癌机制,如破坏细胞膜、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免疫调节、诱导DNA损伤和抑制细胞增殖。抗癌肽在治疗癌症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在临床上应用尚未成熟,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总结了抗癌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情况,以期为抗癌肽开发为新型高效低毒的抗癌药物提供思路。
    43  橙花叔醇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雷谊宁,王威,徐言,张如意
    2024, 39(8):2177-218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41
    [摘要](314) [HTML](0) [PDF 1010.71 K](638)
    摘要:
    橙花叔醇是一种倍半萜类天然产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对神经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特性。橙花叔醇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包括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神经递质和抑制细胞凋亡、调节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总结了橙花叔醇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橙花叔醇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44  抗寄生虫微管蛋白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达哇卓玛,刘川川,樊海宁
    2024, 39(8):2182-218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42
    [摘要](286) [HTML](0) [PDF 1014.08 K](329)
    摘要:
    微管蛋白抑制剂特异性作用于微管蛋白、干扰细胞有丝分裂、造成细胞周期停滞,从而诱导细胞凋亡。微管蛋白抑制剂按其结合部位可分为作用于秋水仙碱位点、长春花碱位点和紫杉醇位点的抗寄生虫微管蛋白抑制剂。综述了微管蛋白抑制剂抗寄生虫病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旨在对抗寄生虫药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45  白藜芦醇防治青光眼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孙玉梅,石炜,宗思慧,张晓莉,杨爱云,彭一
    2024, 39(8):2187-219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8.043
    [摘要](301) [HTML](0) [PDF 1.11 M](308)
    摘要:
    青光眼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正确治疗对于防治青光眼、预防视力障碍非常重要。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成分,具有多种活性,可通过降低眼压,降低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反应,阻止细胞凋亡,促进视神经修复,改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青光眼视网膜损伤发挥保护作用。总结了白藜芦醇防治青光眼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析其降低视网膜损伤的作用机制,为白藜芦醇的临床应用提供支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