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9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4, 39(5):0-0.
    [摘要](123) [HTML](0) [PDF 3.52 M](306)
    摘要:
    2  目录
    2024, 39(5):0-0.
    [摘要](124) [HTML](0) [PDF 566.83 K](355)
    摘要:
    3  布托啡诺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炎症的影响
    邵恳,黄杨,袁振武,郭小丽
    2024, 39(5):1085-109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01
    [摘要](347) [HTML](0) [PDF 1.50 M](494)
    摘要: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细胞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复制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布托啡诺(100 μg/kg)组、布托啡诺+2',3'-cGAMP(100 μg/kg布托啡诺+500 μg/kg 2',3'-cGAMP)组,对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ELISA检测脊髓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脊髓组织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酸合成酶(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布托啡诺组脊髓组织损伤减轻,炎症细胞减少,坏死细胞减少,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显著升高,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率、小胶质细胞及TNF-α、IL-1β、IL-18水平,cGAS、STING、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布托啡诺组比较,布托啡诺+2',3'-cGAMP组脊髓组织损伤加重,细胞排列较为松散,炎性细胞增多,BBB评分显著降低,脊髓组织细胞凋亡率、小胶质细胞及TNF-α、IL-1β、IL-18水平,cGAS、STING、NLRP3、Caspase-1、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布托啡诺通过抑制cGAS/STING信号通路激活,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改善大鼠脊髓损伤。
    4  青藤碱调控TLR4/NOX4信号通路对心房颤动大鼠炎症反应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王霞,赵丽,杜庆玲,李志平
    2024, 39(5):1092-109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02
    [摘要](333) [HTML](0) [PDF 1.76 M](382)
    摘要:
    目的 探讨青藤碱调控Toll样受体4(TLR4)/NADPH氧化酶4(NOX4)信号通路对心房颤动大鼠炎症反应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青藤碱(20、40、80 mg/kg)组、维拉帕米组及青藤碱+Pam3Cys组,每组12只。对照组大鼠通过舌下iv等量的生理盐水以代替心房颤动诱导液;其余各组大鼠均通过舌下iv心房颤动诱导液构建心房颤动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进行给药处理,1次/d,持续2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qRT-PCR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胶原蛋白Ⅰ型(Collagen-Ⅰ)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左心室心肌组织中TLR4、NOX4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各剂量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心肌纤维化程度有所改善,LVEF、LVFS显著升高,IL-6、TNF-α水平,TGF-β1Collagen-Ⅰ mRNA表达及TLR4、NOX4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青藤碱组比较,青藤碱+Pam3Cys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及心肌纤维化加重,LVEF、LVFS显著降低,IL-6、TNF-α水平,TGF-β1Collagen-Ⅰ mRNA表达及TLR4、NOX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青藤碱可能通过抑制TLR4/NOX4通路抑制心房颤动大鼠炎症反应及心肌纤维化。
    5  乌头碱调控miR-150-5p表达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
    赵彩霞,刘爽,刘文秀,岳华,庞鑫鑫,马玉昕
    2024, 39(5):1099-110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03
    [摘要](421) [HTML](0) [PDF 1.46 M](339)
    摘要:
    目的 探究乌头碱对心力衰竭模型大鼠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及对miR-150-5p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曲美他嗪组、乌头碱组、乌头碱+antagomir-NC组、乌头碱+miR-150-5p antagomir组,每组1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均利用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法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测定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ELISA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损伤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和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测定各组大鼠心脏和左心室质量指数;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RT-qR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miR-150-5p和细胞周期蛋白D2(CCND2)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0-5pCCND2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细胞中CCND2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乌头碱组大鼠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心肌损伤指标CTnI、BNP和NT-proBNP水平、心脏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心肌纤维化区域、心肌细胞凋亡率和CCND2 mRNA水平均降低(P<0.05),LVEF、miR-150-5p水平升高(P<0.05);使用miR-150-5p antagomir进行回补实验,结果显示,乌头碱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室重构的保护作用被逆转,且CCND2 mRNA水平升高(P<0.05);与miR-150-5p mimic-NC组相比,miR-150-5p mimic组心肌细胞CCND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miR-150-5p与CCND2之间存在靶向关系。结论 乌头碱通过上调miR-150-5p表达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和心室重构发挥保护作用。
    6  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内质网应激状态和线粒体氧化损伤的影响
    李鹏,周霖,王肖辉,郑天元,房哲
    2024, 39(5):1107-111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04
    [摘要](310) [HTML](0) [PDF 1.71 M](368)
    摘要:
    目的 探索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损伤及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腺嘌呤法建立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诱导NRK-52E细胞,建立慢性肾衰竭肾损伤细胞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估肾康注射液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病理学损伤,免疫组化法检测模型大鼠肾损伤及纤维化的关键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RK-52E细胞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肾组织和细胞中的关键蛋白定量,活性氧荧光探针检测NRK-52E细胞中的活性氧(ROS)水平,采用JC-1检测试剂盒检测NRK-52E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 肾康注射液可以显著缓解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间质纤维化状态,减轻病理损伤;显著抑制肾损伤分子1(KIM-1)、GRP78、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阳性表达表达,从而抑制内质网过度应激状态;可显著抑制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沉积,抑制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从而抑制肾间质纤维化形成(P<0.01);肾康注射液能够显著抑制NRK-52E细胞内ROS的水平,减轻NRK-52E线粒体氧化损伤,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水平(P<0.01)。结论 肾康注射液能够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缓解肾损伤状态,增强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过度的内质网应激,抗氧化损伤以及减少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实现有关。
    7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
    蒋如如,董海波,袁翠英,周敏,陈兵
    2024, 39(5):1115-112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05
    [摘要](346) [HTML](0) [PDF 1.59 M](327)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讨淫羊藿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PharmMapper、SEA、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素的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MalaCards数据库收集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分析获得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的共有靶点并导入STRING数据库分析靶点间相互作用关系,再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淫羊藿素与抗多发性骨髓瘤潜在作用靶点的可视化关系网络,然后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对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进一步对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开展体外实验,CCK-8法检测淫羊藿素对U266细胞增殖的影响,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淫羊藿素对关键通路中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筛选得到淫羊藿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潜在作用靶点143个,其中的重要作用靶点主要有蛋白激酶B1(Akt1)、白蛋白(ALB)、连环蛋白β1(CTNNB1)、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GO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淫羊藿素可能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体外细胞实验显示,淫羊藿素可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增殖,并显著上调U266细胞中PIK3R1表达、下调Akt1表达(P<0.05、0.01)。结论 淫羊藿素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中PIK3R1、Akt1的表达,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发挥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潜在作用,为淫羊藿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8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铁死亡探讨牡荆苷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
    王杰,荀航,袁海华,马冬丽,姜婉莹,姚曦,汤锋
    2024, 39(5):1123-113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06
    [摘要](375) [HTML](0) [PDF 1.75 M](396)
    摘要: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数据库平台,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牡荆苷通过铁死亡途径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多个数据库对牡荆苷的潜在靶点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相关靶点进行筛选,取交集后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牡荆苷–靶点–通路”网络并筛选关键核心靶点和通路。进一步对牡荆苷潜在靶点、铁死亡相关靶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靶点取交集,并筛选牡荆苷–铁死亡–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关键核心靶点。利用分子对接研究牡荆苷与各关键核心靶点间的结合机制。结果 牡荆苷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交集靶点共74个,筛选出肿瘤坏死因子(TNF)、淋巴细胞瘤-2(Bcl-2)、雌激素受体1(ESR1)等22个核心靶点,主要参与白细胞介素(IL)-17通路、脂质和动脉硬化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牡荆苷与各关键核心靶点主要以氢键、范德华力、π-π堆积等作用力产生稳定结合。结论 牡荆苷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及调控铁稳态平衡和氧化应激限制铁死亡等多种生理过程的协同作用来达到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
    9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心可舒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
    于钊瑞,王冠然
    2024, 39(5):1134-114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07
    [摘要](366) [HTML](0) [PDF 1.81 M](525)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心可舒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HERB、ETCM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检索心可舒片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TTD和DrugBank数据库获取高血压的相关靶点。筛选出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和STRING数据库分别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及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出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共获得心可舒片活性成分147个,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262个。心可舒片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活性成分为丹参醇A、香紫苏醇、三裂鼠尾草素等;核心靶点为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SRC)、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等。GO富集分析涉及238个生物学过程,41个细胞组分,81个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涉及131条信号通路,包括钙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及其受体(RAGE)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显示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之间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心可舒片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阿拉坦五味丸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何祥,唐给斯,山丹,莫希叶勒,吴双英
    2024, 39(5):1145-115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08
    [摘要](235) [HTML](0) [PDF 1.98 M](426)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阿拉坦五味丸治疗慢性胃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TCMSP、BATMAN-TCM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检索库确定阿拉坦五味丸活性成分,并从Swiss Targer Prediction、SEA、Pharm Mapper平台中预测活性成分相关靶点,在DisGeNET和GeneCard数据库中收集慢性胃炎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核心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应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4.2.6软件对阿拉坦五味丸的关键活性成分和PPI网络中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以评价其结合能力。结果 共获得阿拉坦五味丸活性成分30个,治疗慢性胃炎的核心靶点106个。分析PPI网络获知肿瘤坏死因子(TNF)、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IL)-6、蛋白激酶B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起主要作用。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对无机物的反应、磷酸化的正调控和细胞死亡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蛋白激酶活性、蛋白激酶结合和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等分子功能,膜筏、薄膜侧面、囊泡腔及受体复合物等细胞组分。KEGG通路分析主要涉及癌症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阿拉坦五味丸中五灵脂二萜酸、鞣花酸、槲皮素与关键靶点之间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 阿拉坦五味丸可能通过五灵脂二萜酸、鞣花酸、槲皮素等主要活性成分作用TNF、ALB、IL-6等靶点,可能通过参与癌症的发病途径、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低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有效治疗慢性胃炎。
    11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青风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杨熹予,杨舒然,张晋源,马浩天,王亦冰,赵振宇
    2024, 39(5):1155-116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09
    [摘要](347) [HTML](0) [PDF 1.58 M](522)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青风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青风藤的活性成分,并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其靶点。使用GeneCards、OMIM、DisGenet、TTD数据库获取与痛风性关节炎相关的靶点,通过维恩图找到两者的共同靶点,并将其输入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9.1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Tools分子对接和可视化处理。结果 获得青风藤6种有效活性成分,药物与疾病靶点交集后获得84个关键靶点,PPI显示核心靶点有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G(PPARG)、转录因子AP-1(JUN)、Toll样受体4(TLR4)、一氧化氮合酶2(NOS2)等。KEGG通路分析,可能涉及了癌症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Th17细胞分化、核因子κB(NF-κB)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青风藤的主要活性成分青藤碱、β-谷甾醇、拉兹马宁碱、乌心石环氧内脂、千金藤啶碱与关键蛋白PPARG、NOS2、PTGS2、TLR4表现出良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青风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特性,通过多途径来缓解炎症反应,对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的发作具有潜在的疗效。
    12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血平片治疗月经不调的作用机制
    王素芸,周朝忠,康兴东
    2024, 39(5):1163-116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10
    [摘要](415) [HTML](0) [PDF 1.35 M](375)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血平片治疗月经不调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血平片有效成分的活性靶点,GeneCard和Disgenet数据库检索与“irregular menstruation”相关的疾病靶点,筛选出交集靶点并输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pscape数据库分析并筛选出核心靶点,构建疾病–通路–靶点–化学成分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东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网络拓扑关系图筛选出了柚皮素、大黄酚、山柰酚、甲基异茜草素、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6个主要成分与丝苏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雌激素受体1(ES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6个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血平片活性成分大黄素、甲基异茜草素、山柰酚等与Akt1、TNF、SRC、ESR1、EGFR、PPARG均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血平片可通过多成分作用多靶点治疗月经不调。
    13  UPLC-Q-TOF-MS法鉴定五酯胶囊中化学成分和大鼠入血成分
    王磊,李嘉晨,刘洪庚,刘莹,孙悦,祝逸飞,王玉明
    2024, 39(5):1170-117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11
    [摘要](316) [HTML](0) [PDF 1.25 M](498)
    摘要:
    目的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技术对五酯胶囊中成分和大鼠入血成分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UPLC-Q-TOF-MS法对五酯胶囊成分组、给药组和空白组样品进行分析,通过MassLynx V4.1软件对所得图谱进行数据解析,对五酯胶囊中成分及其入血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鉴定出五酯胶囊中15个化合物,其中五味子甲素含量最高。大鼠血清中含有五酯胶囊2个原型成分五味子酯丁、长南酸,筛选得到代谢物8个,主要以I相代谢反应中的水解、氧化、去甲氧基化反应和II相代谢反应中的葡萄糖醛酸化结合为主。结论 建立了五酯胶囊中活性成分和代谢产物的鉴定方法,为五酯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4  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加权TOPSIS模型评价不同产地肺形草质量
    张立群,马诗瑜,冯恺,徐虹
    2024, 39(5):1176-118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12
    [摘要](307) [HTML](0) [PDF 1.56 M](340)
    摘要:
    目的 评价不同产地肺形草的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肺形草中马钱苷酸、莫诺苷、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素、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当药黄素、3,6,8-三羟基-1-甲基呫吨酮、山楂酸和熊果酸,对多指标成分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建立加权优劣解距离模型评估。结果 16批肺形草明显聚集为3类;马钱苷酸、莫诺苷、3,6,8-三羟基-1-甲基呫吨酮、熊果酸、当药黄素和芒果苷是影响肺形草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浙江和江苏产肺形草整体质量较好。结论 建立的方法控制模式简单、评价模型科学合理,可用于肺形草质量评价。
    15  CYP2D6基因多态性对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
    高柳柳,石亮,陈晨,梅艳,李梦婷,王俊,李思婵,庹亚莉,汪洋,辛莹莹
    2024, 39(5):1184-118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13
    [摘要](319) [HTML](0) [PDF 1.09 M](353)
    摘要:
    目的 考察CYP2D6基因多态性对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体内药物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5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的抽动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上午口服阿立哌唑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周后观察并记录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达稳态后采集血液样本,检测阿立哌唑、脱氢阿立哌唑血药浓度和CYP2D6基因多态性。结果 超快代谢型、快速代谢型和中速代谢型3组之间阿立哌唑的C/D值、YGTSS减分率、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YP2D6基因多态性能够显著影响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为实现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
    16  川蛭通络胶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李芳芳,李宇辉,王雅利,周丽丹
    2024, 39(5):1190-119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14
    [摘要](346) [HTML](0) [PDF 1.11 M](358)
    摘要:
    目的 探讨川蛭通络胶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20 mL与300 mL生理盐水混合,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川蛭通络胶囊,0.5 g/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0%,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显著下降,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下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细胞因子神经营养因子(NT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下降,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蛭通络胶囊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有良好效果,能增强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神经功能,保护血管内皮。
    17  脑血栓片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刘晨阳,宜晶晶,康佳,李金燕
    2024, 39(5):1195-119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15
    [摘要](221) [HTML](0) [PDF 1.13 M](406)
    摘要:
    目的 探讨脑血栓片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西安高新医院于2021年3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剂量为0.9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在治疗开始的前1 min先将10%的剂量以静脉推注的方式注入体内,剩余剂量则持续滴注60 min,治疗1次,溶栓完成后继续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脑血栓片,6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Barthe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而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改良Barthel评分及NIHSS评分改善情况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cy、IL-17、CR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cy、IL-17、CRP水平改善情况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各种切变速率下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种切变速率下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水平改善情况更加明显(P<0.05)。结论 脑血栓片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及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并能有效降低血清Hcy水平及机体的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18  女珍颗粒联合唑吡坦治疗围绝经期肝肾阴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袁昭宇,王宝亮
    2024, 39(5):1200-120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16
    [摘要](327) [HTML](0) [PDF 1.10 M](357)
    摘要:
    目的 探讨女珍颗粒联合唑吡坦治疗围绝经期肝肾阴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睡前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10 mg/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女珍颗粒,6 g/次,3次/d。两组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睡眠质量评定量表(SPIEGEL)评分和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OL)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脑胶质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激素皮质醇(COR)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IEGEL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QOL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DNF和5-HT水平明显升高,而COR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女珍颗粒联合唑吡坦治疗围绝经期肝肾阴虚型失眠症能促进深度睡眠,使炎性反应减弱,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19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杨婧,李萍,闫蕊
    2024, 39(5):1205-120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17
    [摘要](302) [HTML](0) [PDF 1.12 M](705)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6例。依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100 mg/次,2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2次/d。两组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6 min步行距离试验量表(6MWT)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N-端脑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和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3%,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P<0.05)。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疲倦、乏力、心慌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试验、ADL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NT-proBNP、sST2、SDC1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协同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衰症状,明显提升患者心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减弱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有效,值得借鉴应用。
    20  灵宝护心丹治疗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王海洋,杨侃,白翠萍,张晋玮,张志良,乔崇,范春晖
    2024, 39(5):1210-121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18
    [摘要](311) [HTML](0) [PDF 1.14 M](493)
    摘要:
    目的 观察研究灵宝护心丹治疗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6月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的原发性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二级预防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灵宝护心丹,4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QA)评分、运动平板结果和冠脉血流储备(CFR)。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71.05%,P<0.05)。治疗后,两组SAQ评分在各方面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平板总运动时间明显升高,而ST段最大压低程度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运动平板结果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FR指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冠脉血流储备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灵宝护心丹能够改善微血管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冠脉血流储备,增强运动耐量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1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唐媛媛,王磊,鲁大胜
    2024, 39(5):1216-122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19
    [摘要](270) [HTML](0) [PDF 1.11 M](333)
    摘要: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依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芪参益气滴丸,1袋/次,3次/d。两组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及磷酸肌酸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6 min步行距离试验量表(6MWT)、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酶中CK-MB、CK和LDH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和MMSE评分明显升高,而GRACE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6MWT、MMSE评分和GRACE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与非洛地平缓释片协同治疗,能较好的对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心肌供血能力增强,且有效改善运动耐受力、精神状态,降低预后风险。
    22  稳心颗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杨倩,张金令,张婉秋
    2024, 39(5):1221-122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20
    [摘要](439) [HTML](0) [PDF 1.18 M](365)
    摘要:
    目的 分析稳心颗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1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 mg/次,1次/d,连服7 d后按75 mg/次,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开水冲服稳心颗粒,1袋/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脏损伤标志物、超声心动图指标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33(IL-33)、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B型利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增加,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和左心房前后径(LAD)均显著降低(P<0.05);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AA、IL-33、Ang(1-7)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MACE发生率是5.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24%(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疗效及安全性较高,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保护,心肌损害及机体炎症程度明显减轻,心脏不良事件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3  屏风生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吴裕勇,张红媛,韦晓春,黄杏媚,张宏亮
    2024, 39(5):1227-123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21
    [摘要](349) [HTML](0) [PDF 1.13 M](334)
    摘要:
    目的 探讨屏风生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共计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屏风生脉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指标、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绞痛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93.33% vs 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85.00% vs 70.00%,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心绞痛症状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射血分数(EF)、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比治疗前大(P<0.05),治疗组的EF、CI、SV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水平比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的血清指标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屏风生脉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明显提高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降低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肌炎症损伤。
    24  稳心颗粒联合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王坤,霍燃,曹洪丽,王丹
    2024, 39(5):1232-123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22
    [摘要](236) [HTML](0) [PDF 1.06 M](377)
    摘要: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11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静脉推注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将5 mg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加入10 mL生理盐水,3 min内静脉推注,观察20 min,若病情未好转,重复注射直至转复后停止,每日剂量不超过5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开水冲服稳心颗粒,1袋/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发作和治疗情况、超声心电图检查和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发作频次、平均转复时间低于治疗前,30 min内转复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发作频次、平均转复时间低于对照组,30 min内转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短阵室速数、室性期前收缩数比治疗前小(P<0.05),且比对照组的短阵室速数、室性期前收缩数更小(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治疗前大,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比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患者的LVEF比对照组大,LVESV比对照组小(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可提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减轻发作频率,改善心功能。
    25  心脉通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杨慧芳,李枫,汪蛟龙
    2024, 39(5):1237-124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23
    [摘要](329) [HTML](0) [PDF 1.11 M](421)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脉通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6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脉通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治疗前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的HDL-C比对照组大,LDL-C、TG、TC比对照组小(P<0.05)。治疗后,两组的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PV)均比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的HCT、FIB、PV比对照组小(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显著减小,血清脂联素(ADPN)水平显著增大(P<0.05);治疗组的血清Hcy、VCAM-1水平比对照组小,血清ADPN水平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心脉通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可提高老年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降低炎症反应。
    26  喘舒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李杨,杨倩,肖志华,齐欣慈,张娇,赵月伟
    2024, 39(5):1242-124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24
    [摘要](412) [HTML](0) [PDF 1.13 M](338)
    摘要:
    目的 探讨喘舒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1月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症患者120例。依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气雾剂,1揿/次,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喘舒片,2片/次,3次/d;两组用药7 d观察治疗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哮喘控制试验评分(ACT)和哮喘生活质量评分量表(AQLQ)评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C反应蛋白(CRP)、呼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喘息、胸痛、气促等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AQLQ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ACT评分、AQL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VCAM-1、CRP、FeNO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FVC、FEV1、FEV1/FV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喘舒片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可极大改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症状,减弱机体内炎性反应,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27  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乳酸菌素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张静,崔健,马文军
    2024, 39(5):1247-125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25
    [摘要](297) [HTML](0) [PDF 1.05 M](620)
    摘要:
    目的 探讨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乳酸菌素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6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嚼服乳酸菌素片,患儿<5岁,0.4 g/次;患儿≥5岁,0.8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神曲消食口服液,患儿<5岁,5 mL/次;患儿≥5岁,10 mL/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中医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DDQL)评分及血清胃动素、神经肽Y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治疗后,治疗组食少纳呆、脘腹痞闷、脘腹胀痛的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DDQ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FDDQ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动素、神经肽Y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胃动素、神经肽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曲消食口服液联合乳酸菌素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儿的中医症状、生活质量及消化功能,并增加患儿食欲,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8  痛泻宁颗粒联合奥替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崔韶轩,付雅楠,李姣,孙小媚
    2024, 39(5):1252-125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26
    [摘要](417) [HTML](0) [PDF 1.12 M](333)
    摘要:
    目的 探讨痛泻宁颗粒联合奥替溴铵片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秦皇岛市北戴河医院收治8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奥替溴铵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痛泻宁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腹泻症状、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痛、腹泻、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频率评分、大便性状评分均比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患者排便频率评分、大便性状评分比对照组小(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趋化因子C-C-基元配体16(CCL-16)、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CCL-16、IL-17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1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DAO、D-LA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经痛泻宁颗粒联合奥替溴铵片治疗,疗效和症状改善效率明显提高,进一步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
    29  糖尿乐胶囊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张政赢,鞠阳,刘晓宁
    2024, 39(5):1257-126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27
    [摘要](326) [HTML](0) [PDF 1.07 M](306)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乐胶囊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吡格列酮片,2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口服糖尿乐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糖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00%,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多饮、多尿、乏力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糖指标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血清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NLR、KIM-1、NGA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乐胶囊联合盐酸吡格列酮片可提高2型糖尿病的疗效,促进症状好转,进一步降低血糖,有助于降低肾损伤。
    30  渴络欣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宋秋艳,桑艳红,李巧玲,史双伟
    2024, 39(5):1261-126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28
    [摘要](284) [HTML](0) [PDF 1.20 M](429)
    摘要:
    目的 探讨渴络欣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6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晨服培哚普利叔丁胺片,4 mg/d,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渴络欣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疗程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等]、相关量表[肾脏病生活质量量表1.3(KDQOL-SF 1.3)、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及血清血管生成抑制蛋白1(VASH-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2%(P<0.05)。治疗后,两组气短乏力积分、咽干口渴积分、肢体麻木积分、肢体麻木积分、腰膝酸软积分、畏寒肢冷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24 h UP、尿蛋白排泄率(UAER)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肾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DQOL-SF 1.3评分均显著增高,而DASS-21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KDQOL-SF 1.3评分和DASS-21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ASH-1、HMGB1、CXCL10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ASH-1、HMGB1、CXC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渴络欣胶囊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控制肾组织纤维化,在患者症状和负面情绪减轻、肾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获得更佳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1  司美格鲁肽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江雪莲,汪承武,孙美秀
    2024, 39(5):1267-127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29
    [摘要](273) [HTML](0) [PDF 1.11 M](368)
    摘要:
    目的 探讨司美格鲁肽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3年7月黄山首康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用药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4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0.25 mg/次,1次/周;28 d后,0.5 mg/次,1次/周。两组连续用药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好转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指数(HOMA-β)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2.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多尿、多饮、多食、体质量减少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HbA1c、FPG、餐后2 h PG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糖代谢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INS、HOMA-IR水平均显著降低,HOMA-β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FINS、HOMA-IR指标低于对照组,HOMA-β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司美格鲁肽和罗格列酮协同治疗2型糖尿病,可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有效调节糖代谢相关指标,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明显,值得借鉴与应用。
    32  云南白药胶囊联合肾上腺色腙治疗肺癌咯血的疗效观察
    焦帅,谢玉海,孙步伟,刘宁,夏丽,徐清华
    2024, 39(5):1272-127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30
    [摘要](274) [HTML](0) [PDF 1.08 M](431)
    摘要:
    目的 分析云南白药胶囊联合肾上腺色腙治疗肺癌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2021年10月—2023年9月住院的88例肺癌伴咯血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肾上腺色腙片,口服,5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胶囊,口服,0.5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咯血总量和止血时间及治疗前后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治疗组咯血总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SS-21中抑郁、焦虑、压力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DASS-21中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以治疗组显著更低(P<0.05)。两组SF-36评分(包括总分及生理、心理健康总分)均于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且SF-36中各领域总分及量表总评分均以治疗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云南白药胶囊联合肾上腺色腙治疗肺癌咯血的总体效果确切,能快速止血,有效减少咯血量,安全性较好,且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33  西黄丸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王志远,郝建军,李健
    2024, 39(5):1277-128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31
    [摘要](296) [HTML](0) [PDF 1.08 M](332)
    摘要:
    目的 探讨西黄丸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5 mg/(kg?d),持续时间90 min以上,1次/2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西黄丸,3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Karnofsky(KP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较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KPS、QO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KP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242(CA24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黄丸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34  金骨莲胶囊联合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治疗风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石锐,马乐,谢军,解达帅,石萍
    2024, 39(5):1281-128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32
    [摘要](246) [HTML](0) [PDF 1.12 M](319)
    摘要:
    目的 探讨金骨莲胶囊联合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治疗风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12.5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骨莲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8.00% vs 86.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及ESR、TNF-α、IL-6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骨莲胶囊联合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治疗风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均较高,能有效降低患者炎性水平,减轻关节疼痛及改善中医证候。
    35  金水宝胶囊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朱前方,朱再志,袁锦
    2024, 39(5):1285-128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33
    [摘要](388) [HTML](0) [PDF 1.14 M](527)
    摘要:
    目的 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对照组(74例)和治疗组(7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魏酸哌嗪片,100 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金水宝胶囊,6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中医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高凝状态指标、肾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78%(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疲倦乏力、颜面浮肿、腰脊酸痛改善时间更短(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栓素B2(TXB2)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TXB2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肌酐水平均降低,而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ysC、RBP、尿素氮、肌酐水平更低,eGFR水平更高(P<0.05)。结论 金水宝胶囊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以及肾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36  妇科断红饮胶囊联合氨甲苯酸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研究
    姜涛,邢清清,李永娇,孙海潮,常爱民
    2024, 39(5):1290-129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34
    [摘要](331) [HTML](0) [PDF 1.09 M](344)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断红饮胶囊联合氨甲苯酸治疗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9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氨甲苯酸片,0.5 g/次,3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妇科断红饮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用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及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黄体生成素(LH)、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2、FSH、P、LH、IL-6、NO和TNF-α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而血清因子VEGF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妇科断红饮胶囊与氨甲苯酸协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转好性激素水平,显著降低机体炎性反应。
    37  生肌愈皮软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体表慢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王阳,刘铁成,李为朋,张鹏东
    2024, 39(5):1294-129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35
    [摘要](336) [HTML](0) [PDF 1.10 M](380)
    摘要:
    目的 探讨生肌愈皮软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治疗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唐山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溃疡创面患者98例,依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每次300 IU/cm2,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生肌愈皮软膏,1次/d。两组患者用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7%,明显高于对照组(81.63%,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明显降低,而QOL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VAS和QOL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MMP-9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而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肌愈皮软膏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协同治疗,能对溃疡创面患者症状较好改善,创面疼痛程度减轻,生活质量提升明显。
    38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
    刘彬彬,苗海霞
    2024, 39(5):1299-130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36
    [摘要](299) [HTML](0) [PDF 1.04 M](313)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盘状红斑狼疮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对照组于早饭后、晚餐后涂抹曲安奈德口腔软膏,0.4 g/次,2次/d,涂抹后1 h内禁食禁饮。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饭后口服雷公藤多苷片,1~1.5 mg/kg,3次/d。两组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观疼痛程度、病灶面积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比治疗前小,病损面积显著缩小(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小,治疗组病损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骨桥蛋白(OPN)、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OPN、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可提高盘状红斑狼疮的疗效,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和缩小病损面积,减轻炎症反应。
    39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研究
    王海蔧,孙燕
    2024, 39(5):1303-130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37
    [摘要](328) [HTML](0) [PDF 1.06 M](498)
    摘要:
    目的 分析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7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昔洛韦,15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至1 mg/mL后滴注1 h以上,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10 mL/次,含3 min后吐出,2次/d,于早晚刷牙后含漱。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表现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饮食行为问卷(MBQ)、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中文版(CSHQ)评分、全血淋巴细胞数(LYMP#)和血清前白蛋白(PAB)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29%(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烦躁哭闹、拒食、疼痛流涎、疱疹及溃疡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BQ、CSHQ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MBQ、CSH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LYMP#均显著降低,而血清PAB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LYMP#和血清PAB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具有较佳的安全性及疗效,能迅速缓解患儿临床表现,减轻病毒感染程度,促进饮食、睡眠及预后改善。
    40  基于FAERS数据库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与脂质体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研究
    李文萍,袁宾彬,王爱兰
    2024, 39(5):1308-131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38
    [摘要](365) [HTML](0) [PDF 1.19 M](390)
    摘要: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分析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AmB-D)与两性霉素B脂质体(L-AmB)的风险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FAERS数据库提取AmB-D和L-AmB 2004年第1季度—2023年第4季度的不良事件报告,并导入SAS 9.4软件中进行数据清理与分析,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R)、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综合标准(MHRA)及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进行不良事件信号挖掘。结果 分别检索到AmB-D与L-AmB的药品不良事件报告1 308、4 304份。AmB-D与L-AmB发生频次最多的不良反应均为低钾血症和急性肾损伤。AmB-D与L-AmB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不良事件报告比例接近,提示临床可能低估了脂质体的肾毒性。并挖掘到AmB-D较强的可疑不良事件信号为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白质病变;L-AmB的可疑信号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β2微球蛋白升高、脾损害和血管内溶血,说明书中未注明,应予以重视。结论 AmB-D与L-AmB可疑不良事件信号的挖掘,大多数与说明书记录的一致,但仍发现新的信号,需积极监测。
    41  基于FAERS数据库挖掘曲拉西利的不良事件及分析
    叶鸣,朱和平,汪江涛,蒋慧莲
    2024, 39(5):1314-131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39
    [摘要](254) [HTML](0) [PDF 1.30 M](320)
    摘要:
    目的 基于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收集曲拉西利的不良事件报告,挖掘新的严重的不良事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获取FAERS中2004年第1季度—2023年第4季度曲拉西利相关的不良事件报告,采取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PRR)、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法与多项式伽马泊松分布缩减法(MGPS)联用对不良事件报告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 共获得与曲拉西利相关的不良事件报告457例次,在已知性别、年龄或地区的不良事件报告中,男女比例相近,45~65岁不良事件报告数占比最大。曲拉西利的不良事件报告涉及19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包括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精神类疾病等,阳性信号主要包括超说明书使用、骨髓抑制呼吸困难、体力状态下降等。结论 曲拉西利不良事件信号有效与说明书基本一致,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潜在曲拉西利信号,如焦虑、心境抑郁、神经紧张不安等,值得临床关注。
    42  2020—2023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王燕,黄志雄
    2024, 39(5):1319-132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40
    [摘要](284) [HTML](0) [PDF 1.61 M](389)
    摘要:
    目的 分析2020—2023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和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相关用药信息,对品种数、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品排序比(B/A)等指标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020—2023年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呈波动态势,总销售金额和总DDDs逐年增长,30种药物的DDC下降。贝伐珠单抗、奥希替尼和曲妥珠单抗的销售金额均位居前3位。信迪利单抗的DDDs增长速度最快,在2023年排名升至第1位,DDC值从2020年270.76降至2023年的102.86,连续4年B/A≥1。奥希替尼和阿美替尼的临床使用频率明显增加,2023年DDDs分别排名第2、3位。伊马替尼和吉非替尼使用频率较高、DDC值低,B/A在4年内均大于2,同步性好,利用度高。结论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量逐渐增加,药品价格下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及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
    43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应用合理性评价
    师冕,张鹏程
    2024, 39(5):1327-133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41
    [摘要](317) [HTML](0) [PDF 1.26 M](441)
    摘要:
    目的 建立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细则,基于加权TOPSIS法对临床上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的合理性情况进行评价,为促进其在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说明书、指南、共识以及相关文献为依据,制定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细则,采用加权TOPSIS法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23年1-12月228份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病历进行评价。结果 228份病历中,合理病历(Ci≥0.8)有65例(28.51%),基本合理(0.6≤Ci<0.8)有125例(54.82%),不合理病历(Ci<0.6)有38例(16.67%)。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疗程91例(39.91%)、滴注速度78例(34.21%)、相互作用52例(22.81%)、超医保限制适应证47例(20.61%)、超适应证31例(13.60%)、用药监护28例(12.28%)和用药前评估25例(10.96%)。结论 基于加权TOPSIS法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合理性评价办法操作简单,具有可行性,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合理。结果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临床使用较为不合理,医院需加强干预,以期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44  药学研制现场核查的问题分析和建议
    宋波,黄莺,周萌萌,胡小娟,石娟,郑啸,翟铁伟
    2024, 39(5):1332-133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42
    [摘要](487) [HTML](0) [PDF 903.51 K](987)
    摘要:
    药学研制现场核查主要是对药学研制情况开展的核查工作。近年来药品注册研制现场核查发现,药学研制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真实性、一致性、数据可靠性、技术转移问题,因此建议药品研制单位进行规范性建设,建立与研制行为相匹配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数据可靠性管理,构建完善的技术转移过程。分析了药学研制现场核查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为药学研制工作规范化提供参考。
    45  中药活性成分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渝,张恒,王华庆,王辉
    2024, 39(5):1337-134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43
    [摘要](264) [HTML](0) [PDF 1.02 M](440)
    摘要: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与癌症有密切关系,抑制mTOR通路可以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许多mTOR抑制剂被开发用于癌症的治疗。一些中药活性成分如蒽醌类、生物碱类、萜类、多糖类、黄酮类、多酚类成分可以通过抑制mTOR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自噬、阻断细胞周期发挥抗肿瘤作用。总结了中药活性成分抑制mTOR通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明确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46  植物多糖抗乳腺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紫焰,李倩倩,张翠香,陈贵元
    2024, 39(5):1343-134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44
    [摘要](335) [HTML](0) [PDF 1.06 M](460)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治疗乳腺癌的大多数药物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植物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免疫调节、抗氧化等途径抗乳腺癌。综述了植物多糖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植物多糖开发抗乳腺癌新药提供参考。
    47  血小板高反应性的遗传因素及其药物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张峰森,王芳,甄媛媛,夏一淼,李晶,何春远,袁宏中,王法财
    2024, 39(5):1348-135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45
    [摘要](499) [HTML](0) [PDF 1.13 M](551)
    摘要:
    抗血小板药物是目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但易发生氯吡格雷抵抗、阿司匹林抵抗,而它们同属于抗凝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范畴。遗传因素对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至关重要。目前对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治疗策略主要以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包括替格瑞洛、αIIbβ3拮抗剂、中药。总结了血小板高反应性的遗传因素和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48  β-榄香烯治疗结直肠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孙清秀,蒲凤华
    2024, 39(5):1354-135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46
    [摘要](276) [HTML](0) [PDF 1.09 M](402)
    摘要:
    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药物治疗可延长生存期,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β-榄香烯是从温郁金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逆转肿瘤药物耐药、联合化疗增效减毒、同步放疗增敏、改善免疫功能。综述了β-榄香烯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β-榄香烯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参考。
    49  大黄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蔡箫杨,张丽敏,肖寒
    2024, 39(5):1360-136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47
    [摘要](372) [HTML](0) [PDF 1.07 M](412)
    摘要: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和病理基础。大黄素是从大黄、虎杖中获得的蒽醌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大黄素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脂质代谢、阻止血管平滑肌增殖、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多种途径对动脉粥样硬化发挥防治作用。综述了大黄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大黄素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50  丹参酮ⅡA防治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夏晓晓,黄耀凯,李中琼
    2024, 39(5):1365-137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5.048
    [摘要](277) [HTML](0) [PDF 1.02 M](371)
    摘要:
    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细胞去分化、软骨退化和软骨缺损为特征的致残性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临床治疗以延缓病情为主。丹参酮ⅡA是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软骨组织以防治骨性关节炎。综述了丹参酮ⅡA防治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总结其作用机制,为丹参酮ⅡA临床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