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9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4, 39(2):0-0.
    [摘要](118) [HTML](0) [PDF 3.38 M](730)
    摘要:
    2  目录
    2024, 39(2):0-0.
    [摘要](126) [HTML](0) [PDF 679.06 K](999)
    摘要:
    3  补肺活血胶囊对小鼠肺纤维化作用及机制
    李鹏,刘怡,王凤婵,赵国静,韩萍,周佩夏,叶海燕,王坤,胡海波,陆学超
    2024, 39(2):273-28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01
    [摘要](469) [HTML](0) [PDF 1.64 M](808)
    摘要:
    目的 探究补肺活血胶囊对小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9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LRP3抑制剂(MCC950,10 mg/kg)组、补肺活血胶囊(0.32、0.63、1.62 g/kg、)组,每组15只小鼠。通过对小鼠气管内单次注射2.5 mg/kg的博来霉素来诱导肺纤维化,对照组小鼠接受单次气管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造模成功后第1天开始给药,持续给药21 d。统计小鼠每天的存活率和体质量,采集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并测定总细胞与总蛋白,测定小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与羟脯氨酸(HYP);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qRT-PCR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波形蛋白(Vim)、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相关蛋白以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相关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ature-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mature-白细胞介素(IL)-1β、mature-IL-18]表达。结果 相较于模型组,MCC950与补肺活血胶囊干预后肺纤维化小鼠存活率明显提高,体质量明显增加,肺组织W/D、BALF总细胞与总蛋白、HY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0.01);肺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肺组织上皮细胞标志物E-cad 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间质细胞标志物Vimα-SMA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降,NLRP3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0.01)。结论 补肺活血胶囊能通过抑制NLRP3通路介导的EMT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程度。
    4  基于AMPK/ULK1介导的自噬探讨牡荆素对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袁东杰,李艳峰,卢振民
    2024, 39(2):281-28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02
    [摘要](470) [HTML](0) [PDF 1.65 M](853)
    摘要:
    目的 探究牡荆素对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将BALB/c裸鼠通过左侧前肢腋窝下接种CNE-2细胞构建鼻咽癌裸鼠成瘤模型,待模型构建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牡荆素组(5、10 mg/kg)、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组(AICAR,200 mg/kg)、牡荆素+AMPK抑制剂组(Compound C,20 mg/kg),每组各10只。牡荆素组分别按照相应剂量ig;AICAR组ip 200 mg/kg AICAR;牡荆素+Compound C组采取ig 10 mg/kg牡荆素的同时ip 20 mg/kg Compound C,以上各组连续给药21 d。给药结束后测定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II、泛素结合蛋白(p6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肿瘤组织LC3-II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Casapse-3蛋白及AMPK/UNC-51样激酶1(ULK1)通路相关蛋白相对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牡荆素各剂量组、AICAR组肿瘤生长缓慢,肿瘤体积和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肿瘤细胞凋亡率,Caspase-3、LC3-II、Bax/Bcl-2、p-AMPK/AMPK、p-ULK1/ULK1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牡荆素10 mg/kg组相比,牡荆素+Compound C组肿瘤生长良好,肿瘤体积和质量均增加(P<0.05),肿瘤细胞凋亡率,Caspase-3、LC3-II、Bax/Bcl-2、p-AMPK/AMPK、P-ULK1/ULK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6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牡荆素能够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制与激活AMPK/ULK1通路介导的自噬,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5  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线粒体自噬、NLRP3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的影响
    康艳慧,穆萍萍,张海雷
    2024, 39(2):290-29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03
    [摘要](481) [HTML](0) [PDF 1.30 M](920)
    摘要:
    目的 探究雷公藤甲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线粒体自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化和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 将FLSs细胞和类风湿关节炎FLSs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FLSs细胞采用0、10、20、40 ng/mL雷公藤甲素进行处理。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LC3B、p62、PHB2、NLRP3的蛋白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焦亡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焦亡相关蛋白GSDMD和GSDMD-N表达。结果 采用10、20、40 ng/mL雷公藤甲素处理类风湿关节炎FLSs后,雷公藤甲素各剂量组均能显著减弱类风湿关节炎FLSs细胞的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LC3B的表达,上调p62和PHB2的表达;NLRP3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IL-1β和IL-18水平显著降低;细胞焦亡率显著降低;GSDMD蛋白表达显著上升,GSDMD-N蛋白表达下降(P<0.05、0.01、0.001),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雷公藤甲素能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NLRP3炎症小体激活和细胞焦亡,抑制细胞炎症反应。
    6  壬二酸和水杨酸对痤疮丙酸杆菌诱导的细胞炎症因子及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
    宋莎莎,王永芳,陈毅,李新宇
    2024, 39(2):296-30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04
    [摘要](503) [HTML](0) [PDF 1.68 M](1331)
    摘要:
    目的 探讨壬二酸和水杨酸对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诱导的炎症因子及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人单核细胞THP-1增殖活力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8、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壬二酸、水杨酸与TLR4蛋白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并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和荧光强度分析验证其对HaCaT细胞表面TLR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经不同浓度的壬二酸或水杨酸处理48 h后,在HaCaT细胞实验中,壬二酸的最大实验质量浓度为62.50 μg/mL,水杨酸为31.25 μg/mL;THP-1细胞实验中壬二酸的最大实验质量浓度为1 000.00 μg/mL,水杨酸为500.00 μg/mL。壬二酸和水杨酸对P. acnes胞壁成分肽聚糖(PGN)+脂磷壁酸(LTA)或热灭活P. acnes诱导后HaCaT细胞产生IL-8以及对佛波酯(PMA)+细菌脂多糖(LPS)或热灭活P. acnes诱导后的THP-1细胞产生IL-1β和TNF-α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壬二酸、水杨酸均能与TLR4蛋白受体有效地结合。与对照组相比,PGN+LTA或热灭活P. acnes刺激后HaCaT细胞表面TLR4荧光强度明显增高(P<0.01),经62.50 μg/mL壬二酸预处理后PGN+LTA刺激的HaCaT细胞表面TLR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31.25 μg/mL水杨酸预处理后能明显降低热灭活P. acnes诱导的细胞表面TLR4蛋白表达(P<0.05)。结论 壬二酸和水杨酸能抑制P. acnes引起的角质形成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促炎因子的产生,同时还能减少角质形成细胞表面TLR4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痤疮的作用。
    7  虚拟筛选荭草素和异荭草素降血糖靶点和体外活性评价
    赵晨颖,韩雪,贺一凡,史海龙,王斌,卫昊,史永恒,刘继平
    2024, 39(2):304-30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05
    [摘要](329) [HTML](0) [PDF 1.25 M](861)
    摘要:
    目的 研究荭草素和异荭草素降血糖的靶点及其体外活性。方法 从蛋白质数据库(www.rcsb.org)获取糖尿病相关靶点蛋白结构,利用虚拟分子对接打分评价荭草素和异荭草素与糖尿病相关靶点的结合强弱;基于分子对接的结果,采用荧光标记的1-脱氧葡萄糖(1-NBDG)、4-硝基苯基-α-D-葡萄糖苷PNDG(PNPG)、对硝基苯酚磷酸酯(pNPP)作为底物对荭草素和异荭草素进行体外抑制α-葡萄糖糖苷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活性评价。结果 荭草素与α-葡萄糖苷酶、SGLT2、和PTP1B的分子对接得分分别为-5.67、-9.32、-4.75,异荭草素与α-葡萄糖苷酶、SGLT2和PTP1B的分子对接得分分别为-5.34、-8.63、-4.93,而阳性对照药与靶标的分子对接打分依次是-5.58、-9.79、-9.28。体外实验显示,荭草素对α-葡萄糖苷酶、SGLT2、PTP1B的抑制率依次是(16.7±5.8)%、(15.4±1.2)%、(3.0±0.5)%,异荭草素对α-葡萄糖苷酶、SGLT2、PTP1B的抑制率依次是(11.8±3.8)%、(9.4±1.1)%、(-3.8±0.6)%,而阳性对照对α-葡萄糖苷酶、SGLT2、PTP1B的抑制率依次为(63.7±5.8)%、(92.7±8.8)%、(73.4±8.3)%。结论 荭草素和异荭草素对SGLT2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对PTP1B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且荭草素的体外活性略强于异荭草素,荭草素有可能作为一类具有双靶点作用的降血糖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8  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探究千层纸素A抗宫颈癌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王珏
    2024, 39(2):309-31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06
    [摘要](354) [HTML](0) [PDF 1.93 M](835)
    摘要:
    目的 探讨千层纸素A抑制宫颈癌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在GEO和TCGA数据集中分析SHC SH2结构域结合蛋白1(SHCBP1)在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表达的差异;通过MTT实验验证千层纸素A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对千层纸素A与SHCBP1之间关系进行研究,运用分子模拟对接评估千层纸素A与SHCBP1蛋白的对接效果;Linkedomics分析宫颈癌患者中SHCBP1的共表达基因;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相关共表达基因的潜在机制;CIBERSORT法分析SHCBP1与宫颈癌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TISIDB数据库分析SHCBP1与免疫检查点的关系。结果 GEO数据库及TCGA数据库的分析结果得出,SHCBP1在宫颈癌患者中显著高表达;MTT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千层纸素A在10 μmol/L即对HeLa细胞增殖和SHCBP1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千层纸素A与SHCBP1具有较好的结合势能;TISIDB数据库的研究及CIBERSORT法对GEO数据集的分析结果得出,SHCBP1参与了宫颈癌细胞的免疫浸润;SHCBP1及其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炎症相关途径中。结论 千层纸素A通过抑制SHCBP1介导的免疫浸润来抑制宫颈癌的生长,这可能在宫颈癌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9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白藜芦醇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作用机制
    吴成宪,王益,刘赋斌
    2024, 39(2):317-32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07
    [摘要](359) [HTML](0) [PDF 1.68 M](937)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藜芦醇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Target Net数据库预测白藜芦醇的潜在作用靶点;检索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取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靶点信息;通过Venny图得到白藜芦醇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Cytoscape建立“药物–靶点–通路”网络探究白藜芦醇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明确白藜芦醇与关键靶点的作用机制。结果 预测得到白藜芦醇靶点496个,筛选、去重得到疾病靶点1 018个,最后得到交集靶点48个。排名前10位的关键靶点分别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B淋巴细胞瘤-2(Bcl-2)、趋化因子C-X-C-基元受体4(CXCR4)、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B类成员1(HSP90AB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酪氨酸激酶受体(KDR)、雌激素受体α(ESR1)。GO和KEGG富集分析主要指向磷代谢过程、细胞迁移等功能,参与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癌症中的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低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与关键靶点对接结合能均小于0。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通过TNF、Bcl-2、CXCR4、EGFR等多个靶点,从而调节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来发挥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作用。
    1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西黄丸治疗宫颈癌的作用机制
    邓鸿飞,杨自力,罗毅
    2024, 39(2):325-33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08
    [摘要](469) [HTML](0) [PDF 2.25 M](925)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西黄丸治疗宫颈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TCMSP、BATMAN-TCM数据库,并筛选西黄丸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OMIM、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宫颈癌的疾病靶点,合并去重后,与西黄丸获得的有效成分靶点取交集。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进行可视化,并采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Vina、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西黄丸70个主要活性成分,包括表雄酮、槲皮素、雄甾酮等。与宫颈癌相关的靶点有116个,核心靶点有肿瘤蛋白P53(TP5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IL)-6、原癌基因(MYC)、转录因子AP-1(JUN)、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IL-1B、肿瘤坏死因子(TNF)、雌激素受体1(ESR1)、B淋巴细胞2(Bcl-2)、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等。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西黄丸治疗宫颈癌的重要通路有IL-17、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p53、HIF-1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西黄丸的主要成分与核心靶点有良好的对接效果。结论 西黄丸主要通过调节IL-17、TNF、PI3K/Akt、p53,HIF-1等信号通路治疗宫颈癌。
    11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析厚朴三物汤治疗便秘的机制研究
    康蕾,梁磊,洪关婷,王一琼,莘莉琼,杨勇军
    2024, 39(2):335-34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09
    [摘要](579) [HTML](0) [PDF 1.93 M](882)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析厚朴三物汤治疗便秘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库平台筛选厚朴三物汤中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TTD、PharmGkb、DrugBank数据库搜集便秘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潜在作用靶点”网络图;再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使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进一步验证化合物与靶点能在稳定结合。结果 获得厚朴三物汤治疗便秘的相关活性成有分芦荟大黄素、木犀草素、柚皮素等。经过CytoNCA进行拓扑分析,进一步筛选其核心靶点有白细胞介素(IL)1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3(MAPK3)、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肿瘤蛋白P53(TP53)等。GO富集分析共得生物学过程(BP)2 008条、细胞组成(CC)67条、分子功能(MF)123条,KEGG通路有153条。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厚朴三物汤有效成分与其作用靶点稳定结合。结论 厚朴三物汤是通过多条通路、多种成分、多个靶点治疗便秘。
    12  布瓦西坦片在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徐满,秦月雯,赖健明,曾洁萍,程玲
    2024, 39(2):342-34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10
    [摘要](556) [HTML](0) [PDF 1.32 M](987)
    摘要:
    目的 研究布瓦西坦片在空腹和餐后给药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单剂量、随机、开放、两周期、交叉试验设计,空腹和餐后组28例受试者最终入组,分别单次给予布瓦西坦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50 mg即1片,用240 mL温水送服。采用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样本中布瓦西坦,使用Phoenix WinNonlin 8.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布瓦西坦片两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AUC0-tCmax)几何均值均在生物等效性80.00%~125.00%。结论 布瓦西坦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在健康受试者空腹和餐后给药状态下具有生物等效性。
    13  HPLC法测定鲑降钙素鼻用喷雾剂中有关物质
    邢文静,伏圣青,韩晓捷
    2024, 39(2):348-35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11
    [摘要](351) [HTML](0) [PDF 1.05 M](946)
    摘要:
    目的 建立测定鲑降钙素鼻用喷雾剂中有关物质的HPLC方法。方法 使用Macherey-Nagel Nucleosil 100-5 C18AB色谱柱(250 mm×4.0 mm,5 μm);以0.04 mol/L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用磷酸调pH 2.5)–乙腈(9∶1)为流动相A,以0.04 mol/L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用磷酸调pH 2.5)–乙腈(4∶6)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0 μL;柱温为65 ℃;样品室温度:10 ℃。按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计算降钙素C、N-乙酰半胱氨酰鲑降钙素(杂质A)、9-D-亮氨酸鲑降钙素(杂质B)、去-22-酪氨酸鲑降钙素(杂质C)。结果 降钙素C和鲑降钙素杂质A、B、C在0.20~7.5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98.9%、100.5%、99.7%,RSD值分别为1.6%、1.5%、1.0%、1.1%。杂质A、B、C的校正因子均超出0.90~1.10。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鲑降钙素鼻用喷雾剂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14  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醋酸钙颗粒中钙离子
    葛薇薇,吴珺,朱静
    2024, 39(2):353-35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12
    [摘要](232) [HTML](0) [PDF 955.62 K](763)
    摘要:
    目的 建立采用抑制电导离子色谱法测定醋酸钙颗粒中钙离子的方法。方法 采用Dionex IonPacTM CS12A色谱柱(250 mm×4 mm),Dionex IonPacTM CG12A保护柱(50 mm×4 mm),以0.02 mol/L甲烷磺酸溶液为洗脱液,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 ℃,检测池温度35 ℃,电导检测器,抑制器为Dionex CDRS 600 4 mm,电流值59 mA,进样体积为25 μL。结果 钙在0.002~6.0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4.6%,RSD值为1.8%。结论 方法简单、专属性高、准确可靠,能够有效地控制醋酸钙颗粒中钙离子。
    15  血脂康胶囊联合曲克芦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韩娟,宋彦,李旭,韩悦,张辉
    2024, 39(2):357-36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13
    [摘要](349) [HTML](0) [PDF 1.11 M](926)
    摘要:
    目的 探讨血脂康胶囊与曲克芦丁联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曲克芦丁注射液,360 mg加入生理盐水150 mL,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血脂康胶囊,2粒/次,2次/d。两组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指数(Barthel)、脑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因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管间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肢体无力、肢体麻木感、头痛、眩晕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而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Barthel指数和NIHS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P-PLA2、HMGB1、ox-LDL、VCAM-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曲克芦丁与血脂康胶囊协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恢复脑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16  全天麻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吴俏丽,郭金薪,金国芳,黄晓刚,胡双双
    2024, 39(2):362-36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14
    [摘要](565) [HTML](0) [PDF 1.16 M](920)
    摘要:
    目的 探讨全天麻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4月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收治的88例偏头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全天麻胶囊,6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偏头痛症状、脑部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V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部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脑部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9(MMP-9)水平显著降低,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P)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SP、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天麻胶囊联合尼莫地平片可提高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脑部血流动力学水平和血清因子水平。
    17  精乌胶囊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胡亚丹,周芳,张德德,马湘玉,陈博,蒋进枝,刘玲
    2024, 39(2):367-37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15
    [摘要](396) [HTML](0) [PDF 1.12 M](860)
    摘要:
    目的 探讨精乌胶囊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128例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患者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1 mg/次,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精乌胶囊,6粒/次,3次/d。两组连服药3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D2(PGD2)、5-羟色胺(5-HT)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3%,明显高于对照组(84.38%,P<0.05)。治疗后,治疗组入睡困难、睡眠较浅、容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睡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因子IL-1β和TNF-α明显降低,而PGD2和5-H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因子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药物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7%,明显高于治疗组(4.69%,P<0.05)。结论 艾司唑仑与精乌胶囊协同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失眠症状,有效减弱失眠相关因子水平,明显提升睡眠质量。
    18  宣肺止嗽合剂联合头孢地尼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杨艺宁,董新颖,李永库
    2024, 39(2):372-37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16
    [摘要](417) [HTML](0) [PDF 1.09 M](1019)
    摘要:
    目的 探讨宣肺止嗽合剂联合头孢地尼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头孢地尼分散片,100 mg/次,3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宣肺止嗽合剂,20 mL/次,3次/d。两组连续服药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NF-γ)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温、WBC、IL-6、PCT、CRP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头孢地尼与宣肺止嗽合剂协同治疗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改善患者体温及症状,并能有效减弱上呼吸道炎性反应状态。
    19  丙卡特罗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贾要丽
    2024, 39(2):377-38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17
    [摘要](339) [HTML](0) [PDF 1.09 M](1005)
    摘要:
    目的 探讨丙卡特罗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8月呼吸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多索茶碱注射液,30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颗粒,50 μg/次,3次/d;两组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4.38%,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ys-LTs、Eotaxin、IL-6、PDGF-BB水平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卡特罗与多索茶碱协同治疗,可有效改善哮喘发作期症状,增强哮喘控制能力,降低局部炎性因子含量。
    20  百咳宁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王海燕,张腾腾,段晨初,甄立娜,张中平
    2024, 39(2):382-38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18
    [摘要](474) [HTML](0) [PDF 1.07 M](843)
    摘要:
    目的 探讨百咳宁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L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2 mL生理盐水混合,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百咳宁颗粒,患儿年龄≤1岁,1袋/次;1岁<年龄≤3岁,1.5袋/次;年龄>3岁,2袋/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潮气呼吸肺功能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公斤体质量潮气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公斤体质量潮气量、达峰容积比、达峰时间比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7、IL-6、CR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血清IL-17、IL-6、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是4.08%、8.1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百咳宁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儿的潮气呼吸肺功能及呼吸道炎症反应,该方案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百日咳综合征的选择之一。
    21  杏贝止咳颗粒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张文,房红娟,童仁香,陈倩,徐文付
    2024, 39(2):387-39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19
    [摘要](443) [HTML](0) [PDF 1.20 M](964)
    摘要:
    目的 观察杏贝止咳颗粒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3年8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共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第1、2天剂量是1.5 mg/kg,1次/d;第3天剂量改成1 mg/kg,之后1周内根据患儿病情逐渐降低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杏贝止咳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儿均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β水平。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患儿肺部湿啰音和喘息消失时间以及咳嗽缓解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FVC、FEV1、PEF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增加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D4水平明显增加,而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6和IL-1β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杏贝止咳颗粒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显著,能显著缩短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免疫紊乱,减轻炎症反应。
    22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研究
    郭艳霞,李洪娜,左艳芳,沈丹华,王荣,杨秀平
    2024, 39(2):392-39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20
    [摘要](553) [HTML](0) [PDF 1.17 M](781)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3.375 g/次加入生理盐水100 mL,1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小儿肺咳颗粒,1袋/次,3次/d。两组用药7 d观察疗效。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水平,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部啰音、发热、气促、咳嗽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WBC、NE、LDH、PCT、TNF-α、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1%,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P<0.05)。结论 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改善肺炎咳嗽、发热等症状,显著恢复肝功能,明显减弱肺部炎性反应。
    23  清宣止咳颗粒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李沛珊,刘莹
    2024, 39(2):397-40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21
    [摘要](573) [HTML](0) [PDF 1.12 M](897)
    摘要:
    目的 探讨清宣止咳颗粒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9月在天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2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儿童按照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包括4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每日剂量2 mg/k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清宣止咳颗粒,4~6岁3/4袋/次,7岁及以上1袋/次,3次/d。两组儿童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肺部症状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痰鸣音、喘息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潮气量、达峰时间比、用力肺活量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潮气量、达峰时间比、用力肺活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肺部超声评分(LUS)比治疗前小(P<0.05),且治疗组LUS评分比对照组更小(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5(IL-25)、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CRP、IL-25、TIM-3、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宣止咳颗粒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提高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提高肺功能,降低临床症状、肺部症状和炎症程度。
    24  精苓合剂联合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观察
    沈耀红,陈碧莹,臧亚勤
    2024, 39(2):402-40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22
    [摘要](375) [HTML](0) [PDF 1.14 M](863)
    摘要:
    目的 探讨精苓合剂联合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门诊诊治的8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初始剂量18 mg/次,疗效欠佳者增加剂量18 mg至每日剂量36 mg,1次/d,温开水整片送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精苓合剂,6岁<患儿≤9岁,6~9 mL/次;9岁<患儿≤12岁,10 mL/次;均为2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核心症状好转时间及治疗前后Swanson, Nolan and Pelham父母评定量表(SNAP)-Ⅳ、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儿童困难问卷(QCD)、Weiss功能缺陷量表(父母版)(WFIRS-P)、长处和困难问卷(SDQ)、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45%,较对照组的81.82%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多动、注意缺陷、冲动的好转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注意缺陷评分、多动-冲动评分、对立违抗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SNAP-Ⅳ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SQ、WFIRS-P、SDQ、CBCL评分均显著降低,而QCD评分则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治疗组PSQ、WFIRS-P、SDQ、CBCL、QCD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苓合剂联合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总体疗效确切,能有效加快患儿核心症状好转,减轻功能损害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5  龙七胃康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研究
    赵阳,刘景华,张天
    2024, 39(2):407-41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23
    [摘要](306) [HTML](0) [PDF 1.10 M](899)
    摘要:
    目的 探讨龙七胃康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龙七胃康片,3片/次,3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情况、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胃泌素、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后,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87.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1%(P<0.05)。治疗组腹痛、反酸、嗳气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CRP、IL-17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明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胃泌素、CRP、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龙七胃康片联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胃溃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机体的胃肠激素及炎症指标水平,且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26  安络化纤丸联合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张倩落,马赟,杨国祥,王宏利,贾庶捷
    2024, 39(2):412-41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24
    [摘要](305) [HTML](0) [PDF 1.21 M](993)
    摘要:
    目的 探讨安络化纤丸联合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2月西安市第八医院收治的16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硫普罗宁,每次将0.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充分稀释后给药,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安络化纤丸,6 g/次,2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谷草转氨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评分、肝脏硬度测量(LSM)值、肝/脾CT值比值及血清肝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N端肽(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黏连蛋白(LN)]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17(IL-17)、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1%(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LT、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而A/G均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PRI评分、LSM值均显著降低,肝/脾CT值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Ⅲ、HA、Ⅳ-C、L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MGB1、IL-17、sP-selectin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HMGB1、IL-17、sP-select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络化纤丸联合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抑制机体慢性炎症及肝硬化进程,且安全性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27  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刘莉莉,刘翠莹,唐艳艳
    2024, 39(2):418-42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25
    [摘要](522) [HTML](0) [PDF 1.10 M](970)
    摘要:
    目的 探讨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兴安盟人民医院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1次/d,随每日最大一餐给药。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桑枝总生物碱片,1片/次,3次/d,嚼碎后与第一口或前几口食物一起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血糖波动指标和胰岛素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81.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FPG、2 h PG、HbAlc、SDBG、MODD、MAGE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FINS、HOMA-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I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桑枝总生物碱片联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减少血糖波动,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28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羟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刘彬彬,苗海霞
    2024, 39(2):423-42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26
    [摘要](345) [HTML](0) [PDF 1.05 M](964)
    摘要:
    目的 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方法 选择唐山市人民医院在2020年11月—2023年6月收治82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10 mL/次,3次/d。两组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体征积分、疼痛程度、口腔黏膜病损面积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体征积分、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病损面积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体征积分、NRS评分、病损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神经生长因子(NGF)、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血清IL-17、NGF、IL-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硫酸羟氯喹片可提高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效果,减轻症状和体征,缩小病损面积,降低炎症反应。
    29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徐建华,于雪莹,张欢,杨栋,刘乃斌
    2024, 39(2):427-43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27
    [摘要](465) [HTML](0) [PDF 1.15 M](961)
    摘要:
    目的 探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6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25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每2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0.3 g/次,3次/d。两组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量表(SF-36),血清因子干扰素-γ(INF-γ)、树突状细胞相关C型凝集素-1(Decti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14%,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内容生理功能(R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总体健康(CH)评分比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因子IL-17、TNF-α、Dectin-1明显降低,而INF-γ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0%,明显高于治疗组(3.57%,P<0.05)。结论 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两性霉素B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较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鼻窦炎症反应状态,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30  石斛夜光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研究
    王佳娣,刘悦,曹丛红,宗贝婷,姚靖
    2024, 39(2):432-43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28
    [摘要](344) [HTML](0) [PDF 1.24 M](904)
    摘要:
    目的 分析石斛夜光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6例干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使用前摇匀,每眼1滴/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石斛夜光丸,1丸/次,2次/d。两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FBUT)等相关临床检查指标及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干眼相关生活质量评分问卷(DEQS)、简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和泪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CC趋化因子配体1(CCL1)、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24%(P<0.05)。治疗后,两组FBUT、SⅠt和泪河高度均显著增加,而F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相关临床检查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SDI评分、DEQS评分和DASS-21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OSDI评分、DEQS评分和DASS-21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泪液中TGF-β2均显著升高,而泪液中CCL1、sST2、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泪液中TGF-β2、CCL1、sST2、IL-1β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石斛夜光丸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的效果确切,能安全有效地控制干眼,促进眼部炎症及眼表损伤缓解,进一步改善患者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及精神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1  金蟾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荨麻疹的观察研究
    张洁,王刚,冯菲
    2024, 39(2):438-44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29
    [摘要](491) [HTML](0) [PDF 1.06 M](910)
    摘要:
    目的 观察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金蝉止痒胶囊,6粒/次,3次/d。两组连续服药3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生活质量评分(CU-Q2oL)和荨麻疹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U-Q2oL评分和荨麻疹发作次数比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蝉止痒胶囊与复方甘草酸苷协同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能有效减弱机体炎性反应,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2  肾衰宁胶囊联合司维拉姆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疗效观察
    毕文华,李冰,高延霞
    2024, 39(2):442-44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30
    [摘要](307) [HTML](0) [PDF 1.09 M](933)
    摘要:
    目的 观察肾衰宁胶囊联合司维拉姆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3年03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治疗的80例高磷血症的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碳酸司维拉姆片,3次/d,起始剂量每次1片或2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肾衰宁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6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磷、血钙、钙磷乘积和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磷水平持续下降,从第4周开始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从第12周开始血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钙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钙磷乘积水平较治疗前持续下降(P<0.05),治疗组内比较和两组间比较与血磷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肾衰宁胶囊联合司维拉姆能有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并有效降低钙磷乘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33  暖宫孕子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刘晶晶,吴利萍,杜宁宁
    2024, 39(2):447-45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31
    [摘要](340) [HTML](0) [PDF 1.01 M](808)
    摘要:
    目的 探讨暖宫孕子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9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月经的第5天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d,用药21 d为1个疗程,后停止用药,直至下次月经的第5天开始下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暖宫孕子丸,在月经的第5天开始服用,8丸/次,3次/d,用药12 d为1个疗程,后停止用药,直至下次月经的第5天开始下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及自然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酸腿软、畏寒肢冷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H、T和FS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自然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暖宫孕子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激素水平,增加自然妊娠率。
    34  保胎灵胶囊联合阿托西班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研究
    郭利红,魏彩芬,王芳,沙晓星,董辉
    2024, 39(2):452-45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32
    [摘要](413) [HTML](0) [PDF 1.05 M](867)
    摘要:
    目的 观察保胎灵胶囊联合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邯郸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3月—2021年12月100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首次静脉注射6.75 mg(时间>1 min,0.9 mL/6.75 mg),继以5 mL/37.5 mg(共20 mL)溶于180 mL葡萄糖中静滴(24 mL/h,持续3 h),3 h后以8 mL/h静滴,直至达到宫缩抑制效果。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保胎灵胶囊,3粒/次,3次/d,持续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母婴结局。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腰酸改善时间、腹痛改善时间和阴道出血停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性激素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足月分娩例数高于对照组,自然流产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胎灵胶囊联合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母婴结局。
    35  桂枝茯苓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王思思,刘云春,焦桂青,王静,王贝贝
    2024, 39(2):456-46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33
    [摘要](411) [HTML](0) [PDF 1.10 M](843)
    摘要: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3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9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同一时间点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1片/次,1次/d,连续治疗21 d;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桂枝茯苓丸,1丸/次,1次/d,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痛经程度、超声指标、凝血指标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9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比治疗前小(P<0.05),治疗组VAS评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比对照组更小(P<0.05)。治疗后,两组的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人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FIB、INR、PT以及血清IGF-1、CXCL-12、EMAb水平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可提高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减轻痛经程度,减少子宫体积,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清因子水平。
    36  红金消结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丁颖盈,李国芸
    2024, 39(2):461-46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34
    [摘要](641) [HTML](0) [PDF 1.10 M](810)
    摘要:
    目的 探讨红金消结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于月经后3~5 d刮除大部分内膜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疗程为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红金消结胶囊,4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月经出血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生活质量、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月经出血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以及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物质生活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金消结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肌瘤可缩小子宫和肌瘤体积,降低月经出血量,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性激素水平。
    37  银花泌炎灵片联合诺氟沙星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
    李文敏,郑勇军,胡光辉,俞家顺
    2024, 39(2):466-47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35
    [摘要](221) [HTML](0) [PDF 1.13 M](973)
    摘要:
    目的 探讨银花泌炎灵片联合诺氟沙星胶囊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收治的83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口服诺氟沙星胶囊,0.4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花泌炎灵片,4片/次,4次/d。两组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病情程度、尿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NIH-CP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均升高,残余尿量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IL-8、IL-10、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银花泌炎灵片联合诺氟沙星胶囊对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缓解病情,改善尿流动力学,降低炎症反应程度。
    38  2021—2023年天津市安定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梁容佳,胡青竹,金久暄,韩娟,王晓红
    2024, 39(2):471-47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36
    [摘要](463) [HTML](0) [PDF 1.17 M](1128)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天津市安定医院2021—2023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上加强精神药品管理、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提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天津市安定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相关信息,对其销售金额、销售量、药物使用频度(DDDs)、药物日均费用(DDC)、药物排序比(B/A)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天津市安定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艾司唑仑片的DDDs始终位于第1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DC值总体上较为稳定,个别品种出现上涨。奥沙西泮片、扎来普隆片、咪达唑仑片的DDC值排序始终位于前3位;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的B/A大于1,地西泮注射液、地西泮片的B/A接近于1,咪达唑仑片、扎来普隆片、酒石酸唑吡坦片等药物的B/A小于1,咪达唑仑注射液的B/A等于1。结论 天津市安定医院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建议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多措并举优化各项药事管理措施,进一步提升合理用药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39  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应用合理性评价
    马蒙,孙丹丹,过之一,梁海,董训忠
    2024, 39(2):477-48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37
    [摘要](352) [HTML](0) [PDF 1.25 M](1743)
    摘要:
    目的 建立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标准,评价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临床使用合理性。方法 以盐酸罂粟碱注射液说明书、国内外指南及专家共识为基础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对亳州市人民医院2023年1~12月260例患者使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的出院病历进行评价。结果 260例病历中,合理(Ci≥0.8)84例(32.31%),基本合理(0.6≤Ci<0.8)67例(25.77%),不合理(Ci<0.6)病历109例(41.92%)。主要不合理问题表现为无适应证用药73例(28.08%)、用法用量不适宜86例(33.08%)、使用疗程过长31例(11.92%)、溶媒选择不适宜9例(3.46%)和药物相互作用129例(49.62%)等。结论 基于加权TOPSIS法评价盐酸罂粟碱注射液是切实可行的,结果表明亳州市人民医院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现象,医院应加强不合理用药管理力度,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40  基于Lexicomp和Medscape数据库的米氮平处方药物相互作用调查及对策
    叶根深
    2024, 39(2):483-48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38
    [摘要](487) [HTML](0) [PDF 1.33 M](1418)
    摘要:
    目的 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米氮平门诊处方中药物相互作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从信息化系统获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米氮平联合用药门诊处方,分别基于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识别药物相互作用,按新划分药物相互作用严重程度分级合并Lexicomp和Medscape数据库结果。描述性统计米氮平相关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以Kappa检验比较Lexicomp、Medscape、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中药物相互作用严重程度分级、风险点的一致性强度。结果 按纳排标准得到有效处方402张,按Lexicomp、Medscape、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药物相互作用处方分别为402张(100%)、383张(95.3%)、402张(100%)。在严重程度分级、风险点方面,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与Lexicomp数据库的一致性很强(Kappa>0.99,P=0),而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或Lexicomp数据库与Medscape数据库有明显差异(Kappa<0,P<0.05);Medscape、Lexicomp数据库在风险点方面有互补性。按药品计,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620例次药物相互作用中,米氮平与丁螺环酮、抗抑郁药帕罗西汀等的严重药物相互作用(5-HT综合征)达39.2%,应避免联用;与镇静催眠药、抗精神分裂症药的药物相互作用均为中度,达60.8%,应密切监测或换药。结论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米氮平与其他药物存在严重、中度药物相互作用,有必要结合Lexicomp+Medscape数据库,加强米氮平药物相互作用要点培训,采取信息化管控,防范风险。
    41  基于FAERS数据库对阿基仑赛ADE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杨芝芳,李惠敏,李凤超,杨沙,寇楠,尹小娟,何亚楠,温慧敏
    2024, 39(2):490-49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39
    [摘要](461) [HTML](0) [PDF 1.38 M](803)
    摘要: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分析阿基仑赛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挖掘FAERS数据库2018年1月—2023年9月阿基仑赛的不良事件数据,并使用报告比值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R)法对其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风险信号监测。结果 共收集到以阿基仑赛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2 352例,共挖掘出331个首选术语(PT)。通过整理重复PT,阈值筛选最终生成182个PT,相关报告数共3 686份。对182个信号的PT进行分类,共涉及到19个SOC,按照PT报告数排名,前5名的依次是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社会环境、各类检查及血管与淋巴管疾病,阿基仑赛发生最频繁的不良事件主要为神经毒性、热病及疾病进展等;按照信号强度排名,前5名的依次是各类神经系统疾病、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各类检查、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与抗原受体T细胞(CAR-T)相关性脑病综合征与神经毒性关联性强,与说明书基本一致,验证了本研究的可靠性。结论 阿基仑赛常见不良事件信号与说明书记载的无较大差异,具有一致性,但用药过程中还需警惕说明书中未提及的不良事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42  生物制品生产设备检查要点探析
    颜若曦
    2024, 39(2):497-50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40
    [摘要](320) [HTML](0) [PDF 958.88 K](993)
    摘要:
    近年来,在国内外生物制品生产现场检查中发现生产设备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对生物制品生产设备的检查是基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规定开展的,因此对无菌生物制品原液生产设备、制剂生产设备和一次性使用系统的检查要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列举了国内外生物制品检查典型问题,探讨在各类检查和自查中如何提高对生物制品生产设备的检查实效,同时也为生物制品行业进一步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提供参考。
    43  肿瘤治疗的细胞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马宝南,孙丽娜,韩美华
    2024, 39(2):503-51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41
    [摘要](431) [HTML](0) [PDF 1.37 M](1194)
    摘要:
    目前,肿瘤的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化疗和放射疗法为主,但仍存在复发和不良反应明显等问题。细胞药物递送系统不仅可以避免纳米颗粒药物的毒性,又可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生物相容性、靶向性。总结了活细胞、死细胞、外泌体及其药物递送系统的载药特点和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
    44  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符梦瑜,郑裕彤,周伟全,陈秀会,叶卫军
    2024, 39(2):514-52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42
    [摘要](474) [HTML](0) [PDF 1.22 M](1437)
    摘要:
    金属β-内酰胺酶属于B类β-内酰胺酶,可广泛水解除单环外的其余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菌株常常表现为多重耐药,增加了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难度。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基于氨曲南的药物联合治疗、头孢地尔、新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和基于传统抗生素类结构研发的新型抗生素。基于此,概述了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的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45  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孙悦,刘莹,王磊,蔡嵘,董林毅
    2024, 39(2):522-52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43
    [摘要](401) [HTML](0) [PDF 1.26 M](1163)
    摘要: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于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而引发自身愈合修复的一种反应。目前尚无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有效手段和药物。鳖甲煎丸临床上主要用于病毒性肝炎后肝纤维化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纤维化治疗。鳖甲煎丸可调节免疫、调控相关因子、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周期,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总结了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鳖甲煎丸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46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郭流漓,杨昊霖,杨志华,李真真,王淑萍
    2024, 39(2):530-53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44
    [摘要](482) [HTML](0) [PDF 1.01 M](864)
    摘要: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是诸多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因素,发病率高,诊断率低,病因复杂,并且现代医学尚缺乏针对冠状动脉微血管病的特效治疗药物。通心络胶囊被广泛用于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脏X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绞痛、冠状动脉无复流、冠状动脉慢血流,其作用机制与保护冠状动脉微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等途径密切相关。总结了通心络胶囊治疗不同类型冠状动脉微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通心络胶囊的临床应用和冠状动脉微血管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47  姜黄素防治心力衰竭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翁子山,陈建英
    2024, 39(2):536-54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2.045
    [摘要](457) [HTML](0) [PDF 985.84 K](1086)
    摘要:
    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各种心血管事件常见的终末期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以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和心肌重塑为主。姜黄素可通过抗心肌肥大和纤维化,增强细胞自噬,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心肌炎性损伤,调节Ca2+-ATP酶活性,上调Dickkopf相关蛋白3的表达,多途径防治心力衰竭,进一步阻止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总结了姜黄素防治心力衰竭的研究情况,分析其作用机制,为姜黄素的临床运用提供支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