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9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4, 39(1):0-0.
    [摘要](128) [HTML](0) [PDF 3.51 M](823)
    摘要:
    2  目录
    2024, 39(1):0-0.
    [摘要](142) [HTML](0) [PDF 663.99 K](913)
    摘要:
    3  基于HGF/c-Met通路探究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改善高糖高脂诱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机制
    马存花,高静
    2024, 39(1):1-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01
    [摘要](450) [HTML](0) [PDF 1.45 M](1010)
    摘要:
    目的 探究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对高糖高脂诱导的胰岛β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10、20、30、40、50 μmol/L)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处理胰岛β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胰岛β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10、50 μmol/L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细胞胰岛素分泌量,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比色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间质表皮转化因子受体(c-Me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使用c-Met抑制剂SU11274进行干预,实验将胰岛β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SU11274组,再通过CCK-8法检测各处理组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胰岛素分泌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作用均显著提高了胰岛β细胞活力(P<0.05)。与模型组比较,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10、50 μmol/L组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胰岛素分泌水平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升高,HGF、p-c-Met/c-Met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且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50 μmol/L组改善更显著(P<0.05)。使用c-Met抑制剂SU11274干预后,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组比较,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SU11274组细胞活力则显著降低,胰岛素分泌水平显著减少(P<0.05)。结论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能够提高高糖高脂诱导下胰岛β细胞的活力,增加其胰岛素分泌量,并抑制氧化应激损伤,该作用与激活HGF/c-Met通路有关。
    4  万古霉素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其Smad4表达的研究
    高瑞,肖晓琳,许建春,宋玮
    2024, 39(1):8-1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02
    [摘要](540) [HTML](0) [PDF 1.35 M](823)
    摘要:
    目的 研究万古霉素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损伤及其Smad同源物4(Smad4)表达,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终浓度(0、1、2、3、4、5 mmol/L)的万古霉素溶液作用于HK-2细胞24 h,显微镜下观察万古霉素对细胞形态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Smad4、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X蛋白(Bax)、Bcl-2的蛋白水平;TUNEL法检测HK-2细胞凋亡情况;CCK8法检测HK-2细胞活力来研究万古霉素对肾脏的毒性作用。构建Smad4过表达质粒,通过CCK8法和TUNEL实验检测Smad4过表达对万古霉素诱导的HK-2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随着万古霉素浓度升高,HK-2细胞逐渐变形,数量逐渐减少;细胞活力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增高,而抗凋亡蛋白Smad4、Bcl-2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0.01、0.001)。过表达Smad4后,使万古霉素诱导的HK-2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0.001)。结论 万古霉素能够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mad4的蛋白降解密切相关。
    5  牡荆素调控Sirt1/FoxO1通路介导的铁死亡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艳峰,卢振民
    2024, 39(1):14-2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03
    [摘要](278) [HTML](0) [PDF 1.62 M](1020)
    摘要:
    目的 探究牡荆素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牡荆素(3、6、12 mg/kg),及牡荆素(12 mg/kg)+EX527(5 mg/kg)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卵清白蛋白诱导建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模型构建成功后,各组大鼠ip相应剂量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ip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14 d。末次给药结束后30 min,记录各组大鼠行为学评分,观察鼻黏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鼻黏膜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丙二醛(MDA)、活性氧气簇(ROS)、铁离子(Fe2+)水平,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p-FoxO1、Ac-FoxO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牡荆素各剂量组大鼠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鼻黏膜损伤显著改善(P<0.05);大鼠鼻黏膜组织匀浆SOD、GSH活性显著升高,MDA、ROS、Fe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大鼠鼻黏膜组织SLC7A11、GPX4、Sirt1、FoxO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FoxO1、Ac-FoxO1、ACSL4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 牡荆素能够改善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损伤,其机制与激活鼻黏膜组织Sirt1/FoxO1通路,抑制细胞铁死亡有关。
    6  地菍总黄酮抗2型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实验验证
    莫烨云,朱盼,唐雨菲,李笑笑,杨秋莉,李金燕,韦丽秋,李丽
    2024, 39(1):23-3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04
    [摘要](464) [HTML](0) [PDF 2.20 M](967)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地菍总黄酮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通过动物实验对靶点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收集地菍总黄酮的化学成分,并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进行筛选;依据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TTD、DrugBank数据库预测和筛选地菍总黄酮成分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靶点;由Cytoscape 3.7.1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R语言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高脂饮食诱导和ip链脲佐菌素(STZ)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将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二甲双胍组(0.2 g/kg)组,地菍总黄酮(0.34、0.45、0.60 g/kg)组,每组8只,继续提供高脂饲料喂养,另设对照组。各组每天ig相应药物,1次/d,对照组和模型组ig 0.5% CMC-Na溶液,连续给药5周。记录大鼠体质量、饮水量和摄食量,检测大鼠血糖及血脂的相关指标,运用qPCR法检测地菍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用靶点的调控作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中Akt、AMPK、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 从地菍总黄酮成分中筛选得到槲皮素、芹菜素、柚皮素等8种活性成分,作用于98个2型糖尿病靶点,GO功能与KEGG富集分析表明,地菍总黄酮抗糖尿病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AMPK相关信号通路等来发挥抗2型糖尿病的作用。动物实验证实,地菍总黄酮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FBG),抑制血脂升高,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PI3KAktAMPK mRNA表达,显著增加Akt、AMPK蛋白表达含量,降低SREBP-1C蛋白表达含量(P<0.01、0.05),对糖、脂代谢紊乱均具有改善作用,具有良好的抗2型糖尿病作用。结论 验证了地菍总黄酮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治疗2型糖尿病的特点,其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AMPK、SREBP-1C靶点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有关,为后续更进一步研究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7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雷公藤治疗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
    江婷婷,赵文文,武香香,朱红磊,曾华辉,闫敏,朱鑫
    2024, 39(1):34-4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05
    [摘要](724) [HTML](0) [PDF 1.73 M](932)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方法探讨雷公藤治疗黑色素瘤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分析雷公藤对黑色素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雷公藤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借助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取中药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3.7.1进行拓扑分析,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运用String平台构建共同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条形图,筛选出核心靶点。进行靶点基因富集分析,完成核心靶标与成分的分子对接。利用CCK-8及qPCR方法验证核心单体成分对黑色素瘤及治疗靶点的作用。结果 雷公藤有效成分51个,其中最优成分是雷公藤甲素、山柰酚。雷公藤甲素对黑色素瘤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显著降低核心治疗靶点蛋白激酶B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mRNA表达(P<0.01、0.001)。结论 雷公藤治疗黑色素瘤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其中雷公藤甲素是其核心药用成分,该研究为雷公藤抗黑色素瘤提供了实验依据。
    8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高锟,朱春胜,于东升,李晓萍
    2024, 39(1):41-4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06
    [摘要](561) [HTML](0) [PDF 1.69 M](940)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瓜蒌皮注射液的化学成分报道,通过Swiss ADME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活性成分和靶点。通过OMIM、TTD、GeneCards数据库获得动脉粥样硬化的靶点,使用Venny 2.1软件获得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共有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String、DAVID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高脂饮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瓜蒌皮注射液(0.6、1.2 mL/kg)组,每组6只。瓜蒌皮注射液组分别im 0.6、1.2 mL/kg瓜蒌皮注射液,连续给药3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脂相关指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核心蛋白的表达。结果 筛选出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香草酸等21个瓜蒌皮注射液活性成分,共有靶点89个,核心靶点包括蛋白激酶B1(Akt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RC)等。GO功能分析获得702个条目,KEGG富集获得42条信号通路。动物实验显示,瓜蒌皮注射液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0.01);HE染色显示,瓜蒌皮注射液可减少斑块在主动脉管壁上附着;Western blotting显示,瓜蒌皮注射液可显著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SRC、p-Akt1蛋白表达(P<0.05、0.01)。结论 瓜蒌皮注射液通过多个成分调控Caspase-3、p-SRC、p-Akt1等核心靶点,降低斑块在主动脉附着,进而发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9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仙鹤草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
    任小军,张曼玲,赵慧慧,时昭红
    2024, 39(1):49-5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07
    [摘要](322) [HTML](0) [PDF 1.63 M](1063)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仙鹤草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仙鹤草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筛选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靶点;将活性成分靶点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 12.0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运用Cytoscape 3.10.1软件构建“中药–疾病–化合物–交集靶标”网络图;通过R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以预测作用机制;通过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从仙鹤草中筛选出5个活性成分,作用于90个靶点,其中仙鹤草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活性成分为鞣花酸、山柰酚、儿茶素、木犀草素、槲皮素;核心靶点为B淋巴细胞瘤-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原癌基因(MYC)等;作用机制主要涉及抗肿瘤、调节免疫、调节脂代谢、抗病毒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仙鹤草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较高亲和力。结论 仙鹤草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凋亡、炎症、代谢等相关基因及通路发挥多靶点、多通路的治疗作用。
    1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作用机制
    李世哲,王蕾,宋光富
    2024, 39(1):57-6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08
    [摘要](626) [HTML](0) [PDF 2.27 M](1049)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当归四逆汤中的活性成分并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各活性成分的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收集系统性硬化症疾病靶点,取其中共同靶点作为潜在的作用靶点并导入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以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将PPI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以OmicShare平台将结果可视化。构建“通路–靶点”网络并筛选其中关键靶点,并采用CB-Dock平台将作用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以筛选潜在药效成分。结果 收集得到141个当归四逆汤活性成分及1 047个相关靶点,系统性硬化症疾病靶点1 568个。筛选出潜在作用靶点266个,其中关键靶点6个,分别为蛋白激酶B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KDR)、V-Ha-Ras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HRAS)、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主要涉及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黏着斑、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的调节。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水鬼蕉宾碱、芍药苷、酸枣仁皂苷A等活性成分为治疗中的潜在药效成分。结论 当归四逆汤以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干预系统性硬化症,其机制涉及免疫、血管损伤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等的调节。
    11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知柏地黄丸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作用机制
    王鲁娇,李育林,王文,张康乐,侯爱画,司文涛
    2024, 39(1):69-8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09
    [摘要](525) [HTML](0) [PDF 2.37 M](1214)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知柏地黄丸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TCM-ID数据库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知柏地黄丸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TTD数据库和GEO数据库检索获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相关靶基因,并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取交集得到共同靶点;通过String 11.5数据库构建知柏地黄丸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并借助Cytoscape 3.8.2软件的CytoNCA插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Metascape基因功能注释分析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相互作用网络,获取核心活性成分。结果 共筛选出知柏地黄丸活性成分80个,与疾病的交集靶点117个,主要涉及肿瘤蛋白p53(TP53)、蛋白激酶B1(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雌激素受体1(ESR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MAPK、核因子-κB(NF-κB)、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可能是知柏地黄丸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关键信号通路,由药物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得出槲皮素、山柰酚、脱水淫羊藿素、β-谷甾醇、薯蓣皂苷元等是发挥作用的核心活性成分。结论 知柏地黄丸中的槲皮素、山柰酚、脱水淫羊藿素、β-谷甾醇、薯蓣皂苷元等核心活性成分,能够作用于TP53、Akt1、TNF、IL-6、ESR1、MAPK1等多个关键靶点,调节PI3K-Akt、MAPK、NF-κB、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作用。
    12  丹参酰-L-丙氨酰-L-脯氨酸冰片酯单晶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胡娅琪,魏媛媛,杨宽,杨莉宁,余丽丽,秦蓓
    2024, 39(1):81-8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10
    [摘要](458) [HTML](0) [PDF 1.69 M](770)
    摘要:
    目的 制备丹参酰-L-丙氨酰-L-脯氨酸冰片酯的单晶,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方法 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单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晶体空间结构进行了解析,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进行晶型分析,通过热重分析(TGA)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热稳定性。结果 晶体呈现无色透明针状,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1个晶胞由4个分子组成,氢键主要存在于分子间,分子中存在6个手性碳原子,RS型各有3个碳原子。粉末X射线衍射实测粉末衍射图特征峰位置与理论衍射峰大致相同。DSC结果与TGA图结果一致。结论 确证了丹参酰-L-丙氨酰-L-脯氨酸冰片酯的立体构型和热稳定性。
    13  尼达尼布乙磺酸盐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刘方方,王婷婷
    2024, 39(1):88-9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11
    [摘要](436) [HTML](0) [PDF 1.36 M](1095)
    摘要:
    目的 制备尼达尼布乙磺酸盐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性能。方法 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尼达尼布乙磺酸盐固体分散体,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粉末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物理表征和高温高湿稳定性考察。结果 尼达尼布乙磺酸盐与Soluplus按质量比1∶9制备固体分散体。尼达尼布乙磺酸盐以无定形存在于分散体中。温度对固体分散体基本无影响,湿度的影响较大。结论 将尼达尼布乙磺酸盐制备固体分散体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
    14  HPLC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茜草
    姜云,乔春凤,刘华,乔亚红,李俊涛
    2024, 39(1):94-10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12
    [摘要](411) [HTML](0) [PDF 1.50 M](891)
    摘要:
    目的 建立茜草多指标成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茜草的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8省区18批茜草中新橙皮苷、山柰酚、茜草素、异茜草素、羟基茜草素、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大叶茜草素、去氢-α-拉杷醌、β-谷甾醇和异落叶松脂素,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相同产区的茜草,质量较接近;共找到4个差异性标志成分,其影响显著性排序为大叶茜草素>茜草素>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羟基茜草素;陕西、河南和安徽所产的茜草整体质量较好。结论 方法便捷、准确,易于推广,可以更全面、更系统地评价茜草的质量。
    15  HPLC法测定金钱草中紫云英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
    吴凡,黄昌晶,李洁,程丹,张伟,徐步斌,周斌
    2024, 39(1):102-10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13
    [摘要](518) [HTML](0) [PDF 1018.54 K](815)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UV法测定金钱草中紫云英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异鼠李素。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4.6 mm,3.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60 nm,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30 ℃,进样量10 μL。结果 紫云英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分别在22.10~176.80、21.14~169.12、17.40~174.00、51.12~408.96、23.30~186.40 μg/mL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0%、100.39%、99.93%、105.58%、98.96%,RSD值分别为1.07%、1.44%、0.57%、0.24%、0.65%(n=6)。结论 方法的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以用来控制金钱草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
    16  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常虹,李雁翔,王琳,吴小玉
    2024, 39(1):106-11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14
    [摘要](376) [HTML](0) [PDF 1.12 M](1030)
    摘要:
    目的 探讨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Fazekas量表评分为重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天津市北辰医院脑神经科收治的112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Fazekas量表评分为重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按照0.9 mg/kg计算,最高剂量不超过90 mg,总剂量的10%静脉慢推1 min,其余90%药物静脉点滴1 h。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给药依洛尤单抗注射液,140 mg/次,1次/2周。两组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6%(P<0.05)。治疗后,治疗组偏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吞咽异常、偏侧肢体麻木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脂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损伤100β蛋白(S100β)、血清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S100β、ICAM-1、NSE、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洛尤单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Fazekas量表评分为重度的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加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有效调节患者血脂水平,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值得借鉴应用。
    17  坤泰胶囊联合唑吡坦治疗肾虚肝郁型更年期综合征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陈晨晨,陈瑾,姜海珍,王云飞
    2024, 39(1):111-11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15
    [摘要](463) [HTML](0) [PDF 1.08 M](866)
    摘要:
    目的 探讨坤泰胶囊联合唑吡坦治疗肾虚肝郁型更年期综合征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肾虚肝郁型更年期综合征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睡前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起始剂量5 mg/次,1次/d,最大剂量1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坤泰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98.33% vs 88.3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和LH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E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坤泰胶囊联合唑吡坦治疗肾虚肝郁型更年期综合征睡眠障碍能有效调控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中医证候及提高睡眠质量。
    18  左西孟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胡立志,孙维兰,迮昊,顾巍峰,童武进
    2024, 39(1):116-12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16
    [摘要](539) [HTML](0) [PDF 1.12 M](742)
    摘要: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氢氯噻嗪片,5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左西孟旦注射液,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两组用药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表(CQOLI-74)评分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治疗后,治疗组呼吸困难、乏力、气促、下肢水肿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GQOLI-74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CO、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β型脑钠肽(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sST2、Hcy、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心功能指标,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19  心血宁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张笑铭,马红红,刘芳
    2024, 39(1):121-12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17
    [摘要](418) [HTML](0) [PDF 1.18 M](891)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血宁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缬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心血宁片,4片/次,3次/d。两组疗程12周。观察两组疗效及主要症状消失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诊室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 h动态血压指标及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6.55%,较对照组86.21%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诊室SBP、DB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诊室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 SBP、24 h DBP、白天SBP(dSBP)、白天DBP(dDBP)、夜间SBP(nSBP)、夜间DBP(nDBP)24 h平均动脉压(24 h MAP)、24 h SBP变异系数(24 h SBPCV)、24 h DBP变异系数(24 h DBPC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头晕目眩、头痛、胸闷的消失率分别是94.83%、89.66%、79.3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75.86%、62.07%(P<0.05)。治疗后,两组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杜氏高血压生活质量量表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血宁片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整体效果确切,可有效获得血压的稳定控制及症状的明显缓解,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杨美玲,李红梅,杨建涛,李卫彬,李静,张利娟,巩贵宏
    2024, 39(1):127-13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18
    [摘要](464) [HTML](0) [PDF 1.15 M](913)
    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8例)和治疗组(10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60~180 mg,加入200~500 mL 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8瓶/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500 mL稀释,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心肌重构指标、运动耐力和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41%(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的LVEF、CO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房内径(LA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下降,左室重构指数(LVRI)升高(P<0.05);治疗组的LAP、LVEDD、LVMI低于对照组,LVRI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6 min步行试验(6 MWT)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的6 MW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下降,治疗组血清hs-CRP、IL-6、TNF-α、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与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和心肌重构,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21  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梁玉丽,王丽,温丽,马夫天,李华利,全美洁,李文梓,赵艳荣,安娜
    2024, 39(1):132-13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19
    [摘要](394) [HTML](0) [PDF 1.06 M](963)
    摘要: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将60例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初始剂量25 mg/d,随后根据血小板计数(PLT)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水冲服槐杞黄颗粒,1袋/次,2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PLT和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患儿PLT水平,增强免疫功能。
    22  新血宝胶囊联合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吴蔚,吴宇碧,石越
    2024, 39(1):136-14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20
    [摘要](361) [HTML](0) [PDF 1.06 M](878)
    摘要:
    目的 探讨新血宝胶囊联合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治疗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维铁口服溶液,15 mL/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新血宝胶囊,2 粒/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铁蛋白和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P<0.05)。治疗后,两组Hb、MCH、MCHC和铁蛋白水平较治疗明显升高,而TIBC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血宝胶囊联合多维铁口服溶液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指标和铁代谢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23  肺力咳合剂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穆姗姗,张俊光,陈海云
    2024, 39(1):141-14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21
    [摘要](440) [HTML](0) [PDF 1.26 M](906)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力咳合剂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华北医疗健康集团峰峰总医院、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雾化吸入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2 μg/k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肺力咳合剂,10 m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潮气呼吸肺功能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NF-γ)、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83%,较之对照组患儿的83.33%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咳嗽、痰鸣、喘促、肺部湿啰音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RR)、吸呼比(Ti/Te)均显著降低,而潮气量(VT)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RR、Ti/Te低于对照组,V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pO2均显著升高,而FeN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pO2高于对照组,Fe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CAM-1、IL-17、SAA水平均显著下降,而血清IFN-γ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CAM-1、IL-17、SA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力咳合剂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其主要症状体征的减轻及肺通气功能的改善,有效控制机体炎症反应,且患儿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4  桂龙咳喘宁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常素芳,徐国华,赵龙,赵泽国
    2024, 39(1):147-15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22
    [摘要](499) [HTML](0) [PDF 1.05 M](925)
    摘要:
    目的 探讨桂龙咳喘宁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治疗组(74例)。对照组患儿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1 mL加入生理盐水2 mL,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桂龙咳喘宁片,2次/d,4片/次。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4%,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BC、CRP和IL-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龙咳喘宁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能帮助患儿快速控制临床症状,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疗效令人满意,且安全性好。
    25  噻托溴铵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赵晶晶,李亚楠,于立为,张小杰
    2024, 39(1):151-15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23
    [摘要](339) [HTML](0) [PDF 1.15 M](844)
    摘要: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2022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平谷医院呼吸科收治的78例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4 g/次,每次输液时间≥90 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1粒/次,通过粉雾吸入器吸入给药装置吸入使用,1次/d。两组疗程为10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咳嗽、咳痰评估问卷(CASA-Q)评分、血气分析指标、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MRC)评分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7.44%,较对照组的79.49%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CASA-Q中咳嗽症状、咳嗽影响、咳痰症状、咳痰影响评分及其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AS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O2)均显著上升,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RC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NLR、PLR和血清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NLR、PLR和血清CRP水平均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安全有效地缓解患者呼吸道症状,改善动脉血气和肺功能,调节机体炎症状态。
    26  通宣理肺颗粒联合头孢丙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何贤芬,赵洁,宫文浩,艾军
    2024, 39(1):157-16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24
    [摘要](458) [HTML](0) [PDF 1.13 M](1019)
    摘要:
    目的 探讨通宣理肺颗粒联合头孢丙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2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13例。对照组口服头孢丙烯颗粒,每次7.5 mg/k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通宣理肺颗粒,1~3岁1/3袋/次;4~6岁1/2袋/次;7岁以上1袋/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主要表现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分、儿少心理健康量表(MHS-CA)评分、儿童生活质量量表4.0(Peds QLTM4.0)评分及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0%(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CSHQ评分均显著降低,而MHS-CA、Peds QLTM4.0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后,CSHQ、MHS-CA、Peds QLTM4.0评分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WBC、NEUT%、CRP、PC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WBC、NEUT%、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宣理肺颗粒联合头孢丙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加速患儿主要临床表现的消失,抑制机体感染及炎症状态,使睡眠、心理及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7  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研究
    王丹,王文秀,王亚君,喜雷
    2024, 39(1):162-16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25
    [摘要](372) [HTML](0) [PDF 1.20 M](1025)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3年1月—5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8例流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体质量≤15 kg者30 mg/次,15~23 kg者45 mg/次,23~40 kg者60 mg/次,>40 kg者75 mg/次,均为2次/d,以温开水溶解后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小儿热速清颗粒,1~3岁者1袋/次,3~7岁者1.5袋/次,7~12岁者2袋/次,均为3次/d。两组疗程均为5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完全退热时间和流感样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儿童生活质量量表4.0(Peds QLTM4.0)、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及血常规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7%(P<0.05)。治疗组完全退热时间和肌痛、头痛、全身不适、咳嗽、咽喉痛的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eds QLTM4.0评分均显著增加,而SCL-90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Peds QLTM4.0、SCL-90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淋巴细胞计数(LYMP#)均显著增加,而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单核细胞计数(MONO#)和CR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血常规指标和CRP水平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小儿热速清颗粒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效果确切,可迅速减轻症状,利于控制机体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力及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8  加味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凌成军,陆雯雯,郭艳敏,王杰民
    2024, 39(1):167-17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26
    [摘要](408) [HTML](0) [PDF 1.09 M](1031)
    摘要:
    目的 探讨加味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1次/d,20 mg/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加味左金丸,2次/d,6 g/次。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SF-36量表评分及食管括约肌静息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P<0.05)。治疗后,两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总分、烧心、反食、反酸、胸部不适评分均明显降低,而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心理健康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和SF-36量表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LES)静息压和食管上括约肌(UES)静息压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左金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增加食管括约肌静息压。
    29  胆石利通片联合茴三硫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研究
    汪可,刘丽娟,李之慧,孙青,姜文营,史金鑫,常俊朋
    2024, 39(1):172-17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27
    [摘要](451) [HTML](0) [PDF 1.12 M](879)
    摘要:
    目的 探讨胆石利通片联合茴三硫治疗胆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胆石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治疗组(64例)。对照组口服茴三硫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胆石利通片,6片/次,3次/d。两组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胆囊壁厚度、胆囊容积、生活质量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瘦素(LE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4%,明显高于对照组(84.37%,P<0.05)。治疗后,治疗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右上腹疼痛等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囊壁厚度、胆囊容积明显降低,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胆囊壁厚度、胆囊容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NF-κB、TNF-α、LE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茴三硫与胆石利通片协同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胆囊功能状态。
    30  康复新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
    周祥武,陈贵进,丁洪亮,卓锦春,刘序,张红兵
    2024, 39(1):177-18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28
    [摘要](414) [HTML](0) [PDF 1.01 M](961)
    摘要:
    目的 探析康复新液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106例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3例。对照组首先缓慢静脉注射0.25 mg注射用生长抑素作为负荷剂量,而后立即静脉点滴0.25 mg/h。如果两次输液给药间隔大于3~5 min,采取重新静脉注射0.25 mg注射用生长抑素以确保给药的连续性。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0 mL/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02%(P<0.05)。治疗后,治疗组大便隐血转阴时间、禁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6水平。
    31  强肝胶囊联合丙酚替诺福韦治疗恩替卡韦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谢宗恕,李日林,李涛,张月圆,佘东明,刘志娟,麻芝英,袁淑芳
    2024, 39(1):181-18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29
    [摘要](769) [HTML](0) [PDF 1.22 M](838)
    摘要:
    目的 探讨强肝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恩替卡韦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对恩替卡韦治疗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需随食物口服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1次/d,1片/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强肝胶囊,5粒/次,2次/d,每服6 d停1 d,8周为1个疗程,停1周,再进行第2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评估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和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6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总胆红素(TBIL)、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HA、LN、PCⅢ、Ⅳ-C、TBIL、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清PDGF-BB、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肝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恩替卡韦应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调节血清PDGF-BB、TGF-β1水平。
    32  鼻渊通窍颗粒联合曲尼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于雪莹,孙欢,张欢,刘乃斌,徐建华
    2024, 39(1):186-18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30
    [摘要](438) [HTML](0) [PDF 1.08 M](899)
    摘要:
    目的 探讨鼻渊通窍颗粒联合曲尼司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5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治疗组(75例)。对照组口服曲尼司特胶囊,1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鼻渊通窍颗粒,1袋/次,3次/d。两组连服药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血清水通道蛋白5(AQP5)、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水平及生活质量(RQLQ)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的鼻塞、喷嚏、鼻痒、流涕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QP5、IL-4、TNF-α、ICAM-1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血清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RQLQ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渊通窍颗粒联合曲尼司特治疗治疗变应性鼻炎可明显改善症状,促进机体炎性反应减弱,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33  杞黄降糖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孔亚坤,陈玉凤,李江雁,熊承云,赵建林,王慧敏,周艳红
    2024, 39(1):190-19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31
    [摘要](402) [HTML](0) [PDF 1.10 M](896)
    摘要:
    目的 探讨杞黄降糖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皮下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起始0.6 mg/次,1次/d,1周后无不良反应则加量至1.2 mg/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杞黄降糖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血糖指标和胰岛素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8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02%,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生存质量量表(DMQLS)各维度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DMQL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FBG、2 h PG、HbAlc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FINS、HOMA-β、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杞黄降糖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注射液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水平。
    34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周国平,许淑华,范慧文
    2024, 39(1):195-19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32
    [摘要](451) [HTML](0) [PDF 1.15 M](949)
    摘要:
    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C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在东台市中医院就诊的10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TAC方案治疗,第1天静脉注射多西他赛注射液75 mg/m2、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酰胺600 mg/m2、静脉注射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80 mg/m2。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蝥胶囊,3粒/次,2次/d。以21 d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在持续治疗6个周期后分析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淋巴细胞相关指标、肿瘤标志物、血清指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LSBC)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QLSB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8+比治疗前小,LMR、CD4+、CD4+/CD8+比治疗前大(P<0.05);治疗组的CD8+比对照组小,LMR、CD4+、CD4+/CD8+比对照组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糖蛋白抗原(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均比治疗前低(P<0.05);治疗组血清CA153、CEA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脂联素(ADP)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血清AD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TAC方案有助于提高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5  穿龙骨刺片联合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许瑞丽,范田,郭晓芳,宋诗伟
    2024, 39(1):200-20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33
    [摘要](342) [HTML](0) [PDF 1.05 M](868)
    摘要:
    目的 探讨穿龙骨刺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省胸科医院2019年6月到2021年6月收治的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160例,将入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1支/次,1次/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穿龙骨刺片,6~8片/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5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组VAS评分、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水平下降,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骨钙素(BGP)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ESR、CRP、β-CTX、PGE2、SP、DA、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ICP、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穿龙骨刺片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骨代谢和疼痛介质水平。
    36  强骨生血口服液联合骨化三醇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陈艳,余祖光
    2024, 39(1):205-20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34
    [摘要](296) [HTML](0) [PDF 1.10 M](908)
    摘要:
    目的 探讨强骨生血口服液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武汉市中医院诊治的124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骨化三醇胶丸,0.25 µg/次,2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强骨生血口服液,30 mL/次,3次/d。两组患者连服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骨代谢指标骨钙蛋白(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保护素(OPG)和N-端骨钙素(N-MID)水平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CF-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3.87%,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GP、BALP、OPG和ICF-1水平明显升高,而N-MID、IL-6、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骨生血口服液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提高骨代谢能力,并促进机体炎症反应减弱。
    37  热淋清颗粒联合氨苄西林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观察
    李文敏,郑勇军,胡光辉,俞家顺
    2024, 39(1):209-21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35
    [摘要](460) [HTML](0) [PDF 1.02 M](1118)
    摘要:
    目的 探讨热淋清颗粒联合氨苄西林胶囊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收治的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共106例,依据药物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氨苄西林胶囊,3粒/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冲服热淋清颗粒,2袋/次,3次/d。两组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尿液细菌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23%)较对照组(81.13%)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体温恢复时间、尿常规恢复时间、尿路刺激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细菌计数、尿中白细胞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热淋清颗粒联合氨苄西林胶囊治疗急性泌尿系统感染疗效良好,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改善患者尿液细菌学指标。
    38  新癀片联合奥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研究
    许莎莎,孙振
    2024, 39(1):213-21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36
    [摘要](411) [HTML](0) [PDF 1.11 M](1044)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癀片联合奥硝唑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收治的130例急性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口服奥硝唑片,2片/次,3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新癀片,3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服药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牙龈值数评分量表(G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62%,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G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IL-1β、TNF-α、MMP-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硝唑与新癀片协同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牙龈炎性反应减弱。
    39  基于层次属性模型的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合理性评价
    李华峰,夏茹楠,鲁宁,陈慧娟,张红,梁海
    2024, 39(1):218-22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37
    [摘要](480) [HTML](0) [PDF 1.24 M](825)
    摘要:
    目的 建立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合理性评价标准,分析其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规范应用该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参考药品说明书、专家共识和指南等制定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合理性评价细则,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2023年1~6月科室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5位的252例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的病历,应用属性层次模型(AHM)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252例病历中,病历评分(MRS)≥90分的优秀病历103例(占40.87%),75分≤MRS<90分的良好病历12例(占4.76%),60分≤MRS<75分的合格病历41例(占16.27%)以及MRS<60分的不合格病历96例(占38.10%)。不合理类型主要表现为无适应证48例次(占28.40%),用法用量43例次(占25.44%),用药疗程36例次(占21.30%),特殊人群用药22例次(占13.02%),联合用药10例次(占5.92%)及禁忌证5例次(2.96%)。结论 基于AHM法制定的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评价方法切实可行,评价结果显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术后用地佐辛注射液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差,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其医嘱点评、用药管理,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
    40  基于FAERS数据库挖掘奥美沙坦的药物不良事件风险信号
    雷静,刘耀,熊瑞,吴畏
    2024, 39(1):224-23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38
    [摘要](447) [HTML](0) [PDF 1.39 M](1016)
    摘要:
    目的 分析奥美沙坦的不良事件(ADE)报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OpenVigil 2.1平台获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04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奥美沙坦相关的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和贝叶斯置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对ADE报告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 共获得与奥美沙坦相关的ADE报告120 264份,在已知性别、年龄或地区的ADE报告中,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61~80岁和来自北美洲的ADE报告数占比最大。奥美沙坦的ADE报告涉及25个系统器官分类(SOC),4 288个首选术语(PT),共检测到阳性SOC信号7个,包括胃肠系统疾病、肾脏及泌尿系统疾病、代谢及营养类疾病等,在PT层级检测到819个阳性信号,主要包括口炎性腹泻样肠病、体质量降低、腹泻、肾损伤、头晕等。结论 分析检测到的ADE信号与说明书基本一致,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潜在ADE信号,如胃食管反流病、痔疮、便秘、出血性甲状腺囊肿、肠息肉等,值得临床关注。
    41  基于FAERS数据库的盐酸可乐定缓释片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安全警戒信号分析
    马欢,马攀
    2024, 39(1):231-23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39
    [摘要](463) [HTML](0) [PDF 1.27 M](901)
    摘要:
    目的 挖掘和分析美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RES)数据库中盐酸可乐定缓释片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安全警戒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以“clonidine”或“clonidine hydrochloride”为首要怀疑对象,提取2004年第1季度—2023年第3季度FARES数据库中适应证为“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的相关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及贝叶斯置信度递进神经网络法(BCPNN)进行信号挖掘及检测分析。结果 检索到以可乐定或盐酸可乐定为主要怀疑对象且适应证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对应的ADE报告有136例,累及8个系统,36个安全警戒信号,其中以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ADE为主,常见镇静、嗜睡、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戒断性高血压、呼吸抑制、呼吸暂停等,另检测出说明书未提及的QT间期延长、全身强直性阵挛发作、自杀行为、超体质量等ADE信号。结论 临床使用盐酸可乐定缓释片时需做好用药监测,尤其心率和血压。当患儿出现精神系统症状或生长发育异常时也需积极排除是否与此药相关,做好安全合理用药。
    42  基于FAERS数据库的阿普米司特风险信号挖掘与分析
    梁海萍,吴君琳,陈丽丽,沈勇刚
    2024, 39(1):238-24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40
    [摘要](467) [HTML](0) [PDF 1.34 M](990)
    摘要:
    目的 通过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挖掘阿普米司特的风险信号,为临床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贝叶斯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BCPNN)对美国FAERS数据库中2014年第1季度—2023年第3季度阿普米司特相关不良事件(ADE)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阿普米司特相关ADE报告70 075份,以女性病例(61.4%)为主,年龄主要集中18~65岁(34.6%);上报国家主要以美国(96.5%)为主;经筛选出阳性信号70个,涉及12个系统器官(SOC);挖掘出的信号提示阿普米司特相关ADE报告主要集中在胃肠系统疾病、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类、感染及侵染类疾病,频数发生较多的PT主要是腹泻、恶心、头痛、腹部不适等;信号较强的PT主要是紧张性头痛、腹泻、排便频率增加、粪便松软、腹部不适等;新的风险信号有38个,包括潜伏性结核、病毒性胃肠炎、耳部感染、上呼吸道充血、痛风等。结论 使用阿普米司特应在治疗期间,重点关注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同时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监测有感染、肾脏不全功能患者的使用,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43  小分子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徐静鸽,张之钰,武佳慧,王丹,吴昱铮,刘梦扬,王涛,陈倩
    2024, 39(1):244-25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41
    [摘要](504) [HTML](0) [PDF 1.04 M](1134)
    摘要:
    糖尿病肾脏病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起病隐匿,是以蛋白尿为显著特征的进行性肾功能衰退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诱发心血管疾病和早发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小分子药物是化学合成的活性物质,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 000,其发挥作用的实质是药物与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小分子药物可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抗炎、抗氧化、抗肾间质纤维化等多种途径发挥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作用。综述了多种小分子药物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旨在为早期干预或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治疗和联合用药提供思路。
    44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梁晓霞,谢保城,罗世英
    2024, 39(1):251-25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42
    [摘要](315) [HTML](0) [PDF 1.10 M](981)
    摘要:
    骨质疏松已是全球健康问题,因此寻找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较广,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成骨功能、抑制破骨功能,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归纳了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抗骨疏松症药物提供参考。
    45  中药有效成分逆转肝癌顺铂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徐瑞雪,王宇
    2024, 39(1):257-26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43
    [摘要](434) [HTML](0) [PDF 1.02 M](1079)
    摘要: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顺铂是临床上治疗肝癌的一线化疗药物,然而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是顺铂治疗肝癌的两大挑战,因此一些天然产物作为潜在的抗癌药物和增敏剂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密切关注。中药有效成分联合顺铂可发挥协同增效、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等作用来更好地抗肝癌。从逆转细胞凋亡受阻、调控细胞自噬、降低化疗药物浓度、诱导DNA损伤和抑制上皮–间充质转化5个方面综述中药有效成分逆转肝癌顺铂耐药的机制,以期为未来减轻临床肝癌顺铂耐药、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46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与Sigma-1受体相互作用及其调控疼痛的研究进展
    王娅,李瑞鑫,葛朝明
    2024, 39(1):263-26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4.01.044
    [摘要](515) [HTML](0) [PDF 1.02 M](1035)
    摘要:
    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是一类主要定位于细胞膜的非特异性阳离子通道,是多种细胞和环境信号的传感器,激活后可与众多生理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Sigma-1受体是一种特异存在于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的分子伴侣蛋白,参与调控细胞稳态和细胞应激。TRP通道和Sigma-1受体均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各组织器官,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参与调节不同类型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TRP通道和Sigma-1受体对辣椒素诱导的痛觉过敏、内源性阿片肽镇痛效应、奥沙利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免疫驱动的痛觉过敏进行调控。对TRP通道与Sigma-1受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疼痛情况进行了总结。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