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7卷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封面
    2022, 37(9):0-0.
    [摘要](242) [HTML](0) [PDF 539.74 K](428)
    摘要:
    2  目录
    2022, 37(9):0-0.
    [摘要](231) [HTML](0) [PDF 699.26 K](482)
    摘要:
    3  语音播报提醒功能对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中采血时间的影响
    张艳平,裴彤,杜佳琳,白楠,曾金茹,张兰,胡朝英
    2022, 37(9):1909-191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01
    [摘要](723) [HTML](0) [PDF 916.25 K](564)
    摘要:
    目的 探讨语音播报提醒功能对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中采血时间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自Sample Guide智能样本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调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无语音播报提醒功能条件下6 558个血液样本采集时间作为对照组;2019年12月—2021年2月启用语音播报提醒功能后12 768个血液样本采集时间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实际采血时间与计划采血时间的偏离程度、采血时间超窗发生率、采血时间记录异常发生率。结果 启用语音播报提醒功能后,实际采血时间与计划采血时间的偏离程度较小,差值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间超窗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时间记录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语音播报提醒功能可以缩短实际采血时间与计划时间的偏离程度,有效减少药物临床试验中采血时间超窗次数的发生,提高了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中采血时间的准确度。
    4  试验用药品的冷链管理研究
    裴彤,胡朝英,张兰
    2022, 37(9):1914-191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02
    [摘要](787) [HTML](0) [PDF 882.49 K](463)
    摘要:
    试验用药品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运输和储存是保证试验用药品质量的前提,是药物临床试验数据和结果真实、可靠的基础。通过查阅《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要点》《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和相关国内外文献,结合本机构试验用药物管理模式的特点,探索试验用药品冷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实现试验用药品冷链的闭环管理,减少超温事件的发生。介绍本机构试验用药品的冷链管理经验,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试验用药品的冷链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5  药物临床试验必备文件的档案管理研究
    高琳艳,胡朝英,裴彤,杜佳琳,张兰,王琎
    2022, 37(9):1919-192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03
    [摘要](646) [HTML](0) [PDF 813.24 K](525)
    摘要:
    临床试验必备文件是确认临床试验实施的真实性和所收集数据完整性的依据。规范的档案管理是保证药物临床试验数据链条清晰完整和可溯源的前提。总结了临床试验必备文件的特点和提高原始文件书写质量的方法,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建立完善必备文件的管理制度与标准,加快推进药物临床试验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智能化档案管理,籍以提升药物临床试验整体质量,促进新药临床研发的顺利推进。
    6  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中血样采集时间超窗的原因分析
    高琳艳,裴彤,胡朝英,董瑶,梁蓓蓓,王琎,张兰,杜佳琳
    2022, 37(9):1923-192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04
    [摘要](707) [HTML](0) [PDF 805.98 K](632)
    摘要:
    目的 利用智能样本管理系统对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中发生血样采集时间超窗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I期临床研究中心在2019年5月—2021年10月开展的23个早期药物临床试验中药动学血样采集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统计血样采集时间超窗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共纳入23项临床试验,共计911例健康志愿者,总采血次数34 096次,血样采集时间超窗发生101次,发生率为0.30%。血样采集时间超窗的原因分别为采血困难、采血管负压不足、受试者未遵守方案、研究人员因素等,其中采血困难是主要原因(51.49%)。结论 提高研究人员操作技能,使用智能样本管理系统等措施可以减少血样采集时间超窗的发生,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7  华法林钠片在健康受试者生物等效性试验中的安全性分析
    王琎,高琳艳,张兰,胡朝英
    2022, 37(9):1927-193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05
    [摘要](549) [HTML](0) [PDF 955.65 K](595)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受试者参加华法林钠片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7—2020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展的4项随机、开放、四周期、交叉对照设计的华法林钠片生物等效性(BE)试验中188例受试者,比较空腹与餐后给药所发生不良事件(TEAEs)的差异及TEAEs与性别和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4个试验中共报告了116例次TEAEs,与试验药物相关的TEAEs 29例次,均属于轻度,主要为凝血功能指标异常(14例次)和肝功能指标异常(10例次)。餐后给药试验中肝功能指标异常的发生例次多于空腹给药试验(8:2),与试验药物具有相关性的TEAEs发生率出现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结论 健康受试者参加BE试验单次口服华法林钠片的安全性良好,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多与华法林的药理机制有关,年龄是不良事件发生类型和发生率的潜在影响因素。
    8  基于IKKβ/NF-κB通路探究香菇多糖联合顺铂对乳腺癌的干预作用
    张晶,苏畅,孔凡铭,张丽丽,陈立伟,李小江
    2022, 37(9):1932-193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06
    [摘要](655) [HTML](0) [PDF 1.01 M](442)
    摘要:
    目的 探究香菇多糖联合顺铂通过调控I-κB激酶β(IKKβ)/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完全培养基将香菇多糖胶囊制备成10、20、40 μg/mL的溶液,将顺铂制备成10 μmol/L溶液。选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进行细胞培养,将其分为模型组、顺铂组(10 μmol/L),顺铂+香菇多糖组在顺铂组处理的基础上,分别加10、20、40 μg/mL香菇多糖,培养48 h用于体外细胞实验,CCK-8法检测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情况,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随机将大鼠分为模型组、顺铂组(2 mg/kg)、香菇多糖组(15 mg/kg)、顺铂(2 mg/kg)+香菇多糖(15 mg/kg)组、Prostratin(0.5 mg/kg)组,每组10只。将培养的乳腺癌细胞依次注射于各组大鼠乳腺垫内进行造模。各组大鼠进行相应的给药处理,每日ip 1次,模型组大鼠ip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干预28 d。计算各组大鼠瘤体体积、数量并称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NF-κB p65、NF-κB p-p65、IKKβ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顺铂组、顺铂+香菇多糖(10、20、40 μg/mL)组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顺铂组相比,顺铂+香菇多糖(10、20、40 μg/mL)乳腺癌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增长。与模型组相比,顺铂组、香菇多糖组、顺铂+香菇多糖组大鼠瘤体体积、瘤体质量、瘤体数目、瘤体内NF-κB p-p65/NF-κB p65、IKKβ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顺铂组、香菇多糖组相比,顺铂+香菇多糖组大鼠瘤体体积、瘤体质量、瘤体数目、瘤体内NF-κB p-p65/NF-κB p65、IKKβ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顺铂+香菇多糖组相比,Prostratin组大鼠瘤体体积、瘤体质量、瘤体数目、瘤体内NF-κB p-p65/NF-κB p65、IKKβ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 顺铂联合香菇多糖可通过调控IKKβ/NF-κB通路,抑制IKKβ表达和NF-κB磷酸化,从而减缓乳腺癌细胞增殖,加速细胞凋亡,限制瘤体发育,从而缓解疾病。
    9  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逆转人喉癌细胞顺铂耐药的机制研究
    吴庭艳,戴景芳,张强,胡芳欣,孔凡英,孔德胜,王海叶
    2022, 37(9):1938-194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07
    [摘要](715) [HTML](0) [PDF 1.09 M](485)
    摘要: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喉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影响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质量浓度(0、1.0、2.0、4.0、8.0、16.0、32.0 mg/L)顺铂干预对数生长期人喉癌Hep-2细胞和人喉癌顺铂耐药细胞(Hep-2/DDP)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耐药指数(RI)。以不同质量浓度(0、0.5、1.0、2.0、4.0、8.0、16.0 mg/L)丹参酮ⅡA干预对数生长期Hep-2细胞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IC50;采用丹参酮ⅡA(IC505.32 mg/L)+不同质量浓度(0、1.0、2.0、4.0、8.0、16.0、32.0 mg/L)顺铂干预对数生长期Hep-2/DDP细胞48 h,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2种药物联用的IC50和逆转倍数(RF)。取对数生长期Hep-2/DDP细胞,设置对照组、顺铂组、丹参酮ⅡA+顺铂组、丹参酮ⅡA+顺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组。各组分别给药干预48 h后,采用CCK-8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激活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顺铂对Hep-2细胞的IC50为4.58 mg/L,对Hep-2/DDP细胞的IC50为14.09 mg/L,RI为3.08;丹参酮ⅡA对Hep-2细胞的IC50为5.32 mg/L;丹参酮ⅡA联合顺铂对Hep-2/DDP细胞的IC50为3.34 mg/L,RF为4.22。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Hep-2/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与顺铂组比较,丹参酮ⅡA+顺铂组Hep-2/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丹参酮ⅡA+顺铂组比较,丹参酮ⅡA+顺铂+IGF-1组Hep-2/DDP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Hep-2/DDP细胞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量和Bax/Bcl-2值显著升高(P<0.05)。与顺铂组比较,丹参酮ⅡA+顺铂组Hep-2/DDP细胞Bcl-2表达量显著降低,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量和Bax/Bcl-2值显著升高(P<0.05)。与丹参酮ⅡA+顺铂组比较,丹参酮ⅡA+顺铂+IGF-1组Hep-2/DDP细胞Bcl-2表达量显著升高,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表达量和Bax/Bcl-2值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顺铂组Hep-2/DDP细胞p-PI3K、p-Akt表达量及PI3K、Akt磷酸化(p-PI3K/PI3K、p-Akt/Ak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丹参酮ⅡA+顺铂组Hep-2/DDP细胞p-PI3K、p-Akt表达量及PI3K、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丹参酮ⅡA+顺铂组比较,丹参酮ⅡA+顺铂+IGF-1组Hep-2/DDP细胞p-PI3K、p-Akt表达量及PI3K、Akt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可逆转人喉癌细胞顺铂耐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活化而促进喉癌细胞凋亡有关。
    10  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的性能考察及其对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癌的抑制作用
    高广宇,李春梅
    2022, 37(9):1945-195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08
    [摘要](932) [HTML](0) [PDF 1.13 M](449)
    摘要:
    目的 考察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的性能,及其对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癌的体内外抑制效果。方法 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制备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以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粒径、分散系数(PDI)及Zeta电位,及其在不同生理介质(5%的葡萄糖、生理盐水、PBS的混悬液)中的稳定性;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大小;精确称量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质量,并采用HPLC法测量番荔素中番荔辛,计算载药量;用酶标仪在540 nm处测量不同浓度(2、1.5、1、0.5、0.25、0.125 mg/mL)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与5%葡萄糖溶液等渗液的吸光度,并计算溶血率;采用透析袋法考察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用划痕实验与MTT实验对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进行体外药效学考察。构建黑色素瘤肺转移癌小鼠模型,以紫杉醇注射液为阳性对照,对不同剂量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进行体内药效学研究。结果 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的粒径为(160.6±1.0)nm,PDI为0.082±0.023,Zeta电位为(-28.10±1.14)mV,透射电镜下呈球状。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在5%的葡萄糖、血浆中稳定,无溶血现象;在体外可持续缓慢释放。体外研究结果显示,与番荔素原料药相比,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对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迁移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性显著增加。体内药效学结果显示,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iv给药14 d后,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0.4 mg/mL组对黑色素瘤肺部转移抑制率可达到91.6%,S-100蛋白的表达也较模型组明显下调。结论 香菇多糖可作为稳定剂制备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香菇多糖–番荔素纳米粒对黑色素瘤肺转移癌初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11  咖啡酸对UVB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赵英良,张玲,韦克毅,蔡国栋,周国福,田迪,卢娟,徐俊驹
    2022, 37(9):1953-195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09
    [摘要](545) [HTML](0) [PDF 1.00 M](476)
    摘要:
    目的 分析咖啡酸对UVB损伤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VB灯照射建立HaCaT细胞UVB损伤模型。HaCaT细胞中分别加入浓度梯度为0(对照组)、5、10、20、40、80、160µ;mol/L的咖啡酸,计算细胞存活率,选择最佳浓度进行后续试验。将处于对数生长期HaCaT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咖啡酸(10µ;mol/L)组,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用样本蛋白浓度计算方法,测定细胞中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记检测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咖啡酸10µ;mol/L组能够减轻UVB对HaCaT细胞造成的损伤,修复HaCaT的细胞形态,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在HaCaT细胞中的表达,减少细胞的凋亡。咖啡酸10µ;mol/L组能够显著升高HaCaT中SOD、CAT含量,增强细胞中的抗氧化能力,降低MAPK亚族p38信号通路p-p38和p53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咖啡酸可以抑制UVB对细胞的损伤,修复细胞的形态结构,减少细胞的凋亡和增强细胞的抗氧化性,且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的调控来减弱UVB对HaCaT细胞的损伤,而对UVB损伤后的HaCaT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12  马鞭草苷对口腔扁平苔藓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王芳,闫卉,尚婷婷,杨磊
    2022, 37(9):1959-196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10
    [摘要](372) [HTML](0) [PDF 1012.78 K](435)
    摘要:
    目的 探讨马鞭草苷对口腔扁平苔藓(OLP)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脂多糖(LPS)体外刺激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构建OLP炎症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基因表达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HaCaT细胞中,LPS刺激抑制细胞活力,并诱导TNF-α、IL-1β和IL-6基因的表达上调,以及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上调;20 mg/L马鞭草苷作用24 h可减轻LPS诱导的HaCaT细胞损伤、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和NF-κB p65信号通路的活化;同时,经G蛋白偶联受体18(GRP18)抑制剂O1918预处理后,马鞭草苷的保护作用显著减弱。结论 马鞭草苷可以通过激活GPR18受体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减轻OLP口腔黏膜炎症反应。
    13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分子作用机制
    贾菲菲,郭苏兰,梁国琼,贾俊
    2022, 37(9):1965-197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11
    [摘要](398) [HTML](0) [PDF 1.42 M](1036)
    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分子对接技术来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分子靶点和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平台筛选桂枝茯苓丸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从GEO数据库中获得子宫肌瘤疾病差异基因,并通过Perl软件获取差异基因;交叉基因经过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将筛选出的关键活性成分和靶基因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选择最佳结合靶标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筛选出92个活性化合物,其中活性成分槲皮素、山柰酚、黄芩苷、豆甾醇、β谷甾醇被确定为关联靶标最高的活性成分,获得交叉基因41个,其中PTGS2、PGR、NR3C2、GRIA2等为关联活性成分数量最多的靶标基因。通过拓扑分析,发现30个强关联蛋白,有11个靶点为中药的核心预测靶点。细胞组分(CC)共富集17个条目,分子功能(MF)共富集32个条目,生物过程(BP)共富集501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共富集52个条信号通路,主要为基因在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桂枝茯苓丸的关键成分具有与目的基因E2F1、MMP9、BAX、FOS结合的良好潜力。结论 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调控类固醇激素,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化学致癌–受体激活通路等途径发挥作用。
    14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GEO数据库多芯片分析法探讨糖痹外洗方治疗糖尿病足的作用机制
    宁遵锡,刘鹏宇,杨宇,魏秀岩,高慧媛
    2022, 37(9):1975-198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12
    [摘要](564) [HTML](0) [PDF 1.98 M](525)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GEO数据库多芯片研究糖痹外洗方治疗糖尿病足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SP、TCMIP、TCMID、HERB数据库筛选糖痹外洗方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O数据库中检索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差异表达基因,汇总得到糖尿病足靶点。使用微生信在线作图平台对疾病靶点和化学成分靶点取交集,并构建交集靶点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度值排名靠前的化合物和蛋白,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得到糖痹外洗方活性成分99个,成分靶点427个,糖尿病足靶点2 217个,交集靶点64个。关键靶点蛋白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环加氧酶2(PTGS2)、Janus激酶2(JAK2)、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等,关键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665个生物过程、30个细胞组分、80个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00条通路信息,主要有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JAK-STAT)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地奥司明、鞣花酸、木犀草素、杨梅素和槲皮素与EGFR、JAK2、MMP1等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糖痹外洗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等特点,其可能主要作用于糖尿病并发症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和JAK-STAT信号通路等的多个关键靶点,从而发挥治疗糖尿病足相关疾病的效果。
    15  HPLC法测定艽龙胶囊中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和异牡荆黄素
    翟欣,田云,肖会敏,王四旺,常瑛
    2022, 37(9):1987-199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13
    [摘要](912) [HTML](0) [PDF 930.14 K](481)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艽龙胶囊中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黄素的方法。方法 采用Int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 μL。结果 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异荭草苷、异牡荆黄素分别在21.20~2 120.00、3.20~320.00、15.00~1 500.00、5.10~51.00、39.00~3 900.00、4.20~420.00、2.20~220.00、1.10~110.00 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7%、97.28%、96.49%、99.37%、97.28%、96.49%、99.37%、97.28%,RSD值分别为1.64%、1.16%、1.85%、1.64%、1.16%、1.85%、1.64%、1.16%。结论 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为进一步完善艽龙胶囊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6  HPLC法测定氢氯噻嗪原料药中有关物质
    房思萌,隋玉荣,韩晓捷
    2022, 37(9):1992-199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14
    [摘要](248) [HTML](0) [PDF 856.37 K](476)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氢氯噻嗪原料药中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3.2)–甲醇–四氢呋喃(94:6:1),流动相B: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3.2)–甲醇–四氢呋喃(50:50:5);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4 nm;体积流量为1.0 mL/min;进样量:20 μL;柱温:35℃;样品仓温度:10℃。结果 氢氯噻嗪、4-氨基-6-氯-1,3-苯二磺酰胺、氯噻嗪线性范围分别为0.030 06~6.011 00、0.030 01~6.002 00、0.030 08~6.015 00 μg/mL;4-氨基-6-氯-1,3-苯二磺酰胺、氯噻嗪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6%、99.17%,RSD值分别为1.53%、1.02%。结论 本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以控制氢氯噻嗪原料药中有关物质,为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17  HPLC-DAD法测定益脑胶囊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五味子醇甲和人参皂苷Rb1
    王怀斌,刘春,李明杰
    2022, 37(9):1997-200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15
    [摘要](130) [HTML](0) [PDF 929.30 K](434)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益脑胶囊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五味子醇甲和人参皂苷Rb1的方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e Zorbax XDB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器: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03 nm(人参皂苷Rb1)、249 nm(五味子醇甲)、321 nm(3,6'-二芥子酰基蔗糖);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 μL。结果 3,6'-二芥子酰基蔗糖、五味子醇甲和人参皂苷Rb1分别在0.193~19.300、0.299~29.910、0.189~188.60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99.7%、98.3%,RSD值分别为1.2%、1.1%、0.7%。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益脑胶囊中3,6'-二芥子酰基蔗糖、五味子醇甲和人参皂苷Rb1的测定,为完善该产品的质量标准完善提供参考。
    18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李坤,崔涛,张坤
    2022, 37(9):2001-200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16
    [摘要](209) [HTML](0) [PDF 920.77 K](462)
    摘要:
    目的 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前30 min滴注速率是0.4 μg/(kg·min),维持滴速是0.1 μg/(kg·mi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充分溶解、稀释,2次/d。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相关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3.6%,较对照组78.7%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时点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mRS评分均显著降低,MBI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FIB、D-D水平、MAR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浆FIB、D-D水平和MA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水平和外周血NLR、PL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RP水平和外周血NLR、P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整体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减轻机体炎性损伤,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19  脑安滴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魏营,姚庆萍,郭姝丽
    2022, 37(9):2007-201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17
    [摘要](840) [HTML](0) [PDF 906.89 K](502)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安滴丸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北辰区中医医院(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安滴丸,20粒/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斑块面积、血流动力学、血清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斑块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NIHSS评分、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治疗前,平均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IL-6、ET-1、Ang 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安滴丸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20  枣仁安神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研究
    徐金梅,周晓香
    2022, 37(9):2012-201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18
    [摘要](679) [HTML](0) [PDF 974.91 K](1243)
    摘要:
    目的 探讨枣仁安神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睡眠与心理门诊就诊的96例老年原发性失眠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睡前口服右佐匹克隆片,2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口服枣仁安神颗粒,1袋/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指标以及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肽Y(NP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慢波睡眠(SWS)、睡眠效率(SE)高于治疗前,觉醒时间(AT)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WS、SE高于对照组,AT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BDNF、NPY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BDNF、NPY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枣仁安神颗粒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老年失眠症疗效确切,能改善睡眠质量,调节SWS、SE、AT,升高BDNF、NPY水平,降低TNF-α水平,安全性较好。
    21  地奥心血康胶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陈珺,燕飞,黄泰博
    2022, 37(9):2017-202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19
    [摘要](129) [HTML](0) [PDF 969.43 K](595)
    摘要:
    目的 探讨地奥心血康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2月郑州颐和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首次剂量300 mg/d,1次/d,连续治疗3 d后,剂量改为75 mg/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2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血流比(E/A)值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EF、CO、E/A值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CK-MB、NT-proBNP、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奥心血康胶囊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炎性损伤。
    22  瓜蒌皮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景贤,赵映璇
    2022, 37(9):2021-2025.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20
    [摘要](413) [HTML](0) [PDF 912.67 K](400)
    摘要:
    目的 探讨瓜蒌皮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郑州颐和医院诊治的144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治疗组(7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内注射瓜蒌皮注射液,4 mL/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7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24 h动态心电图变化,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0.56%,治疗组总有效率93.0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每次持续时间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缺血发作次数、缺血最长持续时间、缺血总时间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缺血发作次数、缺血最长持续时间、缺血总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Aoc、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AGE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O、VEGF水平显著升高,ET-1、sTM水平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瓜蒌皮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冠脉循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高。
    23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何友权,王永,史铭,张艳青
    2022, 37(9):2026-203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21
    [摘要](363) [HTML](0) [PDF 927.80 K](505)
    摘要: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的临床研究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7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冠脉内注射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急诊PCI术中给予10μg/kg,术后0.15 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24 h;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术后静脉滴注舒血宁注射液,20 mg/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至少治疗3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garblssa评分、Selvester QRS评分、GQOLI-74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每搏输出量(SV)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之比(E/Em),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补体C1q/肿瘤坏死抑制相关蛋白3(CTRP3)、去整合素-金属蛋酶9(ADAM9)、炎症细胞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α(CSF2RA)、和肽素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低于治疗组的100.00%(P<0.05)。治疗后,两组改良Sgarblssa评分和Selvester QRS评分明显下降,而GQOLI-74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并以治疗组积分改善最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LVEF和SV明显升高,而LVEDD、LVESD和E/Em明显下降(P<0.05),并以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最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P-sel、MCP-1、ADAM9、CSF2RA、和肽素水平明显降低,而CTRP3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最为明显(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患者可有改善机体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降低心肌梗死面积。
    24  咖啡酸片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颜丽华,王羽
    2022, 37(9):2031-203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22
    [摘要](726) [HTML](0) [PDF 904.07 K](489)
    摘要:
    目的 探讨咖啡酸片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郑州颐和医院治疗的63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空腹口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5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咖啡酸片,0.3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II)评分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血清血小板第4因子(PF4)、血小板生成素(TP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和人类血小板抗原(HPA)水平,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栓弹力图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凝固角(Angle角)和血栓最大幅度(MA值)。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0.65%,明显低于治疗组96.88%(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II评分、GQOLI-74评分,血清PF4、TPO、vWF、HPA水平,凝血功能,以及R值、K值、Angle角和MA值均明显改善,并以治疗组改善的最为明显(P<0.05)。结论 咖啡酸片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25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杨庆玺,倪庆,姬光东,贾意国
    2022, 37(9):2035-203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23
    [摘要](145) [HTML](0) [PDF 908.67 K](794)
    摘要:
    目的 探讨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月在山东省泰山医院进行治疗的11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差别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0.4 g/次,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羧甲司坦口服溶液,10 mL/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关评分、血气分析指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82.14%(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咳痰、喘息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咳嗽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莱赛斯特生活质量问卷(LCQ)评分、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分压(pO2)显著升高,而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CRP、IL-4、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羧甲司坦口服溶液联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患者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调节患者血气指标,降低CRP、IL-4、IL-6、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6  丙卡特罗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袁叶梅,黄赛花,屈春燕
    2022, 37(9):2040-204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24
    [摘要](1006) [HTML](0) [PDF 899.82 K](597)
    摘要:
    目的 探讨丙卡特罗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诊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每次0.5 m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5 mL/次,2次/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症状好转时间,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1β、IL-17、TNF-α、CR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炎症反应,促进机体免疫力增加。
    27  香连化滞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杨晓庆,张俊,黄振,李道宽
    2022, 37(9):2044-204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25
    [摘要](624) [HTML](0) [PDF 977.77 K](521)
    摘要:
    目的 探讨香连化滞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驻马店市中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口服香连化滞丸,12 g/次,2次/d。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二胺氧化酶、D-乳酸、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和IL-17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9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便消失平均时间及腹泻次数至少降低50%所需时间显著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二胺氧化酶、D-乳酸、丙二醛和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TGF-β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香连化滞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氧化应激水平及Th17/Treg细胞失衡。
    28  鼻康片联合色甘萘甲那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李玲,李伟,罗会林,程庆
    2022, 37(9):2049-205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26
    [摘要](763) [HTML](0) [PDF 911.75 K](464)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康片联合色甘萘甲那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武汉市红十字医院治疗的11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色甘萘甲那敏鼻喷雾剂,每次两侧鼻孔各喷1下,3~5次/d,每次间隔>3 h;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鼻康片,5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过敏性鼻炎生活质量测评量表(RQLQ)、鼻症状总分表(TNSS)、伴随症状总分(TNNSS)和鼻内镜(MLK)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27(IL-27)、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和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鼻通气功能指标总鼻气道阻力(NAR)、0~5 cm鼻腔容积(NCV)和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1.82%,明显低于治疗组96.36%(P<0.05)。治疗后,两组RQLQ、TNSS、TNNSS和MLK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3、IL-23、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均明显降低,而sPD-L1和IL-27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0~5 cm NCV、NMCA均明显升高,而NAR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鼻康片联合色甘萘甲那敏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有效改善患者鼻部症状,提高鼻通气,改善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9  阿法骨化醇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
    滕玲,朱长松,范昊,李婷婷
    2022, 37(9):2054-205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27
    [摘要](399) [HTML](0) [PDF 981.55 K](425)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法骨化醇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患者随餐口服复方α酮酸片,6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法骨化醇软胶囊,0.5 μg/次,1次/d。两组治疗5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血钙和血磷水平,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血清因子甲状旁腺激素(P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骼疼痛、四肢肌力减弱、皮肤瘙痒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明显升高,而血磷、钙磷乘积指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钙指标高于对照组,血磷、钙磷乘积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T3、FT4水平明显降低,而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因子IL-6、PTH、TNF-α、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5.56%(P<0.05)。结论 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联合复方α酮酸片治疗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可调节肾功能,纠正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安全有效。
    30  己酮可可碱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侯新凤,李文芳,沈亚非,辛婧,邓飞
    2022, 37(9):2059-206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28
    [摘要](447) [HTML](0) [PDF 908.87 K](577)
    摘要: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2年2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的奇偶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注射用胰激肽原酶,40 U/次,1.5 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1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己酮可可碱,0.4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和食物多样化评分(DD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足部溃疡面积和深度,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流速、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81.40%,明显低于治疗组(97.67%,P<0.05)。治疗后,两组SDSCA评分明显升高,而SPBS评分和DD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血清IGF-1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而Hcy、瘦素和IL-1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足部溃疡面积、溃疡深度均明显减小(P<0.05);两组患者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流速、PI、RI均明显增加(P<0.05);上述指标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注射用己酮可可碱联合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足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1  消渴康颗粒联合洛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马静,李福旺,邵爽,范振迁,原全利
    2022, 37(9):2064-206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29
    [摘要](196) [HTML](0) [PDF 907.20 K](464)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渴康颗粒联合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2例。对照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0.1 mg/次,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渴康颗粒,1袋/次,3次/d。两组在治疗30 d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血糖波动指标以及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趋化素(chemerin)、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BG)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FPG、HbA1c、2 h BG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MAGE、MODD、SD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A-FABP、chemerin、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A-FABP、chemerin、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渴康颗粒联合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提高降糖疗效,降低血糖波动,调节A-FABP、chemerin、IL-17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32  消渴丸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张军,邵蔚,韩瑞
    2022, 37(9):2069-207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30
    [摘要](2132) [HTML](0) [PDF 985.20 K](501)
    摘要:
    目的 探讨消渴丸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10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晨服达格列净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渴丸,10丸/次,3次/d,饭前温开水送服。观察两组连续治疗12周后的降糖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糖代谢及胰岛功能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红细胞比容(HCT)]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4.3%,较对照组的81.1%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FPG、2 h PG、HbA1c及HOMA-IR均显著降低,HOMA-β则均显著增高(P<0.05);但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参数PV、EAI、EDI、HCT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MDA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清NO、SOD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NO、SOD和MDA水平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消渴丸联合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能获得安全、良好的降糖效果,并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胰岛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3  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韩永丽,赵惠临,樊华斌,王素芳
    2022, 37(9):2075-2080.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31
    [摘要](319) [HTML](0) [PDF 1006.32 K](386)
    摘要:
    目的 探究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患者早餐前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12 mg/次,1次/d,连续服药2周,停药1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3 mg/kg,1次/2周,评估患者耐受性和疗效。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9周。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和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较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升高,CD8+、VEGF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VEG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6个月,两组EORTC QLQ-C30总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EORTC QLQ-C30总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较对照组明显增长(P<0.05)。结论 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降低VEGF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34  接骨七厘片联合注射用复方骨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张兵,吴阳,焦龙兵,王佰亮
    2022, 37(9):2081-208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32
    [摘要](209) [HTML](0) [PDF 986.77 K](426)
    摘要:
    目的 探讨接骨七厘片联合注射用复方骨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10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复方骨肽,1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均匀混合后给药,1次/d,连用2周后停用1周,即以3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接骨七厘片,5片/次,2次/d,温开水送服,连用12周。评价两组疗效,观察两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并比较治疗后两组骨痂骨密度(BMD)值。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骨代谢标志物[I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以及白细胞介素(IL)-6、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骨硬化蛋白(SOST)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81.5%(P<0.05)。治疗后,治疗组骨折部位疼痛、压痛、肿胀的消失时间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8、12周后,两组骨痂BMD值均高于治疗4周,治疗组治疗4、8、12周时骨痂BM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后,两组P1NP、ALP、S-CT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治疗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IL-6、RANKL和SOST水平均显著下降,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接骨七厘片联合注射用复方骨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较为安全地加速患者症状恢复,增加BMD,调控骨代谢平衡,促进骨折临床愈合。
    35  壮骨止痛胶囊联合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杨贤玉,董胜利,刘帅,李来好,李凤希
    2022, 37(9):2087-209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33
    [摘要](446) [HTML](0) [PDF 923.36 K](417)
    摘要:
    目的 探讨壮骨止痛胶囊联合特立帕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2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皮下注射特立帕肽注射液,20 μg/次,1次/d,注射部位选择下腹部或大腿。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壮骨止痛胶囊,4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主要部位骨密度(BMD)值,相关症状评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OQOLS)总分及血清骨转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和白细胞介素(IL)-33、IL-17、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L1~4、髋部股骨颈、全髋BMD值均显著增加(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主要部位BMD值增加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腰背疼痛、下肢抽筋、腰膝酸软、步履艰难、持重困难评分均显著降低,OQOLS总分则均显著升高(P<0.05);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INP、β-CTX水平比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对血清PINP、β-CTX水平的升高作用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33和IGF-1水平均显著上升,血清IL-17水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应用壮骨止痛胶囊联合特立帕肽治疗的总体疗效确切,能安全有效地增加患者骨强度,减轻腰背疼痛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体内骨代谢活动,并可进一步上调血中IL-33、IGF-1及下调血中IL-17水平。
    36  止痛化癥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研究
    刘红玲,张保萍
    2022, 37(9):2093-209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34
    [摘要](478) [HTML](0) [PDF 975.16 K](466)
    摘要:
    目的 探讨止痛化癥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9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于月经第5~7天将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放置于宫腔内,一次放置,随访观察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饭后口服止痛化癥胶囊,4粒/次,3次/d,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子宫体积、疼痛程度和血清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平均血流速度(Vm)、脐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的血流速度比值(S/D)、搏动指数(P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Vm、S/D、P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体积、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子宫体积、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CXCL-12、IGF-1、TGF-β1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止痛化癥胶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确切,能够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助于抑制病灶生长。
    37  妇科养血颗粒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
    殷汝昌,耿爱芝,张春燕
    2022, 37(9):2098-210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35
    [摘要](246) [HTML](0) [PDF 905.79 K](385)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养血颗粒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200例子宫出血者,随机分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妇科养血颗粒,1袋/次,2次/d。两组治疗7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性激素垂体分泌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激素(T)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8.00%vs 89.00%,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SH水平明显升高,而E2、LH、T、IL-2、VEGFA、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性激素水平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发生率(7.00%)明显低于对照组(13.00%,P<0.05)。结论 妇科养血颗粒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明显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炎性因子,且安全有效。
    38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谢红,田昌隆,吴玉玲,魏波
    2022, 37(9):2103-2108.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36
    [摘要](484) [HTML](0) [PDF 913.63 K](467)
    摘要:
    目的 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6例(86只眼)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86只眼)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各43只眼)。对照组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常规消毒铺巾并行表面麻醉后,向患者玻璃体内垂直进针,注射部位在角巩膜缘后3.5 mm处,剂量为0.5 mg/次,1次/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眼结膜囊内滴入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1滴/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情况[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眼底渗出面积及出血面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荧光渗漏面积]、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Vmean)、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0.7%,较对照组的72.1%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提高,CMT、眼底渗出面积及出血面积、FFA荧光渗漏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但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视网膜中央动脉Vmean均显著增加,视网膜中央动脉RI、S/D均显著降低(P<0.05);但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PDGF、ET-1和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VEGF、PDGF、ET-1和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总体疗效满意,可安全有效地提高患者视力、促进眼底病理改变的改善及改善眼部血供,并能进一步抑制血清VEGF、PDGF、ET-1和CRP的水平。
    39  达格列净临床应用合理性和安全性分析
    罗柳金,谢宗泰,曾彩芳
    2022, 37(9):2109-2113.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37
    [摘要](781) [HTML](0) [PDF 848.96 K](729)
    摘要: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接受达格列净治疗的情况,了解该药的应用现状和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规范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汇总国内外达格列净相关指南、文献和专家共识,形成达格列净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回顾性调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3月1日—2022年2月28日住院患者使用达格列净的情况,按照已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合理性和安全性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结果 共有201例患者应用了达格列净,其中有效病例198例,不合理用药病例共27例,不合理使用率为13.64%,以用药时机不适宜、禁忌证用药和特殊人群用药不合理为主要原因。不良反应共6例,发生率为3.03%,以泌尿系感染、糖尿病酮症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反应为主。结论 达格列净降低血糖和改善心力衰竭预后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临床用药期间应多关注患者的血β-羟基丁酸和肝肾功能指标,关注达格列净的用药时机、特殊人群用药和不良反应等方面。针对其不合理应用情况和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应结合达格列净新修订的说明书、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等最新信息,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和用药建议,做到实时点评,进一步促进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合理使用。
    40  PD-1/PD-L1抑制剂在非黑色素瘤治疗中致白癜风的文献病例分析
    尹岳松,吴玉佩,周晔,李阳,邓新娜,李庆霞
    2022, 37(9):2114-212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38
    [摘要](156) [HTML](0) [PDF 865.06 K](475)
    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非黑色素瘤治疗中所致白癜风的临床特点。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收录的PD-1/PD-L1抑制剂在非黑色素瘤中所致白癜风的病例报告类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患者共2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32~79岁;25例患者首次使用PD-1/PD-L1抑制剂至发生白癜风最短时间为6 d,最长时间为5年,中位发生时间为用药后5个月。白癜风主要分布在头皮、面部、手部、四肢和躯干,可伴有其他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以甲状腺居多;皮肤活检表现为病变及病灶周围皮肤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的缺失。20名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估,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8例,疾病进展3例。结论 白癜风是PD-1/PD-L1抑制剂在非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一种罕见不良反应,白癜风的发生可能与良好的临床结果相关。
    41  替雷利珠单抗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刘俊,刘晓丹,朱立勤
    2022, 37(9):2122-212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39
    [摘要](657) [HTML](0) [PDF 842.34 K](719)
    摘要:
    目的 分析替雷利珠单抗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有关替雷利珠单抗导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替雷利珠单抗导致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17篇,18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72.2%)、女性5例(27.8%),年龄分布在60岁以上居多(72.2%),发生时间大多在用药后3个月内(72.2%),替雷利珠单抗致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6例,33.3%),17例经停药和对症治疗好转,1例因继发肺部感染死亡。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致不良反应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应增强监测,防范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42  美罗培南致血小板计数异常的文献分析
    潘娟,李足意,周玲芝,叶超
    2022, 37(9):2128-213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40
    [摘要](146) [HTML](0) [PDF 964.63 K](498)
    摘要:
    目的 分析美罗培南致血小板计数异常(增多或减少)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Research Gat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22年5月,纳入美罗培南致血小板计数异常的中英文病例报道,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归纳及统计。结果 最终纳入22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0.5~96岁,平均(59.98±25.34)岁;14例患者患有基础疾病,15例患者为联合用药。引起血小板计数增多症患者9例(40.91%),血小板计数减少症患者13例(59.09%),所有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均发生在用药期间。停用美罗培南并给予对症处理后,21例(95.45%)患者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或好转。结论 美罗培南致血小板计数异常以血小板减少症相对多见。临床在使用美罗培南期间应加强对血小板计数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变化应及时停药和对症处理,减少血栓或出血事件的发生。
    43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中常见问题和检查要点分析研究
    颜若曦
    2022, 37(9):2135-2141.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41
    [摘要](775) [HTML](0) [PDF 842.24 K](655)
    摘要: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评估内容涵盖了无菌操作全过程,是对药品生产活动无菌保证能力评估的有效方法,对其检查的常见问题包括工艺模拟、报告与记录、干预、模拟范围、污染调查与处理、模拟的次数与频次、模拟介质(培养基)等方面。在对无菌工艺模拟试验设计与方案制定、实施与执行、持续评估与再验证3个不同阶段进行重点分析基础上,就如何从程序文件规定、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方案、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报告与记录、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实施过程的视频和相关记录、生产现场情况、人员和关联内容等7个方面对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的检查重点进行了阐述。从药品检查角度对无菌工艺模拟试验进行分析,就如何在无菌药品检查及各类自检和外部审计中做好无菌工艺模拟试验相关内容的检查进行研究,以期促进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在药品生产企业中更科学合理的开展,更好地保证药品质量。
    44  中药多糖调控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安香霖,鲁金月,董辉,孟鑫
    2022, 37(9):2142-2147.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42
    [摘要](698) [HTML](0) [PDF 839.73 K](571)
    摘要: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种中药多糖通过调控肿瘤微环境而展现出抗肿瘤作用。从肿瘤微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肿瘤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出发,阐述黄芪多糖、猪苓多糖、香菇多糖、车前子多糖、人参多糖、羊栖菜多糖和枸杞多糖对肿瘤微环境的调控作用,为抗肿瘤中药多糖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45  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相学梅,李宜航,牟曾熠,李志明
    2022, 37(9):2148-2154.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43
    [摘要](695) [HTML](0) [PDF 923.00 K](504)
    摘要:
    慢性肾脏病一直以来是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一旦错过早期干预期,进入终末期肾脏病只能行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存。槲皮素是一种植物类黄酮,槲皮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凋亡、抗纤维化等作用。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槲皮素3-O-葡萄糖苷酸、二氢槲皮素能够抑制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抑制纤维化、抑制细胞凋亡、调节肠道菌群、预防造影剂肾病,在保护肾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槲皮素及其衍生物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46  二甲双胍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邢亨特,邱波
    2022, 37(9):2155-2159.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44
    [摘要](270) [HTML](0) [PDF 827.89 K](588)
    摘要:
    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慢性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二甲双胍是目前公认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可能也对骨关节炎软骨具有保护作用。二甲双胍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反应、调节软骨细胞代谢异常、影响软骨细胞分化。对二甲双胍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为二甲双胍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47  靶向CD155及其受体的药物研究进展
    郑学敏,李桂霞,郝瑞家,刘艳菊,韩进,王根辈,李剑
    2022, 37(9):2160-2166.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45
    [摘要](687) [HTML](0) [PDF 855.09 K](671)
    摘要:
    分化簇155(CD155)是一种单次跨膜的细胞表面蛋白,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量很少或不表达,但在包括胰腺癌、胆管癌、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乳腺癌的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使其能够成为抗肿瘤药物的理想靶点。CD155作为细胞黏附分子参与肿瘤细胞的黏附、迁移和极化,还作为免疫调节分子与T细胞或NK细胞上的包括TIGIT、DNAM-1、CD96的共刺激或共抑制受体相互作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影响免疫微环境。目前靶向CD155及其受体的药物研发火热,其高亲和力受体TITIG有多种药物进入III期临床,直接靶向CD155及其受体DNAM-1和CD96的肿瘤治疗也逐渐增加。通过对靶向CD155及其受体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48  γ-氨基丁酸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刘鸷驹,张东星,晏仁义,王磊,苏子孟,王鑫,於洪建
    2022, 37(9):2167-2172. DOI: 10.7501/j.issn.1674-5515.2022.09.046
    [摘要](625) [HTML](0) [PDF 909.58 K](415)
    摘要:
    γ-氨基丁酸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分布于微生物和动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γ-氨基丁酸具有抗糖尿病、抗高血压、保护肝肾、促进睡眠等活性。对γ-氨基丁酸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后续γ-氨基丁酸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