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编委会
协办单位
征订启事
学术会议
出版伦理
English
1982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远志皂甙的分离与远志皂甙G和F的结构
李中浩
1982(5).
[摘要]
(
63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33
)
摘要:
远志(Polygala tenui folia Wiild,远志科)干根为熟知的中药.曾研究过其成份,已报道含有远志醇(1,5-脱水D-山梨醇)、N-乙酰基-D-葡糖胺、葡葡糖、果糖、一个未经鉴定的生物碱,3,4,5-三甲氧基肉桂酸及三个咕吨酮衍生物.
导出
收藏
2
从芹菜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二氢呋喃香豆素
陆恒
1982(5).
[摘要]
(
73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6
)
摘要:
作者从芹菜(Aplum graveolens L.)的干燥种子的苯提取物中分离出化合物A和B. 化合物A为无色针状结晶,mp.172~3°,[α]22 D-12.83,(C=0.936,甲醇)分子式C_(14)H_(14)O_.它的质量和UV、NMR等数据与从大叶牛防风(Heracleum mantegezzianum Somm.
导出
收藏
3
乌叶何树中的皂甙
戴克逊
1982(5).
[摘要]
(
74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4
)
摘要:
山茶科乌叶何树(Schima wallichii)是已研究过的何树属植物中的新种。其乙醇提取物对皮癣真菌有高度的活性。作者将其70%乙醇提取物经苯、乙酸乙酯提取后,再经水-正丁醇分配,分成四个部位. 苯溶部位经硅胶和氧化铝柱层析后,分得A、
导出
收藏
4
从Psorospermum febrifugum Sprach中分到的新抗肿瘤成分:6-牻牛儿氧代-3-甲基-1,8-二羟基(?)醌
伊惠贤
1982(5).
[摘要]
(
76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4
)
摘要:
P.febrifugum Sprach var ferrugineum(Hook.fil)是生长在热带非洲的一个藤黄科(Clusiaceae)的木本植物,用于治疗皮肤溃疡病和安哥拉土著人的麻风病,这些功效都被归于它的解热性质. 该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P-388体内试验和9KB体外试验都显示了活性.该提取物在氯仿-水间分配.其活性成分集中在氯仿层,在10%甲醇-石油醚
导出
收藏
5
从抗痢鸦胆子分得新抗白血病苦木甙类——埃鸦胆子苦素甙A和B
李嘉蓉
1982(5).
[摘要]
(
62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4
)
摘要:
埃塞俄比亚产苦木科抗痢鸦胆子(Brucea antidysenterica)地上部分用甲醇渗漉、浓缩后,经甲醇-水混合液溶解,用二氯甲烷提取,提取物
导出
收藏
6
海绵中的抗菌成分——Sceptrin
赵全成
1982(5).
[摘要]
(
76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0
)
摘要:
本文报道从海绵Agelas suptrum的乙醇提取物中经柱层析得到一种较强活性的抗菌物—Seeptrin(2),(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分枝芽胞菌和Altrnaria菌具有抗菌作用.经IR、UV、MS、HNMR
导出
收藏
7
海黄瓜中的六种抗真菌低聚糖甙的结构
常兆生
1982(5).
[摘要]
(
68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0
)
摘要:
从海黄瓜[Stichopus chloronotus (Brsndt))中分离六种抗真菌的三萜——低聚糖甙:Stichlorosides A_1,A_2,B_1,B_2,C_1和C_2,并确定其甙元(stichlorogenol和dehydrostichlorogenol)的结
导出
收藏
8
从细园齿火棘的根中分得新抗炎成分
王桂芝
1982(5).
[摘要]
(
61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6
)
摘要:
作者在寻找天然抗炎药物中,发现蔷薇科细园齿火棘(Pyracantha crenulata)根的氯仿提取丙酮可溶部分,经层析得P-2流份,对鸡胚法肉芽肿有一定的抗炎活性.继而进一步分离得到一种无色的鳞晶,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
导出
收藏
9
Sabal serrulata中的新抗炎成份
毛鋐德
1982(5).
[摘要]
(
77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6
)
摘要:
S.serrulata(Serenoa repens)果实的醇或水提取物,在欧洲数十年来主要是用于前列腺疾患的治疗,也用于膀胱炎、遗尿、乳腺炎,白带、湿症和乳房发育不全等症.本文报道由其种子中分到一个具有高度抗炎活性的酸性多糖(HMPK-2)、平均分子量约100,000.
导出
收藏
10
日本白蜡树皮中的抗血小板凝聚成分
赵全成
1982(5).
[摘要]
(
88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3
)
摘要:
梣属日本白蜡树(Fraxinus japonica Blume)在日本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常用该植物作为解热止痛和利尿药。本文报道了该植物皮的甲醇提取物在乙酸乙醋和水两相溶剂中分配,乙酸乙醋层中的酸性部分是抑制血小板凝聚
导出
收藏
11
Phacelia ixodes中能引起接角性皮炎的酚类成分
王乃文
1982(5).
[摘要]
(
67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6
)
摘要:
作者报道从产于加利福尼亚的田基麻科植物P.ixodes中分离到了六种能引起过敏性接触皮炎的酚类成分. 新鲜的植物全草3公斤,用丙酮提取三次(每次5~10秒),浓缩提取液(50克),分别用己烷、氯仿、水溶解成三部分.再应用硅胶柱层析,洗脱剂
导出
收藏
12
高压液相色谱法分离和定量冬青叶麻登努斯中的美登素类化合物
周芝芳
1982(5).
[摘要]
(
70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6
)
摘要:
美登本属植物冬青叶麻登努斯(Maytenus ilicifolia Mart ex Reiss)分布于巴西、巴拉圭等国.民间将其熬成茶,用作抗肿瘤和生育调节剂.本文报道用HPLC分离和定量测定该植物中的美登素类化合物(美登素(I),美坦布林碱(may-
导出
收藏
13
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甘草酸的含量
刘导渝
1982(5).
[摘要]
(
65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4
)
摘要:
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酸的定量法有重量法、比色法、TLC法、GC法等,但均操作复杂、精度不高.本文报道用反相柱HLC法测定甘草根和浸膏中的甘草酸含量. HLC条件:装置为日本分光TrirotarⅡ层
导出
收藏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生物碱
尉阿敖
1982(5).
[摘要]
(
57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5
)
摘要:
生药乌头中含有极毒的乌头生物碱,常用加热(水解)、蒸、浸泡等炮灸方法使之传变为低毒或无毒的物质,供临床使用。然而上述处理方法不是标准化了的,致使处理后的乌头原只根中的毒性和临床治疗作用差异显著。
导出
收藏
15
洋甘菊花及提取物中芹黄素及其葡萄糖甙的反相高效液相层析
李明美
1982(5).
[摘要]
(
94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8
)
摘要:
本文作者报道用反相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洋甘菊花和提取物中芹黄素、芹黄素-7-葡萄糖甙和芹黄素-7-乙酰葡萄糖甙的含量.芹黄素和芹黄素-7-葡萄糖甙具有解痉作用.本法也适用于洋甘菊提取物的复杂混合物中上述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导出
收藏
16
用反相高效液相层析法测定眼科用毛果芸香碱制剂
李明美
1982(5).
[摘要]
(
63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7
)
摘要:
毛果芸香碱(Pilocarpine)是咪唑生物碱,化学名为(2S,3R)-2-乙基-3[(1-甲基-5-咪唑基)-甲基]-4-丁酸内酯。眼科常用其盐酸盐或硝酸盐配制成稳定的缓冲等渗溶液以减轻眼内压,尤其用于青光眼。在含水的介质中,毛果芸香碱能水介
导出
收藏
17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旋光法分析眼科用制剂中的毛果芸香碱和异毛果芸香碱
李明美
1982(5).
[摘要]
(
65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7
)
摘要:
本文报道用柱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旋光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毛果芸香碱和异毛果芸香碱.本法适用于眼科用毛果芸香碱溶液的分析. 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取约100毫克的毛果芸香碱盐酸盐或相当量的毛果芸香碱硝酸盐,精密称定,置于10毫升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2毫升置于250毫升烧杯内.
导出
收藏
18
地黄中环烯醚萜甙类的定量分析
凌仰之
1982(5).
[摘要]
(
68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2
)
摘要:
中药地黄为玄参科植物笕桥地黄(Rehmannia gluinosa Libosch.var.purpurea Makino)或怀庆地黄(R.gluionosa var.hueiichingensis Chao et Schih)的根.在八味丸、四物汤中为主药之一.已知八味丸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药理实验亦证实它具降血糖作用;作者曾从地
导出
收藏
19
市售品“前胡”的简单鉴别法
凌仰之
1982(5).
[摘要]
(
71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2
)
摘要:
中药前胡常用于感冒咳嗽、胸胁胀满,痰热咳喘、呕逆等.其原植物主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reuptorum Dunn,A)和紫花前胡P.decursivum Maxim.,B);此外,日本尚用同科植物Angelica decursiva Fr et Sav及同属他种植物的根以及Ostericum sieb Nakai的根入药;朝鲜则用Anthriscus nemorosa spreng.的根。已知(A)的醚溶部分含邪蒿内酯
导出
收藏
20
从Maytenus rothiana种子中大规模分离美登木素及其类似物
王乃文
1982(5).
[摘要]
(
76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6
)
摘要:
本文作者报道用制备液相层析法从产于印度西部山脉的M.rothiaaa(Walp.)Lobrea-Callen种子中大规模地分离美登木素及其类似物. M.rothiana种子的提取:1公斤粉碎种子于掺合器中加入2升含5%水的甲醇-异丙醇(1:1),混合后搅拌1小时,过滤,以新鲜溶剂提取.
导出
收藏
21
棉酚的体外杀精子作用
赵全成
1982(5).
[摘要]
(
62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0
)
摘要:
棉酚(双倍半萜烯醛)是从棉花(Gossypium)中得到的一种天然雄性抗生育成分.曾报告,人或动物口服该成份可引起精小管内生殖细胞变性,而导致精子缺乏,收到避孕之效.本文主要报道了棉酚、醋酸棉酚和棉酚的吡咯烷酮(PVP)共沉物的体外杀精子作用的研究.
导出
收藏
22
棉酚及其杂质对雄性仓鼠抗生育作用的影响
赵全成
1982(5).
[摘要]
(
6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9
)
摘要:
本文报道了棉酚纯品,含有杂质的棉酚和从棉酚粗品中分离的杂质对雄性仓鼠抗生育作用和毒性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棉酚及其杂质用美国农业部提供的醋酸棉酚按Camphell等的方法处理得到棉酚粗品,粗品在乙醚中反复重结晶,得到分析纯的棉酚
导出
收藏
23
棉酚对啮齿类动物的抗生育和内分泌作用
赵全成
,
程淑坤
1982(5).
[摘要]
(
58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本文报道了醋酸棉酚对大鼠、仓鼠和小鼠的抗生育作用及其作用原理. 材料和方法:所有的动物在实验前均在室内暗光条件下饲养12小时.醋酸棉酚用0.5%吐温-80的蒸馏水溶解后使用. I.雄性抗生育研究:对性成熟的雄性大鼠、仓
导出
收藏
24
块茎旱莲花的抗生育作用及其它药效
陈泉生
1982(5).
[摘要]
(
74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3
)
摘要:
块茎旱莲花(Tropaeolum tuberosum)的块根在南美洲安达斯山区民间曾作为食品.本属植物自古以来,在某些地区即作为妇料的通经、催经剂。作为代食品对妇女是有益的,但对男子都会引起阳萎.作者从甾体性激素作用特点出发,推断对雌性动
导出
收藏
25
海藻提取物的抗癌作用
程淑坤
1982(5).
[摘要]
(
70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7
)
摘要:
本文主要报告了海生褐藻(Sargassum kjellmanianum)热水提取物的非透析部分对小鼠皮下移植S-180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海藻采自日本海域岛的海滩上.首先用常水洗去表面物,再用除离子水洗净,室温通风干燥,磨碎,经预处理的海藻粉用水煮沸4小时,提取液减
导出
收藏
26
白屈菜中季苯并类生物碱的抗炎作用
周重楚
1982(5).
[摘要]
(
7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0
)
摘要:
白屈莱(Chelidonium majus)系罂粟科多年生植物,分布欧亚大陆.其茎根的橙色浆汁中的季苯并菲啶类生物碱,特别是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和血根碱含量较高.本文对白屈菜季苯并菲啶类生物碱和其主要成份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的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血根碱抑制大鼠角叉菜胶足蹠肿胀的作用比白屈菜红碱强.皮下给药比灌胃给
导出
收藏
27
鬼臼毒木脂素抗病毒实验研究
李清华
1982(5).
[摘要]
(
63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4
)
摘要:
作者从欧洲刺柏的浆果中分离鉴定了抗疱疹的活性成分为去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因而对廿一种鬼臼毒木脂素(其中八种为合成的鬼臼毒素衍生物)进行了研究. 方法:将不同稀释度的各种鬼臼毒木脂素0.2毫升,于1毫升原代人羊膜细胞培养管中,37℃
导出
收藏
28
三棱瓜的利尿活性
邓文龙
1982(5).
[摘要]
(
73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2
)
摘要:
作者前曾报道葫芦科黄瓜属植物三棱瓜(Cucumis trigonus,I)乙醇提取物的含甙部分具有镇痛、抗炎活性。由于有些报告指出某些植物的含甙提取物具有利尿作用,因此作者对I的利尿作用进行了研究。原生药干粉用无水醇提取,得率18.6%,经常规检查其中仅含甙类成分.按Sheth法测定其对大白鼠的利尿活性,记录给药后2、4及6小时
导出
收藏
29
骆驼蓬碱类生物碱对哇巴因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的作用
张本
1982(5).
[摘要]
(
78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1
)
摘要:
作者研究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2-甲基去氢骆驼蓬碱和去甲骆驼蓬碱对哇巴因引起豚鼠迥肠收缩的作用,比较了这四种生物碱的松弛和逆转能力,并指出该类生物碱的作用与钙盐浓度的关系。将豚鼠末端迥肠2~4cm悬于盛台氏液的容器内,于31°保温,通入氧和一氧化碳.注入哇巴
导出
收藏
30
抗溃疡药格拉西奥芬与甲氰咪胍的缩期双盲对照试验
陈章义
1982(5).
[摘要]
(
76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8
)
摘要:
格拉西奥芬(GlazioVine)是由奥冠梯木属植物Ocotea glaziovii分离得到的一种生物碱,化学结构为:本文报道32例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其中17人服用格拉西奥芬,15人服用甲氰咪肌
导出
收藏
31
Pyrenacantha staudtii叶水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模型的抗溃疡活性研究
姜秀莲
1982(5).
[摘要]
(
67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8
)
摘要:
本文初步报告了茶茱萸科植物P.staudtii叶的水提取物对阿斯匹林、消炎痛、5-羟色胺及利血平等引起的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抗溃疡活性. P.staudtii系多年生木本植物,其叶于8月份采集、干燥、粉碎,用冷水提取,每毫升提取物含0.5克干燥植物叶,贮于冰箱备用.所用的动物为体重
导出
收藏
32
各种皂甙的灭螺性质
金继曙
1982(5).
[摘要]
(
51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6
)
摘要:
当前有2亿多人,在约70个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受血吸虫病影响.虽然化学疗法是控抑血吸虫病最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为了控制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蜗牛,还迫切需要更有选择性和有效的灭螺剂.现有的有效化合物或药方,一般都是杀生物的药
导出
收藏
33
生药对人γ-球蛋白Cu~(++)热变的抑制作用
李长格
1982(5).
[摘要]
(
59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0
)
摘要:
过去的研究指出,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可能是由于Cu~(++)引起γ-球蛋白变性,机体对此种变性球蛋白产生自身抗体而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作者以对体外γ-球蛋白Cu~(++)热变性的抑制效果作为筛选抗风湿性关节炎药物的初筛法,筛选了50余种生药。实验方法:
导出
收藏
34
止血用生药的止血效果
张渝华
1982(5).
[摘要]
(
80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近年来报道,在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物研究中,发现细辛的抗组胺成分和附子的强心成分消旋去甲乌药碱(higenamine,dl-demethyl coculaurine)是同一物质。根据消旋去甲乌药碱的化学构造,具有类肾上腺素β-刺激剂样的广泛生理作用(强心、血管扩
导出
收藏
35
牡荆素的药理研究
顾关云
1982(5).
[摘要]
(
98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9
)
摘要:
从药用植物分离的牡荆素(Vitexin,VT)显示明显的降压、抗感染和抗痉挛(非特异性的)活性。其降压作用的机制是阻断神经节所致;而抗感染作用是由于抗组织胺、抗缓激肽和抗血清素(5-羟色胺)所致。选择心血管和吸呼系统、平滑肌和骨胳肌、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作用和毒性等参数进行药代动力学和抗感染研究。
导出
收藏
36
鸡蛋花叶的药理作用
顾关云
1982(5).
[摘要]
(
92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6
)
摘要:
鸡蛋花(Plumeira acuminata)系夹竹桃科乔木,分布于亚、澳两洲、各国传统医学用治哮喘,皮肤病、间歇热、水肿和牙痛等症。本文报道鸡蛋花叶的水溶性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取鲜叶每100克加水400毫升,于Kenwood混
导出
收藏
37
醉茄二烯内酯和茄解定的免疫调节性质
顾关云
1982(5).
[摘要]
(
64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8
)
摘要:
属于茄科的某些植物是许多国家的民间药,这是免疫药理的基础。例如中国枸杞(Lycium Chinense的叶治风湿病,印度用醉茄(Withania somnifera)的根治风湿病和皮肤疾病患(包括疖和顽固性溃疡).欧白英(Solanum dulcamara)和龙葵(S.nigrum)用治气喘,后者也抗风湿.这些药用植物已知含醉茄内酯类(甾体内酯;枸杞和醉
导出
收藏
38
番泻甙C在小鼠体内对番泻甙A致泻活性的增效作用
常兆生
1982(5).
[摘要]
(
61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0
)
摘要:
Oshio等曾报道:在小鼠体内番泻甙C(大黄酸-芦荟大黄素-二蒽酮葡萄糖甙)的致泻活性与番泻甙A相等.本文作者研究了番泻甙C在小鼠体内对番泻甙A的致泻作用的增强效应.研究结果见下表;当二种甙以一定比例混合给小鼠口服时,
导出
收藏
39
苦瓜对正常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兔血糖含量的影响
郑博仁
1982(5).
[摘要]
(
82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7
)
摘要:
苦瓜(Momordiea charantia,葫芦科)在巴基斯坦广泛栽培,其果实作为增进食欲的调味品,也作抗糖尿病药用。新鲜苦瓜冲去泥沙杂质,晒至全干,磨粉,于冰箱中4℃贮存.选用健康体重750~1000克的雄性白
导出
收藏
40
应用卧式桨状提取设备连续逆流提取人参
田玉福
1982(5).
[摘要]
(
66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8
)
摘要:
目前苏联应用卧式桨状萃取设备(插图)提取人参。它是包括同样结构的六个区段组成的设备。每一区段由藉助垂直隔板(3)和导向园筒(4)分布于区段(2)上的壳体(1)、附有搅拌器桨叶(16)的水平轴(8)和位于每一区段环形排水—压出槽(5)上的有钻孔壁(11,12)的
导出
收藏
41
柴胡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张本
1982(5).
[摘要]
(
79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1
)
摘要:
柴胡为常用中药。我国使用的柴胡主要为伞形科植物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aefolium Willd)和北柴胡(B.chinesis DC)及其同属植物的根部。柴胡具“和表解里、疏肝解郁、止痛”之功效。由于疗效确切,早已为国内外医药界
导出
收藏
42
天然化合物的逆质谱法全合成
钱本余
1982(5).
[摘要]
(
55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9
)
摘要:
著作设想,如果将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广泛应用的质谱裂解方式或过程加以逆运用,则质谱图式将为有机合成提供又一种途径。这种基于质谱裂解拟定的合成方法叫做逆质谱合成(Retro Mass Spectra Synthesis)。现已用该法完成了多种类型天然化
导出
收藏
43
海洋中的抗菌物质
张庆荣
1982(5).
[摘要]
(
67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5
)
摘要:
近年,人们对海洋天然产物的化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迄今,已鉴别的化合物约100个,它们的结构分属多种化学构型。本文选择几类化合物,以阐明其多种多样的结构及生物活性。
导出
收藏
44
三七根中的达玛烷皂甙:新三七皂甙R_1和R_2的结构
王健
1982(5).
[摘要]
(
88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3
)
摘要:
作者从中国云南栽培的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根中分离出两种新的达玛烷皂甙,命名为三七皂甙R_1(notoginsenoside—R_1,1)和三七皂甙R_2(notoginsenside-R_2,2).
导出
收藏
45
三七花蕾中的达玛烷皂甙
金继曙
1982(5).
[摘要]
(
72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2
)
摘要:
本文报道作者从中国传统药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花蕾中分离得到五种皂甙,鉴定为具有生物活性的20(S)-原人参萜二醇[20(S)-protopanaxadiol(12)]的达玛烷甙类,它们是人参皂甙(ginsenosides)-F_2(9),-Rd(2),
导出
收藏
46
地黄叶的成分研究
金继曙
1982(5).
[摘要]
(
83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4
)
摘要:
本研究对新鲜地黄叶的成分进行了检查.作者把新鲜地黄叶80%甲醇抽出液,进一步用乙酸乙酯、丁醇分别提取,分离乙酸乙酯层、丁醇层、水层,由乙酸乙酯层得到两种黄色针状结晶:(A)mp.329~330℃.(B)mp.330~331℃,由丁醇层得到无色针状结晶(C)mp210~213℃.根据IR、
导出
收藏
47
齐墩果茎中酚性化合物的分离
匡海学
1982(5).
[摘要]
(
54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4
)
摘要:
曾有报道,齐墩果(Olea europaea Linn)茎中(+)-1-乙酰氧基松脂素-4’-β-D-葡萄糖甙的分离和结构确定及九种木脂素化合物的分离.本文报道该植物中的四种酚性化合物,即山奈酚(Ⅰ).槲皮素(Ⅱ).七叶内酯(Ⅲ)和七叶甙(Ⅴ)的分离与鉴定.
导出
收藏
48
问荆中的新黄酮
闰雅平
1982(5).
[摘要]
(
70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3
)
摘要:
本文报道从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的芽中分离到了一个不稳定的黄酮甙:问荆原芫花素-4’-葡萄糖甙(protogenkwanin-4’-glucoside). 将2.8公斤新鲜的问荆芽在电动混合器中用5
导出
收藏
49
黄芩的微量成分
陆恒
1982(5).
[摘要]
(
65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5
)
摘要:
作者曾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 Georgi)的根中分得5种黄酮类成份和两种C-葡萄糖基黄酮。今作者又从黄芩中分得三种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分析(UV、IR、MS、NMR)确定为
导出
收藏
50
从延胡索中分离出的生物碱
陆恒
1982(5).
[摘要]
(
67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作者从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bulbosa(L.)DC)的全草中分离出一种新的4,5-二氧阿朴啡(4,5-dioxoaporphine),定名为紫堇二酮(corydione,Ⅰ).同时,还分离出脱氢南天竹宁(dehydronantenine)、(-)刺
导出
收藏
51
董苡根的成分
邓时俊
1982(5).
[摘要]
(
68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3
)
摘要:
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根,日本民间用来治疗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痛.本文作者从薏苡根中分离出三种成分:6-甲氧基-苯并恶唑啉酮(1),2-羟基-7-甲氧基-1,4(2H)-苯并恶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