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编委会
协办单位
征订启事
学术会议
出版伦理
English
1982年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有药理活性的新天然物质
董亲颐
,
毛鋐德
,
杜上鉴
1982(2).
[摘要]
(
83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本文综述了1973~1979年主要从植物和少数动物中分得的一些有药理活性的新天然物质,包括一些有药理活性的新化合物以及新发现有药理活性的已知化合物。抗生素和细胞毒性物质未列入。
导出
收藏
2
生药中重金属的测定
姚金彪
,
段士道
1982(2).
[摘要]
(
59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8
)
摘要:
生药大量用作中药、民间单方及中成药制剂的原料,还用作为食品的矫味剂、香料、着色剂、保健食品的原料。生药长期连续服用的情况甚多,有害重金属如果长期不断地微量摄取,就会积聚体内,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关于植物性来源的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研究报告甚多,而对生药中重金属含量
导出
收藏
3
美国的有毒植物
钱德建
1982(2).
[摘要]
(
79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9
)
摘要:
在美国,向地区毒物中心提出关于园艺和野生植物的咨询日益增多。1979年,美国全国毒物中心所属29个毒物管理中心收到了18236个植物致毒物,占全部咨询数的9%。为了增进公众对潜在有毒植物的注意,本文列出比较常见的有毒植物及毒素种类名录,供药师在抢救植物性毒物中毒病人时参改。
导出
收藏
4
可能做为抗生育药的植物资源
袁昌齐
1982(2).
[摘要]
(
73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2
)
摘要:
目前,随着与合成的激素避孕药有相似作用的药物的不断发现,对从植物中寻找避孕药给予了更多的注意。Farnsworth等对世界文献进行综述后,提出了有抗生育和流产作用的民间药225种。经动物试验和科学论
导出
收藏
5
云南红豆杉中的抗白血病生物碱
陈迪华
1982(2).
[摘要]
(
64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4
)
摘要:
从印度收集的云南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曾误认为粗榧属植物印度三尖杉)的根、茎和叶的乙醇提取物,依据平行的KB活性试
导出
收藏
6
Anvillea garcini中的新抗癌倍半萜内酯8-α-parthenolide
赵全成
1982(2).
[摘要]
(
6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6
)
摘要:
A.garcini(Burm.)DC是菊科植物,从中曾得到细胞毒化合物和抗癌倍半萜成分.本文报道从该植物的氯仿提取物经溶剂系统分离和硅胶柱层层离,得到一个新的抗肿瘤倍半萜内酯化合物(Ⅰ),
导出
收藏
7
Trichilia hispida中的细胞毒成分:Hispidins A、B和C的结构
陈迪华
1982(2).
[摘要]
(
62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5
)
摘要:
已报道从楝科植物Trichilia hispida中分得高度氧取代的三萜类化合物hispidins A、B和C,经KB系统实验,它们分别在<1.0×10~(-2)、2.9和17.0微克/毫升浓度显示活性,均达到KB系统规定的ED_(50)=20微克/毫升的标准。
导出
收藏
8
金光菊属Rudbeckia mollis中的抗白血病新的倍半萜内酯
陈迪华
1982(2).
[摘要]
(
66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6
)
摘要:
在继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内酯时,作者研究了金光菊属植物R.mollis Ell.的化学成分。从其地上部分分得新的倍半萜内酯rudmollin(2a)、4-乙酰氧基rudmolfin(2b)、15-乙酰氧基rudmollin(2c)和rudmollitrin(4b)。
导出
收藏
9
从Melampodium cinereum细胞毒部分分得四种新的顺式,顺-牻牛儿内酯型化合物
戚宝凤
1982(2).
[摘要]
(
73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2
)
摘要:
作者在进行系统的生物化学和抗肿瘤成分研究中,曾发现菊科植物M.cinereum DC的萜类提取物无细胞毒活性,但对淋巴性白血病P-388细胞显示抗肿瘤活性。曾报道分离得到melampodinB和cinerenin。
导出
收藏
10
Tiliacora racemosa Colebr.的季生物碱
伊惠贤
1982(2).
[摘要]
(
70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3
)
摘要:
在印度药用植物的生物活性筛选中,曾观察到T.racemosa的50%乙醇提取物具有降血压、神经肌肉阻断和解痉作用.本文报道了该植物的乙醇提取物中具有箭毒作用和降血压活性的季生物碱成分,经化学和IR、UV、NMR光谱分析,
导出
收藏
11
辣木和Moringa stenopetala种子中的抗菌成分
王永奇
1982(2).
[摘要]
(
80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辣木(M.oleifera)和M.stenopetala生长于热带非洲,前者也在印度、锡兰和马尔加什发现.其叶、根和种子等用作民间药。特别在苏丹农村,用辣木的种子粉末来净化水,因为它有沉降悬浮浑浊物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发现水中的细菌量减少.
导出
收藏
12
桑橙果实的抗菌成分
顾关云
1982(2).
[摘要]
(
69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8
)
摘要:
桑橙[Maclufa pomifera(Raf.)Schneid- er](桑科)含异黄酮和三萜.从果实分得的2个异黄酮奥沙京(osajin)和波来佛林(pomiferin)具有抗菌活性。果实另含丁酰鲸鱼醇(butyrospermol),羽扇烯二醇(lupanediol)和羽扇豆醇.
导出
收藏
13
钙扇藻中的抗菌成分
王永奇
1982(2).
[摘要]
(
62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9
)
摘要:
钙质绿藻钙扇藻(Udotea flabellum)常见于蔼理斯诸岛的浅水中,它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表现出较强的抗菌作用.作者从这个提取物的氯仿可溶部分中分离到一种具
导出
收藏
14
虎杖根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
张渝华
1982(2).
[摘要]
(
67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7
)
摘要:
作者以须发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tytes)抗菌试验为指导,对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根中抗菌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对真菌和细菌类进行抗菌最小有效浓度试验。
导出
收藏
15
菱的抗菌活性成分
张渝华
1982(2).
[摘要]
(
81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7
)
摘要:
菱(Trapa natans L.var.japonica Nakai)自古以来用作收剂和消炎杀菌药.作者以菱的药理作用为指导,对其进行抗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
导出
收藏
16
海绵Halichondria CF.Moorei Bergquist中的一种新的抗菌甾体硫酸酯
王永奇
1982(2).
[摘要]
(
56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6
)
摘要:
在海洋药物研究过程中,对海绵进行了广泛研究,分离到了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作者在对日本海无脊椎动物抗菌物质筛选过程中,发现Okinwan海绵H.CF.Moorei Bergquist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霉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并从该提取物中分离到一种水溶
导出
收藏
17
紫穗槐中的二苯甲基抗菌成分:Amorfrutin A和B
戚宝凤
1982(2).
[摘要]
(
87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6
)
摘要:
紫穗槐属植物紫穗槐(Amorpha fruticasa),是生长于美国的一种灌木植物,当地印地安人把这种植物作为草席用.作者发现该植物的果实、茎和叶的乙醇提取物,对体外耻垢分支杆菌(ATCC6o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137Og)均具有活性.
导出
收藏
18
石龙芮的抗真菌成分
黄洪志
1982(2).
[摘要]
(
68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1
)
摘要:
本文报道毛莨科植物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抗真菌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对真菌毒性、对植物毒性以及内吸收活性等几方面.作者发现石龙芮叶提取物对数种真菌具有强烈杀菌活性.
导出
收藏
19
Gonyaulax excavata和芬地湾海扇中的神经毒素
王永奇
1982(2).
[摘要]
(
62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3
)
摘要:
蛤蚌毒素类的强神经毒作用在神经生理学研究中已成为重要工具,膝沟藻属的一些土生种的涡鞭藻能够产生这些毒素.作者从实验室培养的Gonyaulax excavata(膝沟藻属,大西洋海岸种)细胞和采集于芬地湾的海扇中,除了分离到已知的蛤蚌毒素(STX,1)、
导出
收藏
20
从伊瓦筋骨草根分得4个脱皮酮
顾关云
1982(2).
[摘要]
(
80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6
)
摘要:
已从伊瓦筋骨草[Ajuha ira(L.)Schreb]的地上部分分得杯苋甾酮(cyasterone),罗汉松甾酮A(makisterone A)和羟基脱皮甾酮(ecdysterone)3个脱皮酮.这些化合物对棉叶虫(Spodoptera littoralrs Rosrd.)的发育各阶
导出
收藏
21
从园叶柴胡中分离出新的三萜甙
邓时俊
1982(2).
[摘要]
(
66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2
)
摘要:
圆叶柴胡(Bupleurum rotundifolium L.原产于西亚和欧州,后引入日本。柴胡(B.falcatum L.)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用作抗炎药物。本文作者对名古屋地区栽培的圆叶柴胡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园叶柴胡叶中分离出两种新的三萜甙,
导出
收藏
22
尾叶香茶菜的新二萜:尾叶甲素和尾叶乙素
王兆全
1982(2).
[摘要]
(
89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4
)
摘要:
作者从尾叶香茶菜(Rabdosia excisa(Maxim)Hara]叶中分离出两种新的贝壳杉烯类成分:尾叶甲素和乙素;并同时分离出Kamebakaurin,Kamebacetal B和Kamebanin。
导出
收藏
23
从Triclisia dictyophylla分离到一种新的吗啡烧生物碱——Tridictyophylline
彭源贵
1982(2).
[摘要]
(
68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9
)
摘要:
三茅香属(Triclisia)是防己科的攀缘灌木,其提取物在医药上已被用于治疗贫血、疟疾、腹泻、关节痛、四肢肿胀,还作为箭毒。该属植物已发现是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的极好资源。
导出
收藏
24
白花蛇舌草的三个新环烯醚萜甙
顾关云
1982(2).
[摘要]
(
67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2
)
摘要:
在中国,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用于治疗某些肿瘤.本文报道该植物的成分研究。从地上部分分得三个新环烯醚萜甙:6-0-对-香豆酰鸡屎藤甙甲酯(6-0-p-coumaroyl scandoside methyl ester,1),6-0-对-甲氧基桂皮酰鸡屎藤甙甲酯
导出
收藏
25
唐松草属植物Thalictrum folialosum中的生物碱成分
卞益民
1982(2).
[摘要]
(
90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0
)
摘要:
毛茛科唐松草属T.folialosum DC.是一种多年生硬质草本植物,产于温和的喜马拉雅山脉(5000~8000英尺)和印度的Khasia丘陵地带(4000~6000英尺)。其根的提取物,在当地不但被用为强壮剂,解热药,利尿剂、泻剂和改善眼的
导出
收藏
26
从绿薄荷分得罕见的黄酮甙
顾关云
1982(2).
[摘要]
(
81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7
)
摘要:
曾从绿薄荷(Mentha spicata,留兰香)的叶分离到地奥明(diosmin)和地奥亭-7-葡萄糖甙(diosmetin-7-glucoside),现报告分得2个罕见的黄酮甙:地奥亭-7-0-葡糖醛酸甙(diosmetin-7-0-glucuronide)和
导出
收藏
27
Sanggenon A——从中药桑柏皮中分离出的一种新黄酮衍生物
苑波
1982(2).
[摘要]
(
11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中药“桑柏皮”具有退热、镇咳、祛痰、利尿和轻泻作用,系由各种桑属植物的根皮制得.近年来,从其根皮部已分离出一系列的2-甲基丁烯-2取代的黄酮衍生物.作者现又分离出一种新的3-甲基丁烯-2取代的黄酮衍生物Sanggenon A(Ⅰ),并确定了其结构、
导出
收藏
28
长春蔓属植物Vinca pusilla中的微量吲哚生物硷—Vincapusine
戚宝凤
1982(2).
[摘要]
(
89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8
)
摘要:
夹竹桃科长春蔓属植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本文报道了从该属植物Vinca pusilla的根和叶中分得一种新的吲哚生物硷,命名为vincapusine(1),此外还分得已知生物硷洛柯辛碱(lochnericine)、
导出
收藏
29
Strychnos floribunda中的生物碱
王永奇
1982(2).
[摘要]
(
65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8
)
摘要:
作者报导,取S.foribunda的干燥茎皮1公斤,用4立升的石油醚脱脂(40—60℃),然后用10%碳酸钠湿润,再用4.5立升用苯浸渍(过夜)提取三次,合并用苯提取液,浓缩,减压干燥。提得之总生物碱再经硅胶柱层析分离,
导出
收藏
30
从日本蒲公英的根中分离出四种新的三萜:Neolupenol Tarolupenol以及它们的乙酸酯
赵荣源
1982(2).
[摘要]
(
62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7
)
摘要:
日本蒲公英(Taraxacum japonicum Kodz)的干燥的根与药用蒲公英(T officinale Weber)一样富含三萜类成分。作者用己烷提取药材,随后通过硅胶层析得到脂肪酸酯(药材的0.14%)、乙酸酯(0.62%)以及三萜类的一元醇
导出
收藏
31
蒲公英热水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及活性与给药时间的关系
王晖
1982(2).
[摘要]
(
94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蒲公英在日本民间被用于治疗癌症。作者研究了蒲公英热水提取物(Tof-CFr)的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Tof-CFr是一种多糖体,具有宿主调节抗肺瘤作用,并与香菇多糖的抗癌作用机理相似,是一种免疫促进剂
导出
收藏
32
田青属植物Sesbania drummondii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卞益民
1982(2).
[摘要]
(
110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8
)
摘要:
作者前曾报道,田青属植物S.drummondii种子的乙醇提职物对KB细胞培养有细胞毒作用,而对小鼠PZ88淋巴细胞白血病(PS)有显著抑制作用。本文详细报道了S.drummondii种子中二种新化合物:
导出
收藏
33
芥子油对胆固醇所致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钱伯初
1982(2).
[摘要]
(
58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9
)
摘要:
芥子油是印度孟加拉等地最常用的食物油。芥子油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本文观察了芥子油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实验用家兔36只分四组:(1)组给普通饲料,(2)组每天给胆固醇0.3克/公斤体重,(3)组每天给胆固醇0.3克/公斤加芥子油1克/公斤体重,(4)组给芥子油1克/公斤体重。
导出
收藏
34
倍半萜内酯及有关化合物的抗高血脂活性
赵邦爱
1982(2).
[摘要]
(
6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4
)
摘要:
作者研究比较了18种倍半萜内酯及有关化合物的抗小鼠高血脂活性。结果发现其中堆心菊内酯(Helenalin),细叶土木香苦素(Tenulin),2.3-环氧异细叶土木香苦素,异细叶土木香苦素,2.3-环氧异细叶土木香苦素,
导出
收藏
35
康奎蒂悬铃花提取物对雄性小鼠的抗生育效果
孙海明
1982(2).
[摘要]
(
55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1
)
摘要:
康查蒂悬铃花Malvaiscus conzatii为锦葵科观赏植物,其花与朱槿花相似。据报道两者均具有抗生育作用。本文结果说明康查蒂悬铃的花对小鼠具有抗精子生长作用,引起睾丸萎缩,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
导出
收藏
36
大麻对大鼠潜在的致畸研究
顾关云
1982(2).
[摘要]
(
77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5
)
摘要:
大麻(Cannabis sativa)的石油醚提取物,对妊娠完全期雌性大鼠50毫克/100克体重给药,探查致畸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大麻提取物在全部处理组的子代,能引起体重降低、阻碍生长和四肢畸形.从而证明大麻能使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
导出
收藏
37
藻酸钠对消化道粘膜的保护作用
金葆荣
1982(2).
[摘要]
(
59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1
)
摘要:
藻酸是存在于褐藻植物(phaeophta)细胞壁和细胞间粘质物中的特殊聚糖醛酸。临床应用5%藻酸钠水溶液作粘膜保护剂,治疗消化性食管炎有卓效,对消化性溃疡亦有改善症状和止血作用。本文从药理学的角度报道由褐藻植物提取得到的藻酸钠(分子量约15万)的粘膜保护作用。
导出
收藏
38
藻酸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作用
聂金荣
1982(2).
[摘要]
(
58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6
)
摘要:
藻酸钠是由昆布属(Laminanaceae)褐藻植物中提取而得到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分子量约5万。临床用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止血效果。Smith曾提出该药的止血作用机理,认为药物在出血部位与血中Ca~(++)结合成不溶性藻酸钙凝胶复盖于伤口上而起止血作用,但无实验证明。
导出
收藏
39
藻酸钠促进纤维蛋白形成的作用
聂金荣
1982(2).
[摘要]
(
6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9
)
摘要:
本文作者为阐明藻酸钠止血作用的机理,研究了该药与纤维蛋白原的相互作用以及对纤维蛋白形成的影响。实验使用从昆布属褐藻植物分离得到的三种藻酸钠,分子量分别为0.6万、2万和15万,对照药物葡聚糖,分子量为10~20万。
导出
收藏
40
红茶中化合物对被动皮肤过敏的抑制
王永奇
1982(2).
[摘要]
(
81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2
)
摘要:
本文主要报道红茶(Camellia sinensis)中的化合物:咖啡因、茶碱、可可碱、(+)儿茶素、(一)表儿茶精、没食子酸和茶黄素的另一类药理作用,即它们能抑制小鼠的过敏反应.并指出它们不影响乙酰胆碱、组胺、
导出
收藏
41
紫苏叶水浸膏及紫苏醛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李长格
1982(2).
[摘要]
(
66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3
)
摘要:
紫苏叶有下气、除寒、温中之功效,用它所配伍的中医方剂主要用于伴有神经症状的支气管炎及由于气之上衡引起的发热、头痛、咳等。作者基于紫苏叶的中医应用,研究了紫苏叶水浸膏及其挥发油主要成分紫苏醛(Perillaldehyde)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导出
收藏
42
埃及羽扇豆种子提取物治疗慢性湿疹的评价
彭源贵
1982(2).
[摘要]
(
71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7
)
摘要:
前曾报告了用埃及羽扇豆(Lupinus termis种子提取物对手足慢性湿疹有效的临床试验结果.在进行该植物的活性物质分离前,采用双盲法以进一步肯定其临床活性。选择24个慢性湿疹的病例,分成三组,一组给埃及羽扇豆95%乙醇提取物油膏(白软石腊做基
导出
收藏
43
白叶藤碱对角叉菜胶性水肿的抑制作用
聂金荣
1982(2).
[摘要]
(
89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5
)
摘要:
从白叶藤属植物Cryptolepsis sanguinolenta(Lindl)Schlechter分得的白叶藤碱(cryptolepine)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本文报道它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后肢足蹠水肿、灌注的离体大鼠胃条及离体蜥蜴肺的作用.
导出
收藏
44
直水苏制剂—Стахиреи的抗炎、抗毒及低血(?)作用
陆仲毅
1982(2).
[摘要]
(
61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89
)
摘要:
(Ⅰ)为利胆药物,含有直水苏(Stachy recta)的有效物质多酚化合物.本文报道了分别用大鼠水肿、兔四氯化碳中毒性肝炎及升汞中毒的动物模型研究该药的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大鼠腹腔注射500毫克/公斤的(Ⅰ),30分钟后再于足蹠皮下分别注射0.1毫升的2%
导出
收藏
45
人参皂甙对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影响脂肪分解和生成的作用
张秀英
1982(2).
[摘要]
(
80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5
)
摘要:
本文报告人参皂甙对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胰岛素影响脂肪组织的脂肪分解及生成的作用。实验用雄性大白鼠,体重180~220克,打击头部处死,立即取出付睾脂肪组织,按Rodbell法制成脂肪细胞悬液备用,所用人参皂甙溶于水配成20、00微克/毫升溶液供试用。
导出
收藏
46
缬草挥发油中的缬草烯醛和其它成分的药理筛选
王永奇
1982(2).
[摘要]
(
74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2
)
摘要:
作者为进一步澄清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挥发油中的一些成分的药理性质,对四种纯的化合物[缬草烯醛(Valerenal)、缬草烯酸(Valerenic acid)、缬草酮(Valeranone)和异丁子香酚基—isovalerate]的烃组分、含氧组分和挥发油本身又进行了药理筛选。
导出
收藏
47
鸭嘴花碱的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及其临床评价
陈章义
1982(2).
[摘要]
(
66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6
)
摘要:
鸭嘴花碱(vasicine)由粉状鸭嘴花叶中分离而得,用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和马来西亚.印度鸭嘴花碱的叶中含量,以2~3月份最低,9~10月份最高(2%).在自然界中,它以1-型存在,但在提取过程中不慎则会发生消旋。能用d-酒石酸拆分.鸭嘴花碱的自动氧化产物为鸭嘴花碱酮.
导出
收藏
48
天然(口山)酮对A和B型单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尉阿敖
1982(2).
[摘要]
(
74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本文报导十一种天然(口山)酮对大鼠脑线粒体A和B型单胺氧化酶(MAO)的抑制作用.十一种(口山)酮分别为:1-羟基-3,8-二甲氧基-(口山)酮,1,3-二羟基-7,8-二甲氧基-(口山)酮,1,3-二羟基-8-甲氧基-(口山)酮、
导出
收藏
49
中药前胡中香豆精成分对钙离子的拮抗作用
尉阿敖
1982(2).
[摘要]
(
82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钙离子拮抗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研究工作中都是主要的。找出钙离子拮抗剂的典型物对于药理学上的使用十分重要。前胡(系白花前胡根)是治疗支气管痉挛、胸痛(包括心绞痛)的传统中药,本文作者研究了该中药提取物对平滑肌的影响,以探讨其对钙离子的拮抗作用。
导出
收藏
50
桂枝加术附汤浸膏散对糖尿病性神经障碍的疗效
李长格
1982(2).
[摘要]
(
110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糖尿病的主要症候是高血糖,其合并症很多,其中比较易被忽视的,但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是糖尿病性神经障碍。主要是末梢神经障碍,特别是感觉神经障碍,通常有腰痛,背痛、胸痛、全身痛、四肢神经痛、膝关节痛、手足指痛、麻木及知觉异常.通常用维生素B_1、B_(12)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多数情况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剧烈疼痛的时候常用镇痛药
导出
收藏
51
止血生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李长格
1982(2).
[摘要]
(
75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2
)
摘要:
一.止血生药的止血作用作者研究了田七、白及、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地榆、莲房、藕节、茜根、乌贼骨、代赭石、伏龙肝、棕榈等11味中药的止血作用.
导出
收藏
52
中药前胡中香豆素的研究
钱本余
1982(2).
[摘要]
(
64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7
)
摘要:
取购自中国的前胡(Peucedanum praerupforum Dunn)根4.2公斤,以甲醇回流提取,减压回收溶剂,残留物悬于水中,用乙醚-正丁醇处理,分取醚层.已发现该醚溶组份对以豚鼠回肠和结肠带制备的平滑肌呈有显著的抗痉挛活性.遂将乙醚萃取液在硅胶柱中进行层离,以正己烷-
导出
收藏
53
气相色谱法测定双稠吡咯烷类生物碱
陈启荣
1982(2).
[摘要]
(
81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2
)
摘要:
双稠吡咯烷类生物碱曾有过简便的薄层层析、高压液相色谱测定的记载,本文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供试样品制取:吊钟千里光(Senecio fuchsii)等千里光属植物经干燥、粉碎后.置索氏提取器以甲醇提取,并通以氮气流在5~7天提取完毕.蒸除溶剂后残留物以2.5%盐酸溶解.溶液加
导出
收藏
54
用双向TLC法分析三叶人参根中的人参皂甙
赵帮爱
1982(2).
[摘要]
(
7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7
)
摘要:
本文报告用双向TLC法分离鉴定分布在加拿大南部到美国北部的三叶人参(Panax trifolius)根中的人参皂甙。取冰冻干燥的样品粉末18.6克,用氯仿150毫升提取除去色素和脂类。残渣经空气干燥后的再用甲醇150毫升提取,将甲醇提取液与用甲醇洗过的
导出
收藏
55
吡咯里西啶生物碱类的灵敏检出和定量测定法
尉阿敖
1982(2).
[摘要]
(
76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2
)
摘要:
本文报导一种改良甲基橙法,可用于检出相定量测定吡咯里西定(Pyrrolizidine,以下简称PA),其原理系根据在氯仿溶液中PA质子与硼酸或醋酸和甲基橙水溶液产生化学数量反应后,在氯仿中形成易溶的黄金色络合物。具有灵敏,快速之优点,其检出下限为0.5微克/毫升,定量范围为
导出
收藏
56
丁子香芽中的抗病毒物质的纯化和鉴定
王永奇
1982(2).
[摘要]
(
60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5
)
摘要:
作者通过抗病毒试验证明生药中含有的丹宁具有抗病毒作用,并纯化了丁子香(Syzygium aromatica)芽中的抗病毒物质。指出该植物芽中的抗病毒物质是逆没食子酸鞣质(丁子香宁).
导出
收藏
57
辛夷的抗组织胺样作用成分的分离
金继曙
1982(2).
[摘要]
(
69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2
)
摘要:
作者用鹌鹑离体直肠Magnus法筛选了180种生药后,对20种含精油的生药进行了试验,发现辛夷、枳实、橘皮、陈皮、山椒等生药的50%甲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抗组织胺样作用。
导出
收藏
58
假烟叶树组织培养的甾体皂甙元和甙生物碱的分离和鉴定
蒋昱
1982(2).
[摘要]
(
69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4
)
摘要:
一些茄属植物的组织培养可产生甾体皂甙元和甙生物碱。对假烟叶树(Solanum verbascifolium Linn)叶、茎和果实的化学已进行过研究.本文报道假烟叶树的组织培养,以获得合成甾体激素的重要资源——薯预皂甙元和茄解定.
导出
收藏
59
大林氏藻中的抗菌成分,Malyngolide的合成
王永奇
1982(2).
[摘要]
(
66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6
)
摘要:
Cardellina J H等报道了产于浅水的海生蓝藻大林氏藻(Lyngbya majuscula Gomont)的类脂提取物中的主要抗菌成分:Malyngolide的分离和鉴定,其结构式为:
导出
收藏
60
海绵Phyllospongia foliascens中的消炎剂Folispongin
王永奇
1982(2).
[摘要]
(
7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5
)
摘要:
在对海洋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的继继研究中作者研究了采集于冲绳岛的海绵P.foliascens(Pallas)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到一种新的具有抗炎作用的化合物,命名为Foliaspongin. 从新鲜海绵(28公斤)的甲醇提取物中得到乙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