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首页
期刊简介
投稿须知
编委会
协办单位
征订启事
出版伦理
English
1981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导出
显示方式:
简洁模式
摘要模式
1
植物药微量元素研究概况
秦俊法
,
张厚绍
1981(3).
[摘要]
(
85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0
)
摘要:
随着现代医学和分析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很多无机元素不仅对人体的正常发育是必需的,而且对人体的其它生命活动也至为重要,特别是一些必需的微量金属离子(如铁、铜、锌、钴、钼等),在许多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酶、激素、维生素——中具有特异的生理功能,它们是细胞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催化剂。这些元素的过多或缺乏(比例失调),就会引起人体疾患,而这些疾病原则
导出
收藏
2
14百万电子伏中子活化分析中药内蛋白质、磷、钾和镁的含量
张秀英
1981(3).
[摘要]
(
107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8
)
摘要:
1978年,作者报导用14百万电子伏中子活化技术分析66种中药内元素形式的氮(蛋白质)、磷、钾和镁的含量。本文报导以同样的方法分析180种中药内蛋白质、磷、钾和镁的含量。方法与实验: 本实验应用比较的方法测定蛋白质、磷、钾和镁的含量。在相同基质和相同分析程序的条件下,样品中元素含量Wx,活性Ax与标准品中元素含量Ws、活性As进行比较,
导出
收藏
3
人参连作障碍的对策
孙录
1981(3).
[摘要]
(
104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9
)
摘要: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彼认为是连作最困难的作物。在长野县的老参地上再栽参,最快也得十几年,有的地方,即使经过50~60年的时间,也不能再进行栽培,连作障碍已成为人参栽培的必然趋势。实现人参栽培稳定化和有计划栽培,防止产生连作障碍,乃是多年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952年以来,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结果,摸清了不能连作的原因和防止办法。以下介绍梗概,供参考。
导出
收藏
4
闭鞘姜——薯芋皂甙元的一种新资源
顾关云
1981(3).
[摘要]
(
7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7
)
摘要:
Dasgupta B等在调查薯芋皂甙元(diosgenin)的薯芋属(Dioscorea)植物资源时,首先发现一种普遍生长于印度的姜科直立多年生草本植物闭鞘姜[Costus spec-iosus(Koenig)Smith],民间用作催产剂,含有丰富的薯芋皂甙元,可望作甾体廉价的新资源。嗣后,Sarin Y K等建议用闭鞘姜根茎作生产薯芋皂甙元的原料。
导出
收藏
5
西非的草药
张小明
1981(3).
[摘要]
(
92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2
)
摘要:
非洲大学联合会、非洲统一组织科技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一直鼓励采用草药治疗。然而,能否对草药进行科学分析呢?草药在两个方面不易为科学方法所证实。其一是它们的生理作用不能用常规的临床试验方法来评价;其二是草药制剂含有不只一种组分,单独给予其中某一组分时,其作用可能和原制剂不同。目前,在一些常规药典中列出了许多植物有效成分,它们单独都是有效的,这表明上述第二个问题可能不及第一个严重。
导出
收藏
6
从蟛蜞菊属植物Wedelia asperrima分到一个新的可能抗肿瘤的化合物
伊惠贤
1981(3).
[摘要]
(
71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8
)
摘要:
菊科蟛蜞菊属植物W.asperrima Ben-th与引起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北地区的羊严重死亡有关。中毒是急性的,动物吃了这种植物后24小时内死亡。在尸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腹腔和肺部发现了大量草色的分泌液。 Earlier等曾报导从W.asperrima提取物的非透析部分分到了对试验动物和羊显示
导出
收藏
7
银线草的六种倍半萜烯内酯
张树花
1981(3).
[摘要]
(
101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7
)
摘要:
本文详细报导了银线草(Chloranthuszaponicus Sieb)有效成份的提取、分离、鉴定及细胞毒作用的药理研究。作者以日本仙台郊区采集的银线草的根及地上部分,按图一、图二的流程进行提取、分离、得到了六种倍半萜烯内酯——金粟兰内酯A~E及Atrac-
导出
收藏
8
印度三尖杉中的一种新抗癌生物碱:Cephalomannine
陈仁通
1981(3).
[摘要]
(
87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2
)
摘要:
作者自印度Shillong森林的印度三尖杉(Cephalotaxus mannii)的茎和根中分离得一新生物碱Cephalomannine(1).(1)对KB细胞培养物有细胞毒作用,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S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也得到紫杉醇(2)和baccatinⅢ(3)。后两者属Taxane二萜类,过去仅在紫杉属植物有报道。曾报导三尖杉生物碱都是三尖杉碱的衍生物,而此生物碱(1)却是Taxane的衍生物。
导出
收藏
9
马利筋属植物的抗癌成份
朱克刚
1981(3).
[摘要]
(
86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6
)
摘要:
萝摩科马利筋属植物民间于治疗各种肿瘤。马利筋属Asclepias albicans S.Wats的50%乙醇提取物具有细胞毒性。本文对该植物的活性成份进行了分离和鉴定。 A.albicans的茎和花果先以石油醚提取后再从甲醇提取,甲醇提取液浓缩后以氯仿和水分配,所得氯仿溶介部份和水溶性部分对体外KB细胞的ED_(50)均为3微克/毫升。
导出
收藏
10
得自斐济的鸦胆子中的鸦胆子苦内酯类和脱氢鸦胆子苦内酯类
李铣
1981(3).
[摘要]
(
83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5
)
摘要:
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分布广范并且包括以前分别列于化学文献中的B.amarissima Desv.ex Gomes和B.sma-trana Roxb二种。鉴于该种在植物上和地理上的差异以及鸦胆苦内酯类(Bruceolides)具有抗肿瘤活性,对斐济的植物原料进行了研究。通过柱层析配合制备性薄层层析分离了鸦胆子苦内醋类。各组分通过检定它们对
导出
收藏
11
Psorospermum febrifugum中的一个新抗白血病(口山)酮:Psorospermin
许学健
1981(3).
[摘要]
(
83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0
)
摘要:
山竹子科植物P.febrjfugum作退热药麻疯治疗剂、解毒剂和泻药。作者发现其乙醇浸出物对体内小鼠淋巴白血病(P-388)和体外人体鼻咽癌培养细胞(KB细胞)呈高度活性。根据生物活性从中分出了一个新的抗白血病(口山)酮:Psorospermin(1)
导出
收藏
12
葎草成份之研究
凌年
1981(3).
[摘要]
(
116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0
)
摘要:
葎草(Humulus japonicus Sieb etZuec)在日本民间作利尿药和苦味开胃药。本文报导葎草的化学组成及抑瘤活性部分。取九月间葎草的地上部份3公斤,以10立升甲醇室温提取,得260克提取物,溶于水以氯仿提取,得氯仿提取物60克,经硅胶层析。通过GC-MS、IR、NMR分析与已知
导出
收藏
13
从海绵得到一种有抗菌作用的二倍半萜——Manoalide
陈若云
1981(3).
[摘要]
(
115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1
)
摘要:
从加罗林群岛西部所采集的一种海绵Luffariella variabilis(Polejaeff),冷冻干燥后用二氯甲烷提取,提取物通过连续层析[Biosil A(二氯甲烷-醋酸乙酯,3:1),制备性薄板层析(2000μ硅胶,二氯甲烷-醋酸乙酯,2:1)和层析(Partisil,二氯甲烷-醋酸乙,酯2:1)得到主要成份 Manoalide(1)(0.08%),为无色的无定形固体。质谱m/e416
导出
收藏
14
香港倒捻子果实的化学成份及其初步抗菌试验
顾关云
1981(3).
[摘要]
(
80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4
)
摘要:
香港倒捻子(Garcinia xanthochym-us Hook.f.)系藤黄科植物,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其油用于皮肤疾患,树皮用作收敛剂。本文报道果实的化学成分及其初步抗菌试验。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风干的果实用苯和石油醚(60~80°)连续提取。苯提取液浓缩得淡棕黑色半固体,用冷石油醚(40~60°)捏溶,淡黄色不溶物用热石油醚(60~80°)结晶得化合物A,可溶性部分行硅胶柱层
导出
收藏
15
花椒的生物碱、木脂素和甾醇成分
梁克军
1981(3).
[摘要]
(
139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6
)
摘要:
已知花椒属产生多种次代谢产物,具有许多有用的药理功能。但已报道的花椒(Za-nthoxylum simulans)仅含有一萜化合物。本研究用的材料是中国种子生长在都柏林的植物。干燥的根皮样品按索氏法用轻石油醚、氯仿、甲醇提取,石油醚提取物在硅胶层析柱上层析用正己烷-醋酸乙酯混合物洗脱。
导出
收藏
16
茜草根的新蒽醌化合物
梁克军
1981(3).
[摘要]
(
122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9
)
摘要:
茜草(Rubia cordifolia)是一个广泛用于传统医药和酊水成分的亚洲常见药物。已经分离出了6个蒽醌化合物,即游离状态的和形成糖甙的茜素(alizarine)、茜草色素(munjistine)、紫黄茜素(purpuroxanthi-ne)、紫茜素(purpurine)、伪紫茜素(pseu-dopurpurine)。
导出
收藏
17
蔗草属植物Scirpus kysoor Roxb——一种孕甾酮的新植物来源
陈章义
1981(3).
[摘要]
(
75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4
)
摘要:
莎草料植物S.kysoor Roxb.块茎在印度用作流产预防药物。作者为了寻找该植物中有子宫镇静作用的化合物做了化学和药理研究工作。作者鉴定了冬季在印度西部沿海地区采集经干燥并制成粗粉的块茎。植化试验表明含有甾族化合物、糖类、丹宁、淀粉和皂角甙。
导出
收藏
18
檀香树皮的化学成分
顾关云
1981(3).
[摘要]
(
9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7
)
摘要:
对檀香(Santalum album Linn.)树皮还未作过系统的化学研究。本文简要报道檀香树皮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风干树皮粉未用石油醚(60~80)苯、氯仿、丙酮和甲醇连续提取。苯提取物经碱性氧化铝多次层析,从石油醚洗脱部位得一
导出
收藏
19
猩猩草的一个新脂族酮
顾关云
1981(3).
[摘要]
(
70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2
)
摘要:
猩猩草(Euphordia heterophyllaLinn)系著名的鉴赏植物,广泛野生于热带美洲、得克萨斯、喜马拉雅山西部和西孟加拉。本文报道从其叶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出一个新的脂族酮10,10-二甲基-廿六烷-7-酮(10,10-dimethyl-hexacosan-7-one) 分离:猩猩草的风干叶粉末于索氏抽提器中用石油醚提取,提取液在减压下浓缩,
导出
收藏
20
用高压液相法测定葛根中的大豆黄甙
徐振文
1981(3).
[摘要]
(
67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0
)
摘要:
葛根(Pueraria lobata)为汉方制剂常用的重要生药。据报导其有效成分为大豆黄甙等异黄酮衍生物,但还没有定量方法可供葛根质量的评价。作者应用高压液相法对葛根有效成分之一的大豆黄甙进行了定量。标准品及样品:大豆黄甙标准品由作者按柴田方法从市售葛根中分离精制,mp216~218°。样品为德岛市售品1种,大阪
导出
收藏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秋水仙硷及其酚性和N-去乙酰基衍生物
张月华
1981(3).
[摘要]
(
87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3
)
摘要:
秋水仙硷(Ⅰ)的几种衍生物如N-去乙酰基秋水仙硷(Ⅱ)、N-去羰秋水仙硷(Ⅲ)和酚性衍生物3-去甲秋水仙硷(Ⅳ)、2-去年秋水仙硷(Ⅴ)提示有抗肿瘤性质。最近(Ⅱ)已进入临床后期试验,这些衍生物的毒性可能低于(Ⅰ),而效力相当,甚至更佳。又(Ⅳ)和(Ⅴ)是(Ⅰ)的代谢产物。 (Ⅰ)及其衍生物包括1-去甲秋水仙硷(Ⅵ)的全分离方法未见有报道。本文介绍
导出
收藏
22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番泻叶和方剂中的番泻甙
张月华
1981(3).
[摘要]
(
95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3
)
摘要:
生药番泻用作泻药,其有效成分是已知的番泻甙A、B、C和D,而1,8-二羟基蒽醌衍生物如大黄根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和它们的甙也有存在。本文介绍以简便、快速和精确的HPLC方法定量测定番泻(Sennaefolium Pulv及S.folium)叶和含番泻甙Ca的药物制剂中的番泻甙A、B、C及一个新的化合物番泻甙G和8-葡萄糖大黄酸。
导出
收藏
23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海芒果叶中的新黄酮三糖甙
张月华
1981(3).
[摘要]
(
83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9
)
摘要:
本文报道从海芒果叶又分得两个新黄酮甙类化合物海芒果素[Manghaslin(Ⅰ)]和蝶豆素[Clitorin(Ⅱ)],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阐明了(Ⅰ)和(Ⅱ)的构造。上述正丁醇提取物经硅胶柱层析,用25%和28%甲醇-氯仿梯度洗脱得30分。取级分(17-22)在硅胶柱上用28%甲醇-氯仿层析,得到60毫克(Ⅲ)。级分(23-29)用30%甲
导出
收藏
24
橙皮甙的萤光测定
周纪莹
1981(3).
[摘要]
(
844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2
)
摘要:
橙皮甙(Hesperidin)为双氢黄酮,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是药物制剂中常见成份之一。本文报导了用萤光测定法测定橙皮甙的含量。系基于橙皮甙与镁离子在二甲基甲酰胺中生成萤光螫合物,在最大激发波长295毫微米和375毫微米及最大发射波长460毫微米处测定其萤光强度。
导出
收藏
25
美洲蟾蜍皮中一种新类型蟾蜍毒的分离和鉴定
董祥英
1981(3).
[摘要]
(
109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7
)
摘要:
本文报道应用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层析和Sephadex LH-20凝胶层析,从美洲蟾蜍(Bufo americanus)皮中分离得二个新的蟾蜍毒,并经降解和合成研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为3-辛二酰-L-谷酰胺海蟾蜍精酯(Ⅳ)和3-辛二酰-L-谷酰胺远华蟾蜍精酯(Ⅸ),这是第一次报道所含的氨基酸为谷酰胺而非精氨酸的天然蟾蜍。
导出
收藏
26
鸢尾、龙胆、岩黄蓍属某些植物中芒果甙的含量测定
陆仲毅
1981(3).
[摘要]
(
85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3
)
摘要:
文献报道芒果甙有高度生理活性。本文作著对苏联生长的29种植物进行了芒果甙定性分析。由于在岩黄蓍属植物中含有的黄酮醇甘及鸢尾、龙胆属植物中的黄酮甙在层析分离时有干扰,作者对文献报道的芒果甙定量测定方法作了改进。利用水解黄酮醇及黄
导出
收藏
27
研究大枣中c-AMP样物质的实验方法
卢长庆
1981(3).
[摘要]
(
80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0
)
摘要:
最近日本探讨了各种中药对人血球中环核苷酸的影响,并发现中药方剂中的大枣含有许多3,5-磷酸腺苷样的活性物质。日本关于研究大枣中c-AMP样物质的实验方法有如下几方面: (一)中药方剂和生药的调制法选择用于抗过敏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机率较多的中药处方,并根据经验剂量取其一天的用量,用热水300毫升提取。水溶液通过100目不锈钢
导出
收藏
28
从蓖麻子、相思子和洋刀豆中分离抗肿瘤活性的蛋白质
姚乾元
1981(3).
[摘要]
(
72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3
)
摘要:
本文报道了从蓖麻子(Ricinus comm-unis和相思子(Abrus praecatorius)中分离出低分子量(2000-10000)的蛋白质;从洋刀豆(Canavalia ensiformis)中得到一种高分子量蛋白质。它们对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80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蓖麻子中所分离的蛋白质Ro 413,与蓖麻毒蛋白(Ricin)具有相同的抗肿瘤活性,但毒性约低1000倍。
导出
收藏
29
人参抗脂质分解成分的制备
董志立
1981(3).
[摘要]
(
103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9
)
摘要:
作者根据胰岛素能强烈抑制肾上腺素诱导的离体脂肪细胞的脂质分解作用的实验方法来研究人参水提物的作用,并分得了一个具有抗脂质分解活性的多肽。离体脂肪细胞的脂质分解:按 Rodbell方法从大鼠附睾组织里分离出脂肪细胞。0.5毫升脂肪细胞悬浮液(大约有100万个脂肪细
导出
收藏
30
抗白血病的苦木内酯类;鸦胆因C的结构和鸦胆醇修正后的结构
李铣
1981(3).
[摘要]
(
104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8
)
摘要:
鸦胆固C和鸦胆醇是分别从鸦胆子(Br-ucea amarissima)和抗痢鸦胆子(B.an-tidysenteri)中分离得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前者结构已于1967年通过光谱(MS和~1H-NMR)及臭氧化予以确定。本报中,作者通过C~(13)-NMR和~1H-NMR(250兆周)进一步肯定
导出
收藏
31
滇刺枣中一种新皂甙元—吉卓皂甙元的结构
洪永福
1981(3).
[摘要]
(
78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5
)
摘要:
从采自印度阿拉哈巴城的滇刺枣(Zizy-phus mauritiana)的根茎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皂甙元,测定了它的化学结构并命名为吉卓皂甙元(zizogenin)。称取经粉碎的干燥根茎5公斤,用乙醇回流提取20天,提取液过滤约为4升。回收乙醇得固体残留物,此残留物用乙酸乙酯提取得暗红色溶液,将它浓缩至原来体积的一半后,置冰箱中存放数天,即有无色结晶
导出
收藏
32
Clerodendrum tomentosum R.Br.叶和茎的化学研究
毛鋐德
1981(3).
[摘要]
(
59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5
)
摘要:
马鞭草科(赤页)桐属植物分布广泛,又有多种医疗用途。其中C.tomentosum分布在全印度,且享有盛名。本文报道从其叶和茎中分离鉴定出一系列化合物。叶中成份的分离和鉴定:取干燥叶的粉末,用60°~80°石油醚反复热提。合并提取液,浓缩后在经10%醋酸溶液失活的氧化铝柱上进行层析。由石油醚洗脱液的开始部分
导出
收藏
33
草木犀状黄芪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洪志
1981(3).
[摘要]
(
103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0
)
摘要:
作者对1978年夏子爱沙尼亚采收的草木犀状黄芪(Astragalus melitodes Pall)的花期地上部分,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初步研究。经纸层析颜色反应,表现有10种黄酮性质的物质存在。为了分离总黄酮类,地上部分经粉碎后,相继用96%,70%及50%乙醇,最后用
导出
收藏
34
淡黄木犀草的黄酮类化合物
黄洪志
1981(3).
[摘要]
(
79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9
)
摘要:
文献报道,木犀草科(Resedaceae)植物淡黄木犀草(Reseda luteola)含有某种黄酮葡萄糖甙,但未见定性。为了分离黄酮类化合物,作者用乙醇提取吉尔吉斯塔希戈米尔产的淡黄木犀草的营养期地上部分。浓缩的乙醇提取物用水(1:2)稀释,经石油醚和苯洗涤提纯。然后,用乙醚、醋酸乙酯和丁醇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导出
收藏
35
西伯利亚邪蒿 伞形花序中新的香豆精类化合物
孟宪纾
1981(3).
[摘要]
(
96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2
)
摘要:
作者从西伯利亚邪蒿(Seseli sibiricumBenth)的伞形花序中,用己烷提取结合层析法分离出三种新的香豆精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Ⅰ邪蒿林那(seselinal),Ⅱ西伯利亚邪蒿考尔(sibiricol)及Ⅲ西伯利亚邪蒿诺尔(sibirinol)。经光谱鉴定,其结构分别为:
导出
收藏
36
日本玉兰挥发油的成分
谭洪根
1981(3).
[摘要]
(
920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2
)
摘要:
日本玉兰[Magnolia stellata(Sieb.et Zucc)Maxim.]产于本州中部,特别分布在从歧阜县南部到爱知县知多半岛的丘陵地区,是一种落叶小乔木。作者对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日本玉兰的挥发油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采用爱知县产的原料,对其叶、枝、干和花蕾进行了水蒸汽蒸馏,其得油率分别为:新鲜叶
导出
收藏
37
爱斯基摩药用植物蒂耳西艾
顾关云
1981(3).
[摘要]
(
70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1
)
摘要:
菊科植物蒂耳西艾(Artemisia tiles-ii Ledeb.)是爱斯基摩人应用的少数药用植物之一,产季以鲜品入药,非产季使用贮藏的干燥品。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关节痛和支气管炎。蒂耳西艾植株高大、分歧,具多数小形淡绿色钮扣样头状花序、叶多深裂,齿牙状,上表光滑,下表具毛茸。全草含挥发油。
导出
收藏
38
三种西非柿属树皮的甾醇类和二聚萘醌类
李兰香
1981(3).
[摘要]
(
691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1
)
摘要:
柿属(Diospyros L.)是热带一大属,是萘醌类的来源,且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和重要性。在非洲,柿属植物的树皮用化学方法分离得到的萘醌类用于治疗麻疯及真菌、细菌引起的疾病。作者用采自非洲喀麦隆共和国及其附近的三种柿属(D.bipindensis Gurke;D.ci-nnaborina Gurke;D.obliquifolia F.
导出
收藏
39
欧洲乌头属植物的薄层层析及园锥亭的分离及其部分结构的研究
姚乾元
1981(3).
[摘要]
(
87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8
)
摘要:
本文报道了欧州乌头属六种植物薄层层析的结果;即斑花乌头(Aconitum varieg-atum ssp.variegatum,A.variegatumssp.pyrenaicum,A.variegatum ssp.na-sutum)园椎花乌头(A.paniculatum ssp.paniculatum,A.paniculatum ssp.vale-siacum),和A.toxicum。根据高效薄层层析生物碱显色点的Rf值,将上述植物分为Rf值
导出
收藏
40
黄酮化合物对培养的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样作用
梁克军
1981(3).
[摘要]
(
72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2
)
摘要:
已知某些黄酮化合物的诱变特性,它们对于正常的或癌变的不同细胞体系同样呈现细胞毒样活性。作者以HTC-大鼠肝癌细胞体外培养实验研究了8个黄酮、13个黄酮醇(或衍生物)、两个黄烷酮和6个双黄酮(阿曼托黄酮系列)的细胞静止或细胞毒样活性。细胞混悬在SWIH-S77培养介质中有增殖作用,并能定量地评价增殖或破坏的规律。
导出
收藏
41
白花丹素对细胞生长和有丝分裂的影响
李仪奎
1981(3).
[摘要]
(
76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4
)
摘要:
作者研究了白花丹素(Plumbagin)对于细胞生长和有丝分裂的影响。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基内加入不同浓度的白花丹素后,最明显的影响是细胞生长和增殖停止、有丝分裂指数降低、细胞集中在分裂中期,这一变化在使用很低浓度(如0.1微克)的白花丹素时已很明显。此外,还可见到染色质的畸变、集结、粘着。高浓度的白花丹素可使细
导出
收藏
42
石蒜伦碱对大鼠与犬的血压影响及对大鼠降压作用的快速耐受性及其作用机理
陈泉生
1981(3).
[摘要]
(
82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0
)
摘要:
作者曾发现给成巴比妥钠麻醉的大鼠静脉注射石蒜伦碱(lycorenine),能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重复给药可致快迅耐受。在此基础上,作者用正常大鼠、高血压大鼠和正常犬比较研究了石蒜伦碱及其类似物的降压作用,探讨其降压作用及产生快速耐受的作用机理。
导出
收藏
43
石蒜伦碱对大鼠的降压机理
陈泉生
1981(3).
[摘要]
(
79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0
)
摘要:
石蒜(Lycoris radiata Herb)含有石蒜伦碱(lycornine)、石蒜碱(lycorine)、加兰他敏(galantamin)、石蒜胺碱(lycoramine)、类石蒜碱(homolycorine)、小星蒜碱(hippeastrine)等生物碱。曾报道石蒜的甲醇-水提取物有降压作用。重复注射能产生
导出
收藏
44
厚朴的活性成分厚朴酚(Magnolol)对胃液分泌及实验性溃疡的作用
陈泉生
1981(3).
[摘要]
(
88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8
)
摘要:
作者采用数种实验性溃疡模型以及胃液分泌测定探讨了厚朴活性成分厚朴酚(2,2’-二羟-5,5’-二丙基联苯,以下简称Mag)的药理作用。对幽门结扎所致溃疡,腹腔注射或十二指肠内给与Mag100毫克/公斤时,均有50%以上的预防效果。皮下注射给药也有效,而灌胃给药则无效。对应激性溃疡(23℃温水
导出
收藏
45
FM100、FM100-Deg和甘草甜素对大鼠胃液与各种实验性胃溃疡的效应
陈泉生
1981(3).
[摘要]
(
97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2
)
摘要:
本文研究FM100(Ⅰ)[含有甘草甜素(Ⅱ)约13~19%]的抗溃疡效果,并研究了去糖甘草甜素 FM100Deg(Ⅲ)和Ⅱ对胃液分泌的影响。Ⅰ、Ⅲ对大鼠胃液分泌、胃酸以及胃蛋白酶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Shay胃溃疡模型Ⅰ、Ⅲ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者的效力相似,对水浸所致应激性胃溃疡,当Ⅱ
导出
收藏
46
FM100对大鼠胰脏分泌的影响
陈泉生
1981(3).
[摘要]
(
668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4
)
摘要:
FM100是用氢氧化钠和盐酸处理甘草
导出
收藏
47
百里香草及其液体提取物的化学和药理学研究
梁克军
1981(3).
[摘要]
(
133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3
)
摘要:
欧百里香(Thyme),即Thymus ser-pyllum及T.vulgaris通常用作咳嗽药。百里香的液体提取物是许多有止咳作用的格林制剂的一个基本成分。直到现在许多药典规定了百里香草挥发油的最低百分数以及关于液体提取物中酚类的规格。作者观察了酚含量和生理活性之间的关系。用高压液
导出
收藏
48
柴胡皂甙对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岛素影响脂肪细胞代谢的作用
叶惠珍
1981(3).
[摘要]
(
100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28
)
摘要:
本文作者研究了柴胡皂甙(Saikosapo-nins)与肾上腺素的α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Phentolamine)、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Propranolol)对肾上腺素、ACTH、胰岛素等影响大鼠脂肪细胞代谢的作用,并进行了比较。同时阐明了柴胡皂甙的化学结构与脂肪细胞代谢作用的相互关系。
导出
收藏
49
水芥菜的解热、镇痛和抗菌作用的研究
聂全荣
1981(3).
[摘要]
(
94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6
)
摘要:
水芥菜(Sisymbrium irio L.)种子具有不同的药理性质。Khan曾报导用此药治疗炎症、疖、小丘疹、咳嗽、霍乱和非特异性热病。但综合文献时发现一些实验研究不能证实这些结论。因此,作者用水芥菜种子粗提取物进行了抗细菌、抗真菌、解热、镇痛的研究。
导出
收藏
50
番荔枝和Ipomoea fistulosa的抗生育作用
孙海明
1981(3).
[摘要]
(
96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8
)
摘要:
鳢肠(Eclipta prostrata)、Ⅰ.fistu-losa、肉托果(Semecarpus anacardiumL.)气生部分、番荔枝(Annon asquamosa)种子及沙漠似马齿苋(Trianthema portu-acastrum)根部五种新鲜材料各100克,阴干后粉碎。然后置于索氏提取器以50%乙醇抽提。抽提液在60℃以下减压浓缩,最后经真空干燥而得到的抽提物用于动物筛选。
导出
收藏
51
咖啡能促进肝的再生
张小明
1981(3).
[摘要]
(
71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0
)
摘要:
芝加哥西北学院的一些从事医药研究的科学家们研究了新鲜和烘制的咖啡豆、巴拉圭茶、非洲和牙买加的可乐果(kola nut)、冷冻干燥的咖啡、咖啡的脂提取物和脂提取物的非皂化部分对部分肝切除大鼠肝的再生作用。结果表明巴西和夏威夷咖啡(新鲜和烘制的)能促进肝的再生,而非洲变种和脱咖啡因咖啡、巴拉圭茶及可乐果醇提取物无作
导出
收藏
52
银杏提取物的生物膜稳定作用
梁克军
1981(3).
[摘要]
(
96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4
)
摘要:
已经证明,银杏(Ginkgo biloba)提取物在体外对家兔红细胞生物膜有稳定作用。应用腹腔注射给药3天对大鼠红细胞进行体内试验,(该作用能重复)。体外试验的工艺是,1克混悬着的家兔红细胞、药物浓度递增的溶液,在53℃的低渗溶液中接触10分钟。以分光光度计测量溶血。得到的ED_(50)结果是:银杏提取物0.2毫克/毫升,保太松
导出
收藏
53
以西利马林预处理的小鼠和大鼠在体内外感染Frog病毒3后从体内取得的肝窦状细胞的状况
张小明
1981(3).
[摘要]
(
94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5
)
摘要:
给小鼠和大鼠静注西利马林琥珀酸盐(SHS-Na)300毫克/公斤,用以对抗Frog病毒3(FV-3)的致死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要准确地确定起保护作用的部位,在未处理动物中对在给药后几小时内用灌注固定的肝SEM和TEM的观察,发现Kuffer细胞受到剧烈的破坏,内皮细胞亦受到严重损伤,
导出
收藏
54
辣椒的新成分——辣椒酰胺的中枢作用
陈泉生
1981(3).
[摘要]
(
91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2
)
摘要:
辣椒中医用作健胃剂,外用治疗神经痛。本文报道辣椒的新成分辣椒酰胺(caps-mide,以下简称Ⅰ)经脑室内给药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一般药理研究。光导管法镇静试验表明,Ⅰ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给药量在20—
导出
收藏
55
从阿拉伯茶分离的Cathinone的中枢兴奋活性的精神药理学研究
张小明
1981(3).
[摘要]
(
86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9
)
摘要:
阿拉伯茶(Catha edulis Forsk,卫矛科)通常称为Khat,由于它的兴奋作用,许多世纪以来,在东非和阿拉伯地区被用作为社会性药物和抗饥饿和疲劳的大众用药,直到最近还一直认为Khat的兴奋作用是由d-去甲麻黄素产生的。现在知道还存在另一种
导出
收藏
56
文党、潞党及板桥党参的甲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药理作用
胡月娟
1981(3).
[摘要]
(
935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5
)
摘要:
作者比较研究了文党参、潞党参、板桥党参甲醇提取物的数种药理作用。应用雄性小白鼠、大自鼠及豚鼠,观察三种党参的甲醇提取物对离体回肠、血压、心博数,心电图及呼吸的作用,对正常体温的作用、镇痛作用。结果表明三种党参在急性毒性、神经药
导出
收藏
57
木薯(Cassava)的毒性
张小明
1981(3).
[摘要]
(
699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1
)
摘要:
许多热带国家如西非、新几内亚、中爪哇等以木薯(Manihot utilissima)的块茎和叶为主食。它的蛋白含量低,含醣高而且高产,然而它有毒性。虽然采取了一些减毒的方法如机械剥皮、粉碎和延长发酵时间以确保尽可能除生产氰甙以及试图分离出
导出
收藏
58
五味子成分的药理作用
江纪武
1981(3).
[摘要]
(
81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2
)
摘要:
作者报道了五味子的成分五味子醇乙(Gomisin A,简称GA)和五味子素(Sch-izandrin,简称SZ)药理作用的比较。 1.急性毒性(小鼠):GA比SZ毒性大,皮下给药大3.5倍,口服大2倍。 2.镇静作用(小鼠):对自发运动的抑制作用(旋转笼法)GA比SZ持续时间长。25毫克/公斤腹腔注射,GA的作用持续时间为60分钟,SZ为10—20分钟。抑制甲基安非他明(皮下1.5毫克/公斤)的兴奋作用
导出
收藏
59
大黄酸对离体大鼠结肠粘膜电解质和水转运的影响
庄庆祺
1981(3).
[摘要]
(
833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9
)
摘要:
本文研究具有缓泻作用的蒽醌——大黄酸(Rhein)对离体大鼠结肠粘膜的电解质和水的净转运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使用外翻结肠囊技术。结果发现,将大黄酸加到结肠粘膜面时,能降低钠、氯和水的净吸收,其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3
导出
收藏
60
光花椒根的应用
胡润生
1981(3).
[摘要]
(
817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0
)
摘要:
非洲人有一口好牙齿。尼日利亚民间常用芸香科光花椒(Fagara zanthoxyloid-es)的根来洁齿。用一支长约12厘米的根擦牙齿的外表面,另外用一支长约3.5厘米的根擦牙齿的内表面。怎样擦牙呢?从牙龈部擦向牙齿的边缘,特别要注意牙齿与牙齿间的部分,然后,擦牙的背部。
导出
收藏
61
评价植物提取物的中枢神经活性所用腹腔或静注给药的方法学—以Crataegus sp.为例
张小明
1981(3).
[摘要]
(
66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5
)
摘要:
据报道山楂属 Crataegus sp.提取物有“镇静”作用。Rewerski等指出给小鼠腹腔注射这些提取物后出现体温过低和延长巴比妥酸盐催眠作用。曾经提到在花的气生部分的粗提物中,仅高度聚合的酚部分才显示这种作用,在野外试验了这个部分对小雄鼠行为的影响。在腹腔给予10毫克/公斤剂量后,其活动能力
导出
收藏
62
母菊内含物的药理研究
蔡亲福
1981(3).
[摘要]
(
76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98
)
摘要:
母菊及其乙醇油中含有的(-)-α甜没药醇能够抑制各种实验性溃疡模型的形成。作者除了用实验上常用的溃疡模型,还用乙醇溃疡模型进行试验,并选择了能抑制胃酸分
导出
收藏
63
京尼平的毒性试验
陈泉生
1981(3).
[摘要]
(
1492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11
)
摘要:
山栀子所含的环烯醚萜甙类成分去羟栀子甙(geniposide),在体内消化道中水解而生成京尼平,是利胆有效成分。本文报道
导出
收藏
64
老鹳草有效成分的研究
徐振文
1981(3).
[摘要]
(
926
)
[HTML]
(
0
)
[PDF 0.00 Byte]
(
105
)
摘要:
老鹳草(Geranium thunbergii Sieb.et Zucc.)为日本药局方收载。是重要民间药之一,自古就用于止泻、缓泻和强壮等。其化学成分和药理虽有研究,但单一成分的药理未见报导。作者将老鹳草粉末用热水提取,按表1(略)分离,并进行药理研究,结果如下: 氯化钾(收得率0.15%,火焰光谱分析为3.12%)有明显的肠收缩作用。
导出
收藏
当期目录
年第
卷第
期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更多+
引用排行
更多+
下载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