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庆产杜仲叶的质量及产地差异,为杜仲叶的药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PLATISIL 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2%磷酸(30∶70)为流动相,327 nm为检测波长,测定并比较杜仲叶、皮中绿原酸的量。结果 (1)重庆市6区县杜仲叶绿原酸量差异非常显著(P<0.01),平均质量分数为(8.95±0.499) mg/g,其中,南川、城口两地杜仲叶绿原酸的量极显著高于万州、荣昌、武隆、长寿产(P<0.01),武隆与长寿间差异不显著(P>0.01);(2)重庆市不同产地同树龄同树株杜仲叶绿原酸的量极显著高于杜仲皮,叶绿原酸的量高达(10.150±0.260) mg/g;(3)杜仲叶绿原酸的量与树龄呈负相关。结论 杜仲叶绿原酸量因产地、树龄差异极大,杜仲叶可代替杜仲皮入药,其经济效益显著,杜仲叶值得开发利用。
[Key word]
[Abstract]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重庆市农业发展资金项目(项目号: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