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51卷第1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目录
    2020, 51(19):0-0.
    [摘要](276) [HTML](0) [PDF 4.59 M](773)
    摘要:
    2  封面
    2020, 51(19):0-0.
    [摘要](231) [HTML](0) [PDF 3.43 M](628)
    摘要:
    3  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毕跃峰,王云雨,张芳平,黄盈盈,白喆,程鑫涛
    2020, 51(19):4837-484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01
    [摘要](1096) [HTML](0) [PDF 8.07 M](846)
    摘要:
    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色和复杂性,使得中药现代化研究任务艰巨,许多医药研究工作者为此而不懈努力。系统生物学和组学的发展,为中药与现代科学融合迎来了契机。特别是表观遗传学和代谢组学整体性、动态性、个体化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点与中医药作用理念相契合。主要对表观遗传学研究较为热门的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miRNA调控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代谢组学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药效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二者结合创新应用在微观层面阐明中药整体作用机制及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的思路,为中医药核心思想科学内涵研究探索新的研究模式。
    4  基于糖脂代谢病创新理论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调节血脂异常分子机制
    王乐琪,肖雪,关永霞,王倩,程国良,李冰冰,张贵民,郭姣
    2020, 51(19):4846-486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02
    [摘要](967) [HTML](0) [PDF 11.75 M](1045)
    摘要:
    目的 基于糖脂代谢病(GLMD)理论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脂代谢紊乱性疾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借助PubChem Search、Genecards数据库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工具得到参芪降糖颗粒药效成分治疗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共性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3.0软件构建"疾病-参芪降糖颗粒潜在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网络;利用Clue GO插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参芪降糖颗粒共有115个活性成分与22个与脂代谢紊乱性疾病靶点相互作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参与中等密度脂蛋白颗粒重塑、RNA聚合酶II启动子转录调控糖酵解、白三烯产生和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并与AGE-RAGE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胆汁分泌多条信号通路相关。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治疗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其作用机制与糖脂代谢病的基本理论相吻合,能为参芪降糖颗粒临床新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5  参芪降糖颗粒通过多层次互作网络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作用机制研究
    王乐琪,李冰冰,王倩,支运霞,肖雪,关永霞,张贵民,郭姣
    2020, 51(19):4861-487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03
    [摘要](880) [HTML](0) [PDF 10.20 M](999)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查询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病和糖尿病合并脑小血管病的疾病靶点,整合为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疾病靶点。借助PubChem Search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工具得到参芪降糖颗粒药效成分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作用靶标,利用Cytoscape 3.3.0软件构建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作用靶标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lue GO插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从参芪降糖颗粒中共筛选出85个化学成分,以及10个与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相关的作用靶点,分别为ACE、VEGFA、TNF、IL6、STAT3、ALB、PON1、PTPN22、PPARG、NOS3。经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可能参与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AGE-RAGE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厚性心肌病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治疗糖尿病微循环障碍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拓展参芪降糖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6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探讨
    张晶,李冰冰,黄敏仪,谭丽萍,肖雪,张贵民,郭姣
    2020, 51(19):4873-488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04
    [摘要](1040) [HTML](0) [PDF 9.76 M](950)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挖掘和数据库检索获取参芪降糖颗粒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疾病靶点,通过Enrichr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并运用Cytoscape 3.5.1软件绘制网络互作图,imageGP工具绘制GO和KEGG气泡图。结果 研究得到43个关键活性成分和30个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有918个条目,包含细胞组分(CC)条目56个、分子功能(MF)条目99个和生物学进程(BP)条目763个,其中CC主要涉及轴突轴膜、核转录因子复合物、RNA聚合酶II转录因子复合物、核常染色质、血小板α颗粒;MF主要涉及MAP激酶活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等方面;BP主要涉及血管生成、泡沫细胞分化、白细胞介素-21的细胞反应等方面。KEGG通路富集分析包含KEGG通路105条,主要与IL-17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线粒体自噬等信号通路有着密切联系。结论 参芪降糖颗粒可能通过作用于神经内分泌失调、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等相关的靶点及通路,起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
    7  苦木化学成分研究
    张秋裕,林朝展,袁月,马云霞,祝晨蔯
    2020, 51(19):4884-489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05
    [摘要](957) [HTML](0) [PDF 5.55 M](823)
    摘要:
    目的 对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柱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各种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苦木的8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其中包括12个生物碱和4个苦味素成分,分别鉴定为1-羟甲基-4-甲氧基-β-咔巴啉(1)、苦木碱B(2)、1-甲氧甲酰基-4-甲氧基-β-咔巴啉(3)、1-甲氧甲酰基-4,8-二甲氧基-β-咔巴啉(4)、1-乙基-4-甲氧基-β-咔巴啉(5)、1-乙基-4,8-二甲氧基-β-咔巴啉(6)、苦木西碱I(7)、铁屎米-6-酮(8)、5-甲氧基-铁屎米-6-酮(9)、苦木碱F(10)、苦木碱D(11)、quassidine B(12)、quassin(13)、苦木内酯B(14)、苦木内酯E(15)、norquassin(16)。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β-咔巴啉型生物碱,命名为苦木西碱丁(kumujantine D),化合物4为首次从苦木中分离得到。
    8  滇重楼内生真菌米曲霉中2个新的α-吡喃酮类化合物
    于红梅,侯雨婷,祝丽君,陈彦君,陈毅坚,董淼,周敏,沈迪,陈名红,叶艳青
    2020, 51(19):4891-489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06
    [摘要](962) [HTML](0) [PDF 3.52 M](842)
    摘要:
    目的 研究滇重楼内生真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及结构。方法 将米曲霉采用液体发酵方式发酵,萃取后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滇重楼内生真菌米曲霉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羟基-6-[(2S,3S)-3-羟基丁烷-2-基]-3-甲基-2H-吡喃-2-酮(1)、(R)-4-羟基-6-(1-羟基-2-甲基丙基)-3-甲基-2H-吡喃-2-酮(2)、flufuran(3)、flufuran methyl ester(4)。结论 化合物1、2为新的α-吡喃酮类化合物,命名为米曲霉α-吡喃酮A和米曲霉α-吡喃酮B。
    9  红果樫木叶中1个新的甾体类化合物
    李兆,陈龙,赵宏伟,李兵,王晓,闫慧娇
    2020, 51(19):4896-490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07
    [摘要](743) [HTML](0) [PDF 4.31 M](889)
    摘要:
    目的 对红果樫木Dysoxylum binectariferum的叶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MS及核磁共振数据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从红果樫木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5个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豆甾-4(5)-烯-β,6β,22-三醇(1)、豆甾-5(6)-烯-3β,21,2-三醇(2)、2α,3β,4β-三羟基孕甾-16-酮(3)、2α,3β-二羟基-4β-乙酰氧基孕甾-16-酮(4)、2α,3β-二羟基孕甾-17(20)-烯-16-酮(5)。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红果豆甾A。化合物2~5均首次从红果樫木中分离得到。
    10  水葱化学成分研究
    彭谷,黄娟,周应军,丑安,彭电
    2020, 51(19):4902-490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08
    [摘要](1184) [HTML](0) [PDF 3.99 M](765)
    摘要:
    目的 研究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水葱根茎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2',4'-四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苜蓿素(2)、橙皮素(3)、槲皮素(4)、木犀草素(5)、圣草素(6)、芹菜素(7)、柚皮素(8)、白杨素(9)、5,7-二羟基色原酮(10)、儿茶素(11)、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12)。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水葱素;化合物2~57~12为首次从莎草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藨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1  鹅不食草中三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薛鹏辉,李金妍,刘达,康宁,邓雁如,赵烽,邱峰
    2020, 51(19):4907-491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09
    [摘要](951) [HTML](0) [PDF 7.74 M](862)
    摘要:
    目的 研究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乙醇提取物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MCI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利用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采用Griess法测定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释放炎症介质NO的抑制活性,进而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从鹅不食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三萜类化合物17个,结构分别鉴定为20-oxo-30-nortaraxastan-3β-yl acetate(1)、3β-acetoxytaraxaster-20-en-30-al(2)、3β-hydroxytaraxaster-20-en-30-al(3)、蒲公英甾醇(4)、阿里二醇(5)、3β,21β-dihydroxy-20(30)-en-taraxastane(6)、款冬二醇(7)、伪蒲公英甾醇乙酸酯(8)、taraxast-20-ene-3β,30-diol(9)、18α-齐墩果-12-烯-3,11-二酮(10)、马尼拉二醇(11)、3β-羟基-齐墩果-12-烯-11-酮(12)、coflodiol(13)、羽扇豆醇(14)、3β,16β-羟基-羽扇豆二醇(15)、16β-羟基-羽扇豆-20(29)-烯-3-酮(16)、garcinielliptone Q(17)。化合物25~68~1012~1315~17的抗炎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5、15~17具有较明显的抗炎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在11.9~27.1 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并首次对其氢谱和碳谱数据进行归属,化合物2~368~1012~1315~16首次从鹅不食草中分离得到,为鹅不食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2  连钱草多糖的结构表征及抗补体活性研究
    谭婷,张晶,陈林,冯育林,杨世林,温泉,罗云
    2020, 51(19):4916-49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10
    [摘要](773) [HTML](0) [PDF 6.77 M](730)
    摘要:
    目的 分离纯化具有抗补体活性的连钱草均一多糖并表征其结构。方法 水提醇沉得连钱草粗多糖,DEAE-52、SephadexG-100柱色谱抗补体活性导向分离得到均一多糖,采用HPGPC、IR、GC、甲基化及核磁等方法对均一多糖进行结构表征,并测定均一多糖的抗补体活性。结果 分离所得连钱草均一多糖GLP-1和GLP-2,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370和20 040,均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6.3和1:4.9,GLP-1和GLP-2均具有较强的抗补体活性。结论 连钱草均一多糖的结构表征为进一步阐明其抗补体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研究基础,同时也为筛选天然补体抑制剂提供了基础。
    13  粒子设计对参苓白术散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过程的影响
    周晓,李婧琳,邹俊波,张小飞,郭东艳,程江雪,史亚军,石心红,贾晓斌
    2020, 51(19):4925-493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11
    [摘要](863) [HTML](0) [PDF 6.35 M](691)
    摘要:
    目的 借助LC-MS探讨参苓白术散经粒子设计改性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 采用粒子设计技术制备参苓白术粒子设计散。建立科学可行的LC-MS分析方法,对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e(GI-Re)、人参皂苷Rb1(GI-Rb1)、人参皂苷Rg1(GI-Rg1)、白术内酯I(AT-I)、白术内酯II(AT-II)、茯苓酸(PA)指标成分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并采用DAS 3.2.8药动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选择非房室模式对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结果 建立的LC-MS分析方法对大鼠血浆中的指标性成分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专属性,且精密度、准确度、提取回收率的RSD值均小于5%,稳定性的RSD值小于10%。给药后粒子设计散中指标成分GI-Re、GI-Rb1、GI-Rg1、AT-I、AT-II、PA的达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较普通散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AUC0~∞分别为改性前的1.52、2.02、1.22、1.41、1.13、1.43倍。结论 LC-MS分析方法符合《中国药典》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参苓白术散经粒子设计改性后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变快,生物利用度提高。
    14  积雪草苷-海藻酸钠修复贴的制备及其创伤修复作用研究
    郭家棋,郭敏慧,孔松芝,卢思彤,权维燕,陈思鹏,赵天洋,孙海洋
    2020, 51(19):4934-49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12
    [摘要](966) [HTML](0) [PDF 7.48 M](748)
    摘要:
    目的 制备积雪草苷-海藻酸钠修复贴(As-SA RP)并评价其对皮肤创伤修复的效果。方法 利用海藻酸钠与Ca2+交联成膜的特点,以积雪草苷为药物模型,通过与海藻酸钠共混的方式成功制备了As-SA RP,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红外光谱考察共混膜的相容性,并用新西兰大耳兔背部脊柱两侧的全层皮肤建立创伤模型,通过观察各组家兔受损皮肤的愈合状况并测定其受损皮肤组织中胶原(羟脯氨酸作为指标)和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以考察外敷As-SA RP对皮肤创面的修复效果。结果 积雪草苷与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成功制备As-SA RP修复贴。相较于其他组,As-SA RP处理后皮肤受损处的红肿、出血、感染、渗出液情况明显减少,创面愈合率也相对升高。病理结构显示As-SA RP组家兔皮肤中炎性细胞浸润较少、新生的毛细血管较多、创面皮肤结构较完整且胶原纤维排列相对紧密有序。同时,生化分析结果显示As-SA RP能有效抑制受损皮肤组织中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高表达,并可明显增高其中羟脯氨酸及胶原纤维含量。结论 As-SA RP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皮肤对积雪草苷的吸收,进而表现出比活性组分更好的皮肤损创伤修复效果。
    15  具有线粒体靶向功能的载去甲斑蝥素TPP-PEG-PCL纳米胶束促肝肿瘤细胞凋亡研究
    韩黎丽,吕慧芳,王丹,王居峰,唐觅
    2020, 51(19):4943-495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13
    [摘要](772) [HTML](0) [PDF 8.96 M](878)
    摘要:
    目的 制备去甲斑蝥素(3-丙羧基)三苯基溴化膦(TPP)-聚乙二醇-b-聚己内脂(PEG-PCL)纳米胶束,研究其体外释放、细胞内转运及促肝肿瘤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去甲斑蝥素TPP-PEG-PCL纳米胶束,测定粒径、Zeta电位及显微电镜形态分析,同时对胶束进行稳定性、体外释放、药代动力学和临界胶束浓度测定;以香豆素-6作为荧光探针,评价TPP-PEG-PCL纳米胶束在肝肿瘤细胞内的摄取、溶酶体逃逸及线粒体靶向功能;采用给药剂量等同条件下,评价去甲斑蝥素TPP-PEG-PCL纳米胶束促肝肿瘤细胞凋亡效果。结果 去甲斑蝥素TPP-PEG-PCL纳米胶束粒径为(16.8±0.2)nm,Zeta电位为(14.3±0.2)mV,透射电镜图片该纳米胶束呈规则圆球型;荧光试验结果显示,TPP-PEG-PCL纳米胶束可以促进药物的细胞摄取、逃逸溶酶体的捕获,最终靶向聚集在线粒体部位;细胞存活率和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去甲斑蝥素TPP-PEG-PCL纳米胶束具有很好的促肝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去甲斑蝥素TPP-PEG-PCL纳米胶束可以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提高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增加促凋亡蛋白Bcl-2、减少抗凋亡Bax蛋白的表达,这些促凋亡相关的实验结果均明显优于去甲斑蝥素PEG-PCL纳米胶束和去甲斑蝥素,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去甲斑蝥素TPP-PEG-PCL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肝肿瘤细胞线粒体靶向性和促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为一种潜在高效靶向肿瘤细胞线粒体的载药系统。
    16  醇料比对双黄连制剂醇沉效果及沉淀物形态影响
    蒋美林,张学瑜,邵峰,尚悦,杨明,刘荣华,梅慧
    2020, 51(19):4954-495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14
    [摘要](695) [HTML](0) [PDF 5.43 M](714)
    摘要:
    目的 研究醇料比对双黄连制剂醇沉效果及沉淀物形态的影响,探讨醇沉沉淀物分形维数综合评价醇沉效果的可行性。方法 针对双黄连制剂醇沉工艺,采用HPLC法与重量分析法,考察醇料比对指标成分综合保留率与滤饼含液率的影响;采用直接观察、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及"面积-周长"法,考察醇料比对沉淀物表观形态、微观形态及分形维数的影响。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醇沉沉淀物分形维数分别与指标成分综合保留率和滤饼含液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醇料比的增大,指标成分综合保留率与沉淀物分形维数均逐渐增大,而滤饼含液率则逐渐减小;沉淀物分形维数与指标成分综合保留率呈正相关,与滤饼含液率呈负相关。结论 在双黄连制剂醇沉工艺中,醇沉沉淀物分形维数可作为反映醇沉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以期为后续双黄连制剂醇沉工艺可视化的精细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17  基于化学全息研究四物汤煎煮溶出规律
    乔三洋,王学勇,李耿,吴宏伟,杨洪军
    2020, 51(19):4960-497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15
    [摘要](447) [HTML](0) [PDF 9.64 M](742)
    摘要:
    目的 全面研究四物汤四味饮片单、合煎成分组成及含量变化,探讨四物汤煎煮物质基础变化规律。方法 基于中药化学全息的理念,采用LC-MS/MS技术鉴定并归属四物汤煎液化学成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四物汤单煎、合煎液中多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方法;制备四物汤四味饮片等体积、等倍数的单煎液及合煎液并检测,比较分析不同煎煮方式下四物汤物质基础差异及变化规律。结果 鉴定并归属四物汤中的72种成分,并对18种主要成分定量检测,定量指标成分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各自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105%,RSD值均小于3%。对不同煎煮方式的样品对比分析可得,藁本内酯、正丁基苯酞、儿茶素、没食子酸、芍药苷溶出量受到溶剂倍数变化的影响,桃叶珊瑚苷、儿茶素、氧化芍药苷、芍药苷、毛蕊花糖苷受四物汤配伍合煎影响含量增加显著,相对于饮片单煎液,四物汤饮片合煎液成分种类变化不显著,多种成分含量明显变化。结论 通过化学全息研究,可较全面对比分析中药复方煎煮与单味饮片煎液化学成分的组成、含量,为研究探讨中药复方煎煮溶出规律提供新的视角,在中药质量研究方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8  古法黑豆蒸晒与药典黑豆汁连续蒸对何首乌中12个成分含量的影响
    汪颖舒,朱广灏,王冰,李杰荣,骆前飞,何修滢,赵佳逸,修彦凤
    2020, 51(19):4972-498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16
    [摘要](1063) [HTML](0) [PDF 9.64 M](692)
    摘要:
    目的 探究何首乌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采用古法黑豆"九蒸九晒"和现代药典黑豆汁连续蒸制对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模拟"九蒸九晒"的时间安排,制备古法黑豆与何首乌分层铺放蒸后晒品、拌入黑豆汁蒸后晒品和药典拌入黑豆汁后连续蒸制品;建立超高压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MS)测定何首乌中12个成分的分析方法并进行检测;结合t检验、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评价不同炮制方法所得样品的差异。结果 建立了可靠的UPLC-QqQ-MS/MS测定何首乌中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顺式-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cis-THSG)、反式-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trans-THSG)、虎杖苷、白藜芦醇、表儿茶素、芦丁和金丝桃苷含量的方法;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12个成分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游离蒽醌类成分先降低后升高,蒽醌苷类成分、cis-THSG、虎杖苷和金丝桃苷先升高后降低,trans-THSG、白藜芦醇、表儿茶素和芦丁降低;成分的含量与蒸制用的辅料和操作方法及炮制时间密切相关,操作方法的影响大于辅料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结论从成分含量的角度分析,古法黑豆蒸晒与药典法的黑豆汁连续蒸制不能等同,该研究为传承和发扬何首乌的传统炮制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19  睡莲花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郭羽轩,董惠娟,刘涛,姚雨含,叶倩云,赵军
    2020, 51(19):4983-499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17
    [摘要](862) [HTML](0) [PDF 6.83 M](706)
    摘要:
    目的 研究睡莲花总黄酮(NCTF)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CTF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组和秋水仙碱(0.2 mg/kg)组。除对照组大鼠sc花生油外,其余各组分别于大鼠背部sc 50% CCl4花生油溶液(0.1 mL/100 g),2次/周,连续12周。除对照组和模型组ig 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外,其余各组于造模第2天按设定剂量ig药物(1.0 mL/100 g),1次/d,连续12周。实验结束后,收集大鼠血样、肝脏及脾脏组织,测定大鼠肝脾指数;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水平;通过生化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一氧化氮(NO)水平;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层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CIV)、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碱水解法处理肝组织后测定其羟脯氨酸(Hyp)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肝脾指数增大,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并呈现出明显的纤维化,血清ALT、AST、ALP、HA、LN、PCⅢ、CIV、MDA和NO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血清TP、ALB、GSH和SOD水平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α-SMA和Hyp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NCTF组能明显改善大鼠状态和肝脾指数(P<0.05、0.01),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和纤维化;显著降低大鼠血清ALT、AST、ALP、MDA、NO水平及大鼠肝组织α-SMA、Hyp的表达(P<0.05、0.01),显著提高血清TP、ALB、GSH、SOD水平(P<0.05、0.01);并能显著抑制HA、LN、PCⅢ、CIV型蛋白表达及TNF-α、IL-1β、IL-6的水平(P<0.05、0.01)。结论 NCTF具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调节胶原合成、抑制促炎因子表达相关。
    20  基于“通路-疾病”交互网络的葛根芩连汤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干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的作用
    徐蓓蕾,吴迪,杨娜娜,韩晓宇,刘晶晶,胡扬,杨波,热增才旦,孙向明,阎新佳,孙志伟,张琰,梁伟,李文兰
    2020, 51(19):4991-499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18
    [摘要](918) [HTML](0) [PDF 7.49 M](832)
    摘要:
    目的 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肠癌(UCRCC)与NF-κB信号通路的网络模型,预测UCRCC的关键炎性靶标,明确葛根芩连汤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对这些靶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测定10种指标成分;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分别查阅UCRCC疾病、NF-κB通路的上下游蛋白,采用Cytoscape软件,预测UCRCC的关键炎性靶标;在AOM/DSS诱导的UCRCC小鼠模型中,通过免疫组化、ELISA方法明确葛根芩连汤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对关键炎性靶标的影响。结果 葛根芩连汤中葛根素、大豆苷、甘草苷、药根碱、黄芩苷、巴马汀、小檗碱、黄芩素、甘草酸、汉黄芩素的含量分别为1.677、0.154、0.159、0.045、0.448、0.035、0.095、0.013、0.111、0.006μg/g。交互网络中综合排名较高的前8位炎症因子分别是NF-κBp65、iNOS、COX-2、Bcl-2、TNF-α、IL-1β、ICAM-1和VCAM-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低、中、高剂量组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组、美沙拉秦肠溶片(5-ASA)组均显著下调UCRCC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中NF-κBp65、iNOS、Bcl-2、COX-2蛋白表达(P<0.01),并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ICAM-1、VCAM-1水平(P<0.05、0.01)。结论 葛根芩连汤及其指标成分组合物能够改善UCRC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情况,并下调炎性因子的表达,对UCRCC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为确定葛根芩连汤质量标志物(Q-marker)奠定了基础。
    21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柴银颗粒抗冠状病毒感染潜在分子机制
    孙元芳,李冰冰,关永霞,叶士莉,严诗楷,支运霞,张贵民
    2020, 51(19):4999-500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19
    [摘要](1210) [HTML](0) [PDF 10.27 M](1006)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分析柴银颗粒抗冠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方法 从TCMSP数据库中获取柴银颗粒成分,其潜在靶点以及冠状病毒作用靶点分别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通过绘制韦恩图发现柴银颗粒抗冠状病毒感染的潜在药效成分和作用靶点。潜在药效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潜在作用靶点的互作网络可视化由Cytoscape 3.7.0软件完成。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在String数据库中进行。潜在药效成分和关键靶点的分子对接由autodock vina 1.1.2实现。结果 发现了柴银颗粒抗冠状病毒感染的51个潜在药效成分和14个潜在作用靶点。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I3K-Akt、IL-17等信号通路与柴银颗粒抗冠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柴银颗粒中的黄芩苷等成分与NTRK2等靶点的亲和力强。结论 柴银颗粒中的黄芩苷、荜澄茄素、黄连碱等作用于NTRK2、PRKCα、TNF等,调节PI3K-Akt/mTOR、ErbB/Ras和IL-17等信号通路抑制冠状病毒的侵袭和复制,增强宿主免疫能力,实现抗冠状病毒感染。
    22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儿童回春颗粒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的作用机制
    张辛宁,陈文璐,屠国丽,严诗楷,李莎莎,马贤鹏,万力生,肖雪
    2020, 51(19):5010-501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20
    [摘要](874) [HTML](0) [PDF 7.49 M](827)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索儿童回春颗粒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IP、TCMSP、BATMAN-TCM数据库,结合文献检索汇总儿童回春颗粒的药材归经及其成分信息;在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等数据库查询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靶点及药物成分对应的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共有靶点进行KEGG通路和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用Cytoscape构建相关网络图,根据网络图分析结果选取成分、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中药-归经网络分析发现儿童回春颗粒组方药材大多归经于肺、胃、肝经,针对儿童回春颗粒中的126个中药成分和55个潜在靶点构建网络,KEGG通路分析和GO功能分析表明儿童回春颗粒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包括癌症、肝炎相关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等关键通路,主要涉及炎症反应、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缺氧反应等生物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升麻中的7,8-二羟基升麻醇、升麻素苷、升麻醇与关键靶点PTGS2、MAPK、ACE2和3CL水解酶(3CLpro)的结合能力较强,具有潜在抗呼吸道病毒作用。结论 儿童回春颗粒中没食子酸、7,8-二羟基升麻醇、升麻素苷、升麻醇、珊瑚菜素等成分通过PTGS2、EGFR、MAPK、IL2、ACE2、3CLpro等靶点干扰病毒入侵宿主、阻止病毒复制、降低炎性反应而发挥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作用。
    23  地黄-知母-黄柏配伍对药源性阴虚证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调节作用
    李亚,潘志强,钱宏梁,谢海纳,费敏红,方肇勤
    2020, 51(19):5019-502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21
    [摘要](951) [HTML](0) [PDF 6.62 M](853)
    摘要:
    目的 研究地黄、知母、黄柏单独及配伍使用对药源性阴虚证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黄组、知母组、黄柏组、地黄-知母-黄柏组,每组12只。采用25 mg/(kg·d)氢化可的松ig给予小鼠,每日1次,连续5 d,复制药源性阴虚证模型,给药组分别ig给予地黄[9.0 g/(kg·d)]、知母[(6.0 g/(kg·d)]、黄柏[(5.0 g/(kg·d)]、地黄-知母-黄柏配伍[(6.7 g/(kg·d)]的水煎药液,连续给药5 d。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肾上腺皮质超微结构;ELISA检测血清皮质酮;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上腺类固醇激素合成酶基因(Star、Cyp11a1、Cyp21a1、Cyp11b1)、胆固醇摄取基因(Ldlr;Scarb1,蛋白名SRB1)、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基因(Hmgcr)、胆固醇储存基因(Acat1、Lipe)、胆固醇流出基因(Abca1、Abcg1)、胆固醇稳态基因(Nr1h3,蛋白名LXRα)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上腺LDLR、SRB1、LIPE、ACAT1、CYP11A1、StAR、LXRα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血清皮质酮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肾上腺束状带细胞出现典型的脂滴融合现象、线粒体萎缩;氢化可的松显著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Star、Cyp21a1、Cyp11b1、Ldlr、Scarb1、Acat1基因表达(P<0.05),以及抑制StAR、LDLR、SBR1和LXRα蛋白表达,促进Abcg1基因表达(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后肾上腺束状带细胞未见明显的脂滴融合;地黄、知母、黄柏单独治疗后显著抑制皮质酮分泌(P<0.05);地黄-知母-黄柏配伍显著提升Star、Cyp11a1、Cyp21a1、Lipe、Abca1、Nr1h3基因表达(P<0.05),并增强CYP11A1、StAR、LDLR、SBR1和LXRα蛋白表达。结论 地黄、知母、黄柏单独给药及其配伍治疗可通过调节胆固醇稳态平衡及恢复部分受抑制的皮质激素合成酶,配伍给药更有助于改善受损伤的肾上腺皮质功能。
    24  竹节参β-香树素合成酶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袁丁,焦梦婷,许成,张长城,刘朝奇,何毓敏,袁成福
    2020, 51(19):5028-503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22
    [摘要](841) [HTML](0) [PDF 5.83 M](707)
    摘要:
    目的 克隆三萜皂苷代谢关键酶竹节参β-香树素合成酶(β-AS)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及其结构与功能,为竹节参合成及调控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提取竹节参叶片RNA,扩增β-AS基因编码区序列,将序列连接至pMDTM18-T载体进行克隆、测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移栽品和栽培品竹节参β-AS蛋白的特征,构建竹节参β-AS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 克隆出移栽品和栽培品竹节参的β-AS基因编码区序列,开放阅读框(ORF)均为2 286 bp,编码761个氨基酸。2个品种β-AS蛋白在细胞中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一致的,但两者之间存在8个氨基酸差异,使两者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磷酸化位点以及理化性质存在差异,可能会导致两者的催化活性存在差异。结论 克隆得到野生移栽品和栽培品竹节参的β-AS基因,并对2个品种β-AS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比较,为今后研究该酶的结构特征、功能以及其与皂苷含量的相关性提供参考,也为竹节参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生物基因元件。
    25  温度调控对人参皂苷积累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涛,王冠,张维维,陈湘,张庆贺,刘芳馨,李卓然,齐伟辰
    2020, 51(19):5035-504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23
    [摘要](915) [HTML](0) [PDF 4.98 M](673)
    摘要:
    目的 探究温度调控对人参皂苷积累及其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以培养23 d人参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置于5、10、15、20、25、30℃ 6个培养箱中恒温培养,每天取样1次连续取样8 d,测定干、鲜质量和皂苷含量,确定响应敏感温度,以GAPDH为内参基因,real-time PCR检测皂苷合成途径中9个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2)、法尼基焦磷酸合成酶(FPS)、角鲨烯合成酶(SS1)、角鲨烯环氧酶(SE1)、达玛烷二醇合成酶(DS-Ⅱ)、β-香树素合成酶(PNY1)、β-香树素C-28位羟基化酶(CYP716A52v2)、原人参三醇合成酶(CYP716A53v2)、原人参二醇合成酶(CYP716A47)基因表达量。结果 20℃为人参愈伤组织干、鲜质量积累最佳温度,5、10、15℃皂苷含量2~3 d达到最大值,5℃为人参皂苷积累响应敏感温度,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人参皂苷Re、Rg1和总皂苷分别为对照组1.93、11.93和1.54倍。HMGR2、SS1、DS-Ⅱ、SE1和CYP716A52v2基因表达量在低温2~4 d均达最大值,为对照组2.8、1.6、3.5、3.7和3.8倍。相关性分析发现SE1与人参皂苷Re、Rg1和总皂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适度的低温有利于人参皂苷的快速积累,SS1、DS-Ⅱ、SE1、HMGR2、CYP716A52v2为响应低温的关键基因,在人参皂苷生物合成抵御低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6  窝儿七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12种成分含量测定
    崔誉文,宋小妹,李玉泽,梁小飞
    2020, 51(19):5041-504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24
    [摘要](876) [HTML](0) [PDF 5.78 M](665)
    摘要:
    目的 建立窝儿七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19个批次不同产地窝儿七中苦鬼臼毒素葡萄糖二苷、苦鬼臼毒素葡萄糖苷、4'-去甲基鬼臼毒素、鬼臼毒素葡萄糖苷、山柰酚葡萄糖苷、鬼臼毒素、arabeline、鬼臼毒酮、山荷叶素葡萄糖苷、槲皮素、山柰酚和山荷叶素12种化学成分含量,为窝儿七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COSMO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A)-0.4%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0 nm,进样量10 μL;建立窝儿七药材指纹图谱,测定12个成分含量,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9批窝儿七HPLC指纹图谱有16个共有峰,各相似度均在0.9以上,12个化学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 0.999 0),精密度、重复性RSD<2%,在24 h内稳定性较好(RSD<2%),加样回收率均在99.27%~100.30%,RSD均在1.03%~1.98%。19批样品中上述12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及聚类分析结果可知不同产地窝儿七质量有所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为窝儿七的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依据。
    27  不同产地三叶青中重金属和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分析
    王慧玉,刘帅英,周淼英,张国勇,陈张金,陈丽妃,张晓芹,袁宙新
    2020, 51(19):5048-505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25
    [摘要](908) [HTML](0) [PDF 3.85 M](691)
    摘要:
    目的 检测不同产地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中重金属元素Pb、Cd、As、Hg、Cu和16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方法 采用ICP-MS法测定不同产地三叶青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结果 样品中Pb ≤ 4.167 7 mg/kg,Cd ≤ 0.194 6 mg/kg,As ≤ 0.455 0 mg/kg,Hg ≤ 0.042 4 mg/kg,Cu ≤ 7.892 5 mg/kg,样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较低。结论 三叶青药材重金属和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符合《中国药典》限量要求;该方法简便、高效,可作为三叶青的安全性评价。
    28  基于“整体观”系统生物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王露露,李冰,王圳伊,张晶
    2020, 51(19):5053-506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26
    [摘要](564) [HTML](0) [PDF 12.77 M](943)
    摘要: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使中药在防病和治病中发挥独特优势是现今关注的焦点。中药具有"多组分、多效用、多靶点、整体调节"作用特点,仅从"局部观"研究中药不足以揭示其内在本质,故"整体观"的研究思路势在必行。系统生物学是从整体视角认识生物体的研究技术,与中药"整体观"研究思路不谋而合,故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药研究策略具有高度可行性。综述了系统生物学的主要技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多组学联合以及网络药理学技术在中药成分、药理和毒理、基源鉴别、栽培与遗传育种方面研究中的应用概况,以期为基于"整体观"思路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策略在中药中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29  植物次生代谢物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严黎,张建红,姜丹,罗红梅
    2020, 51(19):5065-507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27
    [摘要](921) [HTML](0) [PDF 11.50 M](1097)
    摘要:
    植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一系列的次生代谢物,这些化合物在植物细胞内产生后,将转运至特定细胞器进行储存,或被分泌到细胞外。转运蛋白是一类膜蛋白,可介导生物膜内外化学物质的跨膜转运及信号交换,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跨膜运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阐明植物次生代谢物转运蛋白的转运功能,有助于解析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及利用途径的分子机制,为开展药用植物活性次生代谢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元件。详细介绍了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分类,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次生代谢物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转运蛋白功能验证的研究方法,为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解析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30  四川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特征、新问题和新路径
    王燕,刘菡菁,杨军,傅新红,田孟良,胡晓
    2020, 51(19):5077-508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28
    [摘要](913) [HTML](0) [PDF 4.71 M](819)
    摘要:
    中药材产业是四川省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产值增长速度是规模增长速度2倍的发展目标,需要探索一条中药材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从产业和区域发展的中观层面,通过对四川省中药材产业的实地调研,梳理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基于资源优势取得的新特征,剖析了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和内在主要发展障碍,提出了围绕"做大规模、做强效益"重点推动产业发展的建议。其中,做大规模的关键在规划引领和市场推动;做强效益的关键在提升质量、增强稳定性。
    31  中药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钱坤,刘亚云,张艳,陈勇,吴文华
    2020, 51(19):5083-509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29
    [摘要](1055) [HTML](0) [PDF 10.23 M](913)
    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近年来已成为慢性肝病的主要形式,主要临床病理表现为肝脏的胰岛素抵抗、脂堆积、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和纤维化。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治疗缺乏有效药物。目前临床推荐的NAFLD治疗方案以改变生活习惯(包括饮食结构、作息时间和运动方式等)为主,以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增敏剂、抗氧化剂、调脂药、保肝抗炎药等)为辅。但西药因成分单一与靶点明确,对于NAFLD这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往往只能改善部分指标,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血清转氨酶升高、肠胃不适和肝脏负担加重等)。中药治疗NAFLD有多靶点综合优势。从调血脂、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面,总结分析抗NAFLD复方中药、单味中药及其活性成分,对NAFLD的中医临床诊疗具有积极参考价值。
    32  海洋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秦昆明,史大华,董自波,石芸,李保明,蔡宝昌,李伟东
    2020, 51(19):5093-509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30
    [摘要](941) [HTML](0) [PDF 4.85 M](818)
    摘要:
    海洋中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显示了独特的治疗优势。以海洋中药海藻等为代表的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已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海洋中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示范。对海洋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海洋中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策略方法,通过构建海洋中药资源全值化产业链、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和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有助于提高海洋中药资源利用率,进而提升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水平,加快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带动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33  中药引经药性理论溯本寻源与现代研究评述
    刘树民,王秋月,卢芳,陈平平,孙蓉
    2020, 51(19):5099-510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0.19.031
    [摘要](1031) [HTML](0) [PDF 5.81 M](764)
    摘要:
    中药引经药性理论是历代医药学家遣方用药的经验总结,与归经理论同源发展,对中药临床的合理应用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诸多学者纷纷致力于引经药性理论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以溯源寻根,固本求新为理念,以引经的理论起源和现代研究为主线,对引经理论的产生、构建与应用,以及近5年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其加以解析,以期为引经药的规范化使用提供有益帮助,同时为中药引经作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