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49卷第1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目录
    2018, 49(15):0-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
    [摘要](372) [HTML](0) [PDF 4.63 M](1033)
    摘要:
    2  封面
    2018, 49(15):0-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00
    [摘要](307) [HTML](0) [PDF 2.03 M](1018)
    摘要:
    3  含药肠吸收液:一种新的中药体外药理实验方法
    张旻昱 龚慕辛 杨洪军
    2018, 49(15):3457-346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01
    [摘要](1069) [HTML](0) [PDF 5.48 M](1179)
    摘要:
    中药化学成分复杂,在体外药理实验中如何进行中药质量控制,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辨析其药效物质基础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含药肠吸收液作为一种新的中药体外药理活性评价方法开始运用于科研实验。阐述了含药肠吸收液运用于中药体外实验的方法流程,总结了目前其在中药体外药理实验中的应用情况,比较分析其应用优势。含药肠吸收液对于中药及中药复方质量评价、作用机制的解析以及药效物质基础的辨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具有操作方法简便、应用成本较低等优势,为含药肠吸收液在中药体外实验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依据,也为中药药理体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4  整合药理学方法的心可舒片干预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网络机制探讨
    李晓宇 徐男 黄娜娜 吴成胜 刘闰平 郭文鹤 李晓骄阳 孙蓉
    2018, 49(15):3463-347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02
    [摘要](1410) [HTML](0) [PDF 6.99 M](1091)
    摘要:
    目的 探究心可舒片干预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分子机制,对于心可舒片二次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用整合药理学平台对心可舒片干预AS的关键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探究其干预AS的分子机制。结果 通过建立心可舒片“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网络进行预测和分析,得到相关有效成分80个,确定了B4GALT4、B4GALT2、PRKCD、GCK、GNB1等关键靶点,明确了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激素、神经系统、雌性激素和趋化因子等富集通路与其抗AS作用相关。结论 心可舒片通过对PI3K/Akt/eNOS和Raf/MEK/ERK途径的共同调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达到干预AS的效果。
    5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半枝莲抗肿瘤活性成分及整合作用机制研究
    杨沙 段灿灿 晏仁义 张建永
    2018, 49(15):3471-348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03
    [摘要](1063) [HTML](0) [PDF 9.50 M](1697)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索半枝莲抗肿瘤的活性成分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类药五原则筛选活性成分,经分子对接获得半枝莲活性成分的靶蛋白并于CTD数据库中获得靶点相对应的疾病,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构建分子-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同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库(DAVID)对靶点进行生物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半枝莲中有72个活性成分可与14个以上的肿瘤相关靶蛋白相互作用,半枝莲临泉生物碱D、barbatellarine E、半枝莲碱A等在内的二萜类成分是半枝莲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网络分析显示,半枝莲主要活性成分可作用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碳酸酐酶2(CA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视黄酸α受体(RXRA)等关键靶蛋白,参与调控VEGF信号通路、FcεRI信号通路以及FoxO信号通路。结论 半枝莲可通过抗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过程发挥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6  逍遥散和开心散“同病异治”抑郁症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高耀 吴丹 田俊生 周玉枝 高晓霞 秦雪梅
    2018, 49(15):3483-349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04
    [摘要](1201) [HTML](0) [PDF 8.38 M](1516)
    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逍遥散与开心散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生物学意义,探讨其“同病异治”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ID、Batman-TCM、TCM database@Taiwan分别获取逍遥散和开心散的成分和靶点,通过TTD、PharmGkb、CTD、Genecard、OMIM、DrugBank筛选抑郁症相关的蛋白,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通过Cytoscape的Network Analyzer工具进行靶点的拓扑属性分析,运用其插件ClusterViz的MCODE算法进行聚类分析,DAVID通路进行生物过程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两方可能通过INS、AKT1、TP53、IL6、CREB1等关键蛋白,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cAMP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神经突触、Calcium信号通路和胆碱能突触发挥抗抑郁的作用。PIK3CA、BDNF、PIK3R1、NGF蛋白所在的PI3K-Akt、钙离子等信号通路为逍遥散特有的抗抑郁机制;CCND1、PRKACA、GCLM、GCLC蛋白所在的Oxytocin信号通路、胆碱能突触等通路为开心散特有的抗抑郁机制。结论 逍遥散和开心散由于组方差异,在抗抑郁靶点方面既有相同也有不同;通过对靶点和通路的分析初步阐明抑郁症“同病异治”的科学内涵。
    7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作用机制研究
    唐标 邓常清
    2018, 49(15):3493-350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05
    [摘要](1125) [HTML](0) [PDF 7.02 M](1213)
    摘要:
    目的 筛选降脂理肝汤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探讨降脂理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多个数据库联合检索并筛选降脂理肝汤活性成分和其作用靶点以及NAFLD相关靶点,并预测降脂理肝汤治疗NAFLD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降脂理肝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Cytoscape的插件ClueGO对靶点基因功能及通路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从降脂理肝汤中筛选得到82个活性成分,涉及NAFLD靶点53个,靶点主要关联NAFLD中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并且参与了NAFLD中PI3K/Akt信号通路、炎症小体途径、白细胞介素-10(IL-10)信号通路以及T细胞信号通路,这些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介导了降脂理肝汤干预NAFLD潜在机制。结论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降脂理肝汤治疗NAFLD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8  桔梗汤止咳祛痰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单进军 杨瑞 张新庄 沈存思 纪建建 谢彤 徐建亚 狄留庆
    2018, 49(15):3501-35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06
    [摘要](1543) [HTML](0) [PDF 7.19 M](1198)
    摘要:
    目的 探索桔梗汤止咳祛痰功效的潜在活性成分群和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在文献挖掘、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与痰多咳嗽相关靶蛋白基础上,利用分子计算结合网络特征分析获得桔梗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和潜在的靶点蛋白,并构建分子-蛋白调控网络。结果 基于痰多咳嗽相关病变机制,初步筛选出38个靶蛋白和472个小分子;分子对接结果中发现桔梗汤中78个分子(结构特征分析均符合“类药五原则”)与靶蛋白相互作用的对接得分较高(Score≥7),其中5个成分来自桔梗,73个成分来自甘草。依据分子对接结果,选取对接得分较高(Score≥7)的128条分子-靶蛋白数据对,通过插件Network analyzer分析网络特征,识别出桔梗汤26个主要活性成分(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等)和13个靶蛋白。结论 桔梗汤主要通过其所含的皂苷、黄酮类化合物与TLR4、MMP9、IKK2等多个靶蛋白的作用,起到调控呼吸道过度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抑制黏蛋白过表达、降低咳嗽中枢对刺激反应等作用,最终实现止咳祛痰功效。
    9  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盛蕾 刘元月 胡丹 范琪琪 朱亦诚 张晓浩 凌志香 江雪梅 丁彩霞 肖婧 汤银燕 李传游 张兰坤 李婷婷 朱羽佳 陆茵
    2018, 49(15):3509-351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07
    [摘要](920) [HTML](0) [PDF 6.45 M](1067)
    摘要:
    目的 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成分,并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获取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和靶点,同时利用OMIM、TTD和PharmGkb数据库获取治疗卒中和抑郁的共有靶标。采用Excel筛选分子和靶标,Cytoscape软件建立柴胡疏肝散的中药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 从数据库筛选出柴胡疏肝散122个中药成分与卒中后抑郁的42个靶蛋白相互作用,其中雌激素受体(ESR1)、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PTGS2)、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SLC6A4和白三烯A4水解酶(LTA4H)为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作用靶点,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通路、催乳素信号通路和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通过调节炎症应答、突触合成、雌激素应答、记忆、生物合成、药物反应和昼夜节律从而治疗卒中后抑郁。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揭示了柴胡疏肝散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其作用靶点奠定了基础。
    10  骨碎补治疗骨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骆帝 许波 李刚 梁学振 刘杰 李嘉程 夏聪敏 阎博昭 盖帅帅
    2018, 49(15):3516-352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08
    [摘要](1207) [HTML](0) [PDF 6.22 M](1064)
    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骨碎补治疗骨关节炎(OA)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对骨碎补可能的生物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筛选和预测,通过TTD等5个数据库挖掘骨关节炎相关的作用靶点,采用ClueGo分析骨碎补治疗OA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 从TCMSP检索出71个骨碎补相关成分,根据口服生物利用度(OB)和药物相似性(DL)值筛选获得生物活性成分18个,同时预测出92个可能的作用靶点;通过相关数据库共检索到与OA密切相关的靶点168个;拓扑分析筛选出骨碎补治疗OA的99个关键靶点;ClueGO分析显示,骨碎补治疗OA的关键靶点主要涉及细胞周期、炎症、感染、癌症相关等31条信号通路。结论 骨碎补治疗OA具有多系统、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直接参与骨重建的细胞增殖、凋亡及分化,调节成骨、破骨代谢平衡,以及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等干预和影响骨微环境以达到控制疾病发生发展的目的,与目前治疗OA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11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芩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雷奇林 黄雅兰 钟茜 梁杰 吴雨晴 苏青
    2018, 49(15):3523-353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5.009
    [摘要](1277) [HTML](0) [PDF 6.21 M](1071)
    摘要: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黄芩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搜索黄芩中的成分,结合“类药五原则”与“口服生物利用度>30%”筛选黄芩活性成分。采用PharmMapper网络服务器预测其作用靶点,并采用Cytoscape 3.4.0软件构建黄芩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网络。在TTD数据库中以“Anti-inflammatory”为关键词搜索抗炎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将其与活性成分-预测靶点融合,获得黄芩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芩抗炎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黄芩抗炎的作用机制。结果 获得黄芩中具有类药性、口服吸收良好的28个成分,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黄酮类成分,表小檗碱、黄连碱等生物碱类成分以及二氢木蝴蝶素等酚类物质。黄芩抗炎作用的主要靶点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1A(TNFRSF1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选择素(SELE)等。其中丹参素、表儿茶素、黄连碱等成分主要作用于MAPK14;红花素等作用于TNFRSF1A;二氢木蝴蝶素A、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5,7,4'-三羟基-8-甲氧基黄烷酮、黄芩苷等成分主要作用于EGFR。KEGG分析得到与黄芩抗炎作用有关的通路11条,主要涉及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 黄芩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MAPK14、EGFR、TNFRSF1A、SELE等靶点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阻断炎症反应的启动等,最终发挥抗炎效应。
    12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脑震宁颗粒治疗脑外伤的机制分析
    卢紫娟 刘海霞 李昆 秦正国 秦雪梅 杜冠华 朱平 李震宇
    2018, 49(15):3531-354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10
    [摘要](1073) [HTML](0) [PDF 8.68 M](962)
    摘要:
    目的 借助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脑震宁颗粒主要成分的潜在作用靶点,探讨其治疗脑外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依据反向分子对接服务器(DRAR-CPI)和CooLGeN数据库预测和筛选脑震宁颗粒主要成分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ClueGO插件对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借助生物信息学注释数据库(DAVID)对获取的靶点信息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 脑震宁颗粒的33个主要成分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胱天蛋白酶-3(CASP3)、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B)等34个靶点,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提示脑震宁颗粒可作用于活性氧的生物合成、平滑肌细胞增殖等生物过程,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MAPK通路、JAK/STAT、mTOR等信号转导通路;网络分析显示脑震宁颗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脑内硫化氢生成和纤溶酶原(PLG)活性、改善认知功能及脑外伤后抑郁等相关。结论 揭示了脑震宁颗粒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脑震宁颗粒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13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左莉华 周霖 师莹莹 李卓伦 刘丽伟 姜晓芳 王丹 燕树勋 孙志 张晓坚
    2018, 49(15):3541-354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11
    [摘要](1196) [HTML](0) [PDF 7.31 M](950)
    摘要:
    目的 预测血必净注射液抗急性肺损伤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探索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网络调节机制。方法 针对血必净注射液中38个主要活性成分,利用反向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并与通过文献挖掘及多种数据库检索得到的急性肺损伤疾病相关靶点进行比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血必净注射液抗急性肺损伤的关键靶点,借助DAVID数据库对得到的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 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血必净注射液中38个化合物直接或间接作用于143个关键靶点,共涉及71个生物学过程、29种细胞组分、40种分子功能及25条KEGG通路(P < 0.05,FDR < 0.05),说明血必净注射液主要通过对基因调控、蛋白合成、炎症反应等过程的调节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的干预发挥抗急性肺损伤作用。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发挥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特点,为深入阐明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4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作用机制研究
    许文倩 秦雪梅 刘月涛
    2018, 49(15):3550-356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12
    [摘要](1309) [HTML](0) [PDF 9.54 M](1217)
    摘要:
    目的 筛选黄芪建中汤中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建立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进一步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中的药动学参数[口服利用度(OB)和药物相似性(DL)]筛选黄芪建中汤的潜在活性成分,整合靶点预测网站服务器(STPD)与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预测和筛选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构建“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Systems Dock Web Site对4个主要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DisGeNET数据库对作用靶点类型进行归属。采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芪建中汤作用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通过OB和DL参数筛选得到118个潜在活性成分,共涉及16个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有关的活性成分为52个,主要通过调控癌症通路、病灶黏连、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转导与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等发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结论 黄芪建中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阐释其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与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15  高乌头中1个新的二萜类生物碱成分
    张娇 白玮 李玉泽 张丽 宋小妹
    2018, 49(15):3562-356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13
    [摘要](881) [HTML](0) [PDF 3.46 M](997)
    摘要:
    目的 研究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高乌头根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β,7β,8β,15α-tetrahydroxy-1α,14α,16β,18β-tetramethoxy-aconitan-19-en(1)、飞燕草碱(2)、lepenine(3)、napelline(4)、kirinine B(5)。结论 化合物1 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冉乌宁J,化合物25 为首次从高乌头中分离得到。
    16  云实种子中1个新异构卡山烷二萜
    向芳芳 刘一涵 田云刚 王建霞 魏华
    2018, 49(15):3567-357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14
    [摘要](919) [HTML](0) [PDF 4.49 M](861)
    摘要:
    目的 研究民间药用植物云实Caesalpinia decapetala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对云实种子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前处理,运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制备,根据NMR、ESI-MS、CD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云实种子的氯仿部位浸膏中分离得到了8个卡山烷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α,6α,7β-triacetoxy-14α-methoxy-vouacapen-5α-ol(1)、caesalmin F(2)、neocaaesalpin MP(3)、1-deacteoxy-1-oxocaesalmin C(4)、neocaesalpin AA(5)、bonducellpin C(6)、bonducellpin E(7)、neocaaesalpin N(8)。结论 化合物1 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云实二萜A,化合物12 为1对C-14位差向异构体;化合物37 为首次从云实种子中分离得到。
    17  白鹤藤中的1个新生物碱
    卢汝梅 王肖 蒙秋艳 赵惠玲 李兵 韦建华
    2018, 49(15):3572-357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15
    [摘要](1145) [HTML](0) [PDF 3.25 M](929)
    摘要:
    目的 研究白鹤藤Argyreia acet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MCI GEL CHP 20P反相树脂、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白鹤藤中分离鉴定10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乙酯(1)、粗毛豚草素(2)、槲皮素(3)、东莨菪苷(4)、N-反式-对香豆酰基酪胺(5)、甘露醇(6)、橙皮苷(7)、华佗豆丙碱-4'-O-β-D-(6-O-反式香豆酰基)-葡萄糖苷(8)、假荆芥属苷(9)、高车前苷(10)。结论 化合物8 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白鹤藤碱。化合物2367910 为首次从白鹤藤中分离得到。
    18  UPLC-Q/TOF法同时定性定量分析滇芹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
    秦伟瀚 冉继春 叶良红 花雷 王云红 郭延垒 阳勇
    2018, 49(15):3576-358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16
    [摘要](940) [HTML](0) [PDF 4.79 M](871)
    摘要:
    目的 建立UPLC-Q/TOF法同时定性、定量分析滇芹中主要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法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Hilic,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定性、定量采用Q-TOF正负离子全扫描+IDA(信息关联采集)模式。结果 利用已建立的筛查数据库将满足质量误差小于5×10−6、同位素分布正确且含有二级碎片的离子作为分析目标化合物,结合软件Formula Finder、Mass Calculators等功能、在线数据库(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PubChem、Chemical Book等)及二级碎片裂解规律,共鉴定出23个化合物,滇芹首次发现4个化合物。确定阿魏酸为定量分析指标性成分,其定量、定性离子分别为178和149;阿魏酸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14~1 140 ng/mL(r=1.000),检测限、定量限分别为0.87、2.91 n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 < 2%,加样回收率为98.13%~101.25%(RSD=1.37%,n=5)。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分析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定性、定量检测滇芹药材中主要化学成分;云南滇芹中阿魏酸含量要高于西藏滇芹。
    19  国产沉香HPLC-MS研究
    杨锦玲 梅文莉 董文化 王军 戴好富
    2018, 49(15):3583-359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17
    [摘要](841) [HTML](0) [PDF 6.80 M](851)
    摘要:
    目的 采用HPLC-MS分析国产沉香的特征成分,为国产沉香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Dionex-Acclaim 120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6℃;ESI源;二级质谱;阳离子模式。利用SPSS软件分别对10批国产沉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批国产沉香经HPLC-MS分析确定14个flidersia类型色酮的共有峰,并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进行比对,鉴定了其中7个共有峰。聚类分析将10批样品分为5类,结果表明,生结沉香与熟结沉香的成分差异较大;黄熟香的成分与产地关系明显。结论 建立的对flidersia类型色酮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沉香样品的质量评价。
    20  蒙药山沉香的成分研究
    王娜娜 李凤英 张冬艳 张烨 李娜 薛培凤
    2018, 49(15):3593-359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5.018
    [摘要](1094) [HTML](0) [PDF 6.78 M](931)
    摘要:
    目的 研究蒙药山沉香(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去皮的根和枝干)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溶剂法及多种柱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分离,利用理化鉴别及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山沉香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乙基荜澄茄素(1)、山沉香酮B(2)、3β-乙酰氧基-11α,12α-环氧-齐墩果烷-28,13β-内酯(3)、松柏醛(4)、(8R,8'R,9S)-荜澄茄素(5)、异香草酸(6)、(+)-二氢荜澄茄素(7)、6,10-环氧-4α-羟基-愈创木烷(8)、(+)-1β,4β,6α-三羟基桉叶烷(9)、麻栎木脂素B(10)、2-亚胡椒基-3-胡椒基-1,4-丁二醇(11)、4,4'-二羟基-3,3',9'-三甲氧基-9,9'-环氧木脂素(12)、2β-羟基-α-杜松醇(13)、杜松烷-4β,5α,10α-三醇(14)、落叶松萘酮(15)、落叶松脂素(16)、4,4'9-三羟基-3,3'-二甲氧基-9,9'-环氧木脂素(17)、(−)-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9,9'-缩丙酮(18)、berchemol(19)、胡萝卜苷(20)、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醇(21)。结论 化合物1710131418 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20 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21  中药牛骨髓中蛋白与多肽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帕尔哈提·柔孜 高彦华 木合布力·阿布力孜 艾合米丁·外力 UCHKUN Ishimov J 阿衣吐逊·阿布都外力 帕丽达·买买提 阿布力米提·伊力
    2018, 49(15):3600-36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19
    [摘要](1110) [HTML](0) [PDF 7.83 M](967)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牛骨髓中蛋白、多肽类成分的提取方法、结构信息及其抗菌活性,提高药用价值。方法 采用10种提取和3种制备方法,以蛋白含量、提取率、水解度、抗菌活性和相对分子质量等为考察指标,筛选牛骨髓蛋白与多肽的最佳提取和制备部位方法。结果 水、NaCl溶液和Tris-HCl溶液提取法得到的蛋白综合指标较高,其蛋白量分别为(52.20±0.58)、(50.19±0.21)、(43.21±0.05)mg/mL,抗菌活性的强弱与蛋白量高低有一定的关系;电泳图谱显示,牛骨髓蛋白样品具有2级谱带,分别为蛋白谱带(66 000)与多肽谱带(4 100~10 000);LC/MS数据显示,水提、0.5 mol/L NaCl和30%(NH42SO4部位多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 027.84~9 916.32、1 131.17~4 989.95、1 150.46~9 917.00,与其电泳谱带基本吻合。结论 水提法操作较简单、快速、成本低,适合于工业化生产;采用SDS-PAGE和LC/MS对牛骨髓蛋白进行分析,为构建其指纹图谱提供理论依据。
    22  延胡索乙素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行为研究
    赵芳 杨云汉 赵雪秋 杨俊丽 杨丽 叶艳青 陈文 杨丽娟
    2018, 49(15):3609-361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20
    [摘要](590) [HTML](0) [PDF 16.91 M](732)
    摘要:
    目的 制备延胡索乙素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并对其包合行为和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饱和溶液法制备了延胡索乙素(THP)与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和三甲基-β-环糊精(TM-β-CD)的包合物;采用Job曲线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确定包合物的包合比和稳定常数;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包合物进行表征;运用分子对接探讨了THP与β-CD及其衍生物的包合模式;测定了包合物的水溶性,在模拟人体胃液和肠液环境下进行了稳定性测试。结果 THP与β-CD及其衍生物的包合比均为1∶1;分子对接表明,THP从大口端进入并贯穿在β-CD和DM-β-CD的空腔中,THP的2个芳香环分别位于大口端和小口端;而对于HP-β-CD和TM-β-CD来说,THP的2个氮杂环呈“V”字型镶嵌到环糊精的空腔内,且2个芳香环都位于环糊精的大口端。结论 THP与β-CD、HP-β-CD、DM-β-CD和TM-β-CD形成包合物后,其溶解度从0.30 mg/mL分别提高到了1.60、3.40、9.13、4.02 mg/mL,且其热稳定性及生物环境稳定性都得到明显提高。
    23  龟龄集胶囊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的建立及主成分分析
    史静超 张俊杰 高晓霞 张斌 秦雪梅 杜冠华
    2018, 49(15):3619-36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21
    [摘要](1150) [HTML](0) [PDF 5.35 M](849)
    摘要:
    目的 建立龟龄集胶囊无机元素指纹图谱,评价龟龄集胶囊产品质量均一性,并寻找特征元素。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法对样品进行前处理,ICP-MS法对龟龄集胶囊中Na、Mg、K、Ca、Cr、Mn、Fe、Co、Ni、Cu、Zn、Se、Mo、Sn共14种无机元素进行了定量测定,绘制无机元素质量分数分布图,并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 建立了龟龄集胶囊的无机元素指纹图谱,10批次样品平均数相似度(夹角余弦值)、中位数相似度(夹角余弦值)均大于0.970,表明产品质量均一性良好。应用PCA选出4个主因子,得出Cr、Mn、Fe、Zn、Se为龟龄集胶囊的特征元素。结论 建立的龟龄集胶囊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可为龟龄集胶囊的质量评价提供研究基础。
    24  白花丹醌传递体凝胶的制备及其体外透皮研究
    马闪闪 张志锋 吕露阳 张吉仲
    2018, 49(15):3625-363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22
    [摘要](988) [HTML](0) [PDF 9.68 M](846)
    摘要:
    目的 制备白花丹醌传递体(PBG-T)凝胶,考察其经皮给药的渗透特性。方法 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PBG-T,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PBG-T处方,通过正交试验优化PBG-T凝胶的处方;垂直式Franz扩散池考察PBG-T凝胶体外透皮扩散效果。结果 PBG-T的最优处方工艺为白花丹醌(PBG)10.0 mg,磷脂700.0 mg,聚山梨酯-80 91.5 mg,超声时间13 min;PBG-T凝胶的最优处方为卡波姆1%,甘油5%;以最优处方制得的PBG-T的包封率为(79.88±2.26)%,平均粒径为(125.64±4.54)nm,Zeta电位为(−30.97±1.13)mV;PBG-T凝胶12 h的累积渗透率为70.0%。结论 PBG-T凝胶的处方工艺稳定、可行,且可以减缓PBG的体外释放,增加其累积渗透率。
    25  基于粉体学表征技术的浙贝母配方颗粒处方和工艺研究
    杨群 胡晓莉 张锴 殷芳雪 陈思敏 叶真青 李晓辉 周瑾
    2018, 49(15):3632-363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23
    [摘要](1102) [HTML](0) [PDF 6.28 M](1068)
    摘要:
    目的 研究浙贝母配方颗粒处方和工艺。方法 采用煎煮法对浙贝母进行提取;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浙贝母浸膏粉;采用湿法挤压制粒、挤出-滚圆制粒、流化床制粒3种方法制备浙贝母配方颗粒,设定以粉体流动性参数休止角、最终体积减少度(a)、充填速度常数(b、k)及颗粒一次收得率为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优选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处方辅料及其配比;采用HPLC法测定颗粒中有效成分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流化床制粒法制得的浙贝母配方颗粒综合评分最高,最佳处方为浸膏粉-糊精-95%乙醇(100∶100∶160),颗粒一次收得率为91.3%,休止角为30.73°,a值为0.109 1,b值为0.025 5,k值为0.030 1,流动性好,得率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颗粒中贝母素甲含量为0.305%,贝母素乙含量为0.098%。结论 优化的浙贝母配方颗粒处方和工艺均达到设计要求,可用于工艺化大生产。
    26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酒川芎的炮制工艺
    张婷婷 李艺丹 郑凯旋 赵永峰 陈达 李文兵 胡昌江
    2018, 49(15):3639-364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24
    [摘要](1015) [HTML](0) [PDF 4.77 M](1037)
    摘要:
    目的 采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酒川芎的炮制工艺。方法 先用单因素实验优化黄酒的稀释倍数及闷润时间,然后以酒川芎炮制工艺的关键因素加酒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自变量,进行D-最优设计;将川芎炮制后的5种指标成分阿魏酸、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I、3-正丁烯基苯酞的含量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响应面分析,优选酒川芎的炮制工艺。结果 确定酒川芎的最优炮制工艺为加酒量20%,闷润75 min,在156℃炒制12 min。同时发现酒炙品中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I、3-正丁烯基苯酞的含量有所增加,应该与酒炙有关。结论 用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结合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能优选酒川芎的炮制工艺参数,提高炮制工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更好地控制酒川芎的内在质量以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
    27  HPLC-MS/MS法同时测定脑复清胶囊中11种成分
    陈红英 张容华
    2018, 49(15):3645-36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25
    [摘要](976) [HTML](0) [PDF 4.59 M](911)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可同时测定脑复清胶囊中刺五加苷E、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异嗪皮啶、迷迭香酸、三七皂苷R1、丹酚酸B、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和大黄素共11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75 mm×4.6 mm,2.7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柱温35℃。质谱采用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 11个成分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 0.996),刺五加苷E、二苯乙烯苷、异嗪皮啶、迷迭香酸、三七皂苷R1、丹酚酸B、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d、大黄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6.4%、104.2%、99.9%、102.3%、104.1%、98.3%、108.9%、103.6%、105.8%、101.9%、104.2%;11种成分在10批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74~0.310 mg/g、1.579~1.642 mg/g、0.093~0.099 mg/g、0.331~0.352 mg/g、1.115~1.229 mg/g、1.663~1.870 mg/g、4.884~5.173 mg/g、0.691~0.762 mg/g、2.974~3.358 mg/g、1.053~1.493 mg/g、0.100~0.115 mg/g。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稳定快速,适用于同时测定脑复清胶囊中11个成分的含量,可以用于该产品质量控制。
    28  狭叶柴胡内参基因筛选及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组织表达分析
    杨林林 孙卓 杨利民 韩梅
    2018, 49(15):3651-365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26
    [摘要](658) [HTML](0) [PDF 7.00 M](905)
    摘要:
    目的 筛选适宜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组织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分析柴胡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方法 选取Actin、α-tubulin、β-tubulin、Cyclophilin、EF-1α 5个常用的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分别使用Delta CT、BestKeeper、NormFinder、geNorm软件对各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对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进行验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筛选得到的内参基因分析狭叶柴胡根、茎、叶、果中柴胡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HMGR、IPPI、FPS、SS、β-AS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结果 候选内参基因平均表达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序为β-tubulin > Cyclophilin > Actin > EF-1α > α-tubulin,β-tubulin是狭叶柴胡基因组织表达分析的适宜内参基因。HMGR基因表达量由高到低为根 > 茎/果 > 叶,IPPI基因表达量由高到低为根 > 茎 > 果 > 叶,FPS基因表达量由高到低为叶 > 根 > 茎 > 果,SS基因表达量由高到低为叶 > 果 > 根 > 茎,β-AS基因表达量高低为叶 > 根 > 果 > 茎,其中HMGR与IPPI及FPS与β-AS基因的表达显著呈正相关(P < 0.05)。结论 筛选得到了狭叶柴胡不同组织基因表达分析的最适内参基因为β-tubulin,为狭叶柴胡基因组织表达分析奠定方法学基础。柴胡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有不同的组织表达模式,可能参与调控狭叶柴胡不同组织中柴胡皂苷合成与积累的流向。
    29  铁皮石斛中性/碱性转化酶(DoNI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苗小荣 牛俊奇 莫昭展 何龙飞 王爱勤
    2018, 49(15):3659-366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27
    [摘要](1033) [HTML](0) [PDF 7.31 M](822)
    摘要:
    目的 克隆珍稀濒危兰科药用植物铁皮石斛中性/碱性转化酶(alkaline/neutral invertase,NI)家族基因成员,并对其进行定量表达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采用转录组测序和RACE技术相结合克隆NI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进行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NI基因在铁皮石斛根、茎和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克隆获得1个新的铁皮石斛NI基因,命名为DoNI2(GenBank登录号KY794404),全长2 397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836 bp,编码611个氨基酸。DoNI2蛋白预测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69 050和6.38,不稳定系数为42.95,疏水性系数为−0.232。DoNI2基因在铁皮石斛根、茎和叶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茎中表达量最高,根中最低。不同生长年限茎中DoNI2基因表达量与NI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克隆了线粒体型的DoNI2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为进一步阐明该基因在铁皮石斛蔗糖代谢途径中的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30  三七GGPPS基因CDS序列克隆及原核表达
    唐美琼 闵丹丹 赵以民 胡营 李刚
    2018, 49(15):3667-367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28
    [摘要](1032) [HTML](0) [PDF 4.18 M](810)
    摘要:
    目的 为研究GGPPS基因在三七中的功能,从三七中克隆GGPPS基因CDS序列,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 以3年生三七叶组织为材料,依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GGPPS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编码区序列;克隆片段连接到pET-30α(+)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后,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进行表达。结果 三七GGPPS基因CDS序列全长1 032 bp,编码343个氨基酸。SDS-PAGE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在29 000~44 000,且表达产物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 成功克隆了三七GGPPS基因CDS序列,建立了稳定的原核表达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三七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31  基于ITS2的竹节参及其近缘物种和混伪品鉴定评估
    陈镜安 杨璐 李荣钊 张家明 胡敏 刘镛
    2018, 49(15):3672-368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29
    [摘要](935) [HTML](0) [PDF 7.38 M](1205)
    摘要:
    目的 对竹节参及其近缘物种和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为竹节参现代化鉴定提供科学依据和保证临床疗效与用药准确性。方法 对竹节参样品进行ITS2基因片段扩增和正向测序,并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竹节参、近缘物种和混伪品的ITS2序列,通过ITS2 database剪切最终共获得24个物种102条序列,使用DAMBE软件进行序列替代饱和度检测,利用MEGA 6.06软件进行比对、分析变异位点、计算GC含量、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构建NJ系统发育树,并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 竹节参ITS2序列长度均为230 bp,平均GC含量63.7%,ITS2序列平均遗传距离分析、NJ树、二级结构特征均显示竹节参与非同属混伪品和部分近缘物种(屏边三七、假人参、三叶参、野三七和越南人参)存在极大差异,能有效区分,而鉴定近缘物种西洋参、人参、三七、珠子参、羽叶三七、Panax assamicusPanax variabilis和狭叶竹节参序列分辨率较低,具有一定局限性。结论 ITS2序列可作为鉴定竹节参与其非同属混伪品DNA条形码之一,对非同属混伪品鉴定分辨率极高,而对于鉴定其近缘物种的通用性仍有待考证,这为后续竹节参及其近缘物种种间遗传关系和亲缘关系鉴定、非同属混伪品鉴别区分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重要参考。
    32  土茯苓黄酮类成分一测多评方法的建立及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严爱娟 张文婷 赵维良 黄琴伟 郭增喜 李文庭
    2018, 49(15):3681-368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30
    [摘要](887) [HTML](0) [PDF 4.95 M](763)
    摘要:
    目的 建立土茯苓Smilax glabra中新落新妇苷、落新妇苷、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和黄杞苷的一测多评测定方法(QAMS)并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土茯苓中各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土茯苓中的落新妇苷为内参物,计算该成分与新落新妇苷、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和黄杞苷的相对校正因子,用获得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指标成分的含量并与外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考察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采用建立的QAMS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土茯苓中各指标成分的含量,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共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样品5批23份,各指标成分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计算结果偏差均小于1.0%。各指标成分含量与生长年限具有一定相关性,落新妇苷的含量与生长年限呈负相关,新落新妇苷、新异落新妇苷和异落新妇苷的含量与生长年限呈正相关,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反。结论 建立的QAMS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土茯苓中5个成分的定量分析。生长年限对土茯苓中4种落新妇苷类成分含量均具一定影响。
    33  施用磷酸二铵对延胡索产量品质的影响
    高普珠 晋小军 张喜民 任一杰 吕铎 吴秀琴
    2018, 49(15):3687-369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31
    [摘要](658) [HTML](0) [PDF 3.77 M](820)
    摘要:
    目的 研究施用磷酸二铵对延胡索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 设计不同梯度的磷酸二铵用量,在相同种植条件下,观察并记录不同施肥量下延胡索的主要生长指标。采收后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测定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和延胡索乙素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磷酸二铵用量为375 kg/hm2时延胡索长势最旺,折干率最高,为33.7%,块茎最大,直径为2.57 cm/个,鲜产量最高,为5 482.2 kg/hm2,比对照增产38.2%,总灰分最低,为3.0%,醇溶性浸出物和延胡索乙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4.8%、0.128%。结论 施用磷酸二铵能提高延胡索的产量和质量。
    34  具有降血糖活性的生物碱及其作用机制
    张育浩 张得钧 张本印
    2018, 49(15):3692-370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32
    [摘要](1306) [HTML](0) [PDF 9.54 M](910)
    摘要:
    生物碱是天然有机体中具有众多结构类型和显著生物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大多具有复杂的环状结构,具有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是药用植物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针对国内外研究的降血糖活性生物碱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生物碱类降血糖药物的发现、药理学、构效关系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35  药用植物中转基因元件筛查策略研究
    赵丰兰 孙梦楚 史梦如 薛建平 段永波
    2018, 49(15):3703-370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33
    [摘要](1062) [HTML](0) [PDF 6.06 M](923)
    摘要:
    通过对已有药用植物转基因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为药用植物和中药材转基因监管提供有效策略。采用关键词检索法对中国知网和SCI两大数据库进行查询,建立48种常用药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常用表达元件的数据库,分析转基因元件使用情况,并总结外源转基因的筛查策略。获得1993年4月至2016年5月的转基因研究文献281篇,包括中文文献230篇,英文文献51篇。40.4%的中文文献和54.9%的英文文献研究目的为优化药用植物遗传转化体系。常用启动子包括P-35S、P-Ubi、P-GPD和P-act,其中P-35S的使用频率最高,为68.7%。常用标记基因包括NPTⅡ、HPT、Gent、Bar和aadA,其中NPTⅡ的使用频率最高,为37.4%。常用报告基因包括GUS和GFP,GUS使用频率达到35.2%。常用终止子包括T-NOS、T-35S和T-OCS,其中T-NOS的使用频率最高,为58%。对各元件进行配组分析,发现“P-35S+T-NOS+NPTⅡ+GUS”组合筛选成功率为86.1%,在此基础上加入有一定使用频率的HPT、Bar和GFP,对药用植物转基因元件的筛查率达到91.5%。对于使用同源或内源启动子、标记基因和终止子的研究,可基于T-DNA边界序列进行转基因检测。
    36  血液中类固醇激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鹿倩 杨莉 王峥涛
    2018, 49(15):3710-372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7.18.034
    [摘要](1200) [HTML](0) [PDF 11.26 M](1377)
    摘要:
    内源性类固醇激素作为内分泌系统重要的组成成分,在机体发育、免疫调节及生育控制方面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准确测定对于临床内分泌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十分重要。近年来生物体内源性类固醇激素的测定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主要针对2013—2018年最典型的血液中类固醇激素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归纳对比,以期为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准确测定提供更多的思路,也为后期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37  藏药抗肿瘤药材及复方整理研究
    黄旭峰 泽翁拥忠 古锐 钟世红 降拥四郎 刚焕晨雷
    2018, 49(15):3721-372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8.15.035
    [摘要](1190) [HTML](0) [PDF 6.80 M](879)
    摘要:
    藏药是国内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中有很多具有抗肿瘤功效的药物无人问津。通过文献整理与访谈,整理出具有抗肿瘤功效的60种药材和6种复方。从植物名、拉丁学名、藏文名、藏药传统功效、抗癌有效成分和机制等方面对药材进行总结归纳。60种药材分属36个科,且大多为高原品种;这些品种中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与增殖的药材有27种;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药材有12种;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药材有2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材有3种。藏药抗肿瘤药物开发潜力大,对抗肿瘤新药的开发提供了可能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