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46卷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粉末中药鉴别方法的研究进展与思考实践
    吴娜 杨诗龙 严丹 彭伟 胥敏 张超 李欣逸 刘玉杰 吴纯洁
    2015, 46(10):1413-141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01
    [摘要](1750) [HTML](0) [PDF 942.74 K](2037)
    摘要:
    粉末中药在医药行业中应用广泛, 其真伪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因此对粉末中药进行真伪优劣的鉴别, 保证其质量尤为关键。通过查阅文献, 在归纳总结现有粉末中药鉴别方法的基础上, 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认为鉴别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对中药特征的挖掘和拓展应用。随着仿生学技术的发展, 性状客观化得以实现, 因此提出以"气、味"性状特征为切入点, 采用电子鼻与电子舌技术实现粉末中药鉴别的新思路, 并以川贝母粉与浙贝母粉为例, 探索技术的可行性。
    2  玫瑰花中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活性研究
    李丽梅 娄洁 刘贵有 王欢 杨娟霞 王月德 董伟 周堃 胡秋芬
    2015, 46(10):1420-142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02
    [摘要](1525) [HTML](0) [PDF 733.87 K](1758)
    摘要:
    目的 研究玫瑰Rosa rugosa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凝胶、MCI-gel树脂及PR-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玫瑰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玫瑰花蕾中分离得到了3个异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6,8-二羟基-4',7-二甲氧基异黄酮(1)、樱黄素(2)、红车轴草素(3)。细胞毒活性筛选显示化合物1对A549和PC3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6和3.2 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玫瑰异黄酮, 化合物23首次从玫瑰花蕾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3  八角茴香油精馏釜底残液中1个新的苯甲醛类化合物
    林葵 谢集照 张思敏 徐慧 黄岛平 韦英亮
    2015, 46(10):1423-142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03
    [摘要](1549) [HTML](0) [PDF 666.66 K](2292)
    摘要:
    目的 研究八角茴香油精馏釜底残液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八角茴香油精馏釜底残液中得到2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E)-1,4-二 (4-甲氧基苯基)-3-丁烯- 2-酮(1)和4-羟基-3-(3-甲基-3-丁烯-2-基)苯甲醛(2)。结论 化合物1的核磁数据为首次报道, 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
    4  臭椿树根化学成分研究
    图斯库 张树军 李涛 王金兰 赵明
    2015, 46(10):1426-143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04
    [摘要](1686) [HTML](0) [PDF 679.94 K](1516)
    摘要:
    目的 研究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HPLC等分离方法, 对臭椿树根正己烷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 并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20β-羟基达玛烷-24-烯-3-酮(1)、β-谷甾醇(2)、ocotillone(3)、5,6,7,8-四甲氧基香豆素(4)、尼洛替星(5)、isofouquierone peroxide(6)、20S,24S-二羟基达玛烷-25-烯-3-酮(7)、匹西狄醇A(8)、eichlerianic acid(9)、二氢尼洛替星(10)、12β,20β-二羟基达玛烷-24-烯-3-酮(11)、铁屎米-6-酮(12)、12β-hydroxy ocotillone(13)、20S,25-epoxy-24R-hydroxy-3-dammaranone(14)。结论 化合物34691013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5  类叶牡丹化学成分的研究
    李国玉 徐娜 刘晓燕 武震 吕邵娃 匡海学
    2015, 46(10):1431-143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05
    [摘要](1350) [HTML](0) [PDF 690.53 K](1534)
    摘要:
    目的 对类叶牡丹Caulophyllum robustum根中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中压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 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类叶牡丹根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刺囊酸-3-O-β-D-葡萄吡喃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1)、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 O-β-D-葡萄吡喃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2)、HN-saponin H(3)、ciwujianosides A1(4)、glycoside L-K1(5)、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leonticin F(7)、3-O-β-D-吡喃葡萄糖-(1→3) [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刺囊酸-28-O-α-L-吡喃鼠李糖- (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8)、leonticin A(9)、莫诺苷(10)。结论 化合物10是环烯醚萜类, 其余化合物为皂苷类;化合物110首次从红毛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2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6  短管兔耳草化学成分研究
    苑祥 张莉 赵建强 梅丽娟 陶燕铎
    2015, 46(10):1437-144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06
    [摘要](1413) [HTML](0) [PDF 669.22 K](1620)
    摘要:
    目的 研究短管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溶剂萃取、反复硅胶柱、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短管兔耳草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arvenin I(1)、3,4-二羟基苯乙醇(2)、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3)、大车前苷(4)、甘露醇(5)、没食子酸乙酯(6)、原儿茶酸乙酯(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β-谷甾醇(9)、毛蕊花糖苷(10)、玉叶金花苷酸(11)。结论 化合物1367为首次从兔耳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7  蒌蒿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段和祥 罗文艳 杨毅生 程奇珍 刘绪平 胡红刚
    2015, 46(10):1441-144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07
    [摘要](1915) [HTML](0) [PDF 666.87 K](1677)
    摘要:
    目的 研究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蒌蒿全草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反式白藜芦醇(1)、反式肉桂酸(2)、咖啡酸(3)、绿原酸(4)、没食子酸(5)、木犀草素(6)、异鼠李素(7)、7-甲氧基香豆素(8)、槲皮素(9)、毛蕊花糖苷(10)、7-甲氧基-4'-羟基异黄酮(11)。结论 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8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寒痹舒凝胶膏剂的基质组成及其体外评价
    吴东盼 田雪峰 蔡学军 陈照林 张超 王海洋 马秉智 陆进 吴清
    2015, 46(10):1445-145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08
    [摘要](1647) [HTML](0) [PDF 752.60 K](2064)
    摘要:
    目的 优化寒痹舒凝胶膏剂的基质配方并研究其体外释放和透皮吸收行为。方法 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 以含药凝胶膏剂的初黏力、持黏力和胶强度3个指标对基质组成进行优化, 确定最优基质配方并进行验证试验;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 以蛇床子素为指标进行体外释放和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结果 寒痹舒凝胶膏剂的基质配方为NP700 6.97 g、甘羟铝0.30 g、酒石酸0.25 g、甘油35.00 g、PVP K90 3.87 g、蒸馏水43.61 g;寒痹舒流浸膏10 g。凝胶膏中蛇床子素24 h体外释放达到(63.30±0.05)%, 经皮渗透速率为0.16 μg/(cm2·h), 24 h累积渗透量为(3.61±0.32)μg/cm2结论 D-最优混料设计优化出的寒痹舒凝胶膏剂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成型性。蛇床子素体外释放符合一级方程模型, 体外透皮符合零级方程模型。
    9  石榴皮超微粉制备工艺优化及体内抗氧化研究
    祖元刚 钟晨 赵修华 吴微微 李媛媛 冯子奇
    2015, 46(10):1454-145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09
    [摘要](1237) [HTML](0) [PDF 829.18 K](1322)
    摘要:
    目的 考察石榴皮Granati Pericarpium超微粉的制备工艺以及石榴皮超微粉体内抗氧化能力。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法对石榴皮超微粉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选取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石榴皮超微粉、石榴皮粗粉、水溶性维生素E(VE)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进行大鼠体内抗氧化研究。结果 石榴皮超微粉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粉碎时间25 min、粉碎温度-17 ℃、进料量198 g, 在该条件下验证石榴皮超微粉粒径可达到7.68 μm, 接近于预测值7.96 μm。优化得到的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石榴皮超微粉组和VE组相对于石榴皮粗粉组和空白对照组可以显著提高大鼠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 并有效减少血清中丙二醛(MDA)的量。结论 石榴皮超微粉具有较强的抵御膜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血清中自由基的能力, 这表明石榴皮超微粉中的活性成分较粗粉可以更快、更好地得到释放, 从而表现出更强的体内抗氧化活性。
    10  纳米有机金属框架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短肽偶联最佳工艺
    许婷 李秀妍 李琳 李永吉
    2015, 46(10):1460-146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10
    [摘要](1351) [HTML](0) [PDF 798.42 K](1822)
    摘要:
    目的 优选纳米有机金属框架(IRMOF-3)与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序列组成的短肽(RGD)偶联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通过RGD对IRMOF-3进行修饰得到RIR纳米粒, 并对得到的RIR纳米粒通过红外光谱(IR)、质谱(MS)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以RGD与IRMOF-3的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为考察对象, 以偶联率为评价指标, 寻找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IR、MS和SEM显示RGD成功偶联到IRMOF-3表面, 并获得RIR最佳工艺为A1B2C1, 即RGD与IRMOF-3的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20 ℃时, 可以得到最大偶联率的RIR纳米粒。结论 IR、MS、SEM可以强有力地说明RIR纳米粒的成功偶联, 且正交试验优化出的RGD与IRMOF-3偶联的最优工艺, 值得推广使用。
    11  基于ζ电位的甘草水提液絮凝澄清效果研究
    张建伟 全浩宇 冯颖 丁晓光
    2015, 46(10):1464-146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11
    [摘要](1303) [HTML](0) [PDF 774.57 K](2208)
    摘要:
    目的 研究ζ电位对于甘草水提液絮凝效果的影响, 优选甘草水提液的最佳絮凝工艺。方法 采用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壳聚糖对甘草水提液进行絮凝除杂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粒度试验, 证明ζ电位与药液絮凝率之间存在的深层关系。结果 在单因素条件影响下, 药液的絮凝率均是在体系的ζ电位绝对值最低、最接近等电点时达到最高。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甘草水提液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投加量0.347 g/L, pH值为6, 温度30 ℃, 此条件下体系的ζ电位为-1.67 mV, 在所有试验组中最接近等电点, 药液的絮凝率高达95.29%。絮凝前原液的ζ电位为-14.78 mV, 药液中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7.12 μm;絮凝后上清液的ζ电位为-1.67 mV, 颗粒平均粒径为6.77 μm。ζ电位的变化改变着溶胶体系中的颗粒行为, 并最终影响药液的絮凝率。结论 在甘草水提液絮凝的过程中, ζ电位对药液的絮凝率有着重要的影响:ζ电位的绝对值越低, 越接近等电点, 药液的絮凝率越高。同时由于ζ电位更能反映絮凝过程的本质, 因此可为絮凝条件的选择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2  四逆汤煮散工艺研究
    朱国雪 张超 肖志伟 乐智勇
    2015, 46(10):1470-147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12
    [摘要](1505) [HTML](0) [PDF 717.21 K](2233)
    摘要:
    目的 在四逆汤组成药材淡附片、干姜、甘草的最佳粒度条件下研究四逆汤的最佳煎煮工艺。方法 取各药材的最佳粒度颗粒, 采用HPLC法测定四逆汤中甘草酸铵的量, 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四逆汤中总生物碱的量, 采用单因素实验进行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工艺考察, 优选最佳煎煮工艺, 再与其饮片进行对比, 为临床合理使用煮散工艺提供依据。结果 四逆汤的最佳煎煮工艺为浸泡20 min, 加14倍量水, 煎煮30 min, 煎煮1次, 且四逆汤煮散在所研究的每个时间点各成分的煎出率都比饮片大而其毒性不大于饮片, 最佳条件下煮散各成分的煎出率也大于常规煎煮条件下的饮片。结论 四逆汤煮散工艺具有节省药材、节约时间的优点, 对解决目前中药材缺乏的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3  RP-HPLC法同时测定舒胸方中7种有效成分
    冯彬彬 张建海 阳文武 何世新
    2015, 46(10):1477-148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13
    [摘要](1552) [HTML](0) [PDF 701.43 K](1413)
    摘要:
    目的 建立RP-HPLC同时测定舒胸方中盐酸川芎嗪、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三七皂苷R1的方法。方法 以舒胸方为研究对象, 采用RP-HPLC法, 以Inertsil ODS-SP(250 mm×4.6 mm, 5 μm)为分析柱, 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 梯度洗脱(0~45 min, 15%乙腈;45~60 min, 15%~20%乙腈;60~80 min, 20%~38%乙腈;80~90 min, 15%乙腈), 检测波长为203 nm, 柱温30 ℃, 体积流量1.0 mL/min, 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7种成分盐酸川芎嗪、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三七皂苷R1线性范围分别为0.101 0~1.364、0.064 0~0.867 0、1.020~13.77、1.699~22.95、1.869~25.23、0.171 4~2.314、0.516 0~6.966 μg/mL, 线性关系良好, r值均在0.999 3~0.999 9, 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25%~103.52%, RSD均<3%。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重复性好, 分离度好, 适用于同时测定舒胸方中主要7种有效成分。
    14  基于内毒素特异质模型的生首乌与制首乌肝毒性比较研究
    李晓菲 李娜 涂灿 李春雨 庞晶瑶 贾歌刘畅 赵艳玲 牛明 马致洁 王伽伯 孙洪胜 肖小河
    2015, 46(10):1481-148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14
    [摘要](1645) [HTML](0) [PDF 1.62 M](1907)
    摘要:
    目的 基于内毒素特异质模型, 比较何首乌炮制前后对大鼠肝脏损伤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无毒剂量的脂多糖(LPS, 尾iv 2.8 mg/kg)制备内毒素特异质模型大鼠, 模型大鼠和正常大鼠均ig给予生首乌和制首乌50%乙醇提取物(生首乌剂量分别为生药1.08和2.16 g/kg;制首乌剂量分别为生药1.08、2.16、4.32、8.64、17.28 g/kg), 各给药1次, 检测大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 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 在正常SD大鼠上, 生首乌及制首乌单次给药8.64 g/kg以下, 未见有明显肝损伤作用;在内毒素特异质模型上, 生首乌1.08 g/kg剂量(相当于生首乌6 g/d临床剂量的2倍等效剂量)可造成实验大鼠肝功能损伤, 制首乌8.64 g/kg剂量(相当于制首乌12 g/d临床剂量的8倍等效剂量)对实验大鼠肝功能造成损伤。炮制后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量下降明显。结论 在内毒素特异质模型上, 生首乌在接近临床等效剂量的情况下即可表现出肝损伤作用, 而制首乌表现出肝损伤的剂量扩大4倍, 提示炮制可降低何首乌的特异质肝毒性。
    15  积雪草总苷脂质体的肠吸收特征研究
    王佳宇 郭成杰 袁瑞娟 孙雪 詹雪艳
    2015, 46(10):1487-149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15
    [摘要](1703) [HTML](0) [PDF 742.48 K](1627)
    摘要:
    目的 研究积雪草总苷脂质体在离体小肠中的肠吸收特征。方法 采用透析法考察积雪草总苷脂质体在磷酸盐和台氏液中的稳定性, 应用RP-HPLC法检测积雪草总苷的色谱轮廓, 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模型研究积雪草总苷和积雪草总苷脂质体的肠吸收性质, 以积雪草总苷中指标成分积雪草苷计算两者在不同肠段的累积吸收百分率, 绘制回肠中累积吸收曲线, 比较积雪草总苷及其脂质体的肠吸收效果。结果 积雪草总苷脂质体在磷酸盐和台氏液中均能稳定存在。积雪草总苷和积雪草总苷脂质体在大鼠小肠内无明显的特定吸收部位, 回肠中积雪草苷的吸收量随时间增加, 120 min未见饱和现象。积雪草总苷脂质体在回肠吸收中具有更高的累积吸收量和累积吸收百分率, 其表观渗透系数显著高于积雪草总苷的表观渗透系数。结论 积雪草总苷制成脂质体后, 可促进其在大鼠肠内的吸收, 为积雪草总苷口服剂型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16  川芎嗪、阿魏酸和延胡索乙素在模型与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研究
    冯彬彬 张建海 牛小花 尚芳红 徐晓玉
    2015, 46(10):1493-149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16
    [摘要](1418) [HTML](0) [PDF 726.26 K](1543)
    摘要:
    目的 探讨川芎、延胡索中主要活性成分在模型与正常大鼠体内药动学规律与差异。方法 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组, 每组8只, 各组均按川芎嗪50 mg/kg、阿魏酸30 mg/kg、延胡索乙素20 mg/kg ig给药,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川芎嗪、阿魏酸和延胡索乙素的质量浓度, DAS2.0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模型组川芎嗪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达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半衰期(t1/2)和平均驻留时间(MRT0~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模型组阿魏酸AUC0~tCmaxtmax都小于对照组, 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t1/2、MRT0~t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延胡索乙素AUC0~tCmaxtmax、MRT0~t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川芎、延胡索主要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模型大鼠的体内过程有所不同。阿魏酸在模型大鼠体内消除更快, 延胡索乙素在模型大鼠体内吸收浓度更高、消除更慢, 川芎嗪在正常及模型大鼠的体内过程无显著性差异。
    17  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张冬梅
    2015, 46(10):1498-150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17
    [摘要](1363) [HTML](0) [PDF 953.01 K](1606)
    摘要:
    目的 探讨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CG)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La细胞,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用不同质量浓度的CG分别处理24、48 h, 采用MTT法测定CG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G(2.5~100 μg/mL)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 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质量浓度为20、40、80 μg/mL的CG作用HeLa细胞48 h后, 细胞凋亡率逐渐上升, 分别为10.40%、25.50%、39.40%, 明显高于对照组(1.80%);实验组HeLa细胞Caspase-3的活性形式cleaved Caspase表达量显著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升高, 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降低, 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CG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Caspase-3活性、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及上调Bax蛋白有关。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焦志勤 肖飞
    2015, 46(10):1503-150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18
    [摘要](1163) [HTML](0) [PDF 681.51 K](2154)
    摘要:
    目的 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50例, 对照组50例。治疗组应用当归芍药汤加西沙必利进行治疗, 对照组单纯应用西沙必利治疗, 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疗效。
    19  黄芩查耳酮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郭双双 程林 杨利民 刘翠晶 韩梅
    2015, 46(10):1506-151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19
    [摘要](1411) [HTML](0) [PDF 752.94 K](1331)
    摘要:
    目的 从黄芩愈伤组织中克隆查耳酮异构酶(CHI)基因, 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从黄芩愈伤组织中提取RNA, 反转录为cDNA, 设计特异性引物, 克隆得到黄芩查耳酮异构酶(sbCHI)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对该基因蛋白的特征进行分析, 使用MEGA5.1构建sbCHI与相关物种查耳酮异构酶基因的系统进化树。结果 获得sbCHI基因(GeneBank登录号KP064512)全长648 bp, 含有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 编码215个氨基酸。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 sbCHI编码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2 980, 等电点(pI)为5.09, 不含信号肽, 无跨膜区, 具有1个查耳酮超级家族的保守结构域。二级结构中α-螺旋(alpha helix)占37.21%、β-延伸(β-extended)占23.25%、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占39.54%。同源性分析显示, sbCHI基因与黄芩(ADQ13184.1)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69%、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07%, 仅在第31、160位不同。结论 成功从黄芩愈伤组织中克隆得到sbCHI, 为进一步鉴定sbCHI基因的功能及黄芩苷的合成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20  中国红豆杉TcAPL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李艳艳 杨艳芳 刘洪伟 王帅 邱德有
    2015, 46(10):1512-151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20
    [摘要](1640) [HTML](0) [PDF 876.91 K](1411)
    摘要:
    目的 克隆中国红豆杉altered phloem development(APL)基因, 研究APL在中国红豆杉剥皮后树皮再生过程中的表达状况, 以揭示其可能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反转录PCR(RT-PCR)方法克隆得到3个中国红豆杉APL(TcAPLs)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 分别命名为TcAPL1、TcAPL2和TcAPL3, 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进行分析, 最后利用半定量 RT-PCR对中国红豆杉不同组织和qRT-PCR技术对其剥皮再生不同时期的TcAPLs进行表达分析。结果 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 TcAPL1与TcAPL2编码的蛋白与川桑的APL蛋白亲缘关系最近, 聚为一类;TcAPL3处在APL另一个大的独立分支上。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TcAPL1和TcAPL2 2个基因主要在根、茎、叶片和韧皮部(含形成层)中均高表达;TcAPL3在叶片中表达量较高, 而在根和木质部(含形成层)表达较低。在中国红豆杉剥皮再生过程中, TcAPL1和TcAPL2 2个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均在36 d下降最明显;TcAPL3的表达则在整个组织再生过程中被抑制。结论 克隆了3个TcAPLs基因, 3个基因在中国红豆杉剥皮再生过程中均有响应, 推测它们在中国红豆杉植物剥皮后组织再生中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21  黄独微型块茎诱导形成中SQS基因表达的qRT-PCR分析
    尹明华 洪森荣 林国卫 王爱斌 柯维忠
    2015, 46(10):1520-15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21
    [摘要](1423) [HTML](0) [PDF 681.00 K](1553)
    摘要:
    目的 对黄独微型块茎鲨烯合酶(SQS)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分析, 旨在为阐明黄独微型块茎不同诱导形成时期皂苷的合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qRT-PCR)分析技术。通过对不同诱导形成时期的黄独微型块茎进行取样并提取RNA, 反转录获得cDNA作模板, 利用sybr Green I成功构建了目的基因SQS和Actin的扩增曲线和熔解曲线。结果 定量结果表明, SQS基因在黄独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初期(第18~36天)。表达量显著增加;在黄独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中期(第36~72天)SQS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 并趋于稳定;在黄独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后期(第72~90天)SQS基因的表达量再次显著下降。结论 在黄独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过程中, SQS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低-高-低-不变-低"的变化趋势, 推测SQS是黄独微型块茎诱导形成中皂苷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22  低温胁迫对新疆紫草悬浮细胞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谢腾 王升 张山山 刘谈 郭兰萍
    2015, 46(10):1525-153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22
    [摘要](1285) [HTML](0) [PDF 742.03 K](1309)
    摘要:
    目的 通过考察低温胁迫后新疆紫草悬浮细胞次生代谢物量的变化, 探讨道地产区特有的环境因子对新疆紫草的作用。方法 4 ℃低温胁迫新疆紫草悬浮细胞24 h后, HPLC法分别测定胁迫前(计为0 h)和胁迫后12、24、48、72、168 h 5个时间点迷迭香酸、紫草酸B、紫草呋喃A、紫草呋喃E、乙酰紫草素、脱氧紫草素、异丁酰紫草素、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异戊酰紫草素和总紫草素类化合物的量。结果 低温胁迫后不同时间点同类化合物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但其量差异显著, 除β,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外, 其他化学成分量的最大值均出现在低温胁迫组。结论 低温胁迫可以促进新疆紫草悬浮细胞积累次生代谢物, 并对揭示新疆紫草道地性形成的机制有重要作用。
    23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藤合欢中山柰苷的量
    刘天竹 王维宁 郝延军
    2015, 46(10):1533-153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23
    [摘要](1396) [HTML](0) [PDF 654.90 K](1482)
    摘要: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并比较分析藤合欢中山柰苷的量。方法 采用甲醇超声处理方法提取藤合欢, HPLC法测定山柰苷的量,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柱 (250 mm×4.6 mm, 5 μm), 甲醇-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冰醋酸水溶液(40:60:1.5)等度洗脱, 体积流量1.0 mL/min, 检测波长254 nm, 柱温30 ℃。结果 线性范围在0.092 7~0.926 7 μg(r=0.999 8),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 RSD为1.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 重复性好, 可用于藤合欢质量控制;不同产地的藤合欢样本质量存在差异, 贮藏时间越久, 其所含的黄酮类成分越少。
    24  转录组学技术在中药肝毒性研究中的应用
    谢丽华 樊星 李泽君 熊克朝 呼丹 刘悦 吴纯启 丁日高 王茜莎 王全军
    2015, 46(10):1536-154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24
    [摘要](1730) [HTML](0) [PDF 675.09 K](2847)
    摘要:
    转录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是一门在整体水平研究细胞中所有基因转录及转录调控规律的科学, 在基础医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药学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在中药研究领域中, 该技术能从基因水平通过比较药物作用前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对中药药理和毒理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该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主要介绍了转录组学技术在中药肝损伤筛选生物标志物和中药所致肝损伤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为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5  中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王化龙 李振虎 徐砚通
    2015, 46(10):1542-155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25
    [摘要](1517) [HTML](0) [PDF 753.61 K](5409)
    摘要:
    中药治疗过敏性疾病临床疗效确切, 但其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尚在探索中。总结了近年来中药复方、单味中药提取物和中药活性成分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突出体现了中药抗过敏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特征, 从而加深对中药抗过敏作用的认识, 一方面为中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另一方面为研发抗过敏中药产品提供信息。
    26  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中药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王鹏程 赵珊 冯健 赵宏 王秋红 匡海学
    2015, 46(10):1556-156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26
    [摘要](1393) [HTML](0) [PDF 696.37 K](2599)
    摘要: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病,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的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固醇激素与免疫抑制剂3类药物为主, 但是无法有效的防治, 不可长期使用。近年来, 大量研究以中药复方、单味药或者活性成分为研究对象, 以期开发出治疗、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的新型药物。就NF-κB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以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和酶为靶点的中药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7  槲寄生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曹朵 翁志洁 李建其 杨培明 何泉泉 成亮 孔德云
    2015, 46(10):1562-157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5.10.027
    [摘要](1585) [HTML](0) [PDF 761.68 K](1912)
    摘要:
    槲寄生属植物作为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 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三萜类和苯丙素类等化合物。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菌、抗衰老、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和心血管系统(降压、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脉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广泛的药理活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槲寄生属植物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 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 为槲寄生属植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