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45卷第1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方法初探
    韩丽 张芳 张定堃 唐宜轩 杨迎光 杨明
    2014, 45(15):2125-213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01
    [摘要](1591) [HTML](0) [PDF 740.00 K](2816)
    摘要:
    以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研究的必要性为切入点,归纳总结了可用于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的测定与评估方法,并对机器视觉技术与红外光谱指纹图谱进行了阐述,旨在提升中药制剂品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推动适合中药制剂含量均匀度评价体系的建立。
    2  青江藤中黄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胡贤卿 刘庆鑫 李慧梁 韩伟
    2014, 45(15):2132-213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02
    [摘要](1998) [HTML](0) [PDF 899.92 K](2672)
    摘要:
    目的 研究产自云南的青江藤Celastrus hindsii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薄层制备色谱等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青江藤茎枝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黄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2S)-7,3’-二甲氧基-6,4’-二羟基黄烷(1)、6,7,3’-三甲氧基-4’-羟基黄烷(2)、6,7-二甲氧基-3’,4’-二羟基黄烷(3)、(2S)-7,3’-二甲氧基-4’-羟基黄烷(4)。结论 化合物13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并首次获得X-ray数据,分别命名为青江藤烷A、青江藤烷B、青江藤烷C;其中化合物23分别为1对对映异构体,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3  香鳞毛蕨中1个新的色原酮苷(II)
    彭冰 高增平 何薇 王宏 韩旭阳 曾祖平
    2014, 45(15):2136-213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03
    [摘要](1794) [HTML](0) [PDF 758.03 K](2018)
    摘要:
    目的 研究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通过理化鉴别及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香鳞毛蕨全草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异丙基-5,7-二羟基- 1’-O-β-D-吡喃葡萄糖基色原酮苷(1)、(6R,9R)-3-酮-α-紫罗兰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2)和红豆杉苷(3)。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香蕨色原酮B,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4  地骨皮化学成分研究
    孟令杰 刘百联 张英 周光雄
    2014, 45(15):2139-21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04
    [摘要](2403) [HTML](0) [PDF 752.18 K](2929)
    摘要:
    目的 研究地骨皮Lycii Cortex(root bark of Lycium chinense)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多种色谱学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地骨皮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N-对羟基香豆酰酪胺(1)、反式-N-阿魏酰酪胺(2)、二氢咖啡酰酪胺(3)、芹菜素(4)、阿魏酸(5)、对羟基香豆酸(6)、3-羟基-1-(4-羟基苯基)-丙基-1-酮(7)、3,4-二羟基苯丙酸(8)、3,4-二羟基苯丙酸甲酯(9)、对羟基苯甲酸(10)、4-甲氧基水杨酸(11)、烟酸(12)。结论 化合物89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61112为从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5  合子草化学成分的研究(I)
    李伟 时圣明 唐云 曹家庆 岳唯唯 赵余庆
    2014, 45(15):2143-214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05
    [摘要](1231) [HTML](0) [PDF 762.38 K](1995)
    摘要:
    目的 研究合子草Actinostemma lobat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并结合理化性质和波谱学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合子草全草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合子草皂苷A(1)、合子草皂苷C(2)、合子草皂苷D(3)、合子草皂苷E(4)、葫芦素E(5)、β-谷甾醇(6)、胡萝卜苷(7)、α-菠菜甾醇(8)、α-菠菜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9)、22,23-二氢-α-菠甾酮(10)、槲皮素(11)、山柰酚(12)、芦丁(13)、槲皮苷(14)、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 (1→6)-β-D-吡喃葡萄糖苷(15)、异槲皮苷(16)。结论 化合物5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6  宽叶兔儿风的化学成分研究
    董雪云 文波 沈云亨
    2014, 45(15):2148-215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06
    [摘要](2181) [HTML](0) [PDF 766.33 K](1950)
    摘要:
    目的 对宽叶兔儿风Ainsliaea latifolia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压制备液相、高压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手段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宽叶兔儿风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蒲公英萜醇乙酸酯(2)、3β-hydroxy-11α,12α-epoxy- friedoolean-14-ene(3)、careborin(4)、cis-careborin(5)、3α-E-feruloyltaraxerol(6)、3α-Z-feruloyltaraxerol(7)、3-oxo-11α- methoxyolean-12-ene(8)、diaspanolide A(9)、diaspanolide B(10)、ainsliaolide A(11)、豆甾醇(12)、β-谷甾醇(13)。结论 13个化合物中包括8个三萜类化合物(18),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911),2个甾体类化合物(1213)。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7  小娃娃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黄帅 张敬文 张银勇 单连海 黄晶 周先礼
    2014, 45(15):2153-215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07
    [摘要](2001) [HTML](0) [PDF 755.68 K](2008)
    摘要:
    目的 研究川东特有植物小娃娃皮Daphne gracilis全株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小娃娃皮全株95%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木栓酮(2)、豆甾-4-烯-3-酮(3)、豆甾-4-烯-3,6-二酮(4)、羽扇豆醇(5)、豆甾醇(6)、1,3-二硬脂酸甘油酯(7)、1-二十二烷酸甘油酯(8)、十八醇(9)、植醇(10)、去氢双松柏醇(11)、epoxyconiferyl alcohol(12)、齐墩果瑞香酮(13)、14-姜酮醇(14)、马台树脂醇(15)。结论 1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791112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1214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8  指纹图谱段带总量统计矩法对黄连解毒汤提取过程中成分变化的研究
    杨岩涛 吴春英 吴德智 唐宇 刘文龙 石继连 贺福元
    2014, 45(15):2157-216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08
    [摘要](1116) [HTML](0) [PDF 830.39 K](1860)
    摘要:
    目的 建立中药复方提取过程中成分变化信息分析方法——指纹图谱段带总量统计矩法。方法 运用指纹图谱段带统计矩法分析黄连解毒汤指纹图谱信息,阐述中药复方提取过程中成分变化情况。结果 黄连解毒汤煎煮160 min后成分基本趋于稳定。黄连解毒汤合煎与单味药提取过程相比,某些成分被抑制,某些成分被促进,亦可能有新成分的出现。结论 指纹图谱段带统计矩法可用于中药复方提取过程中成分变化信息及中药复方提取时间的研究。
    9  微粉化反式肉桂酸的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与表征
    赵修华 刘影 王卫国 李娜 葛云龙 李永 祖元刚
    2014, 45(15):2165-217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09
    [摘要](2114) [HTML](0) [PDF 1.01 M](1866)
    摘要:
    目的 以乙醇做溶剂,超纯水作为反溶剂,HPMC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反式肉桂酸(TCA)微粉,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对TCA微粉颗粒大小和形貌的主要影响因子(沉积时间、药物质量浓度、溶剂与反溶剂比、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强度)进行考察。方法 分别利用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分析方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质谱分析(LC-MS)、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DSC)、溶出度对所得TCA微粉进行了表征。结果 获得的TCA纳米粒为球形,平均粒径为130 nm;纳米化后的TCA质量分数由99.0%提高至99.8%,溶出速率是原药的1.67倍。结论 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TCA超微粉,能够提高TCA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分散性,为进一步的制剂开发提供基础。
    10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25种矿物质元素
    汤卫国 王奇志 印敏 王鸣 陈雨 张建华 冯煦
    2014, 45(15):2172-217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10
    [摘要](1981) [HTML](0) [PDF 720.06 K](2053)
    摘要: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直接稀释测定脉络宁注射液中25种矿物质元素(Mg、Ca、Fe、Cu、Zn、Mn、Al、B、Ba、Co、Cr、K、Li、Mo、Na、Ni、P、Pb、Sr、Th、Ti、V、As、Cd和Hg)的方法。方法 分别对微波消解条件和测试条件进行考察;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质谱仪测定25种矿物质元素,并对测定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 确定最佳消解条件为3步缓慢升温:400 W 80 ℃ 升温10 min,保留5 min;600 W 120 ℃ 升温10 min,保留5 min;900 W 200 ℃ 升温20 min,保留20 min;25种矿物质元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符合定量分析要求;加标回收率为94.7%~106.1%,RSD在0.34%~2.79%。脉络宁注射液中检测出Mg、Ca、Fe、Cu、Zn、Mn、Al、B、Ba、Co、Cr、K、Li、Mo、Na、Ni、P、Pb、Sr、Th、Ti、V,未检出As、Cd和Hg。结论 该方法简便、迅速、准确,适用于脉络宁注射液中25种矿物质元素的同时测定。
    11  正交试验结合指纹图谱优选补骨脂-肉豆蔻药对醇提工艺
    杨晓旭 高家荣 韩燕全 庄星星 魏良兵
    2014, 45(15):2178-218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11
    [摘要](1637) [HTML](0) [PDF 813.00 K](2544)
    摘要:
    目的 优选补骨脂-肉豆蔻药对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通过L9(34) 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HPLC指纹图谱特征峰总面积与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去氢二异丁香酚的量以及干浸膏得率为综合评判指标。结果 最佳醇提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乙醇6倍用量,每次提取2 h,提取3次。结论 本法为补骨脂-肉豆蔻药对醇提工艺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12  制备色谱分离竹叶黄酮中异荭草苷和荭草苷
    许将 范康梅 钱俊青
    2014, 45(15):2184-218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12
    [摘要](1399) [HTML](0) [PDF 794.22 K](1816)
    摘要:
    目的 建立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HPLC)分离竹叶黄酮中异荭草苷和荭草苷的方法。方法 竹叶黄酮经AB-8树脂吸附洗脱纯化后,采用PHPLC分离异荭草苷和荭草苷,制备色谱条件:流动相为甲醇-0.3%乙酸水溶液(32:68),体积流量为5 mL/min,柱温为20 ℃,检测波长330 nm,进样体积为400 μL,上样质量浓度为15.3 mg/mL。结果 HPLC检测表明,异荭草苷的质量分数>99%,荭草苷的质量分数>93%,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2.7±2.92)%和(85.1±3.45)%。单体结构通过核磁共振碳谱和氢谱鉴定,确定为异荭草苷和荭草苷。结论 该法分离效果较好,低毒,回收率高,可用于竹叶黄酮中2种黄酮苷的分离制备。
    13  藏药坐珠达西中8种成分HPLC定量测定
    任桂友 刘海萍 王战国 曾锐
    2014, 45(15):2189-219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13
    [摘要](1312) [HTML](0) [PDF 954.17 K](2950)
    摘要:
    目的 建立藏药坐珠达西中8种成分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提高藏药坐珠达西HPLC检测标准。方法 采用HPLC法,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没食子酸、苯甲酸、山柰酚、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烃内酯检测波长为225 nm,绿原酸检测波长为352 nm,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检测波长为455 nm。结果 该方法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13%~101.42%。对5批10份坐珠达西测定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不同厂家的产品各聚一类,表明不同厂家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偏最小二乘法(PLS)的打分图分析表明,8种指标成分中没食子酸、苯甲酸、山柰酚、去氢木香烃内酯和西红花苷II对坐珠达西的质量贡献尤为明显。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坐珠达西的HPLC定量检测和质量控制。
    14  瓜蒌、红花、川芎和菊花提取物对氧化应激诱导的果蝇肠道免疫的影响
    周洋 柳宗琳 陈羽臣 金丽华
    2014, 45(15):2194-220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14
    [摘要](1576) [HTML](0) [PDF 950.98 K](2222)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药提取物对氧化应激诱导的果蝇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喂食氧化应激物(百草枯和H2O2)后统计果蝇生存率的方法,从50种中药中筛选出具有缓解氧化应激损伤作用的中药。通过分析果蝇寿命、肠道干细胞和成肠细胞数量等,探索中药对果蝇肠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结果 瓜蒌、红花、川芎和菊花具有缓解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高百草枯和H2O2诱导后果蝇的生存率、延长果蝇寿命、缓解由老化及百草枯诱导的肠道干细胞和成肠细胞数量过多的现象。结论 瓜蒌、红花、川芎和菊花提取物对百草枯和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具有很好的缓解和保护作用。
    15  氧化苦参碱对人结肠癌SW620细胞p16/cyclinD1/CDK4通路的影响
    张绪慧 郑堰心 张丽 邓虹珠 梁磊
    2014, 45(15):2201-220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15
    [摘要](1817) [HTML](0) [PDF 838.85 K](1686)
    摘要: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诱导人结肠腺癌细胞株SW620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氧化苦参碱对SW62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氧化苦参碱对SW620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氧化苦参碱对SW620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p16、cyclinD1及CDK4基因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p16、CyclinD1及CDK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氧化苦参碱抑制SW620细胞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24 h的IC50为4.02 μmol/L;与对照组相比,苦参碱处理后的SW620细胞G1期比例明显增高,G2期细胞比例下降(P<0.05);氧化苦参碱作用后SW620细胞p16基因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cyclinD1及CDK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氧化苦参碱在体外能抑制SW62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在G1期阻滞,其诱导作用与其调控p16、cyclinD1及CDK4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16  血液微透析法结合液质联用的丹参水煎液清醒动物多次给药药动学研究
    朱黎霞 张英丰
    2014, 45(15):2206-220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16
    [摘要](1432) [HTML](0) [PDF 771.78 K](2378)
    摘要:
    目的 采用血液微透析技术进行丹参水煎液清醒动物多次ig给药的药动学研究。方法 以丹参水煎液为工具药物,以丹参素为评价指标,以清醒家兔为实验动物,结合微透析采样技术和液质检测技术,进行日内多次给药的药动学研究,以非房室模型获取药动学参数。结果 建立了基于微透析法的清醒动物汤剂多次给药的药动学研究模式,完整采集了整个过程的药动学信息,方法稳健、可靠、简便。结论 此模式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17  钩藤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及其对血管的调节机制探讨
    田丽娜 高华武 龙子江 唐丽琴
    2014, 45(15):2210-221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17
    [摘要](1400) [HTML](0) [PDF 924.70 K](2555)
    摘要:
    目的 研究钩藤碱连续给药后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收缩压(SBP)的影响及其对血管的调节机制。方法 取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等容量蒸馏水),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6.25 mg/kg),钩藤碱低、中、高剂量(1.25、2.50、5.00 mg/kg)组,另取SD雄性大鼠作为对照组(等容量蒸馏水),各给药组连续ig给药21 d,测定给药前和给药第7、14、21天的大鼠尾动脉SBP,末次给药后采血,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 II)、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R)和血清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钩藤碱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SHR的SBP值;模型组大鼠血浆Ang II、ADMA、AT1R水平显著升高,且血清中NO和NOS水平显著下降,而钩藤碱能够逆转上述指标的改变(P<0.05、0.01)。结论 钩藤碱对SHR有显著降低SBP作用,能降低血浆Ang II、ADMA水平,升高血清NO和NOS水平,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18  藿香正气软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湿盛患者胃动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
    张桐茂 刘炜 赵博 唐方
    2014, 45(15):2214-221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18
    [摘要](1950) [HTML](0) [PDF 752.01 K](2251)
    摘要: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脾虚湿盛患者可能发病机制及藿香正气软胶囊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FD脾虚湿盛患者,治疗组给予藿香正气软胶囊+淀粉片,阳性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模拟剂,治疗28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药效判定标准、胃排空观测、胃动素(MTL)、胃泌素(GAS)、一氧化氮(NO)、五羟色胺(5-HT)等指标,同时与阳性对照、健康对照比较。结果 藿香正气软胶囊治疗组治疗后上腹胀满、早饱、口黏腻、恶心、呕吐、大便积分明显降低(P<0.05),而食欲不振、嗳气积分无明显降低(P>0.05);与多潘立酮治疗组治疗后上腹胀满、早饱、口臭、口黏腻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藿香正气软胶囊对FD患者胃排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藿香正气软胶囊及多潘立酮治疗后两组5-HT水平明显增加,其中藿香正气软胶囊组治疗增加显著(P<0.05),藿香正气软胶囊组治疗后NO水平明显增加(P<0.05),藿香正气软胶囊及多潘立酮组治疗后GAS无明显变化(P>0.05),藿香正气软胶囊增加MTL作用明显(P<0.05)。结论 藿香正气软胶囊能够改善FD脾虚湿盛患者临床症候、促进胃排空、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19  胡黄连2-C-甲基-D-赤藓糖-4-磷酸胞苷转移酶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郑玉娟 陈容 周文化
    2014, 45(15):2218-222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19
    [摘要](1253) [HTML](0) [PDF 929.07 K](2000)
    摘要:
    目的 研究胡黄连Picrorhiza kurrooa 2-C-甲基-D-赤藓糖-4-磷酸胞苷转移酶(MCT)基因特征并预测MCT结构与功能位点。方法 以胡黄连MCT基因为研究对象,利用NCBI网站及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碱基分布、氨基酸组成、亲疏水性、保守区及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对9个物种的MCT基因进行多重比对与进化分析。结果 胡黄连MCT基因的mRNA序列长为1 216 bp(GenBank JQ991625.1),编码由399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4 448.5,其中量最高的为Ser(10.0%);整个多肽中疏水性氨基酸占59.5%,平均疏水值为0.050;与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MCT氨基酸序列对比同源性最高,达99%。结论 胡黄连MCT基因处于稳定状态,编码的蛋白为疏水性蛋白,在进化过程中是相对保守的,获得的保守区段序列信息为其他物种MCT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20  罗汉果内参基因筛选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时空表达分析
    郭茜茜 马小军 白隆华 潘丽梅 冯世鑫 莫长明
    2014, 45(15):2224-222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20
    [摘要](1553) [HTML](0) [PDF 890.32 K](2056)
    摘要:
    目的 筛选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研究苷V生物合成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时空表达特性。方法 克隆罗汉果看家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微管蛋白(α-tubulin)、肌动蛋白(β-actin)和泛素(UBQ5)的基因片段,评价了4个基因在不同部位(叶、茎和果)及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稳定性,筛选内参基因,分析HMGR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 UBQ5表达最稳定,适宜作为内参基因;叶片的HMGR相对表达量较低,茎和果实相对表达量较高;果实不同发育时期,HMGR的相对表达量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然后再升高再降低的波动式变化,70 d后HMGR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然后依次是5、30、10、50 d。结论 UBQ5是适宜的内参基因。叶片、茎和果实中,HMGR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明显。果实发育不同时期,HMGR的相对表达量呈波动式变化,与苷V合成积累变化规律相似。
    21  金线莲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黄颖桢 陈菁瑛 赵云青 刘保财 苏海兰
    2014, 45(15):2230-223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21
    [摘要](1869) [HTML](0) [PDF 760.59 K](1489)
    摘要:
    目的 研究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种质资源及其伪品的遗传多样性。方法 采用ISSR方法,对24份试验材料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结果进行电泳检测。对条带进行“0”、“1”矩阵标记后,应用NTSYSpc软件,计算材料间的遗传距离,按照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构建聚类图。结果 采用ISSR技术可以鉴别出台湾金线莲、福建金线莲和公石松。地理分布和形态差异较大的福建金线莲具有相近的遗传关系。结论 金线莲野生种质资源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金线莲的品种选育带来巨大空间。
    22  外源物质亚精胺对射干种子萌发及幼苗光合特征的影响
    杨牟 何平 段才绪 徐梦平
    2014, 45(15):2235-224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22
    [摘要](1674) [HTML](0) [PDF 786.62 K](1532)
    摘要:
    目的 提高射干Belamacanda chinensis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的抗逆能力。方法 采用外施亚精胺(ALA)处理,对在盐胁迫下射干种子的萌发及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各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100 mmol/L NaCl胁迫下射干种子萌发受到严重影响,通过施加ALA(25~100 mg/L)处理,射干种子的各项指标都有所恢复,其中经过75 mg/L ALA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各项指标均达最大值。外源ALA也显著提高了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量,提高了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有效降低了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热耗散速率(HDR),经过ALA处理后光化学反应能量(P)所占的比例显著升高,天线色素热耗散能量(D)和非光化学耗散能量(E)则表现出降低趋势。结论 外源ALA能够提高射干种子的萌发指数,提高幼苗叶片中光合色素量,促进了能量的合理分配,减少激发过剩能量的耗散,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有效缓解盐胁迫对射干幼苗PSII系统的伤害,提高植株抗胁迫能力。
    23  紫苏光合特性和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杨晴 韩金玲 刘艳芳 齐艳玲 李彦生 崔倩 王文颇
    2014, 45(15):2242-224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23
    [摘要](1670) [HTML](0) [PDF 753.28 K](2239)
    摘要:
    目的 为紫苏合理栽培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13年7月5日开始每隔25 d测定1次光合和生长指标。结果 首次建立了紫苏干物质积累的Logistic方程。0~75 d为生长渐增期即苗期;76~84 d为花蕾期,85~95 d为开花期,花蕾期和开花期为快速生长期;96~125 d为生长缓增期即落叶期。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在开花期达到最高,而后逐渐下降;可溶性蛋白量的降低早于叶绿素量;希尔反应活力、Ca2+-ATP酶和Mg2+-ATP酶活性均为单峰曲线,均于花蕾期达到最高;苗期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但是其他时期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紫苏在开花期之前或落叶期之后收获为宜,且在生长速率最快到来之前实施促长措施。
    24  野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陈德力 张小坡 吴海峰 马国需 许旭东
    2014, 45(15):2248-226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24
    [摘要](1541) [HTML](0) [PDF 1.04 M](2272)
    摘要:
    野桐属Mallotus Lour. 植物隶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全世界约14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25种,11变种,主产于南部各省区,该属中多种植物作为传统药物加以应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是二萜、三萜、多酚、鞣质等,除此还有单萜、苯并吡喃、香豆素并木脂素、二芳基庚烷、黄酮、生物碱及香豆素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利胆、保肝、抗氧化、镇痛、提高免疫力、增强记忆力等多种活性。综述了近25年来,国内外对野桐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野桐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5  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李娇妹 郑纺 翟丽娟 薛照辉
    2014, 45(15):2265-227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25
    [摘要](1699) [HTML](0) [PDF 738.04 K](3138)
    摘要:
    三萜是一类具有独特空间结构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不仅在抗炎、抗菌、保肝护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极有可能被开发为新一代的抗癌药物。对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以及成药特性改良等方面进行综述,可为深入研究三萜的抗肿瘤特性,进一步开发抗癌药物提供科学研究基础。
    26  “七药”的资源特征及其研发策略
    程虎印 王薇 程江雪
    2014, 45(15):2272-227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26
    [摘要](1363) [HTML](0) [PDF 697.79 K](2060)
    摘要:
    “七药”是我国一类区域性民间草药,具有鲜明的药用特色,是区域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太白七药”是“七药”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民间草药,以“太白七药”为主,对“七药”自然资源的现状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与总结,提出“七药”其命名方法和研发策略,为其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7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
    何颖 刘莹 邹爱英
    2014, 45(15):2277-228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4.15.027
    [摘要](1196) [HTML](0) [PDF 767.66 K](2899)
    摘要:
    利用Meta分析法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Medline (Ovid) and Medline In-Process & Other-数据库、Embase (Ovi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时间截至2013年6月。收集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最后纳入研究的文献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25项研究的2 947例患者。通过本次研究表明,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普罗帕酮(OR=2.07,95% CI为1.52~2.83,P<0.000 01)、美托洛尔(OR=3.68,95% CI为2.11~6.41,P<0.000 01)、盐酸美西律(OR=3.16,95% CI为1.75~5.72,P<0.000 1),与胺碘酮相比无显著性差异(OR=1.29,95% CI为0.90~1.85,P=0.16);在改善心电图方面,稳心颗粒优于普罗帕酮(OR=2.39,95% CI为1.72~3.34,P<0.000 01),与美托洛尔无显著性差异(OR=1.80,95% CI为0.69~4.67,P=0.23);在安全性方面,稳心颗粒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OR=0.54,95% CI为0.29~0.98,P=0.04);致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胺碘酮(OR=0.05,95% CI为0.02~0.16,P<0.000 01)。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但仍亟需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