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45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综合量化集成的中药品质评控策略:中药效应成分指数
    熊 吟,肖小河,鄢 丹,王伽伯,闫永红
    2014, 45(1):1-7.
    [摘要](2841) [HTML](0) [PDF 31.78 M](11529)
    摘要:
    如何建立一套既能关联临床功效和安全性,又客观可靠、简便可行的中药品质评控方法和标准,对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根据中药质量评控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将在构建化学成分分析与生物效应关联检测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套中药品质综合量化集成的评控新方法——中药效应成分指数(effect-constituent index,ECI),并结合实例分析对其研究思路进行阐释,以期使中药质量标准更好地助力于中药发展并服务临床。
    2  左金方的生物碱类成分及其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钱 平,杨秀伟
    2014, 45(1):8-15.
    [摘要](1014) [HTML](0) [PDF 412.07 K](2154)
    摘要:
    目的 研究左金方(由黄连和吴茱萸按质量比6∶1组成)中的生物碱类成分并评价其对人消化道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MTT法测定化合物对人胃癌细胞系NCI-N87细胞和人结肠腺癌细胞系Caco-2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 从左金方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溶性部分分离得到了15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吴茱萸次碱(1)、吴茱萸碱(2)、瑞特西宁(3)、黄连碱(4)、吴茱萸果酰胺III(5)、8-三氯甲基-7, 8-二氢巴马亭(6)、表小檗碱(7)、8-三氯甲基-7, 8-二氢表小檗碱(8)、8-三氯甲基-7, 8-二氢黄连碱(9)、巴马亭(10)、小檗碱(11)、1, 2, 3, 4-四氢-1-羰基-β-咔啉(12)、降氧化北美黄连次碱(13)、氧化表小檗碱(14)、紫堇定(15)。化合物12411对NCI-N87和Caco-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活性,IC50值为12.61~91.18 μmol/L。结论 化合物8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411可能是左金方在消化道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3  地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刘彦飞,梁 东,罗 桓,郝志友,王 艳,张春磊,陈若芸,于德泉
    2014, 45(1):16-22.
    [摘要](1794) [HTML](0) [PDF 417.79 K](2073)
    摘要:
    目的 研究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块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方法对地黄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地黄块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 2, 5, 6-四氢-1-甲基-2-氧代-4-吡啶乙酸(1)、5-deoxyantirrhinoside(2)、5-deoxylamiol(3)、去乙酰野芝麻苷(4)、栀子新苷(5)、genipin-gentiobioside(6)、genameside C(7)、6β-hydroxy-2-oxabicyclo [4.3.0] Δ8-9-nonen-1-one(8)、焦地黄素D(9)、焦地黄素E(10)、地黄苷(11)、sculponiside(12)、2-phenylethyl-O-β-D-xyl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3)、毛蕊花糖苷(14)、红景天苷(15)、leucosceptoside A(16)、焦地黄苯乙醇苷D(17)、deacyl-martynoside(18)、焦地黄苯乙醇苷A119)、焦地黄苯乙醇苷B120)、3, 4-dihydroxy-β-phenethyl-O-α-L- rhamnopyranosyl-(1→3)-O-β-D-galacopyranosyl-(1→6)-4-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21)、1-(4-methy-2-furanyl)-2-(5- methyl-5-ethenyl-2-tetrahydrofuranyl)-propan-1-one(22)、2-methoxy-4-methylphenyl-O-β-D-apiofuranosyl-(1→6)-β-D- glucopyranoside(23)、rhamnopyranosyl vanilloyl(24)、syringicacid-4-O-α-L-rhamnopyranoside(25)、(7R, 8S, 7′R, 8′S)-4, 9, 4′, 9′-tetrahydroxy-3, 3′-dimethoxy-7, 7′-epoxylignan 9-O-β-D-glucopyranoside(26)、1-methyl-1, 2, 3, 4-tetrahydro-β-carboline- 3-carboxylic acid(27)、异直蒴苔苷(28)、直蒴苔苷(29)。结论 29个化合物包括9个环烯醚萜类(210)、11个苯乙醇苷类(1121)和9个其他类型(12229)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地黄啶,化合物28242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经体外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4131524252728D-半乳糖胺诱导的人肝细胞HL-7702损伤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4  白酒草中2个新的三萜皂苷
    颜世伦,苏艳芳,解笑瑜,郭成云,阙 梦,陈 磊
    2014, 45(1):23-27.
    [摘要](1381) [HTML](0) [PDF 421.46 K](1494)
    摘要:
    目的 研究白酒草Conyza japonica全草的皂苷类成分。方法 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和RP-HPLC对白酒草乙醇提取物中的皂苷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波谱分析及酸水解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白酒草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2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命名为白酒草皂苷R(1)和白酒草皂苷S(2)。结论 化合物12为新的三萜皂苷,2个新化合物28位糖链均含有2个芹糖,在天然化合物中非常少见。
    5  红大戟中的1个新降碳三萜
    赵 峰,马 丽,孙居锋,韩景田,王垣芳 张树平
    2014, 45(1):28-30.
    [摘要](1138) [HTML](0) [PDF 391.78 K](1685)
    摘要:
    目的 研究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MS、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红大戟干燥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降碳三萜,结构鉴定为3-氧代-2, 19-二羟基-24-降乌苏-1, 4, 12-三烯-28-酸(1)。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红大戟酸A。
    6  乌拉尔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王 青,苗文娟,向 诚,果德安,叶 敏
    2014, 45(1):31-36.
    [摘要](1867) [HTML](0) [PDF 386.82 K](1903)
    摘要:
    目的 研究产自内蒙古杭锦旗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根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RP-HPLC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乌拉尔甘草根95%、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甲基山柰酚(1)、染料木素(2)、柚皮素(3)、甘草异黄酮甲(4)、甘草利酮(5)、异芒柄花素(6)、半甘草异黄酮B(7)、3′-异戊烯基染料木素(8)、黄羽扇豆魏特酮(9)、甘草黄酮醇(10)、黄宝石羽扇豆素(11)、甘草异黄酮乙(12)、异甘草黄酮醇(13)、甘草宁H(14)、粗毛甘草素 A(15)、甘草西定(16)、粗毛甘草素D(17)、香豌豆酚(18)、7-甲基羽扇豆异黄酮(19)。结论 化合物1681819为首次从甘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121415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7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波棱甲素新型纳米混悬速溶膜
    沈成英,王 冶,徐 和,申宝德,白金霞,韩 晋,袁海龙
    2014, 45(1):37-41.
    [摘要](1470) [HTML](0) [PDF 485.56 K](1676)
    摘要:
    目的 研制一种能提高水难溶性药物波棱甲素(herpetrione,HPE)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新剂型——纳米混悬口腔速溶膜(nanosuspension orodispersible film,NS-ODF),并优化其处方。方法 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混悬剂(NS),进一步制成口腔速溶膜(orodispersible film, ODF)。以羟丙甲纤维素(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HPM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ow-substituted hydroxypropyl cellulose,L-HPC)和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崩解时间、5 min时累积释放度和膜复溶后的纳米粒粒径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试验优化HPE-NS-ODF的处方。结果 以最优处方:50 g/L HPMC、5 g/L L-HPC、1.2 g/L MCC制得的HPE-NS-ODF崩解时间为(14.19±0.61)s,5 min时药物体外释放度为(76.08±3.79)%,膜复溶后的纳米粒粒径为(289.64±5.92)nm,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 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HPE-NS-ODF处方是有效、可行的,NS-ODF结合NS和ODF的双重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8  新型载姜黄素结肠定位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行为研究
    张玉霞,贾运涛,田 睿,郭 锋,刘玉祺,张良珂
    2014, 45(1):42-45.
    [摘要](937) [HTML](0) [PDF 406.62 K](1565)
    摘要:
    目的 制备载姜黄素结肠定位胶囊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灌注法制备非渗透性胶囊体,滴制法制备载姜黄素自微乳微丸,粉末直接压片法压制柱塞片,将其组装成柱塞型胶囊,考察影响释药时滞的各种因素,评价其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该柱塞型胶囊的释药时滞随柱塞片中高酯果胶/乳糖比例的增加而延长,随柱塞片片质量的增加而延长。具有相同处方柱塞片的胶囊在0.5%果胶酶柠檬酸盐缓冲液和5%大鼠盲肠内容物溶液中的释药时滞明显缩短,说明其具有酶促发性。结论 通过调节柱塞片处方组成及片质量可获得具有适当释药时滞的结肠定位胶囊。
    9  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淫羊藿颗粒成型辅料的研究
    丁冬梅,严红梅,袁嘉瑞,孙 娥,贾晓斌,张振海
    2014, 45(1):46-49.
    [摘要](1428) [HTML](0) [PDF 442.32 K](1712)
    摘要:
    目的 评价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淫羊藿颗粒辅料的适用性,并对制剂成型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以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单一辅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淫羊藿颗粒,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制剂成型工艺进行优化,并与糊精所制备的颗粒比较,考察其溶化性和吸湿性。结果 正交试验筛选出的优化工艺为浸膏比重1.33、浸膏温度60 ℃、浸膏辅料质量比为1∶3.5,此时所制备的淫羊藿颗粒具有较高的成型率和流动性,临界相对湿度为73%,与糊精制备的颗粒相比,其表现出更好的溶化性。结论 以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辅料制备的淫羊藿颗粒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提示可溶性大豆多糖有望成为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颗粒辅料。
    10  凉膈散汤剂HPLC-DAD指纹图谱研究
    胡建兰,邵 萌,余林中
    2014, 45(1):50-54.
    [摘要](785) [HTML](0) [PDF 955.29 K](1671)
    摘要:
    目的 研究凉膈散汤剂HPLC-DAD指纹图谱,建立该方汤剂整体特征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 nm,柱温38 ℃。以黄芩苷作为参照峰,测定10批凉膈散汤剂及各缺味药材阴性对照色谱图。结果 建立凉膈散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1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标定了22个共有峰,均归属到各药材,其中8个色谱峰可明确其化学成分。结论 建立的HPLC-DAD指纹图谱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体现了凉膈散汤剂组分的整体特征,提高了对中药复方质量控制的专属性。
    11  醋制紫硇砂最佳炮制工艺研究
    毛春芹,季 德,陈 强,陆兔林
    2014, 45(1):55-58.
    [摘要](1044) [HTML](0) [PDF 401.77 K](1505)
    摘要:
    目的 优选醋制紫硇砂最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小鼠耳肿胀抑制率、半数致死量(LD50)和氯化钠质量分数作为指标,选择加水量、醋用量、粒度及析晶时间4个因素,用L9(34) 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对紫硇砂醋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醋制紫硇砂最佳炮制工艺为选择过40目筛的紫硇砂,加5倍量水,加饮片总量50%的醋,控制析晶时间为60 min。结论 该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靠,为醋制紫硇砂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12  散结镇痛胶囊中酚酸类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和多指标成分定量测定
    秦建平,吴建雄,李家春,毕宇安,王振中,萧 伟
    2014, 45(1):59-63.
    [摘要](899) [HTML](0) [PDF 434.76 K](1666)
    摘要:
    目的 建立散结镇痛胶囊中酚酸类成分的U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定量分析,为评价散结镇痛胶囊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Kinetex 2.6 μm C18 100 A柱,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7 mL/min,柱温40 ℃,检测波长为280、325 nm。结果 得到分离度、重现性均较好的散结镇痛胶囊酚酸类成分UPLC指纹图谱,标示出15个共有峰,各批次样品相似度均在0.96以上;通过对照品比对,确定了5个成分,分别为白藜芦醇、7, 4′-二羟基黄酮、龙血素A、龙血素B和紫檀茋,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论 同时对散结镇痛胶囊中酚酸类成分进行UPLC指纹图谱和5个指标成分分析,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全面评价该制剂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13  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及其他成分模拟组合在脑缺血大鼠体内药动学比较研究
    王文哲,周 静,郭立玮,朱华旭,潘林梅,潘永兰
    2014, 45(1):64-68.
    [摘要](1114) [HTML](0) [PDF 505.60 K](1570)
    摘要:
    目的 比较基于黄连解毒汤原方比例的4种不同模拟组合中主成分小檗碱在脑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变化过程。方法 大鼠按体质量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以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小檗碱(247.4 mg/kg)组、小檗碱(247.4 mg/kg)+黄芩苷(190.7 mg/kg)组、小檗碱(247.4 mg/kg)+栀子苷(149.5 mg/kg)组、小檗碱(247.4 mg/kg)+栀子苷(149.5 mg/kg)+黄芩苷(190.7 mg/kg)组。各组分别于ig给药后0.083、0.25、0.5、1、2、3、4、6、8、10、12、24、48、72 h 眼眶取血,HPLC法测定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变化,绘制药-时曲线,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根据统计矩参数,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小檗碱的吸收顺序均为小檗碱+栀子苷组>小檗碱+栀子苷+黄芩苷组>小檗碱组>小檗碱+黄芩苷组。结论 针对脑缺血模型,黄连解毒汤中的栀子苷可促进小檗碱的吸收,黄芩苷则对小檗碱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三者组合给药后栀子苷可以降低黄芩苷对小檗碱吸收的抑制作用。
    14  病理状态中药四性数学模型建立及小柴胡汤验证研究
    杨岩涛,田 静,吴春英,王海琴,刘文龙,石继连,贺福元
    2014, 45(1):69-74.
    [摘要](958) [HTML](0) [PDF 543.01 K](1447)
    摘要:
    目的 建立并初步验证病理状态中药四性数学模型。方法 用HR3000数显热量计测量小柴胡汤及寒证小鼠模型服药前后体内代谢产物的燃烧焓,计算小柴胡汤加减配伍经小鼠体内代谢产物燃烧焓的变化,据此判断药物寒热,验证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所建立中药四性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结果 计算得到寒证模型小鼠各药物组及模型组的燃烧焓值,并判断出黄芩-柴胡组、黄芩-柴胡+甘草组为寒性药物,小柴胡汤组、人参-生姜-大枣-半夏组、人参-生姜-大枣-半夏+甘草组、黄芩-柴胡+人参-生姜-大枣-半夏组为热性药物,甘草组为平性药物。结论 所建立的病理状态中药四性数学模型能正确反映小柴胡汤加减配伍对病理机体的寒、热变化,可用来定量反映中药(复方)四性。
    15  复方丹参方对大鼠心脏细胞色素P450酶的影响
    胡东华,王宇光,陈志武,马增春,梁乾德,肖成荣,谭洪玲,汤响林,张伯礼,高 月
    2014, 45(1):75-80.
    [摘要](1132) [HTML](0) [PDF 529.30 K](1504)
    摘要:
    目的 研究复方丹参方及其单味药对大鼠心脏细胞色素P450酶(CYPs)主要亚型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复方丹参方 [0.32 g/(kg?d)]、丹参 [0.27 g/(kg?d)]、三七 [0.05 g/(kg?d)]、冰片 [0.003 g/(kg?d)] 或生理盐水连续ig诱导处理28 d,取各组大鼠心脏组织,利用Real Time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心脏CYPs各亚型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复方丹参方对大鼠心脏CYP1B1、CYP2B1、CYP2E1、CYP4A1和CYP4F4的mRNA表达有下调趋势(P<0.05)。丹参对CYP1A1、CYP1B1、CYP2B1、CYP2C11、CYP2E1、CYP2J3、CYP4A1、CYP4F4和CYP4F5的mRNA表达有下调趋势(P<0.05、0.01),而对CYP4A3、CYP4F1和CYP4F6的mRNA表达有上调趋势(P<0.05)。三七对CYP1A1、CYP1B1、CYP2B1、CYP2C11、CYP2E1、CYP2J3、CYP4A1、CYP4A3、CYP4F4、CYP4F5和CYP4F6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趋势(P<0.05、0.01)。冰片对CYP1A1、CYP1B1、CYP2B1、CYP2C11、CYP4A1和CYP4F4的mRNA表达有下调作用(P<0.01)。结论 复方丹参方全方对心脏CYPs 亚型mRNA表达影响弱于方中各单味药对CYPs的影响,显示复方对CYPs影响可能是各单味药作用的综合和叠加,同时全方及单味药对CYP2家族和CYP4家族的影响显示其对心脏均有双向调节作用。
    16  毛蕊花糖苷改善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脑损伤的作用
    高 莉,彭晓明,霍仕霞,林 娟,闫 明,张富春
    2014, 45(1):81-85.
    [摘要](1240) [HTML](0) [PDF 827.94 K](2216)
    摘要:
    目的 研究毛蕊花糖苷对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建立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模型,以其学习、记忆成绩,免疫器官指数,脑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小鼠海马CA1区细胞形态为指标,对毛蕊花糖苷改善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脑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毛蕊花糖苷可恢复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损伤;拮抗脑组织和免疫器官萎缩;提高脑中ChAT活性,降低AChE活性;改善脑组织海马CA1区椎体细胞的数量和排列。结论 毛蕊花糖苷能明显改善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可以调节脑组织ChAT和AchE活性,保护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提高脑组织和免疫器官指数,改善模型小鼠的脑损伤,提示毛蕊花糖苷的作用可能与其增强中枢胆碱能功能和保护神经元细胞有关。
    17  β-细辛醚微乳鼻腔给药脑内靶向性评价
    张龙开,许日鑫,蒋 梅,严慕贤,陈志辉,欧斯健,魏 刚
    2014, 45(1):86-89.
    [摘要](968) [HTML](0) [PDF 444.99 K](1347)
    摘要:
    目的 探索β-细辛醚微乳利用鼻腔的鼻-脑通道实现鼻脑靶向给药的可行性。方法 按0.42 mL/kg剂量鼻腔给予β-细辛醚微乳后用HPLC法测定药物在血浆中及脑中的浓度,并以iv自制微乳注射液为对照,以 AUC/AUC血浆指标考察β-细辛醚微乳鼻腔给药的脑靶向性。结果 β-细辛醚微乳鼻腔给药后得到的AUC/AUC血浆值均高于iv给药。结论 鼻腔给予含药微乳系统后脑靶向性良好,有望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给药途径。
    18  热毒宁注射液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机制研究
    王振中,鲍琳琳,孙 兰,毕宇安,周 军,萧 伟
    2014, 45(1):90-93.
    [摘要](1281) [HTML](0) [PDF 452.94 K](1971)
    摘要:
    目的 研究热毒宁注射液体内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滴鼻感染BALB/c小鼠制备肺炎模型,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平均存活时间、存活率、肺指数、病毒载量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热毒宁注射液显著提高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延长小鼠平均存活时间(P<0.05、0.01);显著降低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肺组织病毒载量(P<0.05、0.01);提高肺组织γ干扰素(IFN-γ)水平,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IFN-γ水平,降低IL-6、TNF-α水平有关。
    19  白木香倍半萜合成酶基因As-SesTPS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与表达分析
    吴宏清,王 磊,何 欣,白 玲,高晓霞,严寒静,章卫民
    2014, 45(1):94-101.
    [摘要](1838) [HTML](0) [PDF 1.42 M](1863)
    摘要:
    目的 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总RNA中克隆倍半萜合成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方法 对白木香总RNA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序列进行相似性比较和同源性分析,预测编码蛋白,并对其进行各种理化性质分析。通过半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白木香树干中不同部位的表达情况。结果 获得As-SesTPS基因,ORF长1 629 bp,编码542个氨基酸,与葡萄Vitis vinifera的大根香叶烯-D合成酶 [(-)-germacrene D synthas]相似性最高,且包含RRx8W和DDxxD的保守序列。As-SesTPS蛋白无跨膜区域,定位于细胞质中,且仅在白木香结香部位表达。结论 首次从白木香中克隆得到可能编码大根香叶烯-D合成酶的基因,为白木香倍半萜生物合成代谢途径的研究提供参考。
    20  茉莉酸甲酯诱导的白木香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
    徐艳红,杨 欣,梁 良,高志晖,张 争,魏建和
    2014, 45(1):102-106.
    [摘要](1248) [HTML](0) [PDF 556.00 K](1893)
    摘要:
    目的 通过构建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的白木香cDNA文库,为揭示伤害诱导沉香倍半萜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MeJA处理的白木香愈伤组织为材料,以改造的pGADT为载体,利用SMART技术构建白木香全长cDNA文库。结果 构建的文库原始滴度为8.99×106 pfu/mL,阳性克隆子的比例为97%,插入片段的大小在500~3 000 bp,平均大于1 000 bp。结论 构建的文库无论从库容量、克隆效率,还是全长率方面评价,均达到了高质量文库的要求。
    21  黄芩及其同属近缘种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夏 至,冯翠元,高致明,李贺敏,张红瑞
    2014, 45(1):107-112.
    [摘要](1742) [HTML](0) [PDF 398.46 K](2010)
    摘要:
    目的 利用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快速、准确地鉴别黄芩及其同属近缘种(易混品)。方法 提取黄芩及其同属近缘种的DNA,对ITS和psbA-trnH序列扩增和测序,计算物种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 (K2P)遗传距离。采用相似性搜索法、最近距离法、构建Neighbor-joining(NJ)系统聚类树等方法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黄芩及其同属近缘种种间的ITS和psbA-trnH序列的遗传距离为0.067 97~0.088 80和0.050 61~0.057 37,明显大于黄芩种内的遗传距离0~0.006 40和0~0.003 11。ITS和psbA-trnH分子系统树显示,黄芩8个居群个体均聚为一单系分支,支持率均为100%,与其5个同属近缘种很好地区分开。3种鉴定方法表明,ITS和psbA-trnH序列适合鉴别黄芩及其同属近缘种。结论 ITS和psbA-trnH序列可以有效准确鉴别中药材黄芩及其近缘种。
    22  不同种质资源蛇足石杉引种及差异蛋白比较分析
    林如辉,张丹凤,张 靖,周以飞,潘大仁
    2014, 45(1):113-117.
    [摘要](826) [HTML](0) [PDF 5.79 M](1275)
    摘要:
    目的 筛选野生蛇足石杉引种驯化的优质种质资源,并建立其分子鉴别方法。方法 对来自福建大田、三明市郊、南靖3个不同种质资源野生蛇足石杉引种驯化,HPLC法分析不同种质资源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Hup A)量;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不同种质资源蛇足石杉差异蛋白。结果 种质资源来自大田的蛇足石杉适应性较强,植株长势好,成活率为65.5%,且茎叶Hup A量也较高,分别为197.80和87.54 μg/g;遮阳成活率为77.8%,远高于未遮阳的成活率(7.1%);黄土地成活率为75%,远高于水田沙壤土的成活率(18.8%)。不同种质资源蛇足石杉共有15个差异蛋白质点,不同种质资源蛇足石杉的差异蛋白质点丰度差异较大。结论 人工引种栽培时,土壤选择以黄土质为佳,并需要给予必要的遮阳;种质资源来自福建大田的蛇足石杉可以作为蛇足石杉优质种质资源进行引种驯化;利用蛇足石杉差异蛋白质点的丰度差异,可以作为鉴别不同蛇足石杉种质资源的依据。
    23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板蓝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贾海凤,张海艳
    2014, 45(1):118-124.
    [摘要](1292) [HTML](0) [PDF 404.25 K](1357)
    摘要:
    目的 了解外源NO对NaCl胁迫下板蓝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便为板蓝根在栽培生产中遇到的盐害问题提供理论参考和解决方法。方法 采用霍格兰营养液培养种子,在60 mmol/L NaCl胁迫下,测定不同浓度的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后板蓝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速率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幼苗苗高、根长、苗质量和根质量的变化,分析板蓝根叶片丙二醛(MDA)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 60 mmol/L NaCl胁迫显著抑制板蓝根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经过0.01~0.5 mmol/L SNP处理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均有升高,其中以0.1 mmol/L SNP处理时各项指标最高;1.0 mmol/L SNP处理时幼苗生长指标显著降低。与60 mmol/L NaCl处理相比,0.1 mmol/L SNP处理时板蓝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提高12.91%和63.90%,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提高16.71%和44.77%,发芽速率指数提高23.64%,平均发芽时间缩短0.1 d;幼苗苗高、根长、苗质量和根质量分别提高43.61%、35.05%、51.79%和82.14%;叶片MDA量降低34.83%,SOD和POD活性分别增加43.78%和39.85%。结论 0.1 mmol/L SNP能有效地减缓NaCl胁迫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叶片抗氧化能力,提高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高浓度(1.0 mmol/L)SNP处理加剧了NaCl胁迫对板蓝根幼苗的伤害。
    24  美拉德反应研究现状及对中药炮制和制剂工艺研究方法的影响
    周逸群,贺福元,杨岩涛,石继连,邓凯文,唐 宇,刘文龙
    2014, 45(1):125-130.
    [摘要](1598) [HTML](0) [PDF 413.87 K](4128)
    摘要:
    美拉德反应主要是羰基和氨基化合物之间发生的非酶促反应,也称为羰氨反应,广泛存在于食品加工中。“药食同源”的中药在加工炮制与制剂过程中,存在比食品加工更复杂的美拉德反应,攸关中药炮制与制剂产品的质量,会改变中药炮制及制剂成品的色泽、药味,会产生具有药理活性的新成分,是中药制剂呈“黑精”的重要原因,将对中药炮制与制剂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应对目前中药炮制与制剂的研究方法进行补充完善。从美拉德反应机制、历程、影响因素与生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根据“药食同源”论探讨中药炮制与制剂过程的美拉德反应及工艺研究方法。
    25  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及其调控因子
    彭玉帅,王如峰,张陆军
    2014, 45(1):131-136.
    [摘要](1059) [HTML](0) [PDF 433.21 K](5330)
    摘要: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血脂、抗肿瘤等一系列生物活性,在药物或保健品开发中显示出重要的潜力。对花青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查耳酮合成酶、查耳酮异构酶、黄烷酮3-羟化酶、类黄酮3′-羟化酶、类黄酮3′, 5′-羟化酶、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花色素合酶、类黄酮3-O-糖基转移酶及其调控因子R2R3-MYB蛋白、bHLH蛋白和WD40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26  五味子科植物中羊毛脂烷型三萜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银萍,焉 石,刘俊霞,杨 雨,王玉帅,王英平
    2014, 45(1):137-143.
    [摘要](1413) [HTML](0) [PDF 470.48 K](2676)
    摘要:
    羊毛脂烷型三萜是一类具有四环体系三萜类型的化合物,在植物中分布广泛,是五味子科中常见的三萜类化合物之一,主要具有抗HIV、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对五味子科中羊毛脂烷型三萜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五味子科药用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27  药用植物种属名称商榷
    王文倩,刘东博,江纪武
    2014, 45(1):144-146.
    [摘要](707) [HTML](0) [PDF 233.30 K](1893)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