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44卷第2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竹叶椒化学成分的研究
    陈 玉,胡 昀,贺红武,胡 鑫,杨光忠
    2013, 44(24):3429-343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01
    [摘要](1185) [HTML](0) [PDF 813.35 K](1590)
    摘要:
    目的 研究竹叶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技术分离纯化竹叶椒树皮的化学成分,并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竹叶椒树皮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降白屈菜红碱(1)、得卡瑞花椒碱(2)、6-丙酮基-N-甲基-二氢得卡瑞花椒碱(3)、arnottianamide(4)、platydesmine(5)、4-甲氧基-1-甲基-2-喹诺酮(6)、β-[(3-甲氧基-1, 3-二氧正丙基)胺基]苯丙酸甲酯(7)、3-O-阿魏酰基奎尼酸甲酯(8)、去-4′, 4″-O-二甲基表望春花素(9)、柄果花椒素A(10)、竹叶椒素B(11)。结论 化合物1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竹叶椒素B,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  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曹 园,瞿 慧,姚 毅,刘志辉,方祝元
    2013, 44(24):3435-343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02
    [摘要](1545) [HTML](0) [PDF 776.36 K](1843)
    摘要:
    目的 研究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鬼针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1)、奥卡宁-4′-O-β-D-(2″, 4″, 6″-三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2)、奥卡宁-4′-O-β-D-(3″,4″-二乙酰基-6″-反式-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金丝桃苷(9)、芦丁(10)、柚皮素(11)、芹菜素(12)、槲皮素(13)、5, 7-二羟基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14)、咖啡酸(15)、没食子酸(16)、β-谷甾醇(17)、胡萝卜苷(18)。结论 化合物111为首次从鬼针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141518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3  黑豆种皮的酚酸类成分研究
    张 翠,刘占云,於洪建,刘岱琳<sup>
    2013, 44(24):3440-344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03
    [摘要](1261) [HTML](0) [PDF 757.81 K](1911)
    摘要:
    目的 研究黑豆Glycine max种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Toyopearl HW-40、MCI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ESI-MS、1H-NMR、13C-NMR)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黑豆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1)、咖啡酸甲酯(2)、3-甲氧基-4, 5-二羟基苯甲酸甲酯(3)、原儿茶酸甲酯(4)、原儿茶酸乙酯(5)、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6)、3-甲氧基没食子酸(7)、二氢槲皮素(8)、原儿茶酸(9)、原儿茶酸酐(10)、表儿茶素(11)。结论 化合物2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4  病理和正常生理状态下淫藤骨痹康方总萜体内指纹图谱差异性研究
    </sup>王元清,严建业,李顺祥,罗 堃,彭买娇,徐 菲
    2013, 44(24):3444-345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04
    [摘要](1188) [HTML](0) [PDF 884.50 K](1529)
    摘要:
    目的 研究病理和正常生理状态下淫藤骨痹康方总萜体内代谢指纹图谱差异,阐明其活血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藤骨痹康方总萜在正常生理状态与急性血瘀病理状态下的代谢特征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的数与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5个批次的含药血浆样品中有21个共有峰,其中3个峰来自于空白血浆,4个峰为总萜的原型成分,14个峰为其代谢产物峰或产生的新成分峰;在急性血瘀病理状态下,含药血浆样品中有21个共有峰,其中6个峰来自于空白血浆,3个峰为总萜的原型成分,12个峰为其代谢产物峰或产生的新成分峰;经对照品对照,52 min处的峰为丹参酮IIA。总萜在正常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下的色谱峰的数目、峰形及峰的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病理状态下的色谱峰峰面积明显强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色谱峰峰面积,其中有7个共有峰的峰面积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淫藤骨痹康方总萜体内代谢指纹图谱的建立方法可行;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大多数共有峰的峰面积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入血原型成分与代谢新成分可能为其活血作用的药效物质。
    5  使用UPLC/Q-TOF-MS/MS快速鉴定芪苈强心胶囊有效部位中的二萜类生物碱
    乔 莉,贾继明,王宗权,王贵金,朱慧明,孟作环
    2013, 44(24):3452-345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05
    [摘要](1225) [HTML](0) [PDF 741.88 K](1920)
    摘要:
    目的 明确芪苈强心胶囊中的药效物质成分。方法 采用UPLC串联Q-TOF-MS/MS对芪苈强心胶囊有效部位中的二萜类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研究,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芪苈强心胶囊中共鉴定了20个二萜类生物碱,其中双酯型生物碱6个,单酯型生物碱14个。结论 本方法可以简单快捷地鉴定中药复方中的目标成分,为芪苈强心胶囊成分的明确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6  基于粒子设计原理的青黛-白矾复合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张定堃,林俊芝,韩 丽,王 莹,杨 明,郭治平,邹文铨
    2013, 44(24):3457-346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06
    [摘要](1388) [HTML](0) [PDF 1.39 M](1580)
    摘要:
    目的 基于粒子设计原理,制备并表征具有核壳结构的青黛-白矾复合粒子。方法 以粒径为评价指标,研究壳粒子的制备时间;以接触角为评价指标,研究复合粒子的复合时间。分别制备青黛细粉、白矾细粉、青黛-白矾细粉混合物及青黛-白矾复合粒子,从粒径分布、粉末颜色、微观结构、表面元素分布及晶型结构方面对比研究4种粉末的差异,以表征复合粒子的核壳结构。结果 壳粒子在振动磨中粉碎17 min后加入核粒子,两者一起复合5 min,复合粒子的表面润湿性与壳粒子无显著差异。4种粉末在粒径分布、颜色、微观结构、表面元素分布及晶型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复合粒子的众位粒径d0.9为32.818 μm,远小于混合物,其颜色、表面元素分布与壳粒子高度类似,扫描电镜(SEM)观察到存在众多小颗粒包覆在大颗粒表面的微观结构,X射线衍射谱中核粒子大部分的特征峰消失或强度减弱。结论 成功制备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青黛-白矾复合粒子,其表面性质与壳粒子类似,与核粒子明显不同。
    7  地榆-纳米银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孙文杰,陈 彦,高 霞,刘聪燕,瞿 鼎
    2013, 44(24):3465-347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07
    [摘要](1180) [HTML](0) [PDF 1.76 M](1640)
    摘要:
    目的 以地榆为还原剂及分散剂还原硝酸银溶液制备地榆-纳米银复合物,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 以地榆-纳米银复合物的吸光度为指标,考察地榆粉末提取时间、地榆提取液加入量、AgNO3溶液浓度、合成温度等对地榆-纳米银复合物形成的影响,并筛选最佳合成条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动态激光散射(DLS)对地榆-纳米银复合物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 地榆粉末煮沸15 min,地榆提取液(0.1 g/mL)与1 mmol/L AgNO3溶液体积比为1∶10,25 ℃反应1 h制备地榆-纳米银复合物条件最佳,所得地榆-纳米银复合物形状近似球形,平均粒径约为21 nm,分布均匀、性质稳定。结论 地榆-纳米银复合物制备方法稳定、可行。
    8  基于UPLC-Q-TOF/MS技术研究酒苁蓉增效的物质基础
    黄林芳,李文涛,王冬梅,任伟光
    2013, 44(24):3471-347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08
    [摘要](1458) [HTML](0) [PDF 777.37 K](4104)
    摘要:
    目的 以肉苁蓉为研究对象,阐述其经酒炙前后的物质基础差异,探讨酒制肉苁蓉增强温肾助阳功效,避免滑肠致泻副作用的科学内涵。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分析了肉苁蓉酒炙前后成分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酒炙前后肉苁蓉化学成分量的变化。结果 研究首次揭示肉苁蓉酒炙增效的物质基础,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β-谷甾醇、胡萝卜苷、蔗糖、次黄嘌呤核苷的量升高,其中以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最显著;而8-表马钱酸、丁二酸、京尼平苷的量呈下降趋势。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8-表马钱酸、丁二酸可作为区分生品与炮制品的指标性成分。结论 对阐明肉苁蓉酒炙的炮制原理阐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阐明酒炙肉苁蓉增效减毒机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9  配伍药物与pH值环境对大黄蒽醌类成分溶出变化的影响规律
    谢 臻,周 媛,陈 勇,李怡萱,麦蓝尹,钟明玉
    2013, 44(24):3476-348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09
    [摘要](1351) [HTML](0) [PDF 767.02 K](1887)
    摘要:
    目的 研究配伍药物与pH值环境对大黄药对中蒽醌类成分溶出变化的影响规律。方法 首先检测与大黄配伍的药物(醋甘遂、牡丹皮、黄芩、黄连、附子、枳实、厚朴)单煎液的pH值,然后在相同pH值的水溶液中加入大黄进行煎煮,采用UV-Vis法和HPLC法测定此pH值的水煎液中蒽醌类成分的量,与大黄药对共煎液中蒽醌类成分的量进行比较。结果 UV-Vis法检测结果显示,大黄与黄连配伍时,总蒽醌的溶出量最低,而大黄与黄芩配伍时总蒽醌的溶出量最高。用盐酸水溶液提取大黄,总蒽醌的溶出量随pH值升高而增加;HPLC法测定结果显示,在测定的7个药对中,黄连与大黄配伍时,蒽醌类成分溶出量最低,而附子与大黄配伍时,蒽醌类成分的溶出量最高。使用不同pH值的盐酸水溶液提取大黄时,蒽醌类成分的量在pH值为5.6时最高。结论 大黄在煎煮过程中,与其配伍的药物和pH值环境均会引起蒽醌类成分溶出量的变化,但是不同药物配伍后形成的pH值环境与用盐酸调整的pH值环境对蒽醌类成分产生的影响存在不一致性,pH值环境对其影响较大。
    10  消渴清颗粒UPLC-PDA-ELSD指纹图谱的建立及5个主要成分的测定
    王露黔,王 旭,佟 玲,李晓稳,柳文媛,周水平,孙 鹤
    2013, 44(24):3482-348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10
    [摘要](1720) [HTML](0) [PDF 931.06 K](1651)
    摘要:
    目的 建立消渴清颗粒的UPLC-PDA-ELSD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并对新芒果苷、芒果苷、知母皂苷BII、巴马汀和小檗碱进行定量测定,为消渴清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P-UPLC-PDA-ELSD法,分别以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II为参照峰,确定了23个紫外检测共有指纹峰和10个蒸发光检测共有指纹峰,建立了消渴清颗粒的数字化定量指纹图谱,并以三级系统指纹定量法鉴定28批消渴清样品的质量等级。采用外标法,测定了28批样品中新芒果苷、芒果苷、知母皂苷BII、巴马汀和小檗碱的量。结果 19批消渴清颗粒合格,9批不合格;8批消渴清颗粒中5个主要成分的量有异常,定量测定与指纹图谱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UPLC指纹图谱和5个成分的定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简便,可作为消渴清颗粒的质量控制依据。
    11  三七普通细粉与超微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及人参皂苷Rg1体外溶出行为的比较研究
    吴小明,梁少瑜,程文胜,陆 珩,汪 涛,向飞军
    2013, 44(24):3489-349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11
    [摘要](1208) [HTML](0) [PDF 765.05 K](1857)
    摘要:
    目的 研究三七普通细粉与超微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及人参皂苷Rg1的溶出行为,探讨粉体粒径对皂苷类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采用桨法和HPLC技术同时分析不同粒径三七粉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的体外溶出情况,比较不同粒径粉末的溶出速率。结果 超微粉碎后3种皂苷类成分的溶出速率均显著提高。结论 超微粉碎有助于三七饮片中皂苷类成分的溶出,粉碎粒度对有效成分的溶出有显著的影响。
    12  热毒宁注射液质量分析报告
    杨 娟
    2013, 44(24):3493-349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12
    [摘要](1108) [HTML](0) [PDF 708.32 K](1522)
    摘要:
    目的 对不同批次的热毒宁注射液进行质量分析,为其他中药注射剂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不同批次的热毒宁注射液,按照国家药品标准YBZ08202005-2009-Z对药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根据目前实施的热毒宁注射液质量标准,对不同批次的药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5批次的热毒宁注射液均符合规定,且质量均一性良好。结论 中药注射剂尤其是复方中药注射剂,应该通过开展严格的品质评价研究,确保质量稳定、均一后方能运用于临床,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因质量不达标而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13  槲皮素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脏NLRP3和TLRs表达的影响
    胡庆华,缪明星,卢 国,季 晖
    2013, 44(24):3496-350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13
    [摘要](1253) [HTML](0) [PDF 4.45 M](1355)
    摘要: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尿酸性肾病大鼠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设对照组,模型组,槲皮素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组和别嘌呤醇(5 mg/kg)阳性对照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每天ig给予腺嘌呤100 mg/kg+乙胺丁醇250 mg/kg 1次,连续给予3周造模。每天给予造模药物后1 h,槲皮素组和别嘌呤醇组ig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3周。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和尿液中尿酸(Sur和Uur)及肌酐(Scr和Ucr)的水平,检测血清尿素氮(BUN)水平,计算分级尿酸排泄系数(FEUA);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脏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体各组分NLRP3、细胞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和TLRs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oll样受体2(TLR2)、TLR24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各剂量组和别嘌呤醇组大鼠血清中Sur、Scr水平显著降低,24 h的Uur、Ucr排泄量升高,并能恢复FEUA。模型组大鼠肾脏中NLRP3、ASC、Caspase-1、TLR2、TLR4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槲皮素和别嘌呤醇能够逆转上述指标的改变。结论 NLRP3炎症体和TLRs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尿酸性肾病的发病过程,槲皮素可通过对其的调控缓解尿酸性肾病。
    14  梅花鹿茸I型胶原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王艳双,罗 速,张大方,曲晓波,王秀丽,谭寅凤,李 枫
    2013, 44(24):3503-350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14
    [摘要](1134) [HTML](0) [PDF 1.40 M](1580)
    摘要:
    目的 探讨梅花鹿茸Ι型胶原(SPC-Ι)对破骨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全骨髓细胞诱导法培养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设对照组(给予完全培养液)、诱导组(给予高糖-DMEM诱导液)、SPC-Ι(2.5、5、10 g/L)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给予含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各40 ng/mL的高糖-DMEM诱导液,条件培养7 d,每隔3天更换培养液补足药物质量浓度。经HE染色、抗酒石酸盐性磷酸酶(TRAP)染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分光光度计检测TRAP活性,RT-PCR法检测TRAP、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RANKL、骨保护素(OPG)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RANK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破骨细胞组比较,SPC-Ι 5、10 g/L组TRAP阳性细胞减少,TRAP活性降低,TRAP、RANK、RANKL基因的表达及RANK蛋白的表达下调(P<0.01);与对照组比较,质量浓度2.5、10 g/L组OPG基因表达上调,RANKL/OPG的值减小(P<0.01),2.5 g/L质量浓度组的作用不显著。结论 SPC-Ι对破骨细胞的生成及分化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通过RANKL/OPG信号转导途径调控TRAP基因、RANK基因的表达实现的。
    15  野菊花中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保肝作用研究
    李国栋,陈园园,王 盼,关若飞,叶玉廷,赵 静,阿有梅,毕跃峰
    2013, 44(24):3510-351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15
    [摘要](1565) [HTML](0) [PDF 2.36 M](1482)
    摘要:
    目的 研究野菊花中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野菊花各提取部位(CIF-A,主要含萜类化合物;CIF-B,主要含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CIF-C,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高、中、低剂量组,联双酯滴丸阳性对照组。小鼠首日上下午和次日下午各ig给药1次,以后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尾iv Con A制备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测定肝组织中MDA的量,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CIF-A、CIF-B均抑制血清中AST、ALT、TNF-α水平的升高;CIF-C抑制AST、ALT、IFN-γ水平的升高;CIF-B可降低肝组织中MDA的量,明显改善肝组织病变,作用优于CIF-A和CIF-C。结论 野菊花中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对Con A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CIF-B作用更强。
    16  白头翁皂苷D在大鼠肠道的吸收行为研究
    饶小勇,龚 明,尹 姗,罗晓健,简 晖,冯育林,杨世林
    2013, 44(24):3515-352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16
    [摘要](1331) [HTML](0) [PDF 784.78 K](1526)
    摘要:
    目的 考察白头翁皂苷D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白头翁皂苷D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HPLC法测定肠灌流液中的白头翁皂苷D,以白头翁皂苷D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指标,考察吸收部位、药物浓度、pH值和P-糖蛋白(P-gp)抑制剂对白头翁皂苷D吸收的影响。结果 白头翁皂苷D灌流液在各肠段的KaPapp值为结肠>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且各肠段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pH值不断增加,KaPapp值也随之增加,且KaPapp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质量浓度(0.30、0.15、0.08 mg/mL)的灌流液在结肠的吸收无显著差异;灌流液中含P-gp抑制剂与不含P-gp抑制剂的白头翁皂苷D的肠吸收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白头翁皂苷D在大鼠各肠段均能较好地被吸收,吸收窗主要在结肠;一定范围内的药物质量浓度对白头翁皂苷D的KaPapp无明显影响,初步确定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白头翁皂苷D是P-gp的底物,且存在转运蛋白饱和现象。
    17  细辛水提物与尼莫地平合用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叶英响
    2013, 44(24):3521-35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17
    [摘要](1332) [HTML](0) [PDF 726.37 K](1389)
    摘要:
    目的 研究细辛水提物和钙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合用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细辛组、尼莫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均进行结扎坐骨神经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各组大鼠手术后ig给药2周,细辛组大鼠给予细辛水提物(200 mg/kg,相当于细辛药材2 g/kg),尼莫地平组大鼠给予尼莫地平(40 mg/kg),联合给药组大鼠给予尼莫地平(40 mg/kg)30 min后给予细辛水提物(200 m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分别于手术前1 d及手术后第1、3、5、9、14 天给药30 min后分别测量热缩足潜伏期以及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结果 各组大鼠手术前的热缩足潜伏期以及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0.01),细辛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均从术后第5天起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0.01),联合用药组大鼠热缩足潜伏期和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从手术后第3天起均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P<0.05、0.01),从手术后第5天起均较细辛组和尼莫地平组高(P<0.05、0.01)。联合用药组的镇痛作用强于细辛水提物和尼莫地平。结论 细辛水提物和尼莫地平合用具有镇痛作用。
    18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III期临床试验
    2013, 44(24):3525-353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18
    [摘要](1511) [HTML](0) [PDF 767.53 K](4725)
    摘要:
    目的 确证评价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卒中恢复期之痰瘀阻络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尤其是改善语言、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分层区组随机(41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按3∶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盲法、舒血宁注射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的试验方法。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25 mg(5 mL/支),或舒血宁注射液1支(5 mL),均加于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首次滴注时控制滴速10~15滴/min。疗程为14 d。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总评分减少率的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综合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85.39%,对照组总有效率73.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62.99%、对照组4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单项神经功能指标肩臂运动、手运动、下肢运动、步行能力及中医证候上肢不遂、下肢不遂、口舌喎斜、言謇或失语、感觉减退或缺失、头晕目眩、痰多而黏及异常舌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恢复期痰瘀阻络证的治疗安全、有效。同时提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在改善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总评分、神经功能指标、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上肢不遂、口舌喎斜、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苔白腻、脉弦滑等指标,具有一定的优势。
    19  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伴有焦虑及抑郁的临床观察
    史党民,孙国珍
    2013, 44(24):3531-353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19
    [摘要](1644) [HTML](0) [PDF 710.95 K](2044)
    摘要:
    目的 观察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且伴有焦虑及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有更年期失眠并伴有焦虑及抑郁的女性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成药坤泰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舒乐安定片,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睡眠、焦虑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睡眠质量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坤泰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伴有焦虑、抑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0  白桦植株中三萜前体及不同三萜分支产物积累特征
    苏 欣,尹 静,孙建广,詹亚光,马泓思,王 艳,梁 甜
    2013, 44(24):3534-353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20
    [摘要](1525) [HTML](0) [PDF 769.19 K](1389)
    摘要:
    目的 以三年生白桦为试材,研究白桦植株中三萜合成前体及其三萜组分积累变化,并对白桦植株中三萜组分积累消长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对白桦枝皮和叶进行总三萜、白桦脂醇和黄酮等8种成分检测。结果 白桦植株枝皮和叶中三萜物质各组分积累特征显著不同。在生长季节(5~9月)枝皮中2, 3-氧化角鲨烯、白桦脂酸、白桦脂醇、齐墩果酸、达玛烯二醇、固醇及总三萜积累高峰基本为7~9月,其中2, 3-氧化角鲨烯量较低,最高为0.067 mg/g(7月),白桦脂酸量达8.34 mg/g,而齐墩果酸量高达37.51 mg/g(9月);达玛烯二醇量最高为14.18 mg/g,总三萜量达168.17 mg/g(7月)。叶中总三萜量为8月份较高,达126.11 mg/g,而2, 3-氧化角鲨烯、白桦脂醇和齐墩果酸量均极低,甚至未能检测到。枝皮和叶片中黄酮积累高峰分别为5月和8月,其中2个月份质量分数分别为53.02 mg/g和58.49 mg/g。消长分析表明,白桦枝皮和叶中三萜组分积累与总三萜积累规律不相吻合,枝皮总三萜、达玛烯二醇、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呈S型曲线,白桦脂醇积累呈倒“V”曲线,且黄酮积累与总三萜积累趋势相反。叶中总三萜和黄酮物质积累趋势相近,达玛烯二醇和2, 3-氧化角鲨烯积累趋势相近。结论 明确了三年生白桦枝条和叶片中三萜及黄酮物质积累、分布特征,为白桦枝条皮和叶中三萜资源的挖掘、可持续利用及代谢调控奠定了基础。
    21  石蒜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碱累积的研究
    张玉琼,陈 娜,周建辉,董召荣,李 勇,王梅方,高翠云
    2013, 44(24):3540-354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21
    [摘要](1384) [HTML](0) [PDF 1.02 M](1406)
    摘要:
    目的 研究由石蒜愈伤组织建立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条件及其生物碱的累积。方法 以石蒜鳞茎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筛选出优质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考察了激素、接种量、肌醇和条件培养对石蒜悬浮细胞系建立的影响,并利用HPLC检测石蒜悬浮细胞和培养基中生物碱的量。结果 石蒜悬浮细胞系培养的最佳条件为:MS为基本液体培养基,添加2, 4-D 0.5 mg/L+KT 0.1 mg/L,肌醇300 mg/L,接种量15%;对数期的培养基能明显缩短细胞系生长的延迟期;细胞系和培养基中加兰他敏分别是石蒜鳞茎中的4.18和0.69倍。结论 利用石蒜愈伤组织建立了较好的细胞悬浮培养体系,且石蒜悬浮细胞系是一种获取加兰他敏的较好途径。
    22  光质对灵芝菌丝体生长及三萜酸量影响的研究
    梅锡玲,陈若芸,李保明,陈向东,赵 洲,兰 进
    2013, 44(24):3546-35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22
    [摘要](1388) [HTML](0) [PDF 833.81 K](1996)
    摘要:
    目的 研究光质对灵芝菌丝体生长及三萜酸量和组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新型LED冷光源设置不同光质处理,动态观测灵芝菌丝体生长、总三萜酸量及三萜酸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不同光质处理灵芝菌丝体形态、生长速度、生物量和总三萜酸量及单体三萜酸在组分、相对量及各组分间的比例都有所变化。蓝光处理菌丝体在整个培养期始终保持稳定增长;红光处理菌丝体前期生长速度及生物量最大,但是中后期生长速度显著下降,生物量增加缓慢,次于蓝光;绿光处理菌丝体前中期生长速度及生物量均最小,然而培养后期增加明显,干物质迅速积累。灵芝三萜酸在菌丝体培养第7天时已大量产生,随培养时间延长种类增多,组分量降低。绿光和蓝光处理对提高灵芝菌丝体三萜酸种类和量均有明显优势。结论 光质对灵芝菌丝体生长及三萜酸量和成分均有显著影响,蓝光对促进灵菌丝体生长及三萜酸积累综合优势明显。
    23  东北不同产地人参及其加工品人参皂苷类成分的比较分析
    吴雪松,叶正良,郭巧生,路政民
    2013, 44(24):3551-355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23
    [摘要](1551) [HTML](0) [PDF 764.23 K](1597)
    摘要:
    目的 考察东北不同产地人参及其加工品种的总皂苷量和10种单体皂苷量,为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适宜种植的区域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 分别测定10个不同产地生晒参以及红参的总皂苷和10种单体皂苷量,并采用DTOPSIS分析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吉林长白、集安、抚松3个产地的生晒参和红参在皂苷类成分量方面均达到了《中国药典》2010年版标准,并且有较优表现,长白、集安、抚松、靖宇4个产地的生晒参和红参皂苷类成分DTOPSIS分析中综合评价值较高。结论 不同产地的生晒参以及红参药材的皂苷类成分量差异较大,质量参差不齐,长白、抚松、集安、靖宇4个产地的人参都来自国家GAP人参种植基地,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GAP规范化种植对于保障人参质量的重要性。
    24  HPLC法同时测定陇西地区防风中色原酮和香豆素类成分
    孙晶波,郜玉钢,张秋菊,张连学,金 勇
    2013, 44(24):3557-356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24
    [摘要](1349) [HTML](0) [PDF 773.89 K](1594)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并比较分析陇西地区防风类药材中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补骨脂素、欧前胡素、佛手苷内酯、花椒毒素的量。方法 采用甲醇回流法得到提取物,HPLC-DAD法测定提取物中8种成分量,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 ℃。结果 8种成分的回归方程r值均在0.999 2~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2%~104.1%,RSD均<3%。防风中以4种色原酮为主要成分,同时含有4种香豆素;葛缕子及白花前胡中未检测到色原酮,而香豆素量均高于防风。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防风类药材中8种成分的测定。陇西地区的2种习用防风从8种主要成分量上看不能代替防风使用。
    25  离子液体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
    邵江娟,吴 昊,赵雅秋,段金廒
    2013, 44(24):3561-356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25
    [摘要](1224) [HTML](0) [PDF 729.92 K](2365)
    摘要:
    室温离子液体具有结构可调控、不易挥发以及对目标物具有一定选择性等特点,被认为是可替代传统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近年来在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性化学成分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将较为系统地介绍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与分离机制,并从微波辅助萃取、超声强化萃取、双水相萃取、液-液萃取4个方面综述了离子液体在萃取分离中药及天然产物化学成分中的应用进展,探讨了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与措施,以期为该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26  人参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于合龙,温长吉,苏恒强
    2013, 44(24):3566-357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26
    [摘要](1235) [HTML](0) [PDF 1.53 M](2187)
    摘要:
    中国人参以吉林人参为主,但是长期以来吉林人参产业在种植采收、生产加工和经营流通等诸多环节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因此严重影响了人参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以吉林人参为研究对象,从政府监管、消费者、追溯链企业3方为出发点,结合关键点数据规范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条码标识设计和基于SAP Net Weaver的集成研发平台技术,设计和实现覆盖种植采收、生产加工和经营流通全产业链信息可追踪、溯源的人参制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该系统的研发为规范人参产业,提升吉林人参品牌影响力,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提供重要的依据,并为中药材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27  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赵明明,肇丽梅
    2013, 44(24):3575-358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27
    [摘要](1265) [HTML](0) [PDF 739.37 K](2805)
    摘要:
    紫杉烷类药物主要包括紫杉醇、多西他赛,以及具有紫杉烷骨架结构的衍生物,它们具有高效广谱的抗肿瘤活性,然而制剂开发却一直受到其自身水溶性差的限制。纳米给药系统在实现靶向性给药、缓释给药、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以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采用纳米载体传递紫杉烷类药物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几年紫杉烷类药物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新型药物剂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28  苦瓜皂(甾)苷的现代药学和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 娣,孟大利,曹家庆,赵余庆
    2013, 44(24):3582-359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28
    [摘要](1128) [HTML](0) [PDF 889.43 K](2486)
    摘要:
    苦瓜的入药历史悠久,其根、茎、叶、花,尤其是果实和种子的提取物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苦瓜皂(甾)苷作为苦瓜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通过查阅整理苦瓜近10年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了有关苦瓜皂(甾)苷现代药学和降血糖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9  甘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刘洋洋,刘春生,曾斌芳,范冰舵,李朋收,徐暾海,刘铜华
    2013, 44(24):3593-359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13.24.029
    [摘要](1706) [HTML](0) [PDF 757.41 K](3034)
    摘要: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 inflata 或光果甘草G. glabra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主要分布于新疆和内蒙古,其分布区域越广泛,形态变异幅度越大,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也越丰富。形态的多样性归根结底为遗传基因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基础。随着国内外甘草市场需求量猛增,甘草药材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对甘草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培育优质的甘草种质,可科学地指导优质甘草的栽培生产,从根本上解决甘草的质量和产量问题。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