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42卷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史清文,李力更,霍长虹,张嫚丽,王于方
    2011, 42(8):1457-146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2283) [HTML](0) [PDF 468.53 K](3199)
    摘要:
    天然药物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对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简要总结和分析,期望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启示。
    2  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史清文 李力更 霍长虹 张嫚丽 王于方
    2011, 42(8):1457-1463. DOI: A
    [摘要](1330)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天然药物不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为人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其发展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对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简要总结和分析,期望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启示。
    3  纤花耳草中的一个新环烯醚萜苷
    袁青梅,杨红卫,赵静峰,李 良
    2011, 42(8):1464-146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391) [HTML](0) [PDF 619.43 K](1984)
    摘要:
    目的 对云南文山西畴县的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纤花耳草Hedyotis tenelliflora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纤花耳草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4个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纤花耳草苷C(1)、哈帕苷(2)、哈帕苷元(3)、车叶草酸(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纤花耳草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4  纤花耳草中的一个新环烯醚萜苷
    袁青梅 杨红卫 赵静峰 李良
    2011, 42(8):1464-1466. DOI: A
    [摘要](679) [HTML](0) [PDF 0.00 Byte](13)
    摘要:
    目的对云南文山西畴县的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纤花耳草Hedyotis tenelliflora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的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纤花耳草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4个环烯醚萜苷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纤花耳草苷C(1)、哈帕苷(2)、哈帕苷元(3)、车叶草酸(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纤花耳草中分离得到,也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5  黑乳海参三萜皂苷的提取分离及其结构鉴定
    张佳佳
    2011, 42(8):1467-1472. DOI: A
    [摘要](114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目的研究黑乳海参Holothuria nobilis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黑乳海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了2个三萜皂苷元类化合物,应用化学方法和各种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22,25-环氧-9-烯-3β,12α,17α,25β-四醇(1)和3-O-{β-D-吡喃奎诺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9-烯-18,16-内酯环-22,25环氧-3β,12α,17α-三醇(2)。结论 2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黑乳海参苷I(nobiliside I,1)和黑乳海参苷II(nobiliside II,2)。
    6  黑乳海参三萜皂苷的提取分离及其结构鉴定
    张佳佳
    2011, 42(8):1467-147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225) [HTML](0) [PDF 655.64 K](2320)
    摘要:
    目的 研究黑乳海参Holothuria nobilis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黑乳海参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2个三萜皂苷元类化合物,应用化学方法和各种光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3-O-{3''''-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1→3)-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奎诺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22, 25-环氧-9-烯-3β, 12α, 17α, 25β-四醇(1)和3-O-{β-D-吡喃奎诺糖-(1→2)-4′-O-磺酸钠-β-D-吡喃木糖}-海参烷- 9-烯-18, 16-内酯环-22, 25环氧-3β, 12α, 17α-三醇(2)。结论 2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黑乳海参苷I(nobiliside I,1)和黑乳海参苷II(nobiliside II,2)。
    7  通关藤中的孕甾醇苷类成分
    杨 梅,王文兰,吴 昊,朱 刚,王晓玲
    2011, 42(8):1473-147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412) [HTML](0) [PDF 629.23 K](2512)
    摘要:
    目的 研究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MS、IR、NMR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通关藤茎中分离得到两个孕甾醇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α-丁烯酰基-通关藤苷元B-3-O-β-葡萄糖吡喃基-(1→4)-3-O-甲基-6-脱氧-β-阿洛糖吡喃基-(1→4)-β-齐墩果糖吡喃糖苷,命名为通关藤苷I(1);11α, 12β-二-乙酰-通关藤苷元B-3-O-β-葡萄糖吡喃基-(1→4)-3-O-甲基-6-脱氧-β-阿洛糖吡喃基-(1→4)-β-齐墩果糖吡喃糖苷(通关藤苷K,2)。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通关藤中分离得到。
    8  通关藤中的孕甾醇苷类成分
    杨梅 王文兰 吴昊 朱刚 王晓玲
    2011, 42(8):1473-1476. DOI: A
    [摘要](824)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目的研究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MS、IR、NMR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通关藤茎中分离得到两个孕甾醇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α-丁烯酰基-通关藤苷元B-3-O-β-葡萄糖吡喃基-(1→4)-3-O-甲基-6-脱氧-β-阿洛糖吡喃基-(1→4)-β-齐墩果糖吡喃糖苷,命名为通关藤苷I(1);11α,12β-二-乙酰-通关藤苷元B-3-O-β-葡萄糖吡喃基-(1→4)-3-O-甲基-6-脱氧-β-阿洛糖吡喃基-(1→4)-β-齐墩果糖吡喃糖苷(通关藤苷K,2)。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通关藤中分离得到。
    9  黄花败酱的化学成分研究
    高 亮,张 琳,刘江云,蔡培烈,杨世林
    2011, 42(8):1477-148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125) [HTML](0) [PDF 608.47 K](2202)
    摘要:
    目的 研究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甲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快速制备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化学方法及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羟基-11-氧代齐墩果酸(1)、3, 11-二氧代齐墩果酸(2)、3-O-木糖-齐墩果酸-28-葡萄糖酯苷(3)、3-氧代-29-羟基齐墩果酸(4)、3β, 12α-二羟基-13β, 28-内酯齐墩果酸(5)、3-鼠李糖-(1→2)-木糖-齐墩果酸-28-葡萄糖酯苷(6)、愈创木-6(7)-烯-4, 10-二醇(7)、3α-乌苏酸(8)、豆甾醇(9)、麦角甾- 6, 22-二烯-3β, 5α, 8α-三醇(10)、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苷(11)、齐墩果酸-3-O-鼠李糖-(1→2)-木糖苷(12)、3-O-木糖- (1→3)-鼠李糖-(1→2)-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葡萄糖酯苷(13)、齐墩果酸-28-O-葡萄糖-(1→6)-葡萄糖酯苷(14)。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0  黄花败酱的化学成分研究
    高亮 张琳 刘江云 蔡培烈 杨世林
    2011, 42(8):1477-1480. DOI: A
    [摘要](763)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甲醇提取、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中压快速制备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化学方法及核磁共振谱、质谱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羟基-11-氧代齐墩果酸(1)、3,11-二氧代齐墩果酸(2)、3-O-木糖-齐墩果酸-28-葡萄糖酯苷(3)、3-氧代-29-羟基齐墩果酸(4)、3β,12α-二羟基-13β,28-内酯齐墩果酸(5)、3-鼠李糖-(1→2)-木糖-齐墩果酸-28-葡萄糖酯苷(6)、愈创木-6(7)-烯-4,10-二醇(7)、3α-乌苏酸(8)、豆甾醇(9)、麦角甾-6,22-二烯-3β,5α,8α-三醇(10)、齐墩果酸-3-O-β-D-吡喃木糖苷(11)、齐墩果酸-3-O-鼠李糖-(1→2)-木糖苷(12)、3-O-木糖-(1→3)-鼠李糖-(1→2)-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葡萄糖酯苷(13)、齐墩果酸-28-O-葡萄糖-(1→6)-葡萄糖酯苷(14)。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1  东方荚果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邵鹏 张雪 李畅 宋莹 王乃利 姚新生
    2011, 42(8):1481-1484. DOI: A
    [摘要](544)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目的研究东方荚果蕨Matteuccia orientalis干燥根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学方法对东方荚果蕨干燥根茎6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hunberginol C(1),(2S)-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2),柚皮素(3),strobopinin(4),杜鹃素(5),leptorumol(6),顺-3,5-二羟基二苯乙烯(7),dihydropinosylvin(8),丹皮酚(9),3,4-dihydroxy-benzalacetone(10),咖啡酸甲酯(11)。结论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2  东方荚果蕨的化学成分研究
    邵 鹏,张 雪,李 畅,宋 莹,王乃利,姚新生
    2011, 42(8):1481-148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238) [HTML](0) [PDF 609.35 K](2865)
    摘要:
    目的 研究东方荚果蕨Matteuccia orientalis干燥根茎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Diaion HP-20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学方法对东方荚果蕨干燥根茎6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hunberginol C(1),(2S)-5, 7, 3', 5'-四羟基-二氢黄酮(2),柚皮素(3),strobopinin(4),杜鹃素(5),leptorumol(6),顺-3, 5-二羟基二苯乙烯(7),dihydropinosylvin(8),丹皮酚(9),3, 4-dihydroxy-benzalacetone(10),咖啡酸甲酯(11)。结论 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3  龙眼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郑公铭,魏孝义,徐良雄,谢海辉,吴 萍
    2011, 42(8):1485-148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280) [HTML](0) [PDF 595.23 K](2714)
    摘要:
    目的 研究龙眼Dimocarpus longan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聚酰胺柱以及葡聚糖凝胶色谱等手段对龙眼果皮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龙眼果皮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木栓醇(2)、(24R)-豆甾-4-烯-3-酮(3)、β-谷甾醇(4)、呋喃丙烯酸(5)、异莨菪亭(6)、β-胡萝卜苷(7)、没食子酸(8)、柯里拉京(9)、对羟基苯甲酸庚酯(10)、没食子酸甲酯(11)、4-O-α-L-鼠李糖基-鞣花酸(12)、鞣花酸(13)。结论 化合物3~7、10和12为首次从龙眼果皮中分得,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报道的天然产物。
    14  龙眼果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郑公铭 魏孝义 徐良雄 谢海辉 吴萍
    2011, 42(8):1485-1489. DOI: A
    [摘要](489)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研究龙眼Dimocarpus longan果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聚酰胺柱以及葡聚糖凝胶色谱等手段对龙眼果皮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龙眼果皮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木栓醇(2)、(24R)-豆甾-4-烯-3-酮(3)、β-谷甾醇(4)、呋喃丙烯酸(5)、异莨菪亭(6)、β-胡萝卜苷(7)、没食子酸(8)、柯里拉京(9)、对羟基苯甲酸庚酯(10)、没食子酸甲酯(11)、4-O-α-L-鼠李糖基-鞣花酸(12)、鞣花酸(13)。结论化合物3~7、10和12为首次从龙眼果皮中分得,其中化合物5为首次报道的天然产物。
    15  三白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忠立 左月明 徐璐 屈晓晟 罗永明
    2011, 42(8):1490-1493. DOI: A
    [摘要](1116)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研究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白草全草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金丝桃苷(1)、槲皮苷(2)、异槲皮苷(3)、槲皮素(4)、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5)、槲皮素-7-O-α-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α-L-鼠李糖-7-O-α-D-葡萄糖苷(8)、芦丁(9)。结论化合物2、5~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6  三白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忠立,左月明,徐 璐,屈晓晟,罗永明
    2011, 42(8):1490-149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244) [HTML](0) [PDF 605.85 K](1834)
    摘要:
    目的 研究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三白草全草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金丝桃苷(1)、槲皮苷(2)、异槲皮苷(3)、槲皮素(4)、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5)、槲皮素-7-O-α-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α-L-鼠李糖-7-O-α-D-葡萄糖苷(8)、芦丁(9)。结论 化合物2、5~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7  丹皮多糖PSM2bB的结构研究
    廖洪梅,吕 平,戴 玲
    2011, 42(8):1494-149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052) [HTML](0) [PDF 621.11 K](1597)
    摘要:
    目的 研究从丹皮中得到的酸性多糖PSM2bB的化学结构。方法 利用糖组分分析、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等化学方法和IR、NMR、刚果红试验等光谱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 PSM2bB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少量蛋白质、糖醛酸组成,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等化学方法和IR、13C-NMR进一步分析了糖残基的连接方式和序列。结论 PSM2bB为一多分枝、以(1→6)连接为主链的、结构复杂的多糖,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18  丹皮多糖PSM2bB的结构研究
    廖洪梅 吕平 戴玲
    2011, 42(8):1494-1497. DOI: A
    [摘要](576)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目的研究从丹皮中得到的酸性多糖PSM2bB的化学结构。方法利用糖组分分析、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等化学方法和IR、NMR、刚果红试验等光谱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结果 PSM2bB由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少量蛋白质、糖醛酸组成,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等化学方法和IR、13C-NMR进一步分析了糖残基的连接方式和序列。结论 PSM2bB为一多分枝、以(1→6)连接为主链的、结构复杂的多糖,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19  寸节七化学成分研究
    崔莹
    2011, 42(8):1498-1501. DOI: A
    [摘要](618)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研究寸节七Viola diamantiaca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寸节七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β-谷甾醇(2)、胡萝卜苷(3)、丁二酸(4)、咖啡酸甲酯(5)、阿魏酸(6)、七叶内酯(7)、菊苣苷(8)、阿福豆苷(9)、烟花苷(10)、刺槐苷(11)、山柰苷(12)、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13)、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20  寸节七化学成分研究
    崔 莹
    2011, 42(8):1498-150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902) [HTML](0) [PDF 918.62 K](1719)
    摘要:
    目的 研究寸节七Viola diamantiaca 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寸节七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β-谷甾醇(2)、胡萝卜苷(3)、丁二酸(4)、咖啡酸甲酯(5)、阿魏酸(6)、七叶内酯(7)、菊苣苷(8)、阿福豆苷(9)、烟花苷(10)、刺槐苷(11)、山柰苷(12)、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13)、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14)。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21  接骨草化学成分研究
    李胜华,李爱民,伍贤进
    2011, 42(8):1502-150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042) [HTML](0) [PDF 617.83 K](1712)
    摘要:
    目的 分离鉴定侗药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接骨草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绿原酸(3)、木犀草素(4)、槲皮素(5)、东莨菪素(6)、落叶松脂醇(7)、α-香树脂醇(8)、山柰酚(9)、单棕榈酸甘油酯(10)、豆甾醇(11)、熊果酸(12)、齐墩果酸(13)。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22  接骨草化学成分研究
    李胜华 李爱民 伍贤进
    2011, 42(8):1502-1504. DOI: A
    [摘要](1062)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分离鉴定侗药接骨草Sambucus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经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接骨草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绿原酸(3)、木犀草素(4)、槲皮素(5)、东莨菪素(6)、落叶松脂醇(7)、α-香树脂醇(8)、山柰酚(9)、单棕榈酸甘油酯(10)、豆甾醇(11)、熊果酸(12)、齐墩果酸(1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23  秃疮花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刘大护 张天才 柳军玺 邸多隆 党岩
    2011, 42(8):1505-1508. DOI: A
    [摘要](884)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为明确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的药效物质基础,系统研究秃疮花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对秃疮花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利用超导核磁共振等现代光谱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秃疮花中发现11个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2个萘菲啶类、1个吗啡烷类、4个阿扑菲类和4个普罗托品类生物碱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二氢血根碱(1)、6-丙酮基-5,6-二氢血根碱(2)、青风藤碱(3)、秃疮花红碱(4)、异紫堇碱(5)、紫堇碱(6)、N-甲基莲叶桐文碱(7)、顺式普罗托品季铵盐(8)、反式普罗托品季铵盐(9)、原阿片碱(10)、别隐品碱(11)。结论除化合物5、6、10和11,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4  秃疮花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刘大护,张天才,柳军玺,邸多隆,党 岩
    2011, 42(8):1505-15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239) [HTML](0) [PDF 631.57 K](1855)
    摘要:
    目的 为明确秃疮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的药效物质基础,系统研究秃疮花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对秃疮花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利用超导核磁共振等现代光谱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秃疮花中发现11个异喹啉类生物碱,其中2个萘菲啶类、1个吗啡烷类、4个阿扑菲类和4个普罗托品类生物碱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二氢血根碱(1)、6-丙酮基-5, 6-二氢血根碱(2)、青风藤碱(3)、秃疮花红碱(4)、异紫堇碱(5)、紫堇碱(6)、N-甲基莲叶桐文碱(7)、顺式普罗托品季铵盐(8)、反式普罗托品季铵盐(9)、原阿片碱(10)、别隐品碱(11)。结论 除化合物5、6、10和11,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5  倒地铃化学成分研究 (I)
    韦建华,陈 君,蔡少芳,卢汝梅,林世炜
    2011, 42(8):1509-151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134) [HTML](0) [PDF 598.29 K](2273)
    摘要:
    目的 研究倒地铃Cardiospermum halicacabum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倒地铃中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七烷(1)、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2)、β-胡萝卜苷(3)、3β-赤杨醇(4)、β-香树脂醇(5)、β-谷甾醇(6)、棕榈酸(7)、蒲公英赛醇(8)、豆甾醇(9)、金圣草黄素(10)、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1)。结论 化合物1~5、7~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6  倒地铃化学成分研究(Ⅰ)
    韦建华 陈君 蔡少芳 卢汝梅 林世炜
    2011, 42(8):1509-1511. DOI: A
    [摘要](756)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研究倒地铃Cardiospermum halicacab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倒地铃中分离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二十七烷(1)、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2)、β-胡萝卜苷(3)、3β-赤杨醇(4)、β-香树脂醇(5)、β-谷甾醇(6)、棕榈酸(7)、蒲公英赛醇(8)、豆甾醇(9)、金圣草黄素(10)、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11)。结论化合物1~5、7~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27  葛根素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陈小新 原素 谢称石 张兰 龙超峰
    2011, 42(8):1512-1516. DOI: A
    [摘要](533)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目的研究葛根素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油和表面活性剂配伍试验,以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葛根素自微乳的处方组成;通过粒径、载药量和自微乳化时间优化了葛根素自微乳处方;并对葛根素自微乳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葛根素自微乳处方中油相为中链甘油三酯(19.0%)、油酸(19.0%),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80(19.0%)、聚氧乙烯蓖麻油(19.0%),助表面活性剂为1,2-丙二醇(19.0%),葛根素(5.0%)。自微乳化后粒径为(17.28±0.24)nm,自微乳化时间小于120 s;室温留样6个月,该自微乳性状、质量分数、粒径和自微乳化时间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所制备的葛根素自微乳粒径小、稳定性好,符合良好自微乳制剂的要求。
    28  葛根素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陈小新,原 素,谢称石,张 兰,龙超峰
    2011, 42(8):1512-151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156) [HTML](0) [PDF 1.51 M](2489)
    摘要:
    目的 研究葛根素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处方工艺。方法 通过溶解度试验、油和表面活性剂配伍试验,以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葛根素自微乳的处方组成;通过粒径、载药量和自微乳化时间优化了葛根素自微乳处方;并对葛根素自微乳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 葛根素自微乳处方中油相为中链甘油三酯(19.0%)、油酸(19.0%),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80(19.0%)、聚氧乙烯蓖麻油(19.0%),助表面活性剂为1, 2-丙二醇(19.0%),葛根素(5.0%)。自微乳化后粒径为(17.28±0.24)nm,自微乳化时间小于120 s;室温留样6个月,该自微乳性状、质量分数、粒径和自微乳化时间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所制备的葛根素自微乳粒径小、稳定性好,符合良好自微乳制剂的要求。
    29  银杏叶总黄酮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肖 璐,易 涛,刘 颖,宦 娣,何吉奎
    2011, 42(8):1517-152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035) [HTML](0) [PDF 1.32 M](2374)
    摘要:
    目的 研制银杏叶总黄酮的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并考察其体外性质。方法 采用溶解度法和伪三元相图法筛选确定银杏叶总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处方;在此基础上,以成膜性和体外崩解时间为指标筛选固体载体,制备能在口腔中迅速自微乳化的固体膜剂。考察其自微乳化性能、崩解时间、体外释放度等体外性质,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药物晶型和膜的表面形态。结果 光子相关光谱法测得本制剂微乳液的平均粒径为(48.1±5.45)nm,与银杏叶总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微乳粒径无差异;崩解时间为(9.94±0.26)s;体外释放度在5 min时即可达到(70.98±0.31)%,显著快于市售片。结论 银杏叶总黄酮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结合了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和口腔速溶膜的双重优点,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剂型。
    30  银杏叶总黄酮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肖璐 易涛 刘颖 宦娣 何吉奎
    2011, 42(8):1517-1522. DOI: A
    [摘要](952)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目的研制银杏叶总黄酮的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并考察其体外性质。方法采用溶解度法和伪三元相图法筛选确定银杏叶总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处方;在此基础上,以成膜性和体外崩解时间为指标筛选固体载体,制备能在口腔中迅速自微乳化的固体膜剂。考察其自微乳化性能、崩解时间、体外释放度等体外性质,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药物晶型和膜的表面形态。结果光子相关光谱法测得本制剂微乳液的平均粒径为(48.1±5.45)nm,与银杏叶总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微乳粒径无差异;崩解时间为(9.94±0.26)s;体外释放度在5 min时即可达到(70.98±0.31)%,显著快于市售片。结论银杏叶总黄酮自微乳化口腔速溶膜结合了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和口腔速溶膜的双重优点,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剂型。
    31  离心沉淀-离心超滤法测定盐酸青藤碱脂质体的包封率
    郑杭生 佐拉·沙肯迪克 王湘林 徐莲英
    2011, 42(8):1523-1527. DOI: A
    [摘要](988)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建立盐酸青藤碱(sinomenine hydrochloride,SM-HCl)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并阐明药物在脂质体中的滞留特性。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SM-HCl脂质体。以HPLC法测定脂质体药物的量,色谱柱为Kroma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二胺(55∶45∶0.2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65 nm。以离心沉淀-离心超滤法测定SM-HCl脂质体的包封率,并与以枸橼酸缓冲液(pH 7.0)水化的脂质体样品稀释前后的包封率进行对比。结果辅料与溶剂对青藤碱的定量测定无干扰,青藤碱在9.82~78.56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在99.29%~100.8%,日内与日间精密度良好(RSD≤2.1%)。50μL药液可使超滤膜对药物的吸附达到饱和。以枸橼酸缓冲液(pH 7.0)水化的脂质体样品的包封率为33.16%,稀释1倍后该样品的包封率降至14.75%。结论 HPLC法与离心沉淀-离心超滤法结合可用于测定SM-HCl脂质体的包封率,该方法快速、准确;离心超滤中应弃去50μL初滤液以确保滤液与脂质体外水相药物浓度一致;青藤碱与脂质双分子层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在脂质体中的滞留性较差。
    32  离心沉淀-离心超滤法测定盐酸青藤碱脂质体的包封率
    郑杭生,佐拉·沙肯迪克,王湘林,徐莲英
    2011, 42(8):1523-152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206) [HTML](0) [PDF 588.73 K](2517)
    摘要:
    目的 建立盐酸青藤碱(sinomenine hydrochloride,SM-HCl)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并阐明药物在脂质体中的滞留特性。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SM-HCl脂质体。以HPLC法测定脂质体药物的量,色谱柱为Kroma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乙二胺(55∶45∶0.2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65 nm。以离心沉淀-离心超滤法测定SM-HCl脂质体的包封率,并与以枸橼酸缓冲液(pH 7.0)水化的脂质体样品稀释前后的包封率进行对比。结果 辅料与溶剂对青藤碱的定量测定无干扰,青藤碱在9.82~78.56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在99.29%~100.8%,日内与日间精密度良好(RSD≤2.1%)。50 μL药液可使超滤膜对药物的吸附达到饱和。以枸橼酸缓冲液(pH 7.0)水化的脂质体样品的包封率为33.16%,稀释1倍后该样品的包封率降至14.75%。结论 HPLC法与离心沉淀-离心超滤法结合可用于测定SM-HCl脂质体的包封率,该方法快速、准确;离心超滤中应弃去50 μL初滤液以确保滤液与脂质体外水相药物浓度一致;青藤碱与脂质双分子层有一定的亲和力,但在脂质体中的滞留性较差。
    33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葛根素聚乙二醇衍生化合成工艺
    刘新义,李建荣,张陆勇,杜 丰,王乃婕,叶祖光
    2011, 42(8):1528-1531.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876) [HTML](0) [PDF 587.40 K](2069)
    摘要:
    目的 优选葛根素聚乙二醇(PEG-PUE)衍生化的合成工艺条件。方法 以PEG-PUE的质量分数、载药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对PEG-PUE衍生化过程中PEG与PUE物质的量的比例、催化剂DMAP的用量、反应时间进行优选。结果 PEG-PUE衍生化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PEG-EDC-PUE-DMAP物质的量的比例为1∶1.2∶1.2∶0.3,反应时间为12 h。结论 优选的PEG-PUE衍生化合成工艺条件合理,操作可行。
    34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葛根素聚乙二醇衍生化合成工艺
    刘新义 李建荣 张陆勇 杜丰 王乃婕 叶祖光
    2011, 42(8):1528-1531. DOI: A
    [摘要](827)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优选葛根素聚乙二醇(PEG-PUE)衍生化的合成工艺条件。方法以PEG-PUE的质量分数、载药量、收率为评价指标,采用HPLC法对PEG-PUE衍生化过程中PEG与PUE物质的量的比例、催化剂DMAP的用量、反应时间进行优选。结果 PEG-PUE衍生化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是PEG-EDC-PUE-DMAP物质的量的比例为1∶1.2∶1.2∶0.3,反应时间为12 h。结论优选的PEG-PUE衍生化合成工艺条件合理,操作可行。
    35  不同干燥工艺对板蓝根水提物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罗云 金城 鄢丹 王强 肖小河
    2011, 42(8):1532-1536. DOI: A
    [摘要](633)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目的从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变化的角度,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和条件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为建立制剂工艺有无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检测方法体系提供依据。方法板蓝根水提液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减压干燥、常压干燥、喷雾干燥4种不同方式进行干燥,测定并比较各干燥样品中的苯甲酸、水杨酸、腺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结果不同干燥方式样品中苯甲酸、水杨酸、腺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存在较大差异,以冷冻干燥样品各项成分质量分数最高,喷雾干燥次之,90℃常压干燥样品最低。在实验范围内,板蓝根水提物在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下比较稳定,60℃以上常压或减压干燥条件下不稳定。结论板蓝根制剂的干燥工艺从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转变成60℃以上减压干燥或常压干燥时,须注意其生产工艺是否存在质的改变。干燥方式和条件的改变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指标性化学成分测定可作为不同干燥工艺对板蓝根水提物是否产生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评价方法。
    36  不同干燥工艺对板蓝根水提物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罗 云,金 城,鄢 丹,王 强,肖小河<sup>
    2011, 42(8):1532-153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948) [HTML](0) [PDF 641.88 K](1747)
    摘要:
    目的 从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变化的角度,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和条件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为建立制剂工艺有无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检测方法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板蓝根水提液分别采用冷冻干燥、减压干燥、常压干燥、喷雾干燥4种不同方式进行干燥,测定并比较各干燥样品中的苯甲酸、水杨酸、腺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结果 不同干燥方式样品中苯甲酸、水杨酸、腺苷和多糖的质量分数存在较大差异,以冷冻干燥样品各项成分质量分数最高,喷雾干燥次之,90 ℃常压干燥样品最低。在实验范围内,板蓝根水提物在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条件下比较稳定,60 ℃以上常压或减压干燥条件下不稳定。结论 板蓝根制剂的干燥工艺从冷冻干燥、喷雾干燥转变成60 ℃以上减压干燥或常压干燥时,须注意其生产工艺是否存在质的改变。干燥方式和条件的改变对板蓝根水提物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指标性化学成分测定可作为不同干燥工艺对板蓝根水提物是否产生质的改变的早期快速评价方法。
    37  均匀设计优化菟丝子的盐炙工艺研究
    李春雨,赵国斌,张玉红,王 树,薛贵平,张丹参
    2011, 42(8):1537-154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144) [HTML](0) [PDF 606.12 K](2051)
    摘要:
    目的 以总黄酮、总多糖的质量分数以及水、醇浸出物为指标优化菟丝子盐炙工艺。方法 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多糖的量,通过逐步非线性回归和等值线图优化炮制工艺。结果 菟丝子最佳盐炙工艺为加盐量2%,闷润时间60 min,烘制温度170 ℃,烘制时间60 min。结论 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高精度的预测,表明菟丝子盐炙工艺可行。
    38  均匀设计优化菟丝子的盐炙工艺研究
    李春雨 赵国斌 张玉红 王树 薛贵平 张丹参
    2011, 42(8):1537-1540. DOI: A
    [摘要](559)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以总黄酮、总多糖的质量分数以及水、醇浸出物为指标优化菟丝子盐炙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总多糖的量,通过逐步非线性回归和等值线图优化炮制工艺。结果菟丝子最佳盐炙工艺为加盐量2%,闷润时间60 min,烘制温度170℃,烘制时间60 min。结论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高精度的预测,表明菟丝子盐炙工艺可行。
    39  木芙蓉提取物中金丝桃苷的HPLC法测定
    郑林 刘毅 高洁 危莉
    2011, 42(8):1541-1542. DOI: A
    [摘要](551) [HTML](0) [PDF 0.00 Byte](11)
    摘要: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木芙蓉提取物中金丝桃苷的方法,为木芙蓉提取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TM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溶液(18∶82),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结果金丝桃苷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在29.2~292.0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2.03%。结论所建立的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
    40  木芙蓉提取物中金丝桃苷的HPLC法测定
    郑 林,刘 毅,高 洁,危 莉
    2011, 42(8):1541-154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845) [HTML](0) [PDF 596.68 K](1465)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木芙蓉提取物中金丝桃苷的方法,为木芙蓉提取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TM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3%磷酸溶液(18∶82),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360 nm。结果 金丝桃苷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在29.2~292.0 n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2.03%。结论 所建立的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
    41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
    董晓强,魏惠珍,饶 毅,方少敏,邱伟华,刘 安
    2011, 42(8):1543-154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125) [HTML](0) [PDF 1.03 M](4991)
    摘要: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法快速测定不同厂家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方法 利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NIRS与HPLC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结果 马钱苷定量校正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49 3,决定系数R2为96.62,对预测集进行预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297.17,预测均方差RMSEP为0.038 9,方法精密度RSD为1.99%,稳定性RSD为1.13%。结论 NIRS法可准确测定马钱苷,为中成药的快速、无损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42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
    董晓强 魏惠珍 饶毅 方少敏 邱伟华 刘安
    2011, 42(8):1543-1546. DOI: B
    [摘要](646)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NIRS)法快速测定不同厂家浓缩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马钱苷,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NIRS与HPLC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结果马钱苷定量校正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49 3,决定系数R2为96.62,对预测集进行预测,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2=97.17,预测均方差RMSEP为0.038 9,方法精密度RSD为1.99%,稳定性RSD为1.13%。结论 NIRS法可准确测定马钱苷,为中成药的快速、无损定量分析提供了依据。
    43  微波辅助水解青钱柳多糖的工艺研究
    舒任庚 蔡永红
    2011, 42(8):1547-1549. DOI: B
    [摘要](525)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目的优选微波辅助水解青钱柳多糖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以半乳糖的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青钱柳多糖水解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微波辅助水解青钱柳多糖的最佳工艺:水解温度120℃,三氟乙酸的浓度为2 mol/L,水解时间20 min。结论此方法简单、高效、节能,可用于青钱柳多糖的水解。
    44  微波辅助水解青钱柳多糖的工艺研究
    舒任庚,蔡永红
    2011, 42(8):1547-154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859) [HTML](0) [PDF 603.48 K](1860)
    摘要:
    目的 优选微波辅助水解青钱柳多糖的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设计试验,以半乳糖的量为评价指标,对影响青钱柳多糖水解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微波辅助水解青钱柳多糖的最佳工艺:水解温度120 ℃,三氟乙酸的浓度为2 mol/L,水解时间20 min。结论 此方法简单、高效、节能,可用于青钱柳多糖的水解。
    45  九香止泻方喷雾和减压干燥品中有效成分比较
    何 群,赵碧清,滕久祥,彭芝配,许江丽,徐晓立
    2011, 42(8):1550-155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915) [HTML](0) [PDF 561.57 K](1815)
    摘要:
    目的 比较喷雾干燥法与减压干燥法制得的九香止泻干浸膏粉有效成分量的差异,为确定九香止泻浓缩液(或稠浸膏)合理的干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喷雾干燥与减压干燥法制成的九香止泻干浸膏粉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总鞣质。结果 九香止泻方减压干燥后秦皮甲素量高于喷雾干燥,减压干燥与喷雾干燥后秦皮乙素、总鞣质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干燥方法皆适用。结论 综合考虑各有效成分量的差异,减压干燥优于喷雾干燥。
    46  九香止泻方喷雾和减压干燥品中有效成分比较
    何群 赵碧清 滕久祥 彭芝配 许江丽 徐晓立
    2011, 42(8):1550-1553. DOI: B
    [摘要](600) [HTML](0) [PDF 0.00 Byte](12)
    摘要:
    目的比较喷雾干燥法与减压干燥法制得的九香止泻干浸膏粉有效成分量的差异,为确定九香止泻浓缩液(或稠浸膏)合理的干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喷雾干燥与减压干燥法制成的九香止泻干浸膏粉中秦皮甲素、秦皮乙素,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总鞣质。结果九香止泻方减压干燥后秦皮甲素量高于喷雾干燥,减压干燥与喷雾干燥后秦皮乙素、总鞣质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干燥方法皆适用。结论综合考虑各有效成分量的差异,减压干燥优于喷雾干燥。
    47  GC法测定高良姜醇提物中两个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
    郭晓玲 孟青 冯毅凡 黄济威
    2011, 42(8):1554-1556. DOI: B
    [摘要](584)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建立高良姜醇提物中2个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GC法,色谱柱为Cp Sil 5CB(30 m×0.25 mm,0.25μm)石英毛细管柱;检测器:FID;柱温:初始温度80℃,保持2 min,以20℃/min升温到300℃,保持45 min。结果 1-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5-醇-3-庚酮在0.2~1.0 mg/mL(r=0.998 8)、1,7-二苯基-5-醇-3-庚酮在0.2~1.0 mg/mL(r=0.997 8)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00.6%。结论本方法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高良姜醇提物中2个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48  GC法测定高良姜醇提物中两个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
    郭晓玲,孟 青,冯毅凡,黄济威
    2011, 42(8):1554-1556.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743) [HTML](0) [PDF 564.71 K](1724)
    摘要:
    目的 建立高良姜醇提物中2个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GC法,色谱柱为Cp Sil 5CB(30 m×0.25 mm,0.25 μm)石英毛细管柱;检测器:FID;柱温:初始温度80 ℃,保持2 min,以20 ℃/min升温到300 ℃,保持45 min。结果 1-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5-醇-3-庚酮在0.2~1.0 mg/mL(r=0.998 8)、1,7-二苯基-5-醇-3-庚酮在0.2~1.0 mg/mL(r=0.997 8)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00.6%。结论 本方法可靠、专属性强,可作为高良姜醇提物中2个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49  免疫亲合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中药中赭曲霉毒素
    吴剑威,谭丽杰 赵润怀,陈 波
    2011, 42(8):1557-155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018) [HTML](0) [PDF 584.79 K](1712)
    摘要:
    目的 建立免疫亲合柱(IAC)-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检测常用中药中赭曲霉毒素(OTA)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甲醇-水(85∶15)振荡提取后,通过IAC净化洗脱,HPLC分离定量。结果 OTA在2~200 n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8 9;OTA的最低检出限为0.5 ng/g;回收率为89.8%~94.6%,RSD为3.1%~6.9%。结论 建立的IAC-HPLC方法检测常用中药中OTA无干扰性杂峰,结果准确可靠。
    50  免疫亲合柱-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中药中赭曲霉毒素
    吴剑威 谭丽杰 赵润怀 陈波
    2011, 42(8):1557-1559. DOI: B
    [摘要](761)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建立免疫亲合柱(IAC)-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检测常用中药中赭曲霉毒素(OTA)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甲醇-水(85∶15)振荡提取后,通过IAC净化洗脱,HPLC分离定量。结果 OTA在2~200 n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8 9;OTA的最低检出限为0.5 ng/g;回收率为89.8%~94.6%,RSD为3.1%~6.9%。结论建立的IAC-HPLC方法检测常用中药中OTA无干扰性杂峰,结果准确可靠。
    51  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板蓝根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及优化研究
    李寒冰 鄢丹 武彦舒 肖小河 唐慧英 张少峰
    2011, 42(8):1560-1565. DOI: A
    [摘要](545)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建立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板蓝根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分别采用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法和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活性检测法,建立板蓝根抗病毒活性生物测定方法,并对所建立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优选。结果两种方法可用于对不同样品进行活性检测和区分,结果重复性较好(RSD=7.0%、5.78%);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板蓝根凝集活性与NA抑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r=?0.81),进一步印证了凝集活性测定法与抗病毒药理作用的关联性;在安全性、经济性、简便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凝集活性检测法优势明显,可作为板蓝根质量生物测定的优选方法。结论本研究优选凝集活性检测法用于板蓝根质量的生物测定,与抗流感病毒药效相关,提高了其现行质量控制水平,并为中药质量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52  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板蓝根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及优化研究
    李寒冰,鄢 丹,武彦舒,肖小河,唐慧英,张少峰</sup>
    2011, 42(8):1560-156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895) [HTML](0) [PDF 615.39 K](2818)
    摘要:
    目的 建立基于抗病毒活性检测的板蓝根质量生物评价方法并进行优化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红细胞凝集活性检测法和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活性检测法,建立板蓝根抗病毒活性生物测定方法,并对所建立的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与优选。结果 两种方法可用于对不同样品进行活性检测和区分,结果重复性较好(RSD=7.0%、5.78%);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板蓝根凝集活性与NA抑制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r=?0.81),进一步印证了凝集活性测定法与抗病毒药理作用的关联性;在安全性、经济性、简便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凝集活性检测法优势明显,可作为板蓝根质量生物测定的优选方法。结论 本研究优选凝集活性检测法用于板蓝根质量的生物测定,与抗流感病毒药效相关,提高了其现行质量控制水平,并为中药质量生物测定方法的研究提供参考。
    53  小檗碱对兔血脂代谢及维生素D受体和胰岛素诱导基因2基因表达的影响
    罗 映,金 磊,何 琦,周岐新,杨俊霞
    2011, 42(8):1566-157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964) [HTML](0) [PDF 571.50 K](2287)
    摘要:
    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高脂模型兔血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血脂作用是否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ulin-induced gene 2,Insig-2)的表达变化有关。方法 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非诺贝特(30 mg/kg)组和小檗碱低、高剂量(28、112 mg/kg)组。兔喂饲高脂饲料8周建立高脂模型,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兔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等指标的水平。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中VDR和Insig-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血清TC、TG、LDL-C、ApoB及LPa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ApoA1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经小檗碱处理后,兔血清中TC、TG、LDL-C、ApoB及LPa的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ApoA1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小檗碱干预后兔脂肪组织中VDR、Insig-2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低剂量小檗碱的效果更明显。结论 小檗碱具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脂肪组织VDR和Insig-2 mRNA表达来实现的。
    54  小檗碱对兔血脂代谢及维生素D受体和胰岛素诱导基因2基因表达的影响
    罗映 金磊 何琦 周岐新 杨俊霞
    2011, 42(8):1566-1570. DOI: A
    [摘要](875)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高脂模型兔血脂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调血脂作用是否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ulin-induced gene 2,Insig-2)的表达变化有关。方法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非诺贝特(30 mg/kg)组和小檗碱低、高剂量(28、112 mg/kg)组。兔喂饲高脂饲料8周建立高脂模型,给药8周后测定各组兔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等指标的水平。RT-PCR法检测脂肪组织中VDR和Insig-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血清TC、TG、LDL-C、ApoB及LPa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ApoA1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经小檗碱处理后,兔血清中TC、TG、LDL-C、ApoB及LPa的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同时ApoA1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小檗碱干预后兔脂肪组织中VDR、Insig-2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且低剂量小檗碱的效果更明显。结论小檗碱具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脂肪组织VDR和Insig-2 mRNA表达来实现的。
    55  痹祺胶囊配伍组分对体内CYP450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张韶瑜 宋乃宁 樊慧蓉 刘昌孝
    2011, 42(8):1571-1575. DOI: A
    [摘要](665)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评价痹祺胶囊配伍组方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tochrome P450,CYP450)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全新的"Cocktail"一点法,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体内5种探针药物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美芬妥英、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及其相应的代谢产物的浓度,分析和评估痹祺胶囊配伍组分对大鼠体内5种CYP450酶的诱导和/或抑制作用。结果痹祺胶囊组方存在基于CYP450的配伍规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君药+臣药组、君药+使药组、君药+臣药+佐药组、君药+臣药+使药组、君药+佐药+使药组及痹祺胶囊全药组对CYP1A2具有显著诱导作用;君药+臣药组、君药+臣药+佐药组、君药+臣药+使药组及痹祺胶囊全药组对CYP2C9具有显著诱导作用。结论痹祺胶囊组方存在基于CYP450酶较显著的配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痹祺胶囊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
    56  痹祺胶囊配伍组分对体内CYP450同工酶活性的影响
    张韶瑜,宋乃宁,樊慧蓉,刘昌孝
    2011, 42(8):1571-157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841) [HTML](0) [PDF 557.19 K](1762)
    摘要:
    目的 通过体内实验评价痹祺胶囊配伍组方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tochrome P450,CYP450)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新的“Cocktail”一点法,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体内5种探针药物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美芬妥英、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及其相应的代谢产物的浓度,分析和评估痹祺胶囊配伍组分对大鼠体内5种CYP450酶的诱导和/或抑制作用。结果 痹祺胶囊组方存在基于CYP450的配伍规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君药+臣药组、君药+使药组、君药+臣药+佐药组、君药+臣药+使药组、君药+佐药+使药组及痹祺胶囊全药组对CYP1A2具有显著诱导作用;君药+臣药组、君药+臣药+佐药组、君药+臣药+使药组及痹祺胶囊全药组对CYP2C9具有显著诱导作用。结论 痹祺胶囊组方存在基于CYP450 酶较显著的配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痹祺胶囊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
    57  逍遥散在肝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
    张 宁,夏 珂,王业秋,陈 曦,李秋红<sup>
    2011, 42(8):1576-157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765) [HTML](0) [PDF 566.79 K](1902)
    摘要:
    目的 研究逍遥散降酶的药效学、药动学过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大鼠sc含40% CCl4的橄榄油溶液2 mL/kg,每2天1次,首次给药4 mL/kg,连续12 d。以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降低量为药效学指标,进行逍遥散的药效学研究;通过PKSolver 2.0统计距分析求算相关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结果 逍遥散的降酶时-效曲线具有显著的双峰特性,其tdt1/2(ED)、AUC、MRT分别为17.79 h、3.73 h、657.07 U?L?1?h、6.23 h。结论 逍遥散在肝损伤大鼠体内具有吸收快,消除慢,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
    58  逍遥散在肝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研究
    张宁 夏珂 王业秋 陈曦 李秋红
    2011, 42(8):1576-1579. DOI: A
    [摘要](898) [HTML](0) [PDF 0.00 Byte](10)
    摘要:
    目的研究逍遥散降酶的药效学、药动学过程,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大鼠sc含40%CCl4的橄榄油溶液2 mL/kg,每2天1次,首次给药4 mL/kg,连续12 d。以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降低量为药效学指标,进行逍遥散的药效学研究;通过PKSolver 2.0统计距分析求算相关药动学和药效学参数。结果逍遥散的降酶时-效曲线具有显著的双峰特性,其td、t1/2(ED)、AUC、MRT分别为17.79 h、3.73 h、657.07 U.L?1.h、6.23 h。结论逍遥散在肝损伤大鼠体内具有吸收快,消除慢,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的特点。
    59  大鼠灌服炙甘草汤后甘草次酸药动学研究
    罗雄 胡瑞刚 陈兰英 黄慧连 王木兰 龚琴 刘荣华
    2011, 42(8):1580-1584. DOI: A
    [摘要](725)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建立大鼠ig炙甘草汤后体内甘草次酸的LC-MS/MS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醋酸乙酯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品,选用白藜芦醇为内标,采用LC-MS/MS法测定,色谱条件为ORBAX SB-C18反相色谱柱(Agilent,50 mm×2.1 mm,1.8μm),乙腈-水(80∶20,含0.2%甲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样品经电喷雾离子(ESI)源负离子化后,通过Agilent 6410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对甘草次酸进行测定,分别选用m/z 469.4→425.4和227.1→143.0作为甘草次酸和内标物白藜芦醇的检测离子对。结果甘草次酸在33.4~8 56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1),日内(n=6)、日间(n=6)精密度、稳定性RSD均小于10%。甘草次酸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5.3%、78.2%、78.5%。在此方法下得到大鼠ig炙甘草汤后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8.00±1.13)h,Cmax=(811.02±300.25)ng/mL,AUC0~24=(11 439.21±3 367.36)ng/mL.h。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选择性高,可用于甘草次酸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60  大鼠灌服炙甘草汤后甘草次酸药动学研究
    </sup>罗 雄,胡瑞刚,陈兰英,黄慧连,王木兰,龚 琴,刘荣华
    2011, 42(8):1580-158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848) [HTML](0) [PDF 590.62 K](1997)
    摘要:
    目的 建立大鼠ig炙甘草汤后体内甘草次酸的LC-MS/MS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醋酸乙酯沉淀蛋白处理血浆样品,选用白藜芦醇为内标,采用LC-MS/MS法测定,色谱条件为ORBAX SB-C18反相色谱柱(Agilent,50 mm×2.1 mm,1.8 μm),乙腈-水(80∶20,含0.2%甲酸)为流动相,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 ℃。样品经电喷雾离子(ESI)源负离子化后,通过Agilent 6410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监测(MRM)对甘草次酸进行测定,分别选用m/z 469.4→425.4和227.1→143.0作为甘草次酸和内标物白藜芦醇的检测离子对。结果 甘草次酸在33.4~8 56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1),日内(n=6)、日间(n=6)精密度、稳定性RSD均小于10%。甘草次酸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5.3%、78.2%、78.5%。在此方法下得到大鼠ig炙甘草汤后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max=(8.00±1.13)h,Cmax=(811.02±300.25)ng/mL,AUC0~24=(11 439.21±3 367.36)ng/mL·h。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选择性高,可用于甘草次酸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61  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岳海涛,李金成,吕铭洋,吕文伟
    2011, 42(8):1585-1587.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861) [HTML](0) [PDF 2.44 M](2053)
    摘要:
    目的 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血栓形成法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栓长度和干质量、湿质量的影响;建立血瘀模型,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血瘀大鼠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 红花注射液50.0、100.0 mg/kg可缩短体外血栓长度(P<0.05),降低体外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P<0.05)。红花注射液50.0、100.0 mg/kg可明显降低血瘀大鼠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P<0.05、0.01),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时间(P<0.05、0.01)。结论 红花注射液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
    62  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岳海涛 李金成 吕铭洋 吕文伟
    2011, 42(8):1585-1587. DOI: A
    [摘要](721)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血栓形成法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栓长度和干质量、湿质量的影响;建立血瘀模型,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血瘀大鼠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和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红花注射液50.0、100.0 mg/kg可缩短体外血栓长度(P<0.05),降低体外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P<0.05)。红花注射液50.0、100.0 mg/kg可明显降低血瘀大鼠红细胞压积、血液黏度(P<0.05、0.01),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时间(P<0.05、0.01)。结论红花注射液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其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有关。
    63  普乐安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其与疗程关系研究
    周越 吴海啸
    2011, 42(8):1588-1590. DOI: A
    [摘要](830)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探讨普乐安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其与疗程关系。方法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共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治疗组服用普乐安片,4片/次,每天3次,对照组服用安慰剂,4片/次,每天3次,疗程为90 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0、60、90 d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等指标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服药30 d后,IPSS平均下降了6.94分,QOL平均下降了0.61分,单次残余尿量平均减少5.96 mL,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疗程的延长,其症状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普乐安片能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
    64  普乐安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其与疗程关系研究
    周 越,吴海啸
    2011, 42(8):1588-159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278) [HTML](0) [PDF 569.35 K](1852)
    摘要:
    目的 探讨普乐安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其与疗程关系。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共2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治疗组服用普乐安片,4片/次,每天3次,对照组服用安慰剂,4片/次,每天3次,疗程为90 d。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0、60、90 d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等指标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服药30 d 后,IPSS平均下降了6.94分,QOL平均下降了0.61分,单次残余尿量平均减少5.96 mL,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疗程的延长,其症状有进一步改善的趋势。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普乐安片能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
    65  我国黄花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陈大霞,彭 锐,李隆云,崔广林,吴叶宽
    2011, 42(8):1591-159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966) [HTML](0) [PDF 727.26 K](1478)
    摘要:
    目的 研究我国黄花蒿天然群体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SRAP分析。方法 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以我国天然群体主要分布区域的60份黄花蒿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运用Popgene version 1.31软件和Treeconw软件计算相关参数,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 24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出232条带,多态性比率(PPB)为81.47%。SRAP标记的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90 5,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00 0。青蒿素量高的4个地区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在50.00%~61.21%,平均为55.82%,SRAP标记的H值为0.155 7~0.179 3,I值为0.237 9~0.276 6;SRAP检测不同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43 2~0.872 7,平均为0.754 7。结论 SRAP标记能有效地揭示我国野生黄花蒿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黄花蒿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66  我国黄花蒿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陈大霞 彭锐 李隆云 崔广林 吴叶宽
    2011, 42(8):1591-1595. DOI: A
    [摘要](1209)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研究我国黄花蒿天然群体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SRAP分析。方法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以我国天然群体主要分布区域的60份黄花蒿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运用Popgene version 1.31软件和Treeconw软件计算相关参数,UPGMA方法聚类,构建亲缘关系树状图。结果 24对SRAP引物组合扩增出232条带,多态性比率(PPB)为81.47%。SRAP标记的Nei’s基因多样性(H)为0.190 5,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300 0。青蒿素量高的4个地区之间,多态位点百分率在50.00%~61.21%,平均为55.82%,SRAP标记的H值为0.155 7~0.179 3,I值为0.237 9~0.276 6;SRAP检测不同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643 2~0.872 7,平均为0.754 7。结论 SRAP标记能有效地揭示我国野生黄花蒿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为黄花蒿新品种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67  广藿香青枯病菌的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
    刘丹 贺红 黄海波 谢建辉 柴婷婷
    2011, 42(8):1596-1599. DOI: A
    [摘要](877) [HTML](0) [PDF 0.00 Byte](8)
    摘要:
    目的分离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了解其细菌学性状,并进行致病性测定,为广藿香青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TZC培养基[蛋白胨10.0 g、酸水解酪蛋白1.0 g、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0.05 g、葡萄糖10.0 g、H2O 1 L,pH 6.8~7.0]上划线分离培养广藿香青枯菌;通过3糖3醇试验对各菌株的生化型进行划分;采用伤根浸泡接种法对分离所得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在细菌学性状上有明显差异的7个青枯菌菌株。其中HX5、HX7为生化型I;HX1、HX6为生化型II;HX2、HX4为生化型III;HX3为生化型V。致病性试验表明,大部分青枯菌菌株表现较强的致病性,其中以菌株HX4和HX5致病力强且致死率高。结论广藿香青枯病菌存在多个生理小种,在菌体形态、生化分型和致病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
    68  广藿香青枯病菌的分离培养及致病性测定
    刘 丹,贺 红,黄海波,谢建辉,柴婷婷
    2011, 42(8):1596-159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294) [HTML](0) [PDF 1.18 M](3190)
    摘要:
    目的 分离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了解其细菌学性状,并进行致病性测定,为广藿香青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TZC培养基 [蛋白胨 10.0 g、酸水解酪蛋白 1.0 g、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0.05 g、葡萄糖 10.0 g、H2O 1 L,pH 6.8~7.0] 上划线分离培养广藿香青枯菌;通过3糖3醇试验对各菌株的生化型进行划分;采用伤根浸泡接种法对分离所得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 经分离纯化,得到在细菌学性状上有明显差异的7个青枯菌菌株。其中HX5、HX7为生化型I;HX1、HX6为生化型II;HX2、HX4为生化型III;HX3为生化型V。致病性试验表明,大部分青枯菌菌株表现较强的致病性,其中以菌株HX4和HX5致病力强且致死率高。结论 广藿香青枯病菌存在多个生理小种,在菌体形态、生化分型和致病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
    69  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综合质量比较研究
    邹元锋,陈兴福,杨文钰,刘 莎,姚入宇
    2011, 42(8):1600-160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195) [HTML](0) [PDF 582.13 K](1871)
    摘要:
    目的 综合比较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质量,为九寨刀党种植区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来源于九寨沟县不同种植区的38份九寨刀党样品的主要性状及化学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筛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达到85.604%的5个主成分;以主成分分析确定的主成分值为指标,采用组内连接聚类法对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质量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38份样品划分为4类。结论 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对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此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九寨沟县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质量差异较大,需要加快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70  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综合质量比较研究
    邹元锋 陈兴福 杨文钰 刘莎 姚入宇
    2011, 42(8):1600-1604. DOI: A
    [摘要](798) [HTML](0) [PDF 0.00 Byte](3)
    摘要:
    目的综合比较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质量,为九寨刀党种植区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来源于九寨沟县不同种植区的38份九寨刀党样品的主要性状及化学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达到85.604%的5个主成分;以主成分分析确定的主成分值为指标,采用组内连接聚类法对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质量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38份样品划分为4类。结论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对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此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九寨沟县不同种植区九寨刀党质量差异较大,需要加快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71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鉴定检测冬虫夏草
    李奎 李琦 袁媛 陈江源 黄璐琦 刘志国
    2011, 42(8):1605-1608. DOI: A
    [摘要](1391)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目的建立冬虫夏草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实现对冬虫夏草的快速检测。方法针对冬虫夏草的CS2 serine protease(csp2)基因设计LAMP内外引物对;利用CTAB法提取冬虫夏草DNA;优化扩增反应条件;采用包括冬虫夏草在内的6种不同虫草进行LAMP扩增,并对阳性产物酶切鉴定以检测其特异性,通过对模板DNA的10倍梯度稀释检测其灵敏度;紫外灯下观察凝胶电泳或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的扩增产物。结果设计的LAMP引物可以特异地针对冬虫夏草的csp2基因进行LAMP扩增,产物可被限制性内切酶Taq1酶切,且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达6 pg/mL。结论 LAMP法可以实现对冬虫夏草的快速鉴定检测,在中药鉴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72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鉴定检测冬虫夏草
    李 奎,李 琦,袁 媛,陈江源,黄璐琦,刘志国
    2011, 42(8):1605-160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887) [HTML](0) [PDF 641.86 K](2126)
    摘要:
    目的 建立冬虫夏草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实现对冬虫夏草的快速检测。方法 针对冬虫夏草的CS2 serine protease (csp2)基因设计LAMP内外引物对;利用CTAB法提取冬虫夏草DNA;优化扩增反应条件;采用包括冬虫夏草在内的6种不同虫草进行LAMP扩增,并对阳性产物酶切鉴定以检测其特异性,通过对模板DNA的10倍梯度稀释检测其灵敏度;紫外灯下观察凝胶电泳或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 I的扩增产物。结果 设计的LAMP引物可以特异地针对冬虫夏草的csp2基因进行LAMP扩增,产物可被限制性内切酶Taq1酶切,且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达6 pg/mL。结论 LAMP法可以实现对冬虫夏草的快速鉴定检测,在中药鉴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73  巫山淫羊藿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研究
    韩素菊,黎云祥<sup>
    2011, 42(8):1609-1613.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766) [HTML](0) [PDF 563.40 K](1992)
    摘要:
    目的 考察巫山淫羊藿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为巫山淫羊藿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悬浮培养所获得的均匀悬浮培养细胞为研究对象,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悬浮培养,每隔3 d取样,测定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巫山淫羊藿悬浮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型,培养基中蔗糖、磷酸盐、硝酸盐、铵盐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最后变化趋于平缓,细胞合成黄酮最佳光照时间为每天12 h,黄酮合成量为27.854 82 mg/L。结论 巫山淫羊藿细胞生长特性的研究为其大规模悬浮培养生产天然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74  巫山淫羊藿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研究
    韩素菊 黎云祥
    2011, 42(8):1609-1613. DOI: A
    [摘要](562)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目的考察巫山淫羊藿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为巫山淫羊藿资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悬浮培养所获得的均匀悬浮培养细胞为研究对象,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悬浮培养,每隔3 d取样,测定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巫山淫羊藿悬浮细胞的生长曲线呈"S"型,培养基中蔗糖、磷酸盐、硝酸盐、铵盐量均呈急剧下降趋势,最后变化趋于平缓,细胞合成黄酮最佳光照时间为每天12 h,黄酮合成量为27.854 82 mg/L。结论巫山淫羊藿细胞生长特性的研究为其大规模悬浮培养生产天然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75  龙牙楤木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过程中主要药用成分的累积
    由香玲 代金玲 谭啸 李永红 李忠良 王雪岩 刘培彬 王紫娟 孙正峰 詹亚光
    2011, 42(8):1614-1619. DOI: A
    [摘要](731) [HTML](0) [PDF 0.00 Byte](2)
    摘要:
    目的研究龙牙楤木体细胞胚发生、发育及植株再生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球形胚、子叶胚、体胚苗的生长和其主要药用成分总皂苷、齐墩果酸、总黄酮的累积情况。方法采用组织培养诱导体细胞胚发生,测量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各发育时期的生物生长量,并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的总皂苷和总黄酮的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齐墩果酸的量。结果随着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发育,其生长速率由胚性愈伤组织的每周0.09 g,递增到体细胞胚苗的每周0.32 g。胚性愈伤组织和各不同发育时期体胚中总皂苷和齐墩果酸量的趋势相同,即体胚苗>球形体胚>胚性愈伤组织>子叶体细胞胚;与总黄酮的量不同,即体胚苗>子叶体细胞胚>胚性愈伤组织>球形体胚。结论胚性愈伤组织和各不同发育时期体胚中,总皂苷、齐墩果酸、总黄酮的生长速率最高的是体胚苗,分别为每周6.72、3.42、7.36 mg。
    76  龙牙楤木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过程中主要药用成分的累积
    </sup>由香玲,代金玲,谭 啸,李永红,李忠良,王雪岩,刘培彬,王紫娟,孙正峰,詹亚光
    2011, 42(8):1614-1619.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077) [HTML](0) [PDF 803.15 K](1729)
    摘要:
    目的
    研究龙牙楤木体细胞胚发生、发育及植株再生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球形胚、子叶胚、体胚苗的生长和其主要药用成分总皂苷、齐墩果酸、总黄酮的累积情况。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诱导体细胞胚发生,测量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各发育时期的生物生长量,并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中的总皂苷和总黄酮的量,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齐墩果酸的量。结果 随着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发育,其生长速率由胚性愈伤组织的每周0.09 g,递增到体细胞胚苗的每周0.32 g。胚性愈伤组织和各不同发育时期体胚中总皂苷和齐墩果酸量的趋势相同,即体胚苗>球形体胚>胚性愈伤组织>子叶体细胞胚;与总黄酮的量不同,即体胚苗>子叶体细胞胚>胚性愈伤组织>球形体胚。结论 胚性愈伤组织和各不同发育时期体胚中,总皂苷、齐墩果酸、总黄酮的生长速率最高的是体胚苗,分别为每周6.72、3.42、7.36 mg。
    77  中药材指纹图谱的一种产地信息研究新方法——雷达特征峰
    靳维荣,张凤娥,杜方岭
    2011, 42(8):1620-162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859) [HTML](0) [PDF 898.10 K](1692)
    摘要:
    目的 对中药材色谱指纹图谱潜在信息进行发掘研究,通过“雷达特征峰”表述指纹图谱蕴含的中药材产地信息。方法 采用黄芩指纹图谱研究数据和文献报道的其他药材指纹图谱数据进行“雷达特征峰”分析。结果 从指纹图谱中各化学成分的比例关系所映射出的“雷达图”中,可以清晰地区别不同产区的黄芩。结论 通过“雷达特征峰”可以区别不同产地的药材。
    78  中药材指纹图谱的一种产地信息研究新方法——雷达特征峰
    靳维荣 张凤娥 杜方岭
    2011, 42(8):1620-1624. DOI: A
    [摘要](539)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目的对中药材色谱指纹图谱潜在信息进行发掘研究,通过"雷达特征峰"表述指纹图谱蕴含的中药材产地信息。方法采用黄芩指纹图谱研究数据和文献报道的其他药材指纹图谱数据进行"雷达特征峰"分析。结果从指纹图谱中各化学成分的比例关系所映射出的"雷达图"中,可以清晰地区别不同产区的黄芩。结论通过"雷达特征峰"可以区别不同产地的药材。
    79  口服缓控释制剂数学模型研究概述
    陈健 朱盛山 蔡延渠 李润萍
    2011, 42(8):1625-1632. DOI: A
    [摘要](643)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按剂型结构将各种口服缓控释体系对应的数学模型分为贮库型、渗透泵型和骨架型三大类,从释药机制方面概述了各系统的数学方程,不同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动力学方程是不同的,一些模型的假设条件还未能实现,一些改进的释药系统还没有确切的数学模型,为缓控释制剂的合理设计和中药缓控释体系数学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80  口服缓控释制剂数学模型研究概述
    陈 健,朱盛山,蔡延渠,李润萍
    2011, 42(8):1625-1632.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840) [HTML](0) [PDF 1.54 M](4081)
    摘要: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按剂型结构将各种口服缓控释体系对应的数学模型分为贮库型、渗透泵型和骨架型三大类,从释药机制方面概述了各系统的数学方程,不同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动力学方程是不同的,一些模型的假设条件还未能实现,一些改进的释药系统还没有确切的数学模型,为缓控释制剂的合理设计和中药缓控释体系数学模型的研究提供参考。
    81  扁板海绵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王旭东,范 伟,于豪冰,焦伟华,林厚文,刘香芳
    2011, 42(8):1633-1645.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535) [HTML](0) [PDF 750.23 K](1904)
    摘要:
    扁板海绵属(Plakortis Schulze)海绵次生代谢产物丰富,类型多样,主要含有过氧化物、内酯、呋喃环、鞘糖脂和生物碱等类型的化学成分,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微生物、激活肌浆网Ca2+-ATP酶、抗疟和免疫抑制等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对该属海绵化合物类型进行分类归纳,并对其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该属海绵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82  扁板海绵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王旭东 范伟 于豪冰 焦伟华 林厚文 刘香芳
    2011, 42(8):1633-1645. DOI: A
    [摘要](678)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扁板海绵属(Plakortis Schulze)海绵次生代谢产物丰富,类型多样,主要含有过氧化物、内酯、呋喃环、鞘糖脂和生物碱等类型的化学成分,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抗微生物、激活肌浆网Ca2+-ATP酶、抗疟和免疫抑制等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对该属海绵化合物类型进行分类归纳,并对其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为该属海绵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83  獐牙菜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及其资源评价
    刘黄刚 张铁军 王莉丽 马琳 张丽娟
    2011, 42(8):1646-1649. DOI: A
    [摘要](776)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獐牙菜属为龙胆科的一个大属。该属的多种植物在我国民间已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清热利胆、退黄、除湿、平肝风、舒肝健胃的功效。从组织形态学、孢粉学、胚胎学、遗传分子标记学等方面系统地综述獐牙菜属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并对该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资源分布进行评价,探讨资源开发的途径,为扩大该属传统药物藏茵陈、青叶胆、当药等药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84  獐牙菜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及其资源评价
    刘黄刚,张铁军,王莉丽,马 琳,张丽娟
    2011, 42(8):1646-165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287) [HTML](0) [PDF 512.53 K](2025)
    摘要:
    獐牙菜属为龙胆科的一个大属。该属的多种植物在我国民间已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具有清热利胆、退黄、除湿、平肝风、舒肝健胃的功效。从组织形态学、孢粉学、胚胎学、遗传分子标记学等方面系统地综述獐牙菜属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并对该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和资源分布进行评价,探讨资源开发的途径,为扩大该属传统药物藏茵陈、青叶胆、当药等药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85  中药拓展拉美市场对策研究
    熊季霞 杨霞
    2011, 42(8):1650-1654. DOI: A
    [摘要](902) [HTML](0) [PDF 0.00 Byte](7)
    摘要:
    中药拓展拉美市场是中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中药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首先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分析了中拉中药贸易的现状,其次阐述了中药拓展拉美市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最后有针对地提出了中药拓展拉美医药市场的对策建议,以求为政府机构、有关部门和中药企业制定中药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展拉美医药市场提供参考。
    86  中药拓展拉美市场对策研究
    熊季霞,杨 霞
    2011, 42(8):1651-1654.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322) [HTML](0) [PDF 482.89 K](2109)
    摘要:
    中药拓展拉美市场是中药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中药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首先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分析了中拉中药贸易的现状,其次阐述了中药拓展拉美市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最后有针对地提出了中药拓展拉美医药市场的对策建议,以求为政府机构、有关部门和中药企业制定中药国际化发展战略、拓展拉美医药市场提供参考。
    87  浅谈经方三拗汤饮片炮制与临床辨证应用
    杨启悦,龙 飞,欧水平
    2011, 42(8):1655-1660.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930) [HTML](0) [PDF 510.33 K](2485)
    摘要:
    古往今来,历代医家对经方“三拗汤”中药味——麻黄、苦杏仁、甘草同方异制的炮制方法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结合“三拗汤”饮片炮制的历史沿革和现代研究,对炮制方法与药性、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的关联性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饮片炮制品的合理选用及临证配伍加减情况展开论述,为本方同方异治的临床辨证应用提供参考,充分阐述“同方异制,同方异治”的中医学辨证论治思想。
    88  浅谈经方三拗汤饮片炮制与临床辨证应用
    杨启悦 龙飞 欧水平
    2011, 42(8):1655-1657. DOI: A
    [摘要](688)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古往今来,历代医家对经方"三拗汤"中药味——麻黄、苦杏仁、甘草同方异制的炮制方法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本文结合"三拗汤"饮片炮制的历史沿革和现代研究,对炮制方法与药性、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的关联性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饮片炮制品的合理选用及临证配伍加减情况展开论述,为本方同方异治的临床辨证应用提供参考,充分阐述"同方异制,同方异治"的中医学辨证论治思想。
    89  马栗树种子提取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张蓓 陈蓉
    2011, 42(8):1658-1660. DOI: A
    [摘要](2058) [HTML](0) [PDF 0.00 Byte](4)
    摘要:
    马栗树种子提取物(醇提物)为欧洲七叶树种子的提取物,为纯植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常用制剂有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和迈之灵片,其主要成分是七叶皂苷(escin),具有理气宽中、和胃止痛、消肿、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静脉张力、抑制胃排空、清除活性氧和抗肿瘤等功效。主要用于术后水肿、肢体外伤所致的皮肤软组织肿胀、脑梗死、癌症等多种病症的治疗。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马栗树种子提取物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90  马栗树种子提取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张 蓓,陈 蓉
    2011, 42(8):1658-1658. DOI: 10.7501/j.issn.0253-2670.[year].8.[sequence]
    [摘要](1010) [HTML](0) [PDF 515.80 K](5647)
    摘要:
    马栗树种子提取物(醇提物)为欧洲七叶树种子的提取物,为纯植物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常用制剂有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和迈之灵片,其主要成分是七叶皂苷(escin),具有理气宽中、和胃止痛、消肿、改善血液循环、增加静脉张力、抑制胃排空、清除活性氧和抗肿瘤等功效。主要用于术后水肿、肢体外伤所致的皮肤软组织肿胀、脑梗死、癌症等多种病症的治疗。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马栗树种子提取物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