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可用于中医药系统研究的药物高内涵筛选分析
    闫秀川 刘成海
    2008(8):1121-1124.
    [摘要](672) [HTML](0) [PDF 453.68 K](1050)
    摘要:
    药物高内涵筛选分析是系统生物学时代的-项领先技术, 具有活体、动态、多指标的综合特点, 能够全面反映细胞组学的整体变化, 非常适用于中药的复杂成分组成和多靶点作用途径的研究。因此, 积极将该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研究, 对发现中药的有效组分和毒性成分, 阐明中药的复杂作用机制, 促进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2  新疆-枝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杨建波 吉腾飞 宋卫霞 王爱国 苏亚伦
    2008(8):1125-1127.
    [摘要](606) [HTML](0) [PDF 307.31 K](1136)
    摘要:
    目的:研究新疆-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采用光谱分析和理化常数对照等方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新疆-枝蒿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分别是: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7-O-[6"-乙酰氧基)-β-D-葡萄糖苷(6-demethoxy-4'-O-methylcapillarisin-7-O-(6"-acetoxy)-β-D-glucopyranoside, ]、6-去甲氧基-4'-O-甲基茵陈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6-demethoxy-4'-O-methylcapillarisin-7-O-β-D-glucopyranoside, )、刺槐素-7-O-β-D-葡萄糖苷(aca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 )、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 )、-枝蒿酮酸(rupestonic acid, )、胡萝卜苷(daucosterol, )。结论:其中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命名为-枝蒿苷A(rupestriside A), 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3  喙荚云实中-个新二萜类化合物
    吴兆华
    2008(8):1127-1129.
    [摘要](471) [HTML](0) [PDF 297.14 K](1129)
    摘要:
    目的:研究喙荚云实Caesalpinia minax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 依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喙荚云实的95%乙醇溶液回流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个呋喃二萜类化合物minaxin A, 并利用MTT法研究这个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结论:该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药理活性实验结果表明minaxin A对人肝癌细胞HepG2具有-定的生长抑制作用。
    4  五倍子化学成分研究
    李春远 丁唯嘉 渠桂荣
    2008(8):1129-1132.
    [摘要](1055) [HTML](0) [PDF 370.20 K](1715)
    摘要:
    目的:研究五倍子石油醚和氯仿部位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 并通过1H-NMR、13C-NMR、ESI-MS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化合物Ⅰ对尖孢镰刀菌的抗菌活性。结果: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 分别为2-羟基-6-十五烷基苯甲酸(Ⅰ)、白果酚(Ⅱ)、棕榈酸-1, 3-二甘油酯(Ⅲ)、β-谷甾醇(Ⅳ)、正二十五烷(Ⅴ)、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Ⅵ)、棕榈酸(Ⅶ)、月桂酸(Ⅷ)、肉豆蔻酸(Ⅸ)及没食子酸(Ⅹ)。结论:化合物Ⅰ~Ⅵ为首次从五倍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对尖孢镰刀菌显示中等的抗菌活性。
    5  猫儿刺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谢光波 赵明波 王晓静 屠鹏飞
    2008(8):1132-1135.
    [摘要](689) [HTML](0) [PDF 386.96 K](1232)
    摘要:
    目的:研究猫儿刺Ilex pernyi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及半制备RP-HPLC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 利用光谱数据并结合理化性质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从猫儿刺的干燥叶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 分别为β-谷甾醇(Ⅰ)、(6RS)-(Z)-2, 6-dimethyl-2, l-octadiene-1, 6-diol(Ⅱ)、(6RS)-(E)-2, 6-dimethyl-2, l-octadiene-1, 6-diol(Ⅲ)、8-hydroxypinoresinol(Ⅳ)、(+)-fraxiresinol(Ⅴ)、blumenol A(Ⅵ)、胡萝卜苷(Ⅶ)、3, 5-二咖啡酰奎宁酸丁酯(Ⅷ)、4、5-二咖啡酰奎宁酸丁酯(Ⅸ)。结论:该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猫儿刺中分离得到。
    6  大叶蛇葡萄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秀桥 沈伟 陈树和 刘焱文
    2008(8):1135-1137.
    [摘要](796) [HTML](0) [PDF 338.94 K](1083)
    摘要:
    目的:研究大叶蛇葡萄Ampelopsis megalophyll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技术提取分离其化学成分, 用UV、1H-NMR、13C-NMR、HSQC及HMBC等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得到9个化合物, 鉴定了其中8个化合物, 分别为大黄素(Ⅰ)、β-谷甾醇(Ⅲ)、花旗松素(Ⅳ)、杨梅素(Ⅴ)、蛇葡萄素(Ⅵ)、槲皮素(Ⅶ)、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Ⅷ)、杨梅苷(Ⅸ), 其中化合物Ⅱ结构待定。结论:化合物Ⅰ、Ⅲ~Ⅴ、Ⅶ~Ⅸ等7种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7  海芒果茎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小坡 张俊清 刘明生 裴月湖
    2008(8):1138-1140.
    [摘要](491) [HTML](0) [PDF 340.23 K](1102)
    摘要:
    目的:研究海芒果Cerbera manghas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其化学成分, 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和波谱技术分析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芒果茎皮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降毛荚醛(norviburtinal, Ⅰ)、海芒果醛(cerbinal, Ⅱ)、5α-豆甾-3, 6-二酮(Ⅲ)、β-谷甾醇(Ⅳ)、α-香树脂醇(Ⅴ)、棕榈酸(Ⅵ)、水杨酸(Ⅶ)、胡萝卜苷(Ⅷ)、黄夹环烯醚萜苷(theviridoside, Ⅸ)、D-葡萄糖(Ⅹ)。结论:化合物Ⅰ、Ⅲ、Ⅴ~Ⅶ、Ⅹ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Ⅳ、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8  银耳孢子多糖TFA结构的研究
    徐文清 高文远 王雪姣
    2008(8):1140-1142.
    [摘要](914) [HTML](0) [PDF 331.62 K](1164)
    摘要:
    目的:研究从银耳孢子粉Tremella fuciformis中提取分离所得中性多糖银耳孢子多糖A(TFA)的结构特征。方法:利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还原水解乙酰化及GC-MS、NMR分析, 确证其结构。结果:TF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3 000, 糖组成分析显示由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和2个七碳糖组成。多糖TFA的甲基化产物, 经水解、还原、乙酰化, 通过GC-MS分析表明, 主要含有1, 6连接的半乳糖, 不同位置连接的甘露糖, 另外还有2个七碳糖, 末端为端基连接的甘露糖和葡萄糖。结论:TFA为-多分支的结构复杂的新结构杂多糖, 为首次发现。
    9  毛杭子梢化学成分的研究
    文屏 韩慧英 王乃利 姚新生
    2008(8):1143-1146.
    [摘要](756) [HTML](0) [PDF 338.01 K](1129)
    摘要:
    目的:研究毛杭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根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学方法对毛杭子梢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 并根据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鉴定为(3S, 5R, 8R)-3, 5-二羟基-megastigman-6, l-亚烯-9-酮-5-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开环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2, 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葡萄糖苷(Ⅲ)、丁香醛(Ⅳ)、3, 5-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芹糖基-(1→6)-O-β-D-葡萄糖苷(Ⅴ)、胡萝卜苷(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0  育亨宾树皮中总生物碱的提取与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李开俊 张卓 陈琴华 李鹏
    2008(8):1146-1147.
    [摘要](823) [HTML](0) [PDF 225.84 K](1316)
    摘要:
    育亨宾树皮产于西非,为茜草科植物育亨宾树Pausinystalia yohimbe[K.Schumann]的干燥树皮,树皮中总生物碱质量分数为6.1%,主要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同时还具有清风热、降肝火、消肿毒的功效。其中主要成分有育亨宾、p育亨宾、异育亨宾以及萝巴新等生物碱,这几种生物碱近几年在国内外鲜有研究报道,在植物提取上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11  降香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郭丽冰 王蕾
    2008(8):1147-1149.
    [摘要](743) [HTML](0) [PDF 316.31 K](1066)
    摘要:
    降香是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的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为我国传统中药。具行气活血、止痛、止血之功效,多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常与其他活血化瘀药配伍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12  地稔的化学成分研究
    唐迈 廖宝珍 林绥 邓思珊
    2008(8):1149-1151.
    [摘要](753) [HTML](0) [PDF 342.43 K](944)
    摘要:
    地稔为野牡丹科植物地稔Melastoma dodecandrumLour.的全草。临床用于治疗高热、肿痛、咽喉肿痛、牙痛、赤白血痢疾、黄疸、水肿、痛经、崩漏、带下、疔疮、毒蛇咬伤等病症。
    13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合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姚发业 朱文彩 邱琴 刘廷礼
    2008(8):1151-1154.
    [摘要](565) [HTML](0) [PDF 338.52 K](1125)
    摘要:
    苏合香为金缕梅科植物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 Mill.的树干渗出的香树脂,经加工制成。苏合香的化学组成含树脂(约36%)、水分(14%~21%)和油状液体。
    14  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体外释放规律和机制研究
    刘陶世 赵新慧 狄留庆 蔡宝昌 黄耀洲
    2008(8):1154-1157.
    [摘要](749) [HTML](0) [PDF 414.45 K](1119)
    摘要:
    目的:探讨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体外多成分释放的规律和机制。方法:采用转篮法以人工胃液为介质, 以HPLC法测定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小檗碱、巴马汀、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8 h内的体外累积释放率, 通过相似因子比较法、Higuchi方程, 零级、-级释放方程等释放模型拟合法以及Peppas方程研究左金胃漂浮缓释片多成分释放的规律。结果: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4种生物碱的平均释放曲线相互之间的相似因子均大于80%, 均以Higuchi释放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 释放机制均为扩散协同骨架溶蚀作用。结论:左金胃漂浮缓释片中生物碱类成分的释放具有均衡缓释性。
    15  盐酸青藤碱多囊脂质体的制备及其释放特性研究
    姜素芳 姚瑶 陶昱斐 丁燕飞 向璧妤
    2008(8):1158-1161.
    [摘要](675) [HTML](0) [PDF 399.59 K](958)
    摘要:
    目的:制备包封率较高且具有较好缓释性能的盐酸青藤碱多囊脂质体。方法:用复乳法制备盐酸青藤碱多囊脂质体, 以包封率和囊形为考察指标, 采用均匀设计优选最佳处方和工艺, 并考察其形状、粒径及体外释放性能。结果:制得的盐酸青藤碱多囊脂质体包封率在80%以上, 形状圆整, 粒径较均匀, 多数分布在20~30μm, 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 释药t1/2为52. 7 h。结论:盐酸青藤碱多囊脂质体处方工艺稳定可行, 包封率高且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
    16  复合酶法提取丹参中丹参素的研究
    杨皓明 齐崴 何志敏 王红蕾
    2008(8):1161-1164.
    [摘要](561) [HTML](0) [PDF 357.71 K](817)
    摘要:
    目的:研究酶在丹参提取过程中的作用, 确定不同因素对酶解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与紫外检测分析方法, 以丹参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 对原药粒度、酶用量、固液比、第-步酶解时间及第二步水提时间5个工艺参数分别进行实验, 以确定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酶法提取丹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 ℃;pH=4. 6;粒度为20~35目;酶底物质量比1:200;第-步酶解时间为80 min, 固液比为1:15;第二步水提时间为40 min, 固液比为1:9。结论:通过本工艺得到的丹参素提取率为84. 61%, 且工艺条件温和, 对设备要求低, 不仅可以降低能耗, 还可以避免多糖类物质的糊化, 并减小丹参素在提取过程中被氧化的可能。
    17  异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包合作用的研究
    韩光 李景华
    2008(8):1165-1167.
    [摘要](643) [HTML](0) [PDF 262.86 K](902)
    摘要:
    目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及核磁共振法研究β-环糊精对异穿心莲内酯的包合作用。方法:采用微波辅助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异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包合物,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的包合常数, 并确定异穿心莲内酯-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 红外分光光度法和核磁共振法确证包合物的形成且验证包合比例。结果:异穿心莲内酯与β-环糊精形成了包合物, 包合常数为140. 845 L/mol, 包合比例为1:1。结论:β-环糊精可以包合异穿心莲内酯, 且包合效果较好。
    18  生地黄中低聚糖的提取和纯化研究
    唐岚 刘力 徐德生
    2008(8):1167-1171.
    [摘要](553) [HTML](0) [PDF 476.90 K](895)
    摘要:
    目的:研究从生地黄中提取分离低聚糖的工艺。方法:以水苏糖的量为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取工艺, 考察了除杂工艺中大孔树脂种类、洗脱液用量及活性炭脱色方法, 并采用葡聚糖凝胶柱纯化得到生地黄低聚糖。结果:优选的水提取工艺为:12倍量水, 煎煮3次, 每次0. 5 h。水提取液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除杂, 0. 1%活性炭脱色3次, SephadexG15葡聚糖凝胶分离纯化获得生地黄低聚糖部位, 其中水苏糖质量分数大于60%。结论:该工艺从生地黄中提取分离低聚糖部位, 工艺合理、可行, 低聚糖部位收率达药材量的26%。
    19  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虎杖中大黄素的工艺研究
    戚毅 蔡铭 谢志鹏 瞿海斌 程翼宇
    2008(8):1171-1173.
    [摘要](606) [HTML](0) [PDF 322.06 K](935)
    摘要:
    目的:研究虎杖中大黄素的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单提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大黄素收率的影响, 并比较了该工艺与热回流、渗漉、索氏提取工艺的优劣。结果: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虎杖中大黄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 乙醇用量10倍量, 单提时间35 min, 提取温度65 ℃;该工艺与其他提取工艺相比不仅能保证较高的提取效率, 降低提取温度, 而且大大节省提取溶剂, 降低后续蒸发浓缩的能耗。结论:相比传统中药提取工艺, 虎杖动态罐组式逆流提取工艺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值得在中药工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20  香青兰滴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邢建国 魏改芹 何承辉
    2008(8):1173-1176.
    [摘要](504) [HTML](0) [PDF 416.38 K](1009)
    摘要:
    目的:研究香青兰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通过对香青兰滴丸制备过程的试验, 以滴丸的成型率、外观质量、溶散时限、丸质量变异系数为筛选指标, 以药液的油浴温度、冷却剂的冷凝温度、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主要考察因素, 对香青兰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 并考察了影响滴丸成型的其他因素。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1:2. 5, 药液油浴温度为75~80 ℃, 冷却剂的冷凝温度10~15 ℃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按照此优化条件制备香青兰滴丸成型率高。结论: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香青兰滴丸, 其外观呈黑褐色, 味微苦, 表面光滑, 大小-致, 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21  结肠炎散Ⅰ号的质量标准研究
    周永梅 王巨存 冯鑫 房德敏
    2008(8):1176-1178.
    [摘要](453) [HTML](0) [PDF 291.93 K](858)
    摘要:
    目的:制定结肠炎散Ⅰ号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的黄连、五倍子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方中靛玉红进行了测定。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靛玉红在0.1293~0. 262 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 平均回收率为99.8%, RSD为1.62%。结论:该方法可以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有效地控制结肠炎散Ⅰ号的质量。
    22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九节龙皂苷Ⅰ
    李斐 王晓娟 孙晓莉 黄永刚 王荣 常晓亮
    2008(8):1178-1180.
    [摘要](563) [HTML](0) [PDF 318.82 K](923)
    摘要:
    目的:采用制备色谱系统从九节龙皂苷粗品中分离纯化九节龙皂苷Ⅰ, 建立其纯化工艺。方法:九节龙皂苷粗品采用柱色谱分离, 然后采用制备色谱系统, 收集对应峰的回收液, 即得九节龙皂苷Ⅰ, 并对产品进行了TLC定性和质量分数定量分析。结果:产品经HPLC检测, 为九节龙皂苷Ⅰ, 质量分数达99%以上。结论:用制备色谱系统进行九节龙皂苷Ⅰ的分离和纯化, 具有简便、快捷、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收集全面等优点。
    23  牛膝不同炮制品中多糖的测定
    林肖惠 刘鹏 徐为人 汤立达
    2008(8):1180-1182.
    [摘要](484) [HTML](0) [PDF 335.87 K](824)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牛膝中多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牛膝不同炮制品中多糖, 比较各炮制品中多糖的差异。结果:牛膝酒制品、盐制品、牛膝炭和生品中多糖分别为9. 06%、8. 20%、4. 88%、6. 05%。以酒制品中的多糖最多, 牛膝炭中最少。结论:不同炮制方法能够影响牛膝中多糖。
    24  丹参中总酚酸测定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魏惠珍 张洁 饶毅 吴有根 方海红 陈银芳 朱圣生
    2008(8):1182-1183.
    [摘要](626) [HTML](0) [PDF 335.18 K](1750)
    摘要: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茎,其有效成分包括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是以丹参酮为代表的醌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水溶性成分总称为总酚酸,主要有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B。
    25  地黄寡糖改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
    张汝学 贾正平 李茂星 王娟 郭丽民 张小华
    2008(8):1184-1187.
    [摘要](834) [HTML](0) [PDF 440.38 K](1203)
    摘要:
    目的:研究地黄寡糖改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方法:运用RT-PCR技术, 检测地黄寡糖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胰岛素受体(IR)、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和2(GLUT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地黄寡糖能够促进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中PPAR-α、IR、GLUT4 mRNA的表达;能够明显降低GLUT2基因mRNA的表达。结论:地黄寡糖对HepG2胰岛素抵抗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α、调节HepG2内IR及GLUT2 mRNA的表达有关。
    26  黄芩苷对不同刺激剂诱导的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影响
    李林 曾耀英 黄秀艳 宋兵 杨志 姚满林 滕菲
    2008(8):1188-1191.
    [摘要](593) [HTML](0) [PDF 417.98 K](928)
    摘要:
    目的:分析黄芩苷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影响, 探讨其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阐明其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 制备淋巴细胞悬液, 以不同终质量浓度的黄芩苷预孵育淋巴细胞4 h, 再以刀豆蛋白A(Con A)或佛波醇酯类多克隆刺激剂(PDB)诱导小鼠淋巴细胞活化, 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结合双色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技术检测CD3+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和中期活化标志CD25分子的表达。结果:黄芩苷(10、20、30 mg/L)能明显抑制Con A或PDB诱导T细胞活化分子CD69和CD25的表达, 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芩苷能够明显抑制多克隆刺激剂Con A或PDB诱导的T细胞早期和中期活化, 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黄芩苷在T细胞活化过程的信号转导中有抑制作用, 从而可以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 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是-种潜在的免疫抑制剂。
    27  芦荟大黄素对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Ca2+]i变化的影响
    李臣宇 李新 刘丽军 邹洁 胡芬 李俊英
    2008(8):1192-1196.
    [摘要](614) [HTML](0) [PDF 480.45 K](1089)
    摘要:
    目的:研究芦荟大黄素对植物血凝素(PHA)引起的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Ca2+]i)变化的影响, 探讨芦荟大黄素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用单细胞钙成像系统记录细胞胞浆[Ca2+]i结果:芦荟大黄素对PHA引起的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 且其抑制作用与剂量有关;加入PHA引起细胞[Ca2+]i迅速升高, 并持续维持高[Ca2+]i水平, 芦荟大黄素对PHA引起的[Ca2+]i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 其作用途径包括阻断胞内Ca2+释放和抑制胞外Ca2+内流。结论:芦荟大黄素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淋巴细胞内[Ca2+]i升高相关。
    28  积雪草苷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章卓 万敬员 罗福玲 李洪钟 周岐新 吴柯
    2008(8):1196-1199.
    [摘要](709) [HTML](0) [PDF 458.07 K](1252)
    摘要: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的保护效应。方法:5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假手术、模型、溶媒、积雪草苷(5、15、45 mg/kg)7组, 每组8只。LPS(2.5 mg/kg)气管滴注造ALI模型, 24 h后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 计算肺湿质量/干质量值;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后行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BCA法检测其蛋白的量;化学法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积雪草苷各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减轻LPS所致ALI模型肺组织病变情况, 减轻肺水肿, 减轻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抑制蛋白渗出。抑制肺组织中MPO活性。结论:积雪草苷对LPS诱导ALI有保护效应。
    29  红景天苷对大鼠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
    冉建华 孙善全 汪克建 毕恣 陈海 谭戈
    2008(8):1200-1204.
    [摘要](1030) [HTML](0) [PDF 525.50 K](862)
    摘要:
    目的:研究红景天苷(salidroside)对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 AQP4)在大鼠缺血性脑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拴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实验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红景天苷组。通过光镜技术观察各组别脑水肿区的病理变化, 干湿质量法检测脑含水量, 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方法观察AQP4及其mRNA在脑组织中的表达, 硫代巴比妥酸法和定磷法测定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MDA)、Na+, K+-ATPase活性。结果:缺血后模型组的细胞及血管周围间隙明显扩大, 部分细胞坏死, 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大鼠穹隆下器官、脉络丛、大脑皮质、视上核、海马等部位AQP4及其mRNA的表达上调, 48~72 h达峰值;脑组织含水量亦在72 h达高峰。红景天苷组脑组织形态结构无明显改变, 脑组织含水量、MDA水平、AQP4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而Na+, K+-ATPase活力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红景天苷可抑制缺血性脑水肿组织中AQP4及其mRNA的过表达, 防止脑水肿的发生。
    30  骨疏丹抗骨质疏松的药理作用
    张丹 刘铮 李发美 谢阳金
    2008(8):1205-1207.
    [摘要](672) [HTML](0) [PDF 335.53 K](902)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骨疏丹对糖皮质激素强的松龙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 模型组, 骨疏丹大、中、小剂量(3、1、0. 3 g/kg)组及骨疏康组。观察骨疏丹对强的松龙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血液、骨组织指标及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的影响。结果:8周后, 骨疏丹可明显增加强的松龙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以及血骨钙素, 骨钙、磷的量, 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并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结论:骨疏丹可使强的松龙所致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骨钙、骨磷, 血骨钙素的量提高, 骨密度增加, 骨生物力学提高, 有明显的防治骨质疏松作用。
    31  多球壳菌素诱导系膜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陈美 江警予 郝燕 周建华
    2008(8):1208-1212.
    [摘要](505) [HTML](0) [PDF 482.34 K](1107)
    摘要:
    目的:观察多球壳菌素(ISP-1)对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的促凋亡作用, 研究ISP-1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谱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GMC, 加入100μmol/L ISP-1干预, 分别于作用6、12、24、48 h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GMC凋亡, Hoechst33258/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变化, 琼脂糖DNA凝胶电泳法观察凋亡细胞核小体DNA的断裂现象, 并通过SuperArray Real-Time PCR细胞周期基因芯片测定ISP-1对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ISP-1可显著诱导GMC凋亡, 并呈-定的时间依赖性, 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最显著, Hoechst33258/PI荧光染色法可见亮蓝色的凋亡小体,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梯度的出现;PCR细胞周期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发现ISP-1可显著上调GMC Rad51、Atm、Brcal、Caspase3、cyclinA2、cyclinC、chek1、cyclinB1、cyclinB2、cyclinD2、cyclinF、Cdc25a和P27等-些与DNA损伤、凋亡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相关的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发现ISP-1可显著上调GMC Bax蛋白表达, 下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ISP-1可时间依赖性诱导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GMC凋亡, 其机制与影响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32  甜菜碱对HepG2人肝癌细胞基因组范围DNA甲基化表达的影响
    季宇彬 高世勇 杨红丹 何立巍
    2008(8):1212-1215.
    [摘要](772) [HTML](0) [PDF 431.78 K](916)
    摘要:
    目的:研究甜菜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内基因组范围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以浓度0. 1、0. 2、0. 4mol/L甜菜碱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 24、48 h后, 通过高效毛细管电泳仪(HPCE)检测肿瘤细胞中DNA水解产物中5-甲基-2'-脱氧胞嘧啶(5-methyl-2'-deoxycytidine, 5 mdC)水平, 来检测甜菜碱对HepG2内基因组范围DNA甲基化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甜菜碱的浓度增大, 5 mdC占总体胞嘧啶的峰面积的百分比也相应增大, 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甜菜碱作为甲基供体, 促进HepG2细胞基因组范围DNA甲基化的表达, 从而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的生长。
    33  二苯乙烯苷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王春英 李敏 袁志芳 杨维 解凤立 张兰桐
    2008(8):1215-1219.
    [摘要](553) [HTML](0) [PDF 537.17 K](911)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胃灌注液及肠循环液中二苯乙烯苷及酚红质量浓度的HPLC/DAD法, 并研究二苯乙烯苷在大鼠胃、肠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 以HPLC/DAD法测定胃灌注液及肠循环液中药物的量, 色谱条件为Dikma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 6mm, 5μm);柱温30 ℃;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 2%磷酸(35:15:50), 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320 nm(二苯乙烯苷)和430 nm(酚红);进样量20μL。结果:二苯乙烯苷及酚红的线性关系良好, 线性范围分别为3. 5~140μg/mL和1~40μg/mL, 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3.1%, 方法回收率均在99. 48%~102. 2%。不同质量浓度(2. 5、5、10 mg/mL)的二苯乙烯苷在大鼠胃部的每小时吸收率分别为72. 7%, 67. 7%和56. 6%;不同质量浓度(30、60、120μg/mL)的二苯乙烯苷在肠道内的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 047 7、0. 051 4、0. 056 3 h-1, 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本实验首次建立了HPLC/DAD法同时测定胃灌注液及肠循环液中二苯乙烯苷及酚红的质量浓度,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二苯乙烯苷在肠道内吸收较差, 主要吸收部位是胃, 为延长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 改善生物利用度, 适合制成胃漂浮片。
    34  冬凌草甲素诱导膀胱癌MB49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车宪平 韩瑞发 周晶 肖劲逐 张国庆 陈道虎
    2008(8):1219-1222.
    [摘要](838) [HTML](0) [PDF 440.39 K](917)
    摘要: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膀胱癌MB49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MB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查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活性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对MB49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 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和浓度-效应关系。随着冬凌草甲素作用浓度增加, 凋亡细胞数和坏死细胞数均增加, 浓度越高, 坏死细胞的比率增加越多。随着冬凌草甲素作用时间延长, MB49细胞的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均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 Bax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 但Caspase-8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冬凌草甲素对膀胱癌MB49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冬凌草甲素可能主要通过Fas/FasL-线粒体途径上调Bax、下调Bcl-2, 导致MB49细胞凋亡的发生。
    35  芝麻素对肝癌H22细胞增殖及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魏艳静 卞红磊 余文静 王建华
    2008(8):1222-1224.
    [摘要](510) [HTML](0) [PDF 343.36 K](874)
    摘要:
    目的:观察芝麻提取物芝麻素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芝麻素对小鼠肝癌H22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同时将移植H22瘤株的昆明种小鼠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30 mg/kg)组、芝麻素高、低剂量(150、15 mg/kg)组、观察芝麻素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结果:芝麻素在体外对H22肝癌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以8、16、32μg/mL组在48 h的抑制率最显著;芝麻素在体内对H22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芝麻素低剂量组的小鼠皮下瘤质量较模型组低(P<0.05), 但仍比环磷酰胺组高(P<0.05), 芝麻素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芝麻素有明显抑制肝癌H22细胞增殖的作用。
    36  咳喘灵对实验性哮喘模型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朱振刚 刘贵颖 乔亚珍
    2008(8):1224-1226.
    [摘要](541) [HTML](0) [PDF 405.36 K](978)
    摘要:
    支气管哮喘是-种以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为主,多种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肺组织内均有明显的EOS浸润。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EOS释放的各种介质可发挥其炎症效应,并可以在气道重塑中起-定作用。
    37  氮离子注入介导麻黄基因组DNA转化酵母菌
    吕杰 金湘 毛培宏 凌海秋 樊永红 武宝山 欧阳平凯
    2008(8):1227-1230.
    [摘要](875) [HTML](0) [PDF 455.17 K](1001)
    摘要:
    目的:以麻黄碱为目标产物, 探讨氮离子(N+)注入介导麻黄基因组DNA在酵母菌中的转化。方法:通过N+注入介导蓝麻黄基因组DNA分别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异常汉逊酵母Hansenula anomala中随机转化, 转化后的酵母菌经BTB指示性辅助筛选、斜面传代和液体培养后, 用铜铬盐定性检识和RP-HPLC方法, 检测重组酵母菌胞外和胞内麻黄碱的量。结果:获得了遗传稳定的以葡萄糖为碳源、NaNO3为氮源生物合成麻黄碱和(或)伪麻黄碱的重组酵母菌9株。液体培养72 h, RP-HPLC测试胞外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最高量分别为18.85和2.88 mg/L;胞内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最高量分别为4.29和22.16 mg/g干细胞。结论:采用离子注入介导麻黄基因组DNA大分子转化技术, 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 可获得易于人工培养的产生麻黄碱等次生代谢产物的微生物工程菌株。
    38  喜树幼苗中喜树碱及其代谢相关酶类的分布
    孙世芹 阎秀峰
    2008(8):1231-1234.
    [摘要](556) [HTML](0) [PDF 437.50 K](840)
    摘要:
    目的:分析当年生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幼苗各部位中喜树碱的量及其生物合成途径中色氨酸合酶(TSB)和色氨酸脱羧酶(TDC)的活性。方法:用HPLC检测温室内不同氮素形态下砂培喜树幼苗各部位中喜树碱的量及TSB和TDC活性。结果:不同氮素形态下喜树幼苗幼叶中喜树碱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P<0. 01), 其次为茎皮和成叶, 根中的最低。TSB活性在不同氮素形态下以幼叶最高, 茎皮、成叶和根依次减弱, 与喜树碱量呈现良好的器官对应性。不同氮素形态下TDC活性的最高部位为茎皮, 其次为幼叶, 成叶和根很低, 与喜树碱的量缺乏器官对应性。结论:当年生喜树幼苗喜树碱量以及TSB和TDC活性存在明显的组织器官特异性, 喜树碱的量和TSB活性最高部位为幼叶, 茎皮中TDC活性最大。
    39  北柴胡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不定芽增殖条件研究
    郝建平 徐丽霞 杨东方
    2008(8):1234-1238.
    [摘要](798) [HTML](0) [PDF 513.89 K](1174)
    摘要:
    目的:研究北柴胡叶片、茎段和花芽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的条件, 探讨快速繁殖的新途径。方法:选择优良的北柴胡类型, 在附加不同种类、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配比外源植物激素的MS培养基中, 进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以及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繁殖和生根培养。结果:附加2, 4-D 1.0 mg/L、KT0.5 mg/L和6-BA 0.5 mg/L的MS培养基最适合于叶片、茎和花芽愈伤组织的诱导, 其中以花芽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在附加6-BA 1.0 mg/L、NAA 0.03 mg/L和CM 15%、CH500 mg/L的培养基中, 愈伤组织的分化率最高;附加6-BA 1.5 mg/L、NAA 0. 05 mg/L和CH 250 mg/L的MS培养基为芽苗增殖的适宜培养基;附加NAA0.5 mg/L的1/2 MS培养基是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结论:北柴胡的茎段和花芽外植体在适宜的激素组合中均可通过愈伤组织途径分化出不定芽, 继而得到正常生长、发育的再生植株。
    40  枸杞品质及其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张自萍 史晓文 曹丽华 赵世华
    2008(8):1238-1242.
    [摘要](781) [HTML](0) [PDF 482.06 K](852)
    摘要:
    目的:通过测定宁夏8个不同产区枸杞头茬、盛果期和秋果中总糖、多糖、甜菜碱、氨基酸、总黄酮、类胡萝卜素的量及百粒质量, 并分析总糖碱比, 研究枸杞中这些指标间以及它们与土壤肥力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PLC和分光光度等实验方法以及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等生物统计方法。结果:枸杞中各指标被归为以总糖、甜菜碱和类胡萝卜素为代表的3类, 各指标受各种土壤肥力因子的作用不同。结论:总糖、甜菜碱和类胡萝卜素这3种成分及糖碱比值能较科学地评价枸杞的品质;施肥时应综合考虑各种肥力因子对枸杞成分的协同作用, 不宜片面考虑其单-的相关性。该研究为枸杞品质评价及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41  红花cDNA-AFLP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
    冯娜 郭美丽 张汉明
    2008(8):1242-1246.
    [摘要](800) [HTML](0) [PDF 533.46 K](989)
    摘要:
    目的:为构建红花的遗传连锁图谱和功能基因的研究, 探讨影响红花c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cDNA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cDNA-AFLP)的各种因素, 建立并优化红花cDNA-AFLP反应体系。方法:以红花新鲜花瓣为材料, 针对其内含物特殊性对Trizol法加以改进提取RNA, 采用无RNase H活性的鼠源反转录酶(M-MLV RTase)结合置换合成法反转录双链cDNA;两步法酶切与连接, 优化酶切时间;连接产物和预扩产物分别设置不同稀释倍数扩增并对选扩反应体系略微调整后, 用6%的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分离, 银染检测。结果:改进Trizol法得到的红花总RNA样品较为完整, 纯度较高, 可直接用于双链的合成;经无RNase H活性反转录酶结合置换合成法得到高质量的cDNA模板。建立优化后的红花cDNA-AFLP体系为:250 ng cDNA 37 ℃6 h经限制性内切酶MseI和EcoRI完全酶切, 16 ℃连接12 h;连接产物最佳稀释倍数为10倍;预扩产物稀释为150倍;PAGE电泳得到清晰、稳定、分辨率较高的多态性条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反应体系适用于红花功能基因的cDNA-AFLP研究。
    42  菝葜药材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周艳林 严海 钟小清 王力生 邹节明
    2008(8):1246-1248.
    [摘要](780) [HTML](0) [PDF 337.10 K](931)
    摘要:
    目的:建立菝葜药材的脂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 5 μm), 以甲醇-0.1%的磷酸溶液梯度洗脱, 体积流量1.0 mL/min, 柱温35 ℃, 检测波长303nm。结果:不同产地菝葜药材的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相似度, 通过比较对应了山龙眼苷A、落新妇苷、白藜芦醇及黄杞苷4个对照品。结论:建立的方法能较好地反映了菝葜中二氢黄酮醇苷及二苯乙烯两类主要成分。
    43  白术GC-MS指纹图谱研究
    段启 马兴田 李彩萍
    2008(8):1249-1251.
    [摘要](551) [HTML](0) [PDF 310.56 K](1030)
    摘要:
    目的:建立白术药材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为白术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白术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 建立其指纹图谱, 确定共有指纹峰。结果:白术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8个特征性指标成分, 初步建立了以此18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 重现性好, 可作为白术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44  道地产区地黄不同品种间多糖量的比较
    李晓琳 王敏 刘红彦 黄璐琦 王飞 吴志刚
    2008(8):1251-1253.
    [摘要](581) [HTML](0) [PDF 338.62 K](904)
    摘要:
    目的:比较道地产区不同品种地黄中多糖的量。方法:苯酚-硫酸比色法, 线性范围5.3~106.0 μg/mL(r=0.9997)。结果:以葡萄糖计, 北京1号、大红袍、红薯王、北京2号、9302、狮子头、金状元、85-5地黄中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2.73%、10.04%、8.32%、7.10%、4.87%、4.11%、2.48%、1.58%。结论:不同品种地黄中多糖的量差异明显, 其中以北京1号中多糖的量最高。
    45  HPLC法同时测定野马追中金丝桃苷、槲皮素和山柰素
    靳晓秋 陈黎
    2008(8):1254-1255.
    [摘要](497) [HTML](0) [PDF 249.64 K](912)
    摘要:
    目的:建立江苏道地药材野马追中金丝桃苷、槲皮素和山柰素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lig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 乙腈-甲醇(10:1)-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 进行梯度洗脱分离, 检测波长为370 nm。结果:金丝桃苷、槲皮素和山柰素在选定质量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01%, 96.56%, 96.84%, RSD分别为1.2%, 1.1%, 1.2%。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 重现性好, 可以作为野马追中黄酮成分的测定方法, 更全面地控制野马追药材的质量。
    46  RP-HPLC法测定东北地区不同产地满山红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
    梁泰刚 梁垿 赵承孝 李青山
    2008(8):1255-1257.
    [摘要](564) [HTML](0) [PDF 350.43 K](864)
    摘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满山红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Hypo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 以0.03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3.0, 含6 mmol/L的β-环糊精)-甲醇(13:87)为流动相, 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分别在0.026 0~0.130 mg/mL和0. 087 2~0.436 mg/mL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RSD=1.1%)和98.6%(RSD=1.2%)。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 结果准确可靠, 各产地满山红中熊果酸的量均高于齐墩果酸。
    47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延胡索总生物碱的量
    周毅玲
    2008(8):1257-1258.
    [摘要](573) [HTML](0) [PDF 259.53 K](1167)
    摘要:
    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clag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亦名元胡,其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疼痛、心血管及痛经等。
    48  超高效/高分离度快速/超快速液相色谱在中药及其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杨义芳
    2008(8):1259-1263.
    [摘要](925) [HTML](0) [PDF 567.03 K](1433)
    摘要:
    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和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是近几年来推出的-种新的液相色谱技术, 峰容量、分析效率、灵敏度和分辨率较常规HPLC有了很大的提高。其主要用于中药成分分析、中药指纹图谱、中药及其复方定量测定。此外, 与TOF-MS、MS/MS联用还可用于中药代谢产物、中药复方血清化学成分和药动学等复杂体系的生物分析, 以及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是复杂体系中药分离分析的重要手段。着重就其在中药及其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49  天然产物中环状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张建斌 柳军玺 邸多隆 查飞
    2008(8):1263-1268.
    [摘要](626) [HTML](0) [PDF 582.54 K](1066)
    摘要:
    环状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是-类广泛分布于核桃属、桤木属、杨梅属、嘉榄属等植物中的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大量的研究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综述了天然产物中环状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光谱学鉴定特征、植物分布、生源合成途径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为该类化合物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定参考。
    50  植物内生菌与道地药材的相关性研究
    江曙 钱大玮 段金廒 严辉 于光
    2008(8):1268-1272.
    [摘要](845) [HTML](0) [PDF 626.06 K](1236)
    摘要:
    内生菌与其宿主植物在长期共进化过程中, 形成了密切的互惠共生关系。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中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内生菌种群结构与功能, 总结了内生菌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抗逆性, 特别是对药材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内生菌对道地药材形成的机制, 提出了从植物内生菌的角度研究药材道地性的新思路。
    51  高速逆流色谱在中药分离中溶剂体系的筛选
    程杰 符晓晖 王维娜
    2008(8):1272-1275.
    [摘要](462) [HTML](0) [PDF 369.18 K](1033)
    摘要:
    高速逆流色谱(high-speed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液-液分配色谱技术。与其他液相色谱分离方法相比,其不使用固体载体作固定相,被分离物质在互不相溶两相分配分离,克服了固体载体带来的样品吸附、变性、污染、峰形拖尾等缺点。
    52  北沙参的生物学与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辛华 丁雨龙
    2008(8):1275-1277.
    [摘要](1151) [HTML](0) [PDF 387.20 K](1057)
    摘要:
    北沙参是伞形科植物珊瑚菜属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 Miq.的干燥根,别名海沙参、野香菜根、菜阳参等,是著名的中药材,有养阴润肺、祛痰止咳等功效.北沙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明代《本草纲目》列为五参(人参、党参、玄参、丹参、沙参)之-。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