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胡芦巴碱的生物分布与药理作用
    姜华 尹湉 赵余庆
    2008(4):附2-附4.
    [摘要](994) [HTML](0) [PDF 272.99 K](1129)
    摘要:
    胡芦巴碱(trigonelline)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的生理活性物质,也是人体体内的代谢产物。胡芦巴碱熔点为218℃,分子式C7H8NO2,相对分子质量为137.4.化学名为N-甲基烟酸内醇或N-甲基烟酸内盐,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极性溶剂中。由于其分子中同时存在带正负电荷的基团,所以是两性的季胺生物碱。由于其具有降血糖、抗肿瘤、降血脂等药理活性,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现就其生物分布和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全面了解和开发利用胡芦巴碱提供参考。
    2  蒺藜考辨
    李毓群
    2008(4):附5-640.
    [摘要](635) [HTML](0) [PDF 246.30 K](953)
    摘要:
    古今本草中以蒺藜为名的中药有2种,一种为刺蒺藜,《中国药典》称为蒺藜,其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L.的干燥成熟果实。另一种为沙苑蒺藜,《中国药典》称为沙苑子,其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干燥成熟种子。由于古今不同的本草中把两者称作蒺藜和白蒺藜,造成目前临床上使用混乱,为保证其用药安全有效,笔者从本草学及药理学角度加以辨明。
    3  通脉软胶囊
    2008(4):480-480.
    [摘要](481) [HTML](0) [PDF 116.59 K](993)
    摘要:
    一、概述通脉软胶囊是由天津药物研究院研制的中药8类新药。本品由丹参、川芎、葛根等中药经提取加工而制成。具有活血通脉之功效,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硬化,脑血栓,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等。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等特点。二、组方特点通脉软胶囊系由丹参、川芎、葛根等药物组成。
    4  中药药性研究概论
    肖小河
    2008(4):481-484.
    [摘要](949) [HTML](0) [PDF 528.39 K](1400)
    摘要:
    当今中药药性研究热潮越来越高。在回顾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药药性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指出中药药性研究在近期内要取得重大突破,应进一步凝练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规范研究方法。寒热药性可作为首要突破口;建立寒热药性的客观评价方法,阐明寒热药性的客观真实性将是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首要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基于还原整合和热力学表达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和方法。
    5  信息
    2008(4):484-484,550,609,615,627,630.
    [摘要](454) [HTML](0) [PDF 645.27 K](856)
    摘要: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中华中医药学会申药鉴定分会定于2008年7月下旬在浙江省建德市(千岛湖)召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会议由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与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会期3天。会议将邀请著名专家及相关人士就中药鉴定与品质评价、中药质量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进展情况;中药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中药鉴定学和生药学教学及实验、教材与标本等同题做专题报告。
    6  半夏中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的新脑苷
    杨秀伟 韩美华 钟国跃 张明
    2008(4):485-490.
    [摘要](973) [HTML](0) [PDF 597.26 K](1012)
    摘要:
    目的研究半夏Pinellia ternata鲜块茎中的生物活性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方法鉴定结构。采用MTT法,体外观察化合物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抑制作用。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阿屯醇(I)、β-谷甾醇(Ⅱ)、α-棕榈精(Ⅲ)、胡萝卜苷(Ⅳ)、异半夏苷(1-O-β-D-吡喃葡糖基-(2S,3R,4E,11Z)-2-[(2R-羟基十六碳烯酰基)氨基]-4,11-十八碳二烯-1,3-二醇,V)、胡萝卜苷-6′-O-二十烷酸酯(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 6′-O-二十烷酸酯,Ⅵ)、尿嘧啶(Ⅶ)和蔗糖(Ⅷ)。环阿屯醇和异半夏苷在10μmol/L对LPS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抑制率分别为54.7%和47.5%。结论异半夏苷为新化合物,半夏抗炎作用可能与环阿屯醇和异半夏苷有关。
    7  山核桃树皮化学成分研究
    王金兰 张淑霞 李铁军 张伟琦 王建军 张树军
    2008(4):490-493.
    [摘要](590) [HTML](0) [PDF 349.64 K](1031)
    摘要:
    目的研究山核桃树皮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得到15个化合物。鉴定为:4,8-二羟基萘酚-1-O-β-D-(6′-乙酰氧基)吡喃葡萄糖苷(Ⅰ)、双氢山奈酚(Ⅱ)、胡桃醌(Ⅲ)、胡萝卜苷(Ⅳ)、山奈酚(Ⅴ)、4,8-二羟基萘酚-1-O-β-D-[6′-O-(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酰基)]吡喃葡萄糖苷(Ⅵ)、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Ⅶ)、3,3′-二甲氧基鞣花酸(Ⅷ)、柚皮素(Ⅸ)、槲皮素(Ⅹ)、4,8-二羟基四氢萘醌(Ⅺ)、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Ⅶ)、柚皮素-7-O-β-D-葡萄糖苷(Ⅻ)、4,8-二羟基萘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XⅣ)、4.5,8-三羟基-α-四氢萘醌-5-O-β-D-[6′-O-(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酰基)]吡喃葡萄糖苷(XV)。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山核桃酚;化合物Ⅱ、Ⅶ~Ⅸ、Ⅺ、Ⅻ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8  盾叶薯蓣鲜根茎中甾体皂苷的分离鉴定
    杨如同 徐德平 唐世蓉 潘福生 赵爱明 庞自洁
    2008(4):493-496.
    [摘要](834) [HTML](0) [PDF 402.13 K](881)
    摘要:
    目的研究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鲜根茎中的甾体皂苷成分,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方法运用正相和反相C18硅胶柱色谱对其甾体皂苷成分进行分离,用IR、MS、NMR等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甾体化合物,分别为纤细皂苷(gracillin.Ⅰ)、盾叶皂苷A(zingiberenin A.Ⅱ)和26-O-β- D一吡喃葡萄糖基-3β,26-二醇-25(R)-呋甾烷-5,20(22)-双烯-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DDO-β-DR)-furosta-5,20(22)-dien-3-O-{a-L-rhamnopyranosyl-(1→4)-[β-DDD结论化合物Ⅲ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盾叶皂苷G(zingiberenin G)。
    9  准噶尔大戟的化学成分研究
    林佳 安宁 刘春雨 徐丽珍
    2008(4):497-499.
    [摘要](699) [HTML](0) [PDF 311.64 K](947)
    摘要:
    目的对准噶尔大戟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MPLC制备色谱技术,通过理化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准噶尔大戟的乙醇提取物中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茅二醇(Ⅰ),白桦脂醇(Ⅱ)、白桦脂酸(Ⅲ)、齐墩果酸(Ⅳ)、7-O-β-谷甾醇(Ⅴ)、3-甲氧基-4-羟基反式苯丙烯酸正二十八醇酯(Ⅵ)、二十八酸(Ⅶ)、1-二十八烯(Ⅷ)、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Ⅸ)、大戟醇(Ⅹ)、β-谷甾醇(Ⅺ)。结论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0  空心莲子草化学成分研究
    马卓 李琼垭 范文乾 方念伯 刘焱文
    2008(4):499-502.
    [摘要](640) [HTML](0) [PDF 419.25 K](850)
    摘要:
    目的研究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该植物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空心莲子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层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环桉烯醇(Ⅰ)、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Ⅱ)、十八烷酸(Ⅲ)、二十四烷酸(Ⅳ)、齐墩果酸(V)、熊果酸(Ⅵ)、(24R)-5A-豆甾烷-3,6-二酮(Ⅶ)、豆甾烷-22-烯-3,6-二酮(Ⅷ)、α-菠甾醇(Ⅸ)、β-谷甾醇(Ⅹ)、(22E,20S,24R)-5α-8α-桥二氧-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Ⅺ)、豆甾醇-3-O-β- D-吡喃葡萄糖苷(Ⅻ)。结论化合物Ⅳ、Ⅵ~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1  红树林真菌泡盛酒曲霉中的环二肽和核苷类成分
    高昊 唐金山 洪葵 庄令 张志华 王乃利 姚新生
    2008(4):502-504.
    [摘要](758) [HTML](0) [PDF 238.55 K](965)
    摘要:
    目的研究一株红树林真菌泡盛酒曲霉菌丝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反相柱色谱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4个环二肽类成分和3个核苷类成分,分别鉴定为环(异亮-缬)二肽(Ⅰ)、环(亮-缬)二肽(Ⅱ)、环(亮-异亮)二肽(Ⅲ)、环(亮-亮)二肽(Ⅳ)、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Ⅴ)、腺嘌呤(Ⅵ)、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Ⅵ)。结论4个环二肽类成分为该属首次分离得到。
    12  猫人参化学成分研究
    袁珂 朱建鑫 张耀 斯金平
    2008(4):505-507.
    [摘要](768) [HTML](0) [PDF 337.95 K](945)
    摘要:
    目的对猫人参Actinidia valvat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猫人参根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2α,3α,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1)、2β,3β,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毛花猕猴桃酸B)(Ⅱ)、2α,3β,19,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Ⅲ)、2α,3β,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Ⅳ)、积雪草酸(Ⅴ),3β-(反式-P-香豆素酰基)-2α,24-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Ⅵ)、3β-(反式-P-香豆素酰基)-2α,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Ⅶ)、熊果酸(Ⅷ)、β-谷甾醇(Ⅸ)、胡萝卜苷(Ⅹ)。结论以上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3  白花蛇舌草中苷类成分的研究
    斯建勇 陈迪华 潘瑞乐 赵晓宏
    2008(4):507-509.
    [摘要](773) [HTML](0) [PDF 329.18 K](936)
    摘要: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HPLC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UV、MS、1H-NMR、13C-NMR)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车叶草苷(asperuloside,Ⅰ)、鸡屎藤次苷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 ter,Ⅱ)、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deacetyl asperulosidic acid methyl ester,I)、车叶草酸(asperulosidic acid,Ⅳ)、Z-6- O-p-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Z-6-O-p-feruloyl-scandosidemethyl ester,Ⅴ)、E-6-O-p-阿魏酰鸡屎藤次苷甲酯(E-6- O-p-feruloyl-scandosidemethyl ester,Ⅵ)、E-6-O-p-对甲氧基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E-6-O-p-methoxycinnamoyl scandoside ester,Ⅶ)、E-6-O-对羟基酸桂皮酰鸡屎藤次苷甲酯(E-6-O-p-coumaroyl scandoside ester,Ⅷ)、槲皮素- 3-O-[2-O-(6-O-E-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2-O-6-O-E-feruloyl)-β-D-glu- c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Ⅸ)。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14  三叉刺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周光雄 程燕 叶文才 陈若芸
    2008(4):510-512.
    [摘要](574) [HTML](0) [PDF 405.53 K](857)
    摘要:
    目的研究海南特有植物三叉刺Trifidacanthus unifoliolatus茎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对该植物茎的醋酸乙酯部位中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质谱及核磁等谱学方法确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并利用ORAC法测定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dalbergioidin(I)、isofer- reirin(Ⅱ)、染料木素(Ⅲ)、2′-methoxyl-genistein(Ⅳ)、芹菜素(Ⅴ)、山柰酚(Ⅵ)和香橙素(Ⅶ);所有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都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抗氧化活性因结构不同而有差异。
    15  榄形风车子叶中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吴晓鹏 陈光英 蒋才武 朱国元 方宏勋
    2008(4):512-514.
    [摘要](476) [HTML](0) [PDF 293.25 K](915)
    摘要:
    使君子科植物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灌木和乔木,美洲和澳洲也有少量分布。风车子属Combre- tum L.是全科中最大的两属之一。我国有13种,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地区。风车子属植物的根、茎、叶、花和种子均可作为药用部位。
    16  银黄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王志 魏莉 陈挺
    2008(4):515-518.
    [摘要](643) [HTML](0) [PDF 460.62 K](1110)
    摘要:
    目的筛选银黄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方法以Eudragit E100为包衣材料.对金银花提取物进行包衣,掩盖其苦涩味。处方筛选中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颗粒收率、抗张强度和崩解时间为指标.优选出银黄口腔崩解片的处方。在制备工艺中分别对搅拌制粒和流化床制粒工艺进行了考察。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金银花提取物包衣增重10%.以交联PVPP为崩解剂用量10%。内外各加50%,流化床制粒后压片。结论按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得的银黄口腔崩解片,具有一定硬度,在口腔内能迅速崩解,且口感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
    17  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鉴定和热力学稳定性研究
    任科 张志荣 鞠静红 刘阳 龚涛
    2008(4):518-521.
    [摘要](611) [HTML](0) [PDF 444.39 K](966)
    摘要:
    目的制备和鉴定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考察穿心莲内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之间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法(I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通过表观溶解度法考察包合物中主客分子之间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结果25、35、45 C下穿心莲内酯和羟丙基-β-环糊精能形成1:1摩尔比包合物.相溶解度图呈AL型,包合过程为放热反应。结论穿心莲内酯-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18  槲皮素纳米脂质体的处方工艺优化
    丁燕飞 姚瑶 陶昱斐 冯秀珍
    2008(4):522-524.
    [摘要](1244) [HTML](0) [PDF 323.10 K](1001)
    摘要:
    目的制备槲皮素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方法采用薄膜蒸发一高压均质法制备槲皮素脂质体,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工艺,以鱼精蛋白沉淀法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测定药物的量.并计算包封率。结果优化的最佳处方工艺:胆固醇与磷脂比为1:3;药物与载体比为1:40;103.4 MPa压力下均质3次。最佳条件下制得的脂质体平均包封率达92.1%。结论薄膜蒸发-高压均质法适合于制备槲皮素脂质体。鱼精蛋白沉淀法测定包封率操作简单,准确。
    19  三黄泻心汤HPLC指纹图谱研究
    耿慧春 辛颖 艾凤伟 马英丽
    2008(4):524-529.
    [摘要](591) [HTML](0) [PDF 724.65 K](903)
    摘要:
    目的建立三黄泻心汤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研究三黄泻心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不同配伍的有效成分变化提供可行手段。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选用Shimadzu ODS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含0.01 mol/L磷酸二氢钾,pH 2.8)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通过对全方与各组成药味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组指纹图谱中各峰相对保留时间的比较分析。进行主要色谱峰的组成药味归属;利用色谱峰保留时间的对比及向全方样品中加入对照品的方法,鉴定相关色谱峰。结果建立了三黄泻心汤的HPLC指纹图谱,10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2。以黄芩苷为参照峰,标示出32个共有峰,确认了其中11个活性成分峰,并说明了其药材归属。结论该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较好的分离效果,为三黄泻心汤及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0  从骨碎补中制备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对照品的研究
    岳春华 李顺祥
    2008(4):529-531.
    [摘要](920) [HTML](0) [PDF 276.35 K](989)
    摘要:
    目的建立从骨碎补中制备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对照品的方法。方法结合大孔树脂富集、硅胶柱色谱、中性氯化铝吸附、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重结晶方法对骨碎补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IR、UV、1H-NMR和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制备得到的新北美圣草苷和柚皮苷质量分数分别为99.5%、99.3%。结论建立的制备方法>简单,对照品质量分数高,可作为骨碎补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骨碎补药材质量控制的对照品。
    21  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色谱法测定人工培养蛹虫草多糖的单糖组成
    杨威 殷茵 宋丽艳 赵昱 于荣敏
    2008(4):531-535.
    [摘要](607) [HTML](0) [PDF 515.14 K](1065)
    摘要:
    目的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色谱法测定人工培养蛹虫草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以人工培养蛹虫草子实体为原料,利用热水和稀碱液分别对其水溶性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得到6种人工蛹虫草水溶性多糖化合物。其中水提部分主要分离得到3种精多糖P50、P70-1和P70-2,碱提部分则分离得到3种精多糖CBP- 1、CBP-2和CBP-3。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色谱法分别对上述6种精多糖的单糖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除CBP-3为葡聚糖外,其他5个多糖均为由D-甘露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组成的杂多糖。结论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脉冲安培检测色谱法进行多糖化合物的单糖组成成分测定,无需进行衍生化,可达到简便、高效、准确地进行单糖组成分析之目的。
    22  桑皮苷A对照品的制备研究
    舒树苗 潘勤 肖峰 朱小兰
    2008(4):535-536.
    [摘要](944) [HTML](0) [PDF 221.26 K](1024)
    摘要:
    目的研究从桑白皮中制备桑皮苷A对照品的制备方法。方法结合大孔树脂吸附、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对桑白皮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TLC和HPLC-ELSD对分离产物进行质量分数检测。并通过各种波谱手段等对其进行结构确证。结果从桑白皮中分离、纯化出桑皮苷A对照品,质量分数>98.5%。结论该方法制备出的桑皮苷A对照品符合中药化学对照品的相关要求.可作为桑白皮药材和含桑白皮成药质量控制.以及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用的化学对照品。
    23  HPLC法测定复黄片中槐角苷
    王誉洁 邱明丰 安红梅 赵爱华 谢国祥 贾伟
    2008(4):537-538.
    [摘要](577) [HTML](0) [PDF 205.61 K](940)
    摘要:
    目的建立复黄片中槐角苷的测定方法。方法复黄片粉用甲醇在30℃时超声处理30 min,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4%磷酸溶液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60 nm,测定复黄片中槐角苷的量,并采用外标法计算复黄片中槐角苷。结果槐角苷在24.29~60.72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为1.2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评价复黄片质量提供依据。
    24  HPLC法测定乐脉颗粒中丹参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芍药苷
    唐颖 朱玉晓 王淑云 赵陆华
    2008(4):539-541.
    [摘要](510) [HTML](0) [PDF 332.21 K](850)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同时测定乐脉颗粒中的3种有效成分。方法采用HPLC法。All- tech C18色谱柱;甲醇-0.2%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切换:丹参素281 nm,羟基红花黄色素A 403 nm,芍药苷230 nm定量3种有效成分。结果采用HPLC法检测制剂中丹参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芍药苷的量,其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5.40~64.98μg/mL,4.65~55.80μg/mL,55.50~666.00μg/mL,回收率丹参素为100.68%,RSD为1.12%;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96.42%,RSD为1.05%;芍药苷为102.11%。RSD为1.92%。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25  当归微波提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特征研究
    邸倩倩 杨俊红 张铁军 张恒春
    2008(4):541-543.
    [摘要](639) [HTML](0) [PDF 408.11 K](856)
    摘要:
    目的应用提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分布特征研究微波强化植物材料溶剂提取机制。方法采用超滤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比分析传统回流和微波辅助提取对当归浸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形貌的影响。结果浸出物总量基本相同,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0×104段内浸出物质量占总浸出物质量的比率,微波辅助提取比传统回流提取约增加24%;对于浸出物颗粒形态特征,二者均呈不规则岛屿状聚集体,传统回流为微波辅助提取所得颗粒高度的2倍。结论.微波对高分子化合物起到分散作用,可以改变浸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特征,在促进有效成分的快速浸出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回流工艺。
    26  石蒜中加兰他敏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耿中峰 吕惠生 张敏华
    2008(4):543-546.
    [摘要](585) [HTML](0) [PDF 434.57 K](895)
    摘要:
    目的考察影响石蒜中加兰他敏超临界CO2萃取的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临界萃取条件,以加兰他敏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加兰他敏提取率的温度、压力、CO2流量、夹带剂进行了研究。结果提取加兰他敏最佳超临界条件:萃取温度65℃,压力40 MPa,CO2流量20 g/min,夹带剂为90%乙醇溶液,流量5 mL/min,萃取时间为3 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加兰他敏提取率可达0.0145%。结论超临界CO2萃取工艺适合于石蒜中加兰他敏的提取。
    27  半夏及其炮制品的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对比研究
    袁向辉 刘建利 刘竹兰
    2008(4):546-548.
    [摘要](863) [HTML](0) [PDF 304.36 K](910)
    摘要:
    半夏是临床常用的有毒中药,生品对口腔和咽喉有强烈的刺激性,因而入药需经炮制。临床常用的是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3种炮制品,分别使用半夏生品经明矾溶液浸泡、加姜汁与明矾共煮和甘草石灰水浸泡的方法,炮制后刺激性消失。
    28  归芍软胶囊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郭炜 袁志芳 张兰桐
    2008(4):548-550.
    [摘要](612) [HTML](0) [PDF 338.21 K](838)
    摘要:
    归芍软胶囊的处方来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当归芍药散,由白芍、当归、川芎、白术、茯苓和泽泻组成,用于治疗"妇人怀妊,腹中疠痛"及"妇人腹中诸疾痛"。根据中医学"谨守病机,异病同治"原则,近年来已将其临床应用不断拓展,如用于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9  冰片对阿魏酸钠在小鼠血浆和脑区中分布的影响
    林竹贞 姚美村 蓝明雄 刘培庆 钟国平 皮荣标
    2008(4):551-556.
    [摘要](611) [HTML](0) [PDF 622.47 K](953)
    摘要:
    目的探讨剂量因素及冰片对阿魏酸钠在小鼠血浆和脑区中药动学的影响。方法经ig给予小鼠单用高、低剂量阿魏酸钠或复合不同剂量冰片的低剂量阿魏酸钠,采用HPLC法测定高剂量阿魏酸钠在达峰时间及低剂量阿魏酸钠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和脑区中药物浓度,采用PCNONLIN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单给阿魏酸钠低剂量组。其tmax为5.0 min,Cmax为44.1μg/mL,AUC0~30为853.9μg/(mL·min);脑区中海马AUC0~30为11.8μg/(g·min),tmax为5.0 min.Cmax为1.4μg/g;阿魏酸钠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血药浓度仅增加2.5倍;脑区中浓度增加最多的小脑也仅增加1.9倍。其中海马没有增加;联用冰片后.冰片能加快阿魏酸钠在海马的分布,并显著提高其在海马中的量。阿魏酸钠200 mg/kg联用冰片50 mg/kg,海马Cmax与AUC0~30分别增加1.2倍和1.7倍。结论单纯加大阿魏酸钠的给药剂量不能相应提高其在脑中的浓度,联用冰片可提高其脑内(特别是海马)的生物利用度,阿魏酸钠联用冰片在治疗脑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可能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30  白桦脂酸对人Raji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陈子 吴秋玲 陈燕 何静
    2008(4):556-559.
    [摘要](713) [HTML](0) [PDF 397.59 K](807)
    摘要:
    目的研究D类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3)在Burkitt淋巴瘤细胞Raji中的表达及白桦脂酸对其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V/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RT-PCR法分析白桦脂酸作用于Raji细胞后cyclin D3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cyclin D3的蛋白表达。结果白桦脂酸对Raji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Annxin-V/PI双标法显示,白桦脂酸诱导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随着白桦脂酸剂量的加大,凋亡率增高。白桦脂酸作用Raji细胞后主要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G0/G1期细胞比例随白桦脂酸剂量增大而逐渐增高。而S期细胞比例随白桦脂酸剂量增大而逐渐降低。对G2/M期细胞作用不明显。RT-PCR结果显示白桦脂酸作用于Raji细胞使cyclin D3 mRNA表达减少,并与其剂量呈正相关。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白桦脂酸使cyclin D3蛋白表达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白桦脂酸抑制Raji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可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其可通过下调cyclin D3表达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31  银杏叶提取物、卡托普利和缬沙坦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机制及其比较
    刘晓 汪建云 鲁茜 董秉政 印晓星
    2008(4):560-565.
    [摘要](666) [HTML](0) [PDF 905.88 K](1172)
    摘要: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并比较它们对DN作用的异同。从而为联合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SD大鼠一次性ip链脲佐菌素(STZ) 60 mg/kg诱导DN肾病模型。造模成功的DN大鼠随机分为4组:DN组、GBE治疗组(100 mg/kg)、卡托普利治疗组(10 mg/kg)和缬沙坦治疗组(15 mg/kg)。对照组及DN组ig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治疗。治疗12周后收集标本。电镜观察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肾皮质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结缔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GBE、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均能显著改善DN大鼠GBM增厚现象,降低肾皮质中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量。3种药物一方面通过抑制直接促进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TGF-β2和CTGF的表达而抑制ECM的积聚,另一方面通过其分解平衡系统MMP2/TIMP2而使ECM表达减少。并且发现GBE改善GBM的作用较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弱,而抑制肾皮质层黏蛋白和Ⅳ型胶原的作用较强。结论GBE、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均可抑制ECM的大量表达,并且GBE抑制GBM增厚的作用较其他两药弱,而抑制肾皮质ECM的表达较其他两药强,这对于临床联合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葛根素对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Apelin/APJ系统的影响
    黄萍 龚永生 范小芳 张琴辉 毛孙忠 胡良冈
    2008(4):565-569.
    [摘要](561) [HTML](0) [PDF 560.43 K](936)
    摘要:
    目的探讨葛根素防治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肥大的效应是否与新的小分子活性肽Apelin及其受体(ApJ)有关。方法清洁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组和葛根素组。放免法测定血浆与右心室组织匀浆的Apelin-36水平,RT-pCR检测右心室组织Apelin与ApJ mRNA表达。结果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的质量比[RV/(LV+S)]: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葛根素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平均肺动脉压(mpAp):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葛根素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平均颈动脉压(mCAp)各组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pelin-36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葛根素组又高于模型组(p<0.05)。右心室肌匀浆Apelin-36水平: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葛根素组又明显比模型组高(p<0.01)。右心室肌Apelin mRNA水平:模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葛根素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右心室肌ApJ mRNA:模型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葛根素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葛根素防治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肥大的机制可能部分与调节Apelin/ApJ系统有关。
    33  氧化槐定碱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姚婉霞 周俊俊 闫琳 金少举 蒋袁絮
    2008(4):569-571.
    [摘要](548) [HTML](0) [PDF 244.17 K](880)
    摘要:
    目的研究氧化槐定碱(OSR)的镇痛作用及维拉帕米(Vet)对OSR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观察OSR的镇痛作用;采用热板法观察CaCl2和Ver对OSR镇痛作用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结果OSR呈剂量依赖性抑制醋酸导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其镇痛作用可被CaCl2拮抗,被Ver增强;OSR镇痛作用同时未见其对小鼠血清NO水平产生明显的影响。结论OSR有明显镇痛作用,Ver能增强OSR镇痛作用。
    34  糙叶败酱提取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王学习 赵健雄 陈茹 程卫东 白德成
    2008(4):572-574.
    [摘要](505) [HTML](0) [PDF 367.45 K](824)
    摘要:
    目的观察糙叶败酱提取物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自由基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糙叶败酱水提物。糙叶败酱提取物作用于S180荷瘤小鼠,观察生命延长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自由基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糙叶败酱提取物可引起SⅢ细胞的凋亡。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自由基水平升高。结论糙叶败酱提取物引起S180细胞的凋亡,与含药血清对细胞内自由基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有关。
    35  买麻藤乙醇提取物抗氧化和抑制肿瘤作用的研究
    姚柳利 代光辉 张永煜 陶萍
    2008(4):574-576.
    [摘要](982) [HTML](0) [PDF 337.66 K](920)
    摘要:
    目的研究买麻藤50%和95%乙醇提取物对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及其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方法D-半乳糖造成实验性衰老小鼠模型,通过定试血清、肝、脑等组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ATP活性来观察买麻藤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MTT和SRB法测定买麻藤乙醇提取物对两种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买麻藤乙醇提取物对衰老小鼠各组织中的SOD、CAT、ATP活性都有明显升高;买麻藤乙醇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BEL-7402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最高为89.6%;在质量浓度为0.063 mg/mL时,对HL-60细胞株的抑制活性最高为87.0%。结论买麻藤50%和95%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和体外抑制HL-60和BEL-7402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36  妇科再造丸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人黑色素细胞的抑制作用
    张晴 罗俊 黄能慧
    2008(4):577-579.
    [摘要](717) [HTML](0) [PDF 402.29 K](802)
    摘要:
    目的研究妇科再造丸对黑色素细胞增殖及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黑色素细胞,进行细胞鉴定后测定妇科再造丸的大鼠含药血清对黑色素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及对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结果妇科再造丸3个剂量组对黑色素细胞增殖及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妇科再造丸对人黑色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提示妇科再造丸对皮肤色素沉着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有关。
    37  氧化苦参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吕文伟 张晓璐 刘芬 韩丹丹 陈霞
    2008(4):579-582.
    [摘要](550) [HTML](0) [PDF 469.57 K](1096)
    摘要: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初步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路路通(31.25 mg/kg)组及OMT(35、70、105 mg/kg)组,以神经学评分及脑梗死面积作为观察指标.同时检测OMT对大鼠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环氧酶2(COX-2)水平的影响。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相比,OMT 105 mg/kg组可降低神经学评分(P<0.05),缩小脑梗死面积(P<20.05);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OMT 105 mg/kg组大鼠脑组织中MPO活性降低(P<0.05),COX-2表达减少(P结论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OMT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炎症反应可能为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38  桂皮醛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瘤NIH3T3细胞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赵京霞 李萍 张玮 黄启福 刘欣 盛巡
    2008(4):582-584.
    [摘要](498) [HTML](0) [PDF 334.31 K](954)
    摘要:
    目的研究桂皮醛刺激小鼠成纤维细胞瘤NIH3T3细胞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在不同时相点表达的规律,探讨桂皮醛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桂皮醛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羟脯氨酸(Hyp)测试法测定细胞上清中胶原水平;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桂皮醛对NIH3T3细胞bFGF、TGF-β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桂皮醛作用NIH3T3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速度和细胞上清中的胶原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桂皮醛刺激后,bFGF和TGF-β1蛋白表达增加,其中bFGF蛋白表达高峰在18 h,TGF-β1蛋白在刺激后12 h达到峰值。结论桂皮醛可以上调内源性生长因子bFGF、TGF-β1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桂皮醛体外促进NIH3T3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以及在创伤愈合、组织修复方面发挥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39  抗草甘膦半夏的获得及其草甘膦筛选体系的建立
    唐俊 陈敏 刘万宏 张磊 廖志华
    2008(4):585-588.
    [摘要](849) [HTML](0) [PDF 471.69 K](920)
    摘要:
    目的将抗草甘膦突变基因(aroA-M12)转入半夏.获得草甘膦抗性植株。方法用携带植物表达载体pASM12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对半夏进行叶盘法转化;在选择培养基中加入10 mg/L草甘膦进行筛选.获得草甘膦抗性的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和草甘膦抗性实验。结果PCR检测表明幼叶的转化频率达23%,叶柄的转化频率达33%;对PCR阳性植株进行草甘膦抗性实验,多数植株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对草甘膦的抗性。结论本实验建立了半夏的遗传转化方法及草甘膦筛选的转化体系。为培育抗除草剂的半夏新品种及草甘膦筛选体系在半夏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40  ISSR-PCR鉴别绞股蓝属7种植物
    王翀 周天华 杨雪 郭晶 赵桂仿
    2008(4):588-591.
    [摘要](1107) [HTML](0) [PDF 0.00 Byte](120)
    摘要:
    目的 采用ISSR-PCR技术对绞股蓝属(Gynostemma BI.)绞股蓝G.pentaphyllum、五柱绞股蓝G.pentagynum、心籽绞股蓝G.cardiospermum、长梗绞股蓝G.longipes、喙果绞股蓝G.yixingense、疏花绞股蓝G.laxiflorum、广西绞股蓝G.guangxiense 7种药用植物进行DNA分子水平鉴定.方法 CTAB法提取绞股蓝属植物总DNA,以57条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 筛选出产物清晰稳定的14条引物,其中引物UBC-873与UBC-895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条带比率,均可独立区分7种绞股蓝属植物.结论 ISSR-PCR分析可有效区分鉴别常见绞股蓝属植物.
    41  罗布麻叶HPLC指纹图谱构建及在种属鉴别中的应用
    韩利文 侯晋军 赵亮 梁泰刚 李青山
    2008(4):591-594.
    [摘要](662) [HTML](0) [PDF 368.16 K](1019)
    摘要:
    目的建立罗布麻叶的HPLC指纹图谱。用以控制罗布麻叶的内在质量,并对罗布麻叶药材与其混淆品进行鉴别。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的方法建立指纹图谱,"计算机辅助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据此对不同种属的药材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罗布麻HPLC指纹图谱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好。罗布麻叶(红麻叶) 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2个共有指纹峰,与白麻属样品图谱之间呈显著差异。可以依此鉴别。结论HPLC指纹图谱可以用作罗布麻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42  河北道地药材远志HPLC-UV指纹图谱研究
    范丽芳 张兰桐 景秀娟 王巧 何伟
    2008(4):595-598.
    [摘要](802) [HTML](0) [PDF 570.72 K](872)
    摘要:
    目的建立河北道地药材远志的HPLC-UV指纹图谱,获得对照图谱,并与不同产地远志药材指纹图谱相比较,为有效控制远志质量提供方法。方法采用HPLC—UV法得到了19批远志样品指纹图谱。色谱条件:Waters 1525高效液相色谱仪,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2%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6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结果建立了河北省远志药材HPLC-UV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为远志药材的鉴别和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了依据。
    43  不同杀菌剂组合对人参光合特性的影响
    王秀全 杨雨春 徐怀友 杨世海 包京姗 陈春宇
    2008(4):598-601.
    [摘要](577) [HTML](0) [PDF 398.50 K](955)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杀菌剂组合对人参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I-340型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施用新型药剂组合的人参上举斜立叶片、施用常规药剂组合的人参平展有药斑叶片和清洗后平展无药斑叶片进行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测定。结果五年生人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10:00出现第一个峰值。15:00出现第二个峰值。上举斜立叶片、平展无药斑叶片和平展有药斑叶片的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1.5、21.7、41.7 mol/(m2·s),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 008、961、954μmol/(m2·s),CO2补偿点(CCP)分别为239、240、300μmol/mol,CO2饱和点(CSP)分别为1 260、1 289、1 300μmol/mol。结论上举斜立叶片的日光合产物高,对光和CO2环境的适应性强,叶面上的药斑对人参光合作用有负作用。
    44  川芎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与保存研究
    蒋桂华 马逾英 侯嘉 贾敏如 马羚 范巧佳 唐琳
    2008(4):601-604.
    [摘要](1173) [HTML](0) [PDF 472.48 K](1168)
    摘要:
    目的调查收集全国川芎的种质资源,以进行川芎优良种质资源评价研究,为川芎良种选育打下基础。方法文献研究,到全国川芎主产地实地调查、访问,收集种质资源。结果对四川省内6个县市及省外6个省区.共20个川芎及芎藭类药材的主产区进行了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获得了川芎不同居群的生态环境、栽培及生长特性、产销和使用情况等,并在川芎道地产地都江堰建立了种质资源保护圃。结论为川芎种质资源评价研究及川芎新品种选育打下了基础。
    45  黄芩不同生长发育期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
    李化 黄璐琦 杨滨 冯雪峰 李韦 汤呐
    2008(4):604-607.
    [摘要](799) [HTML](0) [PDF 327.58 K](849)
    摘要:
    目的通过对黄芩不同生长发育期有效成分(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量的研究.为黄芩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甲酸(21:78:1)(A)和乙腈-水-甲酸(80:20:1)(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81~16.830μg,0.033~1.980μg,0.008~0.465μ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3%(RSD=1.84%),102.73%(RSD=5.05%),98.67% (RSD=3.02%)。黄芩苷的量在萌发期最大,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量在展叶期达到最高值,3者总量在枯黄期最大。结论明确了黄芩不同生长发育期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量和总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46  HPLC法测定北豆根药材中粉防己碱和青藤碱
    李可强 刘威 张振秋
    2008(4):607-609.
    [摘要](642) [HTML](0) [PDF 302.52 K](924)
    摘要:
    目的建立北豆根中粉防己碱和青藤碱的定量测定方法,为北豆根质量标准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北豆根中粉防己碱和青藤碱的量。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测定粉防己碱采用流动相:甲醇-水-三乙胺(72:28:0.05)。检测波长:282 nm;测定青藤碱采用流动相:乙腈-水-三乙胺(21:79:0.05),检测波长:262 nm。结果线性良好,粉防己碱和青藤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101.5%;RSD分别为2.9%,2.0%。结论本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良好,可用于测定北豆根药材中粉防己碱和青藤碱的量。
    47  HPLC法测定石斛中鼓槌石斛素和鼓槌联苄
    丁晴 毕志明 王峥涛 徐珞珊
    2008(4):610-611.
    [摘要](772) [HTML](0) [PDF 200.66 K](824)
    摘要:
    目的测定不同种及不同产地的石斛样品中鼓槌石斛素和鼓槌联苄的量,为石斛的资源开发和质量标准制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him-pack CLC-ODS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结果测定了15个石斛样品中鼓槌石斛素和鼓槌联苄的量。结论这2种酚类成分在石斛中分布很不均匀。其中。含鼓槌石斛素量最高的为云南产的流苏石斛样品.其量为0.027%;含鼓槌联苄量最高的为贵州产的流苏石斛样品,为0.028%。
    48  HPLC法测定川产红毛五加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产地茎皮中紫丁香苷
    刘圆 李厚聪 孟庆艳
    2008(4):612-613.
    [摘要](572) [HTML](0) [PDF 227.19 K](934)
    摘要:
    目的测定川产藏药材红毛五加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产地中紫丁香苷的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3 nm。结果紫丁香苷在0.010 9~1.305 6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6%(n=5)。RSD为0.92%,用此条件.测得川产红毛五加不同部位紫丁香苷的量:根803.2μg/g.茎皮87.66μg/g,而叶和茎刺中的量极低;川产不同产地红毛五加茎皮中紫丁香苷的量普遍较低,其中有10个产地样品中未检测到,量最高的是阿坝州小金县大板村101.8μg/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红毛五加药材质量的检测手段之一;有关红毛五加根开发利用的报道少见,从紫丁香苷成分的角度考虑,建议以根入药最好,而且红毛五加根可以作为紫丁香苷提取物一个新来源。,
    49  GC法测定苍术药材中苍术素及苍术酮
    谢友良 李卓明 黄鸣清 苏子仁 赖小平
    2008(4):614-615.
    [摘要](634) [HTML](0) [PDF 218.25 K](956)
    摘要: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A.chinensis(DC.) Koidz.的干燥根茎,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解郁辟秽之功,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跫、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疟疾等。药理研究表明,苍术有抑制溃疡、利胆、抑制小肠蠕动等作用,还能保肝、降血糖、抗菌、抗病毒。
    50  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研究思路
    安益强 贾晓斌 袁海建 陈彦 金晓勇
    2008(4):616-619.
    [摘要](744) [HTML](0) [PDF 426.43 K](4050)
    摘要:
    板蓝根中所含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由十几类成分组成,近年来对板蓝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明确了一些抗病毒化学成分和可能机制;通过综述板蓝根研究现状及进展.总结已取得抗病毒研究成果.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研究思路。
    51  姜黄素类化合物抗炎和细胞保护作用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赵承光 梁广 邵丽丽 雷培培 张美玲 李校堃
    2008(4):619-622.
    [摘要](1022) [HTML](0) [PDF 428.94 K](974)
    摘要:
    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和确切疗效。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以姜黄素为先导.设计、合成和表征了大量姜黄素结构类似物和衍生物,以全面研究姜黄素的构效关系。并希望开发出更高效的姜黄素类新药物。着重于介绍近年在抗炎和细胞保护作用上对姜黄素构效关系及其结构类似物进行的研究工作。
    52  黄酮类化合物抗病毒活性的研究进展
    龚金炎 张英 吴晓琴
    2008(4):623-628.
    [摘要](1104) [HTML](0) [PDF 644.73 K](1114)
    摘要: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安全、高效的天然抗病毒药物需求的增长.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病毒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综述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病毒作用、抗病毒的机制以及构效关系,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病毒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53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曹志飞 顾振纶 周文轩 郭次仪
    2008(4):628-630.
    [摘要](1085) [HTML](0) [PDF 309.37 K](1015)
    摘要: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是绿茶提取物茶多酚中量最多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诸多研究表明EGCG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近年来发现EGCG具有抗纤维化作用。而目前尚无有效的针对肝纤维化的药物,预示着EGCG在抗纤维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现针对EGCG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54  中药炭药的研究进展
    单鸣秋 张丽 丁安伟
    2008(4):631-634.
    [摘要](614) [HTML](0) [PDF 377.86 K](877)
    摘要:
    制炭为我国中药的传统炮制技术,可以改变药物固有性能,增强收敛止血、固涩止泻之功,缓和药性、降低毒性等。有关炭药的历史沿革、炮制工艺、炮制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55  镰刀菌毒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吴剑威 杨美华 高微微 赵润怀
    2008(4):634-附2.
    [摘要](837) [HTML](0) [PDF 543.72 K](989)
    摘要:
    镰刀菌毒素是镰刀菌属中多种真菌所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是自然产生的最危险的食品污染物,对人畜健康危害十分严重。为此,各国都制定了标准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限量标准。现就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中药材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