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异黄酮类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韩梅 金光洙 朴惠顺
    2006(9):附1-附3.
    [摘要](730) [HTML](0) [PDF 423.77 K](953)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大豆中抑制癌细胞的异黄酮后,国际上掀起了研究异黄酮的热潮,至今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筛选出多种抗肿瘤的异黄酮.实验证明异黄酮类化合物如染料木素、大豆苷元、鸡豆黄素A等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肿瘤化学预防剂和治疗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对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植物来源、抗肿瘤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2  我国药用石斛资源调查研究
    白音 包英华 金家兴 阎玉凝 王文全
    2006(9):附4-附6.
    [摘要](591) [HTML](0) [PDF 447.60 K](1332)
    摘要:
    石斛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 Sw.)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新鲜或干燥茎入药,是一种重要的大宗中药材.多年以来,商品石斛主要依靠野生药用石斛资源,随着药用石斛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国内外需求量逐年增加,我国野生药用石斛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有些地区甚至面临枯竭。
    3  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
    金泉源 黄泰康
    2006(9):附6-1442.
    [摘要](525) [HTML](0) [PDF 362.32 K](1032)
    摘要:
    目前,世界各国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向着"整体医学"的方向发展,它强调人类生命健康应注重人与自然、社会协调统一.这个"整体医学"模式与我国中医理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吻合.此外,在提倡绿色消费的热潮下,人们对中药也越来越寄予厚望。
    4  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
    于荣敏
    2006(9):1281-1288.
    [摘要](1132) [HTML](0) [PDF 863.70 K](1587)
    摘要:
    生物活性成分是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以其公认的高效和高选择性的温和催化体系的特征正在中医药学等学科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了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与中药现代化的关系及其诸多应用(尤其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并进行了探索性展望。
    5  耦合技术及其在中药精制分离领域的应用
    柳扬 郭立玮
    2006(9):1289-1292.
    [摘要](616) [HTML](0) [PDF 489.87 K](1031)
    摘要:
    耦合技术是现代化学工程中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是利用已有的和新开发的分离技术进行有效组合,或者把两种以上的分离技术合成为一种更有效的分离技术,以达到提高产品选择性和收率,实现过程优化的目的。耦合技术对于解决中药药效物质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重点介绍了膜及超临界流体、结晶等分离技术在中药及相关生物制药工程中的耦合应用并对其在中药精制分离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述评。
    6  藤香树茎藤中一个新酚苷的结构鉴定
    王光凤 李燕 吴彤 孔德云 李惠庭
    2006(9):1293-1295.
    [摘要](689) [HTML](0) [PDF 327.98 K](1061)
    摘要:
    目的研究藤香树Schisandrapropinquavar.intermedi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草酸-4-O-β-D-阿洛糖苷(Ⅰ)、红景天苷(Ⅱ)、2-hydroxy-5-(2-hydroxyethyl)-phenyl-β-D-glucopyranoside(Ⅲ)、3,4-dimethoxyphenyl-4-β-D-glucopyranoside(Ⅳ)、3,5-二羟基苯甲酸-4-O-β-D-葡萄吡喃糖苷(Ⅴ)、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Ⅵ)、对甲氧基苯甲酸(Ⅶ)、香草酸(Ⅷ)和原儿茶酸(Ⅸ)。结论化合物Ⅰ为新的酚苷化合物,命名为藤香酚苷(intermedoside),其余均为首次从藤香树中获得。
    7  枳实中一个新的酚苷成分
    张永勇 倪丽 范春林 叶文才
    2006(9):1295-1297.
    [摘要](459) [HTML](0) [PDF 301.05 K](980)
    摘要:
    目的对枳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应用波谱技术和化学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自枳实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3,5-二羟基苯基1-O-(6′-O-阿魏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5-dihydroxyphenyl1-O-(6′-O-trans-feruloyl)-β-D-glucopyranoside,]、橙皮素(hesperetin,)、4′,5,7,8-四甲氧基黄酮(4′,5,7,8-tetramethoxyflavone,)及柠檬苦素(limonin,)。结论化合物为新化合物。
    8  担子菌亮光钹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杜建厂 王兴娜 谭仁祥 刘吉开
    2006(9):1297-1300.
    [摘要](523) [HTML](0) [PDF 388.61 K](1135)
    摘要:
    目的研究亮光钹菌Coltriciumnitidum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氯仿-甲醇混合溶剂(1∶1)浸泡提取,浓缩提取液,所得浸膏经硅胶、反相硅胶(RP-8)、SephadexLH-20、D101大孔树脂、MCI树脂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并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3-羟基丁酰胺(Ⅰ)、邻苯二酚(Ⅱ)、肉齿菌素A(sarcodoninA,)、24-亚甲基-羊毛甾-7,9(11)-二烯-3-醇(Ⅲ)、麦角甾-5,8-过氧-6,22-二烯-3-醇(Ⅳ)、麦角甾-5,7,22-三烯-3-醇(Ⅴ)、麦角甾-7,22-二烯-3β-葡萄糖苷(Ⅵ)、(4E,8E)-N-D-2′-hydroxy-palmitoyl-1-O-β-D-glycopyranosyl-9-methyl-4,8-sphingadienine(Ⅶ)。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高等真菌中获得。
    9  荨麻抗风湿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王梦月 卫莹芳 李晓波
    2006(9):1300-1303.
    [摘要](728) [HTML](0) [PDF 466.51 K](1305)
    摘要:
    目的研究荨麻抗风湿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色谱、制备型薄层色谱等方法对荨麻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进行分离;运用UV、IR、MS、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活性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成分,分别为槲皮素(quercet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ide,Ⅲ)、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Ⅳ)、咖啡酸(caffeicacid,Ⅴ)、绿原酸(chlorogenicacid,Ⅵ)、东莨菪苷(scopolin,Ⅶ)、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Ⅷ)、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kaempferol-3-O-rutinoside,Ⅸ)、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Ⅹ)、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isorhamnetin-3-O-β-D-rutinoside,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Ⅻ)。结论化合物Ⅰ~Ⅺ均为首次从荨麻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Ⅶ、Ⅹ、Ⅺ均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得。
    10  泥胡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邹忠杰 杨峻山 鞠建华
    2006(9):1303-1304.
    [摘要](695) [HTML](0) [PDF 250.77 K](1121)
    摘要:
    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为菊科泥胡菜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的作用[1],临床用于治疗痔漏、痈肿、疔疮、外伤出血和骨折等。
    11  拔毒散化学成分的研究
    李维峰 宋启示 项伟 杨淑敏
    2006(9):1304-1306.
    [摘要](592) [HTML](0) [PDF 301.75 K](1023)
    摘要:
    拔毒散为锦葵科黄花稔属植物拔毒散Sida szechuensis Matsuda的全草,在云南作为常用中药王不留行习用品种,又名小拔毒、迷马庄、小粘药等,主要分布于滇、黔、川等省,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以西双版纳为主的滇南地区。
    12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薛多清 柳继锋 张雪梅 顾琼 江志勇 陈纪军 王强
    2006(9):1306-1309.
    [摘要](930) [HTML](0) [PDF 439.13 K](1249)
    摘要: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广西、台湾等地。
    13  三叉苦化学成分研究(Ⅱ)
    刁远明 高幼衡 彭新生 张瑞芳
    2006(9):1309-1311.
    [摘要](687) [HTML](0) [PDF 351.72 K](952)
    摘要:
    中药三叉苦Evodia lepta(Spreng.)Merr。是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又名三桠苦、小黄散、鸡骨树、三丫苦、三枝枪、三叉虎,是三九胃泰的君药。
    14  何首乌蒽醌类化学成分研究
    张志国 吕泰省 姚庆强
    2006(9):1311-1313.
    [摘要](619) [HTML](0) [PDF 365.44 K](927)
    摘要: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为常用中药。现代研究发现何首乌含有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黄酮类等多种成分[1],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菌、调血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15  准噶尔大戟叶中酚性成分的研究
    石心红 邱落 孔令义
    2006(9):1313-1315.
    [摘要](653) [HTML](0) [PDF 296.93 K](949)
    摘要:
    准噶尔大戟Euphorbia soongarica Boiss.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生于海拔500~2 000 m的荒漠河谷、盐化草甸,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逐水、消肿、散瘀作用,有毒。
    16  宽羽鳞毛蕨化学成分研究
    马瑜 桂伟
    2006(9):1315-1317.
    [摘要](700) [HTML](0) [PDF 292.11 K](908)
    摘要:
    宽羽鳞毛蕨Dryopterisc ryoitoana Kurata为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该属全世界有400多种,其中我国有300多种,主要分布于中南及江苏、安徽、浙江、贵州、江西、福建、四川等地.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的功效。
    17  冬凌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袁珂 王莉莉 吕洁丽
    2006(9):1317-1318.
    [摘要](712) [HTML](0) [PDF 253.59 K](981)
    摘要:
    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我国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冬凌草化学成分复杂,含有黄酮、有机酸、生物碱、萜类等成分.近年来对冬凌草中二萜类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及其工艺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1~4],但有关冬凌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笔者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冬凌草中的挥发油,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并分析鉴定了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这一药用资源提供了科学的资料。
    18  益智复方汤的化学成分研究(Ⅳ)
    孙连娜 陈万生 陶朝阳 王瑞冬 张汉明
    2006(9):1318-1320.
    [摘要](482) [HTML](0) [PDF 325.88 K](925)
    摘要:
    益智复方汤主要由何首乌、红参和淫羊藿等药材合煎而得,具有益肾助阳、补气安神、益智养精之功效,为一临床验方,药理实验表明其具有显著防治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疗效。
    19  鸡树条荚蒾果实中挥发油的GC-MS分析
    裴毅 李彦冰 王栋 范峰
    2006(9):1320-1321.
    [摘要](619) [HTML](0) [PDF 228.42 K](986)
    摘要:
    鸡树条荚蒾Viburnum sargentii Koehne,又名佛头花、鸡树条子、天目琼花,为忍冬科荚蒾属植物,国内分布地东北、华北地区及内蒙古、陕西、甘肃、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等省区.该植物为灌木,高2~3m,小枝褐色至赤褐色;叶对生,阔卵形至卵圆形,先端3中裂;复伞形花序生于枝梢顶端,花径8~10cm,白色花,周边为不孕花,中央为孕性花;核果球形,鲜红色.鸡树条荚蒾是庭园绿化优良树种,既能赏花,又可赏果,还可药用.其叶、嫩枝及果实均可入药,其功效是通经活络、活血消肿、祛风杀虫[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鸡树条荚蒾果实能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喘等症,且疗效较好,有望开发成止咳平喘新药.目前对鸡树条荚蒾果实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尚属空白,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鸡树条荚蒾果实中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0  大鼠皮肤角质层对青藤碱脂质体贴剂透皮吸收的影响
    张英丰 汪小根 周莉玲
    2006(9):1322-1324.
    [摘要](678) [HTML](0) [PDF 368.65 K](899)
    摘要:
    目的考察大鼠皮肤角质层对青藤碱脂质体贴剂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法分别考察正常腹部、背部皮肤及经采用胶带剥离法制备的去角质层腹部、背部皮肤的透皮吸收特性,以预设的采样间隔采样,HPLC法检测,以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对时间拟合,透皮速率常数(J)作为判断的标准。结果除去角质层的腹部及背部皮肤比相应部位的正常皮肤J有明显增加,且皮肤中药物释放速率常数也大于相应部位的正常皮肤。结论皮肤角质层对青藤碱脂质体贴剂透皮特性有显著影响,在制备动物皮肤时应注意皮肤的完整性。
    21  克感利咽口服液中挥发油的超临界萃取工艺研究
    丁金龙 施少斌 秦春梅 冯冲 冼健民
    2006(9):1325-1328.
    [摘要](545) [HTML](0) [PDF 409.40 K](1015)
    摘要:
    目的研究克感利咽口服液处方4味药材超临界萃取的最佳方法。方法分别以萃取率、薄荷醇萃取量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气相色谱测定、SAS统计分析,研究超临界萃取工艺。结果试验工艺水平范围内,温度和时间对萃取率和薄荷醇萃取量都有显著影响,压力对萃取率和薄荷醇萃取量都无显著影响;影响萃取的超临界萃取较优工艺为温度55℃,时间150min,压力27MPa;影响薄荷醇萃取量的超临界萃取较优工艺为温度45℃,时间150min,压力22MPa。结论克感利咽口服液原料超临界萃取是可行的。
    22  人参皂苷Rg3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作用的研究
    林东海 侯茂奇 陈继永 李金明 刘珂
    2006(9):1328-1331.
    [摘要](695) [HTML](0) [PDF 448.40 K](1029)
    摘要: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作用、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变化。方法采用相溶解度法、薄层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测定人参皂苷Rg3与HP-β-CD在水溶液中包合作用、包合比及包合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变化。结果在水溶液中人参皂苷Rg3与HP-β-CD均可形成1∶1摩尔比可溶性包合物;人参皂苷Rg3的苷元部分可能嵌入HP-β-CD分子的疏水性空穴中,两个葡萄糖裸露在环糊精腔外。对包合物进行了鉴定和确证,表明人参皂苷Rg3与羟丙基-β-环糊精已经形成包合物。人参皂苷Rg3与HP-β-CD在水溶液中的包合过程可自发进行(△G<0),且为放热反应(△H<0),同时也是熵减过程(△S<0)。结论人参皂苷Rg3与HP-β-CD在水溶液中可自发形成1∶1摩尔比可溶性包合物,从而增加溶解度。选择适宜的包合温度将有利于包合作用的进行。
    23  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杨林 何丹
    2006(9):1331-1333.
    [摘要](908) [HTML](0) [PDF 319.71 K](982)
    摘要: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的方法,并建立白术内酯Ⅰ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考察了萃取压力、解析压力等7个因素对白术中白术内酯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白术内酯Ⅰ进行HPLC分析。色谱柱HypersilODS2,流动相甲醇-水(70∶30),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20nm。结果以10%乙醇为携带剂,药材粒度60目,萃取压力25MPa,解析压力5MPa,萃取温度40℃,解析温度30℃的条件下萃取4h为最佳工艺。结论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白术中白术内酯Ⅰ耗时少、准确、效率高,可用于工业化大生产和小规模试验。建立的白术超临界提取物中白术内酯Ⅰ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结果可靠。
    24  灯盏花素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的制备
    张彦青 解军波 戚务勤 张明春 韩淑珍 孔秀华
    2006(9):1333-1335.
    [摘要](674) [HTML](0) [PDF 324.72 K](973)
    摘要:
    目的考察灯盏花素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的制备工艺和最优处方。方法利用滴加法制备凝胶小球,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优处方。结果最优处方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5%,海藻酸钠与药物的比例为1∶1,氯化钙浓度为0.3mol/L。优化处方制备的凝胶小球大小均匀,载药量均匀,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度具有良好的重现性。结论利用滴加法制备灯盏花素海藻酸钙凝胶小球方法简单。
    25  超声循环法提取扁蓄总黄酮
    袁春玲 郭伟英
    2006(9):1336-1338.
    [摘要](751) [HTML](0) [PDF 326.06 K](991)
    摘要:
    目的在超声条件下寻找提取扁蓄总黄酮的优化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溶剂体积分数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800W,超声时间105(35×3)min,提取温度40℃,溶剂体积分数65%。最佳提取条件下总黄酮的质量分数为1.908%。结论采用超声循环提取技术提取扁蓄中总黄酮,提取温度低、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具有广阔前景。
    26  当归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研究
    阮健 王凤山 车鑫 李春玲 刘珂
    2006(9):1338-1341.
    [摘要](579) [HTML](0) [PDF 386.99 K](1097)
    摘要:
    目的建立当归挥发油指纹图谱的测定分析方法,为当归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用GC对其进行指纹图谱测定,并采用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推荐的中药指纹图谱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建立当归挥发油的共有指纹峰。结果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试验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当归挥发油的质量控制。
    27  炮制对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影响
    殷放宙 陆兔林 蔡宝昌
    2006(9):1341-1344.
    [摘要](593) [HTML](0) [PDF 410.41 K](1594)
    摘要:
    目的比较五味子不同炮制品中木脂素的差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五味子不同炮制品中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的差别。结果从薄层色谱上看,生五味子、醋五味子及酒五味子无明显的差别,而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均以酒五味子中的量稍高。结论五味子经过炮制后,能增加其中所含的木脂素类成分的量。
    28  球面对称设计优化荨麻多糖的提取工艺
    宋学伟 潘兰 韩泳平 钟亚玲 任磊
    2006(9):1344-1345.
    [摘要](507) [HTML](0) [PDF 284.23 K](1042)
    摘要:
    荨麻为常用的中药和民族药物,药用历史悠久,具有祛风定惊、温胃消食等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荨麻还具有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等作用[1].荨麻多糖还是抗炎、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2,3].目前,对荨麻的化学成分研究已有报道[4],但对荨麻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少见报道[5].本实验采用球面对称设计法对荨麻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29  RP-HPLC法测定大蒜油中二烯丙基三硫和二烯丙基二硫
    刘丽梅 王瑞海 陈琳 丁家欣 张秋海
    2006(9):1345-1347.
    [摘要](512) [HTML](0) [PDF 328.90 K](927)
    摘要:
    大蒜油是百合科葱属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地下鳞茎外皮干燥后经水蒸气蒸馏提取而得到的挥发油.大蒜油具有抗菌、调血脂、降血糖、降压利尿、抗血小板凝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性、保肝、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功能[1,2],特别是对心血管、肿瘤有很好的生理活性,使其在新药开发、保健品生产上存在着很大潜力.我国每年约有20t大蒜油出口,也给大蒜油的生产厂家带来巨大的商机.但我国目前没有完善的大蒜油生产质量标准,仅依据挥发油的物理常数,使生产和出口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此本实验选择大蒜油中主要活性成分二烯丙基三硫和二烯丙基二硫为质量控制指标,对大蒜油的质量进行监控,旨在为制定国家标准提供依据。
    30  HPLC法测定蝙蝠葛酚性碱片中蝙蝠葛碱
    史自东 刘博
    2006(9):1347-1348.
    [摘要](526) [HTML](0) [PDF 248.68 K](967)
    摘要:
    蝙蝠葛酚性碱片是由从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干燥根茎中提取的以蝙蝠葛碱为主的酚性生物碱制成的片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缺血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及瘀血内阻之胸痹、眩晕、气短、心悸,胸闷或痛等病症.在前期研究[1,2]基础上,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蝙蝠葛碱,以期为建立该制剂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依据。
    31  金钱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王宇杰 孙启时 曹林
    2006(9):1348-1350.
    [摘要](707) [HTML](0) [PDF 349.98 K](956)
    摘要: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1].金钱草含有酚性成分、黄酮类、苷类、鞣质、挥发油、氨基酸、胆碱、甾醇、氯化钾、内酯类等成分。其中,以黄酮类成分的研究较为深入。因此,本实验以总黄酮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金钱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32  HPLC测定藏成药七味诃子散中没食子酸
    潘国庆 卢永昌 德吉措姆
    2006(9):1350-1351.
    [摘要](544) [HTML](0) [PDF 289.52 K](970)
    摘要:
    七味诃子散由诃子、波棱瓜子、草果、甘松、筚拨等7味藏药组成,方源于<四部医典>,临床常用于治疗劳伤引起的脾脏肿大、疼痛、脾热等症,是藏医治疗临床脾病的常用药物.诃子的化学成分中主要为鞣质,其中所含没食子酸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的药理作用[1],与诃子具有抗菌、强心、抗氧化及解痉、抗肿瘤、抗艾滋病病毒活性一致。
    33  气相色谱法测定菊花挥发油中桉油精、樟脑、龙脑、醋酸龙脑酯
    刘吉金 王晓炜 黄服喜 熊英 吴秋云
    2006(9):1352-1353.
    [摘要](1059) [HTML](0) [PDF 258.33 K](1088)
    摘要:
    菊花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它主要含挥发油、腺嘌呤、碱、菊苷、氨基酸、维生素E等,其中挥发油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笔者经GC-MS测定其成分主要为桉油精、樟脑、龙脑、醋酸龙脑酯等。本实验建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菊花挥发油中桉油精、樟脑、龙脑、醋酸龙脑酯,为菊花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34  HPLC-ELSD法测定复方扶芳藤合剂中黄芪甲苷
    吴玉强 罗轶
    2006(9):1352-1354.
    [摘要](623) [HTML](0) [PDF 221.63 K](1063)
    摘要:
    复方扶芳藤合剂由扶芳藤、黄芪、红参等组成,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用于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症见气短胸闷,少气懒言等症.其质量标准采用的是薄层扫描法.为了有效地控制该产品的质量,本实验以黄芪甲苷为质量指标,采用HPLC-ELSD法进行检测并制定本品的质控标准。
    35  HPLC法测定香加皮提取物中杠柳毒苷和杠柳苷元
    刘虹 王萌 杨虹 潘桂湘 郭俊华
    2006(9):1355-1356.
    [摘要](682) [HTML](0) [PDF 250.54 K](933)
    摘要:
    香加皮又名北五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具有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但具有一定毒性,<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注明"香加皮有毒,服用不宜过量".近年来,香加皮常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但是均未对香加皮进行合理的质量控制。
    36  加工炮制对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影响
    高娟 王亚洲 孙文基
    2006(9):1357-1358.
    [摘要](389) [HTML](0) [PDF 253.56 K](899)
    摘要: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crassicaulis Duthie et Burk.或小秦艽G.dahurica Fisch.的根[1],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龙胆苦苷.龙胆苦苷是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由于受缩醛结构的影响,在药材中的量会受不同加工炮制条件的影响[2].本实验考察了不同炮制品中龙胆苦苷的量,为秦艽的加工炮制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37  蝎毒耐热蛋白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于德钦 殷盛明 彭岩 高溪 赵杰 唐一源 张万琴
    2006(9):1359-1362.
    [摘要](1032) [HTML](0) [PDF 425.48 K](994)
    摘要:
    目的观察蝎毒耐热蛋白(SVHR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小鼠运动协调性和脑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反应(IR)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颈部scMPTP20mg/kg,连续8d造模型。同时设立SVHRP治疗组,测定小鼠爬竿和游泳时间以检测其运动协调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脑内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和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MPTP致模型小鼠在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后,运动协调能力下降,同时在尾核的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细胞数较正常组增多。治疗组小鼠运动协调能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改变,尾核的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细胞数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结论SVHRP可以保护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及改善MPTP引起的运动协调性降低,逆转MPTP引起的尾核nNOS免疫反应活性增强。而NO可能参与其保护机制。
    38  大明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肌M受体各亚型mRNA表达的影响
    邢妍 岳朋 李惠 张勇 林道红 董德利 吕延杰 杨宝峰
    2006(9):1362-1366.
    [摘要](967) [HTML](0) [PDF 522.08 K](3396)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M受体各亚型在心肌上的mRNA表达量,研究大明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尾静脉取血测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血脂指标;Trizol法提取心肌总RNA,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M2、M3、M4、M54种M受体亚型mRNA的表达,观察其在高脂、正常和给药3种条件下的差异。结果高脂血症时血清中的TC、TG、LDL、FFA及MDA水平升高(P<0.05),HDL与SOD降低(P<0.05),经大明胶囊治疗后TC、TG、LDL、FFA及MDA水平降低(P<0.05),HDL与SOD水平上调(P<0.05)至近正常水平;比较高脂模型组与正常组M受体各亚型mRNA表达,结果M2、M4、M5受体亚型表达减弱,M3受体亚型表达增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大明胶囊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M3受体亚型mRNA表达增强,M2受体亚型表达减弱,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M4、M5受体亚型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大明胶囊具有降血脂作用,并且M3受体的水平上调是大明胶囊降血脂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3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下调紫外线诱导小鼠皮肤TNF-α mRNA及p53蛋白水平的研究
    骆丹 徐丽贤 缪旭 林向飞 吉玺 朱洁
    2006(9):1366-1371.
    [摘要](655) [HTML](0) [PDF 0.00 Byte](6)
    摘要: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中波紫外线(UVB)慢性辐射诱导BALB/c小鼠皮肤TNF-αmRNA表达及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EGCG局部外用于小鼠背部及耳部皮肤后给予不同强度的UVB辐射,每日1次,连续1个月,RT-PCR法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鼠背部皮肤组织中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耳部皮肤组织中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β-actin内参校正后,RT-PCR示不同剂量UVB慢性辐射后小鼠皮肤中TNF-α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表达水平与UVB辐射强度间无明确的剂量依赖关系。UVB慢性辐射诱导小鼠皮肤p53蛋白表达,且表达水平与UVB辐射强度间呈剂量依赖关系。EGCG处理后可下调UVB辐射诱导的TNF-αmRNA水平及p53蛋白表达。结论UVB辐射能诱导小鼠皮肤TNF-αmRNA及p53蛋白表达,EGCG可干预UVB辐射诱导的上述作用。
    40  当归A3活性部位的抗炎作用及其对大鼠离体子宫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
    沈建芬 肖军花 王嘉陵
    2006(9):1371-1374.
    [摘要](502) [HTML](0) [PDF 0.00 Byte](5)
    摘要:
    目的研究当归A3活性部位(A3)的抗炎作用及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离体大鼠子宫环氧化酶-2(Cox-2)表达增高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法进行抗炎药效学实验;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Cox-2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3(1、5、10mg/kg)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趾肿胀。LPS1μg/mL可显著增加离体大鼠子宫Cox-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A3(10~320mg/L)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子宫Cox-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结论A3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41  白藜芦醇抑制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实验研究
    刘宏胜 王金环 徐新女 王淑杰 祁建滨 刘洪利
    2006(9):1375-1377.
    [摘要](813) [HTML](0) [PDF 407.99 K](906)
    摘要: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细胞生长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U251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藜芦醇对U251细胞早期、晚期凋亡率的影响,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作用后U251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白藜芦醇对U251脑胶质瘤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具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白藜芦醇能诱导U251细胞早、晚期凋亡,且具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藜芦醇能抑制U251脑胶质瘤的增殖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42  甜菜碱的抗肿瘤作用及对S180荷瘤小鼠机体糖代谢过程的影响
    张宇金 季宇彬 何立巍
    2006(9):1378-1380.
    [摘要](1020) [HTML](0) [PDF 374.47 K](1025)
    摘要:
    目的研究甜菜碱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S180荷瘤小鼠机体糖酵解过程的影响。方法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以抑瘤率、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醛缩酶(ALD)活力为检测指标,用试剂盒进行测定。结果甜菜碱不同剂量(4.535、2.267、1.133g/kg)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39.8%、25.7%、17.7%,甜菜碱高剂量可以非常显著地降低LDH、ALD活力(P<0.01),中剂量和低剂量可显著地降低血清LDH、ALD活力(P<0.05)。结论甜菜碱能抑制实验性S180小鼠的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同时能降低血清LDH、ALD活力,抑制S180荷瘤小鼠的糖代谢过程,可能是甜菜碱潜在的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43  银杏叶提取物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杲海霞 李军霞 王永利
    2006(9):1380-1383.
    [摘要](427) [HTML](0) [PDF 423.28 K](1156)
    摘要:
    线粒体是一种结构和功能复杂而敏感的重要细胞器,是细胞能量产生的主要部位,是细胞的活力及生存和死亡的调节中心.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过程中许多重要事件的发生都与线粒体密切相关,包括caspases激活因子的释放、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Bcl-2家族促进和抑制凋亡蛋白的参与等.其作为凋亡的中心环节已在许多凋亡系统被证实。
    44  独角莲水提取物对肝癌细胞SMMC-7721基因表达的影响
    王顺启 倪虹 王同顺 陈力
    2006(9):1384-1387.
    [摘要](856) [HTML](0) [PDF 450.29 K](853)
    摘要:
    独角莲是一味传统中药,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疾病,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动物模型的研究显示独角莲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1,2],研究还发现独角莲具有阻滞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于S期,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3].为进一步研究独角莲这一作用的分子机制,本实验利用肝癌cDNA抑制性消减文库构建的肝癌相关基因微阵列,对独角莲作用于肝癌细胞SMMC-7721后基因表达的变化进行了探讨。
    45  参麦注射液对休克大鼠肝脏I-κBα和白细胞介素-18 mRNA表达的影响
    刘淑杰 李洪岩 吕文伟 袁兆新 孙连坤
    2006(9):1387-1388.
    [摘要](583) [HTML](0) [PDF 0.00 Byte](9)
    摘要:
    肠黏膜在机体受到如失血性休克等严重损伤时,正常的机械屏障结构或功能受损造成细菌移位,细菌和毒素通过门脉循环后,首先损伤肝细胞,引起肝组织严重损伤和功能障碍。
    46  补肾壮筋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张炳冉
    2006(9):1389-1390.
    [摘要](515) [HTML](0) [PDF 226.98 K](1053)
    摘要:
    骨关节炎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目前全球约有3.5亿骨关节炎患者,我国实际总发病数已过亿人.补肾壮筋汤源自<伤科补要>,临床疗效好.为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本院从2003~2005年对79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应用补肾壮筋汤治疗,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补肾壮筋汤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47  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王津生 王亚煜
    2006(9):1391-1392.
    [摘要](660) [HTML](0) [PDF 208.57 K](989)
    摘要:
    肝功能持续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伴随着渐进性的肝纤维化过程,随着储脂细胞的不断激活,最终将导致肝脏正常结构丧失,发生失代偿性肝硬化,这个阶段的治疗对策应关注两个方面,既抑制病毒活动,修复损伤的肝细胞,减少成纤维的刺激因素,另一方面就是抗肝纤维化治疗,降低门脉压力,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时间的目标.新药安络化纤丸,具有通经活络、软坚散结的功效,对于减缓肝纤维化、降低门脉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48  新雪颗粒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研究
    余善强 刘妮 赵
    2006(9):1392-1394.
    [摘要](543) [HTML](0) [PDF 336.94 K](872)
    摘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和低龄儿童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微生物.几乎所有2岁以下儿童都有过RSV感染,尤其是以1~3个月的婴儿为重[1].到目前为止,对RSV的治疗仍无最安全有效的药物,虽然许多研究已有了一定进展[2].新雪颗粒作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中成药,主要成分为穿心莲、竹叶卷心、牛黄、栀子、石膏、升麻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病毒性肺炎等疾病的消炎、退热.为此,本实验采用人喉上皮细胞癌细胞系(HeP-2),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研究新雪颗粒对RSV的治疗、预防和直接杀伤作用。
    49  三株长蠕孢属真菌对苗期毛脉酸模根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
    王振月 李瑞明 王宗权 康毅华
    2006(9):1395-1399.
    [摘要](773) [HTML](0) [PDF 509.70 K](1029)
    摘要:
    目的研究3株长蠕孢属真菌对苗期毛脉酸模根中7种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通过长蠕孢属真菌孢子悬浮液对苗期毛脉酸模叶面进行处理,使毛脉酸模感染长蠕孢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苗期毛脉酸模根样品中的7种生物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并对其生物活性成分的量和产量分别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3株长蠕孢属真菌叶面侵染苗期毛脉酸模对其根中白藜芦醇苷、大黄酚苷、大黄素甲醚的量在整个处理期内都没有显著性影响;对其根中白藜芦醇、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的量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从生物活性成分白藜芦醇的角度考虑,选择大斑病长蠕孢001进行诱导处理,处理时间不宜超过40d。本实验结果将为中药种植及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基础。
    50  肉苁蓉属4种肉苁蓉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电泳分析
    陈培 郭玉海 王保民 翟志席
    2006(9):1399-1402.
    [摘要](1195) [HTML](0) [PDF 465.36 K](1042)
    摘要:
    目的对肉苁蓉属4个种进行鉴别。方法采用可溶性蛋白质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肉苁蓉属4个种的SDS-PAGE图谱存在显著差异,其多态性条带为81.82%。结论各个种的电泳图谱可以相互区别,肉苁蓉属可溶性蛋白的SDS-PAGE图谱可作为种间鉴定的蛋白指纹图谱。
    51  天麻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王莉 程孟春 肖红斌 梁鑫淼
    2006(9):1402-1405.
    [摘要](795) [HTML](0) [PDF 444.06 K](953)
    摘要:
    目的建立天麻的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天麻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不同产地的18个天麻样品,确定指纹峰并进行对照药材相似度、共有模式相似度的计算,用纯品随行对照结合LC-MS对主要指纹峰进行定性鉴定。结果建立了由27个指纹峰和17个共有峰组成的天麻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指纹峰具有特征性,鉴定了其中12个主要的指纹峰。用对照药材相似度,可将天麻样品分为3类安徽河南产天麻、陕西四川产天麻和云南产天麻。两个相关系数分界点为0.80和0.58,夹角余弦分界点为0.88和0.73。结论所选指纹峰有特征性,建立的指纹谱可用来区别3个产地的天麻药材,并为进一步控制天麻质量提供依据。
    52  施磷量和AM真菌对柴胡生长的交互效应
    赵丽莉 滕华容 贺学礼
    2006(9):1405-1409.
    [摘要](628) [HTML](0) [PDF 499.41 K](876)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施磷水平下接种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苏格兰球囊霉G.caledonium和两者的混合菌剂对柴胡Bupleurumchinense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接种AM真菌提高了柴胡根系菌根侵染率,增加了植株磷的量和根干质量;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的量明显高于对照株,而接种混合菌种的柴胡根可溶性糖的量低于对照株;AM真菌接种效应因菌种和施磷量不同而变化,施磷量为0.1~0.3g/kg时接种效果最好。结论接种AM真菌有利于柴胡生长,提高磷肥利用率。
    53  桔梗试管苗茎尖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
    艾鹏飞 卢利平
    2006(9):1409-1412.
    [摘要](563) [HTML](0) [PDF 456.49 K](866)
    摘要:
    目的为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采用玻璃化法研究了桔梗试管苗茎尖超低温保存及植株再生。结果桔梗嫩梢在培养基(MS+5%DMSO+103g/L蔗糖)上培养3d,切取2~3mm茎尖,室温(20℃)下装载液(60%PVS2)过渡20min,0℃下玻璃化液(PVS2)处理90min,投入液氮保存1d后,40℃水浴化冻,含410g/L蔗糖的MS培养基洗涤20min,接种于含0.6mg/LKT、0.2mg/LBA、0.05mg/LNAA的MS培养基表面的滤纸上,暗处理1d后转移到新鲜的上述再生培养基中,暗培养1周后转到正常光下,80%以上成活,植株生长正常。结论桔梗种质资源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再生植株正常,可用于生产实践。
    54  多菌灵在人参生长期的残留动态研究
    田金改 金红宇 彭方 杜庆鹏 林瑞超
    2006(9):1413-1415.
    [摘要](699) [HTML](0) [PDF 363.70 K](1115)
    摘要:
    目的研究种植人参生长期施用多菌灵后,农药在人参叶、茎与根部的动态降解试验及人参药材中的残留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试验期所采集的样品中多菌灵农药的量。结果将数据进行回归处理,Y=-0.1207X+5.1424,r=0.974(多菌灵0.5%);Y=-0.106X+4.3275,r=0.973(多菌灵0.2%),半衰期分别为多菌灵0.5%为6.61d,多菌灵0.2%为5.94d。结论多菌灵在人参茎叶中的动态曲线符合直线方程lnC=lnC0-kt,人参根部的多菌灵农药动态降解在15~20d内已全部降解。
    55  重新评价香加皮的主产地及其原植物杠柳
    李天祥 田俊生 张丽娟 潘桂湘 刘虹 高秀梅 张伯礼
    2006(9):1415-1417.
    [摘要](582) [HTML](0) [PDF 308.83 K](905)
    摘要:
    目的详细调查香加皮原植物杠柳在主产区资源分布现状和蕴藏量,为进一步开发香加皮的天然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走访调查和现地取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献记载的香加皮主产区5省市(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天津)21个产地进行实地考察。结果传统观点“出产优质香加皮的兖州”已经不出产香加皮;香加皮的产地有较大的变化,并以山西、河北一带为主;杠柳叶多为披针形、革质;杠柳呈灌木、蔓生灌木、大藤本状的形态变化。结论通过考察确定了杠柳目前在主产区的分布情况,并提出了“杠柳叶多为披针形、革质,其植物形态呈多样性”的观点。
    56  HPLC法测定墓头回中金丝桃苷
    曹艳萍
    2006(9):1418-1419.
    [摘要](518) [HTML](0) [PDF 247.89 K](914)
    摘要:
    墓头回别名箭头风、臭罐子等,系败酱科败酱属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 heterophylla Bunge或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 Bunge根及全草[1].有消肿排脓、祛瘀止痛[2],及对体内、外肿瘤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作用[3].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主要是以齐墩果酸苷元和常春藤苷元组成的三萜皂苷。
    57  RP-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槐米中芦丁
    李培凡 张韻慧 肖莉 晋兴华
    2006(9):1419-1420.
    [摘要](602) [HTML](0) [PDF 280.45 K](1043)
    摘要:
    芦丁又名芸香苷、紫槲皮苷,是槲皮素的3-O-芸香糖苷,为一来源很广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槐花米)、果实(槐角)中.槐米主要产于天津、北京郊区、河北、山东及江苏等地区[1,2].芦丁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开发前景广阔.芦丁的分析方法,已报道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
    58  茶薪菇总糖、还原糖和多糖的测定
    宋俊英
    2006(9):1421-1422.
    [摘要](706) [HTML](0) [PDF 291.67 K](1028)
    摘要:
    目前,国内外对食用菌的研究多在进行黏多糖、构菌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利用其抗癌活性制备新药[1],或利用其子实体的提取液制备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方面[2],而对其成分的测定分析报道较少.茶薪菇Agrocybe cylindracea sp.nov.又名茶树菇、茶菇、油茶菇,是一种药食两用价值很高的菌类,食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祛湿、利尿、健脾胃、明目、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功能。
    59  浙江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补遗
    叶拥军 李建良
    2006(9):1422-1425,附3.
    [摘要](436) [HTML](0) [PDF 478.74 K](952)
    摘要:
    浙江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孕育着极其丰富的蕨类植物资源.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省共有蕨类植物49科、116属、503种,31变种和5变型[1].笔者曾参加过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平时爱好采集和收集药用植物标本,并对浙江药用蕨类植物作了一些调查,发现<浙江药用植物志>、<浙江药用资源名录>有73种、1变种、1变型的药用蕨类植物未收载,为准确反映浙江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作如下补遗。
    60  真菌诱导子在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
    张莲莲 谈锋
    2006(9):1426-1430.
    [摘要](629) [HTML](0) [PDF 604.14 K](887)
    摘要:
    在药用植物细胞培养中,真菌诱导子被识别后,通过信号传导途径,引起植物基因表达发生变化,从而调节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中相关酶的活性,最终刺激植物发生防御反应,诱导特定次生代谢产物的生成和积累。因此,真菌诱导子对植物细胞培养的诱导途径主要包含信号识别、转导以及由信号转导介导的胞内应答。真菌诱导子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涉及到诱导生物碱、萜类、皂苷等天然产物的生成和积累。
    61  大蒜活性成分阿藿烯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魏少荫 李敏
    2006(9):1430-1433.
    [摘要](1050) [HTML](0) [PDF 502.52 K](964)
    摘要:
    近年来,鉴于抗肿瘤药物的较大不良反应,中药中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热点。阿藿烯为大蒜中一种丙烯基硫化物,无辛辣味和蒜臭味,且具化学稳定性,对多种肿瘤细胞尤其是对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极具开发潜力。对其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62  “多媒体西洋参规范化生产专家系统”的应用
    姚玉霞 陈桂芬 蔡建培 司秀丽 曹丽英 张莹
    2006(9):1434-1436.
    [摘要](648) [HTML](0) [PDF 448.29 K](878)
    摘要:
    为实现科学种田智能化,研制了“多媒体西洋参规范化生产专家系统”。该研究以西洋参栽培中的水、肥、土、病、虫、草害等田间管理为突破口,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专家系统的人机界面、知识获取机制、推理机、解释机制等,通过平台开发,对数据、信息、资料的有效共享,提高了解决西洋参栽培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在系统应用示范区人参、西洋参产量增幅15.9%,优质率提高14.5%,根部病害发生率低于15%。该系统增加了计算机界面交互功能、西洋参规范化生产模式,简化了应用程序,对人参、西洋参栽培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