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1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升麻族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高璟春 张金超 朱国元 杨梦苏 肖培根
    2006(10):附3-附6.
    [摘要](979) [HTML](0) [PDF 507.81 K](1296)
    摘要:
    升麻族(tribeCimicifugeae)隶属毛茛科,包括铁破锣、黄三七、升麻、类叶升麻和垂果升麻5个属。升麻族植物的特征化学成分是环阿尔廷烷型三萜和肉桂酸衍生物。近年来由于其多样而显著的生物活性备受关注。我国升麻族植物资源丰富,应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加以开发利用,发掘新药。综述了该族植物总提物及单体药理活性研究新进展。
    2  罗布麻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侯晋军 韩利文 杨官娥 李青山
    2006(10):附7-附9.
    [摘要](1345) [HTML](0) [PDF 400.17 K](1649)
    摘要:
    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inn.为夹竹桃科罗布麻属植物,此外市场上还有罗布麻的混淆品:夹竹桃科白麻属的白麻Poacynum pictum(Schrenk)Baill,别名紫斑罗布麻;大叶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Hook.f.)Woodson,别名大花罗布麻口。罗布麻在我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沿海及内地半湿润及湿润区,其叶是《中国药典》法定的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中药。
    3  藏药独一味化学成分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桑育黎 郝延军
    2006(10):附9-附10.
    [摘要](699) [HTML](0) [PDF 324.68 K](1146)
    摘要:
    独一味Lamiophlomis 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又名独步通。其根或根茎及全草入药,生长于海拔3000m以上的裸岩等,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区,有丰富的药用资源。现已从独一味中分离和鉴定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和苯乙醇苷类等成分。独一味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尤其具有显著的止血镇痛作用。
    4  色谱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刘言
    2006(10):附11-附12.
    [摘要](484) [HTML](0) [PDF 308.70 K](1590)
    摘要:
    在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联合制定的《中药科技现代化发展战略》中,将中药现代化定义为: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以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为基础,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中药进行研究、开发、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
    5  中药对血脑屏障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丁兴 詹瑧
    2006(10):附11-附3.
    [摘要](759) [HTML](0) [PDF 397.88 K](1939)
    摘要:
    中药对多种脑源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这与中药有效成分透过血脑屏障或改善血脑屏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关。总结了近10年来单味或复方中药对血脑屏障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从整体宏观逐步深入到微观形态学,达到细胞分子水平,研究表明中药对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其他药物通过,或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保护脑组织。但中药对血脑屏障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仍相当局限,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6  口服自乳化释药系统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钱一鑫 唐景玲 孙进 张天虹 何仲贵
    2006(10):1441-1446.
    [摘要](773) [HTML](0) [PDF 633.73 K](1078)
    摘要:
    自乳化释药系统是提高强疏水性药物溶出的有效载体系统之一。中药作为国之瑰宝,在防病治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组合化学和高内涵筛选技术的进步,将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新药。然而诸多中药或化合物因其强疏水性及较低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而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以自乳化释药系统作为该类药物的载体,将会给这一类药物带来巨大的市场潜能。现系统地综述口服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内容及最新进展。
    7  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 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暨2006国际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论坛(香港)在香港召开
    季晖
    2006(10):1446-1446.
    [摘要](482) [HTML](0) [PDF 115.41 K](1230)
    摘要:
    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 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暨2006国际生物医药与生物技术论坛(香港)在香港召开
    8  海芒果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张小波 林文翰 邓志威 张蔚青 付宏征 李军
    2006(10):1447-1450.
    [摘要](716) [HTML](0) [PDF 394.52 K](1210)
    摘要:
    目的研究中国红树植物海芒果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海芒果的树叶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野鸦椿素B(3R,5S,6S,7E,9S-3,5,9-trihy-droxy-6-methoxy-7-megastigmane,)、布卢门醇A(blumenolA,)、野鸦椿素A(3R,5S,6R,7E,9S-3,5,6,9-te-trahydroxy-7-megastigmane,)、12β-羟基-5α-孕烷-16-烯-3,20-二酮(12β-hydroxyl-5α-pregnane-16-ene-3,20-dione,)、12β-羟基-孕烷-4,16-二烯-3,20-二酮(12β-hydroxyl-pregnane-4,16-diene-3,20-dione,)、3β,12β-二羟基-孕烷-16-烯-20-酮(3β,12β-dihydroxy-pregnane-16-ene-20-one,)、3α,12β-二羟基-孕烷-16-烯-20-酮(3α,12β-di-hydroxy-pregnane-16-ene-20-one,)。结论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野鸦椿素B(euscaphinB),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9  苦瓜子蛋白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鉴定
    李璟 温博贵 陈爱云 陈玮莹 吴健宜 李冠武
    2006(10):1450-1454.
    [摘要](695) [HTML](0) [PDF 479.71 K](1074)
    摘要:
    目的建立苦瓜子蛋白分离纯化的方法。方法应用阳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Hiprep16/10SOURCE30S和HiLoad26/60Superdex75预装柱从苦瓜种仁中分离纯化苦瓜子蛋白。结果分离纯化出14个组分的苦瓜子蛋白,它们均为碱性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在(1.3~2.9)×104,等电点在9.3~9.6。结论应用本法能获得供生物活性研究用苦瓜子蛋白组分。
    10  东北红豆杉针叶中两个双重排紫杉烷内酯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李力更 涂光忠 金怡珠 曹聪梅 张嫚丽 史清文
    2006(10):1454-1458.
    [摘要](995) [HTML](0) [PDF 462.79 K](1100)
    摘要:
    目的研究东北红豆杉Taxuscuspidata针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学成分,用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东北红豆杉针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两个罕见的双重排紫杉烷内酯类化合物wallifoliol()和tasumatrolH()。结论此两种化合物为首次从东北红豆杉中分离得到,在氘代氯仿溶液中化合物在室温下可以转化成5α-乙酰基-2α-苯甲酰氧基-4α,7β,9α,13α,20-五羟基-11(15→1),11(10→9)双重排紫杉烷-11-烯-10,15-内酯()。
    11  淫羊藿黄酮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前破骨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王婷 张大威 张金超 杨梦甦 肖培根
    2006(10):1458-1462.
    [摘要](561) [HTML](0) [PDF 559.05 K](1808)
    摘要:
    目的观察淫羊藿中单体黄酮的抗骨质疏松作用。方法利用硅胶和凝胶柱色谱分离淫羊藿中单体黄酮成分,根据化合物光谱数据(ESI-MS、1H-NMR和13C-NMR)鉴定其结构,通过MTT法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前破骨细胞株RAW264.7增殖的影响。结果从淫羊藿地上部分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淫羊藿苷()、宝藿苷()、朝藿素B()、宝藿苷()及金丝桃苷()。活性结果表明,0.1~100μmol/L化合物对前破骨细胞RAW264.7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浓度为0.1~100μmol/L的化合物对前破骨细胞RAW264.7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随着浓度的升高,转而表现为轻微的促进作用;浓度为1.0和10μmol/L的化合物对该细胞的增殖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而其他浓度下,则对前破骨细胞RAW264.7的增殖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除个别浓度外,化合物和均对前破骨细胞RAW264.7的生长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黄酮类化合物对RAW264.7的生长是促进还是抑制依赖于其自身的化学结构以及作用浓度,淫羊藿可能是通过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前体破骨细胞的增殖,进而抑制前体破骨细胞分化形成破骨细胞而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
    12  多管藻化学成分研究
    柳全文 李桂华 刘珂 张婷 范晓 郭红艳
    2006(10):1462-1465.
    [摘要](716) [HTML](0) [PDF 411.34 K](934)
    摘要:
    目的研究红藻多管藻Polysiphoniaurceol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反相HPLC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多管藻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2,2′,3,3′-四溴-4,4′,5,5′-四羟基二苯甲烷()、2,2′,3-三溴-3′,4,4′,5-四羟基-6′-乙氧甲基二苯甲烷()、双-(2,3-二溴-4,5-二羟卞基)-醚()、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5-甲氧甲基苯二酚()、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醇()、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甲醚()、3-溴-4-羟基苯甲酸()、2-溴-4,5-二羟基苯甲醛()、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醛()、3-溴-4,5-二羟基苯甲醛()。结论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发现。
    13  白及多糖硫酸酯化前后理化性质和结构的比较研究
    陈景耀 张卫明 芮海云 陆长梅 蒋继宏 吴国荣
    2006(10):1465-1467.
    [摘要](700) [HTML](0) [PDF 359.40 K](942)
    摘要:
    多糖的化学修饰对拓展多糖的生物学活性意义重大,特别是硫酸酯化以后,其保护免疫细胞、减少艾滋病毒(HIV)感染及抑制乙肝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效应,受到药物研究人员的极大关注。
    14  水黄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黄欣碧 龙盛京
    2006(10):1467-1469.
    [摘要](782) [HTML](0) [PDF 354.50 K](1015)
    摘要:
    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L.)Merr.为豆科中的一种具有传统药用价值的植物。国外学者从水黄皮中分离到的化合物主要为黄酮、二氢黄酮、查耳酮和三萜,国内对水黄皮研究报道较少,特别对叶的研究未见报道。
    15  黄精中三萜皂苷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徐德平 孙婧 齐斌 崔斌 王珍
    2006(10):1470-1472.
    [摘要](666) [HTML](0) [PDF 328.26 K](1405)
    摘要:
    黄精Polygonatttm sibiricum Delar.ex Redonte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中国药典》收录滇黄精、黄精和多花黄精3种植物为黄精的“原生药”。
    16  灯油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鲁亚苏 杨世林 徐丽珍 陈合宾
    2006(10):1473-1474.
    [摘要](653) [HTML](0) [PDF 139.93 K](1199)
    摘要:
    灯油藤Celastrus paniculatus Willd.是卫矛科南蛇藤属Celastreae L.的植物。南蛇藤属植物全世界约有50种,我国约有30种,广泛分布在西南、华南及东北,其中有15种入药,用于祛风除湿、行气散血、消肿解毒、治疗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等。
    17  三子养亲汤化学成分的研究
    冯宝民 段礼新 杨静 高明 陈蕾 王威 牟红梅 王永奇 裴月湖
    2006(10):1474-1476.
    [摘要](765) [HTML](0) [PDF 346.50 K](1047)
    摘要:
    三子养亲汤出自明代《韩氏医通》,由白芥子、紫床治疗咳嗽证首选的温化寒痰剂,主要用于顽固性咳嗽、老年人咳喘证、慢性支气管炎等。三子养亲汤石油醚、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咳、平喘作用,而水提物具有明显的祛痰作用。
    18  拳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刘晓秋 李维维 华会明 沙沂 陈发奎 吴立军
    2006(10):1476-1478.
    [摘要](1054) [HTML](0) [PDF 328.58 K](1162)
    摘要:
    拳参为蓼科属植物Polygonum bistorta L.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之功。其化学成分报道较少,近年曾报道从拳参95%乙醇提取物中鉴定了酚酸、黄酮类化合物,本实验进一步从中得到4个化合物,即(3-甲氧基酰胺基-4-甲基苯)一氨基甲酸甲酯。
    19  赤雹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李兰芳 佟继铭 吉力 汪芳
    2006(10):1478-1478.
    [摘要](674) [HTML](0) [PDF 204.98 K](871)
    摘要:
    赤雹Thladiantha dubia Bunge.为葫芦科植物赤雹的成熟果实,又名气雹、赤包、山屎瓜等,分布于东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甘肃、宁夏等省区。具有理气、降逆、祛痰、止血作用,主要用于气滞胸痛、嗳气、呕吐、咳嗽痰多,黄疸、赤痢等。
    20  泽泻炮制过程中23-乙酰泽泻醇B的转化
    郑云枫 朱玉岚 彭国平
    2006(10):1479-1482.
    [摘要](806) [HTML](0) [PDF 403.67 K](1154)
    摘要:
    目的分析泽泻中三萜类成分在炮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技术(SFC)及HPLC测定方法,对泽泻加工炮制前后的三萜类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泽泻药材加工成生泽泻饮片的烘干(70℃)过程中,有少量23-乙酰泽泻醇B转化成了24-乙酰泽泻醇A和泽泻醇B;而在泽泻盐制(190~200℃)及麸制(160~170℃)过程中,23-乙酰泽泻醇B则大量转化为24-乙酰泽泻醇A和泽泻醇B,两者又进一步转化成了泽泻醇A。结论在高温炮制过程中,泽泻药材中三萜类主成分23-乙酰泽泻醇B出现两条转变途径,一条是氧环开裂并重排生成24-乙酰泽泻醇A,进一步脱乙酰基转化成泽泻醇A;另一条是先脱乙酰基生成泽泻醇B,继而氧环开裂转化成泽泻醇A。
    21  决明子中总蒽醌苷元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的研究
    张晓路 宋元英 孟祥颖 薄华本 乌垠 鲍永利 李玉新
    2006(10):1482-1486.
    [摘要](478) [HTML](0) [PDF 522.78 K](1113)
    摘要:
    目的探索决明子蒽醌苷元的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决明子总蒽醌苷元质量分数和收率为主要考察指标,比较了乙醚和氯仿对蒽醌苷元提取的专属性,考察了大孔吸附树脂S-8、AB-8、X-5、NKA-12、D4020、D-101对决明子蒽醌苷元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以及纯化能力。结果决明子药粉采用氯仿浸提,上S-8型大孔树脂柱,水洗至中性,乙醇-5%NaOH(4∶1)洗脱,醇碱洗脱液浓缩、酸化处理得到质量分数为42.62%的蒽醌苷元。结论建立了一种蒽醌苷元的纯化工艺,为决明子中蒽醌苷元类成分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22  大鼠灌胃复方五仁醇胶囊后血清和血浆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的比较
    罗琳 窦志华 丁安伟 王陆军 张兵 施忠
    2006(10):1486-1489.
    [摘要](515) [HTML](0) [PDF 454.65 K](1121)
    摘要:
    目的比较复方五仁醇胶囊主要入血成分在大鼠血清和血浆中的量。方法灌胃给药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和含药血浆,HPLC法测定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Lichrosphere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Phe-nomenexDescriptionC18保护柱(4.0mm×3.0mm),甲醇-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结果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0512~0.6144和0.0398~0.4776μg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个水平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的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6.72%、101.06%、102.05%和99.03%、100.18%、100.28%。血清和血浆中五味子醇甲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0632、12.8837μg/mL,五味子乙素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4909、12.5908μg/mL。结论复方五仁醇胶囊主要入血成分血浆中的量高于血清。
    23  金银花的HPLC药效指纹图谱研究
    梁生旺 崔永霞 王淑美 吴明侠
    2006(10):1489-1493.
    [摘要](658) [HTML](0) [PDF 533.44 K](1057)
    摘要:
    目的找出金银花中与抗炎活性成正相关的化学成分,并以此建立金银花的药效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获得金银花不同提取部位的指纹图谱,同时选择小鼠耳肿胀抗炎实验测定不同提取部位的药理活性,以线性回归解释化学信息和药理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以甲醇提取部位的药理活性最强,故以此部位的HPLC图谱来制定金银花的“药效谱”。结论采用该方法制定得到的金银花的药效指纹图谱更为科学、合理。
    24  石菖蒲双层片的研制
    林青 周莉玲 刘燕华 唐洪梅
    2006(10):1493-1496.
    [摘要](557) [HTML](0) [PDF 405.24 K](923)
    摘要:
    目的制备石菖蒲双层片。方法以缓释层的释放性能为指标,采用拟水平均匀设计优选石菖蒲双层片缓释层的处方,以超滤法浓缩石菖蒲水煎液制备速释层,体外释放度试验研究了缓释层的释药机制及影响因素。结果所制双层片缓释层的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速释层能在10min内崩解。结论石菖蒲双层片缓释层体外释放证明有明显的缓释作用,速释层崩解迅速,双层片处方设计合理,工艺简单、可靠。
    25  何首乌的提取工艺研究
    赵声兰 赵荣华 解凤江 尉红梅
    2006(10):1496-1499.
    [摘要](615) [HTML](0) [PDF 432.06 K](1096)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提取工艺对何首乌浸膏中二苯乙烯苷和总糖的影响,优选制备何首乌浸膏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蒸制何首乌为原料,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和总糖的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旋转响应表面实验设计对何首乌浸膏制备过程中的水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为何首乌饮片与水比例1∶10.5,每次加热提取1.5h,提取3次,此条件下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提取量达2.70%,总糖提取量达6.23%。结论该方法适用于何首乌的提取。
    26  白英抗肿瘤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韩重 黄霁 何珉 董春娇 王敏伟 孙立新
    2006(10):1500-1502.
    [摘要](426) [HTML](0) [PDF 303.42 K](866)
    摘要:
    目的探讨白英抗肿瘤成分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分别以浸膏率、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和薯蓣皂苷元的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对白英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筛选。结果以浸膏率为考察指标时,其优选工艺为A2B3C3,其中提取次数对浸膏率有显著性影响;以IC50为考察指标时,其优选工艺为A3B3C1;以薯蓣皂苷元的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时,其优选工艺为A2B2C1。综合考察采用5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h为最佳工艺条件。结论本实验所采用的方法适合白英抗肿瘤成分的提取。
    27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参总酚酸的工艺研究
    房信胜 谭晓梅 王建华
    2006(10):1502-1504.
    [摘要](951) [HTML](0) [PDF 357.23 K](966)
    摘要:
    丹参为唇型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是许多制剂的原料。其中的酚酸类成分是水溶性主要有效部位,具有明显的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溶纤及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是丹参活血化瘀的主要活性成分。
    28  HPLC法测定宫瘤宁片中野黄芩苷
    张若燕 杨锡 陈朝晖 赵建邦
    2006(10):1505-1506.
    [摘要](452) [HTML](0) [PDF 198.50 K](894)
    摘要:
    宫瘤宁片是由海藻、三棱、半枝莲等10多味中药制成的中药新药,具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之效,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新药质量标准采用容量法测定了海藻中的含碘量,但由于碘的量低,用容量法测定误差较大。
    29  GC-MS建立菖冰滴丸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魏刚 林双峰 方永奇 刘东辉
    2006(10):1506-1508.
    [摘要](424) [HTML](0) [PDF 271.68 K](896)
    摘要:
    菖冰滴丸是由石菖蒲挥发油、冰片等多味药制成,具有开窍醒脑、宁神益智之功效,用于急性期中风、脑功能损害。方中主要组分均具有挥发性。本实验采用GC—MS建立了滴丸的特征指纹图谱,以方中4个主要特征成分对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理想。
    30  总姜黄素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考察
    陈婧 刘彩霞 朱晓薇
    2006(10):1508-1510.
    [摘要](717) [HTML](0) [PDF 329.19 K](1209)
    摘要:
    姜黄素(curcumin)及姜黄素类化合物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地下根茎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天然线性二芳基庚酮类化合物,常用作色素和多种食物的调味添加剂,具有广泛盼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31  微波辅助萃取槐米中芦丁工艺条件的探讨
    董庆洁 邵仕香 葛卿 缴佩佩
    2006(10):1510-1511.
    [摘要](455) [HTML](0) [PDF 247.47 K](944)
    摘要:
    芦丁是豆科植物槐树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即槐米中提取的植物原料药。槐米含芦丁约10%~28%。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防治毛细血管发脆而引起的出血症,用于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具有抗毛细血管脆性和异常的透过性作用。
    32  HPLC法测定外用应急软膏中黄芩苷
    曹继军
    2006(10):1511-1512.
    [摘要](455) [HTML](0) [PDF 185.41 K](1112)
    摘要:
    外用应急软膏主要由黄芩、白芍、丹参、补骨脂、人参、党参、金银花、茯苓等15味中药组成,具有消肿止痛,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用于冻疮,I度烫伤,手足皲裂等症。方中黄芩为君药,其有效成分为黄芩苷。本实验采用HPLC法测定软膏中黄芩苷,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33  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复方益精胶囊中熊果酸
    耿莹莹 阙慧卿 邓思珊 林绥 曹剑虹 吕绍光
    2006(10):1513-1514.
    [摘要](458) [HTML](0) [PDF 212.62 K](884)
    摘要:
    复方益精胶囊由山茱萸补肾益精之品,佐以淫羊藿等补肾壮阳之药,再配以黄柏等清热祛湿等12味中药组成,补肾益精,清热利湿,补中兼清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不育症,应用多年,疗效确切。为了更好的控制产品质量,本实验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方中熊果酸进行了测定。
    34  正交试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优化龙眼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
    王统一 赵兵 王玉春
    2006(10):1514-1516.
    [摘要](799) [HTML](0) [PDF 307.83 K](1022)
    摘要:
    龙眼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Lour.的果实,药用价值很高,自古以来被视为珍贵补品。龙眼甘、平、无毒,主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虚烦不眠,自汗惊悸,具有开胃健脾,补虚益智的作用,可作为治疗病后虚弱、贫血痿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等症的佳品。
    35  《中草药》投稿特别注意事项
    2006(10):1516-1516.
    [摘要](504) [HTML](0) [PDF 79.08 K](1088)
    摘要:
    1.实验性论文需要单位介绍信(注明:论文内容真实,作者排名无争议,无一稿两投,无泄密)。2.创新性论文优先发表,新化合物免收版面费。3.图题、袁题、图注、袁注需中英文双语表示。4.文后参考文献译成英文。5.本刊不收审稿费,但刊用稿件要收取版面费。6.投稿时请留下联系方式(电话和E—mail)。
    36  冬凌草甲素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张俊峰 刘加军 陆敏强 李华 陈规划
    2006(10):1517-1521.
    [摘要](720) [HTML](0) [PDF 591.96 K](1571)
    摘要: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体外对肝癌BEL-740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机制。方法以8、16、24、32μmol/L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BEL-7402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和DNA凝胶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时的形态学变化。应用Westernblotting观察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地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冬凌草甲素作用60h后,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图片上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同时Westernblotting显示32000的caspase-3酶原蛋白的激活,出现20000的亚单位,凋亡过程中伴有Bcl-2蛋白表达的降低和Bax蛋白上调。结论冬凌草甲素能通过降低Bcl-2蛋白表达和上调Bax蛋白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抑制BEL-7402细胞的生长;冬凌草甲素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抗肝癌药物。
    37  小檗碱体内外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的抑制作用
    蔡于琛 冼励坚
    2006(10):1521-1526.
    [摘要](611) [HTML](0) [PDF 616.10 K](961)
    摘要:
    目的观察小檗碱体内外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小檗碱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测定小檗碱对CNE-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檗碱对CNE-2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CNE-2细胞经小檗碱处理后凋亡形态变化;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小檗碱对CNE-2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B1、CDK1、cdc25c表达的影响;3H-胸腺嘧啶(3H-TdR)和3H-亮氨酸(3H-Leu)标记前体掺入法检测小檗碱对CNE-2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利用荷人鼻咽癌的裸鼠模型验证小檗碱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小檗碱能抑制CNE-2细胞生长,48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9.5±5.8)μmol/L,72h的IC50为(13.3±2.0)μmol/L;小檗碱能抑制CNE-2细胞DNA和蛋白质合成;小檗碱能诱导CNE-2细胞凋亡,细胞经过25.0μmol/L小檗碱处理48h后的凋亡指数为(48.9±10.4)%;50.0μmol/L小檗碱能诱导CNE-2细胞G2/M期阻滞,并且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B1、CDK1、cdc25c表达;小檗碱能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30mg/kg剂量组的肿瘤体积中位数为317.9mm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檗碱体内外均能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下调相关细胞周期蛋白有关。
    38  人参多糖对K562细胞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陈地龙 李静 刘永刚 王亚平 陈婷梅 郑敏 姜蓉
    2006(10):1526-1529.
    [摘要](690) [HTML](0) [PDF 452.32 K](1013)
    摘要:
    目的研究人参多糖(GPS)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表达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RT-PCR检测GPS诱导后K562细胞中GM-CSF、EPO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K562细胞经GPS作用后GM-CSF、EPO及其受体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blotting检测GPS诱导后K562细胞GM-CSF、EPO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经GPS诱导后,RT-PCR检测显示K562细胞GM-CSFmRNA的表达有所增强,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EPO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降低;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EPO与GM-CSF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EPO与GM-CSF受体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Westernblotting检测GM-CSF、EPO受体蛋白的表达增强。结论GPS既能抑制K562细胞分泌GM-CSF、EPO,又能明显促进GM-CSF、EPO受体的合成和分泌。
    39  头孢拉定对黄芩苷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车庆明 陈颖 彭金年
    2006(10):1530-1532.
    [摘要](798) [HTML](0) [PDF 328.37 K](1004)
    摘要:
    目的研究头孢拉定对黄芩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用HPLC-ECD方法测定头孢拉定和黄芩苷合并给药组与黄芩苷单独给药组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比较两者的药动学参数。结果头孢拉定和黄芩苷合并给药组黄芩苷Cmax为(782.63±469.37)ng/mL,AUC0~24h为(8407.86±3476.14)ng/mL·h;黄芩苷单独给药组黄芩苷Cmax为(2645.62±601.42)ng/mL,AUC0~24h为(28952.90±5731.42)ng/mL·h。结论两者药动学参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口服头孢拉定严重降低了黄芩苷的血药浓度。提示临床应合理用药。
    40  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过敏模型小鼠的抗过敏作用及机制
    王钦富 王永奇 于超 张巍峨 蒋革 冯宝民 施广霞
    2006(10):1532-1535.
    [摘要](839) [HTML](0) [PDF 456.20 K](1012)
    摘要:
    目的观察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对过敏模型小鼠血清总IgE水平和特异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卵白蛋白(OVA)致敏小鼠血清总IgE水平;采用大鼠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测定特异IgE水平;采用小鼠主动皮肤过敏反应——耳肿胀试验和小鼠主动全身过敏反应研究炒紫苏子醇提取物的抗过敏作用。结果炒紫苏子醇提取物0.32、0.64、1.28g/kg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总IgE水平(P<0.05、0.01),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也明显降低小鼠特异IgE水平(P<0.05、0.01),1.28g/kg剂量抑制小鼠特异IgE水平好于阳性对照色苷酸钠(P<0.01);小鼠主动皮肤过敏反应结果表明,与木犀草素相同,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各剂量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P<0.05、0.01);主动全身过敏反应结果表明,炒紫苏子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OVA攻击死亡率明显降低,小鼠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其中1.28g/kg剂量组和木犀草素组死亡率最低,存活时间最长。结论炒紫苏子醇提取物通过明显降低小鼠血清总IgE和特异IgE水平,发挥抗过敏作用。
    41  回心草心脏保护作用的活性部位筛选
    王东晓 刘屏 王波 戴畅 王中孝 汪进良 陈桂芸
    2006(10):1536-1539.
    [摘要](1161) [HTML](0) [PDF 384.03 K](1508)
    摘要:
    目的探讨回心草各极性部位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及耐缺氧作用,初步筛选其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导联生理仪观察回心草不同极性部位对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的作用;并采用常压耐缺氧、特异性心肌缺血、缺氧及小鼠断头模型,观察回心草各部位对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回心草醋酸乙酯相低剂量和正丁醇相低剂量均可显著降低氯仿诱发小鼠室颤的发生率、延长心律失常出现时间;还可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并可使特异性心肌缺血、缺氧小鼠存活时间显著增加,其中醋酸乙酯相各剂量还可显著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持续时间。结论回心草可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其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及正丁醇部分可能是有效活性部位。
    42  葶苈子黄酮对血小板激活因子的拮抗作用
    吴伟 金鸣 李金荣 董宁宁
    2006(10):1539-1541.
    [摘要](710) [HTML](0) [PDF 306.24 K](998)
    摘要:
    目的研究葶苈子黄酮对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诱导的家兔中性粒细胞(PMN)和洗涤家兔血小板(WRP)的聚集及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比浊法观察PAF诱导的PMN(或WRP)聚集;PAF诱导已着色PMN(或WRP)黏附,比色法测定此PMN(或WRP)破膜后溶液吸光度,表示其黏附活性。结果葶苈子黄酮可明显抑制PAF诱导的PMN和WRP聚集及黏附活性的升高(P<0.05)。结论葶苈子黄酮具有拮抗PAF的作用。
    43  绞股蓝总苷对大鼠心、脑Na~+,K~+-ATP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分析
    韩晓燕 卫洪波 张富程
    2006(10):1542-1544.
    [摘要](629) [HTML](0) [PDF 356.68 K](1035)
    摘要:
    目的观察绞股蓝总苷对心、脑微粒体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动力学分析。方法采用离心法制备大鼠心、脑组织微粒体酶,以比色法测定Na+,K-ATP酶活力,通过酶动力学研究方法分析绞股蓝总苷对心、脑微粒体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绞股蓝总苷体外可逆性抑制大鼠心、脑微粒体Na+,K-ATP酶活性,并呈浓度依赖性,且对脑微粒体Na+,K-ATP酶的抑制作用较强,其IC50分别为(58.79±8.25)、(52.07±6.25)mg/L。降低Na+,K+浓度或增加ATP浓度则增强其抑制酶活性作用。酶动力学分析显示,绞股蓝总苷对微粒体Na+,K-ATP酶的作用近似Na+的竞争性拮抗剂、底物ATP的反竞争性抑制剂、K+的混合性抑制剂。结论绞股蓝总苷通过抑制心、脑Na+,K-ATP酶活性而发挥其强心作用和中枢抑制作用。
    44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1的影响
    付敏 张东伟 王继峰 牛建昭 杨美娟 李健
    2006(10):1545-1547.
    [摘要](744) [HTML](0) [PDF 330.76 K](1075)
    摘要:
    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131(TGF一61)+在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肺纤维化在发病过程中,炎症和损伤可以诱导TGF-131的活化和高表达。
    45  黄芪多糖对麻醉犬急性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
    吕文伟 刘淑杰 王秋静 李天舒 石卓
    2006(10):1547-1550.
    [摘要](470) [HTML](0) [PDF 372.44 K](968)
    摘要: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开发具有正性肌力及保护心肌的药物尤其重要。黄芪始载于《神农本革经》,味甘、性温,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毒排脓,利水消肿和生肌等功效,其化学成分包括苷类、多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46  甜梦口服液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
    刘茹
    2006(10):1550-1551.
    [摘要](799) [HTML](0) [PDF 212.44 K](897)
    摘要:
    广泛性焦虑症是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病人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47  木霉菌剂对人参根部病害防治效果评价
    赵阿娜 丁万隆
    2006(10):1552-1554.
    [摘要](562) [HTML](0) [PDF 300.89 K](951)
    摘要:
    目的研究木霉菌剂对人参根部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以进一步推广使用。方法调查两种木霉菌剂的3种使用方法及不同使用浓度对人参生长及发病的影响,评价木霉菌剂推广使用的可能性,筛选木霉菌剂的合理使用方法。结果两种木霉菌剂不仅将人参种苗成活率和人参种子出苗率分别提高30%和16%以上,而且能有效控制人参根部病害的发生。结论两种木霉菌剂适宜大面积推广使用。蘸根法使用时,用Tv04-2制剂稀释5000倍,Th3080制剂稀释10000倍。浸种法使用木霉菌剂时,可用Tv04-2制剂和Th3080制剂均稀释5000倍。
    48  川乌遗传多样性的ISSR鉴定
    罗群 马丹炜 王跃华
    2006(10):1554-1557.
    [摘要](728) [HTML](0) [PDF 459.46 K](1581)
    摘要:
    目的应用ISSR标记技术分析川乌遗传多样性。方法对江油附子和9个野生乌头居进行了ISSR分析,探索川乌各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8个引物共扩增出98条带。其中6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9.39%;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693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71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08,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530;用ISSR855引物能够区分川乌的10个供试居群。结论ISSR标记适合于构建川乌的DNA指纹图谱、品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49  不同栽培密度下白首乌干物质积累和分配规律的研究
    张锋 王建华 余松烈 陈雨海 董庆裕
    2006(10):1558-1561.
    [摘要](562) [HTML](0) [PDF 429.80 K](878)
    摘要:
    目的了解栽培密度对白首乌块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确定其最适合栽培密度。方法在大田条件下,探讨不同栽培密度(A60000、B90000、C120000、D150000株/hm2)与白首乌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产量及活性成分量之间的关系。结果4种栽培密度下白首乌个体块根干物质积累动态的拟合均呈Logistic曲线变化。不同密度处理单株块根干质量增加速率为A>B>C>D,而单位面积块根干质量增加速率C>D>B>A。处理D的光合速率在块根膨大关键时期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可能是处理D个体块根产量低的原因。密度对块根中部分有效成分的量也有显著影响,其中多糖和黄酮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C21甾苷量与密度无显著关系。结论密度对白首乌产量性状影响较大,但在群体和个体上表现不同,与个体块根产量呈负相关,与群体根的生物产量呈正相关。综合考虑块根产量与活性成分量两个方面,处理C为最佳种植密度。
    50  鄂尔多斯高原锦鸡儿属药用植物的ISSR分析
    杨九艳 杨劼 杨明博 鞠爱华 渠弼
    2006(10):1562-1566.
    [摘要](740) [HTML](0) [PDF 544.70 K](1038)
    摘要:
    目的分析鄂尔多斯高原分布的8种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ISSR技术进行研究。结果8种锦鸡儿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很高,达100%,表明它们的遗传多样性很丰富。但是在种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藏锦鸡儿、柠条锦鸡儿、狭叶锦鸡儿、荒漠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甘蒙锦鸡儿和秦晋锦鸡儿较低,短脚锦鸡儿最低。此结果与Nei′s基因多样度和Shannon信息指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一致。根据非加全算术平均聚类法以及ISSR特征图谱可以将不同种区分开来。结论ISSR分子标记可很好地用于锦鸡儿物种的分子鉴定和遗传背景研究,其结果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51  鹿源类中药材DNA序列分析及马鹿和梅花鹿的PCR鉴定
    白根本 张林源 刘春生 程伟 陈代贤
    2006(10):1566-1569.
    [摘要](594) [HTML](0) [PDF 474.15 K](971)
    摘要:
    目的采用特异引物PCR扩增鉴定马鹿和梅花鹿源中药材。方法从马鹿、梅花鹿等国内11种鹿的鹿血和鹿茸中提取DNA,用通用引物L1091和H1478调取细胞线粒体12SrRNA基因片段,在该片段核苷酸序列比对的基础上,设计马鹿和梅花鹿高特异性PCR鉴定引物对,并进行PCR特异性鉴定。结果12SrRNA基因片段能较好地在种的水平上将不同的种区分开来;特异引物对(EP-1/H1478和EP-2/H1478)PCR可准确地鉴定出马鹿和梅花鹿等。结论特异引物PCR适宜马鹿、梅花鹿等珍贵中药材的鉴定。
    52  近红外光谱鉴别冬虫夏草道地药材
    王钢力 石岩 魏玉海 王慧春 徐晓杰 林瑞超
    2006(10):1569-1571.
    [摘要](727) [HTML](0) [PDF 385.05 K](889)
    摘要:
    目的研究冬虫夏草药材的道地性。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冬虫夏草药材样品102批,采用漫反射法,测定药材粉末及药渣的近红外光谱,采用透射法测定药材甲醇提取物的近红外光谱。采用TQ定量分析软件,对样品的青海和西藏产地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药材粉末的判断准确率达到100%,药材的甲醇提取物光谱较药渣更能显示药材的产地差别。结论在扩大建模样本的前提下,近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用于冬虫夏草药材的产地鉴别。
    53  鼓槌石斛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唐德英 杨春勇 王云强 李学兰
    2006(10):1572-1574.
    [摘要](790) [HTML](0) [PDF 340.39 K](1740)
    摘要:
    目的掌握鼓槌石斛在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定株丛、定时期对鼓槌石斛生根、开花结果、植株生长进行观察。结果人工条件下,从播种到出瓶炼苗,需要近一年的时间;一定的湿润条件能促进新根的快速萌发生长;鼓槌石斛的盛花期为4月初至4月中旬;茎的长度生长时间仅有60~70d,此后不再生长,同时,叶片的数量也不再增加,但可保持数年不落。结论鼓槌石斛生长发育的研究结果为其生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54  不同产地知母中皂苷类成分的测定
    原源 陈万生 孙连娜 郑水庆 娄子洋 张汉明
    2006(10):1574-1576.
    [摘要](612) [HTML](0) [PDF 358.04 K](1026)
    摘要: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的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的功效,常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症的治疗。
    55  HPLC法测定丹参中原儿茶醛
    孟琼 曹永智 邓良根 王少科
    2006(10):1577-1578.
    [摘要](604) [HTML](0) [PDF 253.71 K](828)
    摘要:
    丹参是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的要药,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根。丹参的活性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其脂溶性成分主要是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等。然而中医传统用药方法是用其水煎剂,即丹参的水溶性部位。
    56  羌活种子贮藏和处理方法的研究
    杨植松 尚文艳 黄荣利
    2006(10):1578-1579.
    [摘要](675) [HTML](0) [PDF 248.31 K](914)
    摘要:
    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Ting ex H.T.Chang或宽叶羌活N.forbesiiBoiss.的根茎和根,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散寒祛风、除湿止痛之功能,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等症。
    57  厚朴的真伪优劣检定
    余翠琴 李水福
    2006(10):1580-1583,附10.
    [摘要](807) [HTML](0) [PDF 531.49 K](973)
    摘要:
    厚朴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药材质量历来以四川I、陕西、湖北、湖南、贵州产川朴(也称紫油厚朴)为地道,而浙江、福建产为芦山厚朴(也称为温朴)次之,但多出口,质量也佳。药材规格有川朴干皮、温朴干皮、靴筒朴、耳朴、根朴、枝朴等。
    58  我国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葛淑俊 孟义江 李广敏 马峙英
    2006(10):1584-1589.
    [摘要](733) [HTML](0) [PDF 675.03 K](1098)
    摘要:
    遗传多样性研究是保护和利用药用植物资源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研究物种起源和演化的依据。综述了用于该项研究的几种方法和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所用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指出只有将几种方法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某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并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措施,最后对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取样策略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等进行了讨论。
    59  中药缓释制剂药动学的研究现状
    陈丽华 冯怡 徐德生
    2006(10):1590-1594.
    [摘要](608) [HTML](0) [PDF 608.04 K](1045)
    摘要:
    从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及其相结合的PK-PD模型等研究方法方面综述了中药缓释制剂药物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对其在物质基础研究、整体观认识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表明中药缓释制剂药物动力学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通过药动学的研究,探索体内释放过程,有助于促进中药缓释制剂的发展,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60  天然多糖类活性物质抗乙肝病毒的研究进展
    黄皓 干信
    2006(10):1594-1596.
    [摘要](537) [HTML](0) [PDF 436.96 K](1078)
    摘要:
    天然多糖类活性物质对人体的免疫机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已有多种多糖类活性物质用于抗乙肝病毒和治疗慢性肝炎的研究。目前,国内在多糖防治乙型肝炎病毒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综述国内近几年对天然多糖活性物质在抗乙肝病毒、临床治疗及免疫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认为多糖类活性物质作为安全、有效的抗乙肝病毒天然药物,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值得进行更深入的作用机制研究。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