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一个具有生物活性的新紫杉烷类似物──紫杉次碱的分离及结构测定
    徐学民 袁崇均
    1998(6):361-364.
    [摘要](509) [HTML](0) [PDF 354.69 K](1573)
    摘要:
    从采集于四川省木里县的云南红豆杉Taxusyunnanensis的树皮中分得一个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新紫杉烷类似物,命名为紫杉次碱(taxoline,Ⅰ)。测定其化学结构通过解析其1HNMR、13CNMR、FABMS、DEPT谱及1H-1HCOSY二维谱与化学方法。Ⅰ经本所药理室用1H-TDR掺入法测定,对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DNA合成的抑制强度比作为对照品的紫杉醇大6.5倍(Ⅰ的IC50为1.12μg/mL,紫杉醇为7.4μg/mL)。进一步的抗癌活性正在评价中。
    2  莲心碱的波谱解析
    吴继洲 阮汉利 王嘉陵 孙汉董
    1998(6):364-367.
    [摘要](1304) [HTML](0) [PDF 330.99 K](1496)
    摘要:
    莲心碱系睡莲科莲属植物莲Nelumbonucifera的莲子心中的主要生物碱,具有广泛的抗心率失常作用。过去曾用化学降解法推定其结构,迄今未见对莲心碱结构作详细的波谱解析。为求结构的准确性,作者用2D-NMR等现代波谱技术,对莲心碱的结构作了详细的解析,其结论与文献所记载的莲心碱的结构完全吻合。
    3  3β-反式对羟基肉桂酰氧基-2α-羟基齐墩果酸的NMR研究
    吴立军 相婷 刘铁汉 田燕 王永奇 高之杨 陈莉
    1998(6):367-369.
    [摘要](1542) [HTML](0) [PDF 230.39 K](1617)
    摘要:
    女贞子为木择科女贞属植物女贞五心usturmluicdumAit的成熟果实, 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有滋补肝肾的作用。
    4  尖海龙的化学成分研究
    张朝晖 徐国钧 徐珞珊 王强 难波恒雄 门田重利
    1998(6):370-372.
    [摘要](926) [HTML](0) [PDF 267.13 K](1407)
    摘要:
    从尖海龙中分得18个化合物,16个为首次从该动物中分得,其中11个为甾体化合物,cholestane-3,6-dione、cholesta-4-ene-3β,6β-diol系首次分得的天然产物。2-hydroxy-4-methyoxyacetophenone为首次从动物药中分得的天然产物。
    5  三种江西产陈皮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陈有根 范崔生 黄敏
    1998(6):373-374.
    [摘要](827) [HTML](0) [PDF 176.46 K](1766)
    摘要:
    测定了3种江西产陈皮药材中挥发油的含量,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了挥发油中96%以上的成分,并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各药材挥发油均主含柠檬烯、γ-松油烯、β-月桂烯及芳樟醇等成分。
    6  野生与栽培何首乌的质量比较
    谭远友
    1998(6):375-378.
    [摘要](655) [HTML](0) [PDF 312.18 K](1599)
    摘要:
    对野生何首乌块根(野生品)与栽培何首乌块根(栽培品)中的总蒽醌(Ⅰ)、游离蒽醌(Ⅱ)、结合蒽醌(Ⅲ)、二苯乙烯苷(Ⅳ)、磷脂(Ⅴ)、金属元素(Ⅵ)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二者的醇提物质进行了薄层层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品与栽培品中Ⅰ、Ⅱ、Ⅲ和Ⅳ的含量基本相同,栽培品中Ⅳ和Ⅴ的含量稍低于野生品,栽培何首乌基本可以代替野生何首乌药用;并应注意药材的采收期。
    7  薄层扫描法测定凤乳通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刘善新 贾元印 王永刚 刘守克
    1998(6):378-380.
    [摘要](552) [HTML](0) [PDF 253.35 K](1389)
    摘要:
    应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凤乳通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加样回收率为95.6%,RSD为2.82%。该法可控制本制剂的质量。
    8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王会丽 陈建民 张曙明
    1998(6):381-384.
    [摘要](932) [HTML](0) [PDF 301.96 K](1968)
    摘要:
    建立了西洋参中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的分析方法。样品以丙酮提取,在NaCl存在下,以二氯甲烷进行液液分配,提取液以浓H2SO4净化,采用SE-54弹性石英毛细管柱,GCECD检测有机氯(六六六,DDT异构体及七氯,艾氏剂)农药的残留量,最低检测浓度为3.2×10-2ng/g~1.4ng/g,添加回收率在80%~133.18%,并对北京及东北产西洋参药材进行了实际残留量测定。
    9  牛黄清脑片中大黄酸、大黄素含量测定
    姜波 赵荣国 李明霞 真国挥
    1998(6):384-385.
    [摘要](475) [HTML](0) [PDF 171.43 K](1438)
    摘要: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牛黄清脑片中大黄酸、大黄素含量。其结果为:大黄酸含量1.03mg~2.12mg/10片,大黄素为0.67mg~1.14mg/10片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成药中重金属的含量
    何跃华 杜海燕 马志鹏 徐晓阳 金兆祥 杜克文 于春荣
    1998(6):386-387.
    [摘要](1418) [HTML](0) [PDF 183.71 K](2000)
    摘要:
    探索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中成药中重金属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可靠。平均回收率为97.2%,RSD=1.48%,检测浓度在0~50μg,线性良好。
    11  RP-HPLC法测定贵阳地区不同采收期土大黄中大黄素及总游离蒽醌含量
    杜鹃 吴桂芳 刘雅华
    1998(6):387-388.
    [摘要](437) [HTML](0) [PDF 178.61 K](1301)
    摘要:
    土大黄为中成药乙肝散的主药,其原植物为尼泊尔酸模Rumx nepalensis Spreng,主要成分为葱酿类化合物。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因目前尚未形成大宗商品,各地民间多自采自用。
    12  人参、黄芪、枸杞子对老年大鼠心肌β受体的影响
    石瑞如 刘艳红 赵胜利 刘洁 翁也艾 曹永舒
    1998(6):389-391.
    [摘要](642) [HTML](0) [PDF 270.42 K](1391)
    摘要:
    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心肌β受体,观察老年大鼠心肌β受体的变化及中药人参、黄芪、枸杞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心肌β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在3、8、15月龄组间无显著差异,26月龄组显著降低。人参、黄芪、枸杞子对15月龄大鼠心肌β受体Bmax无明显影响,人参和枸杞子可显著提高26月龄大鼠心肌β受体Bmax,黄芪虽可使26月龄大鼠心肌β受体Bmax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衰老大鼠心肌β受体密度降低,中药可使之显著升高。提示对心肌β受体数目的调节是这些中药发挥抗衰老作用的分子基础之一。
    13  复方雷公藤涂膜剂透皮吸收的研究
    周成萍 彭松 廖蔚珍 谷鸣
    1998(6):391-393.
    [摘要](751) [HTML](0) [PDF 268.98 K](1440)
    摘要:
    采用静态扩散装置研究了氮酮和冰片对雷公藤涂膜剂中有效成分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二者均能明显促进制剂中雷公藤甲素的透皮吸收,二者合用还能产生协同作用。
    14  锦鸡儿提取物对家兔血小板粘附功能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张红英 金松哲 戴蕴威 邢晓娟 金烁
    1998(6):393-395.
    [摘要](532) [HTML](0) [PDF 250.67 K](1439)
    摘要:
    锦鸡儿提取物iv100、200mg/kg能明显抑制家兔的血小板粘附性;对家兔颈动静脉旁路中形成的血栓有抑制作用;还可抑制Chandler法形成的体外血栓,使湿血栓长度缩短,湿重、干重明显减轻。
    15  大黄对体外内毒素诱生的肺泡巨噬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苗戎 陈静 朱婕 姚智
    1998(6):395-397.
    [摘要](474) [HTML](0) [PDF 264.38 K](1186)
    摘要:
    采用细胞分离及培养技术观察了中药大黄对内毒素(LPS)体外诱生的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作用。结果表明,大黄能够明显抑制LPS诱生的肺泡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和IL-6,与对照相比P<0.01。从而减轻由于TNF-α、IL-1、IL-6过度分泌所致的肺脏损害,这可能是大黄对肺脏具有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16  石棒绣线菊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杜晓敏 蔡文静 李春子 赵丽华 吴思丹 马金凯
    1998(6):397-399.
    [摘要](523) [HTML](0) [PDF 273.00 K](1281)
    摘要:
    石棒绣线菊水提物有镇静、镇痛、抗惊厥的中枢抑制作用。
    17  颈复康冲剂治疗眩晕症80例
    方启辉
    1998(6):399-400.
    [摘要](402) [HTML](0) [PDF 183.75 K](1437)
    摘要:
    眩晕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94年3月至1997年5月采用颈复康冲剂治疗眩晕症80例,取得满意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病例选择;80例全为门诊患者,男33例,女47例,年龄32岁~77岁,平均49岁;b)病因,颈椎病68例,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2例;C川临床表
    18  低酚棉籽仁生药资源的研究 Ⅱ.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试验
    瞿伟菁 黄福麟 杨幼明 汤正蓉
    1998(6):400-401.
    [摘要](427) [HTML](0) [PDF 186.85 K](1605)
    摘要:
    低酚棉籽仁(GCK)资源的毒理学研究表明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均为阴性结果[1]。我们继续将GCK的致突变性和生殖毒性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实验材料1.IGCK和实验动物;除文中专述外均同前文’“。1.2Ames试验的突变菌株;鼠伤寒按门氏菌S。
    19  几种红豆杉植物及其愈伤组织的同工酶比较研究
    赵剑 朱尉华
    1998(6):402-406.
    [摘要](576) [HTML](0) [PDF 434.59 K](1501)
    摘要:
    对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和南方红豆衫的幼茎、针叶及其茎来源的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POD)、醋酶(EST)、多酚氧化酶(P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及电泳谱带,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作了比较研究。并探索了这几种同工酶的酶谱和两种酶活性与紫杉醇的生物合成的关系。
    20  现今进口降香并非印度黄檀心材
    李书渊 刘心纯
    1998(6):406-409.
    [摘要](932) [HTML](0) [PDF 396.52 K](1477)
    摘要:
    通过对印度黄檀心材与进口降香商品药材在性状、显微、理化等几个方面的比较鉴别,认为现今进口降香非印度黄檀心材,否定了以往文献的观点。
    21  二年生延胡索块茎的研究
    胡珂
    1998(6):410-412.
    [摘要](830) [HTML](0) [PDF 259.52 K](1459)
    摘要:
    将延胡索1年生块茎做种栽,栽培于适合其生长的苗圃中,观察它们的生长及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2年生延胡索块茎是在1年生块茎的内部形成的,并有新的芽点和次生木质部出现,这种现象与大蒜等鳞茎植物相似。2年生延胡索无开花现象,繁殖率低。
    22  牵牛子及其伪品的可溶性蛋白质电泳鉴别
    马晓莉 王晶
    1998(6):412-413.
    [摘要](441) [HTML](0) [PDF 176.49 K](1747)
    摘要:
    对牵牛子及其伪品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电泳鉴别,同时实验比较了两种染色剂考马斯亮蓝R-250和G-250的染色效果。
    23  益母草类中药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晁志 周秀佳
    1998(6):414-417.
    [摘要](590) [HTML](0) [PDF 355.83 K](2043)
    摘要:
    综述了有关益母草属植物的分类学、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就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24  螺旋藻的研究与开发
    于喜水 孙玉华
    1998(6):417-419.
    [摘要](609) [HTML](0) [PDF 286.09 K](1618)
    摘要:
    对螺旋藻的生态特性、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化生产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2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草药脂肪油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王威 王永奇
    1998(6):420-422.
    [摘要](658) [HTML](0) [PDF 251.38 K](1652)
    摘要:
    综述近年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在中草药脂肪油化学成分研究中的应用。
    26  薄荷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王晖 吴铁
    1998(6):422-424.
    [摘要](1017) [HTML](0) [PDF 282.84 K](2761)
    摘要:
    概述了近年来薄荷及其有效成分在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促进透皮吸收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进展
    27  有毒止痛中药配伍浅探
    李晓丽 宋振华
    1998(6):424-425.
    [摘要](426) [HTML](0) [PDF 206.22 K](1494)
    摘要:
    有毒中药是指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或相当,用药时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的药物。它们虽具有毒烈峻猛之性,却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支“奇兵”,是“治病攻邪”的良药。善用毒药者,多能取效于顽病瘤疾,不善用者,则祸见须臾之间。
    28  影响中药新药研究申报速度的几个问题
    王玉玺 李红琴
    1998(6):426-428.
    [摘要](457) [HTML](0) [PDF 275.44 K](1448)
    摘要:
    从2、3号资料的整理、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方案的制定及报批资料的规范化等方面探讨了影响申报速度的因素。
    29  三数旱地菊输液“Carqueja”对大鼠血液参数的影响
    史玉俊
    1998(6):429-429.
    [摘要](774) [HTML](0) [PDF 107.53 K](1477)
    摘要:
    三数旱地菊BaccharistrimeraDC.俗名“Car-queja”,为巴西的民间用药。配制成输液后,广泛作为抗炎、促伤口愈合和助消化等用药。植化研究显示其含有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但其有关的毒副作用,文献尚未见报道。
    30  从吕宋青藤分离到具生物活性的生物碱
    陈笔岫
    1998(6):429-429.
    [摘要](413) [HTML](0) [PDF 108.26 K](1477)
    摘要:
    莲叶桐科植物吕宋青藤IlligeraluzonensisMerr.的茎,甲醇提取,在抗血小板和血管松弛活性指引下,经溶剂分配、硅胶层析,分离到7个阿朴啡:黄肉楠碱(actinodaphnine,Ⅰ)、N-甲基黄肉楠碱(Ⅱ)、月桂碱(launohneⅢ)、荷包牡丹碱(dicentrine,Ⅳ)、O-甲基球紫堇碱
    31  蓟罂粟异喹啉生物碱减轻豚鼠离体回肠戒断吗啡反应
    陆顺芳
    1998(6):429-429.
    [摘要](518) [HTML](0) [PDF 107.58 K](1389)
    摘要:
    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是罂粟科Papareraceae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生长于印度及南美。该植物地上部分浸液在民间广泛用作止痛药。以前的化学研究已证实其含有酚类化合物及含异喹啉环的生物碱。曾有报道异喷淋类生物碱有抗胆碱能、抗组胺作用。
    32  乙肝宁颗粒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张小平
    1998(6):430-430.
    [摘要](885) [HTML](0) [PDF 86.50 K](1476)
    摘要:
    对慢性乙型肝炎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我院门诊自1996年4月起对部分确诊的慢性乙肝病人在综合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乙肝宁颗粒剂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分组:随机分两组,专本登记症状、体征、肝功能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HBVM)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