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刺果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阚毓铭 赵海宝 刘训红 朱英 夏荣 朱燕萍 张咏梅 林苗
    1994(1):3-6,9.
    [摘要](1337) [HTML](0) [PDF 2.42 M](929)
    摘要:
    从刺果甘草Glycyrrhizapallidiflora的根和根茎中分得42个化合物结晶(晶Ⅰ~ⅩⅩⅩⅩⅡ)。经理化鉴别和光谱分析推定其中的晶Ⅷ是新化合物,为3β-hydroxy-oleana-11,13(18)-diene-30-oicacid,命名为刺果甘草酸(glypallidifloricacid)。晶Ⅲ是后莫紫檀素(homopterocarpin),文献报道有抗癌活性。晶Ⅸ是大豆皂醇B(soyasapogenolB)。晶Ⅲ、Ⅸ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2  芫花条化学成分的研究
    马天波 刘思贞 徐国永 李孟广
    1994(1):7-9.
    [摘要](772) [HTML](0) [PDF 2.29 M](1033)
    摘要:
    从芫花Daphnegenkwa条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分中分到3个结晶性化合物,借助于波谱分析手段推断出Ⅱ为西瑞香素(daphnoretin),Ⅲ为daphnodorinB。
    3  核桃揪叶化学成分研究
    吴迺居 陈鸿英 王振国
    1994(1):10-11.
    [摘要](958) [HTML](0) [PDF 2.23 M](1004)
    摘要:
    从核桃揪叶中分出6个成分,经鉴定为二十九烷醇、二十八烷醇-2、β-谷甾醇、胡桃醌、3-甲氧基-7-甲基胡桃醌、琥珀酸。除胡桃醌外其余5种成分系首次分出。
    4  香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保留指数的研究
    金智珠 屈颖 蔺勇
    1994(1):12-16.
    [摘要](1032) [HTML](0) [PDF 2.54 M](1122)
    摘要: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香附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香附挥发性成分的标准气相色谱图和气相色谱保留指数谱。可用于鉴别香附真伪及判别混乱品种。测定了3种不同产地的香附37个组分的RI的CV(%),平均为0~0.24。
    5  灵芝菌丝体和发酵液有效成分及含量分析
    李兆兰 郑涛
    1994(1):17-19.
    [摘要](1434) [HTML](0) [PDF 2.41 M](2886)
    摘要:
    研究了南京紫金山·灵芝Ganodermalucidum菌丝体及发酵液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结果表明,菌丝体中碱提多糖为2%,水提多糖为0.64%,发酵液多糖为0.1%。菌丝体含17种氨基酸,总量为14.7%,发酵液含29种氨基酸,总量0.93%。菌丝体含22种微量元素,发酵液含17种微量元素。
    6  藿香正气袋泡剂工艺实验研究
    刘书堂 雒文栋 董海荣 索伟 张素兰 何承英 刘健
    1994(1):20-22.
    [摘要](1011) [HTML](0) [PDF 253.20 K](1152)
    摘要:
    根据藿香正气水处方制备藿香正气袋泡剂。制备工艺中将苍术、陈皮等含较多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制成粗粉,厚朴采用有效成分双提取法,并将厚朴油与处方中的藿香油、紫苏叶油一起采用β-CD包结工艺进行包结,其余药材采用水提取,制成袋泡剂。实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制成的袋泡剂能有效地保存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药物溶出快,且口感好,服用剂量小。稳定性实验证明:袋泡剂热稳定性良好,紫外及薄层层析证明:袋泡剂与藿香正气水所含成分一致。
    7  瑞香素在体外对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活力的影响
    徐学萍 肖殿模 周文华 王小鲁 张俊宝 许彩民 潘华珍 陈华粹
    1994(1):23-25.
    [摘要](821) [HTML](0) [PDF 2.38 M](1078)
    摘要:
    部分纯化的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在体外分别与瑞香素温育。瑞香素浓度达0.56×10-8mol/L时,显著抑制Ⅱ型蛋白激酶A的活力,大于0.56×10-5mol/L时,抑制Ⅰ型蛋白激酶A的活力,而高至0.56×10-4mol/L时,才能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力。结果表明,瑞香素对Ⅱ型蛋白激酶A有较高的特异抑制作用。
    8  浮肿可用红豆消退
    郭振东
    1994(1):25-25.
    [摘要](741) [HTML](0) [PDF 90.92 K](1081)
    摘要:
    红豆又叫赤小豆、饭赤豆、红小豆。它不仅是民间喜爱的豆类食品,而且还是一种疗效好,最常用的良药。中医学认为,赤小豆味酸性平,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等多种功效,常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黄疽、腹泻及疮疡肿毒等疾病。
    9  “抗氧化复方”对大鼠应激性胃损伤的保护作用
    李怡凡 施瑾 刘冰怀 焦洁
    1994(1):26-27.
    [摘要](818) [HTML](0) [PDF 2.33 M](1269)
    摘要:
    选取丹参、丹皮等11味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中药组成“抗氧化复方”,以大鼠束缚水浸应激性胃粘膜损伤为实验病理模型,观察抗氧化中药对应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中药复方组和丹参注射组的胃粘膜损伤计数分别为8.5±2.31和19±4.24;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分别为10.74±0.94和11.80±1.06(nmol/ml),均较对照组(损伤计数39±6.50,LPO19.06±1.10nmol/ml)显著减轻(P<0.05)。初步证明抗氧化中药对应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复方效果可能优于单味药。
    10  土鳖虫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周春凤 莱萌 王秀华 王明雷
    1994(1):28-29.
    [摘要](834) [HTML](0) [PDF 232.96 K](1304)
    摘要:
    土鳖虫提取液连续给大鼠灌胃10d,可使血球压积,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RBC聚集指数,RBC刚性指数均明显降低。使RBC沉降率,血沉方程常数明显升高。对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无影响。说明土鳖虫主要是通过影响RBC发挥降低血液粘度作用的。
    11  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血管病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徐金和 罗佛贤 赵志立 桂维成 姜仕华
    1994(1):30-31,19.
    [摘要](1151) [HTML](0) [PDF 267.79 K](1094)
    摘要:
    应用PPP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以血小板第一、二相聚集率为指标,对脑出血38例,脑血栓形成54例,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呈亢进状态,说明血小板聚集性的测定对急性脑血管病的预报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性有明显降低作用,这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  委陵菜属6种药用植物地上部分的性状和显微鉴定
    杨滨 乐崇熙
    1994(1):32-34.
    [摘要](953) [HTML](0) [PDF 298.06 K](1151)
    摘要:
    报道了委陵菜属常用的6种药用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discolorBunge、委陵菜P.chinensisSer.、蛇含P.kleinianaWightetArn.、三叶委陵菜P.freynianaBornm.、莓叶委陵菜P.fragarioidesL.和蕨麻P.anserinaL.地上部分的性状和显微特征。
    13  供氧速率对人参细胞生长的影响
    丁家宜 蔡军 赵宗德 郭小鸥
    1994(1):35-36,50.
    [摘要](837) [HTML](0) [PDF 290.24 K](999)
    摘要:
    采用排气法测定KLa°值,结果表明,供氧速率影响人参细胞的生长,其KLa°值最适范围为18~27/h。
    14  杂交元胡新品种栽培技术的研究
    徐昭玺 李艾莲 魏建和
    1994(1):37-38.
    [摘要](727) [HTML](0) [PDF 228.97 K](982)
    摘要:
    对杂交元胡新品种的一些栽培措施进行了研究。新品种的种植密度:小块茎(2.3~2.8g/个)作种,以繁殖为目的,密度50~75个/m2,以生产为目的,100个/m2。大中块茎作种,生产上可用75个/m2的密度;种植深度10cm左右时繁殖系数大产量高;杂交元胡在北方种植必须灌水。采用土壤湿度计负压值作为指导灌溉信号,综合考虑提高繁殖系数,节约用水,灌水开始点以26.7kPa为佳,超过40kPa浇水严重减产。采用平畦、覆盖稻草等措施,应管浇灌与滴灌的产量无显著差异。
    15  半夏应用存在混乱的几个亟待澄清的问题
    王新茂
    1994(1):39-39.
    [摘要](819) [HTML](0) [PDF 97.08 K](1146)
    摘要: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常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腔痞闷、梅核气症等。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混乱情况,巫待澄清。
    16  近年来国内植物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周静
    1994(1):40-44.
    [摘要](1099) [HTML](0) [PDF 2.53 M](1152)
    摘要:
    多糖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我国对多糖的研究进展很快。多糖的生物活性、临床应用、提取分离、纯化、分子量测定及结构确定等方面都有许多报道。现综述近年来国内对18种植物多糖在药理学及免疫学上新的研究结果。
    17  蚯蚓溶栓作用研究进展
    金鸣
    1994(1):45-47.
    [摘要](1114) [HTML](0) [PDF 2.31 M](1489)
    摘要:
    蚯蚓提取物在离体及整体条件下可溶解血栓。它可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并具纤溶酶原激活剂作用。其活性成分为分子量数万的蛋白酶,该提取物毒副作用很低,人口服后可促进纤溶,改善凝血及血液流交学指标。
    18  江西彭泽贝母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张治针 范崔生
    1994(1):48-48.
    [摘要](1111) [HTML](0) [PDF 98.36 K](1167)
    摘要:
    在前文〔1,2〕中,我们报道了江西省产彭泽贝母Friti}laria monantha Migo原植物调查、药材鉴定及质量评价的研究,确定了江西彭泽贝母是国产贝母属植物在江西省的新分布,是中药贝母的一个新品种。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江西彭泽贝母的新资源,我们对其鳞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19  西藏产茅膏菜黄酮类成分的研究(Ⅰ)
    胡晓斌 杨培全 刘卫建 嗄玛曲培
    1994(1):49-49,51.
    [摘要](862) [HTML](0) [PDF 2.29 M](1080)
    摘要:
    茅膏菜Drosera peltata var,iuuata(Buch-Ham,) Clarke是常用中草药,多以全草人药,有祛风除湿,行血止痛及治疗结核病等功效〔1〕。茅膏菜在西藏地区资源丰富,为藏医常用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老伤复发,凛疲等症,又用作滋补药,具有抗衰老,延年益寿之功效〔2〕。继前文报道本药材的一个新荀满酮化合物〔3〕,作者又从中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用光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拼皮素(quercetin)、棉花皮素(gossypetin)、异拼皮贰(iso-querci-trin)和拼皮素-3-0-(6 "-O一没食子酰)-β-D-葡萄C〔quercetin-3-O-(6"-O-galloyl)-β-D-glucoside。
    20  月见草油对肾功能的影响──附8例临床观察
    刘崇智
    1994(1):50-50.
    [摘要](930) [HTML](0) [PDF 1.96 M](1033)
    摘要: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非免疫机制调节的慢性肾衰(CRF)的作用,已引起很多学者的注意,增加动物饲料中亚硫酸成分,可使慢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肌醉(Scr)水平下降,也有人认为PUFA可影响CRF病程的进展〔1〕。
    21  羊红膻黄酮甙药理研究
    许青媛 沈雅琴 王德华
    1994(1):51-51.
    [摘要](1082) [HTML](0) [PDF 100.56 K](982)
    摘要:
    羊红值系伞形科菌芹属植物刻叶茵芹pimpinella thellnngiana Wolff.药用根或全草。民间用于治疗克山病,家畜伤口及僵猪,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降压等症。药理实验证明全草有扩冠状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降血压及减少心肌耗氧量。本文从羊红擅全草中分离出羊红擅黄酮贰A, C(分别为芹黄素_7葡萄糖醛甲醋武、木犀草素_7葡萄糖醛甲醋武)进行药理试验,为羊红擅防治冠心病心绞痛,提供临床验证的依据。
    22  中药新剂型研究进展
    蒋芝荣
    1994(1):52-52.
    [摘要](1090) [HTML](0) [PDF 554.78 K](1352)
    摘要:
    中药制剂常用剂型有汤剂、丸刘、冲刘、片剂等,随着药学事业及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履,中药剂型有了很大改进。中药软胶囊剂、气雾剂、中药茶荆、膜剂、口服液剂及中药栓剂等新剂型已广泛应用于临宋,并受到良好效果。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草药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