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34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药植物药国际研发的新展望
    赵利斌,何 毅,郭治昕,孙 鹤
    2011, 34(1):1-7.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4044) [HTML](0) [PDF 996.60 K](6327)
    摘要:
    随着全球疾病谱的变化和人类的健康需求,如何保证源源不断的创新药研发和上市的可持续性,是当今国内外医药界普遍面临的棘手问题。近年来,美、欧和加拿大等西方国家陆续对植物药的管理法规进行了灵活调整,在认可植物药与非植物药具有等同地位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产品审批和上市的技术要求。简要分析欧美国家中药植物药监管法规的变化,以我国中药国际化的第一个示范品种复方丹参滴丸的申请为例,对其从1997年首次取得美国FDA的IND以来,进行的一系列后续研究以及美国II期临床研究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总结和回顾,探讨与美国FDA沟通的最新经验和体会,对中药未来的国际研发提出新的展望。
    2  药物重要脏器毒性及其早期预测方法的探讨
    孟凡翠,徐为人,张宗鹏,汤立达
    2011, 34(1):8-14.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3294) [HTML](0) [PDF 1.02 M](7866)
    摘要:
    毒性是导致药物研发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避免在药物开发晚期发现毒性导致的昂贵代价,尽早确定药物潜在的毒性问题非常重要。通过对药物产生的肝脏、心脏和肾脏毒性的机制进行分析,并对现有的毒性预测方法进行综述,提出可以从代谢产物反应活性、离子转运体、离子通道等3方面综合分析药物产生毒性的可能性,从而提高重要脏器严重毒性预测的准确性。
    3  浅谈中药专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胡明悦,杨 媛
    2011, 34(1):15-18.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2001) [HTML](0) [PDF 933.41 K](5324)
    摘要:
    专利是中药保护的有力武器,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从一名中药专利申请审查员的角度出发,探寻目前在中药专利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及相关建议。
    4  Beagle犬和食蟹猴血清生化和血液学指标的测定
    潘东升,刘 芳,苗玉发,王 越,沈连忠,李 波
    2011, 34(1):19-21.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2439) [HTML](0) [PDF 986.47 K](4429)
    摘要:
    目的 建立Beagle犬和食蟹猴血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判定血液和血清生化指标异常提供依据。方法 普通级健康Beagle犬,6~9个月龄,食蟹猴,2~3岁。Beagle犬前肢桡静脉采血(食蟹猴为前臂静脉),分别采用Hitachi 7060自动生化分析仪和Advia 120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生化和血液指标,对测定结果作统计检验。结果/b> 经过统计分析,分别得出Beagle犬及食蟹猴血清生化和血液指标的正常参考均值以及标准差。结论 初步建立不同性别间Beagle犬和食蟹猴的血液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正常值的参考范围。
    5  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肠内吸收的研究
    夏丽文,董培良
    2011, 34(1):22-25.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1444) [HTML](0) [PDF 1.01 M](2883)
    摘要:
    目的 研究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肠段各段的吸收特征,探究其在肠道的吸收机制,为设计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大鼠在体循环肠灌流模型和方法,探明羟基积雪草苷的肠道吸收部位和吸收特征,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其肠吸收的影响。结果/b> 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小肠段吸收强于大肠段,其吸收速率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而不同浓度的羟基积雪草苷溶液回肠吸收率和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差异。在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中,聚山梨酯-80对羟基积雪草苷的回肠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 羟基积雪草苷的肠吸收主要集中在小肠中段,且吸收机制推测为被动扩散,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可以促进其回肠吸收。
    6  单细胞凝胶电泳分析地黄提取物对仓鼠肺成纤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姜 凌,傅 鹏,张建军,申秀萍
    2011, 34(1):26-28.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2107) [HTML](0) [PDF 1.52 M](4892)
    摘要:
    目的 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技术研究地黄提取物致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L细胞)DNA的损伤作用,为该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0.2、1.0、5.0 mg/mL地黄提取物,用双氧水作为阳性对照药,处理细胞,24 h后收获细胞,进行彗星电泳实验。结果/b> 双氧水处理后造成CHL细胞产生明显的DNA损伤,呈现不同彗尾长度的彗星,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不同质量浓度的地黄提取物处理细胞后,彗星长、彗尾长度等各项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的敏感度较高,不同质量浓度的地黄提取物对CHL细胞未产生DNA损伤。
    7  螺内酯样品和对照品大鼠长期毒性比较试验
    荆宝琴,张金晓,田义红,郭传敏
    2011, 34(1):29-34.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1222) [HTML](0) [PDF 1012.71 K](2816)
    摘要:
    目的 观察连续ig给予螺内酯样品及对照品30 d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比较两个受试物之间毒性反应的差别,提供不良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恢复情况。方法 设螺内酯样品及对照品20、60、180 mg/kg 3个剂量组和对照组,连续ig给药30 d,停药观察15 d,观察药物对动物精神行为、饮食、饮水、体质量等影响;在给药结束和恢复后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尿液生化及病理学检查。结果/b> 螺内酯样品及对照品ig给药30 d,一般检查中螺内酯样品及对照品180 mg/kg组雄性大鼠体质量增长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血液学检查可见螺内酯样品和对照品均可引起雌雄大鼠血小板数升高,雄性大鼠凝血酶原时间增加,雌性大鼠凝血酶原时间和单核细胞比例降低;血液生化学检查可见螺内酯样品和对照品均可引起雄性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钾离子明显升高,总胆红素明显降低;雌性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尿素氮、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明显升高,总胆红素明显降低。脏器系数统计结果可见螺内酯样品及对照品可引起雌雄大鼠肝脏质量和系数升高;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由受试药物引起的病理改变。螺内酯样品和对照品对上述变化指标的影响趋势及程度基本一致,同剂量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停药恢复15 d,螺内酯样品对动物血小板的影响恢复速度略慢于螺内酯对照品,两药各组其他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基本一致。结论 螺内酯样品及对照品ig给药30 d,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肝脏。螺内酯样品和对照品对上述变化指标的影响趋势及程度基本一致。
    8  国产和进口银杏叶片中萜类内酯的比较
    张富赓,刘振国,刘昌孝
    2011, 34(1):35-38.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2048) [HTML](0) [PDF 1.02 M](4938)
    摘要:
    目的 比较常用的国产与进口银杏叶片中所含萜类内酯,以保证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Ul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结合蒸发光散射检测器,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L/min,漂移管温度115 ℃,压缩气体氮气体积流量为3.00 L/min,检测国产和进口2种银杏叶片各3批所含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的量,并计算内酯总量。结果/b> 2种银杏叶片每片所含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分别为(1.29±0.05)、(0.69±0.05),(0.83±0.17)、(0.45±0.09)mg,(0.45±0.05)、(0.46±0.02),(1.38±0.15)、(1.26±0.06)mg,内酯总量分别为(3.95±0.11)、(2.87±0.22)mg。结论 2种银杏叶片所含萜类内酯的量均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其中二者所含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量相似,但国产银杏叶片所含银杏内酯A、B的量以及内酯总量明显高于进口银杏叶片。
    9  病理状态对肠寡肽转运体PEPT1活性的调节
    王 威,刘克辛
    2011, 34(1):39-43.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1833) [HTML](0) [PDF 1.05 M](4069)
    摘要:
    PEPT1是位于小肠刷状缘膜的寡肽转运体,介导蛋白消化产物(如二肽和三肽)及类肽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摄取和转运。营养不良及代谢失调(如高蛋白饮食、禁食和糖尿病)均可引起PEPT1基因和蛋白表达发生变化,一些临床常见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短肠综合征)也可诱导肠道PEPT1的表达和功能发生改变。检索PubMed数据库及参考互联网文献,并进行分析综述,探讨不同病理状态对PEPT1活性调节的机制,为患者的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0  国际实验动物评估与认证的程序及意义
    项宗尚,蔡永明,王海荣,张 骏,李春雨,张宗鹏
    2011, 34(1):44-48.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3665) [HTML](0) [PDF 972.35 K](6962)
    摘要:
    国际实验动物评估与认证是实验动物管理和科学应用高标准的象征,是国际认可的质量标准。介绍国际实验动物评估与认证的基本概念、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特别是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委员会(IACUC)、兽医和职业安全与健康(OHS)在认证中的重要作用,阐述开展国际实验动物评估与认证对新药研发公司及研究机构在提高药品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质量与国际认可度,确保实验方案合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可靠有效等方面的意义,为国内相关机构开展国际实验动物评估与认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1  中药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孙 静,马 琳,吕斯琦,李好好
    2011, 34(1):49-52.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3352) [HTML](0) [PDF 998.21 K](11431)
    摘要:
    现代生物技术与中药传统发酵制药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中药发酵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传统发酵工艺技术相比,现代中药发酵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进行初步概述、总结,着重介绍当前发酵技术中的热点——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技术,而后对现代中药发酵技术的优势及前景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奠定基础。
    12  人参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高文芹,贾 力,赵余庆
    2011, 34(1):53-58.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4253) [HTML](0) [PDF 1.00 M](12191)
    摘要:
    总结人参抗癌作用的研究,并就其作用机制进行简述和讨论。人参可以做为一种辅助药品或免疫增强剂用于化疗后的癌症患者,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食欲和增强身体素质。尽管人参皂苷(尤其是Rh2、Rg3、化合物K和25-OCH3-PPD)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杀伤多种肿瘤细胞,但是其临床效果却有待检验。
    13  长春碱类抗肿瘤药的研究进展
    习利平,宋新波,张丽娟
    2011, 34(1):59-62.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2165) [HTML](0) [PDF 1005.69 K](7632)
    摘要:
    长春碱类抗肿瘤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显示出很好的疗效。综述其发现、提取分离、药理作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的结构修饰和近年来出现的新剂型,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14  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肝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彭 贝,巩仔鹏,陈 涛
    2011, 34(1):63-66.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1797) [HTML](0) [PDF 968.14 K](4000)
    摘要:
    华蟾素注射液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二类新药,是由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皮提取的主要成分经加工制成的水溶性制剂,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是我国临床中应用较广的抗肿瘤药物,尤其对肝癌的效果较好。其不仅对多种肝癌细胞有杀伤和抑制作用,而且许多临床医生发现华蟾素单用及联合介入治疗等手段治疗肝癌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对华蟾素抗肝癌的基础和临床最新研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15  浅谈中药不良反应及预防
    李春雨,项宗尚,宋紫辉,蔡永明,张宗鹏
    2011, 34(1):67-70.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1873) [HTML](0) [PDF 931.68 K](4222)
    摘要:
    近年来中药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加,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概况、原因、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等的分析,阐述中药在应用上所显现出的不良反应问题。认为中药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16  2010年美国FDA批准过敏性结膜炎治疗药物 阿卡他定(Alcaftadine)滴眼液上市
    张 加,董江萍
    2011, 34(1):71-72.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2228) [HTML](0) [PDF 952.57 K](3912)
    摘要:
    17  2010年度FDA批准的21种新药
    袁永兵,时圣明,贺 星
    2011, 34(1):73-75. DOI: 10.7501/j.issn.0253-6376.[year].1.[sequence]
    [摘要](1260) [HTML](0) [PDF 928.44 K](2742)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药物评价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津备案:津ICP备13000267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津)-非经营性-2015-0031